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知識(句法+虛詞)_第1頁
古漢語知識(句法+虛詞)_第2頁
古漢語知識(句法+虛詞)_第3頁
古漢語知識(句法+虛詞)_第4頁
古漢語知識(句法+虛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7-古代漢語句法·上

根據洪波著《古代漢語教程》整理編輯僅供參考【導讀】本課語文知識介紹古代漢語的幾種句法現象,共分三節(jié)。第一節(jié)介紹名詞作狀語,第二節(jié)介紹古代漢語中的特殊述賓關系,第三節(jié)介紹古代漢語中的幾種與現代漢語不同的語序現象。在特殊述賓關系中,常見的是使動關系、意謂關系和服務關系,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之一。在語序一節(jié)中介紹了五種語序現象,其中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和賓語前置加凸顯結構助詞標記這幾種過去在中學都學過,所以應將學習的重點放在第四、第五兩種語序上。

第一節(jié)名詞作狀語

狀語一般是副詞的功能,但是在古代漢語里,普通名詞、時間名詞以及一些方位詞有時也可以直接置于謂語動詞之前作狀語。普通名詞作狀語有下列情形:

一、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

這種名詞狀語是通過名詞所表示的事物的某種行為來比喻句子主語的行為狀態(tài)。

這種名詞狀語可以翻譯成“像……那樣(一樣)地”。例如:

(1)庶民子來。(《詩經·大雅·靈臺》)

(2)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3)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戰(zhàn)國策·秦策一》)

(4)(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合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5)夫飲食既不以禮,臨池牛飲,則其啖肴不復用杯,亦宜就魚肉而虎食。(《論衡·語增》)

例(1)“子來”即“像兒女一樣地來歸”;例(2)“人立”即“像人一樣站立”;例(3)“蛇行”即“像蛇一樣地爬行”;例(4)“云合響應”即“像云一樣地聚集,像回聲一樣地呼應”;“景從”即“如影隨形一樣地跟隨”;例(5)“牛飲”“虎食”即“像牛(喝水)一樣地飲酒”“像老虎(吃食)一樣地吃魚肉”。

二、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

這種名詞狀語是通過名詞所表示的事物來比喻施事者對待受事者的態(tài)度,并以此作為行為的方式。可以翻譯成“像對待……一樣地”。例如:

(1)今而后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下》)──【注】伋(jí):孔伋,孔子之孫。

(2)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3)而坐須賈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注】莝(cuò):鍘碎的草。豆:一種盛食物的器皿。

(4)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于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保ā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p>

例(1)“犬馬畜伋”意思是“像豢養(yǎng)犬馬那樣豢養(yǎng)伋”;例(2)“兄事之”即“像侍奉兄長那樣侍奉他”;例(3)“馬食之”即“像喂馬一樣喂他(吃)”;例(4)“眾人遇我”“眾人報之”即“像對待普通人一樣對待我”“把他當作普通人一樣報答他”;“國士遇我”“國士報之”即“像對待國士一樣對待我”“把他當作國士一樣報答他”。

三、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或憑藉

這種情況下,名詞狀語可以翻譯成“用(按)……來”。例如:

(1)晉、楚不務德而兵爭。(《左傳·宣公十一年》)

(2)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3)江南火耕水耨。(《史記·平準書》)──【注】耨(nòu):鋤草。

(4)群臣后應者,臣請劍斬之。(《漢書·霍光傳》)

(5)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例(1)“兵爭”即“憑藉軍隊(相互)爭斗”;例(2)“箕畚運”即“用箕畚運”;例(3)“火耕水耨”即“用火燒(然后)耕種,用水除草”;例(4)“劍斬”即“用劍斬”;例(5)“禮交之”即“按禮儀與他們結交”。

四、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

可以翻譯在“在……(地方)”。例如:

(1)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戰(zhàn)國策·秦策一》)

(2)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韓非子·五蠹》)──【注】膢(lóu):古代楚國二月祭祀飲食之神的節(jié)日。臘,古代歲末舉行祭祀活動的節(jié)日。

(3)秦焚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漢書·藝文志》)

例(1)“庭教”意思是“在庭中教誨”;例(2)“山居而谷汲”意思是“在山上居住而到深谷中打水”;“澤居”意思是“在低洼潮濕的地方居住”;例(3)“壁藏”意思是“在墻壁中藏(書)”。

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或方位,可翻譯成“向(往)……”,“在……方(面)”。例如:

(4)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史記·淮陰侯列傳》)

(5)(孝公)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賈誼《過秦論》)

(6)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4)“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邊(西邊)投靠”“向左邊(東邊)投靠”;例(5)“南”“西”“東”“北”意思是在南面、在西面、在東面、在北面;例(6)“上”意思是向(往)上。

五、時間名詞“日”“月”“歲”作狀語

古代漢語里一般的時間名詞或名詞短語作狀語表示在某個時候,可以用介詞引介,也可以不用介詞引介。例如:

(1)宰予晝寢。(《論語·公冶長》)

(2)夜縋而出。(《左傳·僖公三十年》)──【注】縋(zhuì):用繩索拴住而升降人或物。

(3)子于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日”“月”“歲”三個時間名詞作狀語卻不同。這三個時間名詞作狀語一般都不用介詞引介,在意義上有以下三種情況:

1.表示每一(日、月、歲)。例如:

(4)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孟子·滕文公下》)

(5)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yǎng)生主》)

例(4)“日攘”即“每天(偷)抓”的意思;例(5)“歲更刀”“月更刀”即“每年換一次刀”“每月換一次刀”的意思。

2.“日”有時表示漸漸進的意思,可翻譯成“一天天地”。例如:

(6)其后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7)(先主)于是與亮情好日密。(《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例(6)“日以削”即“一天天削弱”的意思;例(7)“日密”即“一天天密切”的意思。

3.“日”還可以表示不久之前,可以翻譯成“往日”“不久前”。例如:

(8)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來此也,非以狄為榮,可以成事也?!保ā秶Z·晉語四》)

(9)晏子曰:“日宋之盟,屈建問范會之德于趙武。”(《左傳·昭公二十年》)第二節(jié)特殊述賓關系

及物動詞作謂語中心語(述語)能帶賓語,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充當謂語中心語一般不帶賓語;名詞的句法功能一般是作主語、賓語或定語,而不作謂語中心語。這是古代漢語的一般規(guī)律。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充當謂語中心語時有時帶有賓語,名詞有時也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并帶有賓語。這些情況人們通常稱之為“詞類活用”。不過,在古代漢語里,上述情況并不能簡單地都看作“詞類活用”,有些情況下也許確實是種臨時的“活用”,而有些情況下,很可能有詞形上的不同。前面我們曾說過,先秦時期,還存在構形形態(tài)。比如“以其兄之子妻之?!保ā墩撜Z·公冶長》)“妻”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并帶有賓語,讀去聲,這個去聲調來源于后綴-s,因此這里的“妻”與其他場合下的“妻”的詞形并不相同。當一個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或名詞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并帶有賓語,如果它的詞形與其他情況下有所不同,那么就不能看作是“活用”了。只是由于漢字不能完全反映當時的語音實際情況,我們在書面上不能看出哪些是真正的“活用”,哪些并不是“活用”。如果為教學的方便,把不及物動詞、形容詞和名詞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位置上并帶有賓語的情況叫做“活用”,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這只是為教學的方便,并不代表古代漢語的實際情況。本書我們不取“活用”的說法。

