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浙江省天臺縣紀委縣監(jiān)委公開選聘2名事業(yè)人員的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1頁
2022年10月浙江省天臺縣紀委縣監(jiān)委公開選聘2名事業(yè)人員的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2頁
2022年10月浙江省天臺縣紀委縣監(jiān)委公開選聘2名事業(yè)人員的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3頁
2022年10月浙江省天臺縣紀委縣監(jiān)委公開選聘2名事業(yè)人員的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4頁
2022年10月浙江省天臺縣紀委縣監(jiān)委公開選聘2名事業(yè)人員的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米寶寶科技2022年10月浙江省天臺縣紀委縣監(jiān)委公開選聘2名事業(yè)人員的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題目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綜合能力拔高-押題卷(共100題)1.甲乙的速度比是7∶5,時間比是3∶4,兩人的路程比是:

A.28∶15

B.21∶20

C.7∶4

D.3∶4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

第二步,速度×時間=路程,“速度比是7∶5,時間比是3∶4”,則路程比為7×3∶5×4=21∶20。

因此,選擇B選項。

2.日食只可能發(fā)生在中國農歷的:

A.元日

B.朔日

C.望日

D.晦日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

第二步,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fā)生日食現象。日食總是發(fā)生在朔日,即農歷的初一。農歷以朔作為一個月的開始。朔,就是太陽和月亮黃經相合的現象。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元日是指農歷正月初一。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

C項:望日是農歷每月十五,望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望月,望月又稱滿月。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

D項:晦日是農歷每月最后的一天。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

3.淋哉跟瘀蘸鯪

載根琳瘀脊癩

根戴琳瘀簮癩

A.1

B.2

C.3

D.4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題干給出的三個字符組中重復的字符為“瘀”,共1個。

故正確答案為A。4.①村民用柴做飯

②用上綠色能源

③鐘山鎮(zhèn)地處山區(qū)

④供電公司引導更新理念

⑤守護住綠水青山

A.②⑤③①④

B.④②⑤③①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④②⑤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由于“鐘山鎮(zhèn)地處山區(qū)”,所以“村民用柴做飯”;因為用柴做飯,才有了后續(xù)的“供電公司引導更新理念”,從而“用上綠色能源”,最終“守護綠水青山”。

因此,選擇D選項。

5.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走投無路

膾炙人口

甘敗下風

滄海桑田

B.駭人聽聞

坦蕩如砥

相得益璋

川流不息

C.眼花繚亂

稍縱即逝

鋌而走險

堅如磐石

D.鍥而不舍

惹是生非

一瀉千里

廣袤無垠

參考答案:CD

解題思路:第一步,審題干,找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第二步,辨析選項。C和D項的詞語均沒有錯別字。A項,應是“甘拜下風”,排除。B項,應是“相得益彰”,排除。

因此,選擇C和D項。

6.

貝多芬的交響曲中被稱為“命運交響曲”的是:

A.第三交響曲

B.第五交響曲

C.第六交響曲

D.第九交響曲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號,又名命運交響曲,德國作曲家路德維?!し病へ惗喾易顬橹淖髌分唬瓿捎?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聲望之高,演出次數之多,可謂交響曲之冠。

故正確答案為B。7.我國鐵路干線中跨越省級行政區(qū)最多的鐵路是:

A.京九鐵路

B.京滬鐵路

C.京廣鐵路

D.京哈鐵路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地理國情知識。

第二步,京九鐵路是我國鐵路建設史規(guī)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工期最短的鐵路大干線,全線正線長2397公里。它位于京廣鐵路和京滬鐵路線之間,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九個省級行政區(qū)的98個市縣,南至深圳,連接香港九龍。一共跨越了10個省級行政區(qū),是我國鐵路干線中跨越省級行政區(qū)最多的鐵路。A項符合題意,因此當選。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京滬鐵路跨越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連接天津、上海兩大直轄市。一共跨越了6個省級行政區(qū),低于京九鐵路。B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C項:京廣鐵路跨越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株洲、衡陽等城市,縱貫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5省。一共跨越了6個省級行政區(qū),低于京九鐵路。C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D項:京哈鐵路南起首都北京市,北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途經河北、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二直轄市。一共跨越了6個省級行政區(qū),低于京九鐵。D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我國鐵路之最:第一條鐵路:上海至吳嫩的鐵路(長13千米,1876年建成);

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雞至風州的鐵路(1996年建成);

第一條可開行單元重載列車的復線電氣化鐵路:大秦鐵路;

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鐵路(160千米/小時,1994年建成);

第一條擬建的超高速鐵路:京滬鐵路(300千米/小時);

經過省級行政中心城市最多的鐵路:京廣鐵路(6個);

科技含量最高的鐵路:南昆鐵路(長898千米,橋隧占1/3)。

8.以下不屬于古代“六藝”的是(

)。

A.射箭

B.書法

C.繪畫

D.駕車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具體對應:禮節(jié)、音樂、射箭、駕駛馬車、書法、術數。

A項正確,射箭屬于六藝之一。

B項正確,書法屬于六藝之一。

C項錯誤,繪畫不屬于六藝。

D項正確,駕駛馬車屬于六藝之一。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9.(

)指有史以來曾經噴發(fā)過,但長期以來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的火山,如我國長白山天池。

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火山

D.火山錐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A項錯誤,活火山指噴發(fā)和預期可能再次噴發(fā)的火山。那些休眠火山,即使是活的但不是就要噴發(fā),而在可能再次噴發(fā)的火山也可稱為活火山。

B項錯誤,死火山指史前曾發(fā)生過噴發(fā),但在人類歷史時期從來沒有活動過與長期不噴發(fā)的火山。此類火山因長期不曾噴發(fā)已喪失了活動能力。有的火山仍保持著完整的火山形態(tài),有的則已遭受風化侵蝕,只剩下殘缺不全的火山遺跡。非洲東部的乞力馬扎羅山、中國山西大同火山群等均為死火山。

C項正確,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來曾經噴發(fā)過,但長期以來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的火山。此類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錐形態(tài),仍具有火山活動能力,或尚不能斷定其已喪失火山活動能力。

D項錯誤,火山錐是火山噴出物在噴出口周圍堆積而形成的山丘。由于噴出物的性質、多少不同和噴發(fā)方式的差異,火山錐具有多種形態(tài)和構造。

故正確答案為C。10.劉女士今年48歲,她說:“我有兩個女兒,當妹妹長到姐姐現在的年齡時,姐妹倆的年齡之和比我到那時的年齡還大2歲?!眴柦憬憬衲甓嗌贇q?

