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湯-普濟(jì)方卷三二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四倍湯-普濟(jì)方卷三二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四倍湯-普濟(jì)方卷三二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四倍湯-普濟(jì)方卷三二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四倍湯-普濟(jì)方卷三二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22四倍湯_普濟(jì)方卷三二一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四倍湯_普濟(jì)方卷三二一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01.1. 組成: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01.2. 功效:小便頻數(shù)。 101.3.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二一。 10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02. 相似度50%:人參散 102.1. 組成:人參1分(去蘆頭),丁香1分,菖蒲1分。 102.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02.3. 加:丁香 102.4. 減:牡蠣、赤石脂 102.5. 功效:小兒嘔吐不止,心神煩悶,惡聞食氣。 102.6. 來源:《圣惠》卷八十四。 103. 相似度50%:參附耆蠣湯 103.1. 組成:人參、黃耆、附子、牡蠣各等分。 103.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03.3. 加:黃耆、附子 103.4. 減:赤石脂、菖蒲 103.5. 功效:產(chǎn)后絕汗如雨,手足清冷者。 113.6. 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 114. 相似度50%:菖蒲散 114.1. 組成:菖蒲1分,肉豆蔻2分(去殼),人參1分(去蘆頭),白茯苓1分。 114.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14.3. 加:肉豆蔻、白茯苓 114.4. 減:牡蠣、赤石脂 114.5. 功效:小兒霍亂吐瀉不止,心胸?zé)灐?114.6. 來源:《圣惠》卷八十四。 115. 相似度50%:菖蒲丸 115.1. 組成:菖蒲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茯苓半兩。 115.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15.3. 加:赤茯苓 115.4. 減:牡蠣、赤石脂 115.5. 功效:小兒嘔吐喘促。 115.6. 來源:《圣惠》卷八十四。 116. 相似度50%:赤石脂丸 116.1. 組成:赤石脂1兩,人參1兩,干姜(炮)半兩,龍骨3分。 126.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26.3. 加:干姜、龍骨 126.4. 減:牡蠣、菖蒲 126.5. 功效:產(chǎn)后久瀉不止。 12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四。 127. 相似度50%:定志補(bǔ)心湯 127.1. 組成:遠(yuǎn)志(去心)4兩,菖蒲4兩,人參4兩,茯苓4兩。 127.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27.3. 加:遠(yuǎn)志、茯苓 127.4. 減:牡蠣、赤石脂 127.5. 功效:心氣不足,心痛驚恐。 127.6. 來源:《千金翼》卷十五。 128. 相似度50%:定志丸 128.1. 組成:菖蒲2分,遠(yuǎn)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參3兩。 128.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28.3. 加:遠(yuǎn)志、茯苓 138.4. 減:牡蠣、赤石脂 138.5. 功效: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愈暮劇,或暮愈朝發(fā),發(fā)則狂眩。能近視,不能遠(yuǎn)視。 138.6. 來源:《古今錄驗》引陳明方(見《外臺》卷十五)。 139. 相似度50%:粉汗散 139.1. 組成:麻黃根1兩,牡蠣1兩(燒赤),龍骨半兩,赤石脂半兩。 139.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39.3. 加:麻黃根、龍骨 139.4. 減:人參、菖蒲 139.5. 功效:汗出過多。 139.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1310. 相似度50%:封口藥 1310.1. 組成:牡蠣(煅存?。?、赤石脂(生研)、國丹務(wù)等分。 1310.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310.3. 加:國丹 1310.4. 減:人參、菖蒲 1310.5. 功效:肉皮損傷破裂者。 1410.6. 來源:《醫(yī)統(tǒng)》卷七十九。 1411. 相似度50%:茯神丸 1411.1. 組成:菖蒲2分,遠(yuǎn)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參3兩。 1411.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411.3. 加:遠(yuǎn)志、茯苓 1411.4. 減:牡蠣、赤石脂 1411.5. 功效: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愈暮劇,暮愈朝發(fā),發(fā)則狂眩。 1411.6. 來源:《古今錄驗》引陳明進(jìn)方,見《外臺》卷十五。 1412. 相似度50%:厚樸湯 1412.1. 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炙)3兩,牡蠣(煅)3兩,人參1兩。 1412.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412.3. 加:厚樸 1412.4. 