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送別》賞析_第1頁
《長亭送別》賞析_第2頁
《長亭送別》賞析_第3頁
《長亭送別》賞析_第4頁
《長亭送別》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亭送別一、背景材料《西廂記》 的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 《鶯鶯傳》 ,王實甫寫《西廂記》雜劇時又參考了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王作與董作的情節(jié)大致相同,但前者堵塞了情節(jié)里的漏洞,刪去了蔓生的枝葉,加強了戲劇沖突,使人物性格發(fā)展更合情合理,語言更為精煉典雅,使《西廂記》 成為我國古典戲曲中的不朽之作, 也是王實甫特享盛名之作。賈仲明在《凌波仙》的吊頂里說:“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奇魁?!边@并不是溢美之詞。王實甫《西廂記》在明代出現了許多評刻本, 17世紀50年代,金圣嘆刪去了它的第五本, 變喜劇性結局為悲劇性結局, 并修改了前四本的文字, 使人物語言更加性格化。 《長亭送別》 是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的,寫崔鶯鶯隨母并在紅娘的隨侍下到十里長亭,給進京應考的張生送別。二、內容分析根據劇情的發(fā)展,安排了三個場面。第一個場面, [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三支曲子,寫鶯鶯在赴長亭路途中。 [端正好]以暮秋的凄涼景色為背景, 提供了一個適用展開人物心理活動的特定環(huán)境。 [滾繡球]從正面刻畫了鶯鶯怨恨別離的內心世界。作者用柳絲系馬兒、疏林掛斜暉、馬慢走車快行、松金釧減玉肌等,將人物抽象的感情表現得真實細膩。 [叨叨令]一曲,在自己的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環(huán)面前盡情傾吐離別的痛苦心情。第二個場面,從 [脫布衫]到[朝天子]八支曲子,寫鶯鶯在餞別宴上。[脫布衫]和[小梁州]是寫鶯鶯眼中所見到的張生愁悶哀傷的神態(tài)。[幺篇]、[上小樓]、[幺篇]、[滿庭芳]是將相思與離別對比來寫,表現了鶯鶯與張生兩情相依, 但礙于老夫人在場卻無法一吐衷腸的痛苦。[快活三]和[朝天子]緊扣別宴, 寫鶯鶯無心于酒食。 作者以美酒佳肴竟嘗著不如泥土的感覺, 突出表現鶯鶯因即將別離而怨恨的內心。第三個場面,從 [四邊靜]到[收尾]八支曲子,寫鶯鶯與張生長亭話別。 [四邊靜]是寫鶯鶯面臨別離對張生的百般依戀和內心的悲戚。[五煞]寫因依戀而生的叮嚀。 [四煞]與[三煞]著重寫鶯鶯預想別離后的孤寂冷清。 [二煞]又加叮囑, 透露了鶯鶯心中的憂患。 最后的[一煞]和[收尾]仍寫暮秋晚景,用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等景物來烘托鶯鶯離別張生后的無限惆悵之情。主旨:這折戲通過描寫鶯鶯送張生赴京趕考餞別于長亭的內心活動,表現了青年所向往的自由美好的愛情與封建禮教之間的尖銳矛盾, 控訴了封建家長所維護的禮教對人生的嚴重摧殘。三、寫作特點.借景寓情,熔抒情、寫景、敘事于一爐?!岸嗲樽怨艂x別?!睘榱藢扂L鶯的多情,寫鶯鶯離別之傷,作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一曲(端正好)的唱詞,擷取了暮秋時節(jié)六種自然景物, 構成了一種色彩斑斕、 廖廓高遠而又蕭索凄清的背景,但由于鶯鶯這個“離人”是用淚眼來觀察的,因此不論是在天空中飄浮著的碧云, 也不論是在大地上怒放的菊花, 不論是一陣緊似一陣的西風,還是南飛的北雁, 經霜似染如醉的樹林, 都淡淡地抹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都使“離人”不能不觸景生情,黯然神傷,潸然淚下。一曲(脫布衫)的唱歌,景物的色調則與前者有所不同。不論是“下西風,黃葉紛飛”,還是“染寒煙,衰草凄迷”,都是地地道道的悲涼的、零落的肅殺景色。這樣寫,既是為了寫張生“蹙愁眉,死臨侵地”的失魂落魄的神態(tài),也是為了寫鶯鶯此時此刻愁腸百結的思想感情。作者寫景始終是為了抒情服務的。在離別前,鶯鶯瞥見長長的柳絲,就油然而生用長柳絲把將要載著自己的情人遠去的玉驄馬系住的奇想, 看見疏林, 就想請疏林將斜暉掛住, 以延遲乃至阻止離別時刻的降臨。 果能如此, 則鶯鶯就不會因“分去得疾”而生“怨”了。在離別后, 鶯鶯目送張生騎馬遠去, 她多么希望張生的身影不致在自己的眼簾消失, 但“青山”阻擋了她的“送行”,“疏林”“淡煙暮靄”遮蔽了她的視線,使她不能如愿以償。 