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檢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9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檢測試卷(含解析)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檢測卷

一、選擇題

1.描述物質(zhì)變化的成語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復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燒赤壁;

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澆油;⑦百煉成鋼;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2.小科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鈣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適量經(jīng)過稀釋的硫酸溶液。該實驗過程的操作如圖1-7-1所示,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圖1-7-1

A.甲中試劑瓶標簽正對手心,是為了防止手被腐蝕

B.乙中將滴管伸人試管內(nèi),是為了防止試劑滴落到試管外

C.丁中試劑瓶瓶蓋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為了避免瓶中試劑受污染

D.戊中將水緩慢倒人濃硫酸并攪拌,是為了防止局部過熱引起酸液飛濺3.已知生活中廁所清潔劑的pH=1,廚房清潔劑的pH=12。下列關于兩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廁所清潔劑加水稀釋,溶液pH升高

B.廚房清潔劑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兩者的清潔效果

D.廁所清潔劑可能使鐵制下水道腐蝕

4.規(guī)范操作是科學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B.C.D.

傾倒液體稀釋濃硫酸測液體pH檢查氣密性

5.研究氫氧化鈉性質(zhì)實驗中的部分實驗及現(xiàn)象記錄如下,其中現(xiàn)象不合理的是()

6.(2018湖南益陽中考)某?;瘜W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1-7-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b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該實驗是將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Na?SO?和NaOH

7.不能用于區(qū)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

B.NaCl溶液

C.BaCl?溶液

D.CuSO?溶液8.不用其他試劑,僅利用組內(nèi)各溶液之間的相互反應,就能將它們區(qū)別出來的是()

A.H?SO?、CuSO?、BaCl?、Na?SO?

B.FeCl?、Ca(OH)?、NaCl、NaOH

C.Na?CO?、BaCl?、HC1、H?SO?

D.AgNO?、Na?CO?、NaCl、Na?SO?9.下列各組離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Clˉ、

B.H?、K?、Clˉ、OHˉ

C.CU2?、Ba2?、Clˉ、

D.K?、、Clˉ、

10.(2015湖北鄂州中考)甲、乙兩工廠的生產(chǎn)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種離子中的三種(兩廠含有一種相同的離子):H?、Cu2?、K?、、OHˉ。若兩廠單獨排放都會造成嚴重的污染。若將兩廠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會變成只含有一種溶質(zhì)的無色澄清溶液,此溶質(zhì)可做化肥。下列關于污水的分析,正確的是()

A.OHˉ和Cu2?來自同一工廠

B.Cu2?和K?來自同一工廠

C.K?和OHˉ來自同一工廠

D.H

?和K?來自同一工廠

11.有等質(zhì)量的鎂和鐵,前者放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中,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1-7-3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圖1-7-3

A.鎂和鐵中至少有一種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鹽酸的質(zhì)量相等

C.消耗鐵的質(zhì)量一定大于消耗鎂的質(zhì)量

D.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相等

12.一包不純的氯化鉀粉末,所含雜質(zhì)可能是氯化鈉、硝酸鉀、硝酸鈣、氯化銅、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如下實驗:

(1)取少量該粉末于燒杯中,加蒸餾水,充分攪拌,得無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無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稱取14.9g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蒸餾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應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

根據(jù)上述實驗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雜質(zhì)中可能含有硝酸鉀、氯化鈉

B.雜質(zhì)中肯定不含硝酸鈣、氯化銅、碳酸鈉

C.雜質(zhì)中肯定含有碳酸鈉,可能含有氯化鈉

D.雜質(zhì)中肯定含有氯化鈉、碳酸鈉,可能含有硝酸鉀

二、填空題

13.氣體制取是化學實驗基本技能之一。

(1)實驗室制H?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實驗室用固體制O?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從圖1-7-4中選用4個裝置來制取較純凈的CO?氣體。①正確的接口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a→___________②所選裝置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B中盛放的液體是___________。

(3)用圖1-7-4中的F裝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學噴泉”.將膠頭滴管中的NaOH溶液擠進圓底燒瓶時,很快看到長島管頂端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若將燒瓶內(nèi)的CO?換成下列四種氣體中的___________仍可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填序號)。

A.SO?

B.H?

