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場作文常見課件_第1頁
高考考場作文常見課件_第2頁
高考考場作文常見課件_第3頁
高考考場作文常見課件_第4頁
高考考場作文常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考場作文常見失誤與補救高考考場作文常見失誤與補救1高考考場作文的成功與否決定著整個高考的成敗,但是,在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要高質(zhì)高量地完成一篇作文,實屬不易。許多平時能寫好作文的同學可能也會由于種種原因而出現(xiàn)臨場發(fā)揮的失誤,導致失分。如果高考考場作文真的“馬失前蹄”了,我們又該如何補救呢?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在考場作文臨場如果萬一出現(xiàn)了下面的失誤,千萬不驚惶失措,一定要冷靜,想方設法地去彌補挽救。如果因過度緊張或驚慌而導致大腦一片空白,那就真的一切都完了。下面,我們來具體談談高考作文中考生們常見的失誤與補救辦法。高考考場作文的成功與否決定著整個高考的成敗,但是,在時間緊、2失誤一:立意偏差挽救辦法:及早切斷,轉(zhuǎn)向正途。如果是剛寫了一兩段就發(fā)現(xiàn)文章的立意有偏差,就要停下筆來冷靜地審視一下已經(jīng)寫的部分。如果這一部分雖然立意出現(xiàn)偏差,但后面還有挽回的余地,就要當機立斷,利用有用部分努力向正確方向靠攏;如果仔細審視之后發(fā)現(xiàn)已寫部分沒有利用價值,就一定要忍痛舍棄,重新開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比如有考生以“背后”為話題作文,開篇寫了兩段突然發(fā)現(xiàn)寫的是父母對自己的愛與關心,是父母如何為自己付出,立意顯然有了偏差。這可怎么辦呢?后來,這位考生經(jīng)過仔細研究,決定利用前面已經(jīng)寫的內(nèi)容努力轉(zhuǎn)向正途,緊接著寫了這一段:失誤一:立意偏差挽救辦法:及早切斷,轉(zhuǎn)向正途。3有這么一雙手,曾經(jīng)橫亙在我的身前,在我懵懂無知的時候,它是我生命的長城,守護著我,保衛(wèi)著我;后來,我從搖籃里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這雙手便悄悄地隱沒了。而當我受傷時、跌倒時,我才驀然發(fā)現(xiàn),那雙手從來就不曾消失,它其實一直都在我的背后,默默地陪著我,只待我憔悴時、無力時悄悄告訴我那一份愛永在。這一段就把前面誤寫的父母對“我”的“關心”與“愛”巧妙地轉(zhuǎn)向了“背后”,后面就可以繼續(xù)寫父母的愛與關心是如何在“背后”默默地幫助著“我”,給“我”指明方向,為“我”分憂解難了,文章立意自然回到了“正軌”。有這么一雙手,曾經(jīng)橫亙在我的身前,在我懵懂無知的時候,它是我4失誤二:中心不明中心不明的文章往往容易把一些相似或是有部分相同點的話題搞混了,比如寫“堅強”,結(jié)果文章寫出來既像在寫“勇氣”又像在寫“苦難”。當然,“堅強”“勇氣”“苦難”,三者之間確實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畢竟是有主有次的。挽救方法:突出主旨,淡化其他。這里的突出主旨,是指在不同段落中,盡可能用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來突出你要寫的主旨。如果你要突出“堅強”,就可用“堅強,讓我們……”來作為每一段的中心句,出現(xiàn)在段首;如果你要突出“勇氣”,就可用“勇氣,使我們的人生(奮斗、過程)……”來作文中心句,這樣,文章的中心自然得到強化失誤二:中心不明中心不明的文章往往容易把一些相似或是有部分相5比如有考生在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中,把“成熟”“沉穩(wěn)”“理智”“大度”“寬容”等寫在一起,結(jié)果“成熟”這個主題被“沉穩(wěn)”“理智”“大度”“寬容”等淹沒了,致使文章中心不明。其實,不管是“沉穩(wěn)”“理智”還是“大度”“寬容”,都是“成熟”的體現(xiàn),要彌補這個缺陷,不妨這樣救一救:成熟是心靈的一種升華,是一個質(zhì)變的過程,是一個人脫離孩提時代走向成人的重要標志。成熟意味著理智,教人如何面對各樣的干擾和誘惑,分清惡與善、情與仇,正確地把握自己的方向;成熟預示著沉穩(wěn),教人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大喜亦不會大悲,處亂不驚,應變自如;成熟蘊含著寬容,教人包容他人,給他人與自己一方可以回轉(zhuǎn)的余地,留得一份尊重。比如有考生在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中,把“成熟”“沉穩(wěn)”“理6失誤三:用例不當

