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哈佛經理的經濟知識_第1頁
第一章哈佛經理的經濟知識_第2頁
第一章哈佛經理的經濟知識_第3頁
第一章哈佛經理的經濟知識_第4頁
第一章哈佛經理的經濟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哈佛管理技能培訓教程:第二單元哈佛經理知識修養(yǎng)第一章哈佛經理的經濟知識第二單元哈佛經理知識修養(yǎng)讀史使人明智,詩篇使人聰慧,數(shù)學使人精密,倫理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長于思辨。總之,知識能改變人的性格?!?英)培根名聲就是華而不實的光和聲,名聲就像做投機買賣;信譽則是長久的果實,就像栽蘋果樹,要經過好幾年才能結果。管理者不應該醉心于追求名聲,而應建立自己的信譽。——帕斯卡爾哈佛經理的職位注定了哈佛經理的大腦必定是一部百科全書——無論經濟、管理、法律、自然科學、文化禮儀……總之他必須無所不知。他必須具有迷人的魅力、健康的體魄,完善的心理、自如的角色……——編者哈佛語錄人們對自然資源往往重視過份,實際上,今天的富裕的國家并不是資源豐富的國家。……一個民族的天然才能和組織能力是關鍵性的。(德)法蘭克福大學教授恩格斯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汲取的知識要比從自己的成就中汲取的知識更多。(美)約翰·杜威眾人受挫而退我偏不退,眾人齊進我就快步搶先。(日)澤庵宗彭第一章哈佛經理的經濟知識一、經濟學知識□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是指以公司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的基本成份,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是作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成份,凡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企業(yè)制度均可稱為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二是指公司制為核心的具體形式,按公司制改造傳統(tǒng)企業(yè)?,F(xiàn)代企業(yè)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現(xiàn)代企業(yè)產權制度。即公司產權制度,是產權明晰的企業(yè)制度,股東出資后,由公司法人支配財產權。②現(xiàn)代公司組織制度。即公司組織結構,明確集權和分權關系,權責界限明晰。③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結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產權明晰、權責分明、分工制衡等方面?!豕芾斫洕鷮W:企業(yè)管理與市場機制的經濟分析管理經濟學是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在企業(y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更具體地說,管理經濟學利用了經濟分工具和技術去分析和解決企業(yè)的各種經營管理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管理經濟學,如圖211所示,在傳統(tǒng)經濟學與經營管理決策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豕芾斫洕鷮W與傳統(tǒng)經濟學的關系我們探討一下管理經濟學與傳統(tǒng)經濟學的關系以及它與決策學的關系,將能更清楚地了管理經濟學概念的普遍性和復雜性;而考察傳統(tǒng)經濟學的結構,則有助于理解管理經學傳統(tǒng)經濟學的關系。傳統(tǒng)經濟學的結構可以用若干不同方式來表示,其中一個最常用的分類如表2.1.1所示。表2.1.1傳統(tǒng)經濟學的學科分類───────────────────────────────────────────理論課程: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個別消費者與個別企業(yè))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各經濟單位的集合體,特別是國民經濟)農業(yè)經濟學應用課程:比較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發(fā)展學國際貿易工業(yè)組織勞動經濟學貨幣與銀行財政學穩(wěn)定通貨政策城市與區(qū)域經濟學福利經濟學重點:規(guī)范研究——著重規(guī)定準則去幫助企業(yè)達到特定的目標。實證研究——著重敘述各種經濟體制的實施方式(但無需說明它們應該如何實施)。表2.1.1所列的傳統(tǒng)經濟學的各門課程,在某種程度上是重疊的。不僅微觀理論與宏觀理論彼此關聯(lián),而且列舉的每門應用課程皆有其微觀方面與宏觀方面。此外,這程本身也多多少少有所重疊:如計量經濟學所提供的一套通用性分析方法,可應用于其他門課程。同樣,在能夠制訂出重要規(guī)范準則之前,必須對實證經濟學(即敘述性經濟學)所研究的經濟體制有所理解。不過,表中各個項目的研究重點輪廓分明,足以成為分類的根據。既然傳統(tǒng)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同企業(yè)都有某種程度的關系,管理經濟學當然要從所有這些領域中汲取有用的東西。各個領域同企業(yè)關系實際上深淺不一,這些領域與管理經濟學的關系在程度上也就不同。舉例來說,在管理經濟學中,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二者都重要,但企業(yè)的微觀理論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企業(yè)理論可以說是管理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個別企業(yè)都要受到一般經濟情況的很大影響,而后者屬于宏觀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因此,管理經濟學又要涉及宏觀經濟理論。管理經濟學的著重點當然是規(guī)范理論。我們要制訂出能幫助企業(yè)達到它們目標的決策準則,這正是“規(guī)范”這個詞的本義。但是,如果企業(yè)想要規(guī)定出行之有效的決策準則,它們必須徹底了解本身所處的環(huán)境。為此,對敘述性經濟學也不可忽視。□管理經濟學與決策學的關系正如經濟學為分析企業(yè)決策問題提供理論基礎一樣,導源于決策學的分析工具與技術,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去建立決策模式,分析可供選擇的各個行動方案的影響以及評價模式所得的結果。管理經濟學吸取了許多最佳化技術,包括微分學和數(shù)學規(guī)劃等,以便制訂有助于企業(yè)管理當局去達到其既定目標的決策準則。統(tǒng)計工具可用于估量決策問題中出現(xiàn)的各個重要變量的關系。