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11月線上測試試題_第1頁
高三歷史11月線上測試試題_第2頁
高三歷史11月線上測試試題_第3頁
高三歷史11月線上測試試題_第4頁
高三歷史11月線上測試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歷史11月線上測試[復制]考試時間為45分鐘您的姓名:[填空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春秋時期,楚、秦率先設縣立郡。在楚、秦等國的郡縣制度之下,作為政治身份的楚人或秦人色彩日漸突出。就風俗而論,秦所吞并的蠻夷皆“染秦化”,楚所吞并的蠻夷則皆“染楚化”。據此可知,春秋時期的郡縣制()[單選題]*A.延緩了國家統(tǒng)一B.強化了宗法觀念C.有利于華夏認同(正確答案)D.固化了鄉(xiāng)土意識2.漢初,王侯擁有較大的置吏權,士人通過舉薦、上書、諸侯王征聘等方式起家于封國。漢武帝以后,封國官吏的選任方式逐漸被朝廷的詔除、舉孝廉、征拜代替,起家于封國的官吏只占封國官吏系統(tǒng)的小部分。這一變化()[單選題]*A.維護了國家政治統(tǒng)一(正確答案)B.削弱了地方官員職權C.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D.確立了儒學正統(tǒng)地位3.初唐詩人郭元振《古劍篇》云“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痹凇度稀穼懙馈叭馓攭m飛,頻年出武威。死生隨玉劍,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边@兩首詩折射出當時()[單選題]*A.鑄劍技術的革命性突破B.民生凋敝的社會現(xiàn)實C.藩鎮(zhèn)割據削弱中央集權D.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正確答案)4.遼金時代所謂的“漢人”,是特指遼朝境內以燕云十六州人口為主的漢族人民。由于長期處于異族統(tǒng)治之下,“漢人”具有明顯的胡化傾向。宋人不承認他們是漢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卻仍將他們看作是漢人。這一現(xiàn)象說明當時()[單選題]*A.少數民族封建化加速B.民族交融趨勢加強(正確答案)C.推行民族歧視的政策D.民族矛盾趨于緩和5.下表是明清時期每一公斤白銀購買力的變動表。對白銀購買力變動原因的解釋最合理的是()

白銀購買力變動表(十五世紀—十八世紀)時間每一公斤白銀所能購買之米(

單位:公石)每公石米之價格(單位:公分銀)15世紀75.11(100.00)13.31(100.00)16世紀46.44(61.83)21.53(161.73)17世紀31.40(41.80)31.84(239.19)18世紀20.87(27.78)47.91(359.84)[單選題]*A.稅制改革的推動B.物種交流的影響C.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正確答案)D.農業(yè)技術的進步6.厘金制度一直被視為晚清地方政府剝削商戶,阻礙商品經濟發(fā)展的惡稅。但據雍前等人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內陸地區(qū)的厘金擴大了本土棉布市場,并非惡稅;沿海地區(qū)的厘金卻成為洋布競銷的幫兇。對厘金認識的變化說明史學研究()[單選題]*A.受學者主觀感受影響較大B.已有的結論被新史料推翻C.取決于區(qū)域研究發(fā)展水平D.隨著視野拓寬而更趨全面(正確答案)7.19世紀末,《申報》發(fā)表《行樂有益無益辯》和《中西行樂不同說》兩篇文章。文中提到對于冰雪運動,“西人斗天寒”,重人性競技潛能的展示;而國人“貓冬”“陶性情”,注重人性的自然表達。這說明當時()[單選題]*A.已意識到中西文化存在差異(正確答案)B.國民性批判成社會焦點C.近代報刊事業(yè)取得巨大進步D.體育強國觀念深入人心8.1900年春夏間,義和團運動席卷中國北方數省。為阻止這場反帝愛國運動蔓延至自己的轄區(qū),東南地區(qū)的官僚買辦等勢力在列強的誘致下,以“保全疆土”為幌子,達成所謂“互?!币庀?,這就是近代歷史上的“東南互?!薄_@說明,“東南互保”()[單選題]*A.遏制了列強在華擴張的勢頭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權體制C.導致地方實力派與朝廷對抗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正確答案)9.雅典民主固然激進,他們確實大搞抽簽,但只是抽選出諸如“執(zhí)政官”一類的人來,這大體上都是虛職;有實權的重要職位他們并不搞抽簽,將軍這種最高軍政職位更是完全由票決產生。材料意在說明雅典民主()[單選題]*A.公民平等參政提供機會B.仍帶有一定精英政治色彩(正確答案)C.淪為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D.易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10.15世紀40年代后,歐洲各國紛紛發(fā)行本國紙幣?!八?6世紀時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小心翼翼,但到17世紀時,它的出現(xiàn)已咄咄逼人,成為金銀不可缺少的伴隨物,這是18世紀凱歌高奏的前夕”。這一過程,反映出當時歐洲()[單選題]*A.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正確答案)B.金銀逐漸失去貨幣功能C.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廣泛建立D.價格革命影響幣種變革11.《馬拉之死》是反映法國大革命激進政治家馬拉遇害的名畫。圖中馬拉被塑造成耶穌受難形象,人間正義的化身。19世紀中期,法國另一幅名作《刺死馬拉后的科黛》,卻將女刺客科黛描繪成正氣凜然的英雄,而馬拉被退到背景一旁,幾乎不為人注意。這視角轉換()