有的同學審題立意都對,可得分卻并不如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例子不當。這里的用例不當又分為幾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所引用的例子與主旨無關,這種情況無法挽救,只能舍棄;另一種情況是引用的例子能體現(xiàn)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但闡述不夠明確,致使閱卷老師沒有看出這個例子的用意。因為每一個素材都不可能只具有單一的用途,它在不同的情況下往往會表現(xiàn)不一樣的主題,所以被判為用例不當是完全有可能的。失誤三:用例不當有的同學審題立意都對,可得分卻并不如意,究7要明示用意,就需要考生仔細分析所要引用的例子,分析這個例子包含哪方面的意思,這些含意分別在什么情況下起作用,在你所寫問咋還能帶個主題下,你要用的是例子哪個角度的含意……這些信息,在行文過程中都要明確地表達出來。比如有考生在寫一篇以“此岸與彼岸”為話題的作文時,這樣寫:要明示用意,就需要考生仔細分析所要引用的例子,分析這個例子包8“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納蘭容若才絕癡絕,青梅竹馬的表妹被迫入宮,“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浪是路人?!奔{蘭從此魂牽夢系,郁郁寡歡。夫人盧氏縱然嬌憨柔美,溫婉可喜,卻怎么也走不進丈夫的心里。終于,盧氏婚后三年抑郁而終。而此時的納蘭如夢初醒,悔恨難言,常常想起盧氏的好,盧氏的賢惠,盧氏的體貼。為了心中那個遙不可及的夢,他辜負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這一段文字應該說寫得很美,但其含意有很多,可以論述納蘭容若的深情,也可以表達他錯過的不幸,還可以闡釋珍惜這個主題。那么,就這一段文字而言,如何讓閱卷老師一下子就能看出你是在證明“此岸與彼岸”呢?其實,可以這樣明示一下:“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9其實,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真正的自我,是應該外物隨境,內(nèi)心淡定,別人的生活讓別人去過,摘不到的花任它在彼岸開落,而自己,只需要珍惜自己現(xiàn)在所擁有的,才不會后悔,否則,彼岸的你得不到,此岸的又已失去,那才是真正的兩手空空。這樣一明示,就明確表示納蘭容若的例子是想表達“不如憐取眼前人”,“彼岸的你得不到,此岸的又已失去,那才是真正的兩手空空”這個主題,也就不用擔心閱卷老師不明就里了另外要補充的是,有些例子雖然具有某種意思,但是這種意思比較偏,或者說尚有爭議,最好不要用,比如有考生在寫以“高與低”為話題的作文時,引用了周作人的例子,說周作人忍辱負重,為了暗中保護文物而為日偽做事什么的。雖然學術界確實有這種說法,但這種說法畢竟是有爭議的,所以考生盡量不要用,這就是所謂的謹慎出新。其實,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真正的自我,是應該外物10失誤四:行文跑偏

