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03 論述類文本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1.gif)
![考點03 論述類文本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2.gif)
![考點03 論述類文本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3.gif)
![考點03 論述類文本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4.gif)
![考點03 論述類文本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27d70a8bc4dee525619cb22a8cc5362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03論述類文本閱讀一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講)―、必備知識(一)論述類文本的三要素論點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或主張。論點有如下特點一一第一,論點一般表述為一句話,所表達的意思要準確、鮮明。第二,論點出現(xiàn)的位置多變。①有的直接出現(xiàn)在開頭,開門見山;②有的放在文章結尾,大多以“所以”“總而言之”“總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為標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現(xiàn)在文章中間,勾連首尾;④有的標題就是全文的論點,直觀醒目。當然,也有少數文章并沒有明確表明論點的語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第三,一篇文本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中規(guī)中矩的論述類文本一篇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為了使論述得更深刻,更有條理,中心論點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論點。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是統(tǒng)率和被統(tǒng)率的關系,而各分論點之間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論據論據是用來論證論點的材料,它包括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事實論據,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理論論據,指經過實踐檢驗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們公認的道理等。運用事實論據要詳略得當,引用理論論據要準確恰當。當列舉多個論據論證一個論點時,論據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順序,同時,也要注意詳略。論證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一般來說,論點是解決“證明什么”的問題,論據是解決“用什么來證明”的問題,而論證(包括論證的過程和方法)是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論據的展開要圍繞論點進行,論據的運用要典型、新穎、有說理性。(二)論述類文本的常見種類政論文是政治性論文的簡稱,是指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性文章。它主要包括社論、政治評論、思想評論、國際時事評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文章和報告等;而廣義上的政論文,也指一般人書寫的關于重大事件、社會問題的評論文章。政論文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要用具有說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邏輯推理的方法來證明作者的觀點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tǒng)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課題的學理性文章。學術論文是對科學領域中有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進行探討的書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議題,有自己論證的角度、論證體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專業(yè)性、學術性、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和科學性的文體特點。學術論文是近代科學發(fā)展的產物,從表達方式上看,雖然以議論與說明為主,但與傳統(tǒng)的議論文不盡相同,又異于現(xiàn)代的說明文,因為它的說明、記述、引用(包括圖表、模型等)旨在進行科學的、嚴密的邏輯推導。時評就是對當前發(fā)生的新聞及其新聞中的事實,發(fā)表見解的文章。時評是評說最近發(fā)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現(xiàn)的某一個問題,或是針對幾件事情、幾個問題進行評說,具有時效性、針對性、準確性、說理性、思想性的特點。在表達方式上,時評以說理為主,或夾敘夾議,或先說后議。書評就是評論或介紹書籍,探求創(chuàng)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和藝術性的文章。書評是以“書”為對象,對書籍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價值判斷的文章。書評不同于讀后感,它是應用寫作的一種重要文體,一般包含介紹、評價、推薦幾部分。書評采用敘述、說明、議論等表達方式,以傳播書的內容、評論書的價值、推介書籍的特色等。(三)論述類文本常用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典型的事例來證明論點,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如朱光潛的《咬文嚼字》第1至5段,大量運用了舉例論證方法,論證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關系。第1、2段列舉《屈原》《水滸》《紅樓夢》中煉字的例子,闡述“你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種不同句式的不同意味;第3、4段列舉王若虛《史記辨惑》中對《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論述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第5段列舉賈島“推敲”的故事,表明用字不同導致意境也不同的觀點。道理論證運用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們公認的科學原理、定理、公式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來論證論點?!耙谜撟C”是其中一種,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為論據,來分析問題,論證觀點。如錢鐘書的《談中國詩》第4、5段談論中國詩富于暗示性,“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就運用了道理論證的方法。作者先指出,外國詩人論詩的觀點與中國詩人論詩的觀點很接近,中國人說“言有盡而意無窮”“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與外國人所謂“空泛聯(lián)接著確切”,意思一樣?!