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學期末考試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1.gif)
![民間文學期末考試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2.gif)
![民間文學期末考試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3.gif)
![民間文學期末考試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4.gif)
![民間文學期末考試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7822730b290c2a7c1aa71ebbab9b208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1民間文學期末考試一.名詞解釋1.神話(p-32)神話,是人類各共同體(氏族、部落、民族或國家)集體創(chuàng)造,代代相承的一種以超自然形象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為內核并為其服務的神圣敘事。它既是一種經典性的文學體裁,也是遠古人類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2.史事傳說(p-52)這類傳說以敘述重大的歷史事件為主,它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記錄歷史事件的某一個片段,而不去關心歷史事件的全過程,它的側重點在記事。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p-59)所謂箭垛式,是指民眾把一些同類情節(jié)集中安置在某一個人物身上的現象。民間傳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往往將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種性格進行集中描述,使這一性格在傳說人物身上得到強化,逐漸定型下來,形成一個具有極強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民間傳說中的魯班形象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4.AT分類法(p-65)“AT分類法”是由芬蘭學者阿爾奈提出,后經美國學者湯普森所完善的一種編制故事類型索引的方法。國際上將這種方法稱為“阿爾奈—湯普森”體系,簡稱“AT分類法”。即按相對有限的情節(jié)類型,將故事進行分類編目的一種分類方法。美國學者湯普森在1926-1927年間,對阿爾奈的索引作了重要的補充和修訂,所選資料范圍擴展到歐洲、亞洲、南美洲、澳洲等廣大地區(qū),修正了故事情節(jié)的提要,增加了各國資料的出處,對一些流傳較廣、情節(jié)較復雜的故事類型進行了進一步的分解。1928年,他出版了英文版的《民間故事類型索引》,1961年,該書再一次修訂后又印行了第二版?!癆T分類法”將故事劃分為五大類,共有2500個故事類型?!癆T分類法”為國際間的學術對話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這一分類體系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例如,盡管多次增補,但是世界上一些重要國家的故事仍未列入或列入較少,中國便是其一;關于故事范圍的界定、故事類別的劃分以及類型編排的順序等,“AT”分類法也有許多不夠合理之處。5.儀式歌(p-122)伴隨宗教儀式、節(jié)日慶典和婚喪禮儀等吟唱的歌謠。有的論著把它分為訣術歌、節(jié)令歌、禮俗歌和祀典歌四種。其中以禮俗歌在民間流行最廣,如出嫁歌、婚禮歌、孝歌或喪歌、起屋上梁歌等。6.花兒(p-128)流行于甘肅、青海、寧夏一帶,形式特別,又有多種流派,因而引起了人們濃厚的研究興趣,花兒既是一種格律體民歌,其結構形式又富于變化,以大體押韻、上下兩節(jié)句式和節(jié)奏的均衡對稱來構造優(yōu)美和諧的格律,于變化中構成具有統(tǒng)一風格的調子?;▋褐饕譃閮纱罅髋?,“河湟花兒”和“洮岷花兒”。7.民間諺語(p-139)民間諺語是人民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并廣為流傳的、簡潔凝練的,具有一定認識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語句。8.民間小戲(p-159)民間小戲是由勞動民眾集體創(chuàng)作并演出的一種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節(jié)和舞臺表演的小型綜合性藝術,屬于代言體。通常稱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戲。9.田野作業(yè)(p-201)田野作業(yè),又稱野外作業(yè),或田野調查,它作為一種可操作的科學調查研究方法,是與案頭作業(yè)相對應的到被調查對象所在地搜集實際資料的方法,是一種直接進入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或社會文化環(huán)境進行觀察、了解、記錄、調查的方法。二.思考題1.民間文藝學的學科性質(p-11)【論述】*********民間文藝學是專門研究民間文學的一門科學。從民間文藝學的學科性質來看,它是一門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獨立性的學科。民間文學是文學的一個種類,因此,民間文藝學自然屬于文藝學的范疇。