挽救方法:巧設鋪墊,擇機回歸。一般來說,既然是逐漸跑偏的,就一定有某種方法可以重新回到正題上去??忌绻诳紙錾铣霈F(xiàn)了這種失誤,千萬不要慌張,而是要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如果要從已經(jīng)偏差了的主題回到正題上,需要具備什么條件,然后就可以有意識地去創(chuàng)造出這些條件,當這些條件創(chuàng)造出來后,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回歸到正題上了,而前面跑偏了的部分猛一看好像是你精心設置的鋪墊——雖然這種小伎倆實際上瞞不過閱卷老師的眼睛,但他也一定能理解你努力想挽救文章的心情,這種情況下,老師一般不會太為難你的。失誤四:行文跑偏挽救方法:巧設鋪墊,擇機回歸。11比如,有考生在寫命題作文“欣賞”時,提到要能“欣賞”事物,就得先有度量來容納事物,容納之后才能發(fā)現(xiàn)其美好之處,才能真正欣賞,應該說這個想法不錯,但在行文過程中,這位考生卻不由自主地偏到“度量”上去了:能否欣賞,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內(nèi)在素質(zhì)。欣賞應該建立在一定高度上的品德與思想上,氣量狹小的人永遠不會體會欣賞之美。翻開歷史的書卷,一段段生動的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秦朝大殿,藺相如“論罪當誅”,秦王本可使其“就湯鑊”,然而他被藺相如的足智多謀所折服,大度地寬容了藺相如的無視,這是王者才有的風范,正是這種風范成就了秦朝的統(tǒng)一大業(yè);在曹軍軍帳中,關羽封金掛印,曹操本可以派兵追趕,然而他同樣選擇了大度,尊重關羽的不慕富貴,寬容其過關斬將千里走單騎的忠心,這是豪情的體現(xiàn),曹操正因為擁有這種豪情,才能指點江山,逐鹿中原。比如,有考生在寫命題作文“欣賞”時,提到要能“欣賞”事物,就12這篇文章寫到這里,考生就不由自主地“跑偏了”,從“欣賞”跑到“大度”上去了。寫到這里,把前面所寫的部分全部劃掉重寫顯然不現(xiàn)實,可是有明顯偏題,這該怎么彌補呢?其實,考生可以這樣分析一下:“大度”怎么才能回到“欣賞”上去?大度代表寬容,代表在內(nèi)心愿意接受這個事物,那么愿意接受這個事物就意味著喜歡這個事物,而喜歡就意味著欣賞,這樣,文章主題就可以從“大度”回歸到“欣賞”了,所以,針對這篇文章,我們可以這樣設置回轉(zhuǎn)的條件:這篇文章寫到這里,考生就不由自主地“跑偏了”,從“欣賞”跑到13不錯,這兩件事都體現(xiàn)了他們的大度,但我們想一想,如果秦王不是發(fā)現(xiàn)了藺相如的足智多謀,如果曹操不是欣賞關云長的忠勇,他們能有這般大度嗎?秦始皇逼死了呂不韋,曹操殺死了楊修,為什么就體現(xiàn)不出大度了呢?其關鍵就在于,他們從藺相如和關羽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義,發(fā)現(xiàn)了忠,而這義、這忠恰恰又是他們所欣賞的,所以他們才能夠?qū)捜荨w根結(jié)底,還是欣賞決定了他們所能擁有的度量。這樣一補充,前面的“度量”就成了“欣賞”的鋪墊,雖然期間曾經(jīng)偏離主題,但最后還是回歸正途了。不錯,這兩件事都體現(xiàn)了他們的大度,但我們想一想,如果秦王不是14失誤五:議論缺失有部分考生在寫作文特別是議論文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失誤就是議論缺失??忌_篇提出論點后就開始舉例子來證明論點,但是偏偏忘記了議論文是要通過說理來證明道理的正確性的。就如數(shù)學上定理推論的證明一樣,必須先通過證明的過程來證明這個定理推論是成立的,然后才可以用例題來進一步熟悉。而造成議論部分的缺失,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①考生自己覺得這個道理太明顯了,根本用不著論證,就是所謂的“一看就是正確的”;②想論證卻無話可說,不能順利地組織好論證語言,說來說去就那么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失誤五:議論缺失有部分考生在寫作文特別是議論文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15挽救方法:多方考慮,盡量說理。要挽救這種失誤,學生沒有一定的能力是比較難做到的,所以對于第二種失誤,“想論證卻無話可說”的同學來說,短時間內(nèi)迅速糾正是不現(xiàn)實的,還是需要平時多看多思多項,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思辨能力。對于第一種失誤,考生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章寫成觀點加例子的了,就應該馬上意識到議論的缺失,這時就要認真思考:這個議論加在什么地方比較好?