企業(yè)的決策問題大都牽涉到未來的活動和事項,預測技術也就在管理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從而在研究管理經濟學時必須加以重視。這里用來劃分決策學的二分法,正如在經濟學領域那樣,也不是絕對的。統(tǒng)計相關性本身含有最佳化過程,最佳化技術和統(tǒng)計相關性在發(fā)展預測方法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經濟學內部分類和決策學內部分類都有重疊;此外,經濟學和決策學這兩者之間也有大量重疊。例如,經濟學的許多重要推論(包括利潤最大化要求邊際收入等于邊際成本這樣一個著名的微觀經濟學定理在內)都導源于微分學的最佳化過程。正是因為這些相互關系的大量存在,我們才在上面說,管理經濟學各種定義的差別多半在于詞義不同?!豕芾斫洕鷮W與企業(yè)管理學的關系肯定了經濟學與決策學在管理經濟學中的作用,就應把管理經濟學看作企業(yè)管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如表2.1.2所示,企業(yè)管理學的學科一般分為四大類。各門職能課程的設置很合適,因為企業(yè)與管理學院一般都設有這些部門或系?!疤厥狻闭n的界限也相當分明,因為它們在全部企業(yè)管理課程中的地位比較明確。我們把管理經濟學歸入企業(yè)管理學的下列兩類課程:首先列為“工具”課程,因為它包括了某些經濟理論、方法和分析技術,可為以后在各門職能課程中加以應用作好準備;其次列為綜合課程,因為它把各門職能課程結合在一起,不僅闡明了各種職能在企業(yè)爭取達到經營目標的過程中如何相互作用,而且指出了企業(yè)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怎樣互相影響。表2.1.2企業(yè)管理學的學科分類─────────────────────────────────────────────職能課程:會計學管理經濟學財務管理定量分析(包括運籌學)市場學“特殊”課程:銀行學人事管理保險學生產管理國際企業(yè)經營學“工具”課程:會計學不運產經營學行為學行為學計算機學運輸學管理學原理綜合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市場供求及其運行機制經理人員的首要職責,就是要做出使本公司能夠達到自己目標的決策。如果沒有對市場機制的全面了解,一個經理人員取得成功的機會幾乎微乎其微,因為你的公司無論如何無法獨立于這些機制之外而存在。一個公司是被稱之為市場系統(tǒng)的網狀結構中一個小的組元。這個市場系統(tǒng)及它的組成物——那些商業(yè)公司,尤其是取得高利潤率的公司,經常受到激烈的抨擊。由于商人們的目光往往只局限在市場系統(tǒng)中自己這一小部分,所以,他們?yōu)槭袌鱿到y(tǒng)進行的辯護通常十分拙劣,這種膚淺的辯護對闡明市場功能的寶貴價值毫無裨益。公司能否取得成功,部分地取決于它對經濟狀況和周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公司的經營過程、管理與決策能力,都將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環(huán)境變化的考驗。為了訓練一個管理人員獲得熟練的技能,會要求他提交論文或報告,詳細闡述政府法令、重大事件、自然災害、消費者興趣的改變、未來變化趨勢等因素對公司發(fā)展可能產生的影響。即使他在這一方面做得象一個行業(yè)發(fā)言人一樣好,但如果他缺乏對供給、需求以及市場功能的研究和有關知識,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公司經理或者企業(yè)代理人。事實上,在進行管理學專業(yè)培養(yǎng)的時候,為了研究利潤及獎懲等問題,會遇到許多與供給、需求有關的概念?!跣枨蠓▌t讓我們來考慮一種熟悉的產品,麥克唐納德公司的漢堡包。一個準備購買漢堡包的人,同時還可能面臨著其它選擇,其中包括別的快速食品(如肯德基炸雞),中速食品(如有桌布和女招待的餐館),慢速食品(如家庭烹調的食物)或是禁食(如治療性節(jié)食或齋戒)。假如花在漢堡包上的錢或者時間增加,而其它替代品卻保持不變,那么,就連漢堡包最熱心的老主顧也將無可奈何地去買其它替代品。當價格增加時,消費者購買的漢堡包要比價格低時減少。消費者的購買力忠實地遵守價格與購買力之間的反比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被人們稱之為“需求法則”??紤]另一個實例:天然氣。表2.1.3中列出了在天然氣價格上漲時,天然氣及其替代品的使用情況。誠然,現(xiàn)存的一些使用天然氣的爐灶、熱水器、取暖爐及其它設備不能使用天然氣的替代品,但總可找到取暖和做飯的替代辦法。另外,還可以減少或干脆消除某些用途?;蛟S總有一天,現(xiàn)有的爐灶和取暖灶都會被比較節(jié)省天然氣或是使用其他燃料的爐灶所取代。表2.1.3天然氣的使用及其替代品─────────────────────────────────────────────用途可能的替代品及替代方法─────────────────────────────────────────────家庭取暖在一些房間內減少供暖降低暖氣溫度,穿上厚毛衣注意房間保溫使用煤熱爐利用太陽能供暖呆在陽光充足的房間里家庭熱水供應降低水溫夜間關閉熱水器使用電剃刀剃須用淋浴代替浴盆盡量不洗澡(當保持清潔代價昂貴時,臟一點也無妨)衣物烘干器把衣服晾在繩子上使用電烘干器購買快干衣料制成的衣服少洗衣服做飯多吃烤制的食品購買新式小型爐灶用微波爐做飯使用電爐吃冷食烹制耗能少的食品(如用雞蛋代替雞)集中烹調,剩飯不加熱點亮裝飾氣燈使用電燈盡量避免使用裝飾燈────────────────────────────────────────────由于需求法則在天然氣市場上發(fā)生作用的結果,人們開始對天然氣的替代品感興趣。當天然氣價格上漲時,消費者就會尋找較便宜的代用品;當價格下跌后,消費者的目光又從代用品返回到天然氣上來。請注意:在導出需求法則的過程中替代品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價格與購買量之間存在著反比關系?!跣枨蠛瘮?shù)漢堡包和天然氣的例子,強調指出了價格的重要性——為單位消費品所付的錢數(shù)多少,直接影響購物者的抉擇。另外,還有其它一些因素也對這種抉擇產生影響。我們需要給消費者的需求量和影響需求量的因素之間的關系下一個定義。方程式211對問題做了簡化,我們可以由此入手進行研究:Qd=f(P,Ps,Pc,…)(2.1.1)這里:Qd=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P=商品的價格Ps=替代品的價Pc=互補商品的價格I=消費者的收入N=消費者數(shù)量…=沒有直接給出的其它有關因素這個需求方程式指出,消費者對于某種商品的需求量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商品價格、替代品價格、互補商品價格、消費者收入、可能需要這種商品的消費者數(shù)量,以及其它多種因素。方程式2.1.1中省略號強調指出了需求通常還要受到比已直接給出的幾個因素多得多的因素影響,包括諸如時尚、對價格變化的反應速度、對未來價格的期待、法律、法令以及風俗習慣,等等。這個需求關系方程式著重指明了一個事實:需求關系是消費數(shù)量和決定消費數(shù)量的因素之間一種多維的關系?!跣枨笄€需求曲線是對需求函數(shù)的直觀描述。