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云南省玉溪民族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屆云南省玉溪民族中學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屆云南省玉溪民族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53年5月,中蘇簽訂“5.15協(xié)定”,包含蘇聯技術援助91個新擴建工業(yè)項目,1954年底確定為蘇聯援華項目156項。1956年,援華蘇聯專家人數達到高峰,為3113人。“5.15協(xié)定”A.推動了中國國民經濟恢復和發(fā)展 B.使中國堅定了“一邊倒”政策C.幫助中國順利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D.配合了中國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2.16、17世紀儒家文化西傳的主要載體是A.“四書五經”西譯本 B.孔子傳記 C.《利瑪竇中國札記》 D.《風俗論》3.1945年,毛澤東提出戰(zhàn)后新中國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目標的具體路徑。這表明A.中華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戰(zhàn)的任務B.第二次國共合作已走向徹底破裂C.中國共產黨主導了戰(zhàn)后新政權的建設D.中共對新中國建設進行了多方位設計4.下圖為民國年間天津同升和帽莊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廣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該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輸入②中國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③廣告主要宣傳了博士帽的實用功能④帽式的差異體現出男尊女卑的觀念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1907年,中國近代教育家、革命黨人馬君武發(fā)表《華族祖國歌》,歌頌黃帝、夏禹在“華族”發(fā)展史上的功績,“爾祖黃帝不可忘,揮斥八極拓土疆;爾祖夏后不可忘,平治水土流澤長”。馬君武的主要意圖在于A.宣揚華夏祖先的歷史功績 B.號召推翻滿清的黑暗統(tǒng)治C.培育國民民主共和的觀念 D.激發(fā)救亡圖存的民族意識6.他,孤獨凄惶了一生,到處受排擠、受迫害,然而一旦去世,在法國思想界的地位卻直線飆升。在大革命發(fā)生前的十年里,讀他、談他的人迅速增多。羅伯斯庇爾把他的《社會契約論》當作圣經天天誦讀。他是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狄德羅 D.盧梭7.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著名史學家錢穆指出“徐州一會,實當時諸候稱王之初步,戰(zhàn)國驚人一大事”。錢穆所指“徐州相王”的“驚人”之處在于A.諸侯國的政治地位獲得較大提升 B.魏齊結盟改變了各國間力量對比C.諸侯國的政治體制發(fā)生重大變化 D.傳統(tǒng)的禮法體制和秩序遭到踐踏8.如圖為1954年2月畫家潘韻的美術作品《春之晨》。這一作品,反映了當時我國A.農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 B.農業(yè)合作化運動蓬勃開展C.國民經濟調整成效突出 D.人民公社化運動正在進行9.如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北非、意大利戰(zhàn)場形勢圖,對如圖所示戰(zhàn)事的發(fā)生時間排序正確的是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10.如圖是1954年初繆印堂所做的漫畫《敬祝進步》。作者為畫面上的兩位人物設計了這樣的對話:1954年:“你好??!你的任務超額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該漫畫意在說明A.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全面的勝利B.國家工業(yè)化建設已奠定初步基礎C.人大代表履行當家做主的職責D.人民群眾參與工業(yè)化的建設熱情11.章太炎曾說:“船山(王夫之)學說為民族光復之源,近代倡義諸公,皆聞風而起者,水源木本,端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學說A.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B.沖擊了宋明理學僵化體系C.動搖了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D.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啟示12.下面圖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寬后日益繁榮的景象。馬路兩邊店鋪林立,電車、自行車、人力車混雜通行。該圖片可以說明A.上海社會風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勢B.傳統(tǒng)衣食住行風格依然沒有變化C.近代通信工具電話、電報普遍使用D.電力技術推動了近代交通工具變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拉馬茲尼.意大利人,早年在帕爾馬大學學習,畢業(yè)后在羅馬的一所醫(yī)院工作。他曾沿街訪問工匠店鋪,認真研究工人的生產環(huán)境.健康狀態(tài),并于1700年出版了《手工業(yè)者的疾病》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論述職業(yè)病的著作,被尊為工業(yè)衛(wèi)生學的經典。在書中,拉馬茲尼不僅搜集和整理古典作家有關職業(yè)病的零星記述,而且還根據親身觀察,系統(tǒng)地介紹了有關礦工、石匠、農民、士兵、外科醫(yī)師、護士、化學師等52種職業(yè)者的疾病。他已注意到金屬對人體的有害影響,最早系統(tǒng)地指出噪聲可致耳聾等。他還提出了洗澡,勤換衣服、做體操、掩住口鼻等一系列個人防護措施。他引導醫(yī)師游歷城市的工匠區(qū),勸誠同行,關注工匠的身體健康。他還積極倡導采取措施以保護工人健康,并最終促成關于工場安全和手工業(yè)者補償法令的通過。拉馬茲尼被后人尊為“工業(yè)衛(wèi)生學之父”.——摘編自王威《醫(yī)學的故事》(1)根據材料,概括拉馬茲尼的主要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拉馬茲尼撰寫《手工業(yè)者的疾病》一書的原因。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連那些素來不問政治、清高脫俗的教授和學者也加入了“保衛(wèi)祖國”的大合唱。愛因斯坦本人則公開表明自己是和平主義者,反對一切戰(zhàn)爭。他認為科學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樣,避開那些數不清的對炮彈、潛艇和飛機的研究。他說:“在我看來,戰(zhàn)爭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寧愿被千刀萬剮,也不愿參與這種可憎的勾當?!边M入三十年代以后,愛因斯坦逐漸轉變?yōu)榉e極的和平主義者。1933年4月,有人請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絕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時青年,他發(fā)表公開信回答說:“如果我是比利時人,在目前的形勢下,我不會拒絕服兵役。我將愉快會參軍。我相信,這將有助于拯救歐洲。”后來愛因斯坦移居美國。在得知希特勒動員力量進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給羅斯??偨y(tǒng)寫信,建議美國加快研究。1945年,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擲了原子彈。愛因斯坦悔恨地認為是自己“按了按鈕”,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國人不會成功地制造原子彈,就一點忙都不會去幫了。他認為,清除原子彈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已經成為今天最迫切的問題,因而積極投身到反戰(zhàn)和平運動中?!幾圆级鳌稅垡蛩固勾髠鳌罚?)根據材料,指出愛因斯坦和平主義思想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析愛因斯坦關于科學與戰(zhàn)爭關系的基本觀點。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