但是,它又是一種特殊的文藝學,它研究的是一個民族在生活語境中創(chuàng)作和傳承的口頭文學,這種文學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與書面文學很不同的特點,因此,純粹使用文藝學方法很難全面揭示民間文學產生和流傳的規(guī)律。民間文藝學與民俗學關系密切。民俗學是一門研究民間生活文化傳承的學問,民間文學也是一種集體傳承的生活文化,因此民間文學是民俗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民間文學的歷史來看,最早對民間文學加以注意并從事搜集和研究的,主要是民俗學家。至今為止,在大多數西方國家,民間文學仍然主要屬于民俗學研究的范圍。但民間文學關注的是民間文化中的語言藝術部分,并主要從藝術和審美的角度加以研究。民間文藝學比一般的文藝學更需要歷史學的幫助。不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不了解特定民族與地區(qū)的文化史,不了解特定時期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許多民間文學作品的內容就難以理解。例如,不了解社會進化史,就很難理解洪水神話中“兄妹結婚”“葫蘆生子”等情節(jié);不了解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對人民的深重壓迫,就不能理解人民為什么對《孟姜女》那樣的偏愛,使它流傳兩千多年而不衰。反過來,民間文學也是歷史學研究的重要資料之一,無論在史料還是在史觀上,都如高爾基所言:“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勞動人民的真正歷史?!泵耖g文學與民族學也有很大關系。在許多民族中,尤其是那些處于前文學社會階段的民族,他們的歷史與文化大多靠口頭文學世代相傳。因此,民間文學的研究又成為民族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民間文藝學也需要緊緊依靠語言學,因為民間文學是以口語為載體的,不了解語言發(fā)生、發(fā)展與變化的規(guī)律,就不能完全解釋民間文學這種特殊的語言藝術。一些有影響的民間文藝學方法,如太陽神話學派、原型構擬方法等,都借鑒和利用了語言學的成果。反過來,由于民間文學以方言的形式講述,且流傳時間很長,因此也是語言學家們研究方言、民族語言以及古今語言變遷的珍貴資料。民間文藝學還與哲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關系密切,它對人民大眾以口頭語言為表達工具的文化創(chuàng)造進行科學的探索,從中揭示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特別是過去為人們所忽視的下層民眾的心理、感情、生活和歷史,展示民間文化豐富深刻的內涵和背景。盡管這樣,民間文藝學仍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與研究目標,甚至還有一些獨特的研究方法,如歷史地理方法等。因此,盡管它與許多學科關系密切,可借鑒它們的方法與成果,但民間文藝學毫無疑問是一門獨立的學科。2.簡述神話的文學審美價值(p-44)********神話具有非常獨特的藝術價值。作為文學的源頭之一,神話開啟了人類的敘事藝術。“敘事”一詞包括三方面含義:一是敘述內容,指構成敘述話語主題的故事內容,即被講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場景及其深層意蘊等;二是敘述話語,即敘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現的陳述語句本身。敘述內容與敘述話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而敘述話語又始發(fā)于敘述動作,沒有敘述動作,便沒有敘述話語。神話早在人類史前時代,就開創(chuàng)了敘事藝術較為完備的基本形式,創(chuàng)立了一些具有原型意義的敘事模式,成為各族文學的源頭與“奶娘”神話和史詩在人類歷史的早期就發(fā)展到頂峰,不僅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且成為后世作家的靈感源泉與寫作范本。作為語言藝術的神話,對后世語言藝術的發(fā)展具有永久的啟示力和規(guī)范力。中國的詩歌得益于神話的影響極其深刻,《楚辭》的許多篇章都馳騁著令人眼花繚亂的神話意象,《天問》對上古神話傳說發(fā)出了許多曠古未有的質疑,《九歌》純?yōu)樯裨捴?。《離騷》中也多方運用了神話素材,《詩經》中也不乏神話的結晶。神話對散文的影響也很顯著《莊子》是先秦散文中受神話影響最顯著的。神話這門最古老的語言藝術,對現代藝術也仍然具有強大的滲透力與吸引力,對文學(尤其是詩歌)或詩化的現代小說,對造型藝術和音樂意境的開拓,也有不容忽視的積極意義。神話的藝術想象奇幻而瑰麗。原始人類讓思維超越了自然的限制,自由馳騁。蔚藍的長空會裂開,也可以補,而且是用五色的石頭補,思維在這里連續(xù)三次超越自然。神話中的眾多意象、主題、人物、情節(jié)、結構、藝術技巧等都為后世文學確立了某種不可逾越、不可移換的神話原型。神話充滿了樂觀向上的積極進取精神。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在自然面前顯得那么渺小,但是他們通過幻想,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神靈和半人半神的英雄。神話也具有很強的悲劇性與崇高感。在原始時期,大自然的威力和人類的渺小是現實存在。后羿射死九個太陽、巨人夸父追上了太陽,他們都戰(zhàn)勝了困難,但是結局卻是悲慘的死亡,人類的偉大希望和它自身力量的渺小之間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對我們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沖擊。3.