已寫出來的例子怎么辦?能不能把已寫出來的例子變成議論的引入部分?有些時候,我們可以把傳統(tǒng)議論文先議論后舉例的形式改變一下,變成先舉例再總結(jié)議論,雖然看上去可能別扭一點,但至少要比缺失議論來得強些。另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好過渡句、過渡段,好的過渡句、過渡段可以將文章銜接得更緊湊,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挽救的痕跡,盡量減少失分。挽救方法:多方考慮,盡量說理。16比如以“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人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边@是馬克得斯對他的贊美。有人說,這句話不僅僅是對莫扎特音樂的贊美,它還能引發(fā)人們對個人事、身邊事、國家事、天下事的思考或感悟?!睘椴牧蠈懸黄魑臅r,有一位考生意識到所有緊張關系都消除是大家有了一定的共識,有了共同的價值感、認同感的緣故,就提筆這樣寫:日本救援隊來了,那一刻他們忙碌奮戰(zhàn)的身影,他們向死難者默哀的身影,感動了中國與日本無數(shù)的人們,這一刻,正是對生命的愛與尊重讓兩個民族之間的堅冰正在悄悄融化;寶島救援隊來了,一場大自然的浩劫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兩岸冰封了八年的隔閡在那一刻渙然冰釋,在至高無上的生命面前,讓兩岸的心緊緊相連,讓國共有了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比如以“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人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17這兩則例子還是很典型的,但到了這里,這位考生還是沒有點明這兩則例子證明的普遍道理,議論部分缺失。經(jīng)過思考,這位考生在后面加上了這樣的議論:在這個世界,總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超越地域,超越國界,超越民族,超越種族的,如愛,如真善美,如對生命的尊重,如對正義的追求……正是整個人類對生命的愛、尊重與悲憫,正是這一種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階級、超越文化的力量,讓這一刻的我們,全都成了汶川人!我們的對立,全部在這一刻統(tǒng)一;我們的隔閡與敵視,也全部在這一刻消除。這樣一來,就把前面缺失的議論補上了,雖然可能顯得晚了些,但總比沒有要好得多。這兩則例子還是很典型的,但到了這里,這位考生還是沒有點明這兩18失誤六:結(jié)尾無力

好的文章要求鳳頭豬肚豹尾,不少同學非常注重文章的開頭,卻忽略了文章的結(jié)尾。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文章結(jié)尾如果結(jié)不好的話,會讓人覺得作者功力有限,虎頭蛇尾,有時還會引起閱卷老師的懷疑——開頭寫得不錯,結(jié)尾怎么這么一般啊,會不會開頭是從哪里抄的呢?這樣,閱卷老師可能就會對你的整篇文章產(chǎn)生一定的誤判。其實,文章對于結(jié)尾的要求無非是:①能扣緊主題,照應開頭及前文;②能深化或升華文章主旨,引人思考;③漂亮有力,發(fā)人深思,引人聯(lián)想;④具有一定的回味余地。失誤六:結(jié)尾無力好的文章要求鳳頭豬肚豹尾,不19挽救方法:照應為本,再及其他。這種挽救方法的意思是,結(jié)尾首先要保證能再次強調(diào)文章主旨,要保證你的結(jié)尾與題目能形成照應,起碼要在結(jié)構上顯得完整,其次才是去追求優(yōu)美、哲理、蘊藉,及升華主旨、深化文章主題等作用。要達到這個目的,同學們一是要積累一些有文采、富有哲理性的素材,比如詩詞歌賦,名言警句,幽默典故等;二是要學會將積累的材料巧妙地使用,比如將詩詞上下句(片)拆開,一句用在開頭,一句用在結(jié)尾,形成天然的首尾呼應,或者巧妙運用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達到豹尾的效果。