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胃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施圓端效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1.gif)
![燒胃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施圓端效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2.gif)
![燒胃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施圓端效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3.gif)
![燒胃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施圓端效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4.gif)
![燒胃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施圓端效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cc299cc805109cb97164a25fe2f78fce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46燒胃丸_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_施圓端效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燒胃丸_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_施圓端效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581.1. 組成: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581.2. 功效:脾胃虛冷,疼痛瀉痢。 581.3.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施圓端效方》。 58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582. 相似度67%:補(bǔ)虛千金散 582.1. 組成:藿香葉1兩,甘草(炒)1兩,干姜(炮)1兩,神曲(炒)1兩,茯苓(去皮)1兩,陳皮(去白)2兩,厚樸(姜制)2兩,人參半兩,桂枝半兩。 582.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582.3. 加:藿香葉、神曲、人參 582.4. 減:附子、訶子皮 582.5. 功效:蠱脹水腫。 582.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二九引《施圓端效方》。 583. 相似度62%:大正氣散 583.1.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兩,厚樸(姜汁制)1兩,桂心1兩,甘草(炙)1兩,干姜(炮)1兩,陳皮1兩,茱萸半兩(微炒)。 583.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583.3. 加:桂心、茱萸 593.4. 減:茯苓、桂枝、訶子皮 593.5. 功效:山嵐瘴氣,發(fā)作寒熱,遂成瘧疾;霍亂嘔瀉,一切氣疾。 593.6. 來源:《三因》卷六。 594. 相似度62%:參附滲濕湯 594.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附子(炮)、干姜(炮)、桂枝、芍藥各等分。 594.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594.3. 加:人參、白術(shù)、芍藥 594.4. 減:厚樸、陳皮、訶子皮 594.5. 功效:坐臥濕地,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guān)節(jié)疼痛,發(fā)熱惡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膚腠不密,易冒風(fēng)濕,身體煩疼,不能屈伸,多汗惡風(fēng),頭目昏重,項(xiàng)背強(qiáng)急,手足時厥、周身麻痹,肢體微腫。 594.6.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八引《局方》。 595. 相似度62%:香樸補(bǔ)虛湯 595.1. 組成:厚樸10分,蒼術(shù)10分,茴香5分,附子5分,干姜5分,陳皮4分,甘草3分。 595.