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_第1頁
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_第2頁
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_第3頁
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_第4頁
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1教師是學校的基礎,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譚千秋老師在這次地震中用生命詮釋了這一格言。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我們往往視師德為一種個人修養(yǎng),較多強調教師個人的自律。顯然,僅僅重視個人修養(yǎng)、僅僅要求教師自律是不夠的。我認為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遇到特定的環(huán)境,就會得到升華或者泯滅。今年的5月12日當地震災難突然襲來時,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機會能夠從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學生。在那一瞬間,他眼前可能浮現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許遲疑和猶豫,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個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個家庭的團聚和幸福以及無數的感動。他無私的愛就像種子一樣開始發(fā)芽、他的師德在地震中升華,他的行為感染了無數的教師和我本人。創(chuàng)新載體促師德。師德建設的主體是教師,如何圍繞主體激發(fā)潛能、發(fā)揮作用提高質量,培養(yǎng)教師神圣的師德。這是我們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師德,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師德,都江堰聚源鎮(zhèn)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師德,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師德,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后。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愛,什么是榮耀當成千上萬間房屋倒下去的時候,是他們的愛撐起了整個世界!災難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傷痛。教師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為政治老師的譚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給學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場思想政治課,當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長大后,他們將會比別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氣,什么是無私,什么是不責任,什么是民族的靈魂。國家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第一戰(zhàn)線的實踐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是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師的言傳身教,人格魅力直接影響者學生的成長。汶川地震考驗了一批教師的師德思想品質,只有對學生的愛和對職業(yè)的虔誠才能面對死亡產生出如此大的勇氣。使我深為感動,作為教師一員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通過學習使自己對教師的責任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躬耕教壇,甘為人梯”,愛生如子,無私奉獻,平平常常顯本色,普普通通見真情。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2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兩點二十八分,這個讓全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時刻;這個讓全中國的人民教師心痛到極點的時刻。就在這一刻許許多多的孩子變成了孤兒。就在這一刻許許多多的學生失去了他們敬愛的老師。伴隨著數以萬計生命的逝去,“老師”這個普普通通的稱呼緊緊的和“英雄”連在了一起。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害,見證了人民教師的偉大師魂,揭示了人民教師愛與責任的崇高境界。他們的英雄事跡可歌可泣,令人震撼,催人奮進。就在這最危難,最緊急,最關鍵的時刻,他們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學生的生。這是一個讓無數人感動流淚的畫面。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而就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學校教導主任譚千秋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的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獲救了,他卻被無情的地震奪走了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么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fā)災難來臨時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什邡市師古鎮(zhèn)民主中心小學教師袁文婷,為拯救學生,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后,教學樓完全倒塌了……她的青春定格在了26歲。一個多么年輕的生命,一個讓人多么心痛的事實還有太多太多令你銘刻在心的名字:向麗、湯宏、嚴蓉、翟萬容、吳忠紅、張米亞……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老師”。然而這些老師的名字,以前我們一無所知,他們只是教師隊伍中的一部分。就是這些最平凡最普通的老師,不惜隕身,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學生的安全。