中醫(yī)針灸治療“濕瘡”濕疹_第1頁
中醫(yī)針灸治療“濕瘡”濕疹_第2頁
中醫(yī)針灸治療“濕瘡”濕疹_第3頁
中醫(yī)針灸治療“濕瘡”濕疹_第4頁
中醫(yī)針灸治療“濕瘡”濕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中醫(yī)針灸治療“濕瘡”濕疹*導讀:郝學君從事中醫(yī)針灸臨床工作30余年,擅長治療中風、面肌痙攣、截癱、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頑固性濕疹等常郝學君從事中醫(yī)針灸臨床工作30余年,擅長治療中風、面肌痙攣、截癱、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頑固性濕疹等常見病及疑難雜癥。筆者有幸?guī)煆暮聦W君,現(xiàn)將其針灸治療濕疹臨床經驗總結如下。濕疹是一種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以多形性皮損,對稱分布,易于滲出,自覺瘙癢,反復發(fā)作和慢性化為臨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稟賦不耐者為多。一般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中醫(yī)學稱濕疹為濕瘡,但中醫(yī)古代文獻并無濕瘡之名,一般依據其發(fā)病部位、皮損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若浸淫遍體,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者,稱血風瘡或栗瘡;發(fā)于耳部者,稱旋耳瘡;發(fā)于乳頭者,稱乳頭風;發(fā)于手部者,稱瘸瘡;發(fā)于臍部者,稱臍瘡;發(fā)于陰囊者,稱腎囊風或繡球風;發(fā)于四肢彎曲部者,稱四彎風;發(fā)于嬰兒者,稱奶癬或胎癥瘡。病因病機:該病總因稟賦不耐,風、濕、熱阻于肌膚所致?;蛞蝻嬍巢还?jié),過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或嗜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生;又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合邪,兩相搏結,浸淫肌膚發(fā)為本病?;蛞蛩伢w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yǎng);或因濕熱蘊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而致血虛風燥,肌膚甲錯,發(fā)為本病。分類與診斷根據病程和皮損特點,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急性濕瘡:起病較快,常對稱發(fā)生,可發(fā)于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亦可泛發(fā)于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額、眼皮、頰部、耳部、口唇周圍等處多見。初起皮膚潮紅、腫脹、瘙癢,繼而在潮紅、腫脹部位或其周圍的皮膚上,出現(xiàn)丘疹、丘皰疹、水皰。皮損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態(tài)大小不一,邊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流滋、結痂。自覺瘙癢,輕者微癢,重者劇烈瘙癢呈間隙性或陣發(fā)性發(fā)作,常在夜間增劇,影響睡眠。皮損廣泛者,可有發(fā)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全身癥狀。亞急性濕瘡:多由急性濕瘡遷延而來,急性期的紅腫、水皰減輕,流滋減少,但仍有紅斑、丘疹、脫屑。自覺瘙癢,或輕或重,一般無全身不適。