C.CO

D.HCl

14.為探究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部變質(zhì),小柯取少量樣品配制成溶爭別裝入兩支試管中,進行了如圖1-7-5中的甲、乙所示的實驗。(注:BaCl?溶液呈中性)

圖1-7-5

(1)小柯認為“甲所示實驗說明了氫氧化鈉固體部分變質(zhì)”。你認為小柯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所示實驗的現(xiàn)象,可以確定樣品的變質(zhì)情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進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樣品溶液,加入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直至過量。請在圖1-7-6中畫出“生成CO?的質(zhì)量隨加入稀鹽酸質(zhì)量變化”的大致圖像。

15.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科同學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

I.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

Ⅱ.繼續(xù)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nèi)固體質(zhì)量隨加入稀鹽酸質(zhì)量的變化如圖1-7-7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段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2)C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

16.(2018天津中考)酸、堿、鹽在生產(chǎn)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

(1)化學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稀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氯化鋇五瓶無色溶液,現(xiàn)將其任意編號:A、B、C、D、E,然后兩兩組合進行實驗,其部分現(xiàn)象如下表(微溶物視為可溶物):

①寫出溶液B、C中溶質(zhì)的化學式:B_______,C_______。

②寫出溶液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我國制堿工業(yè)先驅(qū)侯德榜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其主要化學原理:

NaCl+H?O+NH?+CO?=NaHCO?↓+x;

2NaHCO?Na?CO?+H?O+CO?↑等。

回答下列問題:

①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熱至質(zhì)量不再改變,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6.9g,則原混合物中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寫最簡比)。

17.小蘇打(NaHCO?)和食鹽(NaCl)是廚房中常用物質(zhì)。現(xiàn)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NaHCO?和NaCl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某科學小組同學展開了系列拓展性研究。(一)定性分析

【實驗目的】確定白色固體的組成。

【實驗方案】

【實驗結論】該白色固體由NaHCO?和NaCl兩種物質(zhì)組成。(1)基于上述實驗結論,則步驟①中加入的過量稀酸應該是___________。

(2)寫出步驟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

(二)定量分析

【實驗目的】測定該白色固體中NaHC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了測定該樣品中NaHCO?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呂、小周分別取a克該樣品,設計了如下方案:

小呂方案I:利用NaHCO?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CO?,通過測定生成CO?的質(zhì)量,計算樣品中NaHCO?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小呂用圖1-7-9所示裝置完成本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是_______________(填裝置的字母編號,裝置不重復使用)。

(4)D裝置中的反應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氣,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周方案Ⅱ:小周用沉淀法測定樣品中的NaHCO?的質(zhì)量分數(shù)。操作流程如圖1-7-10所示:

(已知:NaHCO?+NaOH=Na?CO?+H?O)

圖1-7-10

(5)為使定量分析更準確,在操作I之前,需判斷所加BaCl?溶液是否過量,請你設計一個合理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四、計算題

18.(2018浙江嘉興中考)潔廁靈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學對某品牌潔廁靈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進行研究。

(1)查閱資料得知:潔廁靈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過已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HCO?溶液來測定,其他成分均不參與反應。請完成HCl與NaH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Cl+NaHCO?=NaCl+____+CO?↑。

(2)配制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HCO?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滴管和____。(3)向一錐形瓶中加入100克該品牌的潔廁靈,再逐次加入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HCO?溶液,測出每次錐形瓶中反應后溶液的總質(zhì)量,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試分析計算下列問題:

①第一次實驗時,所加NaHCO?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是多少克?

②該品牌潔廁靈中H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19.(2018浙江溫州中考)工業(yè)生產(chǎn)常用“苛化法”制取氫氧化鈉,其原料為碳酸鈉、

石灰乳[由Ca(OH)?和水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圖1-7-11所示:

科學興趣小組模擬上述流程,在實驗室中制備氫氧化鈉。

(1)實驗室進行“操作1”時,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___(可多選)。

A.B.C.D.E.

