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三種主要類型_第1頁
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三種主要類型_第2頁
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三種主要類型_第3頁
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三種主要類型_第4頁
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三種主要類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三種主要類型摘要:中國古代戲曲本體意識是在戲曲初始形態(tài)形成過程中萌生的,并隨著現(xiàn)實主體對戲藝術認識的不斷加深而逐步系統(tǒng)化、明晰化,最終形成以詩詞為主的“曲體論”、以“意趣”為主的“情、真論”和以“人生即戲,戲即人生”的“戲曲——現(xiàn)實同構論”三種基本類型;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三種基本類型,是現(xiàn)實主體從三個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對戲曲探索和認識的結果,體現(xiàn)出人們對戲曲藝術的本體認知由外在走向內(nèi)在、由現(xiàn)象走向本質的逐步深化與演變的過程。關鍵詞:戲曲本體意識;曲體論;情真論;“戲曲-現(xiàn)實”同構論古代戲曲本體意識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演變和發(fā)展的過程。在古代戲曲論著和散見的材料中,已經(jīng)存在諸多具有著一定戲曲本體意識的論述。但這些論述多是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且處于一種非自覺狀態(tài),尚未形成理論體系。一般來說,他們往往把戲曲藝術的某一特征或外在形態(tài)看作是戲曲的本原和本質,并沒有對戲曲藝術做出追根溯源的發(fā)問,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非完整性,故筆者將其稱之為“戲曲本體意識”而非“戲曲本體論”。戲曲本體意識發(fā)展和演變的過程,實際上是戲曲本體意識由模糊到清晰逐漸呈現(xiàn)的過程,同時也是人們對戲曲藝術的本質認知逐漸加深和系統(tǒng)化的過程。在戲曲本體意識發(fā)展和演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下三種基本類型:即以詩詞為主的曲體論,以意趣為主的情、真論和“人生即戲,戲即人生”的“戲曲——現(xiàn)實”同構論。一、以詩、詞為主的曲體論中國戲曲與中國古代詩詞有著天然的淵源,所以,在古代留下的眾多“曲論”中,不僅把戲曲看作詩詞的自然承繼,甚至是詩詞的變體,而且極為強調(diào)詩詞在戲曲中的作用,把詩詞看作戲曲的主體,并用品詩評詞之道來評判戲曲的意境深淺、格調(diào)高低以及審美功能社會價值的大小。如明人王世貞在述及雜劇和南戲的形成時,就明確認為:“曲者,詞之變?!辈⑦M一步論述道:“三百篇亡而后有騷、賦;騷、賦難入樂,而后有古樂府;古樂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絕句為樂府;絕句少婉轉,而后有詞;詞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諧南耳,而后有南曲?!盵1](P27)可見,王世貞不僅把雜劇和南戲看作是古代詩、騷、樂府、絕句和詞的變體,而且從觀眾音樂的欣賞習慣和風俗、語言的差異上,指出了古代詩歌演變成雜劇和南戲的原因,指出戲曲不僅是對詩、詞、賦等的承繼,而且戲曲的主體就是詩詞,是詩、詞、賦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亦即詩、詞、賦的變體。同為明代的曲論大家王驥德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六朝之《玉樹》、《金釵》,唐之《霓裳》、《水調(diào)》……然只是五七詩句,必不能縱橫如意。宋詞句有長短,聲有次第矣,亦尚限篇幅,未暢人情。至金、元南北曲,而極之長套,斂之小令,能令聽者色飛,觸者腸靡,洋洋灑灑,聲篾以加矣!”[2](P156)并認為這并非人力所能改變的,“此豈人事,抑天運之使然哉!”