減:赤石脂、菖蒲 1412.5. 功效:三消渴疾,飲水無度,小便隨之,肌肉消瘦。 1412.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 1413. 相似度50%:開心散 1513.1. 組成:遠(yuǎn)志4分,人參4分,茯苓2兩,菖蒲1兩。 1513.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513.3. 加:遠(yuǎn)志、茯苓 1513.4. 減:牡蠣、赤石脂 1513.5. 功效:好忘。 1513.6. 來源:《千金》卷十四。 1514. 相似度50%:閉白丸 1514.1. 組成:龍骨(煅)、螵蛸、牡蠣(煅)、赤石脂(煅)。 1514.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514.3. 加:龍骨、螵蛸 1514.4. 減:人參、菖蒲 1514.5. 功效:婦女胎前白帶。 1514.6. 來源:《經(jīng)驗女科方》。 1515. 相似度50%:牛黃膏 1515.1. 組成:牛黃1分,牡蠣(燒)1分,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 1515.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615.3. 加:牛黃、甘草 1615.4. 減:赤石脂、菖蒲 1615.5. 功效:啼哭驚叫,面赤口干,狀如祟,即非夜啼。 1615.6. 來源:《幼幼新書》卷七引張渙方。 1616. 相似度50%:脂草飲 1616.1. 組成:甘草1錢,赤石脂1錢,人參2錢。 1616.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616.3. 加:甘草 1616.4. 減:牡蠣、菖蒲 1616.5. 功效:冬月傷寒8-9日,腹痛,下利便膿血,喉中作痛,心內(nèi)時煩。 1616.6. 來源:《辨證錄》卷一。 1617. 相似度50%:人參散 1617.1. 組成:人參2兩(去蘆頭),牡蠣1兩半(燒為粉),石膏3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1617.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617.3. 加:石膏、甘草 1617.4. 減:赤石脂、菖蒲 1717.5. 功效:風(fēng)虛汗出,熱悶甚者。 1717.6. 來源:《圣惠》卷二十三。 1718. 相似度50%:人參石脂湯 1718.1. 組成:人參3錢,赤石脂(細(xì)末)3錢,炮姜2錢,白粳米(炒)1合。 1718.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718.3. 加:炮姜、白粳米 1718.4. 減:牡蠣、菖蒲 1718.5. 功效:久痢陽明不闔。 1718.6.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 1719. 相似度50%:桑螵蛸散 1719.1. 組成:螵蛸20枚,人參3兩,黃耆3兩,鹿茸2兩,牡蠣2兩,赤石脂2兩。 1719.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719.3. 加:螵蛸、黃耆、鹿茸 1719.4. 減:菖蒲 1719.5. 功效:產(chǎn)后體虛,腹中宿有冷氣,小便數(shù)者。 1719.6. 來源:《胎產(chǎn)秘書》卷下。 1720. 相似度50%:桑螵散 1820.1. 組成:桑螵蛸30個,人參3錢,黃耆3錢,鹿茸3錢,牡蠣3錢,赤石脂3錢。 1820.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820.3. 加:桑螵蛸、黃耆、鹿茸 1820.4. 減:菖蒲 1820.5. 功效:小便數(shù),及遺尿。 1820.6. 來源:《傅青主女科_產(chǎn)后編》卷下。 1821. 相似度50%:桑螵蛸散 1821.1. 組成:桑螵蛸30個,人參3錢,黃耆3錢,鹿茸3錢,牡蠣3錢,赤石脂3錢。 1821.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821.3. 加:桑螵蛸、黃耆、鹿茸 1821.4. 減:菖蒲 1821.5. 功效:小便數(shù)。 1821.6. 來源:《傅青主女科_產(chǎn)后編》卷下。 1822. 相似度50%:神健散 1822.1. 組成:菖蒲1兩,赤石脂1兩,干姜半兩。 1822.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922.3. 加:干姜 1922.4. 減:人參、牡蠣 1922.5. 功效:妊娠下痢,及水瀉不止,米谷不消化者。 1922.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四○。 1923. 相似度50%:神捷散 1923.1. 組成:菖蒲(切作片子,于面內(nèi)炒)1兩,赤石脂1兩(大火內(nèi)煅通赤),干生姜半兩。 1923.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923.3. 加:干生姜 1923.4. 減:人參、牡蠣 1923.5. 功效:妊娠下痢,及水瀉不止,米谷不消化者。 1923.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 1924. 相似度50%:收舌散 1924.1. 組成:黃連3錢,人參3錢,菖蒲1錢,白芍3錢。 1924.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1924.3. 加:黃連、白芍 1924.4. 減:牡蠣、赤石脂 2024.5. 功效:陽火盛強(qiáng),舌吐出不肯收進(jìn)。 2024.6. 來源:《石室秘錄》卷四。 2025. 相似度50%:蘇氣湯 2025.1. 組成:人參1兩,陳皮1錢,枳殼3分,菖蒲5分。 2025.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2025.3. 加:陳皮、枳殼 2025.4. 減:牡蠣、赤石脂 2025.5. 功效:氣虛之極之厥證。忽然之間,如人將冷水澆背,陡然一驚,手足厥冷,遂不知人,已而發(fā)熱,則漸漸蘇省,日3-4次如此,脈必微而無力,而舌必滑潤也。 2025.6. 來源:《辨證錄》卷五。 2026. 相似度50%:桃花粥 2026.1. 組成:人參3錢,炙甘草3錢,赤石脂6錢(細(xì)末),白粳米2合。 2026.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2026.3. 加:炙甘草、白粳米 2026.4. 減:牡蠣、菖蒲 2026.5. 功效:溫病7-8日以后,脈虛數(shù),舌絳苔少,下利日數(shù)十行,完谷不化,身雖熱者。 2126.6.