于是,我們現(xiàn)在面臨經濟學中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題:如何使用二維的圖形表達一個多維的函數(shù)關系?方程式212就是應用這種分析技巧進行簡化的結果:Qd=f(P,Ps,Pc,I,N,…)(2.1.2)決定需求量的參數(shù)可分為兩種:運動參數(shù)(價格)和轉移參數(shù)(除價格外的所有影響需求量變化的因素)。假定所有轉移參數(shù)的值不變,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用需求曲線來表達運動參數(shù)(價格P)和需求量之間的二維關系。需求曲線具有負的斜率(反比關系),這條斜線用圖解方法表達了需求法則的含義:價格越高,消費者買的越少。漢堡包和天然氣的供求曲線也具有負的斜率。在轉移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與需求量呈反比關系。需求曲線具有負的斜率,因為當價格上漲時消費者會找到較便宜的替代品,假定其它因素不變。需求曲線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區(qū)間內、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希望購買的商品數(shù)量與所有可能的價格之間的關系。限定“在特定的時間區(qū)間內”,意味著在時間軸上需求量是波動的。這就是說,在一個星期時間段內與在一個月時間段內對需求進行考察,其結果有所差別。在表2.1.4中,盡管我們只列出了很少的幾個數(shù)據,但已足以反映出它們所包含的與需求曲線所表達的相同的意義。需求曲線及表格提示我們:需求量不是一個簡單的數(shù)值(如2000立方英尺天然氣),它表示在每一個可能的價格下對單位商品的需求量。表2.1.4天然氣需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千立方英尺天然氣價格在特定的時間區(qū)間內對天然氣的需求量─────────────────────────────────────────────70美分1200立方英尺60美分1600立方英尺50美分2000立方英尺40美分2400立方英尺30美分2800立方英尺─────────────────────────────────────────────現(xiàn)在讓我們研究一下圖2.1.2中的需求曲線D0。如果價格由P0上升至P1,消費者的購買量就會從Q0減少到Q1。價格的上漲導致了沿需求曲線D0。從A點到B點的運動。這種運動不是需求關系的變化,而是價格上漲使得消費者削減了他們的購買計劃。假如價格不變,購買量也維持原值。盡管商品提價使得需求量從Q0減至Q1,但A點和B點仍然都是同一條需求曲線D0上的兩點。如圖所示,沿這條固定的需求曲線的運動是需求量的變化,而不是需求關系的變化。圖2.1.2需求曲線:運動與位移從A點到B點沿需求曲線D0的運動,是由于價格上漲造成的需求量的下降;而需求曲線由D0到D1的位移則是需求關系的下降,這意味著在每一種價格下消費者的購買量都較D0時下降。只有當整個需求曲線產生位移時,需求關系才發(fā)生變化,例如圖2.1.2中需求曲線從D0到D1的位移。只有當轉移參數(shù)(非價格因素)的值發(fā)生變化時,需求曲線才發(fā)生位移。后面,我們將要研究導致需求曲線產生位移的各種特定的原因?,F(xiàn)在,我們只需弄清一點,即需求關系的變化僅僅意味著一件事:消費者在每一種價格下購買的商品數(shù)量都與以前不同了。在需求曲線D1的C點上,消費者在同一價格P0下的需求量由Q0降為Q1。A點和C點是在相同的價格下處于不同的需求曲線上的兩個點。因此,從A點到C點的運動表示需求關系的變化。實際上,最初的那條需求曲線D0已經消失了,代之以一條新的價格——需求量關系的曲線D1。這種變化只有當一個或多個轉移參數(shù)的值發(fā)生改變時才會出現(xiàn)?!跣枨箨P系特征以上的討論表明,需求關系具有雙性特征:當所有轉移參數(shù)保持固定時,改變價格(運動參數(shù))會導致沿一條固定需求曲線的運動。由于價格變化是造成這種沿固定需求曲線運動的唯一原因,因此價格被稱為運動參數(shù)。習慣上把這種沿固定需求曲線的運動叫作需求量的改變。另一方面,由于一個或多個轉移參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會導致整個需求曲線的位移。轉移參數(shù)的得名,就是因為它們的數(shù)值變化會造成需求關系的改變,從而使整個需求曲線發(fā)生移動。通常可以用四種方法來描述需求關系:敘述法、圖解法(圖2..1.2)、表格法(表2.1.4)、函數(shù)法(方程式)。必須學會從諸多的假象后面識別需求的本質?!豕┙o法則麥克唐納德公司對快餐食品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呢?關鍵是替代品——在這種情況下,生產上的抉擇將是增加漢堡包的產量。于是有以下幾種可能:(1)為漢堡包提供更多的烤肉架和貯藏庫;(2)增加餐館;(3)更先進的設備;(4)高薪的熟練技術工人;(5)增加漢堡包制造業(yè)的工人人數(shù);(6)更快速的服務。當漢堡包的價格相對其成本、或與菜單上其它項目的價格相比較低時,麥克唐納德公司就會因缺乏利潤刺激而不再力爭銷售更多的漢堡包和采用高成本生產技術了;反之,在較高的價格下,公司受到利潤刺激,將樂于采用某些高成本生產方式來生產更多的漢堡包。例如,當產品價格上漲時,麥克唐納德公司就要考慮如何更新自己的生產和銷售技術以增加供應量。但是,如果不增加產品平均成本,產品的產量一般不可能增加。因此,公司通常并不愿為發(fā)展生產而增加成本,除非是對較高的價格有一個樂觀的估計。在天然氣市場上,對供給一方來說,較高的價格有可能會誘發(fā)以下情況發(fā)生或加劇:1.向不同市場銷售(1)家庭;(2)工業(yè)部門;(3)農業(yè)部門。2.促進勘探(1)海上勘探;(2)開發(fā)阿拉斯加;(3)沿紐約海岸進行勘探;(4)在已知資源附近繼續(xù)勘探。3.增加現(xiàn)有氣井產出量(1)加深挖掘;(2)炸開巖石構造。4.把留待將來使用的天然氣提前在當今市場上出售5.增加從蘇聯(lián)和馬來西亞進口天然氣獲悉價格上漲這個信息的天然氣提供者,在利益的驅使下將采用在較低銷售價下難以獲利的生產方式,以謀求增加天然氣的供給量?!豕┚€曲線下面給出供給曲線的完整定義:在特定的時間區(qū)間內,供給者希望售出的產品的數(shù)量與一切可能價格之間的關系。供給關系的定義、供給曲線、沿固定供給曲線的運動與供給曲線位移的差別以及二維坐標系中圖示多維供給關系概念等這些問題,均與需求關系的討論完全相同。供給關系用函數(shù)式表達,可寫成如下形式:Qs=f(P,w,r,T,…)(2.1.3)這里:Qs=供給量P=產品價格w=勞動力價格r=資本價格T=技術水平如同需求關系一樣,供給關系是供給量與所有決定供給量因素之間的多維關系。通過對組成這個臃腫概念的成份——運動參數(shù)和轉移參數(shù)進行簡化,就可以用圖示的方法對其進行描述。與需求關系一樣,供給關系中的運動參數(shù)也是價格。但是,供給關系中的轉移參數(shù)的含義卻往往與需求關系不同。方程式2.1.3中給出了三個標準的轉移參數(shù)——勞動力的價格、資本價格以及技術水平,它們對于供給關系來說至關重要。方程式中的刪節(jié)號代表它決定供給關系的因素,如氣候、運輸費用、政府法令、稅率、生產者的要求等。令所有的轉移參數(shù)保持不變,供給曲線描述了運動參數(shù)(價格P)與產品供給量(Q)之間的二維關系。