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丸-博濟(jì)卷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使君子丸-博濟(jì)卷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使君子丸-博濟(jì)卷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使君子丸-博濟(jì)卷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使君子丸-博濟(jì)卷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80使君子丸_博濟(jì)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使君子丸_博濟(jì)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341.1. 組成: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41.2. 功效:小兒臟腑虛滑,及疳瘦下痢,腹脹,不思飲食。 341.3. 來源:《博濟(jì)》卷四。 34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342. 相似度71%:君子丸 342.1. 組成:厚樸(去粗皮,姜制)半兩,甘草(炙)半兩,青黛半兩,訶子(炒,去核取皮用,半生半熟)半兩,陳皮1分(去白),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熟),白蕪荑(去扇)3分。 342.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42.3. 加:訶子、白蕪荑 342.4. 減:訶子肉 342.5. 功效:疳勞發(fā)熱,撏指咬甲,發(fā)疏腹脹,不思乳食,羸瘦虛滑,下痢無度,愛食泥土,及夾驚熱瀉。 342.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343. 相似度50%:加減平胃散 353.1. 組成:甘草(銼,炒)2兩,厚樸(去粗皮,姜制炒香)3兩2錢,陳皮(去白)3兩2錢,蒼術(shù)(去粗皮,米泔浸)5兩。 353.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53.3. 加:蒼術(shù) 353.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53.5. 功效: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jié)痛,常多自利,或發(fā)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 353.6. 來源:《脾胃論》卷下。 354. 相似度50%:半夏平胃散 354.1. 組成:半夏2兩(湯浸洗7次,切片,焙干),厚樸4兩(姜制),陳皮6兩(去瓤,焙干),甘草2兩(炙焦黃),蒼術(shù)6兩(米泔浸一伏時(shí),去皮,切,焙干)。 354.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54.3. 加:半夏、蒼術(shù) 354.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64.5. 功效:胃虛,寒熱百病,脾寒痰盛,不思飲食。 364.6. 來源:《普濟(jì)方》卷二十三引《保生回車論》。 365. 相似度50%:厚樸溫中湯 365.1. 組成:厚樸(姜炒)8分,干姜7分,甘草(炒)6分,木香5分,陳皮8分,茯苓8分。 365.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65.3. 加:干姜、木香、茯苓 365.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65.5. 功效:脾胃虛冷,心腹脹滿疼痛。 365.6. 來源:《明醫(yī)指掌》卷五。 366. 相似度50%:黃病神丹 366.1. 組成:皂礬8兩(面1斤,和作餅,入火內(nèi)煨焦為度),蒼術(shù)6兩(米泔浸炒),厚樸6兩(去皮,姜汁炒),陳皮6兩,甘草6兩,川椒(去閉口并椒目)10兩。 366.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66.3. 加:皂礬、蒼術(shù)、川椒 376.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76.5. 功效:黃疸。 376.6. 來源:年氏《集驗(yàn)良方》卷四。 377. 相似度50%:黃連平胃散 377.1. 組成:黃連5錢,陳皮3錢,厚樸(姜炒)3錢,甘草(生)2錢,蒼術(shù)(炒)1兩。 377.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77.3. 加:黃連、蒼術(shù) 377.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77.5. 功效:臍癰潰后,腸胃濕熱積久,臍中不痛、不腫,甚癢,時(shí)津黃水。 377.6. 來源:《金鑒》卷六十七。 378. 相似度50%:黃連枳殼湯 378.1. 組成:黃連、枳殼、厚樸、陳皮、甘草、木通。 378.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88.3. 加:黃連、枳殼、木通 388.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88.5. 功效:積熱泄瀉,發(fā)熱口渴,肚腹皮熱,時(shí)或疼痛,小便赤澀,瀉下黃沫,肛門重滯,時(shí)結(jié)時(shí)瀉,右脈數(shù)大。 388.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389. 相似度50%:藿香安胃散 389.1. 組成:藿香葉1兩,半夏2兩(湯洗7次,焙干),陳皮2兩(去白),厚樸1兩(去粗皮、生姜汁制),蒼術(shù)3兩(米泔浸1宿,焙干),甘草2兩(炙)。 389.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89.3. 加:藿香葉、半夏、蒼術(shù) 389.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89.5. 功效:小兒感寒吐瀉。 389.6. 來源:《御藥院方》卷四。 3810. 相似度50%:藿香散 3810.1. 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炙)1兩,甘草(炙)1兩,半夏(切作4片,姜汁浸1宿,以粟炒黃)1兩,藿香葉1兩,陳皮(去白)半兩。 