[2](P156)仍然把曲看做詩、詞的變體,認為這是“天運”亦即發(fā)展規(guī)律使然。孟稱舜干脆將詩詞看作戲曲之“祖”,即“詩變而為詞,詞變而為曲。詞者,詩之余而曲之祖也”,[3](P203)并認為不論北曲或是南調(diào),并沒有優(yōu)劣上下之分,它們與詩詞一樣,只是風格不同,“詩三百篇,國風、雅頌,其端正靜好與妍麗逸宕,興之各有其人,奏之各有其地,安可以優(yōu)劣分乎?”[3](P198)明人敬一子在《鴛鴦滌記·序》中記述的更為明確:“詞曲非小道也,溯所有來,賡歌五子實為鼻祖,漸變而之三百,之騷辯,之河西,之十九首,之郊祭鐃歌。諸曲又變而之唐,之近體竹枝、楊枝、清平諸詞。夫凡此猶詩也,而業(yè)已曰曲、曰詞矣。于是又變而之宋之填詞,元之劇曲至于今?!盵4](P211)并認為詩、詞、曲,是因因相襲、一脈相承的:“蓋誠有于上下數(shù)千年間,同一人物,同一性情,同一音聲,而其變也,調(diào)變而體不變,體變而意未始變也?!盵4](P211)現(xiàn)代曲論家吳梅,也認為戲曲為詩詞的變體,“曲也者,為宋金詞調(diào)之別體”,并認為:“當南宋詞家慢近盛行之時,即為北調(diào)榛莽胚胎之日?!盵5](P3)以詩詞為主的曲體論,不僅體現(xiàn)在把曲看作是詩詞的變體,而且還體現(xiàn)在對古代詩詞的美學原則和美學精神的延用上。如宋人陳善《捫虱新語》(卷七)記錄了大詩人黃庭堅一句話:“作詩正如作雜劇,初時布局,臨了須打諢,方是出場?!盵6](P105)把詩詞創(chuàng)作和戲曲創(chuàng)作看作同一原理。宋人王灼在《碧雞漫志》中則認為:“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所以起也。故有心則有詩,有詩則有歌,有歌則有聲律,有聲律則有樂歌。永言,即詩也,非由詩外求歌也?!盵6](P105)把“詩”和“曲”看做是同起于人心,是人的內(nèi)心情感的外露所致。明代朱有燉則把曲和詩的情感功能看作是相同的,認為“若其吟詠情性,宣暢湮郁,和樂實友,與古詩又何異耶?”[7](P83)并舉曲子[天凈沙]為例,認為曲與古詩“體格雖以古之不同,其若可興、可觀、可群、可怨,其言志之述未嘗不同也”。[7](P83)強調(diào)了曲與詩具有同樣的審美感興功能和社會功能。徐渭則認為:“人生墮地,便為情使。聚沙作戲,拈葉止啼,情昉此已。迨終身涉境觸事,夷拂悲愉,發(fā)為詩文騷賦,璀璨偉麗,令人讀之喜而頤解,憤而眥裂,哀而酸鼻,恍若與人即席揮塵,嬉笑悼唁于數(shù)千百載之上者,無他,摩情彌真則動人彌易,傳世亦彌遠,而南北曲為甚。”[8](P67)并認為作曲應“此直天機自動,觸物發(fā)情,以啟其下段之情,默會亦自有妙處,決不可以意義說者?!盵9](P102)明代臧懋循則認為:“自風雅變而為樂府,為詞為曲,無不各臻其至,然其妙總在可解不可解之間而已?!盵10](P152)王驥德認為,曲源于詩詞而又超越于詩詞,“詩不如詞,詞不如曲”,主要是因為曲比詞更接近生活,貼近人的情感,“夫詩之先于律與絕也,即不盡于意,欲為一字之益,不可得也”,[2](P160)而“曲則唯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縱橫出入,無之而無不可也”,所以,王驥德曰:“快人情者,要毋過于曲也?!盵2](P160)但在曲所遵循的美學精神上,則認為曲和詞實際上是“共尊一道”:“滄浪以禪喻詩,其言:‘禪道在妙悟,詩道亦然。為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有透徹之悟,有一知半解之悟。'又云:‘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又云:‘須以大乘正法眼為宗,不可令墮入聲聞辟支之果。'知此說者,可與語詞道矣?!盵2](P152)又曰:“作小令與五七言絕句同法,要蘊藉,要無襯字,要言簡而趣味無窮。”[11](P113)明末戲曲理論家祁彪佳觀點與此基本相同,他認為,詩如果不能起到興、觀、群、怨的審美功能和社會功能,就不是真正的“詩”,而曲的這種功能比詩更為強大。同樣,曲在展現(xiàn)主體性情、抒發(fā)主體情感方面,比詩更能感人至深、發(fā)人深省,他認為:“蓋詩道人性情,而能道人者莫如曲?!薄白怨鸥腥酥辽睿鴦尤酥?,無過于曲者也?!闭J為曲遠遠超出詩詞之上,而可與古樂相媲美,甚至是直接承繼“古詩”神韻的結果:“故人以詞為詩之余,曲為詞之余。而余則以為今之曲即古之詩,以非特古之詩而即古之樂也。樂有歌有舞,凡以陶淑其性情而動蕩其血氣?!盵12](P360)又曰:“詩亡而樂亡,樂亡而歌舞俱亡。自曲出而使歌者按節(jié)以舞,命之曰‘樂府',故今之曲即古之詩,抑非僅古之詩而即古之樂也?!盵12](P290)以詩為主的曲體論,在戲曲創(chuàng)作和審美欣賞時,總是追求一種詩的境界。