簡述傳說與神話的聯系與區(qū)別(p-55)******聯系由于兩種體裁的部分作品產生的時間十分相近,因此它們往往既可以作神話,也可以作民間傳說來看待。有不少的民間傳說來自神話,從而使民間傳說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同時神話和民間傳說都有解釋和敘事功能。區(qū)別: 二者形成的思維機制不同:神話是先民經過不自覺原始思維加工形成的;民間傳說則是民眾自覺藝術思維的產物。二者主人公屬性不同:神話的主角是神,這類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將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神話可以說是以人擬神;民間傳說所敘述的不是神而是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歷史上出現過的,他是歷史人物的藝術化和傳奇化的結果,民間傳說是以神擬人。4.民間故事傳承人。具有以下特點:(p-81)能夠講述較多數量的故事。我國故事學界一般認為,能將50則以上故事的講述人,基本上可稱其講述家。從講述數量劃分,故事家又分為三級:即:50則級、100則級、數百則級。講述活動具有較大的影響。民間故事傳承人表現為有一定的知名度,其講述活動得到聽眾的普遍認同和喜愛。譚振山是蜚聲遼河兩岸的故事家,這位普通農民能講述一千余則故事,在他居住的家鄉(xiāng)方圓數十里之內,許多人都聽過他講述的故事,是當地出名的“故事簍子”。1992年,他應日本方面的邀請,赴日出席“世界民話博覽會”,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走出國門到海外講故事的故事家。2006年,“譚振山口頭文學”作為唯一的一個個人項目當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國寶級”的故事家具有較高的講述技巧,有獨特的風格與創(chuàng)造才能。故事家是民間文學傳承群體中的杰出代表,他們普遍具有良好的傳承素質,對民間文學作品從來不是機械、死板地轉述,總是努力發(fā)揮其主體的積極作用,對故事程式能夠很好地掌握與活用。如在故事題材的選擇、情節(jié)的加工處理、表述語言的地方化、個性化等方面,幾乎每個故事家都顯示出其獨特的傳承風格與創(chuàng)造能力有自己的傳承線路。民間故事的傳承人都有自己的傳承線路,這是由民間文學流傳的規(guī)律所決定的一種民俗現象。譚振山掌握的一千多則故事中有600余則來自他的幾位前代傳人,他的祖母孫氏、繼祖父趙國寶、伯父譚福臣、相鄰沈斗山。幾乎每一位故事家都擁有幾條主要的傳承線路,正是他們對前人講述故事的大量接收、貯存、傳遞、創(chuàng)新,才有民間文學的豐富多彩。5.民間歌謠的特點(p-125)一、情意真切,袒露心聲歷代學人盛贊民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真切自然,感人肺腑。馮夢龍也認為山歌最可貴之處在于“情真”,“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黃遵憲將民歌比作“天籟”,強調的也就是“情真”由于歌謠這種口頭文學樣式最為輕便靈活,不僅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還最容易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運用,借以表達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激蕩心胸的喜怒哀樂之情,因而情真意切、袒露民眾心聲便成為這些歌謠作品受人稱道的顯著特征之一?!叭肷娇匆娞倮p樹,出山看見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樹生藤死死也纏”。二、格調優(yōu)美,形式多樣我國許多民族在詩歌藝術方面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民間歌謠的形式和風格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動人景象。僅就人們較為熟悉的,便有四句頭、五句子、十字調、信天游、爬山調、花兒、藏族的“魯”和“諧”以及壯族的“歡”等多種格調。三、運用多種方法抒情敘事,意境優(yōu)美生動歌謠的傳統(tǒng)手法為賦比興,勞動人民巧妙地運用這些手法構成鮮明生動的形象,借以抒情或敘事,富于概括力與藝術感染力。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借具體可感知的形象來表達復雜微妙的內心情感,抒情民歌中運用得十分廣泛。它又有明喻、借喻、暗喻之分?!敖忝蒙撵`巧手,采茶好比繡金球,上采好比蝶戀花,下采好似金魚游,左采好似龍戲水,右采好似鳳點頭。采得春風笑開口,采得青山笑點頭”。賦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興即“借物起興”,南北朝民歌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高高山頭樹,風吹葉落去,一去數千里,合當還故處?”寫被遠徙的征人,前兩句托物是為了引起后兩句的意思。民間歌手還常常將賦比興這三種基本手法在一首民歌中結合起來運用,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飽含詩情畫意的優(yōu)美意境?!八兔盟偷叫蝾^,手扶欄桿望水流,橋下河水長流去,小妹一去不回頭。民歌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即競奇爭巧,刻意求新,力求以別出心裁的方式來表達具有普遍性的思想感情,造成新鮮活潑、感人至深的意境。還有夸張手法的運用,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上邪》6.