3910.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910.3. 加:半夏、藿香葉 3910.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910.5. 功效:胸膈痞滿,腹脅脹痛,短氣噎悶,咳嘔痰水,噫醋吞酸,噦逆惡心;及山嵐瘴氣。留飲宿食不消。 3910.6. 來源:《局方》卷四。 3911. 相似度50%:藿香散 3911.1. 組成:陳皮、藿香葉、厚樸(姜制)、枳殼(去瓤)、甘草各等分。 3911.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3911.3. 加:藿香葉、枳殼 3911.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3911.5. 功效:小兒臟腑不調(diào)作瀉,青黃黑白,乳食不消,糞中有凍如雞子清,兼暴瀉如水,其證肚痛,微熱,面唇黃白。 3911.6. 來源:《朱氏集驗(yàn)方》卷十一。 4012. 相似度50%:厚樸湯 4012.1. 組成:厚樸(姜制)5兩,白術(shù)5兩,半夏2兩,枳實(shí)1兩(炒),陳皮(去白)2兩,甘草2兩(炙)。 4012.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012.3. 加:白術(shù)、半夏、枳實(shí) 4012.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012.5. 功效:胃虛而便秘,不能飲食,小便清利。 4012.6. 來源:《保命集》卷中。 4013. 相似度50%:加減平胃散 4013.1. 組成:蒼術(shù)8兩,厚樸5兩,陳皮5兩,甘草3兩,人參5兩,茯苓5兩。 4013.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013.3. 加:蒼術(shù)、人參、茯苓 4013.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013.5. 功效:脾胃不和。 4013.6. 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五。 4114. 相似度50%:厚樸湯 4114.1. 組成:厚樸4兩(制),甘草6兩,干姜2兩,陳皮2兩。 4114.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114.3. 加:干姜 4114.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114.5.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九九。 4115. 相似度50%:加味綠礬丸 4115.1. 組成:皂礬8兩(用面1斤和作餅,入皂礬在內(nèi),火煨焦為度),蒼術(shù)(米泔水浸,炒)8分,厚樸(姜汁炒)8分,陳皮8分,甘草8分,川椒10兩(去目,炒去汗)。 4115.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115.3. 加:皂礬、蒼術(shù)、川椒 4115.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115.5. 功效:黃病。 4115.6. 來源:《萬氏家抄方》卷二。 4216. 相似度50%:加味平胃散 4216.1. 組成:蒼術(shù)4錢,厚樸3錢,陳皮3錢,草果2錢,檳榔2錢,甘草1錢。 4216.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216.3. 加:蒼術(shù)、草果、檳榔 4216.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216.5. 功效:瘴瘧。寒熱作而指甲青黑者。 4216.6. 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二十三。 4217. 相似度50%:加味平胃散 4217.1. 組成:厚樸(姜炒)1錢,蒼術(shù)(米泔浸,炒)1錢,陳皮1錢,甘草(炙)1錢,人參1錢。 4217.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217.3. 加:蒼術(shù)、人參 4217.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217.5. 功效:產(chǎn)后腹脹。 4217.6. 來源:《濟(jì)陰綱目》卷十三。 4318. 相似度50%:加味香連丸 4318.1. 組成:黃連5兩(切片,用吳茱萸7錢,水2鐘,煎汁1鐘,浸黃連,炒燥用),厚樸(姜制)6錢,陳皮6錢,木香1兩,甘草4錢。 4318.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318.3. 加:黃連、木香 4318.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318.5. 功效:產(chǎn)后痢疾,赤白膿血,里急后重,腹痛。 4318.6. 來源:《胎產(chǎn)要訣》卷下。 4319. 相似度50%:金不換正氣散 4319.1. 組成:厚樸(去皮,姜制)1錢,藿香1錢,半夏(姜制)1錢,蒼術(shù)(米泔浸)1錢,陳皮(去白)1錢,甘草(炙)5分。 4319.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319.3. 加:藿香、半夏、蒼術(shù) 4319.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319.5. 功效: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以致發(fā)寒熱。四時(shí)傷寒,瘟疫,時(shí)氣,頭痛壯熱,腰背拘急,山嵐瘴氣,寒熱交征,霍亂吐瀉,臟腑虛寒,下痢赤白,及出遠(yuǎn)方不服水土者。 4419.6. 來源:《外科理例》。 4420. 相似度50%:進(jìn)食平胃丸 4420.1. 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2兩半,甘草(炙)1兩半,蒼術(shù)(米泔水浸2日,刮去皮)4兩,陳皮(去白)2兩半,人參1兩,茯苓1兩。 4420.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420.3. 加:蒼術(shù)、人參、茯苓 4420.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420.5. 