挽救方法:照應為本,再及其他。20比如,要以“此岸與彼岸”為話題來寫一篇文章,有位考生是這樣開頭的:小時候,我的家住在一個山水環(huán)繞的小山村。每當爺爺拉著我來山間玩耍時,我總會問爺爺:“山的那頭是什么?水的那岸是什么?”爺爺會瞇著眼睛告訴我:“山的那頭還是山,水的那岸還是水啊。”當我上學走出那里時,我站在岸邊遠望,原來山的這頭也是山,水的這頭也是水,彼岸即此岸,什么都是沒有絕對的。這個開頭應該說還是不錯的,有一定的哲理性,如果結(jié)尾僅僅是平淡地照應一下,就顯得太沒有力度。在文章結(jié)尾時,這位考生考慮到文章中引用了《笑傲江湖》的例子,就這樣結(jié)尾:有些時候,當我們癡情于彼岸,懷揣著對彼岸的憧憬時,總會盲目地追求。正如《笑傲江湖》中的青城派余滄海,為了想渡到彼岸尋得林家的辟邪劍譜不惜用盡殘酷的手段逼迫林家,滅其九族。可當他渡到彼岸時,卻發(fā)覺,彼岸即此岸,辟邪劍譜早已落入岳不群手中了。比如,要以“此岸與彼岸”為話題來寫一篇文章,有位考生是這樣開21后來,經(jīng)過討論,建議用電影版《笑傲江湖》的《滄海一聲笑》的歌詞來作結(jié),形成了這樣的結(jié)尾:滄海笑,滔滔兩岸潮;蒼天笑,紅塵俗事知多少;醉幾何,豪情還在癡癡笑笑……一個倜儻老人,一曲《笑傲江湖》告誡人們:此岸即彼岸,彼岸即此岸,世上本無永恒,所不同的只是此時在彼,彼時在此,唯留下滄海蒼天笑蒼生。這個新結(jié)尾,不但照應了開頭與文章中用的例子,還將主旨升華到了宇宙蒼生的角度,特別是“此岸即彼岸,彼岸即此岸,世上本無永恒,所不同的只是此時在彼,彼時在此,唯留下滄海蒼天笑蒼生”一句,蘊含深刻的哲理,還照應了文章主題主題,非常有力度,堪稱豹尾。后來,經(jīng)過討論,建議用電影版《笑傲江湖》的《滄海一聲笑》的歌22高考考場作文常見失誤與補救高考考場作文常見失誤與補救23高考考場作文的成功與否決定著整個高考的成敗,但是,在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要高質(zhì)高量地完成一篇作文,實屬不易。許多平時能寫好作文的同學可能也會由于種種原因而出現(xiàn)臨場發(fā)揮的失誤,導致失分。如果高考考場作文真的“馬失前蹄”了,我們又該如何補救呢?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在考場作文臨場如果萬一出現(xiàn)了下面的失誤,千萬不驚惶失措,一定要冷靜,想方設法地去彌補挽救。如果因過度緊張或驚慌而導致大腦一片空白,那就真的一切都完了。下面,我們來具體談談高考作文中考生們常見的失誤與補救辦法。高考考場作文的成功與否決定著整個高考的成敗,但是,在時間緊、24失誤一:立意偏差挽救辦法:及早切斷,轉(zhuǎn)向正途。如果是剛寫了一兩段就發(fā)現(xiàn)文章的立意有偏差,就要停下筆來冷靜地審視一下已經(jīng)寫的部分。如果這一部分雖然立意出現(xiàn)偏差,但后面還有挽回的余地,就要當機立斷,利用有用部分努力向正確方向靠攏;如果仔細審視之后發(fā)現(xiàn)已寫部分沒有利用價值,就一定要忍痛舍棄,重新開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比如有考生以“背后”為話題作文,開篇寫了兩段突然發(fā)現(xiàn)寫的是父母對自己的愛與關心,是父母如何為自己付出,立意顯然有了偏差。這可怎么辦呢?后來,這位考生經(jīng)過仔細研究,決定利用前面已經(jīng)寫的內(nèi)容努力轉(zhuǎn)向正途,緊接著寫了這一段:失誤一:立意偏差挽救辦法:及早切斷,轉(zhuǎn)向正途。25有這么一雙手,曾經(jīng)橫亙在我的身前,在我懵懂無知的時候,它是我生命的長城,守護著我,保衛(wèi)著我;后來,我從搖籃里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這雙手便悄悄地隱沒了。而當我受傷時、跌倒時,我才驀然發(fā)現(xiàn),那雙手從來就不曾消失,它其實一直都在我的背后,默默地陪著我,只待我憔悴時、無力時悄悄告訴我那一份愛永在。這一段就把前面誤寫的父母對“我”的“關心”與“愛”巧妙地轉(zhuǎn)向了“背后”,后面就可以繼續(xù)寫父母的愛與關心是如何在“背后”默默地幫助著“我”,給“我”指明方向,為“我”分憂解難了,文章立意自然回到了“正軌”。