(2)制備氫氧化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O?+Ca(OH)?=2NaOH+CaCO?↓。將53克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碳酸鈉溶液與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應,計算所得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解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2.C

解析:甲中試劑瓶標簽正對手心,是為了防止試劑流下時腐蝕標簽;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垂懸在試管口的正上方;丁中試劑瓶瓶蓋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為了防止蓋上瓶蓋時瓶中試劑受到污染;稀釋濃硫酸時,應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把水倒進濃硫酸里。

3.C

解析:清潔劑的pH=1,顯酸性,酸性溶液加水稀釋,酸性變?nèi)?,溶液的pH越來越大,A正確;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并且其可以與油脂反應來除油,可以用于廚房清潔劑,B正確;廁所清潔劑的pH=1,顯酸性,廚房清潔劑的pH=12,顯堿性,二者混合會發(fā)生反應,降低清潔效果,C錯誤;廁所清潔劑的pH小于7,顯酸性,能和鐵制品發(fā)生化學反應使其腐蝕,D正確。

4.D

解析:向試管內(nèi)傾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標簽向著手心,試管要稍傾斜,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向里緩緩傾倒,A項錯誤;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B項錯誤;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應使用干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然后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相同顏色的pH,不能夠?qū)⒃嚰埥氪郎y溶液中,這樣試紙會因浸泡而發(fā)生顏色的變化,使測得的pH不準確,也會污染待測溶液,C項錯誤: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雙手握住試管外壁,若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D項正確。

5.C

解析: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放置在空氣中,能夠觀察到同體受潮,逐漸溶解;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無色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紅;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有氯化鈉生成是實驗結論,不是實驗現(xiàn)象;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能觀察到產(chǎn)生藍色沉淀。

6.B

解析:a點時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堿性,A錯誤;b點時溶液的pH等于7,顯

中性,向b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B正確;由圖像可知,pH開始時大于7,后逐漸減小到7,最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地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C錯誤;c點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含有的溶質(zhì)是Na?SO?和H?SO?,D錯誤。

7.B

解析:NaCl既不和硫酸反應也不和氫氧化鈉反應,故NaCl溶液不能區(qū)分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8.C

解析:A項,觀察顏色,呈藍色的是硫酸銅溶液;將硫酸銅溶液分別與其余三種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的是氯化鋇溶液;然后將氯化鋇溶液分別與其余兩種溶液混合,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無法區(qū)分硫酸和硫酸鈉溶液。B項,觀察顏色,呈棕黃色的是氯化鐵溶液;將氯化鐵溶液分別與其余三種溶液混合,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的是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溶液,無現(xiàn)象的是氯化鈉溶液,無法區(qū)分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C項,將溶液兩兩混合,有一種溶液與其余三種溶液中的兩種溶液混合能產(chǎn)生氣泡,則這種溶液是碳酸鈉溶液: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的是氯化鋇溶液:將氯化鋇溶液分別與其余兩種溶液混合,有沉淀產(chǎn)生的是硫酸,無現(xiàn)象的是鹽酸,可以區(qū)分。D項,將溶液兩兩混合,有一種溶液與其余三種溶液混合能產(chǎn)生沉淀,則該溶液是硝酸銀溶液,但是其余=i種溶液無法區(qū)分.

9.D解析:H?、HCO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H?、OHˉ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Ba2?、SO兩種離子能結合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項中的四種離子相互之間不能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

10.C

解析:因OHˉ和CU2?能結合生成沉淀,則二者不能來自同一工廠,故A錯誤;根據(jù)離子的共存知識及兩廠污水中各含三種離子分析可知,兩廠污水中的離子分別為H?、CU2?、NO和K?、NO、OHˉ,故B錯誤、C正確、D錯誤。

11.B

解析:由題圖知,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相等,則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可知消耗稀硫酸的質(zhì)量大。

12.D

解析:(1)取少量該粉末于燒杯中,加蒸餾水,充分攪拌,得無色澄清溶液,說明粉末中一定不含氯化銅;(2)取上述無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

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一定不含硝酸鈣,故B不正確;(3)另稱取14.9g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蒸餾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應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則氯化鉀、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zhì)量關系分別為:KCl+AgNO?=AgCl↓+KNO?

74.5143.5

14.9g28.7g

NaCl+AgNO?=AgCl↓+NaNO?

