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漫畫改編電影(美國隊長)的媒介暴力研究綜述一、媒介暴力的定義從早期的研究來看,對于媒介暴力的定義廣為采取的是格伯納等人提出的暴力是借助或不借助武器、訴諸于己或針對別人的身體力量的公開表達,是違犯別人意愿、造成傷害或殺害的強迫性行動。[1]〔erbner,Gross,Jackson-Beeck,Jeffries-Fox,Signorielli,1978,p.179〕后來的媒介暴力內容研究,就是此基礎上不斷修正、拓展這一定義的內涵與外延。媒介暴力能夠從內容、機構、效果等多個維度進行界定,話語分析、符號學、媒介社會學等等都能夠成為其研究路徑,能夠說媒介暴力概念自己具有復雜性。有學者對媒介暴力從媒介主體、媒介主體和媒介環(huán)境三個方面進行考量,將媒介暴力詳細分為媒介化暴力、暴力化媒介、虛擬化暴力三個方面[2],在筆者看來更具有分析的可操作性。媒介化的暴力重要從內容暴力的方面考量,即群眾媒介所承載的內容是經(jīng)由媒介挑選、制造并傳播的暴力事件,是現(xiàn)實中的暴力行為被媒介轉述和圖景化了的暴力故事。由于媒介轉述和圖景化的經(jīng)過往往會為了引人注視而凸現(xiàn)暴力的刺激性內容,所以可稱之為媒介化的暴力。[3]暴力化的媒介屬于形式暴力層面,即群眾媒介利用其組織、技術和渠道上的傳播強勢,單向、集權地把握社會話語權、詮釋社會與社會現(xiàn)象、占用傳播資源以宣傳特定觀點、價值。暴力化媒介的存在前提,是在傳播媒介發(fā)展成為一股獨立的社會力量后出現(xiàn)的。虛擬化的暴力的概念與李普曼的擬態(tài)環(huán)境理論有同構性,也就是說,群眾媒介運用暴力的傳播手段為我們構建了一個虛擬的。在電影所建構的世界里,無論對于顯性暴力的展現(xiàn)還是牽涉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隱性暴力的隱喻,都是通過對于特定語境下賦予暴力內容一定的合法性而展開,這樣能消解受眾對于暴力內容的不適感,進而到達通過暴力手段建構受眾的目的。二、〔美國隊長〕電影個案分析〔一〕漫畫以及漫畫改編電影內容框架分析針對漫畫的媒介暴力研究,早在50年代精神病專家沃瑟姆開始關注這種媒介對兒童的影響。他的研究結論是:一、漫畫書的內容囊括了犯罪、暴力、恐懼和性,很多兒童都閱讀了漫畫書,那么,兒童必定會產(chǎn)生犯罪、暴力以及不正常的性行為等傾向;二、犯罪漫畫書會改變兒童對世界的看法,大量的犯罪和暴力的內容會使兒童以為世界就是如此。這些結論描繪敘述最后被納入了格伯納涵化理論的框架內,是描繪敘述媒介暴力對于受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影響主要研究結果。好萊塢有名導演奈特沙馬南曾說,美國漫畫永遠恒久不變的公式就是二元對立。英雄與壞蛋、正義與邪惡,與好萊塢電影亙古不變的原則一樣。這種二元對立的價值觀消解了現(xiàn)實生活中社會矛盾的復雜性和辯證性,是一種典型的利用本身的傳播強勢而發(fā)揮的媒介話語暴力。而美國漫畫文化在現(xiàn)代最主要的一次轉向是從上80年代至今,憑仗日益先進的電影制造技術,好萊塢電影制造商不斷地將經(jīng)典超等英雄漫畫搬上大銀幕。漫畫翻拍電影,不僅在美國文化產(chǎn)業(yè)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而且也為媒介暴力研究帶來了全新的課題。由于,電影是時空連續(xù)的藝術,而漫畫是靜止的藝術,固然都是用畫面來講述故事,用鏡頭〔漫畫分鏡〕構造整體;但是漫畫和電影的傳播方式不太一樣,漫畫針對的是個體受眾,因而反應意見出現(xiàn)的時間和方式一般比較分散。電影是通過集體體驗進行傳播的,而且在現(xiàn)代的視聽技術的沖擊下,愈加能混同真實世界和擬態(tài)世界的區(qū)別,在心理上更容易構成媒介等同效應。在媒介效果上更容易產(chǎn)生葛伯納等人提出的主流化〔mainstreaming〕的效果。能夠說,在電影媒介下,媒介暴力對于受眾影響將會愈加直接和深遠?!捕场裁绹犻L〕個案分析美國隊長是美國兩大漫畫巨頭之一漫威〔Marvel〕旗下的經(jīng)典形象,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與超人齊名,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漫畫人物。