大衛(wèi):《馬拉之死》(1793年)

波德里:《刺死馬拉后的科黛》(1861年)[單選題]*A.展現(xiàn)了繪畫技法的創(chuàng)新B.折射對理性狂熱的反思C.還原了歷史事物的真相(正確答案)D.昭示了法國政治的倒退12.1696年,英國開始征收窗口稅。由于窗口稅的存在,人們習慣于封死自己的窗戶,將窗戶數量減少到7扇,導致斑疹、肺癆、淋巴結核等傳染病大量增加。19世紀30年代,窗口稅遭到強烈反對,最終于1851年被廢除。窗口稅的廢除反映出當時英國()[單選題]*A.建筑風格的變化B.疫病防控的規(guī)范C.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正確答案)D.福利制度的構建13.歷史文獻記載的黃帝“有熊國”故地鄭州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些龍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宮殿、護城河等遺跡。山西陶寺遺址,一般也被認為屬于歷史文獻記載的“堯都平陽”。這()[單選題]*A.說明考古發(fā)掘與文獻記載互證才有價值B.為研究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提供了證據(正確答案)C.反映中華文明的起源呈現(xiàn)出多元一體的格局D.表明中國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規(guī)制理念14.漢初通過嚴密的關禁制度監(jiān)視諸侯與中央的來往,后來漢文帝為彰顯“天下一家”的理念,將這一制度廢除。這一舉措()[單選題]*A.阻礙了社會經濟的恢復B.是“漢承秦制”的體現(xiàn)C.為社會穩(wěn)定埋下了隱患(正確答案)D.奉行了尊崇儒術的政策15.東漢末至魏晉南北朝,匈奴與其他民族交融的情況如圖所示。