如在《遠山堂曲品》中,郭彪佳評及傳奇《團圓夢》時認為,作曲應“只是淡淡說去,自然情與景會,意與法合”,“蓋情至之語,氣貫其中,神行其際,膚淺者不能,鏤刻者亦不能”,[13](P140)在平遠、淡遠的追求中,達到其情景交融而又合規(guī)中矩,猶如出水芙蓉,一派天然,不假雕飾;評及《淮陰侯》時認為,填詞應“詞近自然,若無意為詞,而詞愈佳”。[14](P115)清代劇作家黃圖珌談及作曲時認為:“詞雖詩余,然貴乎香艷清幽,有若時花美女,乃為神品,不在詩家蒼勁古樸間而論其工拙焉?!庇衷?“詞之有氣,如花之有香,勿厭其秾艷,最喜其清幽,既難其纖長,猶貴其純細,風吹不斷,雨潤還凝。是氣也,得之于造物,流之于文運,繚繞筆端,盤旋紙上,芳菲而無脂粉之俗,蘊藉而有麝蘭之芳,出之于鮮活花卉,入之于絕響奇音也?!盵15](P359)在談及作曲的含蓄和蘊藉時,認為:“字須婉麗,句欲幽芳,不宜直絕痛快,純在吞吐包含,且婉且麗,又幽又芳,境清調(diào)絕,骨韻生光,一洗浮滯之氣,其謂妙旨得矣?!庇衷唬骸坝米猪毣?,用筆須松?;顒t亮,松則清。清如風,亮如月。其音節(jié)嗚嗚然,宛若在于風月光霽間也?!盵15](P360)在論及情與景的關系時,認為:“情生于景,景生于情;情景相生,自成聲律?!痹谡摷白志涞倪x擇時,認為:“落筆務在得情,擇詞必須合意?!盵15](P360)論及作曲的最高境界時,認為:“心靜力雄,言淺意深,景隨情至,情由景生,吐人所不能吐之情,描人所不能描之景,華而不浮,麗而不淫,成為化工之筆也?!盵15](P360)又曰:“情不斷也,尾聲之別名也,又曰‘余音'、曰‘余文',似文字之大結束也。須包括全套,有廣大清明之氣象,出其淵衷靜旨,欲吞而又吐者。誠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也?!盵15](P360)并舉出《琵琶》、《西廂》為例,進一步闡明“畫工”與“化工”的區(qū)別,認為《琵琶》之所以為“畫工”而未達到“化工”的境界,主要是因為“雖《琵琶》之諧聲、協(xié)律,南曲未有過于此者,而行文布置之間,未嘗盡善”,更主要的是《琵琶》較與《西廂》人為雕琢痕跡較重,“陳腐之氣尚有未消,情景之思猶然不及”。[15](P360)在論及作曲的守承與創(chuàng)新時,黃圖珌結合自身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談道:“余自小性好填詞,時窮音律。所編諸劇,未嘗不取古法,亦未嘗全取古法。每于審音、煉字之間,出神入化,超塵脫俗,和混元自然之氣,吐先天自然之聲,浩浩蕩蕩,悠悠冥冥,直使高山、巨源、蒼松、修竹,皆成異響,而調(diào)亦覺自協(xié)。頗有空靈杳渺之思,幸無浮華鄙陋之習。勿失古法,而不為古法所拘;欲求古法,而不期古法自備?!盵15](P361)總之,以詩為主的曲體論,關注的更多地是“曲”對“詩”的承繼以及二者之間的共同性,過分地強調(diào)了“曲”的詩性品格,尚未真正認識到“曲”與“詩”的本質區(qū)別,即“曲”不僅是“樂聲”的,而且還是“樂容”的,忽略了“曲”最終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其最終的目的。但“曲體論”畢竟提出了“曲”這一與“詩”并立的概念和范疇,框定了“曲”的詩性品格,初步奠定了“曲”這一新的藝術門類的規(guī)范,對戲曲本體論的認知具有發(fā)蒙的意義。二、以“意趣”為主的情、真論與以詩、詞為主的曲體論過分強調(diào)“曲”與詩、詞的承繼和聯(lián)系,注重曲的音韻形式不同,以“意趣”為主的情、真論,更關注戲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最終的目的是什么。他們認為“曲”的本意就是“曲盡人情”,[16](P156)在于人的意趣情感的展現(xiàn)。如明人張鳳翼認為:“曲之興也,發(fā)舒乎性情,而節(jié)宣其欣戚者也。”[17](P108)明確指出,曲的出現(xiàn)就在于抒發(fā)人的性靈情感、節(jié)制和宣泄人的悲苦歡欣的。明代曲論家王驥德在論及作曲時亦認為:“作閨情曲,而多及景語,吾知其窘矣。此在高手,持一‘情”字,摸索洗發(fā),方挹之不盡,寫之不窮,淋漓渺漫,自有余力,何暇及眼前與我相二之花鳥煙云,俾掩我真性,混我寸管哉?!盵2](P159)王驥德認為作曲高手重在寫情,持一“情”字,便可能“挹之不盡,寫之不窮,淋漓渺漫,自有余力”。以“意趣為主的情真論”代表人物,是以“臨川四夢”名震曲壇的湯顯祖,其美學思想之核心是理學相對立的“情”的范疇。他強調(diào)“情”與“理”的不可相融和不可共存性,從兩者不可調(diào)和的尖銳對立中,批評了“理”對人性和人情的戕害,闡釋了自己的藝術思想,形成了以“情致”、“意趣”為核心的戲曲本體意識。