A.23

B.24

C.25

D.不確定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年齡問題。涉及三個人,兩個時間點的年齡關系,把握年齡差不變和年份差不變兩個原則,列表求解。設妹妹今年x歲,姐姐今年y歲,列表有:

由題意得y+y+(y-x)=48+(y-x)+2,解得y=25。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年齡問題,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設姐姐今年年齡為t,姐姐與妹妹的年齡差為x,則三人的年齡情況如下表:

第三步,根據x年后姐妹倆的年齡之和比媽媽大2歲,可得t+(t+x)-(48+x)=2,解得t=25。

因此,選擇C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年齡問題。

第二步,假設兩姐妹為雙胞胎(同歲),妹妹長到姐姐現在的年齡時即今年,姐妹兩人今年的年齡和為48+2=50(歲),可知兩人今年均為50÷2=25(歲)。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設姐姐現在年齡為X歲,姐姐與妹妹的年齡差是D,則列表如下:

根據題意可得:X+X+D=48+D+2,解得X=25。

故正確答案為C。11.王某和張某簽訂了一份合同,約定同時履行,王某在自己沒有履行的情況下,請求張某履行,張某予以拒絕,這時張某行使權利是:

A.抗辯權

B.請求權

C.絕對權

D.形成權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合同法》第六十六條,同時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張某拒絕王某的請求的行為則屬于行使抗辯權。A項正確。

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可以要求他人為特定行為(包括作為、不作為)的權利。形成權是通過其單方的行為就可以使一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動的權利。抗辯權,是指對抗對方的請求權的權利。絕對權與相對權對應,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權利。本題中的情況,張某拒絕履行顯然只能針對王某,因此是相對權而不是絕對權。王某要求張某履行合同是在行使請求權。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請求權,是指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請求另一方主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權利人不能對權利標的進行直接支配,而只能請求義務人配合。題干中王某請求張某予以拒絕就是在行使請求權。B項錯誤。

C項:絕對權也叫對世權,是指除權利人之外的一切人均為義務人的民事權利。絕對權的權利主體特定,義務主體不特定。題干中的王某和張某之間訂立了合同,屬于相對權。C項錯誤。

D項:形成權,是指依照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化的權利。包括追認權、解除權等。題干中王某和張某訂立合同,是依照雙方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D項錯誤。

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均未對抗辯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只有我國的《擔保法》第二十條第二款對抗辯權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它將抗辯權定義為:“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

12.甲駕駛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發(fā)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甲構成:

A.危險駕駛罪

B.危害公共安全罪

C.交通肇事罪

D.尋釁滋事罪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分則知識。

第二步,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其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其客觀方面為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本題中,甲駕駛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使,發(fā)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的重大損失。甲的主觀心理是過失,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應構成交通肇事罪。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危險駕駛罪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定額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的;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危險駕駛罪為危險犯,只要行為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即構成本罪。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在本題中,甲駕駛汽車發(fā)生事故,沒有表明甲對于3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呈現希望或放任的態(tài)度,主觀方面并非故意,并且未出現追逐競駛、醉酒等行為,不構成危險駕駛罪。A項錯誤。

B項: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個概括性的罪名,這類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表現為實施了各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罪的構成要件為:①該罪侵害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及公共生產、生活安全。其本質特征表現為不特定性。②該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各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既可以表現為有作為也可以表現為不作為。③該罪主體多數為一般主體,少數為特殊主體構成。④該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本題中,甲駕駛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發(fā)生事故。甲的主觀心理是過失,并非是故意發(fā)生事故致人死亡。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犯罪,故甲不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罪。B項錯誤。

D項: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刑法將尋釁滋事罪的客觀表現形式規(guī)定為四種:①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②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③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④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尋釁滋事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破壞社會秩序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甲駕駛汽車發(fā)生事故,其主觀心理是過失,并非直接故意。且甲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并非是社會秩序。故甲不構成尋釁滋事罪。D項錯誤。

13.簡單地說,學習型組織就是一群不斷提高能力、創(chuàng)造未來的人。(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的提出者——彼得圣吉解釋說:“簡單地說,學習型組織就是一群不斷提高能力、創(chuàng)造未來的人。”真正的學習型企業(yè)需要動員組織內所有成員全心投入。

故表述正確。14.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絕腐敗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這里面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想問題辦事情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B.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C.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

D.做好量的積累,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參考答案:AB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A項:人的主觀意識和實踐活動對于客觀世界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人們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二是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反腐倡廉是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經常抓、長期抓正是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改變事情的發(fā)展,去解決腐敗問題。A項正確。

B項:新事物必定能夠戰(zhàn)勝舊事物,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事物發(fā)展中趨勢是前進的,而發(fā)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對于腐敗問題,要經常抓才能解決問題,但是解決腐敗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長期堅持,因為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們要相信腐敗是可戰(zhàn)勝的,不能遇到挫折便悲觀失望,滿腔熱情地扶持新事物,促進新事物的發(fā)展壯大。B項正確。

D項:“?!斌w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長”體現了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引起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事物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交替循環(huán),形成事物質量互變的規(guī)律性。質量互變規(guī)律體現了事物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tǒng)一。所以,只有做好量的積累,才促進事物的發(fā)展。D項正確。

因此,選擇ABD選項。

C項:解決腐敗問題,要長期抓、要常抓,不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沒有體現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C項錯誤。

15.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應用得當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應用不當會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當前,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網絡安全威脅不斷增加,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安全就談不上讓信息化更好地造福人民。信息時代,人們享受著數字化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但網絡黑客、互聯網詐騙、侵犯個人隱私等又讓很多人“中招”。可見,信息化應用越深入,就越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降低信息化應用成本,增進人民福祉、造福社會

B.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提高數字化生活的安全系數

C.必須完善法律法規(guī),為數字化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D.提高數字化生活質量,就必須加強信息技術手段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歸納。文段為分總結構,尾句以“可見”得出結論,強調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正確選項應與此相符。文段首先指出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然后指出當前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并從反面強調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接著介紹了信息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最后以“可見”得出結論,即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綜合分析可知,文段為分總結構,強調的是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A項的“降低信息化應用成本”文段未提及,排除。

B項是對文段重點的準確理解,當選。

C項強調“完善法律法規(guī)”,未提及文段的重點“信息安全”,排除。

D項強調“加強信息技術手段”,未提及文段的重點“信息安全”,排除。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技術是雙刃劍。接著指出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最后強調“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為解決問題的對策,應選擇對策的同義替換項。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文段中對策的同義替換,且為解決問題的合理對策,符合作者意圖。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先指出“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交代了當前的背景。隨后重點描述目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十分突出,關乎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接下來通過正反論證分析問題,指出信息時代人們享受著數字化生活的便利,但又面臨網絡安全的威脅。最后,由結論詞“可見”總結前文,并提出對策“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故文段為分總結構,意在指出當下需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對應B項。

A項,“完善法律法規(guī)”無中生有,排除;

C項,“降低信息化應用成本”無中生有,排除;