有這么一雙手,曾經(jīng)橫亙在我的身前,在我懵懂無知的時候,它是我26失誤二:中心不明中心不明的文章往往容易把一些相似或是有部分相同點的話題搞混了,比如寫“堅強”,結(jié)果文章寫出來既像在寫“勇氣”又像在寫“苦難”。當然,“堅強”“勇氣”“苦難”,三者之間確實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畢竟是有主有次的。挽救方法:突出主旨,淡化其他。這里的突出主旨,是指在不同段落中,盡可能用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來突出你要寫的主旨。如果你要突出“堅強”,就可用“堅強,讓我們……”來作為每一段的中心句,出現(xiàn)在段首;如果你要突出“勇氣”,就可用“勇氣,使我們的人生(奮斗、過程)……”來作文中心句,這樣,文章的中心自然得到強化失誤二:中心不明中心不明的文章往往容易把一些相似或是有部分相27比如有考生在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中,把“成熟”“沉穩(wěn)”“理智”“大度”“寬容”等寫在一起,結(jié)果“成熟”這個主題被“沉穩(wěn)”“理智”“大度”“寬容”等淹沒了,致使文章中心不明。其實,不管是“沉穩(wěn)”“理智”還是“大度”“寬容”,都是“成熟”的體現(xiàn),要彌補這個缺陷,不妨這樣救一救:成熟是心靈的一種升華,是一個質(zhì)變的過程,是一個人脫離孩提時代走向成人的重要標志。成熟意味著理智,教人如何面對各樣的干擾和誘惑,分清惡與善、情與仇,正確地把握自己的方向;成熟預示著沉穩(wěn),教人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大喜亦不會大悲,處亂不驚,應變自如;成熟蘊含著寬容,教人包容他人,給他人與自己一方可以回轉(zhuǎn)的余地,留得一份尊重。比如有考生在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中,把“成熟”“沉穩(wěn)”“理28失誤三:用例不當

有的同學審題立意都對,可得分卻并不如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例子不當。這里的用例不當又分為幾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所引用的例子與主旨無關,這種情況無法挽救,只能舍棄;另一種情況是引用的例子能體現(xiàn)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但闡述不夠明確,致使閱卷老師沒有看出這個例子的用意。因為每一個素材都不可能只具有單一的用途,它在不同的情況下往往會表現(xiàn)不一樣的主題,所以被判為用例不當是完全有可能的。失誤三:用例不當有的同學審題立意都對,可得分卻并不如意,究29要明示用意,就需要考生仔細分析所要引用的例子,分析這個例子包含哪方面的意思,這些含意分別在什么情況下起作用,在你所寫問咋還能帶個主題下,你要用的是例子哪個角度的含意……這些信息,在行文過程中都要明確地表達出來。比如有考生在寫一篇以“此岸與彼岸”為話題的作文時,這樣寫:要明示用意,就需要考生仔細分析所要引用的例子,分析這個例子包30“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奔{蘭容若才絕癡絕,青梅竹馬的表妹被迫入宮,“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浪是路人?!奔{蘭從此魂牽夢系,郁郁寡歡。夫人盧氏縱然嬌憨柔美,溫婉可喜,卻怎么也走不進丈夫的心里。終于,盧氏婚后三年抑郁而終。而此時的納蘭如夢初醒,悔恨難言,常常想起盧氏的好,盧氏的賢惠,盧氏的體貼。為了心中那個遙不可及的夢,他辜負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這一段文字應該說寫得很美,但其含意有很多,可以論述納蘭容若的深情,也可以表達他錯過的不幸,還可以闡釋珍惜這個主題。那么,就這一段文字而言,如何讓閱卷老師一下子就能看出你是在證明“此岸與彼岸”呢?其實,可以這樣明示一下:“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31其實,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真正的自我,是應該外物隨境,內(nèi)心淡定,別人的生活讓別人去過,摘不到的花任它在彼岸開落,而自己,只需要珍惜自己現(xiàn)在所擁有的,才不會后悔,否則,彼岸的你得不到,此岸的又已失去,那才是真正的兩手空空。