中國史詩的【多樣性】特征(p-96)一、中國史詩按傳承地域可分為南北兩大系統(tǒng)。除了“三大史詩”之外,在南方、北方都有源遠流長的史詩表演系統(tǒng)。這些史詩一直被人們珍視為民族歷史的“根譜”與文化瑰寶。由于這些史詩基本上是以口頭方式流傳,因而可以說,口頭流傳的活形態(tài)是中國史詩的一大特征。北方民族如蒙、藏、維、哈等,以長篇英雄史詩見長,南方傣、彝、納西等民族的史詩多為中、小型的創(chuàng)世古歌和遷徙史詩。中國口傳史詩蘊藏之豐富、樣式之繁復、形態(tài)之多樣、傳承之悠久,在當今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少數民族的“三大史詩”——藏族的《格薩爾》、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是公認的偉大英雄史詩,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此外,在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族、維吾爾等北方民族以及南方諸少數民族,如壯、苗、傣、彝等民族中,還至少發(fā)現并記錄了數百種長短不一的史詩或片段,他們至今仍是活形態(tài)的史詩,在民眾中口耳相傳。二、由于各民族歷史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史詩表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史內容,這是中國史詩的第二大特征。三、中國史詩匯集了神話、傳說、故事、諺語、格言、謎語、乃至歌舞、音樂、表演等民間口頭藝術的精華,是歷史、民族、文化、宗教、習俗、禮制等的集大成,具有多學科的綜合價值與社會文化教育功能。中國各民族史詩的類型多種多樣,這是中國史詩的第三大特征。7.民間小戲的道具戲系統(tǒng)(p-162)主要特點是,不通過演員直接扮演,而是將戲曲內容借助人工制作的偶像、皮影或面具來表演的民間小戲。主要有木偶戲、皮影戲、儺戲木偶戲。由演手操縱木偶進行戲劇表演,也叫“傀儡戲”。它常以對話為主,或兼有歌舞伴隨,通過虛擬、幻想、夸張等手法表現戲劇沖突,反映社會生活,風趣而又簡練,帶有漫畫化的格調。其演出要求演手與木偶人之間在動作、語言、情感方面高度和諧統(tǒng)一。山西孝義市,江蘇省揚州市,浙江省平陽縣、蒼南縣、廣東省梅州市,海南省??谑卸急4嬗心九紤虿⒈涣腥雵壹壏俏镔|文化遺產名錄。皮影戲。由剪紙發(fā)展而來,起源于陜西西安。最初是用紙剪成側面人形,后來逐漸以半透明的驢皮、羊皮,牛皮制作,更加結實耐用。它用動物的皮革做成道具,再用燈光照射在白色的方幕上,投影演出,觀眾在暗處觀看。唐山皮影、孝義皮影、花縣皮影、北京皮影、四川皮影都以及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儺戲。起源于民間巫術,主要功能是驅除疫鬼,其特點是演員帶著猙獰可怕的面具表演。主要流傳于西南地區(qū)的貴州。河北武安、安徽池州、江西萬載縣等都保存著儺戲。儺戲的研究涉及宗教學、民族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知識,有待深入探索。8.各民族的交流整合有什么表現(p-185)【論述】一、首先表現為一源分流的親緣民族中保存著一些共同的民間文學傳統(tǒng)。我國不少民族之間在歷史上存在著一源分流的關系,這些親緣關系在他們的口頭傳統(tǒng)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因此他們共同擁有一些相同的民間文學傳承。例如在今天的瑤、畬she、苗族中都有以盤瓠(hu)為中心的族源神話,這些民族都出自東夷族團,在屬于東夷的殷商被西來的羌人后裔擊敗之后,東夷中有一部分人融入華夏集團,有一部分人可能出?;蚶@道東北去了朝鮮、關島和日本群島,但大部分卻遷往南方。其中一支原來生活在黃河與淮河之間,以徐州為中心的支系,族名為徐。徐在公元前512年為楚所亡。徐族向長江流域遷徙過程中,進入南嶺山脈的一部分成為瑤族,在江西、福建、浙江山區(qū)與漢族結合的一部分成為畬。另一部分曾經定居在洞庭湖一帶,后進入湘西和貴州山區(qū),成為苗族。苗、瑤在語言上同屬一系,表明他們從一個來源分化的。而他們共同擁有盤瓠神話,以此來解釋他們的族源,也是他們來自一源分流的證明。射日神話漢族有《后羿射日》,壯族有《康特射日》,苗族有《楊亞射日》,其他如傣族、傈僳族、怒族也有這類神話。二、中國各族民間文學的交流融合,還表現在漢語和漢族民間文學起到的某種“標準化”作用上。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上,漢民族作為一個凝聚中心曾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漢語在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成為“標準語”,使得這些民族無論是在共同點的民俗節(jié)日活動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以漢語作為民間文學的共同載體。著名的《劉三姐》,其歌詞多為壯族人民以漢語創(chuàng)制。漢語作為強勢語種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影響,還表現在有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同時以本民族語言和漢語進行民間文學創(chuàng)作。例如仡ge佬l(wèi)ao族長期與漢人雜居,交往頻繁,以致漢語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用語,所以他們的民歌多采用漢族的七言四句體,連形式也借用了漢族的“十二月”“送郎”“采花歌”等,像仡佬族的情歌,就多以漢語來創(chuàng)作。漢族作為中國民族的主要凝聚核心,其在歷史上廣泛流傳的一些經典民間文學作品。