當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或名詞充當謂語中心語并帶有賓語時,構成的述賓結構往往不是普通的動作行為與受事的語義關系。一些及物動詞所帶的賓語有時也不是普通的受事或對象成分。本書所說的特殊述賓結構,指的就是謂語中心語與其賓語之間不是普通的動作與受事的關系。

古代漢語特殊述賓結構的具體情況比較復雜,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使動關系

使動關系即使賓語產生某種行為或發(fā)生某種變化,可以加上“使”“讓”來理解。名詞、形容詞、不及物動詞充當謂語中心語并帶有賓語時都可以構成使動關系,單及物動詞帶雙賓語時也可以構成使動關系。

名詞與賓語構成使動關系時,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發(fā)生變化,變成謂語名詞所表示的事物或者具有謂語名詞所表示的身份或狀態(tài)。例如:

(1)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臣人之與臣于人也,豈可同日而論哉!(《史記·蘇秦列傳》)

(2)爾欲吳王我乎?(《左傳·定公十年》)

(3)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李斯《諫逐客書》)

(4)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左傳·成公二年》)

例(1)“臣人”即“使(別)人成為臣”;例(2)“吳王我”即“使我成為吳王(那樣的人)”;例(3)“業(yè)諸侯”即“使諸侯成就王業(yè)”;例(4)“盡東其畝”即“使其田畝(壟)都變成東西向”。

形容詞與賓語構成使動關系時,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發(fā)生變化,變成具有謂語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例如:

(5)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6)(賢者)富而貴之,(不肖者)貧而賤之。(《墨子·尚賢中》)

(7)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兵法·謀攻》)

(8)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賈誼《過秦論》)

(9)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韓非子·說林下》)

例(5)“苦其心志”即“使其心志痛苦”,“勞其筋骨”即“使其筋骨勞頓”;例(6)“富而貴之”即“使他們富貴”,“貧而賤之”即“使他們貧賤”;例(7)“全國”即“使敵國完整(地降服)”,“破國”即“使敵國殘破”;例(8)“弱秦”即“使秦變弱”。例(9)的“可大”“可小”后面沒有出現賓語,但這是個被動句,主語“鼻”“目”即是使動的對象?!氨谴罂尚。〔豢纱笠病币馑际恰氨亲哟罅丝梢允顾冃?,小了不可以使它變大”,“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意思是“眼睛小了可以使它變大,大了不可以使它變小”。

不及物動詞與賓語構成使動關系時,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發(fā)出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或變化。例如:

(10)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11)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12)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

(13)項伯殺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

例(10)“來之”即“使他們來(歸附)”;例(11)“驚姜氏”即“使姜氏受驚”;例(12)“屈人之兵”即“使敵人的軍隊屈服”;例(13)“活之”即“使他(得以)活命”。

單及物動詞帶雙賓語時,與其中的近賓語(通常是指人賓語)構成使動關系,意思是使該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發(fā)出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例如:

(14)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15)王弗聽,負之斧鉞,使巡于諸侯。(《左傳·昭公四年》)

(16)我有圃,生之杞乎?(《左傳·昭公十二年》)

(17)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14)“飲趙盾酒”即“使(請)趙盾飲酒”;例(15)“負之斧鉞”即“讓他背著斧鉞”;例(16)“生之杞”即“讓它生長杞”;例(17)“負秦曲”即“使秦國背上無理(的惡名)”。

單及物動詞不僅僅在帶雙賓語時能夠構成使動關系,帶一個賓語有時也可以構成使動關系。例如:

(18)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19)嘗人,人死;食狗,狗死。(《呂氏春秋·上德》)

(20)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議兵》)

(2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例(18)“朝秦、楚”這里是“使秦、楚來朝”的意思;例(19)“嘗人”即“使人嘗”的意思,“食狗”即“讓狗吃”的意思;例(20)“附民”即“使民歸附”的意思;例(21)“從百余騎”即“使百余騎隨從”的意思。這種單及物動詞帶一個賓語構成使動關系,要靠分析上下文的語境才能弄清楚,是學習古代漢語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

二、意謂關系

意謂關系即句子的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什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或具有什么性質,可以加上“認為”“以為”或“把……當作……”來理解。這種述賓關系中充當謂語中心語的大多是形容詞或名詞,動詞比較少見。

形容詞充當謂語中心語時,表示句子的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謂語形容詞所表示的某種性質或狀態(tài)。例如:

(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zhàn)國策·齊策一》)

(4)時充國年七十余,上老之。(《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

(5)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呂氏春秋·知度》)

例(1)“小魯”即“認為魯國小”,“小天下”即“認為天下小”;例(2)“智其子”即“認為他的兒子聰明”;例(3)“美我”即“認為我美”;例(4)“老之”即“認為他(太)老了”。例(5)中的“自”是反身代詞,所以后面沒有出現賓語,“自智而愚人”即“認為自己聰明而認為別人愚蠢”,“自巧而拙人”即“認為自己靈巧認為別人笨拙”。

名詞充當謂語中心語時,表示句子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謂語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6)華元曰:“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保ā蹲髠鳌ば哪辍罚?/p>

(7)晉人及姜戎敗秦于殽。其謂之“秦”何?夷狄之也。(《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

(8)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9)齊莊公朝,指殖綽、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敝菥b曰:“君以為雄,誰敢不雄?”(《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10)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保ā稇?zhàn)國策·秦策一》)

例(6)“鄙我”即“把我(國)當作鄙野(邊境)”;例(7)“夷狄之”即“把它(秦)當作夷狄(看待)”;例(8)“功之”即“認為它是自己的功勞”;例(9)“誰敢不雄”后面省略了賓語“之”,意思是“誰敢不把他們當作英雄呢?”;例(10)“不子”也省略了賓語,意思是“不把(我)當作兒子(看待)”。

動詞充當謂語中心語時,句子表示主語主觀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事物發(fā)生了謂語中心語所表示的行為或變化。例如:

(11)不吊吾喪,不憂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呂氏春秋·悔過》

(12)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間疑玄之時正之。此人之所以無有而有無之時也。(《荀子·解蔽》)

