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風陽縣皖新2023學年高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風陽縣皖新2023學年高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風陽縣皖新2023學年高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風陽縣皖新2023學年高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風陽縣皖新2023學年高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羽色蘆花(B)對非蘆花(b)為顯性,基因B/b位于Z染色體上?;駾能抑制色素的合成,當基因D存在時表現(xiàn)為非蘆花,基因d沒有此效應。兩只純合的非蘆花雞交配,F(xiàn)1全為非蘆花雞。F1的雌雄雞自由交配,F(xiàn)2中蘆花雞占3/16。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親本非蘆花雞的基因型為DDZBZB、ddZbWB.F1雌雄非蘆花雞共產(chǎn)生6種基因型的配子C.F2的蘆花雞中,雄雞:雌雞=2:1D.F2的非蘆花雞中,雄雞:雌雞=7:62.根據(jù)下圖可以判斷下列選項中確定的是()A.可以確定親本不是純合子B.可以確定③使所有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C.可以確定⑥不會使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互換D.可以確定⑦使用了秋水仙素溶液3.胃蛋白酶(pH>1.0時會發(fā)生不可逆的變性而失活)只會消化外源食物中的蛋白質,而不會消化胃組織自身的蛋白質,這歸功于胃腔表面的胃黏液碳酸氫鹽屏障。下圖是胃黏液碳酸氫鹽屏障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①和②表示“促進”或“抑制”,則①指的是促進作用,②指的是抑制作用B.HCO3-能中和胃酸,使胃細胞表面黏液層的pH接近2.0,從而使胃蛋白酶失活C.主細胞通過胞吐的方式分泌胃蛋白酶原,該過程會消耗能量D.胃蛋白酶原經(jīng)過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后形成胃蛋白酶4.下圖為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設甲病相關的基因為B、b,乙病相關的基因為D、d,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其中II4無甲病的致病基因。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甲病為常染色體上隱性遺傳病B.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C.若Ⅲ5同時患葛萊弗德氏綜合征,那么產(chǎn)生異常生殖細胞的是其母親D.若Ⅱ1和Ⅱ2再生育一個兒子,其兩病兼患的幾率為1/16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環(huán)境容納量是指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shù)量B.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可以用標志重捕法進行采集和調查C.演替過程中草本植物逐漸取代苔蘚,主要原因是苔蘚壽命較短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包含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6.真核細胞中通常含有一個細胞核。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A.核膜與細胞膜結構上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內質網(wǎng)來實現(xiàn)B.有絲分裂中期,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的mRNA減少C.rRNA和有關蛋白質在核仁中合成并組裝成核糖體D.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當土地停止耕種時,演替便開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稱為先鋒植物,先鋒植物的出現(xiàn)是演替開始的標志。隨著演替的發(fā)展,棄耕地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種逐漸向棄耕地中擴散。在自然狀態(tài)下,演替會使植被得以恢復,最終發(fā)展為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學家在研究某棄耕地區(qū)群落演替過程中,對不同時期群落的豐富度指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棄耕土地上的演替屬于_________類型。土地在經(jīng)數(shù)年精耕細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跡往往被徹底清除,同時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不僅適于作物,還適于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生長,所以最早入侵棄耕土地的先鋒植物是___________。(2)隨著演替的發(fā)展,物種數(shù)量增多,群落內不同植物種群之間的_______關系明顯加劇,依據(jù)曲線圖,請描述物種豐富度在50a內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經(jīng)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條件下無性繁殖,屬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這些克隆植物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與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過分株之間的連接物實現(xiàn)資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這種現(xiàn)象叫生理整合。請據(jù)此推測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曲線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自然條件下,這片棄耕土地最終發(fā)展成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別有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這屬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________的能力。8.(10分)下表表示土壤水分含量對處于初蕾期的某品種棉花植株葉片葉綠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響。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組別土壤水分含量(%)葉綠素含量(mg·L-1)光合速率(μmolCO9·m-9·s-1)葉綠素a葉綠素b甲70(正常)1.59.98.58乙554.49.05.54丙456.87.88.58丁857.97.99.55(1)土壤水分沿著根毛、皮層滲透進入根導管,最后運輸?shù)饺~片等,但只有少數(shù)用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等代謝過程,其中______________過程中的水是在生物膜上被利用的;且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滲透壓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皮層細胞細胞液的滲透壓。(9)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丁組植株葉片明顯變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jù)上表分析,土壤缺水導致光合速率減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進一步研究表明,恢復土壤水分后,丁組變黃的葉片葉綠素含量難以恢復正常,可能是嚴重缺水使_____________(填結構)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9.(10分)下圖是某農(nóng)作物葉片凈光合速率(Pn,以吸收速率表示)與胞間濃度(Ci)的日變化曲線。請回答以下問題:(不考慮濃度對呼吸速率的影響)(1)與11點相比,13點的C5含量___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者“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7點后ci值快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據(jù)圖分析,該農(nóng)作物在圖示所示時間里有機物_____________(選填“是”或者“否”)有積累,如果要進一步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請根據(jù)圖中實驗數(shù)據(jù)變化提出兩項合理的措施,并說出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水稻葉片寬窄受細胞數(shù)目和細胞寬度的影響,為探究水稻窄葉突變體的遺傳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實驗。(1)科研人員利用化學誘變劑處理野生型寬葉水稻,可誘發(fā)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基因突變,獲得水稻窄葉突變體。(2)測定窄葉突變體和野生型寬葉水稻的葉片細胞數(shù)目和單個細胞寬度,結果如圖所示。該結果說明窄葉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3)將窄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雜交,F(xiàn)1均為野生型,F(xiàn)1自交,測定F2水稻的_______________,統(tǒng)計得到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據(jù)此推測該性狀受___________對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窄葉性狀是____________性狀。(4)研究發(fā)現(xiàn),窄葉突變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科研人員推測2號染色體上已知的三個突變基因可能與窄葉性狀出現(xiàn)有關。這三個突變基因中堿基發(fā)生的變化如下表所示。突變基因ⅠⅡⅢ堿基變化C→CGC→TCTT→C蛋白質與野生型分子結構無差異與野生型有一個氨基酸不同長度比野生型明顯變短由上表推測,基因Ⅰ的突變沒有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序列,該基因突變_____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導致窄葉性狀?;颌笸蛔兪沟鞍踪|長度明顯變短,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變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隨機選擇若干株F2窄葉突變體進行測序,發(fā)現(xiàn)基因Ⅱ的36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的堿基35次為T,基因Ⅲ的21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均為堿基TT缺失。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判斷,窄葉突變體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了突變。(6)F2群體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仍符合3:1的性狀分離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11.(15分)果蠅有4對染色體(Ⅰ~Ⅳ號,其中Ⅰ號為性染色體)。某同學從野生型灰體果蠅中分離出黑體突變種(記為M),并進行以下兩組實驗:親本F1的表現(xiàn)型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實驗組甲黑體雄蠅×灰體雌蠅灰體灰體∶黑體=3∶1實驗組乙黑體雌蠅×灰體雄蠅灰體灰體∶黑體=3∶1回答下列問題:(1)黑體和灰體中,隱性性狀是________。(2)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可以確定相關基因不位于________及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因此,該同學提出了控制果蠅體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的假設(假設1)。你認為果蠅體色的遺傳還可以提出哪一種假設(假設2)________。通過對F2進一步分析,支持假設1的實驗結果應該是________。(3)經(jīng)研究確定黑體突變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這與之前在某果蠅研究中心發(fā)現(xiàn)的黑體隱性突變種N(突變基因在Ⅱ號染色體上,其他基因均與野生型的相同)是不同基因突變還是同一基因突變?請設計實驗進行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解析】