這兩次有關“疏林”等景物的描寫,手法雖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表達鶯鶯的別恨離愁。.塑造了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作者通過大段唱詞,正面塑造了崔鶯鶯的形象。她敢于反抗封建禮教, 大膽追求愛情自由, 對愛情真摯專一, 對功名利祿表示鄙棄,視之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這是一個閃耀著叛逆性格光輝此外,作者很注意運用心理描寫來表現鶯鶯的性別。象(滾繡球)中的“恰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猛聽得一聲‘去也’,松了金釧; 遙望見十里長亭, 減了玉肌”、(叨叨令) 中的“見安排車兒、馬兒,不由不熬熬煎煎的氣;甚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 (脫布衫)中的“酒席上斜簽著坐的,我見他蹙愁眉,死臨侵地”、 (小梁州)中的“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見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幺篇)中的“雖然久后成佳配,這時節(jié)怎不悲啼?意似癡,心如醉,只是昨宵今日,消減了小腰圍”、(上小樓)中的“我恰知那幾日相思滋味,誰想到那別情更增十倍”等句,都是作者對鶯鶯的心理活動所作的深刻而又細致的描寫。甚至在短短的說白中, 作者也常賦予豐富的心理內容。 比如鶯鶯在與張生拜別時說道:“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者?!边@一道白既表明了她對張生的依戀, 又表明了她對是否能高中的擔憂, 更表明了她對自己未來的命運無法把握。 總之,作者正是通過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 揭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從而使讀者對主人公產生強烈的同情心, 思考造成主人公痛苦的原因, 并痛恨封建禮教和封建勢力。.語言雅俗相濟,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此折中優(yōu)美典雅的語言,多用于創(chuàng)造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如[端正好]中“碧云天,黃花地,,”的名句;[一煞]中青山疏林、淡煙暮暮、夕陽古道、禾黍秋風的描寫、極富古詩詞韻味,讀來余香滿口。而淺俗本色的語言, 多用于人物感情的直接抒發(fā), 如[叨叨令]整段詞曲無遮無欄, 用的都是富有生活氣息的口語, 并巧妙地造成音節(jié)和聲韻的回環(huán)流轉, 用以表現人物嗚咽怨恨、 千回百轉的心情, 十分貼切生動。比喻:[四煞]:“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以“黃河溢”喻淚之多,以“華岳低”喻愁之重??鋸垼篬滾繡球]:“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 [幺篇]:“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睂扂L鶯因離別而形銷體損:“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寫鶯鶯離別悉之沉重無比;由于感情真摯,夸張不失真實。對比:截然的對比來表現人物內心所受刺激的尖稅程度, 如“須臾對面,頃刻別離”,“車兒投東,馬兒向西”,“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薄白蛉諅€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 ”都是用對比來強化人物感情。用典:[耍孩兒]鶯鶯與張生舉盞辭別時唱:“淋淋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 伯勞東去燕西飛, 未登程先問歸期。 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逼渲?,“紅淚”用《拾遺記》中薛靈蕓典故,“司馬青衫”化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