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四大傳說,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qū)也流傳甚廣。三、少數民族的優(yōu)秀民間作品不斷被發(fā)現并迅速得到全國的認同,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財富。特別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這種現象更加突出。根據廣西柳州地區(qū)少數民族民間傳說和民歌改編的電影《劉三姐》,一經上映,迅速風靡全國,至今傳唱不衰。在全國性民間文學普查工作中出版的《阿凡提故事》《阿古等巴故事》,使一批少數民族的民間機智人物走向全國,為各族人民所喜聞樂道。中國各族民間文學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道路上,既不斷吸收來自相鄰民族的民間文學素材,又成功地保持了本民族的民間文學傳統(tǒng),最終形成了一種“和而不同”的多元之美。這種共創(chuàng)共享,在保持著多元文化的同時,又不斷向更新、更大、更豐富的道路發(fā)展。9.試述神話的文化史價值(p-43)神話是人類早期歷史的活化石,它產生于沒有出現文字的時代,對于認識和研究史前人類的社會形式、生產、藝術、信仰以及其他情況都有極其重大的文化史價值。許多神話是人類認識大自然的結果,它緊密地伴隨著人們的勞動和生產,是人類對大自然的解釋。宇宙起源神話、天柱神話、后羿射日和沃焦神話構成了一套圓滿的“宇宙論體系”,展示了遠古先民對于自然規(guī)律的探索成果。它緊密地伴隨著人們的勞動和生產,人們通過神話解釋萬物,總結經驗,傳授歷史,表達愿望,明辨是非,歌頌祖先和神靈,因此,神話既促進了生產,又有利于維護當時的社會秩序。神話也是民間文學中最富于幻想的部分,在民間文學眾多的形式中,神話最具想象力,最為活潑奔放,好些幻想親切而又自然,如太陽每天在咸池洗澡才會踏上征程。神話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它展現了人類的英雄氣概和美好品德,表現了人們積極向上的愿望,強烈而奔放的感情,同時,由于神話的想象和幻想,還開辟了后世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對作家文學和民間文學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屈原就深深受到了神話的影響,其作品《離騷》就寫的乘奔御風,悠游自在。李白、李賀等優(yōu)秀的詩人也在神話中取材,受到了神話的影響。神話作為人類最早最有影響的精神活動,是人類最早的關于生命、自然、生命與自然的關系等命題的主動叩問和思索,具有元典的哲學意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接近人類的類本質、感悟生命和認識自然的獨特方式。作為原始社會人類的精神創(chuàng)造,全部神話都有一個基本的和統(tǒng)一的主題,即人,表現人的本質。從人的活動的目的性結構來看,神話是人的活動的精神需要的實現。從人的活動的全面性結構來看,神話是人的活動的情感的外化。從人的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結構來看,神話是人的活動的能動性表現。從人的活動的社會性結構來看,神話是人的活動的社會關系的反映……神話體現了自然地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地辯證統(tǒng)一。神話的文化史價值也體現為它對人類文化史上的各種文化現象所產生的深刻影響?!霸嫉目茖W、哲學、文學、歷史學、民族學——無一不曾受益于神話的積累,神話的世界觀,構成了各民族、各學派世界觀的雛形?!币嬲J識人類文化現象的本質與內涵就必須尋求其在神話中的根源,怪誕離奇、古拙樸實的民俗形式在神話中往往可以發(fā)現其真實的意義。直到今天,我們對于人類文化史上的許多現象還沒有科學的認識,需要神話來詮釋和解釋這些現象。神話的文化史價值還體現為它的現實意義方面,體現為對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與維護。神話在許多民族中都發(fā)揮了“根”的凝聚作用,民族神話的講述和傳承,有力地促進了特定民族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在每個族民的心中都激發(fā)起強烈的民族責任感與自豪感,樹立起對民族共同理想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從而在當代社會的激烈競爭中自覺自愿地為本民族取得優(yōu)勢地位做出應有的貢獻。10.試述民間故事的內容特征(p-73)一、內容特征民間故事主要借助幻想來構建內容與情節(jié),即使是切近現實的生活故事,其中也一定帶有某種程度的幻想與理想化的虛構??梢哉f,幻想是民間故事內容的重要特征。按故事的發(fā)展脈絡來看,民間故事的內容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人類社會早期形成并傳承下來的故事,內容多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這類故事主要借助一些古老的、初級形態(tài)的幻想,突出“人為萬物之靈”,在自然界壓力面前的克敵制勝、無堅不摧的豪邁氣概;同時,也表現人類對大自然所持有的神秘、崇拜等復雜情感以及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親和關系。蒙古族故事《獵人海力布》是代表性作品。獵人海力布得到一顆寶石,含在嘴里就能聽懂鳥獸的語言。但是如果泄露鳥獸傳達的秘密消息,他將受到天神的懲罰變成石頭。然而,當他聽到鳥獸議論將有山洪暴發(fā)時,還是寧愿犧牲自己,毅然地通知人們轉移,最終自己變成了石頭。