在先后幾任美國隊長中,最有名,最為讀者所認同的是史蒂夫羅杰斯,他被以為是美國精神的代表和美國夢的完美踐行者。1.美國隊長的形象分析美國隊長身著源于美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緊身戰(zhàn)役服,顏色鮮亮,手持號稱世界上最堅硬金屬亞德曼金鍛造盾牌,身材健碩,身手敏捷,被稱為擁有人類體能極限的運動能力,精通多種搏斗術,且具有出色的戰(zhàn)役批示能力。更主要的是,他集合了積極向上、忠實、仁慈、同情弱者、正義、富有和人文主義情懷等優(yōu)良品質。從廣義上說,美國隊長的形象是一系列在電影〔漫畫〕的語境帶有所指意義的符號所構成的。根據(jù)約翰菲斯克的說法,美國隊長身上所有符號聚合而成一種系統(tǒng)架構〔syntagma〕。[4]美國隊長首先的是身份,其符號所指的是美國的代表;藍白紅三色緊身戰(zhàn)役服代表了美國國家意志;敏捷的身手、出眾的搏斗術代表了美國強大的戰(zhàn)役力;而一系列優(yōu)秀的品質代表了美國深遠的清教徒精神傳統(tǒng)和自在民主的政治理念;尤其是美國隊長的標記他手里的盾牌,其材料自己就是極具殺傷潛力的金屬材料,但是最終鍛造成為盾牌,意指美國隊長的防守型戰(zhàn)役原則。而無論是電影中還是漫畫中,就是面對敵人的威脅,將自己的盾牌擲出擊倒敵人。值得留意的是,有研究表示清楚,一個人的視域內反復呈現(xiàn)各種武器圖片,會強化被試的急躁情緒和攻擊行為。同時,國內也有相應的研究結果,對攻擊性圖片的學習記憶使被試產(chǎn)生了攻擊性行為社會認知的啟動效應。在攻擊圖式處于激活狀況下,個體更容易將交往對象知覺為具有攻擊性,并相應的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攻擊性動作。[5]所以,美國隊長的盾牌只是符號學意義上防御性質的正義暴力的表征,在實際的媒介暴力內容展現(xiàn)中,其效果可以能是負面的。假如結合電影里的語境進行交換檢測的工作美國和美國國家意志對應的是全美以至全世界的共同敵人納粹法西斯權力;盾牌對應的是在美國本土和全世界正義國家遭到威脅的情況下正義的自衛(wèi)還擊;清教徒精神傳統(tǒng)和自在民主的理念對應的是納粹種族主義、狹隘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的精神傳統(tǒng)。因而,電影里特定歷史語境的局限下,上述的編解碼經(jīng)過就賦予了合理的表意秩序。進而,根據(jù)這種語境下的符號編解碼,美國隊長的形象為電影中媒介暴力的施行賦予了合法性。假如進一步對其形象進行政治詩學層面的分析,有人以為,美國隊長其超人的力量并非來自血統(tǒng),也非個人意志,而是科學技術科技把他從天然的劣等人變成人工的超人。但科學技術并非與其靈魂不發(fā)生關系,其所承載的是二戰(zhàn)中美國以科技和工業(yè)仲裁軸心國以實現(xiàn)世界正義的大敘事,其的意志精神與國家共同體具有同構性,而美國隊長的核心品質其實就是美國的集體意志,一種集體化、科技化了的意志生存論構造。美國隊長除了身體素質和盾牌,其最大的十分之處也就在于他代表著20世紀上半葉渾厚的美國精神,對榮譽、集體、嚴肅、道德、犧牲的看重對于今天的美國來說,這些渾厚的老美國精神是具有神話性質的,而那塊以保衛(wèi)為原則的盾,所代表著的一種更富道義與防御性的全球戰(zhàn)略,也是今天美國所缺失的。在這一維度上對于美國隊長的形象解構,具體表現(xiàn)出出是電影媒介把握媒介話語的符號暴力。2.〔美國隊長〕的電影敘事分析易受影視暴力影響的青少年往往具有下面特點:對影視中故事情節(jié)確實信度高;相信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對施行暴力的所謂英雄角色高度認同。國內有研究表示清楚,偏愛暴力節(jié)目的青少年對暴力贊同水平高于不喜歡暴力節(jié)目的青少年,而贊成度與認可度通常是暴力傾向構成的前提。[6]在筆者看來,這種贊成度與認可度的獲得重要是源自受眾對于其暴力行為的合法性認可而構成的。