在圖213中,供給曲線S0呈正斜率(正比關系),供給量隨價格增減而增減。沿固定供給曲線由A點到B點的運動,反映了供給量的增減變化(在這里是增長),它是運動參數(shù)P變化的結果。而供給曲線從S0到S1的位移反映了供給關系的變化(在這里也是增長),它是技術水平提高、生產要素價格降低或其它轉移參數(shù)出現(xiàn)變化導致生產成本下降的結果。當生產成本下降時,公司在利潤的刺激下,期待以同樣的價格出售更多的產品,這就是供給關系增長的內涵:在相同的價格下提供更多的產品以供出售.但是請注意:在某一特定價格下,供給量的增長勢必會引起一個或多個轉移參數(shù)的變化.從A點到B點沿供給曲線S0的運動,是由于價格上漲造成的供給量的增長;供給曲線由S0到S1的位移,是供給關系的增長,它意味著在每種價格下公司都希望出售更多的產品。與需求關系相同,供給關系也可以用敘述法、圖解法、表格法和函數(shù)法來描述。經濟學一個令人高興的特點,就是當你分析某個問題時,某些其它問題也往往因此而得到了解決。如果弄懂了需求關系,那么供給關系就比較容易了。□市場均衡、短缺與過剩雖然供給與需求都受價格的影響,但無論是供給還是需求都無法自行決定價格。真實的市場價格是這兩種機制均衡作用的結果。圖2.1.4將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畫在了同一張圖中。價格究竟是向著市場需要的方向移動,還是呈雜亂無章的紊亂呢?實際上,價格總是會漸漸趨近于均衡價格Pe的。一般說來,一個靜止的狀態(tài),或者一旦完成就將持續(xù)下去的狀態(tài)——均衡,描述了這種調整后的平衡。為什么Pe是唯一可能“靜止”的價格點呢?價格漲落的過程可能是簡單的,也可能是復雜的。最簡單的價格波動過程就是拍賣。在拍賣中,買賣雙方可以用投標的方式即刻對過剩和短缺作出反應。在股票市場上,買主和賣主通過代理人——股票經紀人進行交易。在食品、藥品、服裝、金屬等許多市場上,長長的一串中間人在最初的制造者和最后的消費者之間進行盡可能有利可圖的討價還價。短缺也是賣主受消費者擁戴的一種表現(xiàn),它說明消費者寧可接受較高的價格也不愿空手而歸。由于買主不會主動要求提價,短缺就向從制造者到零售商的所有賣主提供了一個漲價的信號。讓我們通過天然氣這個具體的例子對價格波動過程做進一步的研究。假定政府不出面干預天然氣的價格。當市場價格暫時低于均衡價格時,天然氣的短缺隨即發(fā)生。但是,未必所有的用戶都能馬上察覺,因為盡管短缺存在,有些用戶仍然可能用低價買到足夠他們使用的天然氣。而無法買到足夠數(shù)量天然氣的消費者為了保證自己所需的天然氣,寧可出大價錢。于是,賣主就會把天然氣售給出價最高的消費者。短缺的商品在市場上倒手的過程中,新的消費者群會出更高的價格。提價和短缺最終會得到緩解,一方面是由于買主需求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天然氣供給量的增加。這種沿供給和需求曲線的運動遲早會出現(xiàn)。在市場所決定的某一價格下,當所有的買主都能夠得到他們需要的數(shù)量而所有的賣主都能夠賣掉他們希望出售的數(shù)量時,一個均衡價格就建立起來了。在均衡狀態(tài)下,暫時再沒有使價格發(fā)生變化的動力。均衡價格通常并不是在市場受到擾動后立刻就能建立起來,并保持下去的。在這個價格調節(jié)的過程中,均衡是其最終趨向,這就是一個價格順市場運動方向的變化過程。正如一個彈子掉入果盆中之后就會一直滾動,直到達到一個靜止位置才會罷休一樣,在市場價格越來越趨于接近均衡位置的均衡運動過程中,可能是忽而過高、忽而過低,呈滾動狀態(tài)。供給關系和需求關系可用函數(shù)表達,寫成如下的形式:需求量:Qd=f(P,Ps,Pc,I,N,…)供給量:Qs=f(P,w,r,T,…)令轉移參數(shù)(非價格參數(shù))保持不變,這兩個方程式是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應的函數(shù)表達式。建立均衡就是要找出使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的價格。用使需求方程式與供給方程式相等的方法即可得到均衡價格:處于均衡位置時,Qs=Qd(2.1.4)這個價格可以同時滿足消除短缺與過剩的條件;所以方程式2.1.4是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的代數(shù)表達式。它是由需求方程式和供給方程式構成的系統(tǒng)方程的解。總之,無論何時,只要價格高于均衡值,多余的庫存就要迫使價格下跌;反之,當價格低于均衡值時,失望的消費者就要促使價格上漲。在一個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上,由于市場總是趨向于均衡,所以過剩和短缺也總是趨于自動解除。運動參數(shù)——價格,在市場分析中充當了主要的角色,因為它是唯一能夠影響到市場各個角落供求狀況的經濟變量?!跏袌龉δ芪覀円呀浛吹搅耸袌鰴C制是如何決定價格的,現(xiàn)在讓我們來研究價格的社會意義。在決定價格和產品(門類和產量)的過程中,市場系統(tǒng)具有引導(Guidance)、調節(jié)(Rationing)、傳遞信息(Imformation)、非人格性(Impersondity)以及任務分擔(Allocationoftasks)等功能。1.引導蜂蜜價格的上漲促使有關企業(yè)增加了蜂蜜的生產和銷售。于是,浪費者對蜂蜜需求增長的信息通過價格傳遞給供給者,而且價格的調整促使企業(yè)生產出浪費者所需增加的那部分蜂蜜。通過這種途徑,引導著社會中的稀缺資源按浪費者的需求方向流動。資源被價格機制所引導;價格調整向企業(yè)發(fā)出信號,當需求增加引起價格上漲時企業(yè)便增加生產,而需求下降引起價格下跌時企業(yè)便壓縮生產。價格溝通了買主與賣主之間的信息交流。這種信息交流在非市場經濟結構中會以其它形式出現(xiàn)。在蜂蜜這個事例中,企業(yè)將致力于使產量在短期內增加。從長遠來看,這種較高的價格還會將一些新的企業(yè)從其它行業(yè)中吸引過來,如果他們指望從蜂蜜業(yè)中獲得超過他們原來所在行業(yè)的利潤的話。當新的企業(yè)被吸引到這個行業(yè)來后,蜂蜜的產量就會增長,結果又將使價格下跌。簡而言之,浪費者需求的增長使價格上漲,刺激生產蜂蜜的企業(yè)在近期內增加產量,從長遠看還可能吸引來更多的蜂蜜生產者。在把可用于其他用途的資源引向蜂蜜業(yè)生產的過程中,價格具有引導的功能。2.調節(jié)對蜂蜜的需求的增長最初引起了短缺。賣主的供給量限制了消費者在價格下能夠買到的蜂蜜數(shù)量,盡管他們希望在這個價格下買到更多的蜂蜜。如何確定讓哪些消費者失望和放棄蜂蜜的哪些用途呢?顯然這是一個如何調節(jié)的問題。最簡單的調節(jié)方法是價格調節(jié),在其作用下,價格將會上漲。高價供給的蜂蜜會使一些消費者轉而采用蜂蜜的其它替代品或是放棄蜂蜜的某些不太重要的用途,以此來減少對蜂蜜的需求量。在非市場經濟或受控市場經濟中,則必須使用其他的方法在消費者中調節(jié)短缺。3.傳遞信息價格系統(tǒng)廉價向市場參與者提供信息。生產者通過市場價格來判斷消費者是否對他們的產品感興趣;消費者通過有關商品的價格決定購買商品的品種和數(shù)量。此外,市場還提供在何處能否得到商品的信息。你若知道了加油站的位置,通常也就知道了在哪里能夠買到汽油了。然而,在1979年時卻并非如此。當價格控制造成汽油短缺時,統(tǒng)一排隊、限額購買和無可奈何地關閉加油站,使得人們很難搞清從什么地方可以買到汽油。