第二,進入階級社會之后,在古老的故事繼續(xù)流傳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表現階級社會矛盾沖突的故事。在許多故事中,人們仍然以“超現實”或立足于現實生活基礎然而卻是超階段的幻想,來表現他們對封建統(tǒng)治者和壓迫剝削者的反抗與斗爭,抒發(fā)他們不滿現狀、渴望變革的愿望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例如,《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中的333c型“狼外婆”故事,在我國可謂是流傳廣泛,婦孺皆知。這是一個世界著名故事類型,我國流傳著這一類故事的眾多異文。這類故事中反面角色中有吃人的老虎、豺狼、猩猩等,故事講述它如何裝扮成和善的外婆,騙取了孩子們的信任,并吃掉了其中的小的一個。當其偽裝被孩子們識破后,孩子們又如何利用智慧將其除掉了。有關這一類故事的最早記載,見清人黃之雋的《虎嫗傳》以動物或其他自然物來隱喻人類社會的階級關系,表現積極社會的矛盾沖突與斗爭,或者借自然界中的動物爭斗、弱肉強食來影射人類社會生活的故事有多中類型。如朝鮮族女故事家金德順講述的《哈兒媽尼冬至打老虎》,我國許多民族皆有流傳的《十兄弟》故事,都是以神奇的構思贊頌了不畏強權的反抗者。第三,這一時期還有大量的故事直接取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人生百態(tài),進行了全景式勾描。這類故事的內容特點是:并不依照生活本身固有的面目構建情節(jié),而是循著理想的、幻想的方向展開故事。故事細節(jié)并不一定符合常情,但結局卻是合乎規(guī)律性與目的性。民間故事內容的這一特點,在許多作品中都有體現,如在另外一些故事中,處于社會下層的主人公可以肆無忌憚地諷刺挖苦皇帝;長工不僅將地主騙的團團轉,最終還娶了地主的女兒為妻。在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故事中,有相當數量的內容是表現人性的善惡以及社會道德倫理的。主要是取材于民眾的日常生活,表現他們的道德觀念的故事。這類故事往往反映民眾家庭及社會交往中的各種矛盾,對人物的行為表現進行道德的評判。在這類故事中,體現人性真、善、美的,往往是現實生活中處于卑賤地位的柴郎、織女、農夫、工匠、獵人、漁夫、牧童、孤兒等勞苦大眾。故事在展示他們身世及命運遭遇的同時,生動地揭示出他們的正直、善良、勇敢、誠實、質樸、舍己為人等優(yōu)秀品質與高尚品德。同時,故事中也著力刻畫、揭示了與勞苦民眾對立的統(tǒng)治階級以及社會生活中人品低下、心術不正的人,揭露他們的邪惡、殘忍、虛偽、狡猾、貪婪、忘恩負義、見利忘義、恩將仇報等,對這些人物表露出來的人性假、惡、丑的一面,進行了對比性刻畫,表現出對這些人物極大地蔑視與無情的唾棄。二.藝術特征【簡答題】第一,民間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泛指的,故事的時間、地點也多是模糊含混的。民間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都沒有明確的姓名,常用老大、老二、張三、李四,或者只交代人物的身份,如貨郎、老頭、小伙計,還有英國的約翰、日本的太郎等等。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也是含混的,常以“古時候,很久很久以前”交代時間。用“在海邊上,有一個村子”來交代地點。第二,民間故事的人物設置與情節(jié)結構具有程式化的特點。民間故事角色設置通常是兩兄弟、三姐妹。如《蛇郎》故事。民間故事的結構也具有程式化的特點,其結構主要有“單純式”與“復合式”兩種。一般的寓言、笑話及生活小故事的結構多為“單純式”?!皬秃鲜健庇址譃椤叭问健保ㄓ址Q“三疊式”“三復式”)和“連綴式”,主要見于情節(jié)曲折的故事。第三,民間故事的情節(jié)構思具有類同性的特點,形象塑造多體現“二元對立”的美學原則。尤其在形象塑造方面,民間故事既體現出個體形象的鮮明性、單一性,又表現出整體形象的類型性、豐富性,“二元對立”的美學原則十分突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正反對比、一好一壞。三、傳承特征【簡答或論述】第一,故事傳承的時間和場所。民間故事的傳承活動是民間自發(fā)進行的,沒有固定的時間與場所。受生產與生活的制約和影響,這種傳承活動多是在農家的炕爐、勞動場所展開劑節(jié)慶、紅白喜事等集群性民俗活動時進行的。滿足女故事家李成明、李馬氏的采錄者這樣記述兩位老人講故事的時間和場所:“冬季是農閑的季節(jié),寒夜又那樣漫長,于是,躺在溫暖的炕頭上,或圍坐在火盆邊,嘴巴吧唧著旱煙,也許手里納著鞋底等活計,手不閑,嘴也不閑地講述著。夏季坐在大樹下,或者在庭院里,以此來消磨暑天的酷熱。秋天扒苞米需要的人手多,講故事會吸引來勞動幫手,還會忘記了疲勞。第二,故事傳承的線路。主要是家族傳承與社會傳承。家族傳承(p-80)民間故事具有集體流傳的特點。在傳承的實態(tài)上,卻是通過具體的、個別化、有時甚至是單線傳承來體現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承,多數都是在家庭中進行,由長輩傳述給子女或者晚輩,帶有祖?zhèn)?、家傳的性質。這種個別化的傳承十分普遍。家族傳承又分為直系血親與旁系血親。社會傳承(p-81)社會傳承指家族傳承之外的故事傳承活動,包括地緣傳承、業(yè)緣傳承等。社會傳承是在一定的社會生活范圍內(如地域范圍、職業(yè)范圍)進行的故事傳承活動。如這種傳承活動是在特定的生活地域內進行的,可以視為地緣傳承;如是在某種行業(yè)中進行的,可視為業(yè)緣傳承。第三,民間故事傳承人。具有以下特點:能夠講述較多數量的故事。我國故事學界一般認為,能將50則以上故事的講述人,基本上可稱其講述家。從講述數量劃分,故事家又分為三級:即:50則級、100則級、數百則級。講述活動具有較大的影響。民間故事傳承人表現為有一定的知名度,其講述活動得到聽眾的普遍認同和喜愛。