D項,文段討論的核心并非是提高數字化生活質量的問題,而是信息安全問題,且提出的對策是“重視信息安全”,而非“加強信息技術手段”,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創(chuàng)造更好的數字化生活》16.①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經證明這些帝國都是曇花一現

②這些民族在歷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這種壓力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地區(qū)歷史的發(fā)展

④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歐亞大草原上

⑤他們的歷史重要性在于他們向東、向西流動時,對中國、波斯、印度和歐洲所產生的壓力

⑥他們的歷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們所建立的帝國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

D.④①⑥⑤②③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排序。第一步,快速瀏覽6個句子并觀察選項,可根據首句特征排除錯誤選項。第二步,可通過抓關鍵詞、關鍵句、邏輯關系確定分句間順序。①中出現了指示詞“這些”,說明其前面應存在該詞所指向的內容,故①用作文段首句不合適,排除A、B;觀察題干,選項②、④都包含“民族”一詞,由“這些”可知,兩者具有順承關系,且②應緊接在④之后,排除D。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首句是①和④,①中出現了“這樣的帝國”,代詞在句內無指代對象,不適合做首句,排除A項和B項。

第二步,④主要講述的是“游牧民族”,①主要講述的是“這些帝國”,②主要講述的是“這些民族”,根據話題一致原則,④后應接②。答案鎖定C選項。

第三步,驗證選項。⑥講述“所建立的帝國”,后接①“這樣的帝國都是曇花一現”,符合話題一致;⑤③均講述“壓力”,亦符合話題一致。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由選項入手,①、④句中,根據首尾句原則,①中出現代詞“這些”,不適合做首句,由此確定首句為④,排除A、B兩項。根據內容一致原則,④句中的主語是游牧民族,②句中的主語是這些民族,兩者銜接的更加自然。

故正確答案為C。17.參與行政協(xié)調的行政主體越多,行政協(xié)調就越容易形成有效的共識。(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知識。

第二步,行政協(xié)調是指對行政管理工作加以調節(jié),引導各行政組織之間、人員之間互相協(xié)作,互相配合,以便齊心協(xié)力共同實現行政決策目標的活動。參與行政協(xié)調的行政主體越多,不一定能夠促進彼此之間達成共識,涉及的主體越多,牽涉的利益就越多,往往不利于達成共識?!皡⑴c行政協(xié)調的行政主體越多,行政協(xié)調就越容易形成有效的共識”這句話表述片面。

因此,本題錯誤。

18.歐洲科學家歷時兩年____230萬歐元,開發(fā)出了一種“智能安全攝像頭”。這種“智能安全攝像頭”能夠利用電腦,以某種運算法則分析在公共場所拍下的錄像畫面,查找可疑____,從中發(fā)現潛在的安全威脅。

下列選項中,最適合填入橫線的是:

A.耗費行跡

B.耗資行跡

C.耗資形跡

D.耗費形跡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與“230萬歐元”搭配,“耗資”指耗費資財,“耗費”指消耗,包括物力、財力等,相比之下“耗資”更切合文意,排除A、D兩項。

第二空,B項“行跡”指行動的蹤跡,C項“形跡”指人的神色、行為流露的跡象,二者相比,“形跡”更側重細節(jié),文段中通過巨資開發(fā)的攝像頭安全性更高,故除了可分析行為以外,還能通過分析人的神色發(fā)現潛在威脅,故“形跡”更符合文意,排除B項。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智能攝像頭在歐洲問世》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分析選項。第一空,結合詞語的含義、適用對象及此處的修飾對象,排除A、D。第三步,第二空,結合句意及詞語的習慣搭配,排除B。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第一空,“耗資”指耗費資財;“耗費”指消耗,包括物力、財力等。此處與“230萬歐元”搭配,“耗資”更恰當,排除A、D。

第二空,“行跡”指行動的蹤跡,如行跡無定;“形跡”指舉動和神色,如形跡可疑。此處與“可疑”搭配,應選“形跡”。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該空填入的詞語與“230萬元”搭配,這屬于資金。A項和D項“耗費”意思是使用或消耗較大的金額或更為重要的材料。B項和C項“耗資”意思是耗費資材。故“耗資”更為合適,排除A項和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意思是從錄像畫面,查找可疑的東西。B項“行跡”指行經的足跡;比喻行動的蹤跡;事跡行為。“蹤跡”“足跡”不存在“可疑”一說,排除B選項。C項“形跡”指人的神色、行為流露的跡象。搭配“可疑”合適,而且“形跡”更側重細節(jié),更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C選項。19.孟子認為,人具有先天的“善端”,即善的萌芽,人的“善端”表現出來就是善心和善德。這種善心和善德,是人從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社會活動的內在_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本質

B.依據

C.動力

D.潛能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語境可知,“善心和善德”是內在的,而“人從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社會活動”是外在的表現,此處表達的是內在的善心和善德是外在表現的前提,因此該空應有“基礎、根據”之意。

第二步,辨析選項。B項“依據”意為基礎,按照、根據;把某種事物作為依托或根據,符合語境。A項“本質”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屬性,不符合內在和外在的關系,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C項“動力”比喻對工作、事業(yè)等的前進和發(fā)展起促進作用力量,文中未體現出“起促進作用”之意,排除C項。D項“潛能”指潛在的能量,文中沒有強調“能量”,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20.繼承開始的時間就是繼承發(fā)生效力的時間,繼承開始的時間應是(

)。

A.繼承人表示接受的繼承的時間

B.被繼承人死亡的時間

C.遺產被確定的時間

D.遺產分割的時間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典。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規(guī)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fā)生繼承。”

故正確答案為B。21.哥特式建筑風格,是指一種產生于法國的歐洲建筑風格,以宗教建筑為多,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形成統(tǒng)一向上的旋律。

根據上述定義,下圖所示建筑中,屬于哥特式建筑風格的是(

)。

A.A

B.B

C.C

D.D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建筑符合“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符合定義,當選;

B項:該建筑不符合“高聳的尖塔”,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該建筑不符合“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該建筑不符合“高聳的尖塔”,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22.①數據足跡通過互聯網絡和云技術實現對外開放和共享

②因此帶來了我們以前從未遇到過的倫理與責任問題

③形成與物理足跡相對應的數據足跡

④大數據技術通過智能終端、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手段來“量化世界”

⑤其中最突出的是數據權益、數據隱私和人性自由等三個重要問題

⑥從而將自然、社會、人類的一切狀態(tài)、行為都記錄并存儲下來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⑥④③⑤②

B.①⑤②④③⑥

C.④⑥③①②⑤

D.④③①⑥⑤②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排序。首先通讀6個句子,分析句意,再根據指示代詞“其”等分析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順序。通讀6句話,根據句意,②、⑤兩句在邏輯上有緊密的承接關系,⑤中的“其”指的是②中的“從未遇到過的倫理與責任問題”,因此②⑤應前后緊密相連。選項中只有C項符合。故代入驗證,符合事理邏輯。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①句介紹數據足跡;④句介紹大數據技術能夠量化世界。兩句話均適合做首句,故無法確定首句。

