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 課件(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 課件(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 課件(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 課件(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 課件(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第10課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法制:法律制度的簡稱,是制度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其本質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jiān)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法治:相對于“人治”,法律統(tǒng)治的簡稱,是一個治國原則和方法。本質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國家實施的體現廣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所謂“中華法系”,其基本特色是其內容多屬于刑法規(guī)范。其中雖有規(guī)定民事生活關系的條文,如戶、婚、錢債等,也以采用刑罰制裁為限,實質上仍屬于刑法規(guī)范。一般民事生活關系,主要由習慣法調整,并無現今所謂民法。——苗延波《中國民法體系研究》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在婚姻家庭制度領域,1950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明確宣布“廢除強迫包辦婚姻,實行婚姻自由”,“禁止重婚、納妾”,規(guī)定“結婚須男女雙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缪硬ā吨袊穹w系研究》婦女是“半邊天”,但男尊女卑在舊社會被看作天經地義,解放初期,許多地方的高音喇叭中常播放著著名歌手郭蘭英唱的《婦女自由歌》:“舊社會好比那黑格洞洞的枯井萬丈深,井底下壓著咱們的老百姓喲,婦女在最底層?!币痪盼錙年五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廢除包辦強迫等婚姻制度,禁止重婚、納妾和童養(yǎng)媳,禁止干涉寡婦再嫁。這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史上的一件大事?!幾越饹_及著:《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下冊1951年3月,山東省蒼山縣發(fā)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婚姻大案--青年婦女潘氏因要求離婚被婆母等人殘害致死。在新中國頒布婚姻法將近一年的時候,仍然發(fā)生了如此瘋狂地對抗婚姻法的事件,因此引起廣大群眾的憤慨和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除山東省檢察署、省法院領導親自審理和山東《大眾日報》發(fā)了長篇社論外,中共中央華東局發(fā)了通報,全國婦聯再次通知要求各地婦聯加強婚姻法的宣傳與貫徹。新婚姻家庭制度建構的困難1950年,北京,宣傳婚姻法的板報1.公開審判違反《婚姻法》案件,以具體事例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2.以黑板報、讀報、漫畫、廣播、幻燈片及小戲劇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3.組織群眾學習和討論制訂貫徹《婚姻法》計劃;召開鄉(xiāng)農民代表會議,聽取和討論全鄉(xiāng)貫徹執(zhí)行《婚姻法》的情況及計劃4.建立健全各級調解委員會,逐漸樹立婚姻自由、節(jié)儉辦婚事的新風尚;5.是召開群眾大會,控訴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結合處理婚姻案件,進一步開展《婚姻法》的宣傳貫徹。宣傳貫徹婚姻法運動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2年基本完成。廢除數千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為農村生產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工業(yè)化開辟道路★變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為農民土地私有制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巴恋馗母锏幕緝热荩褪菦]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救濟窮苦農民,而是為了要使農村生產力從地主階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之下獲得解放,以便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yè)化開辟道路。”——劉少奇作《關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在中國傳統(tǒng)農村中)“每家都認為他們是同祖同宗,組成了單一的共同家族,這個家族中的幾個長者是正式的領袖...土改運動的目標是瓦解這種“封建家長式”的關系(地方社會就是通過這些關系而組成復雜形態(tài)的),并以重新組織的、階級分明的結構取而代之?!薄猂.麥克法夸爾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現在,大規(guī)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已經開始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政法工作,主要的已經不是進行像過去那樣的社會改革運動,而是逐步健全和運用人民民主的法制……因此,我們就應該加強全體國家工作人員和全體國民的守法教育,加強立法工作和司法工作,特別是保衛(wèi)經濟建設的立法工作、偵查工作和懲罰工作……”——中央人民政府《關于政治法律工作的報告》1953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毛確信,中國文化是一項偉大的、也許是一項獨一無二的歷史成就。這種成就加強了他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他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用淵源于民族傳統(tǒng)的思想和價值去豐富馬克思主義,并使它成為革命轉變、并最終西方化的強有力的思想武器,而不是用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的新傳統(tǒng)主義去取代它?!猂.麥克法夸爾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其內容包括“序言和總綱”、“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國旗、國徽、首都”4部分,共4章106條,對新中國的性質、政治經濟制度、人民的權利和義務、社會發(fā)展前途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1.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3.在國家結構上實行單一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關系是在統(tǒng)一的基礎上賦予地方一定的權力,在民族地區(qū)建立民族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管理本民族內部的事務。社會主義國家國體社會主義國家政體社會主義國家結構民主集中制毛...在1942年2月1日的講話中抱怨說:他們(一部分同志)不懂得黨的民主集中制,他們不知道共產黨不但要民主,尤其要集中。他們忘記了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體,全黨服從中央的民主集中制。——R麥克法夸爾

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國務院設立部委機構三十五個,直屬機構二十個、辦公機構八個及秘書廳一個,共六十四個部門:國家建設委員會、國防部、地方工業(yè)部和監(jiān)察部;八個辦公室,包括政法、文教、重工業(yè)、輕工業(yè)、財貿、交通、農林水和對私改造各個領域,負責分口管理各有關部門;二十個直屬機構,即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計量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央手工業(yè)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央氣象局......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前所未有的立法規(guī)模而載入新法制的史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在這個時期,依據憲法相繼制定了:《逮捕拘留條例》(1954年12月)、《兵役法》(1955年7月)、《關于勞動教養(yǎng)問題的決定》(1957年8月)等等,形成了新法制發(fā)展的高潮時期,新法制的正式格局初步奠立。新法制的初步格局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20世紀50年代:

