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易錯題集_第1頁
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易錯題集_第2頁
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易錯題集_第3頁
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易錯題集_第4頁
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易錯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易錯題集第一章

1、關于溫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憑手的感覺可以準確判斷物體的冷熱

B、20℃的鐵塊比20℃的木頭溫度低些

C、用體溫計可以測冰水或沸水的溫度

D、體溫計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對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讀數(shù)

選:D

2、教學樓過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經(jīng)常被同學不小心損壞,所以同學們下課時請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鬧。那么在配破損的玻璃時,用下列哪種刻度尺比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長的鋼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長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學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長的皮尺

選:A

3、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時,測得的五次數(shù)據(jù)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測量是錯誤的,則正確的測量結果應該是(

A、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選C

4、為了測出細銅絲的直徑,某同學把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如圖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測得這32圈的總寬度為________mm,可算出細銅絲的直徑約為________mm。若在數(shù)匝數(shù)時少數(shù)了1匝,則測量值比真實值要偏

;若在繞線時匝與匝之間有間隙,則測量值比真實值要偏

。

5、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在

,若是凹形液面,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

相平。如右圖,量筒的量程是

mL,最小刻度為

,小石塊的體積為

cm?。

6、判斷下列測量數(shù)據(jù):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對應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選:D

7、如右圖,小明同學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則測量的結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響

D、無法確定

選:B

8、小明測量燒杯中熱水溫度時,將很少的熱水倒入另一燒杯中,然后像如圖所示的那樣去測量和讀數(shù),他這樣做小東找出了一些錯誤,但有一條找的不對,請你把它挑出來(

A、不應該倒入另一燒杯,這會使溫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溫度計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沒

C、讀數(shù)時,視線應該與刻度線相平,而不應斜視

D、應該將溫度計取出讀數(shù),而不應該放在水中讀數(shù)

選:D

9、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某溫度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長度為4cm,放在沸水中時,水銀柱長度為24cm,當它去測量一杯水的溫度時,水銀柱的長度為14cm,則這杯水的溫度為(

A、30℃

B、50℃

C、70℃

D、90℃

選:B

10、現(xiàn)在,英美等國家多用華氏溫度計。華氏溫度計是荷蘭人華倫凱特在1790年用酒精制作的溫度計。他把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32℉,用℉代表華氏溫度,請利用這些知識得出體溫計37.2℃的讀數(shù)也可以記作

℉。

答案:98.96

11、實驗完畢為什么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

。

答案:防止用嘴吹滅時將火焰吹入燈內(nèi)引起酒精燈爆燃。

12、有一同學測某杯水的溫度,選好一支適當?shù)臏囟扔?,他將溫度計插入熱水中后,立刻拿出來觀察溫度計的示數(shù)。請你指出該同學在測量過程中的錯誤:

。

答案:①沒有等到溫度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②將溫度計取出后讀數(shù)

13、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別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認為其中最好的是(

A、分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視具體測量而定

選:D

14、夏天氣溫高,鋼尺受熱膨脹,用這把鋼尺測得一塊木塊長度的讀數(shù)比真實值(

A、大

B、小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選:B

15、小明同學為了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條件”的問題時,做了以下實驗,本實驗可以探究什么問題(

A、微生物生長與溫度的關系

B、微生物生長與水的關系

C、微生物生長與面包的關系

D、微生物生長與空氣的關系

選:B

16、體溫計的水銀面指在38℃上,某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生病同學的體溫,第一次為38.5℃,第二次為39.5℃,第三次為39.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第一次正確

B、只有第三次可能不正確

C、只有第三次正確

D、第三次肯定正確,第一、二也可能正確

選:B

17、小明很喜歡吃綠豆芽??墒蔷G豆芽是如何長出來的呢?他特意向菜場里賣豆芽的老伯伯咨詢。老伯伯告訴他:要想得到又長又白的綠豆芽需要將綠豆種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內(nèi),上面再蓋上一層布。要經(jīng)常向桶內(nèi)澆水,但又不能將綠豆泡在水中。不澆水時,可將桶蓋好,放在溫暖且通風的地方,過不久就會長出綠豆芽來。由此看來,下列哪項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須條件(

A、水分

B、空氣

C、陽光

D、適宜溫度

選:C

18、測量一塊金屬材料的體積,量筒放平穩(wěn)且面對刻度線,量水的體積時視線俯視,量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時視線仰視,則所測得的金屬塊的體積將(

A、大于實際體積

B、等于實際體積

C、小于實際體積

D、無法判斷

選:C

19、科學研究常常要借助儀器和工具來幫助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做的理由是(

A、單憑人的感官還不能對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斷

B、許多科學實驗需要得到具體的數(shù)據(jù)