上圖反映了這一時期民族交融()[單選題]*A.關鍵在于文化認同B.在復雜形勢下的趨同性C.在過程中互動性(正確答案)D.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的方式16.安史之亂后,“太倉空虛,雀鼠猶餓”,宰相劉晏改革鹽政,政府只掌握采購和批發(fā)兩個環(huán)節(jié),又整理稅務,如舊例須加二等征收戶稅的“邸店行鋪及爐冶”等,一律按原本戶等納稅,分夏秋兩季納稅等。后來部分措施被宰相楊炎廢除。據此可知,劉晏改革()[單選題]*A.強化國家經濟管控B.基本消除財政困難C.為兩稅法提供條件(正確答案)D.貫徹了抑商的理念17.鄭成功后人投降后,水師提督施瑯認為臺灣是江、浙、閩、粵“腹地數省之屏蔽,棄之……必歸荷蘭”,故奏請康熙帝派兵一萬分守臺灣、澎湖。施瑯的上述主張在當時有助于()[單選題]*A.捍衛(wèi)東南海疆安全(正確答案)B.加快統(tǒng)一臺灣進程C強化閉關自守政策D.驅逐荷蘭殖民勢力18.1853年10月,刑部侍郎雷以諴向揚州附近米行按每石米50文錢為標準征稅,以解決軍餉困境,名為厘金,半年之中收錢即高達約2千萬文。此后,各地相繼征收厘金。這()[單選題]*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基層治理的完善B.加強了中央集權C.折射出農民革命運動對清朝統(tǒng)治的打擊(正確答案)D.抵制了西方侵略19.1912年1月29日,天津革命黨人攻打直隸總督衙門,與清軍展開殊死搏斗,林少甫、韓佐治等起義軍領導相繼陣亡,起義失敗。對此理解最合理的是()[單選題]*A.民主革命的進程有其客觀性(正確答案)B.革命政權尚未建立導致反清力量渙散C.民主共和觀念漸成國人共識D.實際上延緩了北洋軍閥奪取革命成果20.1922年1月,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參加了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人民大會。根據該大會決議,中國共產黨“確定了反對帝國主義是應該立刻開始的主要行動”。這()[單選題]*A.有利于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正確答案)B.推動了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D.重申了中國共產黨一大的綱領21.日方《華北方面軍作戰(zhàn)記錄》寫道:“該戰(zhàn)斗……同時向我交通線及生產地區(qū)發(fā)動奇襲,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勢特別猛烈,……將鐵路、橋梁及通信設施加以炸毀或破壞,……損害甚大?!迸c該記載對應的這場戰(zhàn)爭()[單選題]*A.揭開了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B.是正面戰(zhàn)場的最大勝利C.推動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D.打破日軍“囚籠”政策(正確答案)22.1949年6月,毛澤東指出:“任何外國政府,只要它愿意斷絕對于中國反動派的關系,不再勾結或援助中國反動派,并向人民的中國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虛偽的友好態(tài)度,我們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原則的基礎上,談判建立外交關系的問題。”這一主張()[單選題]*A.體現(xiàn)了“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方針B.指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實施C.為新民主主義政權的建立營造國際氛圍(正確答案)D.表明黨的工作重心即將實現(xiàn)轉移23.歐洲國王與城市聯(lián)盟發(fā)端與10世紀。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階級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王約翰不履行封臣義務,宣布剝奪他在法國的全部領地。據此判斷,市民階級()[單選題]*A.擁護王權,反對城市自治B.逐漸成為新興的政治力量(正確答案)C.實力雄厚,享有特殊權利D.已經成為執(zhí)政的統(tǒng)治階級24.1609年,歌劇《女王們的假面舞》在倫敦上演。劇中,來自埃及、亞馬遜、埃塞俄比亞等地的12位女王,向英國王后安妮齊聲高呼“海洋的女王”。這一劇情反映了()[單選題]*A.女權運動的進步B.哥倫布交換的興起C.整體世界的發(fā)展D.英國殖民地的擴張(正確答案)25.1796年是美國總統(tǒng)選舉年。聯(lián)邦黨主張有產階級男性領導的精英政治,共和黨則主張人民大眾來領導國家。共和黨人企圖操縱選舉失敗,最終聯(lián)邦黨人亞當斯當選總統(tǒng),共和黨人杰斐遜擔任副總統(tǒng)。這一選舉反映了美國()[單選題]*A.實行三權分立原則B.南北矛盾積怨已久C.共和制度尚待完善(正確答案)D.邦聯(lián)體制弊端顯露26.下表是18世紀下半葉以來歐洲部分地區(qū)的棉紡織業(yè)情況地區(qū)所屬國家棉紡織業(yè)發(fā)展情況魯昂法國棉紡廠數目增長了1800%米蘭意大利開始加工棉花布拉格奧地利新建了10家棉紡廠阿爾薩斯法國印花棉布產量高達12萬匹/法國棉紡業(yè)共有100萬個紗錠