譚振山是蜚聲遼河兩岸的故事家,這位普通農民能講述一千余則故事,在他居住的家鄉(xiāng)方圓數十里之內,許多人都聽過他講述的故事,是當地出名的“故事簍子”。2006年,“譚振山口頭文學”作為唯一的一個個人項目當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國寶級”的故事家具有較高的講述技巧,有獨特的風格與創(chuàng)造才能。幾乎每個故事家都顯示出其獨特的傳承風格與創(chuàng)造能力有自己的傳承線路。民間故事的傳承人都有自己的傳承線路,這是由民間文學流傳的規(guī)律所決定的一種民俗現象。譚振山掌握的一千多則故事中有600余則來自他的幾位前代傳人,他的祖母孫氏、繼祖父趙國寶、伯父譚福臣、相鄰沈斗山。幾乎每一位故事家都擁有幾條主要的傳承線路,正是他們對前人講述故事的大量接收、貯存、傳遞、創(chuàng)新,才有民間文學的豐富多彩。11.試述民間故事的文化價值(p-83)民間故事作為民眾心理結構的一種物化形態(tài),向我們真實地展示了特定歷史階段民眾的生活風貌及心路歷程。民間故事獨特地伴隨著歷史,越是古老的故事,越具有歷史的黏著和多層的積累,經過不同時代的傳承,往往打上不同歷史時代的印記,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化史價值。古往今來,民間故事不僅隨時記錄和反映社會民眾的思想愿望、歷史評價、生活態(tài)度和審美傾向,而且成為廣大民眾生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將民間故事視為人類社會特殊的文化史錄,我們可以從中解讀出多重文化價值。近年來,我國史學研究在觀念方面有了很多突破,如有的學者已經明確提出“自下而上”或“走向民間”的歷史學研究取向。這里說的“下”就是民間文學、基層社會、普通民眾、日常生活、它們才是人類歷史的基礎和主體。并且提出,一要把以往忽略的基層社會的歷史、普通民眾的歷史、日常生活的歷史和民間文化史彈去灰塵,重新放在適當的或者重要的位置;二是要以“自下而上”的眼光重新審視和改造政治史學范式下的傳統(tǒng)研究領域。民間故事內容保羅萬象,涉獵人類社會的文化、歷史、民族、民俗、哲學、宗教以及天文、地理、生態(tài)、氣象生物等各個領域。這部浩大的人類文化知識的百科全書,具有多重文化的復合形態(tài)。在民間故事中,歷代人類文化演進的軌跡,在民間故事中也可以排出時間的序列。它不是以偶然的個別的文化現象為文化史提供某些參考資料,而是以總體的時間序列性為文化史的研究提供具有歷史階段意義的思考。以民族史為例,民間故事植根于民族土壤之中,對民族歷史的反映就很充分。從原始部族、氏族到民族的形成及民族的融合與分化,在各民族的故事中都有生動的反映。特別是有關民族生活、風俗習慣、遷徙、生產技術、文化、宗教、婚姻與家族等內容,在故事中的反映更是多層面的。民間故事對文化史的反映是藝術化的,對某些文化現象的理解常常帶有想象和臆測的成分;在表現上服從于藝術的要求。故事不是以社會文化本身的科學面貌出現的,因而其文化價值是獨特的。民間故事在培養(yǎng)新道德品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勞動人民的健康品德觀念和高貴的階級感情在故事中表現得異常突出,她們在故事里對黑暗的事情進行無情的批判,對善良、美好、正義的事物給予無限的支持,這些都將化為無形的力量深深地影響人們的情感,將吸收這些可貴的力量豐富自己的道德情操,在生活中得到發(fā)揚。民間故事的藝術教養(yǎng)功能也是值得重視的,許多偉大的作家都表示,他們在接受藝術教養(yǎng)的初期,都收到了民間故事的影響,高爾基在其俄文本的《天方夜譚》的序言里,提到了故事對他的積極作用:“當我從從我的外祖母和鄉(xiāng)親中聽到童話故事時,這些故事給了我智慧,對于我的成長,曾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民間文學的語境構成(p-190)【論述】一、時間即傳承人表演過程中共時態(tài)的自然時間首先,傳承人表演過程中的時間是自然時間。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發(fā)現,在特洛布里安德群島,由于各自功能的區(qū)別,人們在不同的時間表演神話、傳說、故事。神話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儀式相聯系而成為儀式的說明,一般在一年的不同時間里,經過儀式的準備才能講述,傳說由于其功能在于提供知識,可以在一年的任何時間講述,民間故事的主要功能是娛樂,一般在每年的11月間即種植季節(jié)和打漁季節(jié)之間的天黑后講述。其次,傳承人表演過程中的時間雖然是自然時間,同時也是文化時間、社會時間、歷史時間。不同文類、不同類型或主題的故事、歌謠、有相對固定的、約定俗成的表演時間,表演者和聽眾都會自覺地沿襲傳統(tǒng)形成的習慣,否則,便是不合時宜,甚至有可能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人際關系、社會結構等產生影響。馬林諾夫斯基發(fā)現,在特洛布里安德群島,神話、故事的表演還要置于特定的時間段,田野里播下的種子正在發(fā)芽,需要受到神話故事的魔法的少許影響,農忙季節(jié)還未到來,就是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一天中的這個時侯。二、空間即傳承人進行表演時具有一定范圍的、由傳承人與聽眾共同參與所形成的自然場所。首先,空間是承載具體表演場景的物理場所,具有自然屬性?;孟牍适露嘣诼L的冬季的火塘邊講述,情歌多在山野地頭對唱。不同的口頭文類,具有相對約定俗成的表演空間。其次,傳承人表演過程中的空間具有深刻的歷史、社會、文化意義。神話一般在神圣空間中表演、再次,在傳承人的表演中,時間與空間緊密聯系,構成了傳承人表演的時空。在特洛布里安德島上,人民結伴遠離家門或坐船遠航的時候,年輕人總會對沿途景致、異地風情發(fā)生興趣,提出各種問題。