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595.3. 加:蒼術(shù)、茴香 605.4. 減:茯苓、桂枝、訶子皮 605.5. 功效:傷寒傷食,及夏秋瘧疾。 605.6. 來源:《雞峰》卷五。 606. 相似度62%:烏肝湯 606.1. 組成:甘草2錢,人參3錢,茯苓3錢,桂枝3錢,干姜3錢,附子3錢(炮),首烏3錢(蒸),芍藥3錢。 606.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06.3. 加:人參、首烏、芍藥 606.4. 減:厚樸、陳皮、訶子皮 606.5. 功效:陰脫證。 606.6. 來源:《醫(yī)學(xué)摘粹》卷三。 607. 相似度62%:溫中湯 607.1. 組成:白術(shù)半斤,棗半斤,厚樸5兩,陳皮4兩,甘草3兩,干姜2兩,藿香1兩,茯苓1兩。 607.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07.3. 加:白術(shù)、棗、藿香 607.4. 減:附子、桂枝、訶子皮 607.5. 功效:脾胃虛寒,腹中冷痛,飲食遲化,痰飲并多,寒氣上奔,心胸刺痛;及傷寒陰盛脈細(xì)沉微,手足逆冷,霍亂吐瀉。 617.6. 來源:《雞峰》卷二十。 618. 相似度62%:滲濕湯 618.1. 組成:蒼術(shù)4兩,陳皮4兩(去白),官桂4兩,縮砂仁4兩,厚樸4兩,附子4兩,干姜4兩,甘草2兩。 618.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18.3. 加:蒼術(shù)、官桂、縮砂仁 618.4. 減:茯苓、桂枝、訶子皮 618.5. 功效:風(fēng)虛濕冷,頭項(xiàng)拘急,肢體疼倦,或半身不遂,手足麻痹;或內(nèi)積陰寒,腹脅脹滿,飲食不進(jìn),便利無度;或風(fēng)濕相搏,自汗短氣,筋脈抽掣。 618.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一八引《十便良方》。 619. 相似度62%:香苓湯 619.1. 組成:香薷1斤半,茯苓(去皮)2兩,陳皮2兩,干姜(炮)2兩,甘草5兩,厚樸1兩(姜制)。 619.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19.3. 加:香薷 619.4. 減:附子、桂枝、訶子皮 619.5. 功效:傷暑。 629.6. 來源:《嶺南衛(wèi)生方》卷中。 6210. 相似度62%:厚樸溫中湯 6210.1. 組成:厚樸(姜炒)8分,干姜7分,甘草(炒)6分,木香5分,陳皮8分,茯苓8分。 6210.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210.3. 加:木香 6210.4. 減:附子、桂枝、訶子皮 6210.5. 功效:脾胃虛冷,心腹脹滿疼痛。 6210.6. 來源:《明醫(yī)指掌》卷五。 6211. 相似度62%:橘香散 6211.1. 組成:白術(shù)4兩(米泔浸1宿,洗凈),陳皮2兩(去白),茯苓2兩(去皮),甘草2兩(炙),附子1兩(炮),干姜半兩(炮)。 6211.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211.3. 加:白術(shù) 6211.4. 減:厚樸、桂枝、訶子皮 6211.5. 功效:三焦氣滿,皮膚堅(jiān)脹。 6211.6. 來源:《博濟(jì)》卷二。 6212. 相似度62%:通陽湯 6312.1. 組成:茯苓、附子、干姜、草果、陳皮、厚樸、車前子、椒目。 6312.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312.3. 加:草果、車前子、椒目 6312.4. 減:甘草、桂枝、訶子皮 6312.5. 功效:寒濕鼓脹。寒濕留著中焦,清陽不布,滿腹堅(jiān)脹,面黃,不渴不食,脈沉遲。 6312.6. 來源:《醫(yī)門補(bǔ)要》卷中。 6313. 相似度62%:天魂湯 6313.1. 組成:甘草2錢,桂枝3錢,茯苓3錢,干姜3錢,人參3錢,附子3錢。 6313.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313.3. 加:人參 6313.4. 減:厚樸、陳皮、訶子皮 6313.5. 功效:血證后期脾腎陽虛。 6313.6. 來源:《四圣心源》卷四。 6314. 相似度62%:桂枝姜附阿膠湯 6314.1. 組成:茯苓2錢,桂枝3錢,甘草3錢,干姜3錢,附子3錢,阿膠3錢(炒,研)。 6314.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414.3. 加:阿膠 6414.4. 減:厚樸、陳皮、訶子皮 6414.5. 功效:腰痛。 6414.6. 來源:《四圣心源》卷六。 6415. 相似度62%:術(shù)附丸 6415.1. 組成:厚樸(去粗皮,姜制炙)4兩,茯苓(白者去皮)4兩,干姜(炮,洗)4兩,白術(shù)4兩(炒),半夏2兩(湯泡7次),以上并銼骰子塊,入大青州好棗6兩,砂缽內(nèi)水浸沒一指許,煮水盡,取棗去皮核,用粗布絞取肉,入后藥:附子(炮、去皮臍)1兩半,甘草(炙)1兩半。 