只要非價格分配系統(tǒng)取代了價格分配,獲得從什么地方可能得到多少商品的信息與研究費用必將上漲。4.非人格性價格系統(tǒng)對貨幣交易發(fā)生作用。只要付得起咨詢費,任何買主都可買到商品。市場交易的這種非人格性有兩個重要的意義:首先,市場滿足的是需求,而不是需要。只有那些付得起錢的人才能夠得到商品和服務;而對于無力按市場價格付錢的合法消費者來說,盡管他們有需要,這種愿望也不能得到滿足。市場對購買力做出的反應是冷酷無情的,就這個意義上說,市場沒有良心第二個特點是它掩蓋了商品買賣間的真實情況。在均衡價格下,供給量等于需求量,這時,沒有賣主肯損失利潤去為顧客提供服務,因為那樣的話顧客轉臉就可以把商品倒賣掉。在短缺期間,賣主特別會為了兩種原因而拒絕與某些顧客做生意:(1)根據人為的特征區(qū)別對待(如種族、宗教、性別等);(2)根據顧客的價格區(qū)別對待(哪些消費者最重要)。在價格控制下,由失望的消費者排成的長隊使賣主可以在不損失利潤的情況下對買主挑挑揀揀。因此,在必須把商品賣給任何一個有錢人的市場中,市場系統(tǒng)的這種非人格特性,一般在檢驗人們的品行和防止濫用權力方面,起到了一個雖不全面但又十分重要的作用。5.任務分配當買主賣主都可以使用價格這個信號的時候,雙方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和比較自己的選擇帶來的利益和付出的費用。所有的消費者都必須決定究竟是依賴于市場所提供的商品、服務、訓練和機會,還是謀求建立一定程度的、自己擁有商品和提供服務的縱向聯(lián)合(verticalintegration)。例如:消費者可以由市場為他們提供所有的打字服務,也可以買一臺打字機自己學習打字。企業(yè)可以依靠市場提供生產所需的資源,也可以采取自己生產和貯藏必需資源的方式實行縱向聯(lián)合。在縱向聯(lián)合與依賴市場之間所進行的有效權衡,取決于消費者對利益和費用所進行的抉擇,而利益和費用是由市場價格決定的。當市場機制遭到破壞時如何進行任務分配的抉擇呢?價格控制往往會導致囤積,它意味著買主選擇了部分地貯藏存貨來替代依賴市場,設想有這樣一個無能的市場系統(tǒng),市場的分崩離析迫使消費者去囤積服裝、牙膏、肥皂,乃至冰箱、汽車等以備將來使用。另外,在市場控制中被扭曲了的價格信號會使究竟是買還是租的決策發(fā)生偏差。市場控制促進了這一占有形式——縱向聯(lián)合的發(fā)展。市場中的這種經營方式,阻礙了能夠提供有效產銷歸屬的市場功能的發(fā)揮。二、需求分析與估計從許多方面看,決定企業(yè)獲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市場上對其產品的需求。不論企業(yè)的生產過程如何高效,也不論其財務經理、人事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多么精明能干,除非其產品已有需求或將有需求,或者能生產出一批適應需求的新產品,否則,企業(yè)是不能經營得好的。由于需求是決定企業(yè)獲利能力的一個主要因素,對未來需求的估計便成了企業(yè)全部計劃活動的關鍵。企業(yè)的生產決策受到其潛在需求函數(shù)的很大影響。例如,若需求比較穩(wěn)定,可以安排長期的連續(xù)的生產過程;如果需求經常波動,那就必須采用靈活的生產方法或保持大量庫存。財務政策也受企業(yè)產品市場的需求情況的影響;如果產品需求很大并日益增長,財務經理必須設法滿足企業(yè)增加投資的需要。同樣,人事經理要制訂招工計劃和職工培訓計劃,保證供應足夠的勞力去生產并銷售其產品。羅克特—甘布爾公司(辛辛那提),在1968年引進了普林格爾公司的油煎土豆片。到1981年它在這一產品上的虧損額達到了2億美元。在3年時間里,福特汽車公司在它所生產的埃德塞爾牌汽車上損失了2億5千萬美元。RCA公司(原名:林—特姆科—沃特公司)1981年計劃銷售錄像唱片機200000臺,但實際銷售還不到70000臺。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和1980年,美國汽車制造者沒有預料到消費者對小型轎車需求的增長,從而使他們的汽車庫存積壓創(chuàng)了記錄。這種預測錯誤尤其使汽車工業(yè)灰心喪氣,因為他們在估計其產品需求上做出了大量努力,花了大量金錢。顯然,企業(yè)越能準確地估計其產品的需求情況,它就越能準確地確定其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和價格或確定是否應生產某種產品。□需求函數(shù)理論公式需求一詞的定義是: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條件下,顧客們愿意購買某種貨物或勞務的總量。例如,時期可能是一年,條件可能包括該種產品的價格、競爭產品的價格和供應程度、價格的預期變動、消費者的收入及其興趣和愛好以及廣告費等。消費者愿意購買這種產品的數(shù)量,即對該種產品的需求,取決于所有這些因素。一種產品的需求函數(shù)表示該種產品的需求量與影響這個需求量的諸因素之間的關系,可寫成如下一般的函數(shù)形式:產品X的需求量:Qx=f(x的價格、競爭產品價格、價格的預期變動、消費者的收入及其興趣和愛好、廣告費等)(2.1.1)方程211所表示的一般需求函數(shù)實際上只是列出了許多影響需求的變量,應用于管理決策的需求函數(shù)則必須是明確的。也就是說,需求量與每個自變量的具體關系必須明確起來。為了舉例說明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汽車的需求,并確定需求函數(shù)如下:Q=a1P+a2Y+a3Pop+a4C+a5A(2.1.2)這一方程表明:汽車在某年內的需求量Q是汽車平均價格P、人均可支配收入Y、人口Pop、信貸獲得指數(shù)C以及廣告費A的線性函數(shù)。a1、a2、…、a5稱為需求函數(shù)的參數(shù)?,F(xiàn)在,我們暫且假定這些參數(shù)為已知,并且假定需求函數(shù)能準確地預示汽車的需求量。將一組假設的參數(shù)值代入方程212,得Q=-3000P+1000Y+0.05Pop+1500000C+0.05A(2.1.3)方程2.1.3表明:汽車平均價格每提高1美元,汽車需求量將減少3000輛,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長1美元,它將增加1000輛;人口每增加1人,它將增加005輛;信貸獲得指數(shù)每增加1單位,它將增加1500000輛;廣告費用多支出1美元,它將增加005輛。如果在方程2.1.3中,各個參數(shù)分別乘以各自的變量的值,然后把這些乘積加起來,將可得到來年汽車的估計需求量。表2.1.1列出了這個計算過程,表明在假設各自變量的確已確定的情況下,汽車的需求量估計約為9500000輛。表2.1.5用假設的需求函數(shù)估計汽車需求量□需求曲線理論需求函數(shù)規(guī)定了需求量與決定需求的全部變量之間的關系。需求曲線是需求函數(shù)的一部分,它在所有其他自變量的作用保持不變時,反映了某種產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一般說,一條需求曲線是以圖形來表示的。在需求函數(shù)中,除了產品的價格外,其余的自變量都假設不變。例如,在方程2.1.1及表2.1.5的汽車需求函數(shù)中,我們假定消費者收入、人口、信貸情況及廣告費都不變,然后去考查汽車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關系。為了闡明這一過程,我們考查方程2.1.3及表2.1.5中列出的關系。