毫無疑問,是一種無私無畏的高貴精神在驅使著他們,是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輝在激勵著他們,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無限敬畏、恃重、關懷與愛護在告誡他們--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在災難面前,在生死關頭,我們的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學生,他們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是多么崇高的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他們用愛和責任為學生筑起了生命長城,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輝。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人民教師的職責,展示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師德,譜寫了人民教師的英雄贊歌著名詩人臧克家有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笔堑模@些英雄都已經死了,但我們相信,他們還活著,而且,還會永遠地活著。他們不是活著的人,而是活著的靈魂和精神;他們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們無形的心中。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老師”。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3在internet搜索引擎中輸入“地震中的英雄教師”,百度一下,用時0.001秒,就能找到相關網頁約1720000篇。汶川地震,震塌了數以萬計的房屋,奪取了數萬名鮮活的生命;汶川地震,也凸顯了人民教師的英雄本色。三次沖回教室搶救學生的茍曉超、雙臂護住4名學生的譚千秋、搶救掉隊學生的吳忠紅、救出學生卻永失愛女的劉寧、用身體擋住水泥板的瞿萬容、臨死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學生的杜正香、雙臂緊摟兩個孩子的張米亞……在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很脆弱;但在災難面前,人性的光輝卻愈發(fā)絢爛!在這場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的人民教師用他們“愛的翅膀”筑建起一座座“為人師表”的豐碑!不要刻意去拔高,不要追究深層次的原因。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出自本能,而這些老師的“本能”正是刻在他們骨子里的“師道”,和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大愛”!教師肩負著“愛與責任”,愛學生是職業(yè)要求,對學生負責也是職業(yè)要求。在危難來臨時,我們的許多教師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愛與責任”,向人民遞交了“愛與責任”的滿意答卷。地震中的英雄教師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今后工作中,我們應該像他們那樣,用“愛與責任”、用我們的扎實工作,來告慰天堂中的同行們!教師作為一份崇高的職業(yè),實際上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傳播者。教師通過知識積累、研究社會,通過教書育人,把社會“接力棒”傳遞給學生,使之繼續(xù)探索,從而實現整個社會從蒙昧通向文明,使人類從無知步向有知,進而促進人類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好文明進步的傳承工作,需要“愛與責任”。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真心地關愛學生,蹲下來“看”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當今社會,“一桶水”已遠遠不夠,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要用一泓活潑潑流淌的活水來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做一個博學者,做一個真正的學者、知者,學習應該也是教師的責任。我們要更新知識結構,拓寬視野,努力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爭做學識淵博、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屋建瓴地把握、理解教育教學的思想與方法,使自己的工作更符合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更符合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要加強研究,踴躍投身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著眼未來,挖掘學生的潛能,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小學階段,是學生品德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能力形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小學教育是基礎的基礎,是關乎學生一生的奠基工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涉及面廣工作瑣碎,責任重大。做好奠基的事業(yè),需要“愛與責任”……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甘于奉獻,堅守清貧;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與責任”,包含在教師職業(yè)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就在于有多少人需要你,而你為這些需要你的人又做了些什么。作為教師,學生需要我們,家長需要我們,社會需要我們,而我們又能夠用我們的愛與責任在平凡的職業(yè)生涯中做出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情,用我們的“愛與責任”成就學生、服務社會,我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獲得教師職業(yè)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體現自身的生命價值,獲得教師職業(yè)的快樂和幸福!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4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教師肩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責。