C、借助儀器可以擴大觀察范圍

D、以上說法都正確

選:D

20、量取一定量的液體藥品,常用(

A、量筒

B、細口瓶

C、試管

D、玻璃管

選:A

21、科學實驗的結果常要用到一些具體的數(shù)據(jù),下列工具中不能對物體進行測量的是(

A、試管

B、量筒

C、停表

D、電流表

選:A

22、在觀察雞蛋放在溶液里的實驗時,我們看到:把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里,雞蛋便會

,在燒杯里邊攪拌邊放入鹽,雞蛋會

。

23、有關實驗室儀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測量時不能選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

B、量筒、刻度尺都無零刻度

C、刻度尺、量筒、量杯、溫度計刻度均勻

D、溫度計零刻度以下也有刻度,其值為負數(shù)

選:D

24、某同學測量一木塊長度,讀數(shù)為23.51cm,則該讀數(shù)的準確值、估計值和最小刻度分別為(

A、23cm,0.51cm,1cm

B、23cm,0.01cm,0.1cm

C、23.5cm,0.01cm,1mm

D、23.5cm,0.1cm,1mm

選:C

25、下列有關體溫計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體溫計可用沸水消毒

B、體溫計使用后,應將上升的水銀柱甩回到水銀泡中

C、體溫計能精確到0.1℃

D、體溫計離開人體后再讀數(shù)是允許的

選:A

26、小明俯視量筒讀數(shù)發(fā)現(xiàn)水的體積為40mL,實際上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

A、少于40mL

B、多于40mL

C、剛好40mL

D、無法確定

選:A

27、量筒要做得細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狀,這主要是因為(

A、實驗時,細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細胞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對較大的底座,增加穩(wěn)度

C、細高的量筒與粗矮的量筒相比,相應的刻度間隔較大,便于準確地讀數(shù)

D、粗矮的量筒中所盛液體較多,需用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讀數(shù)

選:C

28、測量科學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確的是(

A、用最小刻度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測量出一張紙的厚度

B、在計算課本的張數(shù)n時,應包括封面和封底

C、測課本總厚度時,應把封面、封底除外,然后把課本壓緊,才能用刻度尺準確測出

D、用總厚度除以課本的頁數(shù)(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就測出一張紙的厚度

選:C

29、大多數(shù)液體在靜止時,液面在量筒內(nèi)呈

形,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

相平。測量不溶于水的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可用

法。觀察圖所示的實驗,實驗中測出軟木塞的體積是

。這種測量方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

答案:凹

凹液面最低處

排水

6立方厘米

會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可以采用懸掛法測體積

30、為了探究某種植物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條件,小帆同學將不同含水量的該種植物種子置于22攝氏度的條件下進行了萌發(fā),實驗時保持其它環(huán)境條件適宜并相同。記錄7天后植物種子的萌發(fā)情況,結果如右表所示:

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所得出的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該植物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22℃

B、在環(huán)境溫度為22℃時,該植物種子萌發(fā)的最適含水量約為70%

C、在環(huán)境溫度為22℃時,該植物種子含水量越大,萌發(fā)率越高

D、該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該植物種子的萌發(fā)率與氧氣濃度無關

選:B

31、汪少瑜同學曾在家中做了如下這個小實驗:(1)取三個相同的一次性紙杯,分別加入同樣多(大半杯)的自來水;(2)紙杯1中加入一小匙食鹽(約5克);紙杯2中加入兩小匙食鹽,充分攪拌;紙杯3中不加食鹽;(3)把三個紙杯同時放入冰箱冷凍室;(4)每隔10分鐘檢查一下容器,并記錄觀察結果。請回答:

(1)汪少瑜同學這個實驗研究的是什么問題?

。

(2)你對這個實驗結果的預測是怎樣的?

。

答案:(1)水結冰的時間長短與水中加鹽多少有關嗎?(2)水加鹽越多,越難結冰。

32、國際單位制中溫度的計量單位采用的是熱力學溫標,熱力學溫標的單位叫開爾文,用符號K表示,它與攝氏溫標的轉化關系是:t=T-273。(注:T指的是熱力學溫標,t是指攝氏溫標)。那么一個健康人的體溫用熱力學溫標來表示,應是

K;若衢州在某一天的溫度用熱力學溫標來表示是293K,用攝氏溫標來表示應是

℃。

答案:310

20

33、小培同學用刻度尺量出一本書的厚度為1.30厘米,這本書共有260頁。則每張紙的厚度為(

A、0.05毫米

B、0.005毫米

C、0.1毫米

D、0.01毫米

選:C

34、常用的長度單位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選:C

35、體溫計的水銀面指在37.5℃上,某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生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一次為37.5℃,第二次38.5℃。則(

A、只有第一次正確

B、只有第二次正確

C、第一次可能正確、第二次一定正確

D、兩次都不正確

選:C

36、甲、乙兩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V1。乙同學是先將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后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1-V2。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你做此實驗將選擇哪種方法:

(選填“甲”“乙”)