表說明18世紀下半葉以來()[單選題]*A.法國棉紡織業(yè)在歐洲最發(fā)達B.工業(yè)革命擴展到歐洲大陸(正確答案)C.歐洲已經進入“蒸汽時代”D.技術革命始發(fā)于棉紡織27.克里奧爾人是拉丁美洲的土生白人,17世紀時,他們一面承認自己在種族、語言和宗教上與母國西班牙的一致性,一面又強調社會環(huán)境和習慣使得他們在文化上有別于西班牙,并且宣稱印第安人的祖先是自己的祖先。這主要反映了拉美地區(qū)()[單選題]*A.民族意識覺醒(正確答案)B.族群混合程度高C.啟蒙思想傳播D.反殖民運動興起28.西周時,公、卿、大夫、士等爵號,是貴族權勢的等級符號,擁有爵級者,構成了一個高貴的階層。秦漢時期,平民能夠以軍功得爵,軍功爵在秦與漢初造就了一個軍功地主階層。這一變化反映了()[單選題]*A.秦漢爵號等級的開放性B.社會階層的流動性增強C.血緣世襲制走向終結D.社會制度轉型對階層流動的影響(正確答案)29.戰(zhàn)國時期至漢初,官僚貴族豢養(yǎng)舍人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舍人們協(xié)助主人處理家務或政務,還可能被主人舉薦做官。西漢中期以后,在朝廷打擊下,這些舍人逐漸大量補任郎官,成為正編官吏。這種變化說明西漢政府()[單選題]*A.廢除舉薦選官制以提高中央權威B.推動私屬公職化以強化專制集權(正確答案)C.打擊世家大族勢力以廢除貴族政治D.建立戶籍管理制度以維護社會治安30.宋太祖時,官僚子弟"有登第者,禮部具姓名以聞,令復試之",永為常例。宋太宗時又規(guī)定"凡舉人中有與主考官有同族及親戚關系的,必須別置考場"。這些舉措()[單選題]*A.打擊了官僚貴族的勢力B.意在維護科舉考試公平(正確答案)C.提高知識分子科考熱情D.加速了社會階層間流動31.有學者認為:春秋時期,縣直屬于國君,其任命的長官可以世襲。秦國設郡,最初地位低于縣。戰(zhàn)國縣的數量逐漸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級的管理機構,于是形成了郡縣兩級管理體制。該學者認為()[單選題]*A.郡縣制形成具有社會轉型特征(正確答案)B.戰(zhàn)國開始加強對地方的管理C.郡縣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郡縣制強化西周的集權統(tǒng)治32.唐初皇帝經常讓低品級官吏參加政事堂會議,這些官員往往要加“參知政事、同三品”等銜,高宗以后,尚書省的左右仆射也加“同三品”銜參加政事堂會議。這反映出唐代()[單選題]*A.宰相制度逐漸被廢除B.科舉制得到較快發(fā)展C.專制集權進一步加強(正確答案)D.尚書省淡出決策體系33.清朝時期的大臣謝濟世說:“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讒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無由申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議“自今除軍機外,皆用露章,不許密奏”。這反映出密折制()[單選題]*A.加劇了君相之間的矛盾B.在強化皇權過程中產生一定弊端(正確答案)C.威脅到了軍機處權力D.極大地提升了官僚機構行政效率34.元代不行常朝,沒有皇帝定期上朝接見百官、討論政事的制度。而御前會議“得奏事者”只有中書省、御史臺、宣政院、樞密院等數人而已。明代的常朝規(guī)??涨?,還有集議、眾議、部議以及多種形式的會議。據此可知,明代政治()[單選題]*A.諫議機構權力增大B.君臣既合作又有斗爭C.專制統(tǒng)治空前強化D.注重擴大政治參與面(正確答案)35.羅馬法規(guī)定,如果鄰人土地上排放煙霧超過所允許的限度,受害人可以對鄰人提起訴訟,禁止其排放;鄰人則可以請求確認存在進行排放的權利,但受害人也可以提出訴訟要求確認不存在這一排放權利。這表明羅馬法()[單選題]*A.注重保護私人利益(正確答案)B.致力于環(huán)境的保護C.具有形式主義特征D.重視促進經濟發(fā)展36.英國史學家韋爾斯在《世界史綱》中說“羅馬平民曾一度一致堅持要求公布十二銅表法時,這表明他們對沒有知識和選舉權并不能使人真正獲得自由的思想已有了朦朧的認識;但是他們從沒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眾中普及知識,這完全超越了那個時代的認識?!边@表明()[單選題]*A.羅馬共和國缺乏必要的政治教育(正確答案)B.羅馬法的產生與知識教育沒有關系C.羅馬法是普及知識教育的結果D.羅馬法產生超越了那個時代的認識37.下表為19世紀英國議會頒布的部分法令內容。從這一歷程可看出英國1832年《英格蘭和威爾

