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藝術史原始時代美術課件_第1頁
中外藝術史原始時代美術課件_第2頁
中外藝術史原始時代美術課件_第3頁
中外藝術史原始時代美術課件_第4頁
中外藝術史原始時代美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藝術史藝術:文學、戲劇、繪畫、雕塑、建筑、音樂、舞蹈、電影……實用藝術(建筑、園林、工藝美術與現(xiàn)代設計)

造型藝術(繪畫、雕塑、攝影、書法)

表情藝術(音樂、舞蹈)

綜合藝術(戲劇、戲曲、電影藝術、電視藝術)

語言藝術(詩歌、散文、小說)

形象思維的重要性《世界美術簡史》范夢主編山西教育出版社《藝術發(fā)展史》(《藝術的故事》)

貢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0年出版的《藝術的故事》,至今已銷售600萬本,譯成30種不同語言,經(jīng)過16次改版修訂,是20世紀最暢銷、影響力最大的藝術史著作

《西方美術史話》

遲軻著中國青年出版社:8082/level1/lvlfinal.asp?ID_level1=22525《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

蔣勛著三聯(lián)書店《中國美術簡史》

中國青年出版社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

第一章原始時代美術第二章古代美術第三章歐洲中世紀美術第四章歐洲文藝復興美術第五章歐洲17、18世紀美術第六章歐洲19世紀美術第七章西方20世紀現(xiàn)代美術古代埃及美術古代兩河流域美術古代希臘美術古代羅馬美術古代中國美術歐洲文藝復興美術歐洲17、18世紀美術西方20世紀美術

第一章原始時代美術野?!と伺c鳥受傷的野牛2、雕刻

雕塑:以可雕可塑的材料(石、木、骨、根、石膏、金屬、沙、泥、面等)創(chuàng)造出具有實在體積的形象,制作手段有雕刻、塑、堆、貼、焊、敲、編等。按制作工藝分類可分為雕刻、塑,按照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圓雕、浮雕(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的形象,陽刻、陰刻)(高浮雕、淺浮雕)、透雕等。

石雕、木雕、根雕、冰雕、沙雕天津“泥人張”彩繪泥塑

無錫惠山泥人

圓雕透雕浮雕(高浮雕、淺浮雕)

《維林道夫的女雕像》(又名《威倫道夫的維納斯》)《手持牛角的婦女》維林道夫的女雕像手持牛角的婦女

圓雕與浮雕人物,大多為女性形象,多夸張生理特征,并具有抽象性。原始人生殖崇拜觀;豐產(chǎn)愿望二、新石器時代美術巨石建筑

新石器時代特有的建筑類型,多為用巨大石塊做成的宗教崇拜物或墳墓。

英格蘭南部的巨石陣“斯通亨治”第二節(jié)中國原始時代美術繪畫:彩陶紋飾、巖畫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赭石和氧化錳等天然礦物質(zhì)顏料進行描繪,然后入窯燒制。在胎地上呈現(xiàn)出赭紅、黑、白諸種顏色的美麗圖案,形成紋樣與器物造型高度統(tǒng)一,達到裝飾美化效果的陶器。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在人類社會早期發(fā)展進程中,人類祖先以石器作為工具,用粗獷、古樸、自然的石刻方法,來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內(nèi)容,它是人類社會的早期文化現(xiàn)象。

人面魚紋彩陶盆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舞蹈紋彩陶盆(馬家窯文化)內(nèi)蒙古陰山巖畫《五虎圖》江蘇連云港將軍崖巖畫黑山巖畫《狩獵圖》

花山巖畫《戰(zhàn)爭慶典牧放圖》

關于藝術起源的幾種學說

摹仿說關于藝術起源問題的最古老的理論。這種學說認為:摹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于人類對自然的摹仿。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摹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tài),而且反映事物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本質(zhì),藝術創(chuàng)作靠摹仿能力,而摹仿能力是人從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繼古希臘哲學家之后,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fā)展了這一學說。

游戲說這種說法認為,藝術活動或審美活動起源于人類所具有的游戲本能,它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到?jīng)]有實際效用、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xiàn)為一種自由的“游戲”。這種學說的代表人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和19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稱為“席勒一斯賓塞理論”。

表現(xiàn)說藝術起源于人類表現(xiàn)情感的需要。巫術說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著有《原始文化》)認為原始藝術起源于原始巫術,原始巫術根植于萬物有靈的世界觀。勞動說藝術起源于生產(chǎn)勞動。在我國文藝理論界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理論。

最后的山神大興安嶺的鄂倫春族人,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永遠地結束了狩獵生活,居住在了山下的定居點。而鄂倫春人孟金福,則依然保留著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信奉火神、月神,萬物皆神,尤其是信奉山神,相信是山神給了他獵物和住所。該片獲得1993年度“亞廣聯(lián)”大獎,被認為“《最后的山神》自始至終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一個游獵民族的內(nèi)心世界。這個民族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更迭而改變著”。

魯迅認為,“畫在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遺跡,許多藝術史家說,這正是‘為藝術而藝術’,原始人畫著玩玩的。但這解釋未免過于‘摩登’,因為原始人沒有19世紀的文藝家那么有閑,他的畫一只牛,是有緣故的,為是關于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