(2)如果兩同學讀數(shù)都是正確的,兩同學計算出的是石塊體積可能不相等,比較大的是

(選填“甲”“乙”)。

(3)如果甲同學在沒有放入石塊時采用仰視讀得V1,放入石塊后采用俯視讀得為V2,則V2-V1的數(shù)值

真實值。(填“>”“<”“=”)

37、夏天烈日暴曬過的汽車,車內(nèi)溫度可達50℃以上。針對這一情況,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些汽車遮陽簾,汽車遮陽簾是否真的有遮陽效果?研究人員選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疊型三款表面鍍鋁膜的汽車遮陽簾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選取三輛顏色、型號相同的同款汽車,并排朝南停放在陽光充足的空曠地方。

②將三款汽車遮陽簾分別安裝在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后,關上車門,并編號。

③一段時間后,用靈敏溫度計分別測量車內(nèi)的溫度。

(1)進行該實驗的最佳時間是

。

A.早晨B.中午C.傍晚

(2)該實驗設計中的不足之處是

。

答案:(1)B(2)沒有設置不裝遮陽簾的對照組

38、測量是將一個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經(jīng)過測量,學校操場的周長是300米。在這個測量過程中,“公認標準量”指的是(

A、1米

B、300米

C、測量工具

D、操場

選:A

39、若在試管中加入2-3mL液體再加熱,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①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②在試管中加入2-3mL液體;

③用試管夾夾持在試管的中上部;

④將試劑瓶的瓶蓋蓋好,放在原處;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選:C

40、在運動會上鐵餅比賽中,裁判員用皮尺測量比賽成績,如果在測量時將皮尺拉得太緊,則測量值將會(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選:B

41、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小明采用俯視讀數(shù)法,讀出液體的體積為35毫升,則此液體的真實體積將比35毫升(

A、大

B、小

C、一樣

D、都有可能

選:B

42、下列關于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列為(

①觀察溫度計讀數(shù)并記錄;②取出溫度計;③選取適當溫度計;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物體充分接觸數(shù)分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選:C

43、體溫計的準確程度比一般溫度計高,這是因為(

A、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間有一段特別細的玻璃管

B、體溫計里裝的是水銀

C、體溫計的玻璃泡容積大而且玻璃管很細

D、體溫計的測量范圍小

選:C

44、邊長為L厘米的立方體的體積為

。

45、下圖是常用溫度計,其測量范圍

。

46、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

(填字母)兩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石蠟的體積是

。

答案:AC

5立方厘米

47、科學課本寬度為18.4厘米,下列對科學書寬度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18.4厘米=18.4厘米×10毫米=184毫米

B、18.4厘米=18.4厘米×10=184毫米

C、18.4厘米=18.4×(1/100)米=0.184米

D、18.4厘米=18.4÷100厘米=0.184米

選:C

48、把鋼尺在火爐上加熱后,體積會脹大,這時馬上去測一個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將(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響

D、無法確定

選:B

49、對下列儀器使用正確的是(

A、對量筒讀數(shù)時,應將量筒拿在手上,視線要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

B、用皮尺測量長度,皮尺拉的越緊越好

C、量筒等玻璃儀器應輕拿輕放

D、用體溫計去測量沸水的溫度

選:C

50、下列測量錐體高度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B

51、右圖鉛筆的長度為

。

52、小文同學在探究人的腳印長度與人的身高時,統(tǒng)計了整個班的情況,得出的結論是:人的身高大概是腳印長度的7倍左右。某罪犯在現(xiàn)場留下的腳印經(jīng)過測量,它的長度是23.5厘米,則偵測人員利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

答案:1厘米

53、利用三角板測量金屬圓柱體直徑的幾種測法中(如圖),正確的是(

選:B

54、一只量筒內(nèi)有40毫升水,當里面放入一木塊,木塊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此時量筒的讀數(shù)是44毫升,則這塊木塊的體積是(

A、0.4立方分米

B、4立方厘米

C、16立方分米

D、16立方厘米

選:D

55、甲圖所示的溫度讀數(shù)是

,乙圖所示的溫度讀數(shù)是

。(最小刻度分別為0.5攝氏度和1攝氏度的溫度計)【缺圖】

56、小明同學測身高時的讀數(shù)為1.620米,則該數(shù)據(jù)中估計值為

,小明所用尺子的最小刻度值為

。

答案:0mm

1cm

57、小明用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量筒放平穩(wěn)且面對刻度線,初次仰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19mL。傾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10mL,則實際小明傾倒出液體的體積將

9mL(填“>”“=”或“<”)。

答案:>

58、某品牌汽車油表針如下圖2所示,該油表表示的是汽油的

(填“質(zhì)量”或“體積”);該針指示汽油油箱內(nèi)還剩汽油

答案:體積

35L

59、如圖所示,為兩個溫度計測量溫度示數(shù),甲圖所示溫度讀數(shù)為

,乙圖所示溫度讀作

。

答案:-23℃

25攝氏度或二十五攝氏度

60、體育課上老師安排男女同學分組打籃球,小華發(fā)現(xiàn)男女同學組的籃球落地后都會反彈,但反彈的高度卻不同?;@球由靜止開始下落時,反彈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與大家一起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球的型號有關:

猜想2: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下落的高度有關:

猜想3: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地面材料有關。

于是,小華用兩只充足氣的#7(標準男子)、#6(標準女子)籃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進行了實驗。通過實驗,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1)要驗證猜想2,需要選用實驗序號為

的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2)通過他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籃球反彈的高度與

有關。

(3)上述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

→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jù)→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

答案:3和4

下落高度

地面材料

建立猜測和假設

61、如果甲同學在沒有放入石塊時采用仰視讀得V1,放入石塊后采用俯視讀得為V2,則V2-V1的數(shù)值

真實值。(填“>”“<”或“=”)

答案:>

62、小明為研究影響蜂蜜粘性的因素有哪些,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將蜂蜜分裝人三個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內(nèi),另一瓶放在微波爐加熱一會兒,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試管,用三支滴管分別從三個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時分別滴到同樣傾斜放置著的試管內(nèi)壁上,測量出各滴蜂蜜流到試管底部的時間并進行比較。時間越長,表示蜂蜜粘性越好。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小明

又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產(chǎn)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實驗,實驗現(xiàn)象都是如此。

請你回答:

(1)完成本實驗除滴管、試管、鐘表(測時間)外,還需要

。(填實驗器材)

(2)根據(jù)實驗設計,本實驗小明要研究的問題是蜂蜜的粘性與

的關系。

(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可以用下列圖像中的

來表示。

(4)根據(jù)實驗結果,

時蜂蜜很難從瓶子里倒出來(選填“冬天”或“夏天”)。

答案:溫度計

蜂蜜溫度

B

冬天

63、現(xiàn)在通用的鞋號碼是指人的腳跟到腳趾尖的距離的厘米數(shù),一位同學想請人在外地給他買一雙合適的球鞋,他利用手頭僅有的一把受潮膨脹了的木尺測出自己的腳長是23厘米。他應該買下面列出的哪個號的球鞋?(

A、22號半

B、23號

C、23號半

D、22號

選:C

64、以下列出幾種測量方法:①為了測1張紙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測出100張紙的厚度,然后算出1張紙的厚度;②為了測量細銅絲的直徑,將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50圈的總長度,算出銅絲直徑;③為了測量一滴水的體積,先用膠頭滴管向量筒內(nèi)滴入100滴的水,讀出100滴水的體積,然后算出一滴水的體積。和①方法同類的有(

A、只有②

B、只有③

C、②和③都是

D、都不是

選:C

65、一個正常中學生的體積約為50

答案:立方分米

66、如圖所示,現(xiàn)用A、B兩把不同規(guī)格的尺子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測量前,要先觀察刻度尺,A尺的量程為

cm,用

尺(選填“A”或“B”)測量時準確度高。在使用過程中,

尺(選填“A”或“B”)放的不正確。根據(jù)圖中所示,用B尺測得長度是

cm。

答案:5

B

A

4.75

67、體溫計相對于實驗室中常用的溫度計精確度更高點,這與體溫計的哪些結構有關?

。(可多選)

A、玻璃泡比較大

B、玻璃管內(nèi)徑細

C、有一段很細很彎的管子

答案:AB

68、有兩支溫度計,玻璃泡一樣大,但玻璃管的內(nèi)徑不同。將它們插入同一杯熱水中,它們的水銀柱上升高度和溫度示數(shù)情況為(

A、內(nèi)徑細的升得高,它的溫度示數(shù)大

B、內(nèi)徑細的升得高,但它們的溫度示數(shù)一樣大

C、內(nèi)徑粗的升得高,但它們的溫度示數(shù)一樣大

D、上升高度相同,溫度示數(shù)也相同

選:B

69、在運動會上的鉛球比賽中,裁判員用皮卷尺測量比賽的成績,如在測量時將皮卷尺拉的太松,則測量值將會(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選:A

70、某同學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圖中測得水的體積為

,則小石塊體積為

;若在圖中第一步測量時,某同學俯視,則所測得小石塊體積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56mL

24mL

偏小

71、體溫計的水銀面指在38.5℃上,某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生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一次為38.5℃,第二次為39.5℃,第三次為39.5℃。則(

A、只有第一次肯定可靠

B、只有第二次肯定可靠

C、只有第三次肯定可靠

D、第一、二、三次都肯定可靠

選:B

72、阿凡提的故事:一次國王故意為難阿凡提,讓他在眾臣面前說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樣大的話,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

大的話,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這則故事說明了(

A、測量總是有誤差的

B、測量前應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C、測量的工具大小決定了物體的大小

D、測量的標準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選:D

73、科研人員為了研究食物對蟑螂生長的影響,將剛孵出的蟑螂分為甲、乙、丙、丁四組,分別喂食含不同營養(yǎng)的食物(如表所示,表中數(shù)字代表所含營養(yǎng)成分的多少,“一”表示沒有此成分),則這個實驗的對照組是(