例(11)“死吾君而弱其孤”意思是“認為咱們的君已經死了而且認為咱們的嗣君幼弱”,這里的“死”是動詞;例(12)“有鬼”意思是“認為鬼存在”,“無有而有無”意思是“把存在的當作不存在,而把不存在的當作存在”。

三、服務關系

服務關系指謂語中心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是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服務的,可以用“替+賓語+謂語中心語”或“為+賓語+謂語中心語”格式來理解。充當謂語中心語的大多是動詞,有時也可以是形容詞或名詞。例如:

(1)晉解張御郤克。(《左傳·成公二年》)

(2)文嬴請三帥。(《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3)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盜跖死利于東陵之上。(《莊子·駢拇》)

(4)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今,以死爭太子。(《史記·留侯世家》)

(5)今朕夙興夜寐,勤勞天下,憂苦萬民。(《漢書·文帝紀》)

(6)父曰:“履我?!绷紭I(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史記·留侯世家》)

例(1)“御郤克”即“為郤克駕車”;例(2)“請三帥”即“替三帥求情”;例(3)“死名”“死利”即“為名而死”“為利而死”;例(4)“爭太子”即“替太子爭”;例(5)“勤勞天下”即“為天下勤勞”,“憂苦萬民”即“為萬民憂苦”,“勤勞”“憂苦”都是形容詞;例(6)“履我”即“替我穿上鞋子”,“履之”即“替他穿上鞋子”,這里的“履”是名詞。

服務關系的述賓結構有時也可以是雙賓語結構。例如:

(7)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尚書·泰誓》)

(8)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莊子·胠篋》)

(9)秦之群臣曰:“請以趙之十五城為秦王壽?!保ā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例(7)“作之君,作之師”意思是“為他們立君,為他們立師”;例(8)“為之斗斛”意思是“替他們設立斗斛等量器”;例(9)“為壽”意思是祝壽,“為秦王壽”即“替秦王祝壽”的意思。

四、與事關系

普通的與事關系是含“給予”義動詞與指人賓語構成的語義關系,但是在古代漢語里,有些名詞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并帶賓語,也構成與事關系。這種述賓結構表示使賓語所表示的人得到謂語名詞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加“給”字來理解。例如:

(1)吳人曰:“宋百牢我?!保ā蹲髠鳌ぐЧ吣辍罚?/p>

(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論語·公冶長》)

(3)有一母見信饑,飯信。(《史記·淮陰侯列傳》)

(4)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史記·貨殖列傳》)

例(1)“百牢我”即“給我百牢”的意思,古代將牛、羊、豕各一頭作為禮物叫做“大牢”,“百牢”是“一百大牢”的省略說法;例(2)“妻之”即“給他作妻子”;例(3)“飯信”即“給飯給韓信(吃)”;例(4)“冠帶衣履天下”即“給天下(人)冠帶衣履”。

五、目標關系

表示目標關系的述賓結構表示謂語中心語所表示的某種行為是對誰或向誰而發(fā),可加“對”“向”來理解。充當謂語中心語的大多是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有時也可以是名詞。例如:

(1)孟子不與右?guī)熝裕規(guī)煵粣偅唬骸爸T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孟子·離婁下》)──【注】右?guī)煟汗倜sO(huān):王驩,字子敖,齊國大夫

(2)武安侯新欲用事為相,卑下賓客。(《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3)子南之子棄疾為王御士,王每見之,必泣。棄疾曰:“君三泣臣矣。敢問誰之罪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4)哭死而哀,非為生者也。(《孟子·盡心下》)

(5)孳孳求奸,不如禮賢。(《后漢書·種暢傳》)──【注】孳孳:通“孜孜”。

例(1)“簡驩”即“對驩簡慢”;例(2)“卑下賓客”即“對賓客(態(tài)度)謙卑”;例(3)“三泣臣”即“多次對著臣(我)哭泣”;例(4)“哭死”即“對著死者哭”;例(5)“禮賢”即“對賢能的人有禮貌(尊重)”。

六、工具關系

工具關系即賓語表示的事物是謂語中心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工具,可以按“用+賓語+謂語中心語”來理解。其中的謂語中心語一般是名詞充當。例如:

(1)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論語·雍也》)

(2)褚?guī)煶觯涫衷唬骸氨財喽?。”(《左傳·哀公二十五年》?/p>

(3)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羮魚。(《史記·貨殖列傳》)

例(1)“衣輕裘”即“用輕裘作衣裳”;例(2)“戟其手”意思是“用他的手作戟狀”;例(3)“飯稻羮魚”意思是“用稻(米)作飯,用魚作羮”。

七、原因關系

原因關系即賓語表示的事物是謂語中心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可按“因為+賓語+謂語中心語”來理解。謂語中心語一般是不及物動詞充當。例如:

(1)晉人懼其無禮于公也,請改盟。(《左傳·文公三年》)

(2)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史記·魏公子列傳》)──【注】晉鄙:魏國將軍。

(3)夫人,常死其所不能,敗其所不便。(《吳子·治兵》)

例(1)“懼其無禮于公”意思是“因為他們曾對(魯國)國君無禮而害怕”;例(2)“怒公子之盜兵符矯殺晉鄙”意思是“因為公子(信陵君)偷盜兵符矯命殺了(將軍)晉鄙”;例(3)“死其所不能,敗其所不便”意思是“因為自己不能做(卻勉強去做)的事情而死,因為自己不熟悉(卻勉強去做)的事情而招致失敗”。

如果謂語中心語由及物動詞充當,可以構成雙賓語。例如: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賈誼《論積貯疏》)

這里“受之饑”“受之寒”都是雙賓語結構,兩個“之”分別指代“一夫不耕”“一女不織”,是表示原因的賓語。“受之饑”即“因之而受饑餓”,“受之寒”即“因之而受寒”。

古代漢語里,名詞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位置上帶賓語,也可以構成普通的行為與受事的關系。例如:

(5)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左傳·定公十年》)

(6)帝館甥于貳室。(《孟子·萬章下》)

(7)完母死,莊公令夫人齊女子之。(《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

例(5)“兵之”意思是“用兵器攻擊他”,“兵”是名詞,這里作謂語中心語,是用兵器攻擊的意思,“兵之”是一般的行為與受事關系;例(6)“館甥于貳室”意思是“把外甥安排在貳室住下”,“館甥”是普通的行為與受事關系;例(7)“子之”意思是“把他當作兒子”,但不是意謂關系,而是一種實際行動,是普通的行為與受事關系。

古代漢語的特殊述賓結構情況復雜,是學習古代漢語的一個難點。分析辨別的主要方法在于充分理解語境,只要把上下文語境弄清楚了,理解起來也就不太困難了。第三節(jié)語序