這樣一明示,就明確表示納蘭容若的例子是想表達“不如憐取眼前人”,“彼岸的你得不到,此岸的又已失去,那才是真正的兩手空空”這個主題,也就不用擔心閱卷老師不明就里了另外要補充的是,有些例子雖然具有某種意思,但是這種意思比較偏,或者說尚有爭議,最好不要用,比如有考生在寫以“高與低”為話題的作文時,引用了周作人的例子,說周作人忍辱負重,為了暗中保護文物而為日偽做事什么的。雖然學術界確實有這種說法,但這種說法畢竟是有爭議的,所以考生盡量不要用,這就是所謂的謹慎出新。其實,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真正的自我,是應該外物32失誤四:行文跑偏

挽救方法:巧設鋪墊,擇機回歸。一般來說,既然是逐漸跑偏的,就一定有某種方法可以重新回到正題上去??忌绻诳紙錾铣霈F(xiàn)了這種失誤,千萬不要慌張,而是要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如果要從已經(jīng)偏差了的主題回到正題上,需要具備什么條件,然后就可以有意識地去創(chuàng)造出這些條件,當這些條件創(chuàng)造出來后,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回歸到正題上了,而前面跑偏了的部分猛一看好像是你精心設置的鋪墊——雖然這種小伎倆實際上瞞不過閱卷老師的眼睛,但他也一定能理解你努力想挽救文章的心情,這種情況下,老師一般不會太為難你的。失誤四:行文跑偏挽救方法:巧設鋪墊,擇機回歸。33比如,有考生在寫命題作文“欣賞”時,提到要能“欣賞”事物,就得先有度量來容納事物,容納之后才能發(fā)現(xiàn)其美好之處,才能真正欣賞,應該說這個想法不錯,但在行文過程中,這位考生卻不由自主地偏到“度量”上去了:能否欣賞,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內(nèi)在素質(zhì)。欣賞應該建立在一定高度上的品德與思想上,氣量狹小的人永遠不會體會欣賞之美。翻開歷史的書卷,一段段生動的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秦朝大殿,藺相如“論罪當誅”,秦王本可使其“就湯鑊”,然而他被藺相如的足智多謀所折服,大度地寬容了藺相如的無視,這是王者才有的風范,正是這種風范成就了秦朝的統(tǒng)一大業(yè);在曹軍軍帳中,關羽封金掛印,曹操本可以派兵追趕,然而他同樣選擇了大度,尊重關羽的不慕富貴,寬容其過關斬將千里走單騎的忠心,這是豪情的體現(xiàn),曹操正因為擁有這種豪情,才能指點江山,逐鹿中原。比如,有考生在寫命題作文“欣賞”時,提到要能“欣賞”事物,就34這篇文章寫到這里,考生就不由自主地“跑偏了”,從“欣賞”跑到“大度”上去了。寫到這里,把前面所寫的部分全部劃掉重寫顯然不現(xiàn)實,可是有明顯偏題,這該怎么彌補呢?其實,考生可以這樣分析一下:“大度”怎么才能回到“欣賞”上去?大度代表寬容,代表在內(nèi)心愿意接受這個事物,那么愿意接受這個事物就意味著喜歡這個事物,而喜歡就意味著欣賞,這樣,文章主題就可以從“大度”回歸到“欣賞”了,所以,針對這篇文章,我們可以這樣設置回轉(zhuǎn)的條件:這篇文章寫到這里,考生就不由自主地“跑偏了”,從“欣賞”跑到35不錯,這兩件事都體現(xiàn)了他們的大度,但我們想一想,如果秦王不是發(fā)現(xiàn)了藺相如的足智多謀,如果曹操不是欣賞關云長的忠勇,他們能有這般大度嗎?秦始皇逼死了呂不韋,曹操殺死了楊修,為什么就體現(xiàn)不出大度了呢?其關鍵就在于,他們從藺相如和關羽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義,發(fā)現(xiàn)了忠,而這義、這忠恰恰又是他們所欣賞的,所以他們才能夠?qū)捜?。歸根結(jié)底,還是欣賞決定了他們所能擁有的度量。這樣一補充,前面的“度量”就成了“欣賞”的鋪墊,雖然期間曾經(jīng)偏離主題,但最后還是回歸正途了。不錯,這兩件事都體現(xiàn)了他們的大度,但我們想一想,如果秦王不是36失誤五:議論缺失有部分考生在寫作文特別是議論文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失誤就是議論缺失??