第二步,②句總結指出帶來了問題;③句介紹數據足跡的形成;⑤句指出最突出的三個問題;⑥句指出能達到記錄并存儲的結果。分析句子之間的關聯關系,②⑤兩句均圍繞“問題”這一話題論述,且⑤句“其中”指代的是②句“倫理和責任問題”。故這兩句順序應為②⑤,排除A項、B項和D項。答案鎖定C選項。

第三步,驗證C選項。④句指出大數據能“量化世界”,接著⑥句用“從而”指出能達到記錄并存儲,③句說明形成了數據足跡,①句繼續(xù)說明數據足跡,③①話題一致,捆綁在一起,最后②⑤指出由此帶來的問題,邏輯連貫。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對比首句,①句引入“數據足跡”的話題,④句引入“大數據技術”的話題,首句不好區(qū)分。繼續(xù)觀察語句,發(fā)現只有①③出現共同信息“數據足跡”,話題一致,根據共同信息捆綁,①③捆綁,排除C、D兩項。對比A、B兩項,可判斷尾句,②句中“因此帶來······問題”,⑤句“其中最突出的是······重要問題”,可知⑤句“其中”指代②句中“問題”,故②句應在⑤句前,排除A項。對B項進行驗證,邏輯通順,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大數據時代的哲學變革》23.人事管理基本要素是(

)。

A.人員

B.工作

C.規(guī)則

D.人和事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人和事是構成人事管理的基本要素。人事管理的根本任務是運用特殊的手段和方式來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和監(jiān)控人事活動,促進和保障人和事的最佳聯結。

A、B、C都過于片面,D項表述完整。

故正確答案為D。24.用于公布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準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人員的公文類型是(

)。

A.決定

B.通告

C.命令

D.公告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A項錯誤,決定,適用于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B項錯誤,通告,適用于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C項正確,命令(令),適用于公布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準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

D項錯誤,公告,適用于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故正確答案為C。25.現代中醫(yī)借助西醫(yī)的物理檢驗手段,提高傳統(tǒng)的“望→聞→問→切→處”的診斷準確性。這樣的優(yōu)化屬于:

A.工期優(yōu)化

B.技術優(yōu)化

C.成本優(yōu)化

D.流程優(yōu)化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用常識法解題。題干中的“物理檢驗手段”顯然屬于技術。由此可直接選出答案?,F代中醫(yī)借助西醫(yī)的檢查手段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這是一種在技術上進行的借鑒與提升,屬于技術優(yōu)化。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醫(yī)學。

第二步,技術優(yōu)化是指對一個現存的技術進行改進或升級,使其趨于完善的過程?!拔锢頇z驗手段”提升“望→聞→問→切→處”的準確性,屬于技術優(yōu)化。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管理知識。

A項,工期優(yōu)化也稱時間優(yōu)化,就是當初始網絡計劃的計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時,通過壓縮關鍵線路上工作的持續(xù)時間或調整工作關系,以滿足工期要求的過程。題干并沒有體現對時間進行優(yōu)化,該項應排除。

B項,技術優(yōu)化是指對一個現存的技術進行改進或升級,使其趨于完善的過程叫做技術優(yōu)化。中醫(yī)是現存技術,通過借助西醫(yī)物理檢驗手段,使中醫(yī)的診斷準確性有了提高,對其進行了完善,屬于技術優(yōu)化,該項應選。

C項,成本優(yōu)化是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尋求質量成本總額最小。題干并沒有體現對成本進行優(yōu)化,該項應排除。

D項,流程優(yōu)化是指面對新的環(huán)境,通過對業(yè)務流程進行重整,徹底重新設計業(yè)務流程,力求取得突破性的改變。題干并沒有體現對流程進行優(yōu)化,中醫(yī)診斷仍是望聞問切的流程,該項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26.司法獨立是現代法治國家普遍承認的一項基本法律制度。(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國家機構。

第二步,司法獨立是由西方權力分立學說衍生出來的一種制度安排,包括機構獨立、權力獨立、預算獨立、法官獨立等層次。司法獨立在現代各國憲政中得到普遍尊重和確認,作為一項現代法治原則,盡管各國的立法和制度設計有所不同,但基本認為其指法院、法官獨立地行使司法權,法院、法官的審判活動只服從法律與良心,不受外來干涉。例如:根據《憲法》第一百三十一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因此,本題正確。

2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蹦_踏實地、愛崗敬業(yè)是干好工作的必要條件。

這啟示我們要:

A.樂于吃苦、勇于奉獻

B.艱苦奮斗、自強不息

C.善于學習、提升自我

D.敢為人先、善于創(chuàng)新

參考答案:AB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币馑际切谐糖Ю铮际菑囊徊揭徊介_始;無邊江河,都是一個個小溪小河匯聚而成。引申開來,就是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畏艱難,不怕曲折,不斷學習進步,堅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終達到目的?!澳_踏實地”意思是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愛崗敬業(yè)”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不斷鉆研學習,樂于奉獻。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B項和C項均可以從主旨中得出,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ABC選項。

D項:“善于創(chuàng)新”無從體現,無中生有。

28.下列對詩句中所涉及的天氣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反映的是臺風的影響

B.“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的“黑云”屬于卷云

C.“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描述了江南梅雨時節(jié)的情景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寫的是北方的雪景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排除法和可能性推理法解題?!鞍嗽虑锔唢L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時所作,而臺風一般發(fā)生在沿海地區(qū),排除A。梅雨時節(jié)在夏季六七月份,跟“清明時節(jié)”時間上都對不上,排除C。再看B、D兩項,B項“黑云”描寫的是一種顏色,“卷云”描寫的是一種形態(tài),二者應該不是同一個意思;D項“忽如”說明是像春風來、梨花開,而不是真的梨花,梨花是白色的,像梨花的就很可能是雪了,D項正確的可能性更大。A項說法錯誤?!鞍嗽虑锔唢L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意思是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反映的是秋天的大風,而不是臺風。

B項說法錯誤。“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出自唐代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黑云在此處形容戰(zhàn)爭煙塵鋪天蓋地,彌漫在邊城附近,渲染一種緊張的氣氛。

C項說法錯誤。“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寫的是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的景象。

D項說法正確?!昂鋈缫灰勾猴L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寫的是塞北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雪花堆積在樹枝上,像梨花盛開一樣。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詩詞知識。

第二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寫的是北方的雪景。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A項錯誤:此句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意思是八月秋深,狂風怒號,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從詩句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而此詩是作者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所創(chuàng)。