在尋求法治精神發(fā)達的美國,法律的程序正義是正常社會秩序中最為主要和關鍵的表征,但是物極必反,判例法系下的美國,在尋求程序正義的同時,存在著客觀上縱容事實犯罪的弊端?,F(xiàn)實的司法體系神圣而不容進犯,漫畫和電影成為了民眾心理的宣泄口,因而,一大批游走于司法體系邊沿、用個人能力懲辦罪犯,維護西方法理學意義上的vigilantejustice的超等英雄形象應運而生。媒體文化的文本清楚明晰地表達了一種文化的恐懼和希望、夢想和夢魘,它因此是一種嶄新的、主要的社會心理洞見力的源泉,展現(xiàn)了特定機會中的受眾的感受和想法。[7]賈磊磊以為,電影中經(jīng)過敘事邏輯校正后的暴力,正為觀眾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個正常的出口,使他們遭到壓抑的心理激動通過電影中故事化的表述得到某種緩解。[8]電影中,美國隊長史蒂夫羅杰斯在承受基因改造之前,是一個身材瘦小,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青年,多次參軍體檢都沒有獲得通過。但是主持超等兵士血清項目的厄斯金博士以為他具有控制自己超等能力為正義事業(yè)所用的精神品質,遂私自改動了體檢報告,讓羅杰斯得以參與超等兵士血清項目,最終賦予了羅杰斯施行暴力的能力,這是的程序非法、結果正義典型例子。同樣,在影片中間部分,包含羅杰斯好友巴基在內的上百名美軍兵士為敵軍所俘虜,已經(jīng)擁有上尉軍銜的羅杰斯違背軍令,單身潛入敵軍后方基地,不僅成功將戰(zhàn)友救出,還一舉搗毀了重兵布防的敵軍基地。在這個經(jīng)過中,在簡單的善惡二元、行為正義等典型好萊塢敘事手法裝潢下的暴力行為,成為宣泄觀眾的敵對情緒或知足他們的攻擊欲望的心理出口,掩蓋了以忠實、富有集體主義覺悟著稱的美國隊長事實上違背了軍令如山的現(xiàn)實世界的基本原則。在這種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價值判定和行為上能夠簡單有效解決問題的暴力行為渲染下,或許就會產(chǎn)生伯克維茲提出的解禁暗示效果,即暴力內容會產(chǎn)生解禁的作用,媒介展現(xiàn)出太多的暴力內容,會使人們對暴力無動于衷,會減弱人們對侵略性行為的抑止,進而更容易行使暴力。伯克維茲在60年代提出解禁暗示效果其后續(xù)研究強調了侵略性產(chǎn)生所必需具備兩個條件來自于內部的因素〔如挫折或憤怒〕和外部環(huán)境〔適宜的暗示〕。與伯克維茨理論類似的,Anderson等人根據(jù)多年積累的研究結果,在整合上述理論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既強調外部因素,又關注個體特征的一般攻擊模型〔GAM〕。該模型強調,攻擊行為的出現(xiàn)決定于個人內部變量〔如敵意特質、對攻擊行為的態(tài)度〕和外部情境變量〔如失敗、挫折、暴力或激惹性事件和藥物等〕。[9]在〔美國隊長〕電影中,主人公的所有暴力性行為都事出有因,如德國間諜刺殺了把握超等兵士血清核心技術的厄斯金博士、數(shù)百名戰(zhàn)友被俘、親密戰(zhàn)友巴基在履行任務中殉職、面臨敵軍死亡威脅等等,這都符合上述侵略性行為產(chǎn)生的內外因。除此之外埋在營救人質這場戲之前,美國隊長剛剛在對前線將士的慰問演出中遭到了奚落,在敘事層面上也賦予了他想用實際行動證明本身價值的動因。3.〔美國隊長〕電影媒介暴力綜述電影的媒介化暴力是吸引受眾的主要審美圓素,〔美國隊長〕中大量的打斗、戰(zhàn)斗場面是該類型電影最重要的美學表征,也是最主要的賣點。該類電影以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使得劇情變得特別易于預測,故事走向成為僅僅為了支撐描寫展現(xiàn)暴力內容的大框架,因而,對劇情的理解和對矛盾復雜性的解讀在這類電影的觀看體驗中被消解,因此將觀眾對暴力內容的觀看最大化??偨Y來說,〔美國隊長〕中宣揚的是媒介暴力研究中典型的以正義形象進行的合理化暴力,在承受心理學上看,這種對暴力內容的展現(xiàn)和對暴力行為的前提建構一定水平上符合了社會可承受的道德原則內,而且感官性的暴力刺激也充任了媒介作為減壓閥的作用。