功效: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 4420.6. 來源:《博濟(jì)》卷二。 4421. 相似度50%:荊防平胃散 4421.1. 組成:荊芥、防風(fēng)、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 4421.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421.3. 加:荊芥、防風(fēng)、蒼術(shù) 4521.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521.5. 功效:外感痿癥。陽明經(jīng)上部風(fēng)濕,上肢癱瘓,痿弱不能舉動(dòng),關(guān)節(jié)重痛,熱氣甚,脈浮數(shù)者。及風(fēng)氣霍亂,內(nèi)兼食滯者。 4521.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三。 4522. 相似度50%:快脾飲子 4522.1. 組成:連皮草果5兩,甘草(炙)5兩,附子(炮,去皮臍)5兩,陳皮(去白)5兩,良姜5兩3分,厚樸(去皮,凈稱)5兩3分。 4522.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522.3. 加:連皮草果、附子、良姜 4522.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522.5. 來源:《百一》卷二引陳慶長方。 4523. 相似度50%:藿香正氣散 4523.1. 組成:藿香葉、厚樸(制)、半夏(制)、甘草(炙)、蒼術(shù)(米泔浸1宿,炒)、陳皮各等分。 4523.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523.3. 加:藿香葉、半夏、蒼術(shù) 4623.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623.5. 功效:傷寒發(fā)嘔。 4623.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六八。 4624. 相似度50%:調(diào)胃散 4624.1. 組成:藿香2兩,甘草(炙)2兩,陳皮(去白)2兩,半夏曲(每1兩用生姜3兩半)2兩,厚樸(每1兩用姜1兩拌制)2兩。 4624.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624.3. 加:藿香、半夏曲 4624.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624.5. 功效:陰陽氣不和,三焦痞隔,五勞七傷,山嵐瘴氣,八般瘧疾,四時(shí)傷寒,頭目肢節(jié)疼痛,心腹脹滿,嘔逆惡心,痰涎咳嗽,手足虛腫,五種隔氣噎塞,寒熱水瀉諸痢,婦人產(chǎn)后蓐勞,脾胃不和,飲食減少。 4624.6. 來源:《御藥院方》卷三。 4625. 相似度50%:補(bǔ)中丸 4625.1. 組成:厚樸(生姜制香)、干姜(炮)、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紫)各等分。 4725.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725.3. 加:干姜、白茯苓 4725.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725.5. 功效:一切氣疾心腹(疒丂)痛,嘔吐氣逆,不思美食。 4725.6. 來源:《宣明論》卷十二。 4726. 相似度50%:不換金散 4726.1. 組成:藿香、厚樸、蒼術(shù)、陳皮、半夏、甘草等分。 4726.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726.3. 加:藿香、蒼術(shù)、半夏 4726.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726.5. 功效:四時(shí)傷寒,瘴疫時(shí)氣,霍亂吐瀉,腸風(fēng)便血;外傷濕邪,關(guān)節(jié)疼痛。久在卑濕,或?yàn)橛曷端u,身重腳弱,關(guān)節(jié)疼,發(fā)熱惡寒,小便澀,大便泄,身汗或浮滿。痘瘡?fù)鉃轱L(fēng)寒所折,榮衛(wèi)不知,內(nèi)為乳食所傷,內(nèi)氣壅遏,以至冰硬。瘡瘍,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發(fā)寒熱。妊婦傷濕泄瀉。 4726.6. 來源:《易簡方》。 4827. 相似度50%:不換金正氣散 4827.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木香、鮮藿香。 4827.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827.3. 加:蒼術(shù)、木香、鮮藿香 4827.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827.5. 功效:表邪發(fā)熱。 4827.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4828. 相似度50%:不換金正氣散 4828.1. 組成:陳皮、厚樸(姜制)、藿香葉、半夏(姜炒)、甘草。 4828.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828.3. 加:藿香葉、半夏 4828.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828.5. 功效:瘡痘正出之時(shí),被天氣寒冷所折,內(nèi)為乳食所傷,氣血壅遏,榮衛(wèi)不和,毒氣返復(fù)而出。 4828.6. 來源:《便覽》卷四。 4929. 相似度50%:草果平胃散 4929.1. 組成:蒼術(shù)(去皮,米汁浸2日)5兩,厚樸(去皮,姜制,炒香)3兩2錢,陳皮(去白)3兩2錢,甘草(炒)30兩,草果。 4929.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929.3. 加:蒼術(shù)、草果 4929.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929.5. 功效:脾胃不和,不進(jìn)飲食,寒熱瘧疾。 4929.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引《醫(yī)方大成》。 4930. 相似度50%:查補(bǔ)二陳湯 4930.1. 組成:山查、厚樸、陳皮、白茯苓、半夏、甘草。 4930.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4930.3. 