B項錯誤:此句出自唐代李賀的《雁門太守行》,意思是黑云壓在城上,城像快要被壓垮一樣,照在將士們頭上的陽光如同金色的魚鱗一樣閃閃發(fā)光。這里的“黑云”指的是厚厚的烏云,代指攻城敵軍的氣勢。而“卷云”具有絲縷狀結構、柔絲般光澤,是分離散亂的云,云體通常白色無暗影。

C項錯誤:此句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意思是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詩句描寫的是清明節(jié),時間是每年公歷的4月,而江南的梅雨時節(jié)是每年的6—7月。

D項正確:此句出自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意思是就像突然一場春風過夜,成千上萬的梨花盛開的場景。詩句描寫的是北方的雪景,以“春風”使梨花盛開來比喻“北風”使雪花飛舞。

故正確答案為D。29.滿腹經綸對于(

)相當于(

)對于震撼

A.才能精彩絕倫

B.才華觸目驚心

C.才干美輪美奐

D.才學絢麗多彩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需要結合代入排除法進行解題,將選項中的詞項依次代入題干括號中,構成兩組詞項,并分析這兩組詞項的關系,前后關系一致的即為正確答案。

A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能,精彩絕倫帶來的結果是震撼,前后關系不一致。

B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華,觸目驚心可用來形容震撼,前后關系一致。

C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干,美輪美奐帶來的結果是震撼,前后關系不一致。

D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學,絢麗多彩帶來的結果是震撼,前后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B。30.(

)占一國貨幣供應的最大部分,也是商業(yè)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社會閑散資金。

A.整存整取

B.整存零取

C.零存整取

D.活期存款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宏觀經濟知識。

第二步,活期存款是一種不限存期,無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戶即可隨時存取和轉讓的一種銀行存款,占一國貨幣供應的最大部分,也是商業(yè)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钇诖婵罹哂型ù嫱▋?、資金靈活、續(xù)費方便的特點,客戶能夠隨用隨取、資金流動性強是其他存款方式不能比擬的。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整存整取是指開戶時約定存期,一次性存入,介時一次性支取本息的一種個人存款方式。不符合題意,A項不當選。

B項:整存零取是指在開戶時約定存款期限、本金一次存入,固定期限分次支取本金的一種定期儲蓄,1000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支取期分一個月、三個月及半年一次。不符合題意,B項不當選。

C項:零存整取是指儲戶在進行銀行存款時約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種儲蓄方式。零存整取類的儲蓄存款主要分為三類:個人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集體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和教育儲蓄。不符合題意,C項不當選。

31.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________的作用,而現代西方的心理學、教育學、腦科學的發(fā)展,都無一例外地從科學的高度充分證實: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一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二法門

B.不可替代

C.一錘定音

D.非同小可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結合文段可知,此題橫線處要填入的是指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不二法門”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不合語境,排除A項。B項“不可替代”指某事物具有唯一性,沒有其他的替代事物。通常形容事物的重要性。符合語境。C項“一錘定音”比喻憑某個人的一句話作出最后決定,不合語境,排除C項。D項“非同小可”指情況嚴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輕視,不合語境,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32.促進公共事業(yè)管理責任的基礎工作是進行:

A.公開聽證

B.民意調查

C.委員咨詢

D.實驗研究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管理知識。

第二步,民意調查,又稱為輿論調查,是了解公眾輿論傾向的一種社會調查,它通過運用科學的調查與統(tǒng)計方法,如實的反映一定范圍內的民眾對某個或某些社會問題的態(tài)度傾向,就其內容而言,它屬于輿論調查范圍;就其方法而言,它又屬于抽樣調查范疇。民意調查是促進公共事業(yè)管理責任的基礎工作。

因此,選擇B選項。

33.李某將電腦遺失在火車站候車室,被旅客王某撿到,下列說法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是:

A.王某可將電腦交給執(zhí)勤警察,也可以自己用

B.王某聯系李某后聲稱可以返還,但要求李某支付50元快遞費

C.李某登報懸賞3000元尋找電腦,王某表示愿意歸還,但李某以懸賞金額過高為由只同意支付1000元

D.王某將電腦交給公安機關,公安機關發(fā)布招領公告,經過6個月無人認領,電腦應歸王某所有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權知識。

第二步,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本題中,電腦屬于遺失物,因此王某應該將電腦歸還李某,但快遞費應該由李某支付。B項正確。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因此,王某可將電腦交給執(zhí)勤警察,這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但是,如果王某自己用而沒有交還失主或公安機關,則違反了《民法典》的規(guī)定。A項錯誤。

C項: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第二款,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李某的懸賞金額即是承諾,應當履行。所以,李某以懸賞金額過高為由只同意支付1000元是不履行相應義務的表現。C項錯誤。

D項: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八條,遺失物自發(fā)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D項錯誤。

34.七夕節(jié),某市舉辦大型公益相親會,共42人參加。其中女生20名,每人至少相親一次,共相親61次,則至少有一名女生至少相親多少次?

A.6

B.4

C.5

D.3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于最不利構造。

第二步,題目要求“至少有一名女生至少相親多少次”,構造最不利的情況。每個女生相親次數盡量相同,共相親61次,則,說明即使每個人均相親3次,還剩余一次,說明至少有一名女生至少相親3+1=4(次)。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由“至少有一名女生至少相親多少次”,可判定該題為最值問題,則構造最不利的形式,假設每個女生相親次數一樣,則,那么至少有一名女生相親。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相等型和定最值問題。本題所求等同于問最多的最少,其他人應盡可能地多,未要求各不相同。將總數平分,若無余數,則計算結果即為所求;若有余數,則所求=計算結果+1。根據題意20個女生共相親61次,考慮最差情況,每人相親次數盡量相同,61÷20=3……1,有余數,則所求為3+1=4次。故本題選B。35.下列6個句子,排列組合最連貫的是:

①任何的企業(yè)活動,都要接受倫理道德方面的約束和限制

②企業(yè)同心合力地珍惜環(huán)境品質并不會花費企業(yè)太大的成本

③但是,贏利不能是企業(yè)的唯一目的,不管它如何的必要

④而對環(huán)境的道德責任與義務則更為重要

⑤企業(yè)活動是贏利性的

⑥事實上,企業(yè)接受環(huán)境道德的約束是有利可圖的

A.⑤②①⑥④③

B.⑤④①③⑥②

C.⑥②①④⑤③

D.⑤③①④⑥②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首句為⑤或⑥,⑤句引出話題,⑥句“事實上”是轉折性表述,不適合做首句,排除C項。

第二步,⑤句做首句,講到“企業(yè)活動是贏利性的”,觀察②句、④句和③句,只有③句提到了重復詞語“贏利”,保持話題一致,可知⑤③捆綁,排除A項和B項。

第三步,驗證D選項,先通過⑤③強調“企業(yè)是贏利性的,但贏利又不是唯一目的”,接著①④說明企業(yè)需要接受倫理和責任的約束,最后⑥②說明接受約束,保護環(huán)境其實并不會損害企業(yè)的利益。