漢語句子的基本語序是“主語—謂語—賓語”,體詞向心結構的語序是修飾語在前,中心語在后,從甲骨文開始就是這樣。不過,在上古文獻當中,尤其是先秦時期的文獻當中,也存在一些與基本語序不一致的情況。這些與基本語序不一致現象,有些是臨時性的移位,有些則是當時的語法規(guī)律。臨時性移位將在“強調與省略”中討論,這里分析幾種有一定規(guī)律的異常語序。

一、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否定詞(包括否定副詞、否定代詞和表示否定意義的動詞)的數量比較多。在討論副詞的時候,已經指出,否定副詞“弗”“勿”一般都與及物動詞搭配,但動詞后面通常不出現賓語;“不”“毋(無)”“未”以及否定代詞“莫”不限于與及物動詞搭配。當這幾個否定詞與及物動詞搭配的時候,該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如果賓語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總是分布在動詞的后面,而如果賓語是人稱代詞或指示代詞,往往分布在動詞的前面、否定詞的后面。例如:

(1)宴爾新昏,不我屑以。(《詩經·邶風·谷風》)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3)不是過也。(《國語·魯語下》)

(4)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5)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棄。(《左傳·襄公十四年》)──【注】蠲(juān):明。翦:同“剪”。

(6)鄰國未吾親也。(《管子·小匡》)

(7)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國語·晉語三》)

(8)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碩鼠》)

(9)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從道者,無之有也。(《荀子·正名》)

“弗”和“勿”所在的句子如果出現代詞賓語,也可以分布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10)故作事不以禮,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禮,弗之信矣。(《禮記·禮器》)

(11)勿之有悔焉耳矣。(《禮記·檀弓上》)

人稱代詞作賓語分布在動詞前面,都是直接前置;指示代詞作賓語前置則可以加結構助詞“之”標記。當指示代詞賓語前置加標記助詞“之”時,總是位于否定詞之前。例如:

(12)吾斯之未能信。(《論語·公冶長》)

(13)親逐爾君,爾父為厲。是之不憂,而何以田為?(《左傳·襄公十七年》)──【注】厲:禍患。

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一般都認為是上古漢語的一條語法規(guī)律,但這條規(guī)律并不很嚴格,例外的情況有不少。例如:

(14)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論語·陽貨》)

(16)以天下之民莫為之也,然而是子獨為之。(《荀子·君道》)

(17)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貴也。(《左傳·昭公元年》)──【注】嬖大夫,因受君王寵倖而加封的大夫。

(18)房喜謂韓王曰:“勿聽之也?!保ā稇?zhàn)國策·韓策二》)

相對來說,在先秦時期,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guī)律更強一些,例外不多。指示代詞總體上說,不前置的反而更多些,但不同的詞有不同的情況。

“之”在否定句中作賓語,總體上是前置占優(yōu)勢,其中否定詞是“未”“莫”“無”(義同“未”),一般都前置,不前置的極少。否定詞是“不”“毋”“無”(義同“毋”),例子不多,但一律不前置。例如:

(19)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論語·泰伯》)──【注】侗(tóng):童蒙無知,幼稚。愿:老實。悾(kōng)悾:誠懇的樣子。

(20)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莊子·人間世》)

(21)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荀子·宥坐》)

(22)彼自多其力,則毋以其難概之也。(《韓非子·說難》)──【注】自多其力,自己認為自己的能力強。概,限制。

“是”和“此”的情況與“之”差不多正好相反,總體上是不前置占優(yōu)勢。它們極少與“未”搭配。與“不”搭配比較常見,此時它們的分布位置可前置也可不前置,但不前置的占絕對優(yōu)勢。以“此”字為例,據對先秦18部文獻的統(tǒng)計,“此”在否定句中作賓語前置的只有6例(否定詞都是“不”),而不前置的有56例。與其他否定詞搭配的情況與跟“不”搭配時差不多一致,其中與“莫”搭配時一律不前置。例如:

(23)在慎取相,道莫徑是矣。(《荀子·君道》)

(24)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孟子·公孫丑下》)

(25)吾早從鞅之言不及此。(《左傳·哀公十四年》)

(26)莫如此不從其伍之令。(《國語·吳語》)──【注】伍:伍長。

其他指示代詞一般很少在否定句中作賓語,如果在否定句中作賓語,分布的情況與“是”“此”基本一致。

二、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先秦時期,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guī)律要比指示代詞在否定句中作賓語前置的規(guī)律強得多,一般情況下,都分布在動詞或介詞之前。例如:

(1)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2)王者孰謂?謂文王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3)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

(4)君奚為不見孟軻也?(《孟子·梁惠王下》)

(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6)此胡自生?此自惡人、賊人生歟?(《墨子·兼愛下》)

(7)(晏子)曰:“君死,安歸?”(《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8)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保ā蹲髠鳌は骞辍罚?/p>

(9)(亡國之君)雖聞,曷聞?雖見,曷見?雖知,曷知?(《呂氏春秋·任數》)

(10)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孟子·盡心上》)

疑問代詞作賓語不前置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作動詞“云”的賓語不前置。例如:

(11)子夏云何?(《論語·子張》)

(12)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詩經·鄭風·風雨》)

2.作介詞“于”“于”的賓語不前置。例如:

(13)哀我人斯,于何從祿?(《詩經·小雅·正月》)

(14)禮起于何也?(《荀子·禮論》)

(15)盜竊之行,于誰責而可乎?(《莊子·則陽》)

3.當動詞“謂”作“認為”講時,疑問代詞賓語不前置。例如:

(16)民其謂我何?(《左傳·桓公六年》)

(17)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小人慼,謂之不免;君子恕,以為必歸?!保ā蹲髠鳌べ夜迥辍罚?/p>

4.在“如(若、奈)……何”這種固定結構中不前置。例如:

(18)寇深矣,若之何?(《左傳·僖公十五年》)

(19)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

(20)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項羽本紀》)

5.而“何”單獨作動詞“如”“若”的賓語構成一個固定結構時則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例如:

(21)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論語·顏淵》)

(22)請問委蛇之狀何若?(《莊子·達生》)──【注】委蛇:一種紫身朱冠的大蛇。

(23)古而無死,其樂若何?(《左傳·昭公二十年》)

(24)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離婁下》)

漢代以后,疑問代詞作賓語不前置的逐漸多起來,除了上述幾種情況外,一般情況下也可以不前置。例如:

(25)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史記·儒林列傳》)

(26)武帝曰:“言何?”(《漢書·酷吏傳》)

(27)寡人將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

三、代詞“是”“此”“斯”作賓語前置

先秦時期,指示代詞“是”“此”“斯”在非否定句中作賓語也有前置的情況,其中又以“是”字最為常見。具體有以下三種情況:

1.作動詞賓語直接前置。這種情況只有“是”具備,“是”在《詩經》中作賓語共57例,全部前置;《左傳》《國語》里也不少,戰(zhàn)國晚期以后就基本上見不到了。例如:

(1)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詩經·小雅·信南山》)──【注】疆埸(yì):邊境。菹(zū):醃制酸菜。