6415.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415.3. 加:白術(shù)、半夏 6415.4. 減:陳皮、桂枝、訶子皮 6415.5.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五。 6416. 相似度62%:茯苓參甘厚樸湯 6416.1. 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干姜1錢,茯苓3錢,桂枝1錢,厚樸1錢。 6416.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416.3. 加:人參 6516.4. 減:附子、陳皮、訶子皮 6516.5. 功效:傷寒太陰腹?jié)M老。 6516.6. 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6517. 相似度56%:第四和劑湯 6517.1. 組成:附子1錢,白術(shù)1錢,黃耆1錢,芍藥1錢,桂枝5分,干姜5分,茯苓5分,半夏5分,甘草1分。 6517.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517.3. 加:白術(shù)、黃耆、芍藥、半夏 6517.4. 減:厚樸、陳皮、訶子皮 6517.5. 功效:妊婦大便下利。 6517.6. 來源:《產(chǎn)論》。 6518. 相似度56%:柴胡姜桂湯 6518.1. 組成: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干姜、桂枝、厚樸、山楂、陳皮。 6518.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518.3. 加:柴胡、黃芩、半夏、山楂 6518.4. 減:附子、茯苓、訶子皮 6518.5. 功效:因當(dāng)風(fēng)露臥,冷水浴澡,陰邪客于榮衛(wèi)而致瘧疾,寒多熱少,脈來洪弦無力。 6618.6. 來源:《醫(yī)學(xué)傳燈》卷下。 6619. 相似度56%:加減藿香正氣散 6619.1. 組成:藿香、厚樸、陳皮、甘草、半夏、白術(shù)、茯苓、蘇葉、干姜。 6619.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619.3. 加:藿香、半夏、白術(shù)、蘇葉 6619.4. 減:附子、桂枝、訶子皮 6619.5. 功效:中寒嘔吐,胸腹?jié)M悶,或鼻塞頭痛,發(fā)熱憎寒者。 6619.6.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6620. 相似度56%:溫胃湯 6620.1. 組成:干姜(炮)1錢半,附子(炮)1錢2分半,半夏曲1錢2分半,厚樸1錢2分半,人參1錢2分半,陳皮1錢2分半,甘草(炙)1錢2分半,當(dāng)歸1錢2分半,川椒(炒)1錢。 6620.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620.3. 加:半夏曲、人參、當(dāng)歸、川椒 6620.4. 減:茯苓、桂枝、訶子皮 6620.5. 功效:胃氣虛冷,脘腹脹滿。 6620.6. 來源:《東醫(yī)寶鑒_雜病篇》卷六。 6721. 相似度56%:鎮(zhèn)胃止吐湯 6721.1. 組成:附子、甘草、白術(shù)、干姜、茯苓、陳皮、半夏、藿香、砂仁。 6721.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721.3. 加:白術(shù)、半夏、藿香、砂仁 6721.4. 減:厚樸、桂枝、訶子皮 6721.5. 功效:痘瘡,虛嘔不止。 6721.6. 來源:《治痘全書》卷十三。 6722. 相似度56%:補(bǔ)陰益脾湯 6722.1. 組成:白術(shù)2錢,陳皮1錢,山藥1錢半,茯苓1錢2分,熟地3錢,當(dāng)歸2錢,甘草(炙)1錢,附子1錢半,干姜(炒)8分。 6722.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722.3. 加:白術(shù)、山藥、熟地、當(dāng)歸 6722.4. 減:厚樸、桂枝、訶子皮 6722.5. 功效: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勞極傷脾,則食少惡心,疲極又傷肝腎,則水液妄行。 6722.6. 來源:《會約》卷八。 6723. 相似度50%:桂附苓烏湯 6723.1. 組成:茯苓3錢,澤瀉3錢,桂枝3錢,干姜3錢,附子3錢,龍骨3錢(煅,研),牡蠣3錢(煅,研),首烏3錢(蒸)。 6823.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823.3. 加:澤瀉、龍骨、牡蠣、首烏 6823.4. 減:厚樸、甘草、陳皮、訶子皮 6823.5. 