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西南大學版第八部分共八部分_第1頁
西方哲學史西南大學版第八部分共八部分_第2頁
西方哲學史西南大學版第八部分共八部分_第3頁
西方哲學史西南大學版第八部分共八部分_第4頁
西方哲學史西南大學版第八部分共八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哲學史

石隆偉西方哲學史(西南大學版)第八部分(共八部分)注:本部分前兩頁是跟第一部分一樣,以后就都是新內容

西方哲學史的分期

古希臘中世紀近代時期(一)古希臘哲學(前6—6)(二)中世紀哲學(5—15)(三)文藝復興時期哲學(15起)(四)16末—18上半期西歐各國哲學(五)18世紀法國啟蒙哲學(六)18末—19世紀初德國古典哲學

古希臘哲學

希臘神話(資料)

早期自然哲學(一章)

古典時期哲學(二章)

晚期希臘哲學(三章)

西方哲學史小結—主要問題和主要特點一、哲學與科學、宗教的關系

西方哲學史是哲學與科學息息相關,與宗教相互滲透、調和而又相互對立、斗爭的歷史。哲學產生前,用宗教信仰和神話,通過感性的、表象的形式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哲學的誕生后人們的世界觀主要是通過思維、概念的形式來表達的。1、古希臘哲學是從宗教信仰和神話的束縛下和科學同時誕生的,它從一開始便與科學結成了不可分離的親緣關系,哲學家=科學家。2、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加之封建統(tǒng)治者把基督教會作為自己進行統(tǒng)治的最大支柱,西方哲學便又沉沒于宗教之中。3、近現代哲學的特征之一是哲學與宗教、思維與信仰基本上處于分離對立的狀態(tài)。主張恢復科學的理性。但都滲透著宗教神學,在這里哲學與神學相比,思維與信仰相比,大體上是理性占主導地位,它們所講的宗教和神大多理性化了或人本化了。二、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

西方哲學史是從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渾然一體觀,經過兩者分離對立的觀點,逐步走向兩者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以至到達批評和超越主客關系式的觀點的發(fā)展史。1、古希臘哲學是素樸的,尚未注意到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對立。2、中世紀哲學中的此問題,一般地說是追問世界是由神創(chuàng)造的還是本來就存在的。哲學中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對立就表現為天和人的對立,人的靈魂和肉體的對立,精神方面與自然方面的對立,宗教生活與塵世生活的對立。3、近代哲學的一條根本原則是把思維著的人,逐步深入地理解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獨立自主性的主體。其特點之一是自覺到思維與存在即主體與客體的對立,從而力求克服對立,達到統(tǒng)一。黑格爾在客觀唯心主義基礎上建立了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辯證統(tǒng)一。

三、普遍與個別、一與多的關系問題西方哲學史是對一與多,包括普遍與個別、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不變與變的關系的認識的發(fā)展史。1、古希臘哲學關于本原統(tǒng)治究竟是水還是氣或者是火等等的討論,實際上都是要在個別的、多樣性的、變動不居的東西中尋找普遍的、統(tǒng)一性的不變的東西。2、中世紀哲學的主要爭論實在論與唯名論之爭,從一方面看也可以說就是重普遍與重個別之爭,不過中世紀哲學是即從本體論的角度也從認識論的角度討論這個問題的,這兩派各有片面性,他們從不同方面把普遍與個別做了形而上學的割裂。3、近代哲學著重從認識論的角度討論了一多關系問題,總的趨勢是要求把二者結合起來。黑格爾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一與多的辯證關系,他不但達到了多樣性的統(tǒng)一,并進而達到了對立面的統(tǒng)一,他的“具體普遍”的思想和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是他的辯證法的核心,這使西方哲學史在一多關系問題方面,也在整個辯證法的發(fā)展方面,達到了近代哲學史上的最高水平。親愛的同學們:您們是旭日東升的太陽民族的希望寄托在您們身上!!!再見祝幸福健康資料

本章小結

“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睆目档碌劫M爾巴哈的德國古典哲學是德國資產階級形成并準備革命時期的產物,是1848年德國政治革命的前導。德國古典哲學也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上半葉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時期的產物,是西方哲學特別是近代西方哲學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社會生活(制度)的急劇巨變,科學新成果潮水般地涌現,經驗論唯理論的激烈爭論,啟蒙主義者對宗教的犀利批判以及對人的自由平等的充分闡述,等等——這一切不僅向人們展現了嶄新的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而且表明人似乎有著魔術般的實踐創(chuàng)造力量和認識能動作用。時代要求哲學作出概括和闡明。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奠基人據此用思辨方式構建起以人的知意情為對象的先驗哲學體系,闡發(fā)了人的能動性,而在黑格爾那里則形成了辯證法綱要。辯證法無疑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重大成果。應當歷史地評價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德國思辨唯心主義是以理性在抽象王國的無限創(chuàng)造(能動)力量來肯定人的地位和價值,體現了資產階級對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要求。19世紀30年代以來,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形勢日益到來,反宗教反神學斗爭成了實踐一理論的主要課題,這就導致黑格爾學派解體和青年黑格爾派產生。批判宗教的激進觀點導致返回到唯物主義,費爾巴哈人本學一唯物主義哲學也就應運而生。他把文藝復興以來思想家關于人的思想提升到哲學高度,建立起以人為本的人本學哲學,使人的學說以唯物主義哲學的一種形式確立了哲學地位。人的問題是從康德到費爾巴哈的德國古典哲學家們熱切關注并系統(tǒng)地予以論述的問題。他們各自外表相異的哲學體系,實質上都是圍繞人的問題而建立起來的。對人的理解,即從人是理性的,精神的,自我意識的人向感性現實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