尤其是超等英雄題材往往隱含了這樣一個前提:正常的法律程序和國家暴力機構已經(jīng)無法保衛(wèi)弱者,解決社會矛盾的情況下,超等英雄運用其超人類的能力保衛(wèi)了需要保衛(wèi)的群體。在美國,這一類與超等英雄暴力文本相關的案例不勝枚舉,近期一次就是震動世界的丹fo槍擊案。除了內容的暴力外,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形式暴力在〔美國隊長〕的電影也有所表現(xiàn)。首先,在媒介話語表達上傳遞了這么一類價值,即美國是世界整體和平穩(wěn)定不貳的維護者,電影中美國隊長的小隊里集結了黑人、亞裔、東歐人、法國人等世界上各種膚色、操著各種語言的人,其中隱喻的就是美國是反法西斯同盟的絕對領導者。其著實大多數(shù)好萊塢英雄題材、科幻題材類型片中,這類隱喻屢見不鮮。放眼全球該類影片生產(chǎn)情況,美國無疑占領了絕對多數(shù)的比例;而同時,這類影片又恰恰是電影產(chǎn)業(yè)中最為賣座的類型。美國恰是通過本國領先于世界的電影技術和電影營銷能力,把握了在電影媒介上絕對統(tǒng)治性的話語霸權,進而實如今意識形態(tài)話語傳播范圍上的全球化,實現(xiàn)了美國的娛樂產(chǎn)業(yè)與美國的國家敘事的合謀。以下為參考文獻:[1]Gerbner,Gross,Jackson-Beeck,Jeffries-FoxSignorielli:CulturalIndicators[M]ViolenceProfileNo.9,JournalofCommunicationVolume28,1978:176-207.[2][3]郝雨、王祎:〔媒介暴力:類型、效應及控制〕,[J]新聞記者,2009〔9〕:15-17,16.[4]〔英〕泰勒,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錫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FR魚網(wǎng)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山東鹽加工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彩色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連續(xù)電除鹽系統(tǒng)行業(yè)全景評估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中國勞保護目防護鏡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保潔服務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2025年高強度漆包線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1226-173534
- 中國消化系統(tǒng)藥物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無芯卷筒紙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內部審計程序》課件
-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日新班)(無答案)
- 江蘇省2024-2025年跨地區(qū)職業(yè)學校職教高考一輪聯(lián)考(機械專業(yè)綜合理論試卷含答案)
- 2024年事業(yè)單位租車服務滿意度調查及改進協(xié)議3篇
- 露天礦邊坡穩(wěn)定課件所有章節(jié)整合
- 運用PDCA提高吞咽障礙患者護理措施落實率
- 《法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 JGJ-T188-2009施工現(xiàn)場臨時建筑物技術規(guī)范
- 教師資格考試高級中學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
- 以諾書-中英對照
- 安徽法院聘用制書記員招聘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