(2)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詩經·小雅·鹿鳴》)──【注】恌(tiāo):輕薄,輕佻。傚(xiào):效法,模仿。

(3)實沈之墟,晉人是居,所以興也。(《國語·晉語四》)──【注】實沈,古人按歲星(木星)每年運行的位置將周天分為十二等份,名為十二次,實沈是十二次之一?!皩嵣蛑妗奔磳嵣蛑?。

(4)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

2.用“之”標記。這種情況下,“斯”所在的句子的謂語動詞只限于“謂”,“此”也主要出現在“謂”作謂語動詞的句子中,“是”則沒有限制。例如:

(5)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國語·晉語三》)──【注】狄公子:指公子重耳,重耳流亡時曾寓居于狄,故有這樣的稱呼。

(6)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論語·陽貨》)

(7)猶恐其至也,是之為日惕。(《國語·楚語下》)──【注】“是之為日惕”意思是“因為這個緣故每天都緊張戒懼”。

(8)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于王事而不得養(yǎng)父母也。(《孟子·萬章上》)

(9)弟子不敏,此之愿陳。(《荀子·賦》)

(10)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逼浯酥^乎?(《孟子·公孫丑上》)

(1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啤缜腥绱?,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論語·學而》)

3.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是”和“此”有這種用法,“斯”沒有這種用法?!笆恰薄按恕迸c介詞“以”構成的介賓短語出現在復句的兩個分句之間,起話語銜接的作用。其中“是”在先秦時期作介詞“以”的賓語時基本上都前置,不前置的非常罕見,而“此”則相反,前置的時候比較少。例如:

(12)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注】饌(zhuàn):吃喝。

(13)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14)夙興夜寐,朝夕臨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15)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墨子·修身》)──【注】伐:夸耀。

四、其他賓語前置

除了上述各種代詞賓語前置以外,其他賓語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前置。其他賓語前置有以下兩種情況:

1.用“之”“是”“斯”“茲”“焉”“彼”等作標記。其中用“之”作標記的最常見,其次是“是”,“斯”“焉”“彼”等都偶爾一用。例如:

(1)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

(2)“我之懷矣,自詒伊慼”,其我之謂矣。(《左傳·宣公二年》)

(3)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4)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5)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尚書·金縢》)

(6)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左傳·隱公六年》)

(7)茍有履衛(wèi)地、食衛(wèi)粟者,昧雉彼視。(《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注】昧:割也。昧雉彼視:猶昧雉是視,意思是如同割雉一樣。

(8)此以知上賢無益也,其亡茲適。(《管子·侈靡》)

用“之”作標記時可以構成“唯……之……”“何……之……”等格式,用“是”作標記時可以構成“唯……是……”“將……是……”格式。相關例句請參看“結構助詞”節(jié)。

2.作介詞“以”或“與”的賓語前置。介詞“以”的賓語無論是代詞還是名詞,都常常前置,介詞“與”的賓語有時也有前置的情況。例如:

(9)《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10)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左傳·僖公十五年》)

(11)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

(12)鳥獸不可與同群。(《論語·微子》)

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總的趨勢是隨著時間的后移而逐漸減少。至于賓語前置的原因,有些明顯是語用因素造成的,比如,用“之”“是”等標記的前置賓語,不論是代詞還是名詞,在句子中都是話題或次級話題,一般情況下也是句子所強調的成分(有時為了強調謂語動詞,也可以采用這種手段將賓語移位到前面去。例如《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备鶕Z境,這個句子顯然是強調謂語動詞“道(導)”。)這種賓語前置顯然是由語用層面上的話題化和焦點凸顯造成的。不過有些現象卻難以在語用上找到合理的解釋,比如,“之”在古代漢語里通常都是作賓語的,可是除了否定句之外,皆不前置;而“是”作賓語卻往往前置,時代越早,前置的比例越高。同樣是代詞,這種差異是很難從語用層面尋求解釋的。再比如,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加“之”“是”作標記的。當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不加“之”“是”標記時,前置的代詞賓語總是在否定詞的否定域內,這說明這種賓語前置現象顯然不是話題化因素造成的。另外,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不同的代詞有不同的表現,不僅不前置的表現不同,前置時對否定詞的選擇也不相同。這種情況顯然也不容易從語用層面找到很合理的解釋。所以,我們認為,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既有語用因素,也有其他因素。在其他因素當中,語言融合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和重視的因素。

五、介詞短語的位置

介詞短語即介詞及其賓語構成的短語。古代漢語的介詞短語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的前后,但前置還是后置卻并不是隨意的。有些介詞短語總是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有些介詞短語總是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而有些介詞短語則既可以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不同的介詞短語的具體分布位置主要不取決于介詞短語與謂語中心語的語義關系,而是取決于介詞的不同。

(一)“于”“于”“乎”構成的介詞短語的位置

這三個介詞可以引介時間、處所以及多種對象成分,所構成的介詞短語主要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乎”引介的成分總是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沒有例外;“于”引介的成分基本上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分布在謂語之前屬于例外;“于”引介的成分絕大多數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少數情況下分布在謂語之前。例如:

(1)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孟子·公孫丑上》)

(2)楚人生乎楚,長乎楚。(《呂氏春秋·用眾》)

(3)龍斗于時門之外洧淵。(《左傳·昭公十九年》)

(4)繁啟蕃長于春夏,畜積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論》)

(5)婦人笑于房。(《左傳·宣公十七年》)

(6)至于今是賴。(《國語·晉語七》)

以上是“于”“于”“乎”引介處所和時間成分。

(7)或問乎曾西。(《孟子·公孫丑上》)

(8)行無高乎此矣。(《呂氏春秋·至忠》)

(9)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10)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氣。(《孟子·公孫丑上》)

(11)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而》)

(12)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谷梁傳·僖公二年》)──【注】幣:禮物。

(13)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尚書·盤庚下》)

(1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詩經·大雅·思齊》)──【注】刑:典范,榜樣。這里是“做榜樣”的意思

(15)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詩經·小雅·何人斯》)

(16)國將興,聽于民;將亡,聽于神。(《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以上是“乎”“于”“于”引介各種對象成分的例子。

“于”及其賓語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例子極少,可視為例外。例如:

(17)于湯有光。(《孟子·滕文公下》)──【注】這句話的意思是:比商湯更加功勛卓著。

(18)如彼筑室,于道謀。(《詩經·小雅·小旻》)

(19)于后公乃為詩以貽王。(《尚書·金縢》)

“于”及其賓語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用例雖然要比“于”多,但總體上仍占少數。具體情況如下:

引介時間成分有時前置,其中“于是”表示時間時一般總是前置。例如:

(20)子于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21)皆于農隙以講事也。(《左傳·隱公五年》)