分析題意可知,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即雌雞的染色體為ZW,雄雞的染色體為ZZ,題中F1全為非蘆花雞,且F1的雌雄雞自由交配后代中出現(xiàn)蘆花雞,可推斷基因D/d位于常染色體上。故蘆花雞的基因型為ddZBZ-和ddZBW?!驹斀狻緼、①若親本非蘆花雞的基因型為DDZBZB、ddZbW,F(xiàn)1全為非蘆花雞,基因型為DdZBW、DdZBZb,可推后代蘆花雞的比例為1/4×(1/4+1/2)=3/16符合題意;②若親本非蘆花雞的基因型為DDZBW、ddZbZb,則F1全為非蘆花雞,基因型為DdZBZb、DdZbW,可推后代蘆花雞的比例為1/4×(1/4+1/4)=1/8與題意不符;故基因型為DDZBZB、ddZbW的親本基因型滿足題意,A正確;B、已知F1基因型為DdZBW、DdZBZb,可產(chǎn)生配子DZB、DW、dZB、dW、DZb、dZb共6種配子,B正確;C、F2的蘆花雞中,基因型有ddZBZB、ddZBZb和ddZBW,各個基因型所占比例均為1/16,故蘆花雞中的雌雄比例為雄雞:雌雞=2:1,C正確;D、F2的非蘆花雄雞占F2的雄雞比例為3/4,F(xiàn)2的非蘆花雌雞占F2的雌雞比例為7/8,故F2的非蘆花雞中雄雞:雌雞=6:7,D錯誤;故選D。2、C【解析】