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教師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人們給予教師的贊美同樣毫不吝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辛勤的園丁”、“任勞任怨的鋪路石”、“默默奉獻的人梯和渡船”……但是,教師沒有辜負人民賦予他們至高無上的榮譽.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的大地震,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也包括我們的同行,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撐起生存空間的教師們,每讀一次他們的事跡都使我們熱淚盈眶,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師愛的最高含義,用行動樹立了一塊無字的師德豐碑。5月12日,當地震來臨的一瞬間,綿陽一所中學的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護住了講桌—講桌下面是四個學生,結果是譚老師的身體被砸成了幾段,而身下的學生卻成功獲救了;向玉老師將三名學生緊緊抱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學生的生;嚴蓉老師救出13個學生,卻讓自己的女兒成了沒媽的孩子,人們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母愛,而在災難來臨時,嚴蓉老師卻用行動告訴世人師愛大于了母愛;還有袁文婷老師為保護39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將自己的青春永遠的定格在了26歲。還有汶川地震中最牛的校長葉志平,校舍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chuàng)但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fā)生后,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chuàng)造了一大奇跡。還有許多許多……同行們你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與責任,什么是新時代的師魂??吹嚼蠋焸兊母腥耸论E,我想起了著名詩人藏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的,地震中逝去的英雄教師們,你們雖然死了,但你們的事跡永遠留在活著的人的心里,激勵你的同行們把崇高的師愛傳遞到每個孩子的身上。而被你們所救的每一個學生也將您銘刻在心里,記一輩子。特別是嚴蓉老師,您在天堂安息吧,您的女兒一定不會孤單,凡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人們見到您的女兒一定會想到她有一位英雄的媽媽,所有幸存的人們一定會厚待你的女兒,給她百倍的關愛,讓她的成長世界充滿陽光和歡笑。通過學習我要把英雄教師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誠地關愛學生,真心實意地為學生及家長服務。要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把特別的關愛獻給特別的學生。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在學校度過每一天??吹嚼蠋焸兊母腥耸论E,我想起了著名詩人藏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笔堑模卣鹬惺湃サ挠⑿劢處焸?,你們雖然死了,但你們的事跡永遠留在活著的人的心里,激勵你的同行們把崇高的師愛傳遞到每個孩子的身上。而被你們所救的每一個學生也將您銘刻在心里,記一輩子。特別是嚴蓉老師,您在天堂安息吧,您的女兒一定不會孤單,凡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人們見到您的女兒一定會想到她有一位英雄的媽媽,所有幸存的人們一定會厚待你的女兒,給她百倍的關愛,讓她的成長世界充滿陽光和歡笑。通過學習我要把英雄教師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誠地關愛學生,真心實意地為學生及家長服務。要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把特別的關愛獻給特別的學生。愛心幫扶不能僅僅限于實物幫扶,而是從精神上學習上幫助,學生需要什么,教師就給與什么。家庭困難的學生,教師給與一定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幫助其度過難關;學習上困難的學生,教師加強輔導,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學生思想上有疙瘩,教師幫助解開;與同學之間有矛盾,教師幫助調解,“化敵為友”。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在學校度過每一天。讓我們記住每一位汶川地震中的英雄,讓英雄的事跡和精神在我們心中長存。讓同行的事跡激勵我們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師德水平,將教育事業(yè)進行到底。我將記住每一位汶川地震中的英雄,讓英雄的事跡和精神在我心中長存。讓同行的事跡激勵我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師德水平,將教育真諦進行到底。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52008年5月12日,一場強烈的大地震震動了大半個中國,多少孩子失去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兒女!在這些已經逝去的生命中,有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教師,他們的事跡讓人聽之垂淚,永生難忘!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zhèn)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正在德陽東汽中學坍塌的教學樓里連續(xù)救出了4名學生,而給了這4名學生生的希望的是譚千秋老師。救援人員看到,譚老師爬在課桌上,弓下身軀,展開雙手擺出防護的姿勢,他的后腦被砸得深深凹下去,在他的身軀下護著的是最終被解救,獲得生命希望的4名學生。袁文婷-一個亭亭玉立的名字,她是師古鎮(zhèn)民主中心小學的一位老師,災難發(fā)生時,教室的孩子都嚇呆了,坐在那里不知所措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們的傷亡,她一次次沖進教室,用那柔弱的雙手抱出一個又一個的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樓房完全跨塌了,她就再也沒有回來……在五一二地震中英勇獻身的青年教師茍曉超,他再一次沖到三樓抱起兩名孩子向樓下跑,剛到達一樓地面的最后一級樓梯時,頂樓轟然坍塌,磚塊、混凝土、門窗玻璃劈頭蓋面向他們襲來。就在那一瞬,一塊重約一噸的磚塊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本能地將兩個孩子“藏”在懷中,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擋住從天而降的磚塊……他的雙腿被無情地砸斷,胸部、頭部也受到了重創(chuàng),頓時撲倒在血泊之中……這樣勇敢偉大的有教師知名的,還有不知名的很多很多??!