“一五”計劃期間,蘇聯與中國簽訂“515”協(xié)定,制定并實施援華項目,配合了中國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D項正確;新中國經濟恢復的任務在1952年底已經完成,A項錯誤;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堅持的前提和原則是獨立自主,B項錯誤;中國對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與蘇聯的技術援助不符,C項錯誤。2、A【答案解析】

16、17世紀中國處于明清時期,中學西漸仍然是儒家思想,“四書五經”西譯本成為重要的載體,A正確;《孔子傳記》和《風俗論》不屬于主要載體,B和D錯誤;C是西學東漸產物。3、D【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目標的具體路徑”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新中國建設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位的進行設計,D正確;材料不涉及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A項錯誤;國共第二次合作沒有破裂,一直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B項錯誤;C項中的主導不符合史實,排除。4、B【答案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以來社會生活變遷相關知識的把握。根據題干的圖片可知它為國貨,因此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輸入。因為是仿制西式,所以這說明了中國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而③④在材料中無法體現,可排除。綜上,本題選B.考點: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物質生活的變化5、D【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爾祖黃帝不可忘,揮斥八極拓土疆;爾祖夏后不可忘,平治水土流澤長”可知馬君武發(fā)表《華族祖國歌》是告訴中國人都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炎黃子孫,要為祖國的復興貢獻力量,馬君武的《華族祖國歌》激發(fā)了救亡圖存的民族意識,故選D;A沒有體現材料的真實意圖,排除;BC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6、D【答案解析】

盧梭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重要思想家,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D正確;A主張?zhí)熨x人權思想;B主張三權分立思想;C是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7、D【答案解析】

“徐州相王”打破了諸侯由周王冊封的制度規(guī)定,是對當時分封制度和禮樂制度的破壞,嚴重削弱了周王的權威,故選D;“徐州相王”是魏王和齊王之間相互承認對方為王,與諸侯國政治地位的提升沒有必然聯系,排除A;“徐州相王”時間沒有改革變各國間力量對比,更沒有使諸侯國的政治體制發(fā)生重大變化,排除BC。故選D。8、B【答案解析】

根據圖片和“1954年”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農民對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參與和支持,B選項符合題意。圖片中只有農民勞動的場景,不能得出“經濟迅速發(fā)展”的結論,A選項錯誤。1954年是一五計劃期間,不是國民經濟調整時期,C選項錯誤。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在1958年進行的,D選項錯誤。9、C【答案解析】