58.5143.5

11.7g28.7g

由于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因此氯化鉀的質(zhì)量小于14.9g,所以氯化鉀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的質(zhì)量一定小于28.7g,因此粉末中一定還含有氯化鈉,故A不正確;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粉末中肯定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鈉,故C不正確:雜質(zhì)中肯定含有氯化鈉、碳酸鈉,由于硝酸鉀是否存在不影響實驗結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鉀,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鉀,故D正確。

二、填空題

13答案(1)Zn+H?SO?=ZnSO?+H?↑2KMnO?K?MnO?+MnO?+O?↑(或2KClO?2KCl+3O?↑)

(2)f→g→c→b→eA裝置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沒有位于液面以下濃硫酸

(3)2NaOH+CO?=Na?CO?+H?OAD

解析:(1)實驗室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H2,實驗室常用加熱分解高錳酸鉀和氯酸鉀兩種固體的方法制取O?.(2)實驗室常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由于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在二氧化碳氣體中通?;煊新然瘹錃怏w和水蒸氣,為收集到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應先將混合氣通入E裝置(長導管進、短導管出)除去氯化氫氣體,再通過B裝置(內(nèi)盛放濃硫酸,長導管進、短導管出)除去水蒸氣,最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A裝置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沒有位于液面以下,會導致反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中逸出。(3)氫氧化鈉易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燒瓶內(nèi)的氣體壓強減小,大氣壓將水壓人燒瓶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由于SO?、HCl都易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而被吸收,則將燒瓶內(nèi)的CO?換成SO?、HCl仍可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

14.答案(1)不正確,無論氫氧化鈉是否全部變質(zhì),都能讓無色酚酞變紅色(2)部分變質(zhì)

(3)

解析:(1)氫氧化鈉是一種強堿,氫氧化鈉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而變質(zhì),由于碳酸鈉的水溶液也呈堿性,尢色酚酞遇堿性溶液都會變成紅色,所以無法用無色酚酞直接鑒別出氫氧化鈉固體是否部分變質(zhì);(2)BaCl?不能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化學反應,但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Na?CO?+BaCI?=BaCO?↓+2NaCl),足量的BaCI2,可將顯堿性的碳酸鈉全部轉(zhuǎn)化為碳酸鋇沉淀和呈中性的氯化鈉,向反應后的溶液巾滴加無色酚酞后仍變成紅色,說明樣品溶液中仍有未變質(zhì)的氫氧化鈉,可推斷出樣品中的氫氧化鈉部分變質(zhì);(3)向樣品中滴加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NaOH+HCI=NaCl+H?O),所以開始反應時無明顯現(xiàn)象,至氫氧化鈉全部

被消耗后,稀鹽酸再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Na?CO?+2HCl=2NaCl+H?O+CO?↑),因此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才有氣體生成,至Na?CO?全部反應生成氣體的質(zhì)量不再變化.

15.答案(1)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chǎn)生

(2)NaCl、BaCI?、HC1

解析: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會生成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會生成不溶于水、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繼續(xù)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nèi)固體質(zhì)量隨加入稀鹽酸質(zhì)量的增大而逐漸減小,但是減小到一定的數(shù)值后,不再變化,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硫酸鈉、碳酸鈉,生成的沉淀一定是硫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1)AB段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chǎn)生;(2)C點時,加入的鹽酸是過量的,生成碳酸鋇、硫酸鋇沉淀時,也會生成氯化鈉,碳酸鋇和稀鹽酸在溶液中反應生成了氯化鋇,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NaCl、BaCl?、HCl。

三、實驗探究題

16.答案(1)①H?SO?BaCl?②Ca(OH)?+Na?CO?=CaCO?↓+2NaOH(2)①NH?CI②4:21

解析:(1)①根據(jù)題目給出的信息:A+B產(chǎn)生氣體,因此A、B分別是稀硫酸和碳酸鈉中的一種,A+C、A+D都產(chǎn)生沉淀,因此A是碳酸鈉,B是稀硫酸;B+C產(chǎn)生沉淀,因此C是氯化鋇,D是氫氧化鈣,那么剩余的E是氫氧化鈉。②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2)①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可知,X是氯化銨。②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NaHCO?分解生成的H?O和CO?的質(zhì)量為10g-6.9g=3.1g;設原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x,

2NaHCO?ANa?CO?+H?O+CO?↑

2x8418+44

X3.1g

x=8.4g

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10g-8.4g=1.6g;則原混合物中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比=1.6g:8.4g=4:21。

17.答案(1)硝酸(2)CO?+Ca(OH)?=CaCO?↓+H?O

(3)ADBEC或ADBCE(4)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裝置E或C中,使之充分被吸收(5)待濁液澄清后,繼續(xù)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