因此,選擇D選項。

36.某單位2014年年終評比中,良好等級的人數占總人數3/5。2015年年終評比又多了60人被評為良好等級,此時該等級的人數占總人數9/11。如果在這兩年間該單位的人員沒有變化,則該單位共有(

)人。

A.120

B.275

C.330

D.800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由題意可設2014年良好等級的人數為3x,則總人數為5x,可得,解方程可得x=55,總人數為人。

故正確答案為B。

秒殺技:由題意可知總人數必然是11和5的倍數,則可排除A、D,將B項代入滿足條件,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

第二步,根據占總人數、,設總人數為55x,則2014年良好等級人數為,同理,2015年為45x。根據2015年又多了60人有:33x+60=45x,解得x=5。

第三步,則該單位共有55×5=275(人)。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題干等量關系明確,良好等級人數÷總人數=,(良好等級人數+60)÷總人數=,兩式相減可得60÷總人數=(-),僅含有總人數一個未知量,列式計算即可。

出現分數占比,由于人數都是整數,可知總人數是5和11的倍數,結合選項進行判斷。當有多個選項滿足時,可代入驗證。方法一,單位總人數為60÷(-)=275人。故本題選B。

方法二,單位總人數既是5的倍數也是11的倍數,可排除A、D。帶入B,原有良好等級人數=275×=165人,現有良好等級人數=275×=225人,225-165=60人,滿足題意。故本題選B。37.下列古詩詞與所涉及的歷史人物對應錯誤的是:

A.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

B.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C.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

D.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唐玄宗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A項正確,詩句出自南宋岳飛的《滿江紅》,主要抒發(fā)了作者想要為國家建立功業(yè)的急切心情及對金貴族掠奪者的深仇大恨;渴望統(tǒng)一祖國的殷切愿望及其忠于朝廷的赤誠之心。

B項正確,詩句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全詩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C項正確,詩句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抒發(fā)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yè)未遂的感慨。

D項錯誤,詩句出自清代吳偉業(yè)的《圓圓曲》,是以吳三桂、陳圓圓的離合故事為主要內容的長詩。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歷史人物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出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yè)的《圓圓曲》,寫于1651年順治八年辛卯初,涉及人物應為吳三桂,而非唐玄宗。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熟悉歷史人物和他們的詩詞。A項對應正確?!叭γ麎m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宋代岳飛的《滿江紅·寫懷》。

B項對應正確?!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C項對應正確?!叭欘l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蜀相即指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這兩句寫的是劉備為統(tǒng)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于諸葛亮,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chuàng)帝業(yè),后又輔佐劉禪。

D項對應錯誤。“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出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yè)的《圓圓曲》,所涉及的歷史人物是吳三桂。

故本題選D。38.書籍:知識:智慧

A.食物:營養(yǎng):健康

B.體育:運動:強壯

C.球星:陣型:勝利

D.學校:老師:進步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書籍”是“知識”的載體,增長“知識”可以獲得“智慧”,三者為對應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食物”是“營養(yǎng)”的載體,獲得“營養(yǎng)”可以使身體“健康”,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運動”使身體變得“強壯”,但“體育”不是“運動”的載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球星”排列可以形成“陣型”,但“球星”不是“陣型”的載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學校”是“老師”的工作地點,二者是地點對應,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39.每種事物都有它的價值,就像我們無法比較木器、玉器、瓷器哪種更珍貴一樣。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按照自身條件打造人生,那就應該由他去;家長強行扭轉,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按照社會上的高薪標準去設計他,出來的頂多是批量生產的優(yōu)質商品,雖然也會有升值空間,但絕對不會是“稀世藏品”。

以上文字想表達的觀點是(

)。

A.藏品的價值在于它自身的存世量與工藝特質

B.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

C.家長應該按照孩子自身的特點去培養(yǎng)孩子

D.每種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孩子也一樣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文段開篇指出每種事物都有它的價值,然后引出孩子這個話題,說明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就按照自身條件打造人生,后文從反面“家長強行扭轉,按照家長自己的思路最后不能獲得‘稀世藏品’”強調了“孩子發(fā)展要按照自身特點”,故文段重點說明“孩子發(fā)展與自身特點相關”,對應C項。

A項:“存世量和工藝特質”無中生有,排除。

B項:“充滿信心”文段無中生有,排除。

D項:“每種事物”為文段話題引出內容,非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每個孩子都是稀世珍品》40.有些新開發(fā)的樓盤售價很高。所有售價很高的樓盤都是在高新區(qū),所有在高新區(qū)的樓盤都銷售很好。

下列各項都能從題干的斷定中推出,除了:

A.銷售很好的樓盤中,有些并不是新開發(fā)的

B.有些新開發(fā)的樓盤銷售很好

C.所有售價很高的樓盤都銷售很好

D.有些在高新區(qū)的樓盤是新開發(fā)的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所有”及提問方式,確定為集合推理選非題。

第二步,翻譯題干。

①有的新開發(fā)樓盤售價很高

②售價很高→高新區(qū)

③高新區(qū)→樓盤銷售很好

由①②③可得:④有的新開發(fā)樓盤售價很高→高新區(qū)→樓盤銷售很好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翻譯為:有的銷售很好的樓盤不是新開發(fā)的,根據④可得出:有的新開發(fā)樓盤銷售很好,無法通過換位得到“有的銷售很好的樓盤不是新開發(fā)的”,不能推出;

B項:由④可知:有些新開發(fā)的樓盤銷售很好,可以推出,排除;

C項:由②③遞推可知:售價很高→高新區(qū)→樓盤銷售很好,即“所有售價很高的樓盤都銷售很好”,可以推出,排除;

D項:由①②遞推可知:有的新開發(fā)樓盤售價很高→高新區(qū),即“有的新開發(fā)樓盤在高新區(qū)”,換位可得:有些在高新區(qū)的樓盤是新開發(fā)的,可以推出,排除。

本題要求選擇不能從題干的斷定中推出的。

因此,選擇A選項。

41.2018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深圳市、(

)、桂林市建設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將分別以創(chuàng)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景觀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

A.天津市

B.沈陽市

C.太原市

D.雄安新區(qū)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事政治。

2018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深圳市、太原市、桂林市建設首批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

故正確答案為C。42.20多年過去,原始創(chuàng)新,集成創(chuàng)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中國迅速縮短了同發(fā)達國家在信息領域的差距,成為了擁有國民最多的網絡大國,一大批頗具競爭力的網信企業(yè)_________,一大批市場需求旺盛的新應用________,引領著經濟的轉型升級,也倒逼著治理體系體制機制的改革創(chuàng)新。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如魚得水