三、傳承人即民間文學的表演者民間文學雖然是人民的集體口頭創(chuàng)作,但現代民間文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真正對民間文學的傳承演變發(fā)生作用的,是為數不多的、具有超強記憶能力和創(chuàng)作才能的傳承人語境研究注重考察傳承人的個人生活史、生活環(huán)境、文化氛圍、民間文學的表演傳統(tǒng)對其口頭傳承的影響,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千姿百態(tài)的民間生活樣式,不斷地豐富傳承人的個人素養(yǎng)和人生閱歷。語境研究強調傳承人在民間文學傳承演變過程中的特殊作用,傳承人既是表演者,也是創(chuàng)作者??陬^程式理論認為,口頭史詩的表演者不是重復制作的簡單接受者,真正的口頭詩人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單獨的歌,每一次表演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次表演都帶有歌手的標記。遼寧省著名故事家譚振山的講述實踐表明,杰出的口頭傳承人集表演與創(chuàng)作與一身。譚振山在講故事時有三不講:女人在場不講“葷”故事,若是情節(jié)中有,點到為止,小孩在場不講鬼故事,若是情節(jié)中有鬼出現,他總是故意丟點,并在后文中講明鬼都是人裝的,唯恐嚇壞了孩子,人多的場合,不講思想意識不好的故事,專講對聽眾有道德訓誡的故事四、受眾即傳承人進行民間文學表演時的接受者語境理論認為,受眾與表演者共同構成了一個交流互動的表演場景,民間文學的文本是表演者與聽眾交流過程的產物,受眾的趣味、愛好、現場的即時反應等因素,會或隱或現地影響到傳承人的表演:好的講述是被聽眾刺激出來的。湖北省著名故事家劉德培講述故事時十分注重聽眾的不同需要,他說:“講經不能亂講,人家喜歡聽哪樣的,講的要對到路子。年紀大的老漢人家,喜歡聽打官司的,斷奇案的,我就講《生死結》這類;年輕人喜歡聽笑話,我就講講笑話,年紀不大不小的,喜歡聽古人古事,我就講講秦漢三國,講講唐朝宋朝?!蔽澹硌萸榫臣疵耖g文學傳承人表演過程中的具體情景表演情境的理想狀態(tài)應該是慣常的表演者,在慣常的時間地點,以慣常的表演方式,為慣常的觀眾表演。這種理想的表演情境說就是“自然語境”,不為非慣常的因素所干擾。“自然語境”作為真實的表演語境,是民間文學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的調查情境。六、社會結構社會結構是各個地位、角色之間的穩(wěn)定關系,承擔角色,參與互動的行動者認同于共同的價值規(guī)范體系,是社會結構得以建立和維持的前提。社會結構實質上是制約著特定類型角色互動的抽象規(guī)范模式。還有一種表演方式,采取與現實生活相反的、顛倒的語言和邏輯,從而暫時改變社會原有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結構,或者在文本中建構出一個想象的“顛倒的世界”。民間詼諧文化和狂歡文化,與官方節(jié)日相對立,狂歡節(jié)仿佛是慶賀暫時擺脫占統(tǒng)治地位的真理和現有的制度,慶賀暫時取消一切等級關系、特權、規(guī)范和法令??駳g節(jié)語言特有的“逆向”“相反”“顛倒”的邏輯,各種形式的戲仿和滑稽的改編,都是民眾建立的一個“顛倒的世界”七.文化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是人類思想行為、思想和想象的產物,并且世代相傳。語境研究將傳統(tǒng)看做是文化的連續(xù)性因素,表演者所受的傳統(tǒng)的影響與創(chuàng)造性、語境性因素之間存在著張力關系。13.民間文學田野作業(yè)的收集有哪些方面,說說你的理解(p-208)一、各種體裁的作品俱收對于各種體裁的民間文學的作品都應該進行搜集,不論是散文類體裁,還是韻文類體裁;不論是神話、傳說、故事、長詩、歌謠還是民間說唱、小戲、謎語、諺語和歇后語;不論是長篇講唱,還是簡短的俗語,只要它們在民眾中流傳,就應該搜集,不要以個人的好惡厚此薄彼,甚至偏廢。二、各種內容的作品俱收在搜集民間文學作品時,采錄者不僅要搜集和記錄稀有的民間文學作品,還要注意搜集和記錄廣為流傳的普通作品,沒有普通的、一般的民間文學作品,也就無法理解甚至確定特殊的民間文學作品。不僅要搜集內容完整、思想進步和健康的民間文學作品,也要注意搜集那些內容殘缺、意義受到歪曲,甚至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固定資產借款保證合同樣本
- 2025年度專業(yè)婚禮用車租賃合同標準版
- 2025年度水上樂園運營管理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節(jié)能材料供應合同
- 2025年度養(yǎng)老機構設施改造與運營合同
- 2025年度企業(yè)核心員工離職信息保護與競業(yè)限制合同
- 2025年加油站儲油罐安全性能檢測與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化妝品貨物代理分銷合同
- 2025年度國際旅游服務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匯編
- 2025年度影視制作團隊培訓服務合同
- 縮窄性心包炎課件
- 《工程電磁場》配套教學課件
- 遼寧省錦州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qū)劃代碼
- 改革開放的歷程(終稿)課件
- 職位管理手冊
- IPQC首檢巡檢操作培訓
- (中職)Dreamweaver-CC網頁設計與制作(3版)電子課件(完整版)
- 東南大學 固體物理課件
- 行政人事助理崗位月度KPI績效考核表
- 紀檢監(jiān)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guī)則全文詳解PPT
- BP-2C 微機母線保護裝置技術說明書 (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