(22)晉于是始起南陽。(《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引介行為涉及的方面或范圍有時前置。例如:

(23)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24)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傳·文公十八年》)

(25)吳人曰:“于周室我為長。”晉人曰:“于姬姓我為伯?!保ā蹲髠鳌ぐЧ辍罚?/p>

(26)儒者所謂中國者,于天下乃八十分居其一耳。(《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引介行為或判斷的根據時一般前置。例如:

(27)于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史記·淮陰侯列傳》)

(28)(吳王)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誅。(《史記·吳王濞列傳》)

(29)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此外,從漢代開始,“于”引介處所成分有一部分逐漸前移。例如:

(30)趙衰、咎犯乃于桑下謀行。(《史記·晉世家》)

(31)天子躬于明堂臨觀。(《史記·樂書》)

(二)“自”“從”“由”構成的介詞短語的分布位置

“自”是在甲骨文里就有的介詞,“從”和“由”則是戰(zhàn)國以后才有介詞功能?!白浴敝饕糜谝樘幩煞趾蜁r間成分,“從”“由”除了引介處所成分和時間成分之外,還可以引介其他成分,“從”可以引介行為涉及的對象成分,“由”可以引介理由或依據成分。

“自”引介時間(時間起點)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引介處所成分(起點或經由的場所)則既可以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例如:

(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書·無逸》)

(2)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二人賢。(《史記·魏公子列傳》)

以上二例“自”引介的是時間成分,表示時間起點。

(3)子都自下射之,顛。(《左傳·隱公十一年》)

(4)子木至自陳。(《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5)虢叔自北門入。(《左傳·莊公二十一年》)

(6)入自北門。(《史記·殷本紀》)

以上四個例子“自”引介處所成分,其中前兩個例子表示處所起點,后兩個例子表示經過的場所,都有兩種分布位置。

“從”和“由”引介時間成分和處所成分一般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例如:

(7)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左傳·宣公二年》)

(8)夫理由外入。(《史記·樂書》)

(9)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史記·管晏列傳》)

(10)鄴吏民大恐懼,從是以后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補》)

(11)由堯、舜至于湯,五百余歲。(《孟子·盡心下》)

以上前三個例子“從”“由”引介的是處所成分,后兩個例子引介的是時間成分,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

“從”“由”引介其他成分也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例如:

(12)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史記·高祖本紀》)

(13)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14)(陳余)從田榮藉助兵。(《漢書·高帝紀》)

以上例子中“從”引介的是表示索取對象的成分,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

(1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16)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以上例子中“由”引介的是表示依據、原由的成分,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

(三)“以”構成的介詞短語分布的位置

“以”是古代漢語的一個非常常見的介詞,它可以引介工具或憑藉成分、原因或理由成分、行為涉及的對象成分,還可以引介時間成分。引介時間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引介其他成分則都有兩種分布位置,既可以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耙浴币闀r間成分的例如:

(1)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傳·昭公元年》)

(2)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記·孟嘗君列傳》)

引介工具、憑藉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例如:

(3)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左傳·僖公四年》)

(4)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韓非子·難一》)

引介工具、憑藉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的例如:

(5)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6)何不試之以足?(《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例如:

(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

(8)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左傳·成公二年》)

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的例如:

(9)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論語·陽貨》)

(10)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孟子·公孫丑下》)

引介行為涉及的對象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例如:

(11)伯楚以呂、郤之謀告公。(《國語·晉語四》)

(12)復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補》)

引介行為涉及對象成分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的例如:

(1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wèi)風·木瓜》)

(14)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

(四)“為”構成的介詞短語的分布位置

介詞“為”讀wèi時用來引介原因成分、目的成分和服務對象成分,讀wéi時用來引介施事成分。無論讀wèi還是讀wéi,所構成的介詞短語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例如:

(1)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注】為:因為。

(2)為其老,彊忍,下取履。(《史記·留侯世家》)──【注】為;因為。

(3)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墨子·公輸》)──【注】為:替,給。

(4)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莊子·養(yǎng)生主》)──【注】為:替,給。

(5)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注】為:為了。

(6)何為為我禽?(《史記·淮陰侯列傳》)──【注】禽:同“擒”?!盀槲仪荨币馑际潜晃仪塬@。

現代漢語介詞短語相對于謂語中心語的分布位置主要取決于介詞短語與謂語中心語之間的語義關系,而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來,古代漢語的介詞短語相對于謂語中心語的分布位置卻主要取決于介詞的不同,這是學習古代漢語時要特別注意的。

六、數量詞修飾名詞的分布位置

古代漢語數詞或數量詞短語修飾名詞有兩種分布位置,一種是分布在名詞之前,另一種是分布在名詞之后。這兩種分布位置在甲骨文里就有。例如:

(1)王賓文武丁伐十人。(《甲骨文合集》35355)

(2)獲虎一、鹿四十、狐二百六十四、麂百五十九。(《甲骨文合集》10198)

(3)俘人十有六人。(《甲骨文合集》137反)

例(1)數詞分布在名詞之前,例(2)數詞分布在名詞之后,例(3)數量短語分布在名詞之后,后一個“人”字是同形量詞(也叫回應量詞)。

從時代上看,時代越早,數量修飾語后置的比例越高,相反,時代越晚,數量修飾語前置的比例越高。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數詞直接修飾名詞的時候絕大多數都已經前置,后置的很少見了;數量短語修飾名詞則仍然是后置的更常見。例如: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論語·述而》)

(5)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6)舜有大功二十而為天子。(《左傳·文公十八年》)

(7)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于鄭。(《左傳·宣公二年》)

(8)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戰(zhàn)國策·秦策一》)

數量短語修飾名詞前置的大約起于戰(zhàn)國初期,到戰(zhàn)國后期就比較常見了。例如:

(9)與之一簞食。(《左傳·哀公二十年》)──【注】《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其中的“一簞食,一瓢飲”是“(用)一(只)簞吃飯,(用)一(只)瓢飲水”的意思,不是數量詞修飾名詞的結構。

(10)有人于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孟子·告子下》)

(11)金重于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孟子·告子下》)

思考與練習:

一、古代漢語名詞作狀語主要有哪幾種語義類型?請試著從你學過的古代作品中各舉一例。

二、古代漢語的特殊動賓關系主要有幾種情況?請試著從你學過的古代作品中舉出一些特殊動賓關系的例子。

三、指出下列成語中名詞作狀語的詞語,并說明它們分別屬于哪類名詞狀語:

(1)口誅筆伐(2)云從響應(3)日積月累(4)風餐露宿(5)虎視眈眈

(6)字斟句酌(7)星羅棋布(8)頤指氣使(9)刀耕火耨(10)土崩瓦解

四、指出下列成語中的特殊述賓關系,并說明它們屬于哪類特殊述賓關系,應該怎樣翻譯:

(1)興風作浪(2)打草驚蛇(3)堅壁清野(4)草菅人命(5)罄竹難書

(6)厚古薄今(7)生死肉骨(8)自慚形穢(9)幕天席地(10)君子死義,小人死利

五、古代漢語中“日”、“月”、“歲”三個時間名詞作狀語時,所表達的意義可以有幾種情況?