耙话阄餮笞x者所認為中國詩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確的說法。作者還認為,這富于暗示,“是一種懷孕的靜默”“說出來的話比不上不說出來的話,只影射著說不出來的話”。“中國詩用疑問語氣做結束的”,比“西洋任何一詩來得多”,例如“西洋中世紀拉丁詩里有個‘何處是’的公式”在中國詩里應用得最多。作者使用中外論詩的理論來闡述中國詩的特點,這樣就顯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信度。對比論證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加以對比,達到否定錯誤論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如馬南邨《不求甚解》,以普列漢諾夫為例,從反面證明讀書一定要虛心,不要死摳字句,而須理解精神實質;以諸葛亮為例,證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讀書的人。這樣,通過對比論證,證明了會意的重要性。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論證論點,化抽象為具體,化陌生為熟識,化深奧為淺顯。如魯迅的《拿來主義》,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用“孱頭”“昏蛋”“廢物”比喻對待文化遺產持錯誤態(tài)度的人,用“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糟粕。這些比喻新穎別致,形象生動;比喻論證法的運用使說理淺顯易懂,妙趣橫生。因果論證通過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與彼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如魯迅的《拿來主義》中前六小段分別指出:“閉關主義”導致被槍炮打破大門;“送去主義”導致子孫后代只剩點殘羹冷炙;“送來主義”使清醒的青年們都對洋貨發(fā)生恐怖。第7段推出結論:“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這樣,因果論證的運用就顯得文章邏輯性強,無可辯駁。類比論證把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種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如《鄒忌諷齊王納諫》通過相同屬性的兩兩類比,將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與“宮婦”“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內”“有求于王”兩兩對應,令人信服地推論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從而有力地論證了納諫的必要性。歸謬法為了反駁一個錯誤的論題,先假設這個論題是正確的,由此導出更荒謬的結論,從而證明原先的論題是錯誤的。如韓愈在《諱辯》一文中,為了反駁有人提出的“李賀父名晉肅,故而李賀不得做進士’,'進’同音,同音需避父諱”的謬論,就用了歸謬法韓愈指出:“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顯然,“父名仁,子不得為人”的說法是十分荒謬的因此,“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之說也是站不住腳的。這種論證方法常和潑辣、犀利的語言相配合,產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達效果。解題技巧為了快速、準確地解答論述類文本閱讀題,建議分兩步完成讀文過程。第一步閱讀全文,勾畫文中信息要點勾畫出文中重要詞語表述中心論點的關鍵詞語體現(xiàn)論證對象轉換的詞語,即往往體現(xiàn)論證思路的詞語因果。如:因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從而,等等。轉折。如:但是、反而、其實、實際上,等等。并列或遞進。如:也、又、不是……而是……、不僅……還……,等等。分類分層。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此外,等等。舉例子。如:例如、如,等等。⑶修飾、限制性詞語年代(時間多次依序出現(xiàn))。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范圍。如:部分、全部、總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數、幾乎、僅僅,等等。數量(具體數據、比例等)。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如:目前為止、迄今為止、將、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代詞。如:這、那、它、其、此,等等。勾畫出文中重要句子統(tǒng)攝全篇的句子——論點句、中心句、總結句。作論據的句子一一論述類文章作論據的材料分為兩種:一種是事實論據,另一種是理論論據。揭示文章脈絡層次的句子一一論證的思路是沿著邏輯思維的過程展開的。段落與段落之間有明顯的邏輯關系:或總分,或并列,或對比,或遞進,或點與面。這些邏輯關系往往有一些標志性的語句,如“首先、其次”等語句。如果沒有這樣的語句,可標記每一自然段的開頭句或結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脈。簡短批注對重要詞語,對表因果關系的句子,起表明中心、理清結構、區(qū)分層次、暗含材料與觀點關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簡短批注,為下一步操作起警示作用。第二步提取要點,整體把握勾畫諸多要點是為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作鋪墊的。梳思路,明結構對勾畫內容進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圍繞論點是如何展開說理的,把握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注意某一段落的各分句間的邏輯結構和邏輯層次,把握觀點和材料的關系。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住了上述內容,對“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現(xiàn)偏差,對“文中的信息”的篩選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現(xiàn)遺漏,對文中“內容要點”的歸納、“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現(xiàn)偏移或錯位。段落之間和語句之間常見邏輯順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體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原因到結果,由概念到運用等。論述類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結構層次,往往會有一些明顯的語言標志,但有些文章沒有明顯的標志,我們可以依據段落之間的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進行概括梳理。會文意,釋觀點依據勾畫的重點詞句及文章結構,弄清文章論述了什么問題,主要觀點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內容。理材料,定意圖梳理文章中的事例、事理材料,將材料與作者的評述性文字相參照,明確作者引用材料的意圖。二、關鍵能力提問模式: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答題思路】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镜淅治觥恳?