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與民初女子教育體制宗旨之比較_第1頁
清末與民初女子教育體制宗旨之比較_第2頁
清末與民初女子教育體制宗旨之比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末與民初女子教育體制宗旨之比擬清末與民初女子教育體制宗旨之比擬女子教育,中國古代未曾有之,真正大開展是在清末和民初。新政后,1902年商務印書館始編印女子學堂用書,女校數(shù)目增多,規(guī)模擴大。1907年學部奏發(fā)了?女子小學章程?26條和?女子師范學堂章程?39條,這是中國女子教育合法化的開端。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華民國,1920年2月,北京大學率先沖破女禁,創(chuàng)始了大學男女同校的先例。①1922年教育部施行壬戌學制,確立了男女同校的單軌制教育,男女教育的平等終于初步實現(xiàn)。筆者試對清末新政后和民初的女子教育體制與宗旨進展一番比擬。一、女子教育體制之比擬〔一〕體制成因之比擬清末的社會制度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意識形態(tài)還是以傳統(tǒng)儒家道德觀為主。然而隨著國門的洞開,西方天賦人權、男女平等等民主思潮極大沖擊了中國傳統(tǒng)觀念。同時清政府為挽救統(tǒng)治危機,推行了包括教育近代化在內(nèi)的清末新政后,民間女學如雨后春筍般的開展。清政府遂于1907年公布兩個女子章程成認女學合法并設官立女學堂。到了民初,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其國體及政體都表達了很大的民主性和平等觀。意識形態(tài)領域也極為開通,尤其指導人孫中山非常重視女子教育和男女平權,他曾說女界知識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可與男子爭權,那么必能勝也②;只有女子教育普及,然后男女可望平權,女界平權,然后可成此共和民國。五四運動后,開通風氣更甚,一些尋求解放的女性也參加到爭取女權的行列中來。在這種氣氛下,產(chǎn)生了壬子癸丑學制及壬戌學制,為女子教育的現(xiàn)代化打下了很好的基?!捕丑w制形式之比擬清末教育實行完全的雙軌制,即男校與女校分開設立,1907年兩個章程明文規(guī)定女子小學堂和男子小學堂分別設立,不得混合。并且這時對女學生的約束仍極為嚴格,例如當時的學部通令不許女子參加運動、登臺演唱、排隊游行等③。教育形勢的雙軌制,教育管理形式上嚴格的男女有別,致使清末女子教育的束手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Ll.搜集整理束腳,沒能真正開展起來。民初公布的壬子癸丑學制明文規(guī)定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校,這就是對女子教育在形式上的新開展。初等小學男女可以同校是男女合校的開場。五四運動后公布了壬戌學制那么徹底廢除了雙軌制教育形式,實行男女合校的單軌制形式,開啟了近代教育史的新篇章,而這種形式也被現(xiàn)代教育沿用下來。壬戌學制后正式確立的男女合校的單軌制教育體制,使男女教育的平等權得以進一步實現(xiàn)。男女合校包含了很重要的意義。第一,可以大大節(jié)省教育經(jīng)費,振興教育事業(yè);第二,增加女子受教育時機,促進女子身心開展;第三,男女同校是男女平等思想指導下的產(chǎn)物,潛移默化中進步了女子地位。男女合校有諸多優(yōu)越性,即使有許多封建衛(wèi)道士的反對聲音,也阻擋不了男女合校體制的形成。二、女子教育宗旨之比擬教育宗旨反映了時代、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決定著教育前進的方向和所包含的內(nèi)容,是教育的靈魂所在。在教育宗旨上,民初較之于清末新政時期,摒棄了賢妻良母主義,對女子教育更注重人性解放和女性獨立精神的塑造,對于女子參與政治社會運動也是支持的。清末女子教育雖然確立了合法地位,但在其教育女子的宗旨上,仍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它維護倫理綱常,帶有很大的封建性和落后性。在辦女學時多注重賢妻良母相夫教子等觀念和宗旨。?章程?的立學總義第一章就言明:女子小學堂以養(yǎng)成女子之德操與必須之知識技能并留意使身體發(fā)育為宗旨。德育上培養(yǎng)被封建倫理認可的具有傳統(tǒng)女德的賢淑閨秀;知識技能上培養(yǎng)可以對家庭負責任、對子女進展教育的賢妻良母。④同時,?女子小學章程?提到總期不悖中國懿女微之禮教,不染未俗放縱之癖習⑤,要求注重傳統(tǒng)女德,為此,政府要求女學課本根據(jù)經(jīng)訓并薈萃?烈女傳?、?女誡?、?女訓?以及國外女子修身書之不悖于中國風教者⑥。這樣的教育宗旨既希望啟發(fā)知識,又想要保存禮教,這就成為互相矛盾的對立體了,但這種宗旨卻也在客觀上啟迪了婦女要撇脫賢妻良母的依賴性的意識,讓渴望解放的女性立志去靠一個人去做那驚天動地的事業(yè),把身心跳進政治界中,轟轟烈烈光復舊主權,建立新政府⑦,這樣才有了秋瑾、何香凝等巾幗,才有了辛亥革命時期的女子參政運動。但政府對女子參政持反對態(tài)度。再看民國,民初的壬子癸丑學制,是以男女平權思想為指導,認為女子承受教育是為女子自身計,當為國家前途計,非以供男子私人之役也⑧。是以女子的個性開展為宗旨,啟迪女子智慧,促進女子解放,可稱得上是真正有益于女子開展的學制。1913年,在孫中山的倡導和支持下出版了?女界鐘?,鼓吹女子教育當以培養(yǎng)女子為有性格有個性之人為宗旨,進而提出女子教育八款目的:一、教成高尚純潔完全天賦之人;二、教成擺脫壓制自由自在之人;三、教成思想興旺具有男性之人;四、教成改造風氣女界先覺之人;五、教成體質強壯誕育健兒之人;六、教成德性純粹模范國民之人;七、教成熱心公益悲憫眾生之人;八、教成堅貞節(jié)烈提倡革命之人。上述主張雖然不太重視知識教育,但卻沖破了女子教育在19世紀中葉以來的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女子無才便是德為宗旨的教育觀。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的人格獨立、男女平等的女子教育觀開場初步建立。與清末不同,民國時期對于女子革命、女子參政也是很歡送的。這一時期婦女教育運動、女子參政運動都開展起來,成立了許多婦女團體,使女知識分子更好的投身政治運動,女子報刊也成為重要的言論工具,促進了女權思潮的涌動。雖然由于時代的局限,廣闊女子解放意識沒有形成氣候,很多女子習慣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和男權的壓制,要求解放的呼聲也多出自于承受過留學教育的知識女性中,沒能讓大多數(shù)受壓迫的女性覺悟起來,但民初政府對女子參政的肯定和支持態(tài)度,是值得肯定的。三、對現(xiàn)代女子教育的啟示通過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歷史,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要開展女子教育,首先國家要從教育制度、教育宗旨上制定正確的政策來扶持女子教育事業(yè);其次要加強對女性的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女子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