功效:消渴,飲1溲2。 6823.6. 來源:《四圣心源》卷五。 6824. 相似度50%:桂枝姜苓湯 6824.1. 組成:芍藥4錢,桂枝1錢,干姜3錢,甘草2錢,玄參3錢,茯苓3錢。 6824.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824.3. 加:芍藥、玄參 6824.4. 減:厚樸、附子、陳皮、訶子皮 6824.5. 功效:脾胃濕寒,膽火上炎,而生口瘡者。 6824.6. 來源:《四圣心源》卷八。 6825. 相似度50%:桂枝姜苓牡蠣湯 6825.1. 組成:甘草2錢,茯苓3錢,桂枝3錢,芍藥3錢,干姜3錢,丹皮3錢,牡蠣3錢。 6825.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925.3. 加:芍藥、丹皮、牡蠣 6925.4. 減:厚樸、附子、陳皮、訶子皮 6925.5. 功效:血崩。 6925.6. 來源:《四圣心源》卷十。 6926. 相似度50%:回陽急救湯 6926.1. 組成:附子、干姜、人參、甘草、肉桂、陳皮。 6926.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926.3. 加:人參、肉桂 6926.4. 減:厚樸、茯苓、桂枝、訶子皮 6926.5. 功效:直中陰經(jīng),無熱,惡寒,面慘,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不渴,臥多踡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沉細(xì)微。 6926.6. 來源:《玉案》卷二。 6927. 相似度50%:茴香四逆湯 6927.1. 組成:小茴香2錢,附子3錢,干姜1錢,破故紙2錢,杜仲5錢,茯苓2錢,甘草5分,大棗3個。 6927.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6927.3. 加:小茴香、破故紙、杜仲、大棗 7027.4. 減:厚樸、陳皮、桂枝、訶子皮 7027.5. 功效:直中少陰,腎氣厥逆,腹痛下利,手足厥冷,小便清利。 7027.6. 來源:《醫(yī)醇剩義》卷一。 7028. 相似度50%:加劑除濕湯 7028.1. 組成:蒼術(shù)(炒)1兩,白術(shù)1兩,甘草(炙)1兩,干姜(炮)2兩,茯苓2兩,橘紅半兩,辣桂半兩,厚樸(制)半兩。 7028.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028.3. 加:蒼術(shù)、白術(shù)、橘紅、辣桂 7028.4. 減:附子、陳皮、桂枝、訶子皮 7028.5. 功效:氣虛傷濕,身重腰疼,四肢微冷,或嘔逆,或溏泄。 7028.6. 來源:《直指》卷三。 7029. 相似度50%:桂枝丹皮首烏湯 7029.1. 組成:桂枝3錢,丹皮3錢,首烏3錢,甘草2錢,茯苓3錢,半夏3錢,干姜3錢,龍眼10個(肉)。 7029.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029.3. 加:丹皮、首烏、半夏、龍眼 7029.4. 減:厚樸、附子、陳皮、訶子皮 7029.5. 功效:兩眼昏花不明,而無赤痛者。 7129.6. 來源:《四圣心源》卷八。 7130. 相似度50%:桂枝姜苓湯 7130.1. 組成:甘草2錢,茯苓3錢,桂枝3錢,芍藥3錢,干姜3錢,丹皮3錢,首烏3錢。 7130.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130.3. 加:芍藥、丹皮、首烏 7130.4. 減:厚樸、附子、陳皮、訶子皮 7130.5. 功效:經(jīng)漏及經(jīng)水先期。 7130.6. 來源:《四圣心源》卷十。 7131. 相似度50%:桂附湯 7131.1. 組成:附子(生,去皮臍)1兩,桂心1兩,干姜(炮)1兩,芍藥1兩,甘草(炙)1兩,茯苓1兩,桃仁(去皮尖,面炒)1兩。 7131.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131.3. 加:桂心、芍藥、桃仁 7131.4. 減:厚樸、陳皮、桂枝、訶子皮 7131.5. 功效:少陰傷風(fēng),胸滿,心煩,咽喉痛,自汗,腰疼連胻骨痠痛,嘔吐涎沫,頭痛,其脈沉弦者。 7131.6. 來源:《三因》卷四。 7232. 相似度50%:桂枝湯 7232.1. 組成:防風(fēng)3錢,羌活2錢,茯苓1錢5分,陳皮1錢5分,蘇葉1錢,桂枝5分,甘草2分,生姜3片。 7232.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232.3. 加:防風(fēng)、羌活、蘇葉、生姜 7232.4. 減:干姜、厚樸、附子、訶子皮 7232.5. 功效:三陰自利。 7232.6. 來源:《活人方》卷三。 7233. 相似度50%:葛真君湯 7233.1. 組成:白芍5兩,白芥子5兩,香附5兩,茯苓5兩,陳皮1兩,附子3分,桔梗5兩,甘草1兩。 7233.