忌_篇提出論點后就開始舉例子來證明論點,但是偏偏忘記了議論文是要通過說理來證明道理的正確性的。就如數(shù)學上定理推論的證明一樣,必須先通過證明的過程來證明這個定理推論是成立的,然后才可以用例題來進一步熟悉。而造成議論部分的缺失,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①考生自己覺得這個道理太明顯了,根本用不著論證,就是所謂的“一看就是正確的”;②想論證卻無話可說,不能順利地組織好論證語言,說來說去就那么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失誤五:議論缺失有部分考生在寫作文特別是議論文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37挽救方法:多方考慮,盡量說理。要挽救這種失誤,學生沒有一定的能力是比較難做到的,所以對于第二種失誤,“想論證卻無話可說”的同學來說,短時間內(nèi)迅速糾正是不現(xiàn)實的,還是需要平時多看多思多項,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思辨能力。對于第一種失誤,考生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章寫成觀點加例子的了,就應該馬上意識到議論的缺失,這時就要認真思考:這個議論加在什么地方比較好?已寫出來的例子怎么辦?能不能把已寫出來的例子變成議論的引入部分?有些時候,我們可以把傳統(tǒng)議論文先議論后舉例的形式改變一下,變成先舉例再總結(jié)議論,雖然看上去可能別扭一點,但至少要比缺失議論來得強些。另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好過渡句、過渡段,好的過渡句、過渡段可以將文章銜接得更緊湊,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挽救的痕跡,盡量減少失分。挽救方法:多方考慮,盡量說理。38比如以“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人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边@是馬克得斯對他的贊美。有人說,這句話不僅僅是對莫扎特音樂的贊美,它還能引發(fā)人們對個人事、身邊事、國家事、天下事的思考或感悟。”為材料寫一篇作文時,有一位考生意識到所有緊張關系都消除是大家有了一定的共識,有了共同的價值感、認同感的緣故,就提筆這樣寫:日本救援隊來了,那一刻他們忙碌奮戰(zhàn)的身影,他們向死難者默哀的身影,感動了中國與日本無數(shù)的人們,這一刻,正是對生命的愛與尊重讓兩個民族之間的堅冰正在悄悄融化;寶島救援隊來了,一場大自然的浩劫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兩岸冰封了八年的隔閡在那一刻渙然冰釋,在至高無上的生命面前,讓兩岸的心緊緊相連,讓國共有了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比如以“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人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39這兩則例子還是很典型的,但到了這里,這位考生還是沒有點明這兩則例子證明的普遍道理,議論部分缺失。經(jīng)過思考,這位考生在后面加上了這樣的議論:在這個世界,總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超越地域,超越國界,超越民族,超越種族的,如愛,如真善美,如對生命的尊重,如對正義的追求……正是整個人類對生命的愛、尊重與悲憫,正是這一種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階級、超越文化的力量,讓這一刻的我們,全都成了汶川人!我們的對立,全部在這一刻統(tǒng)一;我們的隔閡與敵視,也全部在這一刻消除。這樣一來,就把前面缺失的議論補上了,雖然可能顯得晚了些,但總比沒有要好得多。這兩則例子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