屢見不鮮

B.異軍突起

層出不窮

C.嶄露頭角

比比皆是

D.雨后春筍

數不勝數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前文“中國迅速縮短了同發(fā)達國家在信息領域的差距,成為了擁有國民最多的網絡大國”的背景介紹,重點突出大量的網信企業(yè)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因此第一空要突出“新力量”。A項“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huán)境;C項“嶄露頭角”指初顯露優(yōu)異的才能;D項“雨后春筍”形容新生事物迅速大量涌現出來。三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C項和D項。B項“異軍突起”比喻與眾不同的新派別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體現具有新力量的網信企業(yè)的突然出現,符合語境。鎖定答案為B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層出不窮”指接連不斷出現,沒有窮盡,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含義。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選項。首先排除不含“出現”之義的A及適用對象不符的C。然后根據詞語用法排除D。第三步,驗證B項第二空。第一空,句意為一大批頗具競爭力的網信企業(yè)脫穎而出?!叭玺~得水”形容遇到的人跟自己很投合或所處的環(huán)境對自己很適合。未體現“出現”之意,排除A?!皪渎额^角”比喻突出地顯露才能(多指青少年),形容網信企業(yè)不恰當,排除C?!坝旰蟠汗S”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通常用法為“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不能直接用作謂語,排除D。第二空,句意為一大批新應用不斷出現?!皩映霾桓F”指接連出現,沒有窮盡。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根據文段中的“一大批······,一大批······”可知,兩空所在分句構成相同句式的并列結構,故兩空所填詞語應語義相近。

A項,“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huán)境;“屢見不鮮”形容事物看見過多次,就不會覺得新奇,不能構成同義并列,排除;

B項“異軍突起”

比喻一支新力量突然出現;“層出不窮”指接連不斷地出現,尚未窮盡,都有“出現”之意,語義相近,當選;

C項“嶄露頭角”比喻突出地顯露出才能和本領;“比比皆是”指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不能構成同義并列,排除;

D項“雨后春筍”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數不勝數”形容很多,雖都有“多”之意,但第一空的“雨后春筍”用法錯誤,一般用于“······如雨后春筍般······”的句式,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人民日報:《抓住信息化發(fā)展不能再有任何遲疑和懈怠》43.面試是公司招聘員工時一個不可取代的環(huán)節(jié)。因為通過面試,可以了解應聘者的個性,那些不適合的應聘者將被淘汰。

下列哪項是上述論證成立的必要前提:

A.只有經驗豐富的考官才能通過面試準確把握應聘者的個性

B.應聘者的個性很難通過招聘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得到展示

C.面試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應聘者的個性

D.個性是確定應聘者是否被錄用的最主要因素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必要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面試是公司招聘員工時一個不可取代的環(huán)節(jié)。

論據:通過面試,可以了解應聘者的個性,那些不適合的應聘者將被淘汰。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選項內容描述的是對面試考官的要求,但是論點討論的是面試的重要性問題,選項內容與論點沒有關系,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無關選項。選項內容描述的是應聘者的個性很難通過招聘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得到展示,選項內容與論點沒有關系,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無關選項。選項內容描述的是面試的主要目的,但是論點討論的是面試的重要性問題,選項內容與論點沒有關系,論題不一致,排除。

D項:建立聯系。選項內容是將個性與是否錄取之間形成聯系,加強論點與論據的聯系,可以作為前提出現,具有加強作用。

因此,選擇D選項。

44.地球是太陽系的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地球內部有(

)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tài)地球的“外套”。

A.地核

B.地幔

C.地殼

D.地心

參考答案:AB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

第二步,ABC項: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意外地發(fā)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50公里處有折射現象發(fā)生。他認為,這個發(fā)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地殼下面不同物質的分界面。1914年,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發(fā)現,在地下2900公里深處,存在著另一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們,就將兩個面分別命名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據這兩個面把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ABC項符合題意,因此當選。

因此,選擇ABC選項。

D項:地心是地球質心的簡稱,是指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徑約3480千米,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其物理性質與周圍的地幔和地殼有明顯的不同。地球參考系的原點定義在包括固體地球、大氣和海洋的共同質量中心。地心又分為內地心與外地心兩部份。D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45.端粒是出現在染色體尾部的一段DNA,由于它不擔任編碼職責,所以經常被認為是無用的。但是科學家發(fā)現,

。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變短。一般來說,細胞在端粒用完之前,大約復制50次左右。一旦端粒用完,細胞無法分裂,就會凋亡。

A.端粒確實無法擔任編碼職責

B.端粒與細胞的壽命密切相關

C.端粒長短是影響人壽命的關鍵

D.端粒出現在染色體尾部是有原因的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橫線位于段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橫線前有轉折詞“但”,所填句子與前文構成轉折。前文主要闡述了端粒經常被認為是無用的,橫線后指出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變短;一旦端粒用完,則細胞凋亡。橫線處所填句子應表達出端粒是有用的,影響細胞的壽命。B項“端粒與細胞的壽命密切相關”填入恰當,恰能承接上文“端粒有用”,引出下文“端粒影響細胞的壽命”,當選。

A項,肯定了轉折前的內容,不能與之構成轉折,排除。

C項,“人壽命”偷換概念,文段說的是“細胞……就會凋亡”,且“關鍵”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D項,“是有原因的”未具體說出是什么原因,表述不明確

,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活過70歲就算長壽嗎?》46.青衿:讀書人

A.南冠:囚犯

B.浮屠:寺廟

C.春蠶:奉獻

D.袍澤:官員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青衿借指讀書人,二者為比喻象征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南冠借指囚犯,二者為比喻象征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浮屠借指佛塔,而不是寺廟,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春蠶借指樂于奉獻的人,而不是奉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袍澤借指軍中的同事,而不是官員,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47.如今,空氣污染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大街上常會看到有人戴口罩,而在我們的家中其實也存在著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室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季節(jié)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第二步,夏季室內空氣污染比較嚴重,比其它季節(jié)高20%。其原因主要包括:①夏季普遍使用空調來降低室內溫度,房間門窗封閉比較嚴密,室內空氣換氣率較低。②一些有害氣體在夏季溫度高和濕度大的條件下,釋放量增加。有關研究表明,室內溫度在攝氏30度時,室內有毒有害氣體釋放量最高。③夏季一般空氣濕度大,氣壓低,使室內外空氣對流相應減少,容易造成污染氣體的滯留。④夏季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fā)成份增加,加重了室內空氣污染。

因此,選擇B選項。

48.會議結束,記錄完畢后,應在會議記錄上注明(

)。

A.記錄完畢

B.會議完畢

C.散會

D.結束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對于事務公文中的會議記錄,會議記錄結束,應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散會”二字;如果中途休會,亦需注明“休會”。