由圖可知,①為雜交,②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③是秋水仙素或者低溫處理使得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④是雜交育種并篩選出所需性狀,⑤⑥是誘變育種,⑦是多倍體育種?!驹斀狻緼、圖中的親本可能存在純合子,A錯誤;B、③使正在分裂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方法有秋水仙素與低溫處理等,不能確定所有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B錯誤;C、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互換屬于基因重組,⑥是基因突變,C正確;D、⑦可能使用了秋水仙素溶液或低溫處理等,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于育種模式的掌握情況,主要是對概念的考查。3、D【解析】

據(jù)圖分析,主細胞通過胞吐的方式分泌胃蛋白原,在鹽酸的作用下,胃蛋白酶原轉化為胃蛋白酶是在胃腔內進行,據(jù)此答題。【詳解】A、過程①促進了胃蛋白酶原形成胃蛋白酶,過程②是負反饋調節(jié),胃蛋白酶過多時可抑制胃蛋白酶原的活化過程,因此②為抑制作用,A正確;B、由題干信息可知,胃蛋白酶在pH>1.0時會發(fā)生不可逆的變性而失活,而HCO3—能中和胃酸,使胃細胞表面黏液層的pH接近2.0,從而可使胃蛋白酶失活,B正確;C、胃蛋白酶原是一種蛋白質,主細胞通過胞吐的方式分泌胃蛋白酶原,而胞吐過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確;D、根據(jù)題圖分析可知,胃蛋白酶原在鹽酸的作用下變成胃蛋白酶,D錯誤。故選D。4、C【解析】

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從而使發(fā)育成的個體患疾病,這類疾病都稱為遺傳性疾病,簡稱遺傳病。根據(jù)目前人們對遺傳物質的認識,可以將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病三類。單基因遺傳病是由染色體上單個基因的異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遺傳病是指涉及許多個基因和許多環(huán)境因素的疾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指由于染色體的數(shù)目形態(tài)或結構異常引起的疾病。【詳解】A、因Ⅱ-4無甲病致病基因,可知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由Ⅱ-1和Ⅱ-2無乙病,但他們的女兒Ⅲ-2有乙病可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A錯誤;B、Ⅱ-1和Ⅱ-3的基因型均為DdXBX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B錯誤;C、若Ⅲ-5同時患葛萊弗德氏綜合征,則其基因型為XbXbY,而其父親沒有甲病,基因型為XBY,即不含Xb基因,所以兩個Xb基因均來自卵細胞,C正確;D、Ⅱ-1的基因型均為DdXBXb,Ⅱ-2的基因型均為DdXbY,再生育一個兒子,其兩病兼患(aaXbY)的概率為1/4×1/2=1/8,D錯誤。故選C。5、D【解析】