、【2019年全國新課標3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傳統(tǒng)表演藝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座蘊藏豐富、有待進一步開發(fā)利用的民族民間藝術資源寶庫。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一些傳統(tǒng)表演藝術項目已走出困境,呈現(xiàn)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但仍有一些項目面臨著不容忽視的新問題。傳統(tǒng)表演藝術與普通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其表演通常具有群體性特征:無論侗族大歌還是壯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無論漢族的秧歌,還是藏民的鍋莊,民眾歡樂起舞的場面都蔚為大觀。對這類非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就堅持其生活性、群體性。兩不僅局限于藝水團體或演出隊等小范圍內。廣大民眾為慶賀豐收、祭祖敬神、禳災祈福而載歌載舞的即興表演,寄托著他們深沉的精神追求和豐富情感。使傳統(tǒng)表演藝術“雅化'',固然能彰顯各類民族民間藝術的特色,但也弱化了傳統(tǒng)表演藝術的民俗文化內涵。當然,各類民間表演藝術過充分提煉和藝術升華,進而搬上舞臺,其成功之作對此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起到促進作用。如春晚舞臺上,藏族舞蹈《飛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頌》等都曾大放異彩,然而,在對民間表演藝術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有些實施者沒有堅持本真性的原則,將一些傳統(tǒng)藝術改編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樂時套用畫方音樂編排方式,被改編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對民族民間藝術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應既不失其本真的藝術特性,又科學地融入現(xiàn)代元素,適應民眾新的審美需求。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編導們深諳民間表演藝術的特性,并能進行實地調研、采風,挖掘出民間藝術的基本元素與本質精神。各種傳統(tǒng)表演藝術都是在特定的時空中呈現(xiàn)的,考其演出行為形式形成藝術價值。這類非物質文化產的特性決定了應對其實施活態(tài)傳承與保護、使之以鮮活形態(tài)生存于民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實施中,有些地區(qū)退保存為保護,重視硬件設施,各類場館及專題博物館建設頗具規(guī)模,民間收集來的各種樂器、道具、面具、服裝等都得到妥善收藏,這種博物館式的展示與收藏,雖然能較好地保存民間表演藝術的物質載體,但變活態(tài)傳承為固態(tài)展示,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件統(tǒng)表演藝術的生存發(fā)展問題。有人認為通過錄音、錄像等數字化手段便可記錄、存儲、呈現(xiàn)表演藝術的成果和過程,達到搶救性保護的效果,但是,這只是對文化遣產的部分信息進行了保存,人在進行藝術表演時涉及的很多現(xiàn)象難以精確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無法獲取和記錄的。對傳統(tǒng)表演藝術的保護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活態(tài)保護,才特合其自身的傳承發(fā)展規(guī)律。(摘編自李榮啟《論傳統(tǒng)表演藝術的保護與傳承》)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文章針對當下傳統(tǒng)表演藝術保護中出現(xiàn)的一些片面認識,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文章緊扣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tǒng)表演藝術的幾種屬性,多角度展開論證。第四段將一些地區(qū)的場館建設和數字化保存做比較,論證了保護與保存的不同。D.文章對現(xiàn)有傳統(tǒng)表演藝術保護舉措的成效與不足都有論及,體現(xiàn)出辯證的態(tài)度。二、【2019年全國新課標2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稟有一種極為難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與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理性兼長并美的詩人,他一方面具有極大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觸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面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與局限,做到博觀兼美而無所偏失。這種優(yōu)越的稟賦表現(xiàn)于他的詩中,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就詩歌體式風格方面而言,古今長短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chuàng)變化,千匯萬狀而無所不工。我們看他《戲為六絕句》之論詩,以及與當時諸大詩人,如李白、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等,酬贈懷念的詩篇中論詩的話,都可看到杜甫采擇與欣賞的方面之廣;而自其《飲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則可見到他對各種詩體運用變化之神奇工妙;又如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別”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漢魏五言古詩變化而出的一種新面貌。就詩歌內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無論妍媸巨細,悲歡憂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態(tài),都能隨物賦形,淋漓盡致地收羅筆下而無所不包,如寫青蓮居士之“飄然思不群”,寫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寫丑拙則“袖露兩肘'',寫工麗則“燕子風斜”;寫玉華宮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響;寫洗兵馬之歡忭,寫出一片欣奮祝愿之情、其涵蘊之博與變化之多,都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證明。其次值得注意的,則是杜甫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我以為每一位詩人對于其所面臨的悲哀與艱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應態(tài)度,如淵明之任化,太白之騰躍,摩詰之禪解,子厚之抑斂。東坡之曠觀,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氣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別之,不過為對悲苦之消融與逃避。