假定消費者收入、人口、信貸情況及廣告費都固定于表2.1.5的數(shù)值,汽車的價格變動與需求量變動之間的關系就可表示如下:Q=-3000(P)+1000(2000)+0.05(200000000)+1500000(1)+0.05(100000000)=-3000P+2000000+10000000+1500000+5000000=18500000-3000P(2.1.4)代表汽車需求曲線的方程2.1.4,可以用圖2.1.5的形式表示出來(假定汽車需求函數(shù)的所有其他變量的值為已知)。從圖中可以看出:價格的降低導致需求的增加;反之,價格上升則導致需求減少。絕大多數(shù)產品的情況都是如此。□需求函數(shù)與需求曲線的關系需求函數(shù)和需求曲線的相互關系可用圖形來表示。圖216繪出了汽車的三條需求曲線:D1、D2及D3。各條曲線都是按圖2.1.6的方式畫出來的,它們分別代表在需求函數(shù)中所有其它變量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的價格和數(shù)量的關系。拿需求曲線D1來看,如果價格是3000美元,可銷售9500000輛汽車;如果價格是3500美元,則只有8000000輛的需求量。象這樣一些變化可以說是沿著同一條需求曲線的移動。需求曲線的移位是指一條需求曲線轉移為另一條需求曲線。這種現(xiàn)象表明:在產品需求函數(shù)中有一個或更多的非價格變量發(fā)生了變化。例如,D1移位為D2的原因可能是收入或廣告費的降低,也可能是信用緊縮或這些變化和其他變化的結合?,F(xiàn)在來考查一下需求曲線從D1轉移到D2、再轉移到D3的結果。當汽車價格為每輛2500美元時,需求量從11000000輛下降到8500000輛再降到5000000輛。換言之,如果需求量固定不變,比如8000000輛,它們的售價只能隨著需求曲線從D1轉移到D3而逐步降低,從3500美元下降到1500美元。需求曲線轉移的結果是每一個售價各有一個較低的需求量。其轉移原因可能是可支配收入降低、信用緊縮、廣告活動減弱或這些因素同其他因素的結合。還要注意:價格彈性是負值。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貨物與勞務的需求量是朝著與價格變動相反的方向變動的。因此,在本例中,在價格為3000美元的點上,價格每增加(減少)1%,需求量就減少(增加)0.95%。如用弧彈性概念,價格彈性方程如下:(Q2-Q1)/(Q2+Q1)Q2-Q1p2+p1價格弧彈性=Ep=----------------=------+--------+(P2-P1)/(P2+P1)p2-p1Q2+Q1在價格從一點變?yōu)榱硪稽c的場合下,這一公式特別有助于分析需求對價格變化的平均靈敏度。例如,從3000美元變?yōu)?500美元的平均價格彈性是:8000000-95000003500+3000Ep=---------------·---------------3500-30008000000+9500000-------------·---------=-1.11350017500000由于價格彈性不同,一個給定的價格變化會導致銷售收入總額增加、減少或保持不變。如果我們對價格彈性有個正確估計,就能準確地估計出價格變動將帶來多少總收入?!鯊椥孕枨?、單一需求與非彈性需求對絕大多數(shù)產品來說,價格彈性處于從0到大約-10的范圍內。然而,為了便于進行決策,可以標出三個具體范圍。用|∈p|表示價格彈性的絕對值,這三個范圍規(guī)定如下:(1)|∈p|>1.0,定義為“彈性需求”。例如:∈p=-3.2,|∈p|=3.2(2)|∈p|=1.0,定義為“單一彈性”。例如:∈p=-1.0,|∈p|=1.0(3)|∈p|<1.0,定義為“非彈性需求”。例如:∈p=-0.5,|∈p|=0.5所謂單一彈性,是指產品需求量變化百分率除以價格變化百分率所得之商等于-1的情況。由于價格與需求量存在有逆關系,價格彈性等于-1,這意味著價格變化對銷售收入的影響剛好被需求量的變化對銷售收入的影響所抵銷。結果是銷售總收入,即產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乘積,保持不變。如果是彈性需求(即|∈p|>1),需求量的相對變化比價格的相對變化大,這樣,價格的一個給定百分率的增加將導致需求量的一個較大百分率的減少,結果使銷售總收入降低。所以,如果需求是彈性需求,價格的提高將會減少銷售總收入,而價格的降低則會增加銷售總收入。最后,如果需求是非彈性需求,價格的增長只能造成需求方面較小程度的下降,這將會使銷售總收入有所增加。上述這些關系可概括如下:(1)單一彈性:|∈p|=1.0,銷售總收入不受價格變動的影響。(2)彈性需求:|∈p|>1.0,銷售總收入隨價格下降而上升。(3)非彈性需求:|∈p|<1.0,銷售總收入隨價格上升而增長,隨價格下降而減少。□彈性極端情況價格彈性可能在0(完全非彈性)與-∞(完全彈性)之間變動。為了說明起見,首先考察一下需求量與價格無關的極端情況,即不管價格高低,需求量Q*總是固定不變。價格彈性(用點彈性定義)是指需求函數(shù)對價格的偏導數(shù)αQ/αP乘以比率p/Q,即:∈p=αQ/αP·P/Q(2.1.5)此情形下,不論是什么價格,產品的需求量始終保持不變,所以,偏導數(shù)αQ/αP等于0。因此,該種產品的價格彈性將等于0。另一種極端情況就是無限彈性,∈p=-∞。正確繪出的需求曲線的斜率αQ/αP是-∞,所以,方程2.1.5中∈p的值必然為-∞(不管p/Q比率如何)。我們應當了解這些極端情況的經濟特性和數(shù)學特性。面臨一條垂直的完全非彈性需求曲線的企業(yè),不管定價高低,總是可以銷售Q*單位的產品。因此,它可以無限地開拓它的市場,從理論上講,可以掠奪所有顧客的收入或財富。反之,如果企業(yè)面臨一條水平的完全彈性需求曲線,在價格為p*的水平上,它可以銷售無限量的產品,但銷售一提價,就會喪失所有需求。在現(xiàn)實世界中,這兩種極端情況都不存在。但是,銷售必需品的壟斷企業(yè)(如自來水公司)具有相對完全非彈性需求曲線;而競爭激烈的產業(yè)部門(如農業(yè))的企業(yè),則往往面臨著相對完全彈性曲線?!鮾r格彈性、邊際收入與總收入之間的關系考查圖2.1.7和表2.1.6,可以進一步弄清上述價格彈性與總收入的關系,加深理解這種關系在需求分析中的重要性。可以看出:邊際收入在需求曲線的價格彈性區(qū)間為正值,在非彈性區(qū)間為負值,在∈p=-1處為零。表2.1.6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的關系──────────────────────────---─────────────────價格數(shù)量總收入邊際收入價格彈性*─────────────────────────────────────────────pQTR=P.QMR=ΔTREp100110090218080-6.3380324060-3.470428040-2.1460530020-1.1445063000-1.100407280-20-1.69308240-40-0.47209180-60-0.291010100-80-0.16───────────────────────────-------------------------------------圖2.1.7(b)繪出了有關的總收入曲線。在MR>0的彈性區(qū)間,由于降價促使需求量增長而增加的總收入足以抵銷降價所減少的總收入,總收入隨價格降低而增加??偸杖朐贛R=0的單一彈性點上最大,因為在那里,需求量增長所增加的銷售總收入正好抵銷單價降低所減少的總收入。