①是北非登陸戰(zhàn)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1942年11月美英法盟軍在法屬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實施的登陸作戰(zhàn)。②是意大利南部戰(zhàn)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盟軍于1943年9月—10月在意大利南部實施的進攻戰(zhàn)役。③是突尼斯戰(zhàn)役,爆發(fā)于1943年3月17日—5月13日。④是阿拉曼戰(zhàn)役,爆發(fā)于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3日。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按照時間順序是④①③②,選項C正確,選項A、B、D排除。10、D【答案解析】

該漫畫信息是,身著嶄新工作服的1954年勞動者騎在嶄新的摩托車上,實現了與騎自行車的1953年勞動者關于“五年計劃”的接力。這顯示了人民群眾參與“一五計劃”的建設熱情,故D項正確;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全面勝利是在1956年,而國家工業(yè)化建設已奠定初步基礎在1957年,故AB錯誤;人大代表履行當家做主的職責指的是1954年全國人大的建立,漫畫是經濟建設,故C錯誤。11、D【答案解析】

根據“民族光復之源,近代倡義諸公,皆聞風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體現了王夫之的思想對近代民主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故D正確;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屬于封建儒家思想范疇,不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排除A;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宋明理學”,排除B;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C不符合題意,排除。12、D【答案解析】材料只是反映出上海社會生活的一方面,不能說明上海風貌已經呈現出完全西化,排除A;材料,看不出傳統(tǒng)的衣食住行風格,排除B;材料只能看出電車的存在,看不出電話和電報,且“普遍”說法錯誤,排除C;電車,反映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電力技術,推動了近代交通工具的發(fā)展,D正確。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開創(chuàng)了工業(yè)衛(wèi)生學:出版(手工業(yè)者的疾病),全面論述了職業(yè)病:提出了個人防護措施:促成保護手工業(yè)者法案的通過。(2)拉馬茲尼個人善于觀察:職業(yè)道德高尚:具有人文情懷,關注工人的身體健康:有專業(yè)知識基礎:意大利早期資本主義比較發(fā)達:早期工人生產和工作條件差:自然科學有一定發(fā)展?!敬鸢附馕觥?/p>

(1)貢獻:根據材料中“于1700年出版了《手工業(yè)者的疾病》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論述職業(yè)病的著作,被尊為工業(yè)衛(wèi)生學的經典”,“系統(tǒng)地介紹了有關礦工、石匠……等52種職業(yè)者的疾病”,“最早系統(tǒng)地指出噪聲可致耳聾等。他還提出了洗澡,勤換衣服、做體操、掩住口鼻等一系列個人防護措施”,“積極倡導采取措施以保護工人健康,并最終促成關于工場安全和手工業(yè)者補償法令的通過”,“被后人尊為‘工業(yè)衛(wèi)生學之父’”等信息,從學術創(chuàng)新、書籍出版、專業(yè)內容、實踐應用、衛(wèi)生立法等方面,概括拉馬茲尼的主要貢獻。(2)原因:根據材料中“沿街訪問工匠店鋪,認真研究工人的生產環(huán)境、健康狀態(tài)”,“搜集和整理古典作家有關職業(yè)病的零星記述,而且還根據親身觀察,系統(tǒng)地介紹了有關礦工、石匠、農民、士兵、外科醫(yī)師、護士、化學師等52種職業(yè)者的疾病”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拉馬茲個人的觀察、道德、價值觀、專業(yè)素養(yǎng)、意大利的經濟、工人生產生活的條件惡劣和自然科學發(fā)展等方面,簡析拉馬茲尼撰寫《手工業(yè)者的疾病》一書的原因。14、(1)反對一切戰(zhàn)爭;用正義戰(zhàn)爭抗擊非正義戰(zhàn)爭;消除導致戰(zhàn)爭的因素。(2)科學不能為戰(zhàn)爭服務;迫不得已時科學應該幫助正義戰(zhàn)爭制止非正義戰(zhàn)爭;防止科學成果用于戰(zhàn)爭,威脅人類生存。從人道主義出發(fā),體現了科學家的良知?!敬鸢附馕觥吭囶}分析:(1)根據材料提到,愛因斯坦本人則公開聲明自己是和平主義者,反對一切戰(zhàn)爭?!M入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