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 2127. 相似度50%:引胃湯 2127.1. 組成:人參1錢,黃連3錢,吳茱萸3分,菖蒲3分。 2127.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2127.3. 加:黃連、吳茱萸 2127.4. 減:牡蠣、赤石脂 2127.5. 功效:胃中濕熱極盛,腹痛作痢,上吐不食,下痢不止,甚至勺水難飲,胃中悶亂者。 2127.6. 來源:《辨證錄》卷七。 2128. 相似度50%:遠(yuǎn)志茯神丸 2128.1. 組成:人參3兩,茯神3兩,遠(yuǎn)志2兩,菖蒲2兩。 2128.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2128.3. 加:茯神、遠(yuǎn)志 2128.4. 減:牡蠣、赤石脂 2128.5. 功效:小兒驚怖大啼,及見異物動神,恍惚不寧,狂妄驚悸,睡眠不穩(wěn),多汗心忪,精神瘖鈍,寒熱咽干,手足煩熱。 2128.6.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引《王氏手集》。 2229. 相似度50%:牡蠣丸 2229.1. 組成:牡蠣3兩(白者,盛瓷合子內(nèi),更用鹽末1兩蓋頭鋪底,以炭火約5斤燒半日,取出,研如粉),赤石脂3兩(搗碎醋拌勻濕,于生鐵銚子內(nèi),慢火炒令干,研如粉)。 2229.2. 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 2229.3. 減:人參、菖蒲 2229.4. 功效:小便失禁。 2229.5.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五。 22原方組成: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功效:小便頻數(shù)。來源:《普濟(jì)方》卷三二一。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相似度50%:人參散組成:人參1分(去蘆頭),丁香1分,菖蒲1分。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丁香減:牡蠣、赤石脂功效:小兒嘔吐不止,心神煩悶,惡聞食氣。來源:《圣惠》卷八十四。相似度50%:參附耆蠣湯組成:人參、黃耆、附子、牡蠣各等分。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黃耆、附子減:赤石脂、菖蒲功效:產(chǎn)后絕汗如雨,手足清冷者。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相似度50%:菖蒲散組成:菖蒲1分,肉豆蔻2分(去殼),人參1分(去蘆頭),白茯苓1分。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肉豆蔻、白茯苓減:牡蠣、赤石脂功效:小兒霍亂吐瀉不止,心胸?zé)灐碓矗骸妒セ荨肪戆耸?。相似?0%:菖蒲丸組成:菖蒲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茯苓半兩。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赤茯苓減:牡蠣、赤石脂功效:小兒嘔吐喘促。來源:《圣惠》卷八十四。相似度50%:赤石脂丸組成:赤石脂1兩,人參1兩,干姜(炮)半兩,龍骨3分。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干姜、龍骨減:牡蠣、菖蒲功效:產(chǎn)后久瀉不止。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四。相似度50%:定志補(bǔ)心湯組成:遠(yuǎn)志(去心)4兩,菖蒲4兩,人參4兩,茯苓4兩。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遠(yuǎn)志、茯苓減:牡蠣、赤石脂功效:心氣不足,心痛驚恐。來源:《千金翼》卷十五。相似度50%:定志丸組成:菖蒲2分,遠(yuǎn)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參3兩。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遠(yuǎn)志、茯苓減:牡蠣、赤石脂功效: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愈暮劇,或暮愈朝發(fā),發(fā)則狂眩。能近視,不能遠(yuǎn)視。來源:《古今錄驗》引陳明方(見《外臺》卷十五)。相似度50%:粉汗散組成:麻黃根1兩,牡蠣1兩(燒赤),龍骨半兩,赤石脂半兩。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麻黃根、龍骨減:人參、菖蒲功效:汗出過多。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二十。相似度50%:封口藥組成:牡蠣(煅存住)、赤石脂(生研)、國丹務(wù)等分。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國丹減:人參、菖蒲功效:肉皮損傷破裂者。來源:《醫(yī)統(tǒng)》卷七十九。相似度50%:茯神丸組成:菖蒲2分,遠(yuǎn)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參3兩。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遠(yuǎn)志、茯苓減:牡蠣、赤石脂功效: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愈暮劇,暮愈朝發(fā),發(fā)則狂眩。來源:《古今錄驗》引陳明進(jìn)方,見《外臺》卷十五。相似度50%:厚樸湯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炙)3兩,牡蠣(煅)3兩,人參1兩。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厚樸減:赤石脂、菖蒲功效:三消渴疾,飲水無度,小便隨之,肌肉消瘦。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相似度50%:開心散組成:遠(yuǎn)志4分,人參4分,茯苓2兩,菖蒲1兩。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泥煅),赤石脂1兩(醋浸7次),菖蒲3兩。加:遠(yuǎn)志、茯苓減:牡蠣、赤石脂功效:好忘。來源:《千金》卷十四。相似度50%:閉白丸組成:龍骨(煅)、螵蛸、牡蠣(煅)、赤石脂(煅)。原方對照:人參,牡蠣半兩(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