選:C

74、如圖所示,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所測物體的長度是

厘米。

75、科學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著溫度的下限(即溫度的最低值):-273℃。以這個下限為起點的溫度叫熱力學溫度,用T表示,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是:T=t+273。

(1)如圖所示,關于“冰人”和“火人”有沒有說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冰人”在說謊

B.“火人”在說謊

C.“冰人”和“火人”都在說謊

D.“冰人”和“火人”都沒有說謊

(2)月球上的夜里溫度大約是-183℃,那么用熱力學溫度表示應該是

K。

答案:A

90

第二章

1、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具有,而人體細胞中沒有的結構是(

A、葉綠體和液泡

B、細胞壁和細胞膜

C、細胞壁和液泡

D、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選:C

2、柳樹之所以長得比較高大,這與細胞結構中的

有關。

答案:細胞壁

3、與蠶豆葉細胞相比,人體口腔上皮細胞不具有能進行光合租用的結構是

。

答案:葉綠體

4、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較暗時,應選擇

。

①大光圈

②平面鏡

③小光圈

④凹面鏡

答案:①④

5、制作洋蔥表皮裝片時,蓋上蓋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圖中撕下的洋蔥表皮已經(jīng)展平在清水中,箭頭表示蓋上蓋玻片的方向,橢圓表示載玻片中央的清水(

A

B

C

D

選:A

6、為了探究“蝸牛是否有聽覺?”某科學學習小組設計了以下四個實驗方案,你認為合理的是(

A、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距離蝸牛50厘米處擊掌,觀察蝸牛的反應,并多次重復實驗

B、在吵鬧的環(huán)境中,距離蝸牛50厘米處擊掌,觀察蝸牛的反應,并多次重復實驗

C、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敲擊蝸牛所在的桌子,觀察蝸牛的反應,并多次重復實驗

D、在吵鬧的環(huán)境中,敲擊蝸牛所在的桌子,觀察蝸牛的反應,并多次重復實驗

選:A

7、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右圖是他在低倍鏡下看到的視野。若他想換用高倍鏡進一步觀察,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先移動裝片,再換用高倍鏡

B、先換用高倍鏡,再移動裝片

C、先換用大光圈,再換用高倍鏡

D、先換用高倍鏡,再換用大光圈

選:A

8、在腌制咸菜過程中,新鮮的蔬菜變感變咸,這是細胞結構中的

具有控制物質(zhì)交換的作用。

答案:細胞膜

9、你認為蜻蜓屬于無脊椎動物的依據(jù)是

。

答案:沒有脊椎骨

10、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若所用的顯微鏡的目鏡是12.5×,物鏡有4×、10×和40×三種,若想觀察到細胞數(shù)目最多,應該選用哪種物鏡:

。在觀察洋蔥表皮臨時裝片時,他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這是由于

造成的。

答案:4×

蓋上蓋玻片時操作不規(guī)范

11、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其幼體首先擺脫水的限制,成為真正的陸生動物的是(

A、爬行類

B、鳥類

C、兩棲類

D、哺乳類

選:A

12、切洋蔥時,會聞到一種辣味,該物質(zhì)存在于植物細胞的

內(nèi)的

中。

答案:液泡

細胞液

13、在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實驗中,染色最深的細胞結構是

。

答案:細胞核

14、利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涂片,在兩種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玻片往左移,則像也會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觀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選:B

15、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

答案:保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16、確定豌豆為被子植物的理由是

。

答案: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17、青蛙的受精過程和幼體發(fā)育都離不開

環(huán)境。

答案:水

18、蝸牛與非生物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于蝸牛能進行

。

答案:新陳代謝

19、圖為光學顯微鏡的4個鏡頭。若要在視野內(nèi)看到的細胞最大,宜選用的鏡頭組合是(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選:D

20、在2012年學業(yè)考試的實驗操作考查中,丙同學的實驗是: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其細胞結構。右圖是丙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的某一操作步驟。該操作的作用有(

①用吸水紙吸去過多的水,防止蓋玻片漂浮

②用吸水紙吸水,有利于排出蓋玻片下的氣泡

③用吸水紙吸水,有利于讓染色劑給細胞染色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選:D

21、豬籠草是一種常綠半灌木,長有奇特的捕蟲葉,能捕獲小蟲,但把它歸為植物,其依據(jù)是(

A、它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

C、它不能自由運動

D、它是綠色的

選:B

22、一粒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主要原因(

A、細胞數(shù)目增多

B、細胞體積增大

C、細胞數(shù)目增多、細胞體積增大

D、細胞分裂

選:C

23、人類胚胎干細胞來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體外條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有科學家描述:胚胎干細胞的“可塑性”無與倫比。這里的“可塑性”是指(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zhì)

D、細胞核

選:B

24、能觀察到染色體變化的過程為

。(選填“細胞分裂”“細胞分化”或“細胞生長”)