聽到看到這些,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傷痛,失去他們是這個世界的損失和不幸,然而,在如此巨大的災難面前,死亡無法避免,面對死亡,我們這些老師們是那樣勇敢,坦然,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家人,把生的機會留給孩子們,讓死亡成為對人間最后的貢獻!!這樣想,失去他們是值得的,他們用生命再次證明了教師職業(yè)的神圣偉大,讓我們每個人記住這些可親可敬的人,他們不愧于人民教師的稱號!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6自古以來,教師職業(yè)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不久之前,我也深信,教師,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就是為孩子們在人生旅程中,豐富心靈,開啟心智;用春風化雨之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嚴謹治學,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為他們前行的道路點燃希望的光芒。我以為,平時的盡職盡責,平時對學生的噓寒問暖,下雨天遮遮雨,生活中聊天談心,就是愛。這種愛就是無私;這種愛就叫關懷;這種愛就是崇高;這種愛刻畫著偉大的靈魂一一師魂。老師們經常為瑣碎的小事忙碌著,我也經常被身邊的同事們披星戴月,苦口婆心,不計較得失的精神感動著,感慨著,我們的職業(yè)太平凡,太瑣碎。然而,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卻讓“老師”一一這個被學生叫了無數次的稱呼,在此刻發(fā)出了最為奪目的光芒。在這次空前的大災難中,災區(qū)的老師成了讓世人一次次感動的焦點,隨著災情趨于穩(wěn)定,抗震救災工作有序有效地推進和展開,災區(qū)的各種情況不斷地傳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事跡開始在人們心口傳遞:德陽市東汽中學老師譚千秋,在教學樓倒塌之際,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用這雙曾傳播過無數知識的手臂,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而他卻永遠告別了他深愛的學生,年僅50歲。在崇州市懷遠中學教學樓垮塌之際,正在疏散學生的吳忠洪老師,聽說有學生掉隊,又義無反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老師和幾名學生被吞噬。綿竹市遵道鎮(zhèn)歡歡幼兒園的瞿萬容老師,用后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緊緊抱著一名小孩。結果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淚水漫過,被救學生和家長們還想再看一眼老師的背影,消息傳來,我們再一次讀懂“師德”二字的博大與崇高。在危急關頭,面對弱小的生命,總要有人站出來,面對絕望的雙眼,總需要有人給予最堅定的回應??窗。∥覀兊睦蠋?,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學生:他們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忍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堅守一線,搶救被掩埋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學生開路,為了抓住一線生機,他們奮不顧身,為了一個生命他們逃出去再回來。生死考驗,他們心里裝著的永遠是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學生筑起了一道永生的長城,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彰顯了師德的光輝。他們是何等的無私與無畏呀!在心痛失去這些英雄的同行的同時,我深深的被震撼:這高尚的師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是因為老師們平時的工作中,在任何時候都把學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正是平時瑣碎的“小愛”,才鑄就了危難之時的“大愛”!因為大愛無言。昨天,他們還是普普通通的老師,拿著微薄的工資,日復一日地在做著雖然神圣卻毫不起眼的教書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們就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段永遠不倒的愛之長城,用他們最后的一堂無聲之課,點亮了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在生與死的抉擇中,一個個平時默默無聞的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師者對學生最深摯的愛。烈火見真金,在大災大難中,老師用他(她)并不寬厚的肩膀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把自己和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毫不遜色于戰(zhàn)場上的英雄,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是老師的驕傲。克拉瑪依大火,幾乎全部的老師為搶救孩子而葬身火海,更有南京的殷秀梅老師為孩子阻擋飛馳的汽車獻出自己的生命,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我們老師們再一次展現了他們的大慈大勇和無疆大愛。老師保護學生是責任,是義務,是無法推卸的職責,但是我們也應該想到,在那極其短暫的時間里,在那生死時速的危急之中,如果有些許的閃念,如果有絲毫的膽怯,都足以讓人選擇逃避。責任,并不總是壯烈的理由。而存于一個師者心目中無比崇高的道德良知,卻是永恒的,卻是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力量的一個起點。災難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傷痛。雖然這些災區(qū)的老師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們的事跡人們會永遠銘記,他們的精神將激勵著我們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全身心地愛自己的學生,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棟梁。作為一名老師,我會更加盡職盡責用心去教育學生,做了解和信任學生的朋友,做體貼和愛護學生的母親。我知道瑣碎的小事孕育小愛,但堅信,只有堅持這寬容的師愛、無私的師愛,才會愛得深沉、持久。大愛無言!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7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的特大地震,震動了全中國,也震驚了全世界。