六、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有哪幾種情形?請試著從你以往學過的古代作品中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

七、古代漢語的介詞短語哪些只能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前,哪些一般只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后,哪些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八、一般的古代漢語句法書中都有詞類活用的說法,本教材不采納這種說法,請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古代漢語句法·下

根據洪波著《古代漢語教程》整理編輯僅供參考【導讀】《導讀》本課繼續(xù)介紹古代漢語句法知識,共分六節(jié)。第一節(jié)至第三節(jié)分別介紹古代漢語的體詞謂語句、被動句和比較句。注意:體詞謂語句與通常所說的判斷句不是一個概念,體詞謂語句是個范圍更廣的概念,它包括判斷句,也包括說明、描寫、列舉和表示原因等體詞作謂語的句子。古代漢語中不同類的體詞謂語句有一些不同的特點,主要是“也”字的用與不用有差異,學習時要注意。被動句分為有標記被動句和無標記被動句,“見”“為”“被”和漢代出現的“所”是被動標記,而介詞“于”“為”我們不認為是被動標記,它們的作用只是引介施事成分,而這種用法又只是它諸多用法當中的一種而已。比較句分等比、差比和極比三小類,各小類的句法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第四節(jié)介紹古代漢語的強調和省略及其句法表現。這兩種現象實際上都是語用現象,但是在語句形式上各有其獨特的反映,而且對于閱讀古代文獻作品來說,瞭解強調與省略的知識和有關的規(guī)律也是很必要的。第五節(jié)介紹古代漢語回指和關連的句法手段。這兩種現象也屬于語用現象。第六節(jié)介紹一些常見的固定結構。本課的課文選篇與注釋都是與語文知識部分相配合的,可以結合起來學習。不過,由于本課語文知識部分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課文部分難以全部照顧到。

第一節(jié)體詞謂語句

體詞謂語句指的是名詞、代詞、數詞、量詞等體詞或體詞性短語充當句子謂語的句子。古代漢語的體詞謂語句的語義類型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表示判斷。

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是”字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都有“也”字,不用“也”字的比較少見。例如:

(1)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2)夫將者,國之輔也。(《孫子兵法·謀攻》)

(3)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此人力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5)子誠齊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6)呂公女乃呂后也。(《史記·高祖本紀》)

(7)此則寡人之罪也。(《國語·越語上》)

(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先秦時期,判斷句一般不用系詞,以上例(5)至例(8)中的“誠”“乃”“則”“非”等都是副詞,不是表示判斷的系詞。此外,《尚書》里的判斷句有時用“惟”,《詩經》里的判斷句有時用“維”。例如:

(9)厥土惟白壤。(《尚書·禹貢》)

(10)予惟小子。(《尚書·大誥》)

(11)髧彼兩髦,實維我儀。(《詩經·鄘風·柏舟》)──【注】髧(dàn):頭發(fā)下垂的樣子。儀:配偶。

(12)譚公維私。(《詩經·衛(wèi)風·碩人》)──【注】私:女子稱姊妹的丈夫為“私”。

這里的“惟”或“維”也不是系詞,而是表示強調的語氣副詞。真正的系詞是始見于《論語》的“為”字。例如:

(13)子為誰?為仲由。(《論語·微子》)

(14)余為伯鯈,余而祖也。(《左傳·宣公三年》)

(15)敢請,女為誰氏?(《儀禮·士昏禮》)

從《論語》開始,不用系詞“為”的判斷句一般都在句子末尾使用“也”字,這個“也”字不是系詞,也不是語氣詞,而是表示判斷的助詞?!墩撜Z》《左傳》等文獻里,當判斷句的主語和體詞謂語之間使用系詞“為”的時候,句末都不用“也”,相反則一般都使用“也”。如例(14)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例子包含兩個判斷句,前一句用了系詞“為”,句末無“也”,后一句未用系詞“為”,句末有“也”??梢姟耙病钡墓δ芘c“為”的功能是一樣的,用來表示判斷。

系詞“是”開始出現于秦漢時期。例如:

(16)韓是魏之縣也。(《戰(zhàn)國策·魏策三》)

(17)蔡人不知其是陳君也,而殺之。(《谷梁傳·桓公六年》)

(18)人毋(無)故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注】“是是”前一個“是”是代詞,后一個“是”是系詞。

(19)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例(16)(17)和例(19)中的“是”都是系詞,尤其是例(19),“是”前出現了副詞“必”,顯然已經不是代詞了。不過,這幾個句子末尾都還有“也”字,說明當時“是”雖然已經演變?yōu)橄翟~,但是它的判斷作用還不是很強。

系詞“是”雖然在秦漢時期產生了,而且之前就已經出現系詞“為”字,但是漢代的文獻里,判斷句仍然以不用系詞為常見。

二、表示比況

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如”“像”“好比是”等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可以有“也”,也可以沒有“也”。例如:

(1)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

(2)夫魯,齊、晉之唇。(《左傳·哀公八年》)

(3)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史記·商君列傳》)──【注】貌言:美麗動聽的言辭。至言:實實在在的話。

(4)有人于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壽夭父子也,貴賤父子也,名譽父子也,愛憎父子也。(《列子·力命》)

三、表示說明或列舉

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數(shǔ)”“歸”“是”或“有”等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都不用“也”字。例如:

(1)(冀州)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尚書·禹貢》)──【注】賦,賦稅。上上:第一等。錯:措置。中中:中等,第五等。上古時期將田地分為九等,中中是第五等。

(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

(3)牛羊父母,倉廩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孟子·萬章上》)──【注】弤(dǐ):漆成紅色的弓。

(4)君王左州侯,右夏侯。(《戰(zhàn)國策·楚策四》)

(5)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史記·大宛列傳》)

(6)取國有五難:有寵而無人,一也;有人而無主,二也;有主而無謀,三也;有謀而無民,四也;有民而無德,五也。(《左傳·昭公十三年》)

例(1)意思是“(冀州)那里的土壤是白色的土壤,那里的賦稅屬于第一等,但可以不納貢;那里的田地屬于中等”;例(2)意思是“在德行方面要數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語表達能力上要數宰我和子貢;在政事才干方面要數冉有和子路;在文學才華方面要數子由和子夏”;例(3)意思是“牛羊歸父母,倉廩歸父母,干戈歸我,琴歸我,弤弓也歸我”;例(4)意思是“君王您左邊(東邊)是州侯,右邊(西邊)是夏侯”。

四、表示對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某種特征的描寫

翻譯時要加上適當的動詞。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不用“也”字。例如:

(1)衛(wèi)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左傳·閔公二年》)──【注】大布:粗麻布。大帛:粗絲織成的厚布。

(2)(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論語·鄉(xiāng)黨》)──【注】緇衣:黑色的上衣。羔裘:用黑色的羊羔皮做的裘。素衣:未經染色的布做成的上衣。麑裘:用白色的小鹿皮做成的裘。

(3)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左傳·宣公四年》)

(4)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史記·高祖本紀》)──【注】準:鼻子。

(5)今東方連年饑饉,百姓菜色。(《漢書·翼奉傳》)

五、表示數量

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也不用“也”字。例如:

(1)(衛(wèi)文公)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左傳·閔公二年》)

(2)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孟子·告子下》)

(3)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戰(zhàn)國策·趙策三》)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戰(zhàn)國策·魏策四》)

(5)漁者幾何家?(《史記·龜策列傳》)

六、表示原因或條件

表示原因的可翻譯成“是……的原因”,表示條件的可翻譯成“依靠(憑借)……”。例如:

(1)亂政亟行,所以敗也。(《左傳·隱公五年》)──【注】此例是“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體詞性結構。

(2)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注】此例疑問代詞“何”作謂語,詢問原因。

(3)夫戰(zhàn),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4)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史記·項羽本紀》)第二節(jié)被動句

句子的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受事者,同時謂語表示的行為是對受事主語有消極影響的行為或者是出乎意料的行為,這樣的句子叫做被動句。古代漢語的被動句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施事成分不出現的被動句

這種被動句的主語表示受事者,而施事者不出現,通常稱之為意念被動。例如:

(1)魯酒薄而邯鄲圍。(《莊子·胠篋》)

(2)事兩君者不容。(《荀子·勸學》)

(3)項羽是以兵大敗。(《史記·高祖本紀》

例(1)“邯鄲圍”意思是“邯鄲被圍”;例(2)意思是“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不被寬恕”;例(3)“兵大敗”意思是“軍隊被打得大敗”。

二、用“于”“于”引出施事成分的被動句

這種被動句中“於”“于”及其所引出的施事成分總是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后。例如:

(1)郤克傷于矢。(《左傳·成公二年》)

(2)困于酒食。(《周易·困卦·九二》)

(3)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論語·公冶長》)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有時也有施事成分出現而不用介詞“于”“于”引介的情況,《史記》中較多見。例如:

(5)縱有姊姁,以醫(yī)幸太后。(《史記·酷吏列傳》)──【注】“姁”音xū。

(6)郎、侍中皆冠鵕鸃,貝帶,傅脂粉,化閎、籍之屬也。(《史記·佞幸列傳》)──【注】鵕鸃(jùnyí):有文彩的赤雉。閎、籍:以聲色事人的宦者之名。

例(5)“幸太后”意思是“被太后寵幸”;例(6)“化閎、籍之屬”意思是“受閎、籍之類的人影響”。

三、用助動詞“見”“被”“為”的被動句

上古時期,出現在被動句中的“見”和“被”都是助動詞,“為”在被動句中不引出施事成分時也是助動詞。例如:

(1)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兼愛下》)

(2)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3)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戰(zhàn)國策·齊策一》)

(4)以萬乘之國被圍于趙。(《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5)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左傳·成公二年》)

(6)胥之父兄為戮于楚。(《史記·吳太伯世家》)

四、用“為”引出施動者的被動句

“為”在被動句中出現始于春秋末期,在春秋末期和戰(zhàn)國初期的文獻里,“為”大多是助動詞,不引出施事成分,到戰(zhàn)國晚期的文獻里,“為”引出施事成分的介詞功能則已經占明顯優(yōu)勢。例如:

(1)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3)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五、“為……所……”式被動句

這種被動句始見于戰(zhàn)國末期,漢代很常見。其中的“所”不再是一個構成名詞性成分的前綴,而是一個被動標記。例如:

(1)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于河,為魚鱉所食。(《莊子·盜跖》)

(2)夫人直議者不為人所容。(《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3)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史記·項羽本紀》)

(4)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史記·李斯列傳》)

(5)趙軍為秦所坑于長平之下。(《論衡·辨祟》)

漢代以后,這種句子中“為”字引介的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現。例如:

(6)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7)沮授為操軍所執(zhí),乃大呼曰:“授不降也,為所執(zhí)耳!”(《后漢書·袁紹傳》

古代漢語被動句中的助動詞“見”“被”“為”和“為……所……”式中的“所”可以看作是被動的標記,介詞“于”“于”和“為”都不是被動標記,因為它們不僅可以引出施事成分,在其他句子中也可以引出其他成分。第三節(jié)比較句

古代漢語的比較句有三種:等比、差比和極比。

一、等比

等比也可稱比況,表示兩種事物相同或不同,相似或不相似。有兩種形式。

1.謂語中心語由“同”“異”“齊”“儕”“擬”“侔”“比”“殊”“一”“等”等充當,比較對象用“于”或“與”引出。用“于”引出的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用“與”引出的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例如:

(1)叔孫氏懼禍之濫而自同于季氏。(《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2)為晉正卿以主諸侯,而儕于隸人。(《左傳·昭公元年》)

(3)(吳)今而始大,比于諸華。(《左傳·昭公三十年》)

(4)趙名晉卿,實專晉權,奉邑侔于諸侯。(《史記·趙世家》)

(5)詐而襲之,與先驚而后擊之,一也。(《荀子·議兵》

(6)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左傳·襄公十四年》)

(7)車重與大將軍等,而無裨將。(《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

有時“于”也可以省略。例如:

(8)德厚侔天地。(《史記·孝文本紀》)

2.謂語中心語由“如”“若”“似”“猶”充當,比較對象一般都直接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之后,作賓語。例如:

(9)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

(10)秦之有韓,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韓非子·存韓》)

(11)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12)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莊子·秋水》)

“似”后面的比較對象有時也可用“于”引出。例如:

(13)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時。(《荀子·樂論》)

有時“如”“若”與“然(焉)”配合,構成“如(若)……然(焉)”格式,意思是“像……那樣(一樣)”。這種格式里的“焉”通“然”。例如:

(14)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孟子·公孫丑下》)

(15)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禮記·大學》)

(16)彼誠有之者與誠無之者若白黑然。(《荀子·君道》)

(17)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國語·楚語下》)

(18)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論語·子張》)

二、差比

差比表示兩種事物相比較,一種事物甚于或不及另一種事物。差比句一般由三部分構成:被比較的對象,比較對象和比較內容。其中比較內容一般由形容詞表示,充當謂語中心語。在肯定句中比較對象一般用“于”引出,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后。例如:

(1)師少于我,斗士倍我。(《左傳·僖公十五年》)

(2)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3)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于”有時可以不出現,《史記》中較多見。例如:

(4)(驃騎將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