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完整版:噪聲極其控制_第1頁
教學設計完整版:噪聲極其控制_第2頁
教學設計完整版:噪聲極其控制_第3頁
教學設計完整版:噪聲極其控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噪聲及其控制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

用錄音機放一首學生中流行的歌曲,在演唱進行一半的時候逐漸有了雜音,最后只有建筑工地的敲擊聲或用戶裝修房屋時的電鋸聲。

學生指明這是噪聲

點明課題:我們這節(jié)課將學習有關噪聲的知識。(二)新課教學閱讀提綱:

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

2.優(yōu)美的歌曲一定是樂音嗎?(舉例說明)

3.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

4.上課時間教室里和教室周圍有無噪聲?如果有噪聲,這些噪聲的來源?

5.你知道城市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6.噪聲的等級用什么計量?

7.你知道噪聲對人的身體有哪些危害?(除影響聽覺外的其它危害你還知道什么?)

8.你認為應怎樣減弱噪聲?

9.你知道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在控制噪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規(guī)定?

10.你對學校環(huán)境改善有哪些建議?

學生閱讀后,進行討論,討論中不限于課文中已提到的事例。(三)小結

1.噪聲應從物理學和環(huán)境保護兩個角度來認識。

2.噪聲的等級劃分——分貝。

3.噪聲是當今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損人們的身心健康。

4.減弱噪聲的途徑示例2:(一)新課引入

教師提問引入:作為學生,我們經(jīng)常有這樣的感受“當課堂紀律很好時,我們會對老師所講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都較為深刻;但是當某一節(jié)課由于某種原因而導致課堂紀律較亂時,這節(jié)課的聽講效果也就特別差,好象對老師講過的知識沒有什么印象”這是為什么呢?

引出:安靜的環(huán)境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吵鬧的環(huán)境(噪音)分散人的注意力,→由學生的身體會引入。(二)

新課教學一、噪聲

舉出不同事例

(1)工地機器的轟鳴聲、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隆聲

(2)在音樂廳聽音樂

(3)入睡時有人放聲歌唱

問題:上述聲音是否是噪聲?噪聲如何界定?

指出:噪聲應從物理學和環(huán)境保護兩個角度來認識。

數(shù)(dB)

微風吹動樹葉沙沙聲

耳語

10

20

極靜

靜夜

室內一般說話聲

30

50

安靜

大聲說話

嘈雜的鬧市

70

90

較吵鬧

電鋸

110

很吵鬧

響雷

螺旋槳飛機起飛

120

130

鼓膜震痛

噴氣式飛機起飛

火箭、導彈發(fā)射

140

150

無法忍受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指導學生讀表:書第17頁(或用投影儀打出)

一些聲音的分貝數(shù)和人的感覺通過閱讀表格,讓學生感受到:噪聲是個我們人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回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意識及社會公德意識的必要的教育,保護環(huán)境要從自身做起。

教師指出:在現(xiàn)代化都市中,噪聲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都是當代社會的重大公害,減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三、噪聲的控制

與第一節(jié)教材中相應知識相連系:

在第一節(jié)中,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關于人耳聽到聲音所經(jīng)過的物理過程:

聲源的振動

介質(空氣)的振動

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jīng)反應聽到聲音

③聯(lián)系這個物理過程,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從聲源的振動發(fā)出聲音,到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jīng)反應聽到聲音。

問題:針對上述人聽到聲音的過程,可以從幾個環(huán)節(jié)減弱噪聲?

總結出可以從三條途徑減弱噪音污染。并分別舉出事例:安裝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樹造林(重點講解其優(yōu)越性);帶耳塞等。

學生參與:舉出生活中不同的噪聲并提出減弱噪聲的方案。

請同學提出環(huán)境保護的建議。(四)總結、擴展

教師應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加強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查,完成一份調查報告。(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課文,完成書后練習,提出環(huán)境保護的建議。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課題】噪聲污染對人體聽覺危害的調查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目的】

通過對不同作業(yè)

環(huán)境下人群的健康調查,及查閱資料,寫出噪聲污染對人體聽覺危害的調查報告?!净顒恿鞒獭?/p>

制訂計劃;查閱和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寫出論文;與其他組交流?!緜渥ⅰ?/p>

1、網(wǎng)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2)【課題】社區(qū)(或學校)噪聲污染調查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目的】

調查社區(qū)(或學校)中噪聲污染的情況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進一步防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