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很多的學??逅?,許多教師經受著考驗,他們用生命雕刻出師德豐碑,他們的舍生忘死的英雄壯舉詮釋了師愛的崇高與偉大。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他們在生死關頭臨危不懼、舍生忘死、奮不顧身、拼死保護學生的英勇獻身精神深深令我們驚嘆。有這樣一個場景,在孩子身邊,竟緊緊地圍著三個雕像般凝固住的女老師,她們沒有下意識地自我保護動作,而全伸著手臂。顯然,她們在生命最后的時刻,用自己的軀體保護住了孩子……救助的團政委站在廢墟前熱淚盈眶地對戰(zhàn)士們說:“面對這樣的生命,面對這樣的高尚,大家明白什么叫舍生忘死了嗎!”用生命為孩子擋住水泥板的瞿萬容老師,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教學樓倒塌之際,生與死的考驗立于眼前,一個個平時默默無聞的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師者對學生最深摯的愛。其中閃現出的人性的光輝,足以穿透那幾秒鐘的災難陰影。是呀,在危難時刻,他們全然想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周圍所有的一切都置之度外,只想讓孩子們少受一點傷害,再少一點。把自己的愛全部獻給了他們。作為同行的我們,自己的心靈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更深的理解了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愛在每一個瞬間。作為一名普通教師他們在危難時刻,堅守崗位、忠于職守、不畏艱難險阻、奮力搶救學生的拼搏奉獻精神令我們欽佩。許許多多的教師,他們在地震過后,在不知自己親人生死的情況下,甚至有的已經失去了親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在廢墟中尋找著自己的學生,這種忘我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敬佩呢!同是教師的我們,盡管我們沒有遭受如此的災難,我們要以他們?yōu)榭?,把自己的愛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幫助他們渡過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個個難關,積極健康的成長。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他們在大災面前,化悲痛為力量,振奮精神,不屈不撓,迅速投身重建校園,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自強不息精神令我們感動,盡管他們同樣失去了親人,盡管他同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作為教師的他們,在自己學生面前卻是如此的堅強,走進帳篷搭起的教室,去撫慰孩子們那受傷的心靈,激勵他們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常言說“言傳不如身教”,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們,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作為教師,不僅僅教給孩子們豐厚的知識,還要用自己優(yōu)秀的品質去激勵孩子們,感染孩子們,讓他們積極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一個個感人的英雄事跡撞擊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驚心動魄的畫面激勵著活著的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作為教師的我們,為他們的種種行為所敬佩,深深地體會到“責任”二字的重大意義,汶川地震中最牛的校長葉志平,校舍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chuàng),但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fā)生后,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chuàng)造了一大奇跡。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與責任,什么是新時代的師魂--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大愛無言。昨天,他們還是普普通通的老師,拿著微薄的工資,日復一日地在做著雖然神圣卻毫不起眼的教書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們就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段永遠不倒的愛之長城,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上了一堂無聲之課,點亮了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用他們的行為告訴孩子們如何面對苦難學會堅強。所謂“一日為師終身如父”,哪里還需用語言去做矯情的表達?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yè),把英雄教師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誠地關愛學生,使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愛-需要無私,需要奉獻,需要全身心投入。讓我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吧。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85月12日,一個令所有中國人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蒼天無情,成千上萬人再也仰望不到當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陽??吹綗o數條鮮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間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親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每當看到這些報道時,我都忍不住地往下掉淚。在殘酷的自然災害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風中搖擺的蘆葦,是如此的脆弱。對災難中的同胞感同身受,這場災難也讓所有中國人空前團結。舉國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了一種力量,在全國人民身上凝聚,我們看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在全國人民心里蔓延。