加:山查、白茯苓、半夏 4930.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4930.5. 功效:傷寒溫疫初起3-4日之間者。 4930.6. 來源:《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一。 5031. 相似度50%:柴葛平胃散 5031.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柴胡、干葛。 5031.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031.3. 加:蒼術(shù)、柴胡、干葛 5031.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5031.5. 功效:濕熱瘧,右脈弦長,嘔逆胸滿。 5031.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5032. 相似度50%:大貫眾平胃散 5032.1. 組成:貫眾、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各等分。 5032.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032.3. 加:貫眾、蒼術(shù) 5032.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5032.5. 功效:婦人陰中生蟲,痛癢不定。 5032.6. 來源:《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三。 5133. 相似度50%:厚樸丸 5133.1. 組成: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半兩,陳橘皮(去白,切,焙)1分,使君子(去殼,面裹煨)半兩,甘草(炙,銼)半兩,訶黎勒皮(半生半炮)半兩。 5133.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133.3. 加:陳橘皮、訶黎勒皮 5133.4. 減:陳皮、訶子肉、青黛 5133.5. 功效:小兒疳痢,下痢腹脹,不思飲食。小兒疳瘦,泄瀉下痢膿。 5133.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5134. 相似度50%:大黃枳殼丸 5134.1. 組成:大黃、枳殼、厚樸、陳皮、甘草、木通。 5134.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134.3. 加:大黃、枳殼、木通 5134.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5134.5. 功效:積熱泄瀉,發(fā)熱口渴,肚腹皮熱,時(shí)或疼痛,小便赤澀,瀉下黃沫,肛門重滯,腹痛,欲便而不得便。 5234.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5235. 相似度50%:木香益黃散 5235.1. 組成:陳皮1兩,青皮半兩,訶子肉半兩(微炒),丁香2錢,木香2錢半,甘草2錢半(炙)。 5235.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235.3. 加:青皮、丁香、木香 5235.4. 減:使君子、厚樸、青黛 5235.5. 功效:胃虛腹痛,泄利。 5235.6. 來源:《直指小兒》卷四。 5236. 相似度50%:丁香散 5236.1. 組成:陳皮1兩,青皮(去瓤)半兩,訶子肉(去核)半兩,甘草半兩,丁香2錢。 5236.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236.3. 加:青皮、丁香 5336.4. 減:使君子、厚樸、青黛 5336.5. 功效:小兒脾怯多汗。 5336.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二。 5337. 相似度50%:對金飲子 5337.1. 組成:厚樸(去皮、姜汁炙)2兩,蒼術(shù)(米泔浸1宿)2兩,甘草(炙)2兩,陳皮(去白,炒令黃色)半斤。 5337.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337.3. 加:蒼術(shù) 5337.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5337.5. 功效:四時(shí)傷寒,及五勞七傷,耳鳴眼昏,夢泄盜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婦人宮臟久冷,月水不調(diào)。寒熱瘧疾,愈后調(diào)理脾胃。 5337.6. 來源:《局方》卷二(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5338. 相似度50%:二陳四七湯 5338.1. 組成:茯苓、陳皮、甘草、蘇梗、厚樸、制半夏。 5338.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338.3. 加:茯苓、蘇梗、制半夏 5438.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5438.5. 功效:氣結(jié)痰凝腹痛,胸腹脹滿,痛應(yīng)心背,失氣則痛減,氣閉則痛甚,服破氣之藥稍減,服補(bǔ)氣之藥愈痛,脈沉者。 5438.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5439. 相似度50%:干姜建脾散 5439.1. 組成:厚樸1斤,陳皮半斤,半夏5兩,干姜5兩,棗1斤,甘草5兩。 5439.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439.3. 加:半夏、干姜、棗 5439.4. 減:使君子、訶子肉、青黛 5439.5. 來源:《雞峰》卷十二。 5440. 相似度50%:固腸湯 5440.1. 組成:罌粟殼2兩,甘草3錢,干姜(炮)3錢,訶子肉3錢,木香1錢半,陳皮4錢。 5440.2. 原方對照: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甘草半兩(炙),厚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1味)。 5440.3. 加:罌粟殼、干姜、木香 5540.4. 減:使君子、厚樸、青黛 5540.5. 功效:冷熱不調(diào),下痢赤白,及泄瀉不止。 5540.6. 來源:《觀聚方要補(bǔ)》卷二引葉氏方。 5541. 相似度50%:和解散 55HYP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