答案:細胞分裂

25、皮膚由

、

、

和結締組織四大組織構成,皮膚是人體中最大的

。

答案:上皮組織

肌肉組織

神經(jīng)組織

器官

26、若想在視野中觀察到更多的細胞,小強應選擇“8×”,轉動顯微鏡的

進行轉換。

答案:轉換器

27、分類是學習科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各項屬于生物的是(

A、進行足球比賽的智能機器人

B、地層中挖掘出來的各種生物化石

C、通過網(wǎng)絡傳播的“熊貓燒香”病毒

D、引起流感的H7N9病毒

選:D

28、如圖,可以表示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是(

選:B

29、一位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市應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以旅游業(yè)作為我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生長點”。在植物體內(nèi)生長點主要由什么組織構成(

A、營養(yǎng)組織

B、保護組織

C、分生組織

D、輸導組織

選:C

30、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小明在對光后沒有在目鏡中看到白亮的視野。小明采用了以下補救方法,請你選擇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項(

A、轉動遮光器

B、轉動轉換器

C、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

D、轉動反光鏡

選:C

31、具有調(diào)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功能的系統(tǒng)是(

A、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

B、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

C、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

D、運動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

選:C

32、下面是某同學使用顯微鏡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的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選:A

33、下圖左是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步驟。若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如下圖右所示,則制作裝片步驟中最可能有問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選:D

34、葡萄能曬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細胞中的

通過細胞膜散失到空氣中去了。我們吃葡萄干時會感動甜,說明葡萄細胞中有

并未通過細胞膜而失去,以上事實說明

。

答案:水分

糖分

細胞膜能控制細胞與環(huán)境之間的物質(zhì)交換

35、王明說“他今年比去年增高了4厘米”,“增高了4厘米”是由于細胞的

造成的。

答案:分裂

生長

36、細胞中,決定細胞分裂、生長和分化的結構是

。

答案:細胞核

37、西瓜的糖分和帶酸味的物質(zhì)存在于圖中的結構是

。

答案:液泡

38、消化腺中

分泌膽汁。

答案:肝臟

39、我們吃的胡蘿卜和甘蔗,屬于結構層次中的

答案:器官

40、下列證據(jù)中,與判斷該不明物體為生物無關的是(

A、具有細胞結構

B、能進行新陳代謝

C、手感比較柔軟

D、能快速生長

選C

4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如圖,要觀察更大、更清晰的結構,應先將載玻片向

移動到合適位置,然后換用高倍鏡。

42、傘藻是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綠藻,由傘帽、傘柄和假根三部分構成(如圖),細胞核位于假根內(nèi),傘柄主要為細胞質(zhì)。若切開傘藻的傘帽、傘柄和假根,重新連接如圖甲、乙所示.

(1)傘藻細胞與人體細胞相比,屬于傘藻細胞特有的結構是

(填序號);

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細胞質(zhì);④細胞核

(2)若連接成活,圖中甲傘藻上長出的傘帽形狀為

。

答案:①

菊花形

43、同學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fā)芽的影響,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大豆種子并且設計了如右圖的實驗。這個實驗設計中有一處錯誤是

。

答案:變量沒有控制好,變量水分應該都為充足

44、下列屬于生物最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運動

B、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有新陳代謝的功能

選:D

45、葡萄的果實屬于(

A、保護組織

B、營養(yǎng)組織

C、營養(yǎng)器官

D、生殖器官

選:D

46、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

答案:能否進行新陳代謝或有無生命

47、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

。

答案: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48、要使顯微鏡觀察的視野最亮,可以把

上最大的光圈對準

,并且用反光鏡的

面鏡。

答案:遮光器

通光孔

49、小明同學在制作和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涼開水漱口,用消毒牙簽的一端在口腔內(nèi)側壁輕輕刮幾下;③將牙簽上附著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鑷子分散;④蓋上蓋玻片;⑤用稀碘液染色;⑥用低倍鏡觀察。

請你根據(jù)小明的操作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的操作過程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你指出來并更正。

錯誤:

。

更正:

(2)過程②中,取材料之前,要先用涼開水漱口,原因是

(3)請你寫出過程④蓋蓋玻片的方法:

。

(4)小明用顯微鏡觀察材料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一污物存在,移動玻片標本,污物不動;換用潔凈的目鏡后,污物仍然存在。據(jù)此判斷污物最有可能在

。

答案:(1)錯誤: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更正: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鹽水(2)除去口腔內(nèi)的食物殘渣,避免影響觀察效果(3)把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液滴,然后慢慢蓋上(4)物鏡上

50、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不經(jīng)染色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在視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細胞壁和細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幫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①將反光鏡由平面鏡改用凹面鏡

②將反光鏡由凹面鏡改用平面鏡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減小光圈,減少通光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選:C