而在MR<0的非彈性區(qū)間,總收入隨著價格的下降而減少。這是由于:雖然隨著價格的降低,需求量會不斷增加,但需求量增加率小于價格降低率,從而不足以抵銷單位產品銷售收入的減少。表2.1.6中的數(shù)字例子說明了這些關系。當需求量為1—5個單位時,可看出需求是彈性的(|∈p|>1),降低價格導致總收入的增加。例如,價格從80美元降到70美元,則需求量從3個單位增至4個單位,邊際收入在這個需求量范圍內為正值,總收入從240美元增至280美元。需求量在6個單位以上(價格低于50美元)時,需求是非彈性的(|∈p|<1)。在這里,降低使總收入減少,因為需求量增加的影響不足以抵銷單價降低的影響。由于需求量的增大而減少了總收入,邊際收入必然是負值。例如,價格從30美元降到20美元,總收入就從240美元降為180美元,盡管需求從8個單位增加到9個單位。在這里,邊際收入為-60美元?!鮾r格彈性的決定因素為什么一種產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高,而另一種產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低呢?一般地講,價格彈性之所以不同,有三個主要原因:(1)一種物品被一般消費者視為必需品的程度;(2)消費者獲得同樣需求的代替品的可能性;(3)消費者用于購買這種物品的收入份額。象食鹽和家用電燈等必需品,需求量比較穩(wěn)定,不管價格高低,居民幾乎都要購買,至少在習慣形成的價格升降范圍內是如此。這些物品沒有類似的代用品。另外,如葡萄等產品,雖為人們喜愛,但面臨較多的競爭,其需求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價格。與此相似,消費者需用很大一部分收入去購買的貴重物品,其需求量對價格的靈敏性相對地說就要大一些。另一方面,低檔產品的需求量就不那么靈敏,因為消費者花在這些商品上的費用占其收入的比重很小,不值得花費時間與精力去計較它們的價格,可見,大件需求彈性總要比小件高些,比如說,汽車需求的價格彈性就高于火柴?!鮾r格彈性的某些用途價格彈性有很多用處。首先,企業(yè)在決定產品價格時,需要知道自己產品的需求曲線的彈性。例如,一個謀取最大利潤的企業(yè)決不會選擇在其需求曲線的非彈性區(qū)間降價,因為這樣做將會減少總收入,而且產量的增加又會增加總成本。其結果將是利潤急劇下降。企業(yè)即使在需求有彈性的范圍內降價,也不一定有利可圖。產品降價能否獲利,這要看降價導致的邊際收入是否超過新增產量的邊際成本。價格彈性可以用來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價格上漲5%對銷售額有什么影響?(2)銷售額增加20%,價格需要降低多少?自1973—1974年石油禁運以來,證明價格彈性重要性的一些事例,都同此后出現(xiàn)的能源危機有關。首先,由于燃料成本激增,電力公司不得不大大地提高電費率。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價格增長會使需求減少多少,從而使將來所需的生產能力減少多少?也就是說,電力的價格彈性如何?由于建設發(fā)電廠需要的時間特別長,并因動力供應中斷會引起國民經濟嚴重混亂,對電力公司及電力消費者來說,這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同樣,價格彈性是能源危機期間國家石油政策辯論中的一個重點。有些工業(yè)部門及政府的經濟專家認為:石油產品的價格彈性很大,1973年末和1974年初石油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會大大削減石油需求量,從而消除石油供需的脫節(jié)。另外一些專家則認為:石油價格彈性很小,只有采取非常措施,才能削減需求,克服供給不足,因而需要實施一種配給制度來代替在市場上自由出售石油產品。美國關于應否管制天然氣價格的爭論,同樣集中在這些問題上。這些緊密相關的能源問題至今尚未解決。但是,很明顯,價格彈性分析在辯論中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決策中反映價格彈性的重要性的另一個事例,是1978年各航空客運公司普遍采用票價折扣辦法。許多折扣比標準票價低30%到40%。降低票價能不能吸引更多的旅客以抵銷從每個乘客身上得到的收益的減少,這個問題同航空客運需求的價格彈性問題是有直接聯(lián)系的?!跣枨蟮氖杖霃椥詫υS多產品來說,消費者的收入是決定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它和價格、廣告費、信貸條件及需求曲線中的其它變量是同等重要的。對于奢侈品如外國造賽車、鄉(xiāng)村俱樂部成員資格、藝術珍品等,更是這樣。在另一方面,鹽、面包、火柴等基本生活用品對消費者收入變化的反應是不大靈敏的。消費者收入不管如何變化,他們對這些商品的購買量總是相當穩(wěn)定的。在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需求的收入彈性是測定需求量的消費者收入變化反應程度的標準。如果利用微分方程,令I代表消費者收入,那么,點收入彈性將為:∈1=αQ/αI·I/Q(2.1.6)消費者收入與購買量一般是同向移動的。這就是說,消費者收入與產品銷售量成正相關,而不是逆相關。所以,αQ/αI以及∈1都是正值。少數(shù)低檔商品就不是這樣。例如,豆類、馬鈴薯等產品的需求隨消費者收入增加而減少,因為較貴的商品將取而代之。一般說,消費者對大多數(shù)產品的需求與其收入成正比關系,這些產品稱為正常商品或者高檔商品。為了探討某一收入區(qū)間的收入彈性(不是點收入彈性),我們要用反映弧彈性關系的如下方程:E1=(Q2-Q1)/(Q2+Q1)÷(I2-I1)/(I2+I1)(2.1.7)此式用來衡量產品需求對消費者收入變化(從I1變到I2)的平均相對反應程度。對于大多數(shù)產品來說,收入彈性是正值。這表示: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國民收入的增長,居民對產品的需求也會增加。不過,彈性系數(shù)的大小也很重要。舉例說,如果某種產品的∈1=0.3,這就意味著,消費者收入每增加1%,他們對產品的需求僅增長0.3%。這樣,該種產品就不能保持它在國民經濟中的相對重要性。又如另一種產品的收入彈性為2.5,需求增長速度為收入增長的2.5倍。由此可見:如果某種產品的∈.1<1.0,該種產品的生產部門,將不能按比例地分享國民收入的增長額;而如∈1>1.0,該種產品的生產部門將在國民收入的增長額中得到一個超過比例的份額。這些關系對于企業(yè)及政府機構制訂方針政策都有重要意義。需求函數(shù)的收入彈性高的企業(yè),在國民經濟上升期間有良好的發(fā)展機會,所以,對國民經濟活動的預測在它們制訂計劃時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而需求函數(shù)的收入彈性低的企業(yè),對國民經濟活動水平的反應就沒那么靈敏了。這也有好處,因為后一類企業(yè)基本上不怕蕭條,但它們由于不能充分分享經濟成長的利益,可能進入別的部門去尋找較好的發(fā)展機會。收入彈性還能在企業(yè)的銷售活動中起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均收入或戶均收入被發(fā)現(xiàn)是決定某種產品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就可能影響產品銷售的區(qū)域與銷路的性質。