慢性濕瘡:多由急性、亞急性濕瘡反復發(fā)作而來,也可起病即為慢性濕瘡,其表現(xiàn)為患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皮紋顯著或有苔蘚樣變,觸之較硬,暗紅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間有糜爛、流滋。自覺瘙癢劇烈,尤以夜間、情緒緊張、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時為甚。若發(fā)生在掌跖、關節(jié)部的易發(fā)生皸裂,引起疼痛。病程較長,數月至數年不等,常伴有頭昏乏力、腰酸肢軟等全身癥狀?;疳樑c體針結合治療根據濕疹總因稟賦不耐,風、濕、熱阻于肌膚所致,郝學君采用針灸治療時,多采用火針與體針相結合,對于一般濕疹及頑固性濕疹均有顯著的療效?;疳槸煼ɑ疳槸煼ㄊ菍⑻刂频拇轴樉邿t后于選定部位或穴位速刺疾出的療法,火針具有激發(fā)經氣,振奮陽氣,調節(jié)臟腑功能,從而使經絡通達,氣血暢行,因此這種療法在針灸學中又稱溫通刺法?;疳樀膬?yōu)勢病種主要集中在骨科、皮膚科、外科、神經科、婦科等方面。火針的操作方法主要有深而速刺法、淺而點刺法、慢而烙熨法等。他采用火針治療濕疹時,主要取膀胱經的背俞穴為主:風門、肺俞、膈腧、脾俞、胃俞等,操作方法選擇淺而點刺法。因濕疹常由于風濕、風熱引起,風門穴具有祛風散邪,宣肺固表作用?!额惤泩D翼》:此穴能瀉一身熱氣,常灸之,永無癰疽瘡疥等患。因肺主皮毛,故取肺俞。脾俞、胃俞具有健脾利濕,和胃益氣作用。若屬于慢性濕疹,則因久病入絡,故取膈腧,膈腧為八會穴之血會,具有活血和血作用,且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通過活血和血,有助于祛除風邪。療程:每周1次,進行火針治療后,72小時內應避免局部沾水,避免感染。體針療法體針療法則主要取脾經和胃經穴位為主,如: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中脘、天樞等。其中足三里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化痰,補益正氣作用。三陰交具有健脾利濕,滋補肝腎作用,主治濕疹、水腫等。陰陵泉具有健脾利濕,消腫止痛作用。中脘、天樞具有健脾和胃,疏理中焦,升清降濁作用。濕疹患者大多有瘙癢癥狀,甚則影響睡眠,可以取肩髃、風市、百蟲窩等穴位。肩髃具有疏經通絡、散風清熱功效,主治風熱癮疹?!栋侔Y賦》還記載:肩髃陽溪,消癮風之熱極。風市具有疏通經絡,散寒除濕功效,主治遍身搔癢。百蟲窩清熱涼血、散風止癢,主治下部生瘡、風疹、皮膚瘙癢。若熱盛者,可取曲池、支溝、血海等。曲池疏經通絡、散風止癢、清熱消腫,主治瘡疥癮疹?!恶R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記載曲池:遍身風癬癩,針著即時瘳。支溝屬于手少陽三焦經穴位,三焦主通調水道,故支溝有良好的利濕作用,且熱隨濕去,因此,具有清熱利濕功效。血海調經統(tǒng)血,祛風止癢?!秲冉泩D翼》記載血海穴:先補后瀉,又主腎臟風,兩腿瘡癢濕不可當?!秳儆窀琛穭t記載:熱瘡臁內年年發(fā),血海尋來可治之。若體虛者,還可以取氣海、關元穴,培補元氣、益氣溫陽。療程:針刺每天1次,每周5?6次,每次留針30分鐘。在預防與調攝方面:一是急性者忌用熱水燙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滌。二是不論急性、慢性,均應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雞鴨、牛羊肉、魚腥海鮮等發(fā)物。三是飲食上還應該忌酒,因飲酒易生濕熱,導致濕疹復發(fā)或加重。典型病例柴某,女,32歲?;颊?年前進食刺激性食物后開始出現(xiàn)紅斑、丘疹等,在當地醫(yī)院就診,確診為濕疹。經治療后,病情緩解。此后,進食刺激性食物,導致濕疹反復發(fā)作。半月前,患者病情復發(fā)來院住院治療,經采用靜脈輸液,外用中藥等方法,病情有好轉,欲求針灸治療。癥見:周身紅斑丘疹、滲出,結痂、瘙癢,以四肢為重,舌體偏胖,苔白,脈細數。中醫(yī)診斷:濕瘡(脾虛濕盛,濕熱蘊結)。治療:健脾利濕,清熱祛風止癢。治療:火針取風門、肺俞、膈腧、脾俞、胃俞等穴。體針取中脘、天樞、關元、風市、血海、百蟲窩、陰陵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