湯顯祖認為,情和理是不能相容的。提出“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18](P1268)的論斷,表現(xiàn)出了與程朱理學對立決絕的決心,認為:“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盵19](P1113)將世界分成截然不同的“情”和“理”兩個世界。并認為在朝代上,陳、隋風流崇情,而唐承之,故“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勝,則可以共浴華清,從階升、娛廣寒”;[19](P1113)而“今天下大致滅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在此”。[19](P1113)戲曲本身就是人“情”所為。他認為,人的情感是由內(nèi)心深處感發(fā),外現(xiàn)為呼嘯歌聲,呈現(xiàn)為舞蹈動作,即所謂“人生而有情,思歡怒仇,感于幽微,流于嘯歌,形諸動搖”,[20](P1127)并且連飛禽走獸和巴渝“夷鬼”均“無不能歌能舞,以靈機自相轉活”,[20](P1127)更何況具有性靈情感的人。同時,戲曲又是為人“情”而存。戲曲以其“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極人物之萬途,攢古今之千變”的表演,[20](P1127)使“一勾欄之上,幾色目人中,無不紆徐煥眩,頓挫徘徊,恍若如見千秋之人,發(fā)夢中之事”,[20](P1127)并會使“天下之人無故而喜,無故而悲,或語或嘿,或鼓或疲,或冠冕而聽,或側弁而咍,或窺觀而笑,或市涌而排”,[20](P1127)乃至于“貴倨弛傲,貧嗇爭施,瞽者欲玩,聾者欲聽,啞者欲嘆,跛者欲起”,[20](P1127)最終達到“無情者可使有情,無聲者可使有聲”[20](P1127)之目的。戲曲既然有如此大的情感作用,所以,在湯顯祖看來,戲曲不僅是人之情感舒瀉的渠道,更是移風易俗的“樂”之最高者:“豈非以人情之大竇,為名教之至樂也哉!”[20](P1127)在戲曲創(chuàng)作上,湯顯祖也極力強調(diào)“情”的作用,認為創(chuàng)作的本身就是創(chuàng)作主體“為情所使”,“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結果。他認為:“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而行于神。”[21](P1050)并認為“天下聲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21](P1050)因而提出“性無善無惡,情有之。因情成夢,因夢成戲”[22](P1367)的觀點。并進一步結合創(chuàng)作實踐論道:“余于聲律之道,瞠乎未入其室也?!稌吩唬骸娧灾?,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志也者,情也。先民所謂發(fā)乎情止乎禮儀者,是也?!盵23](P1502)并認為“萬物之情各有其志,董(董解元)以董之情而索崔、張之情于花月徘徊之間,余亦以余之情而索董之情于筆墨煙波之際。董之發(fā)乎情也,鏗金戛石,可以如抗而如墜。余之發(fā)乎情也,宴酣嘯傲,可以以翱而以翔”,[23](P1502)并認為自己的作曲雖稍異于古人,卻很合《尚書》之言:“余于定律和聲處,雖于古人未之逮焉,而至如《書》之所稱為言為永者,殆庶幾其近之矣”![23](P1502)以湯顯祖為代表的“情真論”戲曲本體意識,開拓了戲曲本體認識的另一思路,具有其自身的深刻性,為后世諸多學者所認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代另一戲曲理論家張琦。同湯顯祖的觀點相近,張琦認為戲曲的存在就是為傳達主體內(nèi)心情感的,戲曲的本意就是“心曲”:“心之精微,人不可知,靈竅隱深,忽忽欲動,名曰心曲。曲也者,達其心而為言者也?!盵24](P273)認為曲的本義來自于主體心靈的微妙深刻處:“曲之為義也,緣于心曲之微。”認為只要遵循這一準則,“言語文章”就會“蕩漾盤折,而幽情躍然”,引商刻羽就會“嫵媚天成,美好句入人夢思,咀之愈多,味之不盡”。[25](P212)并認為“譜曲”不能僅僅拘泥于形式,而更主要的是“期暢血氣心知之性,而發(fā)喜怒哀樂之?!?,并認為這就是譜曲之“道”。故曰:“譜法之妙,專在平仄間究心,乃學之而陋焉者?!辈⒛切?/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