其不然者,則如靈均之懷沙自沉,乃完全為悲苦所擊敗而毀命喪生,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xiàn)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所以天寶的亂離,在當時詩人中,唯杜甫反映者為獨多,這正因杜甫獨具一份擔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時代的血淚,都成為了他天才培育的澆灌,而使其有如此強大的擔荷之力量的,則端賴他所有的一份幽默與欣賞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極主觀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極客觀的從容的觀賞,如著名的《北征》詩,于飽寫沿途之人煙蕭瑟、所遇被傷、呻吟流血之余,卻忽然筆鋒一轉,竟而寫起青云之高興,幽事之可悅,山果之紅如丹砂,黑如點漆,而于歸家后,又復于饑寒凜冽之中,大寫其幼女曉妝一片嬌癡之態(tài)。此外,杜甫雖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有“戲為”“戲贈”“戲作”等字樣,凡此種種,都說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相反而相成的兩方面的表現(xiàn)。這種復雜的綜合,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又一證明。(摘編自葉嘉瑩《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文章用先總論后分論的結構,論證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文章從體式風格和內容兩方面,來論證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文章在論證詩人對待悲苦的態(tài)度時,將杜甫和陶淵明、屈原等詩人作了對比。文章論證了杜甫所以對時代苦難有擔荷力量,是因為他廣泛汲取了前人傳統(tǒng)。三、【2019年全國新課標1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對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者來說,或早或晚,都會遭遇到這個問題——為誰創(chuàng)作、為誰立言?習近平同志強調:“文學藝術創(chuàng)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chuàng)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人民是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蹦壳埃乃嚱缙毡檎J識到,只有與身處的時代積極互動,深刻回應時代重大命題,才會獲得藝術創(chuàng)作的蓬勃生機。然而,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還有許多作家、藝術家困惑于現(xiàn)實如此宏走豐富,以至于完全超出個人的認識和表現(xiàn)能力。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現(xiàn)實太精彩了,它甚至遠遠走到了小說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隨時發(fā)生著習焉不察而影響深遠的變化。這就為作家、藝術家觀察現(xiàn)實、理解生活帶來巨大困難。對于他們而言,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出生活的表象,大約是不難的,難就難在理解生活復雜的結構,理解隱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層的東西。那么,這“更深層的東西”是什么呢?去過天安門廣場的朋友一定會對矗立在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印象深刻,許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誦讀這段話,我們就會意識到,這改天換地的宏偉現(xiàn)實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人民當之無愧是時代的英雄,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只有認識到人民的主體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時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從整體上把握一個時代,認識沸騰的現(xiàn)實。認識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地位,是為了從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間,是為了解決我是誰、我屬于誰的問題。新文化運動以來,無論是經歷革命與戰(zhàn)爭考驗的現(xiàn)代作家,還是上世紀80年代那批經歷了知青歲月的當代作家,他們內心其實都有一方情感根據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關系。這些作家是屬于某個情感共同體的,這個共同體時刻提醒著他,他的生命和創(chuàng)作與這世界上更廣大的人群休戚相關。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或許并不是我們的讀者,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將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廣大人民作為我們認識現(xiàn)實、理解時代的依據。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在新的時條件下,我國文化產品供給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誠然,娛樂和消費也是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責任感的藝術家會深深感到,我們就生活在那些為美好生活、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人們中間,理應對我們的共同奮斗負有共同責任。我們有責任通過形象的塑造,凝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秋新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課件(新版教材)
- 學校安全調查報告(7篇)
- 2025年度房地產開發(fā)項目質量風險保險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項目勘察施工與數據共享合同
- 2025年度泵車租賃與設備保險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建筑植筋加固工程施工合同變更協(xié)議
- 2025年供用電合同范本(電力環(huán)保設施投資版)
- 2025年度空調設備租賃與安全使用規(guī)范合同
- 2025國際貿易合同商定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承諾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應用股東出資合同
- 農產品貯運與加工考試題(附答案)
- 幼兒園開學教職工安全教育培訓
- 學校財務年終工作總結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康復醫(yī)學治療技術(士)復習題及答案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讀書筆記
- 《血管性血友病》課件
- 2025年汽車加氣站作業(yè)人員安全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試完整真題及答案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日語助詞「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課件
- 2024年監(jiān)控安裝合同范文6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