上人尼代表修正案》取消和削減“衰敗市鎮(zhèn)”代表名額,在空出來的143

名代表議增中,65名分配給新興工業(yè)城市,58名分

配給其他不足議席的各郡1867年改革法案在城市,凡繳納貧民救濟金房主和每年繳10磅以

上房租,定居不少于一年的房客才有選舉權。在農

,每年在私有土地上的收入達5鎊或激納12鎊租

金的翻戶才有選舉權1885年改革達案選區(qū)重新劃分,每5萬人可選派議員一名

()[單選題]*A.君主立憲政體緩慢形成B.議會至上原則逐漸確立C.代議制民主不斷完善(正確答案)D.逐漸實現(xiàn)公民的普選權38.1832年,法國"人權社"印發(fā)小冊子寫道∶"共和國,無論其政府形式如何,法律始終是公共意志的體現(xiàn),所有將公共利益置于首位的合法政府都是共和國。而共和主義者應將公共利益置于私人利益之上,為所有的人爭取自由和公正的權利。"這表明當時法國()[單選題]*A.民主共和體制具有一定社會影響(正確答案)B.成為啟蒙運動學術交流中心C.資產階級既得利益不再受到保護D.各政治派別的分歧日漸縮小39下圖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關稅同盟的發(fā)展示意圖。該圖可說明()

[單選題]*A.政治統(tǒng)一加速德國經濟現(xiàn)代化進程B.三次王朝戰(zhàn)爭推動關稅同盟的建立C.經濟基礎是政治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正確答案)D.德國的國內統(tǒng)一市場處于癱瘓狀態(tài)40.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曾說:“防止把某些權力逐漸集中于同一部門的最可靠辦法,就是給予各部門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門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個人的主動……野心必須用野心來對抗。”他意在說明()[單選題]*A.強化中央權力的迫切性B.公民權力應該受到尊重C.構建制衡體制的必要性(正確答案)D.美國政府行政效率低下41.1889年德國頒布的《養(yǎng)老法》規(guī)定:領取養(yǎng)老金的年齡為70歲,領取養(yǎng)老金的人必須行為端正,沒有不良記錄。俾斯麥將之作為“一種消除革命的投資”。這表明,當時德國實行社會保障政策的目的是()[單選題]*A.健全法律體系B.踐行凱恩斯主義C.加強對社會的控制(正確答案)D.防止分裂割據局面再現(xiàn)42.太平天國起義之前,地丁、漕糧由地方各級官吏按朝廷規(guī)定的稅額和辦法征收。太平天國起義爆發(fā)后,由于軍餉所需,督撫對地丁、漕糧千方百計截留或奏請移作軍餉。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甚至徑自改變征收辦法,或以新的名目增加稅額。這反映了()[單選題]*A.地方官吏不諳近代財政體制B.中央政權對地方的控制日益弱化(正確答案)C.地方政權機構逐步發(fā)生變異D.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在不斷調整43.下表反映了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兩大政黨的情況。據此推斷,兩黨斗爭的焦點應體現(xiàn)在[填空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稱黨員來源被對方稱呼國權黨由原同盟會下的一些團體“分化”出來,與非同盟會團體逐漸“化合”,由張謇(原立憲派)章炳麟等人成立,主張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御用黨國民黨由原同盟會“化合”改組成立,堅決反對總統(tǒng)暴民黨

()[單選題]*A.是否擁護君主專制B.是否實行政黨政治C.是否擁護民主制D.是否擁護袁世凱(正確答案)44.五四運動后,列強對中國民間態(tài)度發(fā)生了微妙變化。日本外交官芳澤謙吉到中國來要先拜訪學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國到中國來組織新銀行團的拉門德,花費了大量時間征求中國各民眾團體的意見。這從側面表明()[單選題]*A.列強意識到平等對待中國是大勢所趨B.五四運動推動了國民公民意識的覺醒(正確答案)C.列強對華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轉向民間D.民眾的態(tài)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對外政策45.1937年10月13日,《大抗戰(zhàn)畫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洞罂箲?zhàn)畫報》設置有《淞滬抗戰(zhàn)前線》《敵機暴行一斑》《敵愾同仇》《國際同情》等欄目。第3期曾以《第八路軍先頭部隊開抵晉北山地》等篇幅,報道了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據此可知,《大抗戰(zhàn)畫報》()[單選題]*A.與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有關B.有助于國共聯(lián)合抗戰(zhàn)局面的形成C.體現(xiàn)了上海是當時中國的文藝中心D.適應了中國抗戰(zhàn)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正確答案)46.1927年3月,全國農會會員已達到500萬人。湖南、湖北、江西等省都成立了省農民協(xié)會。廣大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