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雜音,只有為逝者默念,為傷者祈禱,為生者祝福的聲音;這個時候,神州大地處處都在重復著同一種動作,傳遞著同一種心聲,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受難同胞獻上一點愛心。而在災區(qū)發(fā)生的一個個感人的細節(jié),更是讓我淆然淚下,這一次是因感動而流淚。無數的畫面在我腦海閃過: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zhèn),冷雨凄厲,悲聲四處。也就是在這次災難面前,勇現出了一批批感人的英雄事跡。在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救援人員發(fā)現一位教師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還活著學生,望著已經遇難的教師而哭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老師的名字——譚千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他心中的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千秋流淌。在綿陽的一個援救現場,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zhàn)士們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尸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fā)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幾乎等于送死。但幾個戰(zhàn)士還是要往里鉆,這時坍塌就發(fā)生了,那幾個往里鉆的戰(zhàn)士馬上被其他的戰(zhàn)士死死拖住,一個戰(zhàn)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北川縣的一位副縣長。地震時他全家正在為老父親過生日,突然地聲巨響,房子垮下來,家人全部壓在里面了。他得到消息后沒有回家去救被埋的7位親人,而是強忍悲痛組織全縣的搶險救人,而且一直堅守在崗位,他的嗓子已經啞了。這樣的催人淚下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舍己救人,這樣的英雄事跡和高尚精神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而在同一片天空下,全國各族人民及海內外華人華僑,各國政府和人民傳遞著溫暖的行動,同樣令人觸動。災難后,我們看到出租車司機們,放下手中生意,自發(fā)地奔赴災區(qū)幫助救災;我們還看到農民工來到獻血屋前排隊,“抗震救災人人有責,沒有錢就‘出點血'?!?甚至以拾垃圾為生的老婆婆都要為災區(qū)捐上自己辛苦賺來的一元幾角錢……誰說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減弱,誰說我們的人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溫總理那悲切而堅定的面容,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溫情而又堅毅性格的最好體現。有了這種性格,我們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么災難不能戰(zhàn)勝的呢?我們生活的世界正如我們棲居的地球那樣,表面堅冷,內心炙熱。發(fā)生在災難背后的一幕幕溫情故事,告誡著我,不要再為自己的冷漠,找個“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讓自己的麻木,找個“生活奔波”的理由。因為這個世上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就像太陽,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從東方升起。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撥開天空的烏云把陽光當成溫暖我們每一顆心靈的永恒力量。讓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盡情閃耀吧!無論是安定年代,還是災難年代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9如果時間凝固,畫面定格;如果我們能強忍自己的淚水,那么讓我銘記這樣一些名字:杜正香、向倩、譚千秋、袁文婷、茍曉超……還有許許多多,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他們,平凡人群里的教師群體,仿佛一朵朵小花散發(fā)出奪目的光芒和沁人心脾的芬芳,亦如明燈照亮著這段恐懼而絕望的日子。他們,在四川大地震中僅僅是數萬遇難者中的一小部分,但他們卻共同書寫了一個職業(yè)的榮光和高尚,讓教師又一次成為充滿悲壯情懷、令人驕傲的英雄群體。有許多人在追問:為什么面對生死抉擇時,不只是一個教師而是大部分教師都選擇了以死來竭盡全力護衛(wèi)孩子們的生命?為什么有那么多教師一次又一次沖進搖搖欲墜的樓房救人?是的,我們相信,面對災難,每個人都會竭盡所能,人性的光芒會如暗夜的燈火照耀心靈。但我們更相信,教師的職業(yè)操守里,崇高從來就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字眼。他們崇高,因為他們尊重生命。對生命的尊重,讓他們熱愛人生,也正是因為對生命的尊重,在生死攸關時,他們選擇了拯救身邊的生命,獻出自己的生命。在教師眼里,學生并不是枯燥的數據,并不是職業(yè)的呆板對象,而是花朵般綻放的鮮活個體。沒有這樣的生命意識,教師群體不可能日復一日在三尺講臺前重復那些也許講了千百遍的話語,日復一日批改那些也許要批改一輩子的作業(yè)?,嵥樾∈吕镅诼竦穆殬I(yè)操守,最終也讓他們成為矚目的大寫的人。他們崇高,因為他們關愛弱者。雖然在死神面前,誰都不會是強者,但一直以來,他們都是孩子們心目中的強者。在孩子們眼里,他們知識淵博,人生經歷豐富,遇事沉著冷靜。他們也自覺擔負起孩子們人生領路人的角色,這不僅僅是職業(yè)所決定的。災難面前,這種領路人的操守,讓他們一次又一次沖進危險,拯救他們所庇護的弱者,這舐犢之情,成為他們傲視死神的精神資本。他們崇高,更因為他們的愛沒有邊界。教師的愛不同于父母,他們的愛是一種廣泛的付出,也是一種長久的默默關注,沒有貴賤智愚之分,沒有血緣親疏之別。所以,災難面前,他們甚至沒能去救就在隔壁班的親生骨肉,而將生存的希望更多地給予了眼前的學生?,F在,一些人常常詬病老師,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走進我們的操守。也許在這些人眼中,教師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而我們自己心里最是明白:輕生死、重大義,乃是我們教師的本色!著名教育家郭思樂教授深情地寫道: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教育,詮釋了什么是教育者。逝者已矣,這份崇高應永值我們銘記!教師學習汶川地震體會10災難來臨之時,處在災難之中的人奮力掙扎,置身事外的人無能為力。