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233.3. 加:白芍、白芥子、香附、桔梗 7233.4. 減:干姜、厚樸、桂枝、訶子皮 7233.5. 功效:瘰疬。 7233.6. 來源:《洞天奧旨》卷十五。 7234. 相似度50%:加減附子理中湯 7234.1. 組成:白術(shù)3錢,附子2錢,干姜半錢,茯苓3錢,厚樸2錢。 7334.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334.3. 加:白術(shù) 7334.4. 減: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 7334.5. 功效:自利腹?jié)M,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陰。 7334.6.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 7335. 相似度50%:干姜湯 7335.1. 組成:干姜(炮)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陳橘皮(去白,炒)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 7335.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335.3. 加:陳橘皮 7335.4. 減:茯苓、陳皮、桂枝、訶子皮 7335.5. 功效:傷寒食毒,頭痛惡寒,心腹虛脹,大便泄利。 7335.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七。 7336. 相似度50%:干姜建脾散 7336.1. 組成:厚樸1斤,陳皮半斤,半夏5兩,干姜5兩,棗1斤,甘草5兩。 7336.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336.3. 加:半夏、棗 7436.4. 減:附子、茯苓、桂枝、訶子皮 7436.5. 來源:《雞峰》卷十二。 7437. 相似度50%:附子湯 7437.1. 組成: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臍)2枚,芎?1兩,干姜(炮)1兩,厚樸(去粗皮,姜汁炙透)1兩,吳茱萸(水浸去涎,焙干,炒)1兩,甘草(炙)1兩。 7437.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437.3. 加:芎?、吳茱萸 7437.4. 減:茯苓、陳皮、桂枝、訶子皮 7437.5. 功效:心痛如刺,或繞臍絞痛,白汗出。 7437.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 7438. 相似度50%:附子湯 7438.1. 組成:附子(生,去皮臍)半兩,人參半兩,茴香(炒)1分,茯苓1分,山藥1分,甘草(炙)3分,干姜(炮)3分。 7438.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438.3. 加:人參、茴香、山藥 7438.4. 減:厚樸、陳皮、桂枝、訶子皮 7438.5. 功效:房室竟中風(fēng),惡風(fēng)多汗,汗出沾衣,口干上瀆,不能勞事,身體盡疼,名曰內(nèi)風(fēng)。 7538.6. 來源:《三因》卷二。 7539. 相似度50%:附子湯 7539.1.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黃連(去須,炒)2兩,阿膠(炙令燥)3分,甘草(炙,銼)半兩,干姜(炮)半兩,赤石脂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 7539.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539.3. 加:黃連、阿膠、赤石脂 7539.4. 減:茯苓、陳皮、桂枝、訶子皮 7539.5. 功效:下焦虛寒,大便不禁。 7539.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六。 7540. 相似度50%:桂苓理中湯 7540.1. 組成:人參1錢,茯苓2錢,甘草2錢,干姜3錢,桂枝3錢,白術(shù)3錢,砂仁1錢,生姜3錢。 7540.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540.3. 加:人參、白術(shù)、砂仁、生姜 7540.4. 減:厚樸、附子、陳皮、訶子皮 7540.5. 功效:霍亂。 7640.6. 來源:《四圣心源》卷七。 7641. 相似度50%:附子湯 7641.1.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黃連(去須,炒)1兩,阿膠(炙令燥)3分,甘草(炙,銼)半兩,干姜(炮)半兩,赤石脂1兩,厚樸(去粗皮,姜汁炙)1兩。 7641.