1、環(huán)境容納量是指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shù)量;2、許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記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進行這類研究時,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即用一定規(guī)格的捕蟲器(如采集罐、吸蟲器等)進行取樣,通過調查樣本中小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來推測某一區(qū)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包含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詳解】A、環(huán)境容納量是指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shù)量,A錯誤;B、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用取樣器取樣法進行采集和調查,而標志重捕法是用來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的種群密度,B錯誤;C、草本植物相對于苔蘚更高大,在相同位置下,草本植物對陽光的競爭力強于苔蘚。草本植物與苔蘚處于同一位置時,草本植物會遮蔽陽光,使得苔蘚獲得的能量減少,進而數(shù)量減少,C錯誤;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包含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D正確。故選D。6、A【解析】

細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質、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細胞核內的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驹斀狻緼、內質網(wǎng)內可以與外層核膜相連,外可以與細胞膜相連,A正確;B、在有絲分裂中期,核膜、核仁等已經(jīng)解體消失,不存在核孔,B錯誤;C、rRNA的合成與核仁有關,而蛋白質是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中合成的,C錯誤;D、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而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基質,D錯誤。故選A。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次生演替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或一年生雜草)競爭在演替的前20a內物種豐富度逐漸升高到達頂點,20~30a間豐富度下降,30a后豐富度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因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與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競爭優(yōu)勢,阻礙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發(fā)展,使得該地區(qū)物種豐富度降低垂直結構利用陽光等環(huán)境資源【解析】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內部因素(包括種內關系、種間關系等)與外界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過程有一定的區(qū)別:初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次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由圖可知,農(nóng)田棄耕后,物種豐富度的指數(shù)先增加后減小,然后穩(wěn)定在一定的數(shù)量,但比最初的物種豐富度增加了。【詳解】(1)在棄耕的土地上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根據(jù)題意“土地在經(jīng)數(shù)年精耕細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跡往往被徹底清除,同時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不僅適于作物,還適于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生長”可知,棄耕之后,最先生長的是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一年生雜草)。(2)隨著群落演替的發(fā)展,物種數(shù)量越來越多,不同植物種群間競爭關系明顯加劇。依據(jù)曲線圖,種群豐富度在50a內的變化可描述為:在演替的前20a內物種豐富度逐漸升高并到達頂點,20~30a間豐富度下降,30a后豐富度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3)生理整合特征的存在,使得克隆植物在生存、生長、繁殖和利用資源方面與非克隆植物相比就有很大的優(yōu)勢,從而在植物群落中逐漸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據(jù)此推測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曲線下降是因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與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競爭優(yōu)勢,阻礙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發(fā)展。(4)森林中垂直方向上的空間結構為垂直結構,這種垂直結構的特點是具有分層現(xiàn)象,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huán)境資源的能力?!军c睛】本題考查群落演替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8、光合作用小于缺水導致葉綠素含量減少,因而葉片變黃缺水導致葉綠素含量減少,吸收光能減少,光反應減弱,為暗反應提供的[H]和ATP減少,進而導致光合速率減小葉綠體類囊體【解析】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隨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含量均下降,其中葉綠素a下降的更明顯,光合速率也隨之降低?!驹斀狻浚?)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是指水分子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被分解產(chǎn)生還原氫及氧氣的過程;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消耗水,場所是線粒體基質。細胞吸水時必須保證細胞液濃度高于外界溶液,而水分需通過根毛細胞吸收,然后進入皮層細胞,最后由導管運輸,故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滲透壓小于皮層細胞細胞液的滲透壓。(9)葉片顏色與葉片中葉綠素及其他色素的含量有關,葉綠素含量減少,則葉片變黃;所以缺水條件下由于葉綠素減少,而使丁組葉片變黃。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缺水導致葉綠素含量減少,吸收光能減少,光反應減弱,為暗反應提供的[H]和ATP減少,進而導致光合速率減小。(8)葉綠素存在于類囊體膜上,在嚴重缺水的環(huán)境下,丁組變黃的葉片葉綠素含量難以恢復正常,可能是嚴重缺水使葉綠體類囊體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點睛】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應用能力。9、升高13點時胞間濃度(Ci)較11點時低,利用C5合成C3的速率減慢,C5消耗較11點少,而C5合成不變,所以C5含量升高。17點后,由于光照強度減弱,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減少,導致暗反應隨之減慢,消耗下降,呼吸速率變化不大,因此ci值快速增加。是措施:1.適當增大濃度,依據(jù):圖中上午的時間里,限制凈光合速率的因素為胞間濃度(Ci),2.適當增強光照強度,依據(jù):圖中下午的時間里,限制凈光合速率的因素為光照強度【解析】