災難過去之后,留給活著的人無限的思考,大部分的人在耳聞目睹了這一場人間浩劫之后,人生觀、價值觀、生命觀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作為教師的我,在聽聞了汶川地震中涌現出的像袁文婷、向倩、嚴蓉、茍小超、瞿萬蓉……這樣的為了挽救學生的生命而毅然選擇放棄自己生命的人民教師的英雄事跡之后,由衷的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重新的認識。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對于教師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兒童?!濒斞刚f:“教育植根于愛?!睈垡蛩固拐f:“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痹诖üぷ鞯南婕蠋熥T千秋用生命詮釋了這一格言。當地震災難突然襲來時,譚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機會能夠從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學生。在那一瞬間,他眼前可能浮現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許遲疑和猶豫。但是,對自己學生的愛讓本來有選擇的他毫無選擇,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個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個家庭的團聚和幸福以及無數的感動。他無私的愛就像種子一樣開始發(fā)芽,不僅感染他在湖南衡陽的老鄉(xiāng)、他大學時期的同學,也感染著無數的教師和國人。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都江堰聚源鎮(zhèn)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后。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愛,什么是榮耀!當成千上萬間房屋倒下去的時候,是他們的愛撐起了整個世界!災難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傷痛。教師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為政治老師的譚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給學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場思想政治課,當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長大后,他們將會比別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氣,什么是無私,什么是責任。在這次特大地震災害中,災區(qū)的老師所做出的英雄壯舉確實令我們震撼,令我們感動。他們也見證著人民教師的偉大師魂,揭示了人民教師愛與責任的真諦。在災難面前,在生死關頭,我們的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學生,他們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是多么崇高的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他們用愛和責任為學生筑起了生命長城,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暴和崇高的人性光輝。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展示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師德,譜寫了人民教師的英雄贊歌。我們知道劉胡蘭英勇不屈的光榮就義,我們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壯舉我們知道邱少云在烈火中煎熬的感人事跡,我們也曾感嘆現實生活缺少成為英雄的“機遇”,然而,一位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一個個果斷的行為選擇,一幅幅凍結的感人場景,一個個震撼的英雄,讓我們懂得了向災區(qū)英雄教師學習的點點滴滴。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舍生忘死,奮不顧身的奉獻精神。在困難來臨之際,迎難而上,努力進取,無私奉獻,用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動戰(zhàn)勝困難;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堅守崗位,忠于職守的師德。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好本職工作,克盡職守,愛崗敬業(yè),將自己的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對學生的關愛和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關愛學生是教師的責任,青年學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yǎng)優(yōu)秀杰出的接班人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事業(yè)是人類崇高的事業(yè),每一位教師要向抗震救災的英雄教師學習,熱愛教育事業(yè),嚴于律己,教書育人,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用生命所闡釋的師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不僅要努力學習,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而且要不斷進取,頑強拼搏,使自己的行為成為世人學習的典范。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者,所以奉獻、大愛、世范也。我一邊流著淚水,一邊在想,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們在災難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毫無疑問,是一種無私無畏的高貴精神在驅使著他們,是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輝在激勵著他們,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無限敬畏、恃重、關懷與愛護在告誡他們 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我忽然想起著名詩人臧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笔堑?,這些英雄都已經死了,但我們相信,他們還活著,而且,還會永遠地活著。他們不是活著的人,而是活著的靈魂和精神;他們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們無形的心中……無數革命先烈走了,但是,他們的英雄事跡永不衰敗,他們的革命精神永世長存,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