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641.3. 加:黃連、阿膠、赤石脂 7641.4. 減:茯苓、陳皮、桂枝、訶子皮 7641.5. 功效:冷痢及赤白滯下。 764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五。 7642. 相似度50%:厚樸散 7642.1. 組成:厚樸、訶子皮半兩,使君子1個,揀丁香10個,茯苓2錢,吳白術(shù)2錢,青皮2錢,甘草1錢(炒)。 7642.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642.3. 加:使君子、揀丁香、吳白術(shù)、青皮 7642.4. 減:干姜、附子、陳皮、桂枝 7642.5. 功效:小兒虛滑,瀉痢不止。 7642.6. 來源:《宣明論》卷十四。 7743. 相似度50%:厚樸煎丸 7743.1. 組成:厚樸(極厚者,去粗皮,銼指面大)1斤,生姜1斤(不去皮,凈洗,切作片子。上2味用水5升,同煮水盡,去姜,只收厚樸焙干),舶上茴香4兩(炒),干姜4兩(銼骰子大),甘草2兩(銼半寸長,2味再用水5升,同焙干,厚樸一處煮水盡,不用甘草,只將干姜、厚樸焙干),附子2兩(炮,去皮臍)。 7743.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743.3. 加:生姜、舶上茴香 7743.4. 減:茯苓、陳皮、桂枝、訶子皮 7743.5. 來源:《百一》卷二。 7744. 相似度50%:厚腸丸 7744.1. 組成:白龍骨、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臍)、厚樸(姜制)、訶子(炮,去核)、肉豆蔻(面裹煨)、陳皮各等分。 7744.2. 原方對照:干姜、厚樸(2味同搗,炒)、附子(炮,去皮)、茯苓、甘草、陳皮、桂枝、訶子皮各等分。 7744.3. 加:白龍骨、訶子、肉豆蔻 7744.4. 減:茯苓、甘草、桂枝、訶子皮 7744.5. 功效:久瀉。 7744.6. 來源:《百一》卷六。 7745. 相似度50%:和中飲 7845.1. 組成:茯苓1錢半,陳皮1錢半,半夏(湯泡,炒黃)1錢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墻保溫勞務(wù)施工合同范本
- 內(nèi)蒙古2024年12月內(nèi)蒙古烏海市事業(yè)單位引進(jìn)87名人才(第六批)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diǎn))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諧音改名申請書
- 停電申請書范文
- 公路施工補(bǔ)充合同范本
- 加入英語社團(tuán)的申請書
- 2025年02月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公開招聘事業(yè)單位人員2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diǎn))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基金會申請書
- 融資租賃申請書
- 員工宿舍申請書
- 2024-2025學(xué)年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7章《冪的運(yùn)算》檢測卷(蘇科版2024 含答案解析)
- 2025春季開學(xué)前學(xué)校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實(shí)施方案:5大安全排查一個都不能少
- 親子關(guān)系斷絕協(xié)議書范文
- 2024-2025學(xué)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12章 機(jī)械能 綜合素質(zhì)評價卷(含答案)
- (完整版)高考英語詞匯3500詞(精校版)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xué)院《大學(xué)數(shù)學(xué)(二)》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ESG新政與國有企業(yè)ESG發(fā)展
- 2024年聯(lián)勤保障部隊(duì)第九四〇醫(yī)院社會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小學(xué)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教學(xué)工作總結(jié)
- 網(wǎng)絡(luò)貨運(yùn)行業(yè)研究報(bào)告
- 【人教版化學(xué)】選擇性必修1 知識點(diǎn)默寫小紙條(答案背誦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