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

1、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最強,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當溫度低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加強,當溫度高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弱。

2、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強。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

3、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強。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驹斀狻浚?)由圖中信息可以看出,13點時胞間濃度(Ci)較11點時低,說明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少,因此利用C5合成C3的速率減慢,即C5消耗較11點少,而C5合成不變,所以C5含量升高。(2)17點后,由于光照強度減弱,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減少,導致暗反應隨之減慢,消耗下降,而呼吸速率變化不大,因此17點后ci值快速增加。(3)圖中時間段內,農(nóng)作物葉片凈光合速率都大于零,因此可推測該農(nóng)作物在圖中所示時間里有機物有積累,為進一步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需要提高凈光合速率,圖中上午時間段內凈光合速率與胞間二氧化碳呈正相關,即凈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因此要適當增大濃度;而在下午時間段,胞間二氧化碳濃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時限制凈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強度,因此要提高產(chǎn)量還需適時、適當增強光照強度,以彌補因為光照強度不足而引起的光合速率減小?!军c睛】熟知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的影響機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讀題能力是本題的重要考查點。10、增添、缺失、替換細胞數(shù)目減少而不是單個細胞寬度變窄(單株)葉片寬窄一對隱性密碼子對應(或“編碼”)不會翻譯提前終止Ⅱ、Ⅲ(同時)基因Ⅱ、Ⅲ之間未發(fā)生交叉互換(或“基因Ⅱ、Ⅲ中的一個突變對性狀無影響”)【解析】

1.基因突變是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如果發(fā)生在基因的非編碼區(qū),則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不會發(fā)生改變,如果發(fā)生在編碼區(qū),則可能因此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改變,堿基對替換往往只有一個密碼子發(fā)生改變,翻譯形成的蛋白質中的一個氨基酸發(fā)生變化,堿基對增添或缺失往往會引起從突變點之后的多個密碼子發(fā)生變化,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多個氨基酸發(fā)生改變。2.分析題圖可知,與突變體相比,野生型細胞個數(shù)明顯多于突變型,而野生型和突變體的每個細胞的寬度相同,因此突變體窄葉是由于細胞數(shù)目減少,而不是每個細胞的寬度變窄。【詳解】(1)由基因突變的概念可知,導致基因突變的原因是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2)由柱形圖分析可知,窄葉性狀出現(xiàn)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細胞數(shù)目減少造成的,每個細胞的寬度沒有變窄。(3)窄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雜交,F(xiàn)1均為野生型,F(xiàn)1自交,測定F2水稻的(單株)葉片寬窄,結果為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接近3:1,說明突變型窄葉是隱性性狀,且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4)由表格信息可知,基因Ⅰ的突變是堿基對增添造成的,突變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分子沒有改變,最可能的原因是突變發(fā)生在非編碼區(qū);由于蛋白質沒有發(fā)生變化,該基因突變不會導致窄葉性狀;基因Ⅲ突變使蛋白質長度明顯變短,說明基因突變使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提前,導致翻譯提前終止。(5)選擇若干株F2窄葉突變體進行測序,發(fā)現(xiàn)基因Ⅱ的36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的堿基35次為T,說明存在突變基因Ⅱ,基因Ⅲ的21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均為堿基TT缺失,說明該突變體同時存在突變基因Ⅲ。(6)F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