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八年級下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單元測試-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復習教案_第1頁
初中歷史八年級下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單元測試-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復習教案_第2頁
初中歷史八年級下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單元測試-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復習教案_第3頁
初中歷史八年級下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單元測試-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復習教案_第4頁
初中歷史八年級下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單元測試-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復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復習教案教學目標:

1.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2.知道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知道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

4.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

5.講述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等先進人物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6.簡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jīng)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認識“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教學重難點:

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工業(yè)化建設。

2.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三大改造的形式及實質(zhì)。

4.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5.“文化大革命”的發(fā)動及所造成的危害、二月抗爭。復習過程:教

述學

一、本單元的主題及基本知識

(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

本單元的階段主題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這一主題以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這兩個前后相繼的連續(xù)性過程為線索,向我們生動的再現(xiàn)了1953~1976年的二十多年間的歷史面貌。

1.1953~1956年,是我國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過渡時期里,我國同時進行了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并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三大改造的順利完成,實現(xiàn)了把生產(chǎn)資料的私有制轉變成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在1954年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2.1956~1966年,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行。此間,中共八大(1956年)是探索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隨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提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則使國民經(jīng)濟陷入了嚴重的困難之中。

3.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十年浩劫,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一次更加嚴重的錯誤,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是災難性的后果。

學生組內(nèi)交流、掌握以下基本知識:

1.一五計劃的編制背景、目的,實施的起止時間、內(nèi)容、成果、影響。

2.三大改造的內(nèi)容、起止時間、形式、結果、意義。

3.一屆人大召開的背景、時間、地點、重要成果及其意義。

4.中共八大召開的背景、時間、地點、主要內(nèi)容及其意義。

5.此后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誤有哪些?其出現(xiàn)原因、共同性質(zhì)、具體表現(xiàn)和后果分別是什么?

6.比較中共八大和此后的一系列失誤(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及“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探究黨的“實事求是”原則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應用與背離所產(chǎn)生的兩種不同結果?

7.教材相關圖片、史料(多媒體投影)所含歷史信息的分析處理。二、復習本單元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1.明確復習的線索:⑴攻克一個思維上的難點:“左”的錯誤的泛濫。

⑵理清兩條歷史發(fā)展的主線: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探索社會主義道路

⑶區(qū)分開三個歷史漸進的階段: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文化大革命”

時期

1.述說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出現(xiàn)了哪些“左”傾錯誤。

2.探討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探索這兩個前后相繼的連續(xù)性過程中我們黨和政府分別采取了哪些重要舉措。

3.探討三個歷史階段的歷史分期?

交流、掌握各個時期的主要內(nèi)容和表現(xiàn)。

2.理順本單元的知識結構

(教師提問、講解、多媒體呈現(xiàn);學生述說、交流)

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生產(chǎn)力:一五計劃

(1953~1957)生產(chǎn)關系:三大改造(1953~1956)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4年,一屆人大)

探索社會主義道路良好開端中共八大(1956年)失誤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1958年提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開始)“文化大革命”(1966~1976)

【考點梳理、隨點鞏固】一、填空填1、年,一五計劃開始執(zhí)行,基本任務:集中力量發(fā)展,建立和的初步基礎,相應的發(fā)展、輕工業(yè)、和商業(yè),培養(yǎng)。作用:為的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一五計劃的成就:工業(yè)上建成了、等一批重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一橋二鐵三公路、、。3、年9月,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它規(guī)定我國堅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這是我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利益的憲法。4、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的改造(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運動)目的:把小農(nóng)經(jīng)濟逐步改造成經(jīng)濟,實現(xiàn)共同富裕。方式:建立。5、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主要方式:進行。方法(手段):政策,實現(xiàn)了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6、三大改造的實質(zhì):把。7、三大改造的:年底,,標志著在我國建立起來,從此,我國進入。8、經(jīng)濟建設出現(xiàn)失誤的原因:黨和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缺乏,又急于求成,忽視了規(guī)律;表現(xiàn):發(fā)動運動和運動,主要標志是、瞎指揮、和,使傾錯誤嚴重泛濫。9、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xiàn)出了工人、兩彈元勛、書記等先進人物。10、文革的根本原因:黨內(nèi)嚴重發(fā)展的結果。主要原因:毛澤東對國內(nèi)階級斗爭形勢的錯誤分析。文革的性質(zhì):“文化大革命”是一場領導者發(fā)動,被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11、文革的危害后:①政治上長期動亂,從年到年;②經(jīng)濟上(社會生產(chǎn))大幅度下降;③事業(yè)被嚴重摧殘;④遭到嚴重破壞。二、選擇題1、右邊的文獻出自:A.遵義會議B.七屆二中全會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2、1954年9月,王爺爺作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參加一次全國性的重要會議。他親歷的活動是A.聽取毛澤東作《論聯(lián)合政府》的報告B.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C.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D.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車輪飛轉東西南北追風去,鋼水奔騰春夏秋冬入眼來?!边@幅春聯(lián)描述了我國“一五”計劃期間的兩項建設成就。這兩項成就是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chǎn)②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建成投產(chǎn)③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chǎn)④大慶油田建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憲法頒布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82年5、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A.新中國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結束D.三大改造完成6、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創(chuàng)舉A.拍賣B.兼并C.贖買D.沒收7、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間有一個過渡時期。過渡時期從時間上看是指A.1949—1952年B.1953—1956年C.1949—1956年D.1956—1966年8、下列資料,不會出現(xiàn)在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成果展示會上的是A.克拉克在《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B.寶成鐵路建成通車C.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行D.上海工商界代表榮毅仁等申請全行業(yè)公私合營9、“當時衛(wèi)星田種出的能坐上一個小姑娘的水稻”。上述“情況”的出現(xiàn)與下列哪一運動有關?A.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B.人民公社化運動C.大躍進運動D.文化大革命運動10、“大躍進”運動時一幅壁畫上寫道: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這是下列哪些“左”的錯誤的表現(xiàn)①高指標②瞎指揮③浮夸風④“共產(chǎn)”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過程中的一次嚴重失誤A.一五計劃實施B.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C.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