51、下列屬于同一結構層次的是(

A、番茄表皮與根尖分生組織

B、心肌和神經(jīng)細胞

C、蘋果樹與龍眼果實

D、心臟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

選:A

52、下列植物中,食用部分不屬于營養(yǎng)器官的是(

A、馬鈴薯

B、甘蔗

C、番茄

D、大白菜

選:C

備選選項:草莓

花生

玉米

53、人體的口腔上皮細胞與桂花葉的表皮細胞比較,不容易變形的是

,理由是

答案:桂花葉的表皮細胞

植物細胞有細胞壁,細胞壁具有支持功能,能使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

54、夏天“涼拌黃瓜”是人非常鐘愛的一道菜,據(jù)科學論證,黃瓜加糖涼拌再加適量的醋的食用方法能把黃瓜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最大限度的利用。小明發(fā)現(xiàn):涼拌黃瓜時間稍微久一點,盤中就會有大量的水,你能告訴小明這些水來自(

A、黃瓜的細胞壁

B、黃瓜的細胞核

C、糖溶化

D、黃瓜的液泡

選:B

55、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帶,其細胞中積累的碘的濃度,比海水中碘的濃度要高出許多倍,而海帶細胞仍能從海水中吸收碘,這一事實說明(

A、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B、細胞膜有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的作用

C、細胞質(zhì)流動有加速物質(zhì)交換的作用

D、葉綠體有吸收碘的作用

選:B

56、下列有關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相似

B、細胞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變

C、細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組織

D、細胞分化可以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改變

選:D

57、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轉動粗準焦螺旋的作用是使鏡筒快速上升,轉動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使鏡筒緩緩下降

B、在載破片上寫上“pb”字樣,將它正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在目鏡里看到的是“dq”

C、下降顯微鏡鏡筒時,眼睛應注視目鏡

D、在用顯微鏡觀察切片時,先用低倍鏡再換用高倍鏡的原因是低倍鏡觀察視野大,易找到所要觀察的目標

選:D

58、在使用顯微鏡過程中,常有壓碎裝片的現(xiàn)象發(fā)生,下表是對不同學習小組裝片壓碎情況及原因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果。則通過此表歸納出的裝片壓碎原因應為(

A.用低倍鏡頭、鏡筒下落、粗準焦螺旋

B.用低倍鏡頭、鏡筒上升、細準焦螺旋

C.用高倍鏡頭、鏡筒下落、粗準焦螺旋

D.用高倍鏡頭、鏡筒上升、細準焦螺旋

選:C

59、有著“植物大熊貓”和世界上最長壽樹種美稱的紅豆杉,成為世博會中國館珍惜植物展出品種。紅豆杉因其種子成熟時假皮成紅色得名。從植物分類上看,紅豆杉屬于(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

選:A

60、動物界中,種類最大的綱是

,最高等的一類動物是

。

答案:昆蟲綱

哺乳類

61、鴨嘴獸全身被毛,用乳汁哺育幼仔,但生殖方式為卵生,只有共同的泄殖孔,鴨嘴獸的以上特征說明(

A、爬行動物由鳥類進化而來

B、哺乳動物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

C、爬行動物由哺乳動物進化而來

D、鳥類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

選:B

62、小明爸爸從種子市場買來了一種優(yōu)良的“8424”西瓜種子,經(jīng)過精心培育、合理施肥、適時治蟲,西瓜開花結果,但是結的果實總是長不大,很多只有拳頭大小。而鄰居家的另一種西瓜長得非常好。對此現(xiàn)象,小明所作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種子品種有問題

B、化肥對結果實有影響

C、殺蟲劑對結果有影響

D、氣候不適宜

選:D

63、下列為四類植物的特征資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沒有。回答:

(1)上表中表示裸子植物的是

(填字母)。

(2)從四類植物構造分析,由低等到高等排出四類植物的順序:

(填字母)。

答案:A

CBAD

64、海金沙是一種觀葉植物,它有羽狀復葉、地下莖、不定根,葉片背面有孢子囊群,由此可以推測它屬于

植物。

答案:蕨類

65、科學研究中經(jīng)常需要進行分類,分類時首先要確定分類的標準?,F(xiàn)有五種動物,小明依據(jù)“水生還是陸生”的標準將它們進行了如表甲所示的分類。對于同樣的事物,若分類的標準不同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請你按照“有無脊椎骨”的標準對上述動物進行分類。

答案:魚、貓

河蚌、蝴蝶、蚯蚓

66、在分類學上,小麥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屬,小麥與大豆是同門不同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麥和玉米、大豆之間沒有共同特征

B、小麥與玉米、大豆之間共同特征一樣多

C、小麥和玉米之間共同特征少,小麥和大豆之間共同特征多

D、小麥和玉米之間共同特征多,小麥和大豆之間共同特征少

選:D

67、對圖示三種活細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都有細胞核

B、都有細胞壁

C、都能進行呼吸作用

D、形態(tài)與功能都相適應

選:B

68、按照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排序,將如圖進行排序,你認為下列排序中正確的是(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④→①→③→⑤