確立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第一,比較合理的司法組織機構:人民法院系統(tǒng)(最高人民法院下設地方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第二,人民法院審判獨立原則;第三,人民檢察院實行垂直領導體制,獨立行使職權;第四,適用法律一律平等;第五,設立辯護制度。開始建立律師隊伍(1957年6月,全國已有19個律師協會、800多個律師顧問處,有律師近3000名。)第六,建立其他各種司法制度:公開審判、回避、合議制、上訴、審判監(jiān)督、兩審終審、法官民選等等。建立了比較成型的先進的社會主義司法體制新中國三十年法制的復雜歷史,留下了許多需要人們長久思索的課題:法與階級斗爭、法與群眾運動、法與政策、法與民主自由、法的正當性和權威性、法的自主性和司法獨立……或許,它們都涉及人們對人類生活秩序和法制的一般看法。因此,中國法制未來的歷史進程,將取決于中國人對它的法哲學思考?!跞瞬┏塘窃缎旅裾f.法治論》論

神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1.80年代:1982年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1982年憲法...雖然“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呼聲日高,但誰又能說“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必然意味著憲法的權威變得至高無上呢?...自1980年就開始的憲法修改,實際相當于重新制定一部憲法,其所涉內容大到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小到公民的一項具體權利義務,千頭萬緒...——《健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研究》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1.80年代:1982年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1982年憲法修改,從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改委員會名單,到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新憲法,歷時兩年近三個月。著名法學家許德崇1982年憲法的制定有一個重要特點,即它的著眼點在于建立和完善各方面的制度。1.將國家性質由"無產階級專政"恢復為"人民民主專政";2.將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并列為三支基本的社會力量;3.規(guī)定國家、全國人大、國務院領導人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取消了領導職務的終身制;4.新增"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條文;5.承認國營、集體、個體三種經濟都不可缺少;6.強調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憲法,監(jiān)督憲法的實施”、“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1982年憲法的主要內容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1.80年代:1982年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薄R克思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1.80年代:1982年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國十年法制的發(fā)展以民事法律和經濟法最為突出。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以契約為主要形式的法律調節(jié)手段逐步形成...十年的民事法律和經濟法律是整個中國法制建設的一部分,處于整個政治、文化的氛圍中,與整個法制環(huán)境密不可分。如果沒有政治的民主化發(fā)展,那么就不可能產生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新觀念共識,不揚棄傳統(tǒng)法文化,也就不可能對契約關系產生認同...——王人博程燎原《新民說.法治論》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憲法修正案1999憲法:※“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憲法第6條: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憲法第11條:“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耙∪敭a法律制度,依法保護各類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這就從憲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非公經濟的法律地位。2.90年代~2010: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對法制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到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2.90年代~2010: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對法制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到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憲法修正案2004憲法:“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這是對公民財產權的保護。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必然離不開基本的物質條件,如衣食住行等,它們都與每個人的生存、發(fā)展息息相關,失去了它們也就喪失了作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金成波《憲法的故事》在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完善經濟法治為龍頭,拓展到各個社會關系領域。截至2011年8月底,制定現行憲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guī)706部、地方性法規(guī)8600多部,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2011年10月,國務院發(fā)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白皮書,正式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摘編自陳頤:《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法治建設歷程》,2019-10-1310:42來源:人民論壇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3.十八大(2012)以來:(1)立法工作全方位回應民生關切:修改環(huán)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恐怖主義法、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2014:修改環(huán)境保護法2015:修改食品安全法2013: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5: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6: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生立法※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到y(tǒng)整合新中國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汲取中華民族50優(yōu)秀法律文化,借鑒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吧鐣畹陌倏迫珪币?、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3.十八大(2012)以來:(2)憲法修正案:2018年憲法修正案。憲法修正這次憲法修改的主要目的,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在總體保持憲法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fā)展。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二)改革開放后:

3.十八大(2012)以來:(3)憲法修正案:2018年憲法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憲法修正這次憲法修改的主要目的,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在總體保持憲法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fā)展。從主體層面看,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法治自覺、法治自信、法治自立、法治自強的有機統(tǒng)一。從客體層面看,法治中國是依法治權與依法維權的和諧有序。法治中國建設就是要以法治的思維方式化解矛盾、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建設,“法治中國”的意義構建安定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從空間層面看,法治中國是提高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提升我國的法治能力是增強我國國際形象與綜合實力的關鍵之一。

——摘編自汪習根:《法治中國建設的三層解讀》,載《人民日報》,2013-08-09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政治氛圍: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政治氛圍;行動準則: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新型人際關系: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建國~改革開放)——新中國百廢待興,物質匱乏。中國人民發(fā)揚英勇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集體和個人杰出代表。雷鋒時傳祥焦裕祿王進喜孟泰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政治氛圍: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政治氛圍;行動準則: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新型人際關系: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建國~改革開放)◎工業(yè)學大慶,農業(yè)學大寨活動◎成昆鐵路勘探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二)改革開放以來20世紀80年代:“五講四美三熱愛”;20世紀90年代: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行業(yè)型21世紀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泄仓醒腙P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1986年)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二)改革開放以來20世紀80年代:“五講四美三熱愛”;20世紀90年代: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行業(yè)型21世紀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圖書館行業(yè)及上海圖書館被評為“文明行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