故正確答案為C。49.人的身高是生物學性狀之一。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身高主要是遺傳、飲食和環(huán)境因素綜合決定的。但是,在人類認識了基因的作用后,開始認為基因在決定身高中占主要作用,于是在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后,開始尋找與身高相關的基因,并獲得其與健康、疾病等有關的信息和知識。

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是:

A.身高差距大的人在外貌、健康狀態(tài)上差異也大

B.飲食、環(huán)境及個人健康狀況對基因有影響

C.尋找與身高基因有關的數據并實證分析

D.決定身高的基因還影響著健康、疾病等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根據提問方式可知,本題為接語選擇題,重點關注文段尾句。尾句通過結論詞“于是”得出結論,強調人們尋找與身高相關的基因,并獲得其與健康、疾病等有關的信息和知識。尾句引出的核心話題為“尋找與身高相關的基因,并獲取相關信息”,根據核心話題一致的原則,下文應圍繞這一話題具體展開論述,對應C項。

A項,文段尾句并未涉及“外貌”,與文段尾句話題不符,排除。

B項,“飲食、環(huán)境”與文段尾句話題不一致,排除。

D項,“健康、疾病”雖在文段尾句提及,但尾句分為兩部分內容,“尋找與身高相關的基因,并獲得其與健康、疾病相關的信息”,根據論述邏輯,應先論述“身高基因”這一話題,其次再論述“健康、疾病等”,故D項不是下文最有可能講述的內容,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身高基因的意義》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重點分析尾句,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圍繞“決定身高的因素”進行論述。接下來通過轉折“但是”指出“基因”在決定身高中占主要作用,最后用結論引導詞“于是”指出人們開始尋找相關基因,并獲取相關信息和知識。文段話題落在尾句上,接下來應該圍繞“尋找基因以及獲得數據”進一步描述。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下文內容的推斷。對于此類題目,通??蓮奈亩文┚淙胧纸獯?。根據話題一致原則,選擇與末句內容聯系最緊密的一項。文段先提出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身高主要是遺傳、飲食和環(huán)境因素綜合決定;接著以“但是”轉折指出人類在認識了基因的作用后,開始尋找與身高相關的基因,并獲取相關信息和知識。依據話題統(tǒng)一原則,下文應承接尾句敘述。C項與此相符,當選。

A、D兩項與文段尾句話題不一致,排除。B項“飲食、環(huán)境及個人健康狀況對基因有影響”與文段邏輯相反,排除。故本題選C。50.音樂不只是一種文藝形式,(

)一種傳遞個人心聲和時代心聲的渠道。它記錄著人們生活中的光明與幽暗,(

)了生命的所得與所失。音樂讓我們的人生故事有了更靈動的寫照,也給了我們更豐富的情感記憶。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還是引證

B.甚至是即證

C.更是見證

D.何況是驗證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文意及詞語“不只是”,可知,句子強調的是音樂還有其他的特點,空格處需要填入的詞是在“不只是”基礎上的遞進或強調。A項“還是”是指仍然或另一方面,表強調;B項“甚至是”是用在并列詞語最后一項之前,表示突出這一項;C項“更是”是指更加或又的意思;以上三者均可保留。D項“何況是”雖然表更加,表遞進的意思,但主要用于表示反問語氣的句子里,而文段只是一個陳述句,故排除。

第二空,根據句意,可知強調的是音樂目睹生命的所得與所失歷程的意思。A項“引證”是指用前人著作作為明證、證據。文段中提到的是音樂,不是著作。B項“即證”是指立刻、馬上證明;生命的所得與所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具有時間性。A、B排除。C項“見證”是指證人或證物,符合音樂是生命所得與所失的目睹者或見證者的意思。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歌聲里的故事》51.下列句中劃線的成語,能與括號內的成語對換,對換后意思基本不變的一句是:

A.他們在陰涼角落里度過了整個白天,對著一本神秘莫測的古書苦思冥想(朝思暮想)。

B.他的傷一旦治愈,就必須接受審判。守舊老人本想寬大為懷(息事寧人)。

C.雨后的陽光把彩虹照射得光彩奪目(光鮮亮麗),美麗無比。

D.人們把他的尸體扔到山崖腳下,借以警告敢于懷疑祖先智慧的人,殺一儆百(殺雞儆猴)。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A項中,“苦思冥想”指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朝思暮想”指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二者不能對換,排除A項。

第二步,B項中,“寬大為懷”指待人接物胸懷開闊,態(tài)度寬容厚道?!跋⑹聦幦恕敝笍闹姓{解,使爭端平息,彼此相安。前者重在“寬容”,后者重在“調解”,不能對換,排除B項。

第三步,C項中,“光彩奪目”指光彩極為鮮明,令人眼花繚亂;也用來形容某些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的極高成就?!肮怩r亮麗”形容非常美麗,容光煥發(fā),耀眼奪目,一般指事物的漂亮或人物精神方面。二者意思不同,不能對換,排除C項。

第四步,D項中,“殺一儆百”指殺一個人來警戒許多人。“殺雞儆猴”指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二者為近義成語,表意相同,可以對換。

因此,選擇D選項。

52.有人認為,十二生肖起源于動物崇拜。這是因為在原始社會中,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很低,豬、牛、羊等牲畜與農事活動關系密切,動物崇拜也就隨之而生。除此之外,虎、蛇等動物可能威脅到人類的自身安全,往往被視為強大的象征,人們也會因為感到恐懼而形成動物崇拜。

以下選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判斷的是:

A.十二生肖中只有龍不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

B.“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它是十二生肖之首

C.雞、鴨、鵝與農事活動關系密切,但只有雞屬于十二生肖

D.牛和豬都與農事相關,但他們在十二生肖中的位置相距很遠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反駁題干判斷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點和論據。題干論點為第一句話,其余為論據。要想反駁該題干判斷,可以說明十二生肖并非起源于動物崇拜。題干論據:在原始社會中,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很低,豬、牛、羊等牲畜與農事活動關系密切,動物崇拜也就隨之而生;除此之外,虎、蛇等動物可能威脅到人類的自身安全,往往被視為強大的象征,人們也會因為感到恐懼而形成動物崇拜。題干判斷:十二生肖起源于動物崇拜。

A項,指出十二生肖中只有龍不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但動物在現實中是否存在與動物崇拜的關系并不明確,不能反駁題干判斷。

B項,指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直接說明十二生肖并非起源于動物崇拜,有力地反駁了題干判斷。

C項,指出與農事活動關系密切的雞、鴨、鵝中只有雞屬于十二生肖,不能說明十二生肖與農事活動關系不密切,也不能說明十二生肖不是起源于動物崇拜,不能反駁題干判斷。

D項,指出牛、豬在十二生肖中的位置相距很遠,與題干論述的十二生肖是否起源于動物崇拜無關,不能反駁題干判斷。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反駁”,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十二生肖來自于動物崇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