選:A

69、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要將刮取的口腔上皮細胞涂抹到0.9%的生理鹽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A、防止細菌在裝片中繁殖

B、防止細胞吸水過多而脹破

C、迅速殺死細胞以便觀察

D、利用生理鹽水粘住細胞

選:B

70、根據(jù)圖(狗、貓、虎、豹等動物的分類圖解)回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目是生物分類的最高等級

B、目是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

C、貓與豹的共同點比貓與夠的共同點少

D、虎與豹的共同點比虎與貓的共同點少

選:D

71、在深圳梧桐山上生長著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植物——桫欏,它有根、莖、葉的分化,但不產(chǎn)生種子。在植物分類上,它屬于

植物。

答案:蕨類

72、造成生物滅絕的最根本原因是

。

答案:喪失棲息地

73、人的大腦皮層主要由神經(jīng)組織構成。

74、某學校校園中,有玉米、水綿、葫蘆蘚、蕨和雪松等植物??茖W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jù)這些植物的特點,按右表的標準進行分類。其中③是上述五種植物中的

。

答案:雪松

75、從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葉屬于

。洋蔥利片葉表皮屬于

,它由一些排列緊密的細胞構成。

答案:器官

保護組織

76、下列都是單細胞植物的是(

A、衣藻、草履蟲

B、小球藻、衣藻

C、小球藻、變形蟲

D、變形蟲、草履蟲

答案:B

77、對狗、鴿子、鱷魚、鰱魚四種脊椎動物進行分類,結果如圖所示。該分類圖不能體現(xiàn)的是(

)【缺圖】

A、狗具有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鱷魚和鰱魚都具有體溫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

D、分類時,可依據(jù)一定的特征逐級進行

選:C

78、顯微鏡時科學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關于顯微鏡的使用,請回答以下問題:

(1)若用同一顯微鏡通過調(diào)整目鏡、物鏡和準焦螺旋,觀察同一標本4次,分別得到如圖所示四幅圖。則A、B、C、D中視野最暗的是

。

(2)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在裝片內(nèi)有一物體作順時針運動,則該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為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

(3)人類身體中最大的卵細胞直徑約0.1毫米。在一臺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下看到其直徑約為0.5厘米。則此時最有可能的鏡頭組合是

。

A、5×和40×

B、5×和10×

C、10×和40×

D、10×和10×

答案:C

順時針

B

79、如圖所示為顯微鏡視野內(nèi)某生物體所處位置及運動路線,則此生物體的實際位置及運動路線應為(

選:A

80、顯微鏡下欲使物像往右上角移動,應將載玻片往哪個方向移動(

)用顯微鏡觀察時,要使位于視野右上角的圖像移到視野的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哪個方向移動()用顯微鏡觀察時,當樣本往視野右上角逃跑時,應將載玻片往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看到樣本()

A、右上角B、左上角C、右下角D、左下角

答案:DA

A

81、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

。

答案:(不同的)組織

82、鳥類的身體特征都與

生活相適應。

答案:飛行或飛翔

83、參加跑步項目的同學都會有這樣的感受:跑完后,感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這主要是在

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下,使得

系統(tǒng)和

系統(tǒng)加速運轉,使人體供氧更充分,使新陳代謝產(chǎn)生的廢物順利排出體外,這充分說明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答案:神經(jīng)

循環(huán)

呼吸

84、某同學做“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時,進行以下操作和觀察:

其操作過程是:拿一塊清潔的載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用涼開水把口漱凈,取一根消毒過的牙簽在口腔上輕輕刮幾下,再把牙簽放在載玻片的液滴中涂抹幾下,然后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請糾正其中的兩處不正確的地方。

;

。

提示:滴生理鹽水

口腔內(nèi)壁

涂抹均勻

蓋上蓋玻片

用碘液染色

85、通過細胞分裂,單細胞生物的

能不斷增加,多細胞生物的

會增加。

答案:個體數(shù)目

細胞數(shù)目

第三章

1、讀圖完成:圖中本初子午線是(

A、A線

B、B線

C、C線

D、D線

答案:B

2、在比例尺為1:100000的地圖上,兩地距離為2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A、200米

B、1千米

C、2千米

D、3千米

答案:C

3、小明今天去高級中學參加升學考試,其行進路線如圖所示。請說明其行進路線方向的變化(

A、東北→正東→正北

B、正北→東北→西北

C、正北→正東→西北

D、東北→正東→西北

答案:B

4、地圖與實地相比,一般情況都是按一定比例(

A、縮小

B、放大

C、相等

D、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放大也有縮小

答案:A

5、貝貝和明明從學校所在地(31°N,113°E)沿東經(jīng)113°,同時分別向南向北出發(fā),如果方向不變,那么(

A、他們可能相遇在(31°N,67°W)

B、他們可能在南極點相遇

C、他們可能在赤道相遇

D、他們永遠不能相遇

答案:D

6、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