收入彈性可能對廣告宣傳與其他推銷活動有影響。例如,許多提供高收入彈性商品的企業(yè),致力于向商業(yè)界、法律界、醫(yī)療界等的年輕專業(yè)人員進行廣告宣傳,主要就是因為隨著這些人收入的增加,將來和他們做交易的可能性很大。收入彈性問題在若干關鍵國民經濟部門中顯出了它的重要性。例如,多年來農業(yè)發(fā)生了許多問題,其部分原因在于很多食品的收入彈性小于1。這一事實使得農民的收入難以趕上城市工人。這一問題使得聯(lián)邦政府嚴重不安。多少與此相似的另一個問題是住房問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國會及歷屆總統(tǒng)均曾宣稱改善美國居民的住房條件是國家的主要目標之一。如果住房的收入彈性高,超過1.0,那么,改善住房條件自然成為繁榮經濟的副產品;而如住房的收入彈性低,增加的收入中只有一個相當小的份額花在住房上,那末,即使在經濟繁榮、收入增長的條件下,住房條件也不會有多大改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就需要直接采取行動(如供給公用住房、實行房租與利息補貼等),以便使住房條件提高到要求的水平。總之,不僅住房的收入彈性成了國家住房政策辯論中的一個重要論題,而且正是這些辯論大大地推動了經濟學界對收入彈性的理論與計量的研究?!跣枨蟮慕徊鎻椥栽S多產品的需求受其它產品的價格的影響。例如,牛肉需求量與一種幾乎相同的代替品——豬肉的價格相關。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消費者對牛肉的需求量也增加,因為他們將以牛肉取代現(xiàn)在價格較高的豬肉。一種產品的價格與第二種產品購買量之間的上述正相關的關系適用于所有互替品,另一些產品(如錄音機與錄音帶,像機與膠卷)之間則表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關系。這里,一種產品的提價一般會引起另一種產品需求的減少。這種逆相關的產品稱為互補品。它們被一道使用而不是互相取代。如果兩種產品總是一道使用(如瓶與瓶蓋),對它們的需求就稱為聯(lián)合需求。交叉彈性的概念用來考查某一種產品需求對另一種產品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根據下列方程,可求出點交叉彈性:∈px=αQy/αpx·px/Qy(2。1。8)在上式中,Y及X是兩種不同的產品。至于弧交叉彈性方程,也可按上述同樣方式列出?;ヌ嫫返慕徊鎻椥钥偸钦怠环N產品的價格與另一種產品的需求量按同一方向變動?;パa品的交叉彈性總是負值——一種產品的價格與另一種產品的需求量按相反方向變動。至于兩種互不相關的產品,其交叉彈性為零或接近于零,則表明一種產品的價格變化對另一種產品的需求沒有影響。我們可以用下面的一個未具體指明內容的產品Y的需求函數(shù)來說明交叉彈性的概念:Qy=f(pw,px,py,pz,I)在這里,Qy是Y產品的需求量,pw,px,py,pz,是W,X、Y、Z等產品的價格,I是消費者可支配的收入。為了簡化例子,假設只有這些自變量影響因變量Qy,并假設已估計出該需求函數(shù)的參數(shù)如下:Qy=5000-0.3pw+0.2px-0.5py+0.000001pz+0.00371Qy對其它產品價格的偏導數(shù)為:αQy/αpw=-0.3αQy/αpx=+0.2αQy/αpz=0.000001≈0由于p與Q總是正值,pw/Qy、px/Qy、pa/Qy也是正值。因此,例如三個交叉彈性的符號決定于它們的偏導數(shù):∈pw=(-0.3)(pw/Qy)<0,因此,W與Y為互補品?!蕄x=(0.2)px/Qy(>0因此,X與Y為互替品。∈pz=(0.000001)pz/Qy)≈0,因此,Z與Y彼此無關。交叉彈性概念主要對下列兩方面有用:第一,企業(yè)知道自己產品的需求對其它產品價格的變化可能起什么反應,這顯然對企業(yè)有重要意義。這種信息對企業(yè)制訂自身的價格策略,分析與各種產品有聯(lián)系的風險問題,都是必要的。對于生產許多種產品、各種產品相互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互替關系或互補關系的企業(yè)來說,這一點特別重要。第二,企業(yè)可以利用交叉彈性來測定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舉例說,一個企業(yè)從外表看來完全控制了某個市場,因為它是該市場上某種產品的唯一供應者。但是,如果這個企業(yè)的產品與有關部門的產品之間的交叉彈性很大,且為正值,那末,即使這個企業(yè)從狹義說可能是一個壟斷者,它要是提高產品價格,也會把其銷售額丟給有關部門的其它企業(yè)?!踅涷炐枨蠛瘮?shù)的量度在有些場合下,對需求關系,特別是對那些為預測短期需求量或銷售量所必需的需求關系進行準確估計,是比較容易的。而在另一些情況下,甚至預測短期需求所需要的資料也很難取得,想要預測長期需求或測定某些具體的需求變量(如價格、廣告費用、信用條件、競爭產品的價格等)對需求的影響,那就更加困難了。然而,這些需求關系卻很重要,是值得企業(yè)有關人員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加以估計的,現(xiàn)在我們就來對這項估計工作進行研究。□實驗室試驗法實驗室試驗是估算需求彈性的一個方法。接受實驗的人首先領到一筆收入和可供選購的商品清單(允許他們帶走“買來的東西”常常是他們接受這種試驗的動機)。在收入和商品價格不斷變化的情況下,通過觀察參試者的購買模式就可以搜集到相應的價格、收入和交叉價格彈性的數(shù)據。用實驗室試驗法估算出的需求關系不大可靠。從舉辦消費者調查會中了解到的純支出情況畢竟只是在很小范圍內的抽樣結果——無論對消費者人數(shù)還是產品的選擇來說均為如此。例如,參試者對泰德牌洗衣粉漲價的反應就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不大相同,在實驗里可供他們選擇的代用品可能只限于奧克賽多和費爾斯·納夫撒兩個牌子,而在實際生活中可供消費者選購的各種牌子的洗滌劑則堆滿了貨架,直到天花板。另外,用這種方法實際上不可能得到遠期反應的數(shù)據。最后,由于受試者知道所有的行為都會被記錄下來,他們究意是否愿意泄露自己對各種商品的真正興趣只能取決他們個人,所以據上得到的數(shù)據并不十分可靠?!醪稍L法與其支付召開實驗室調查會的費用,研究人員往往倒寧愿去采訪消費者中有代表性的抽樣調查對象,以了解他們的偏好。如問每瓶強力牌漱口藥水的價格為1.39美元,你一年要買幾瓶?當收入增加25%后你究竟是多買還是少買?多買還是少買多少?通過采訪消費者可以彌補實驗室試驗法的許多局限。它要求消費者對許多虛構出來的問題立即做出判斷,而這些問題在他們的經歷中是從未碰到過的。消費者在調查人員追根尋底的詢問下不可避免地要泄露自己的真實嗜好。但是,采訪法也仍然僅僅著眼于消費者在價格變化后的即期行為反應?!跏袌鲈囼灧ㄐ袠I(yè)的需求曲線可以通過改變市場中產品的價格、測量消費者的購買量所受到的影響而得到。最理想的試驗品大概要數(shù)柑橘了。佛羅里達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選擇了密執(zhí)安州的大瀑布城做為試驗市場,在那里對三種柑橘的需求進行了研究——兩種佛羅里達柑橘和一種加利福尼亞柑橘。該地區(qū)的好幾家超級市場參加了這項試驗。為了得到每個品種柑橘的價格彈性和相應的交叉價格彈性,在31天里所有的商店都同步進行了價格調查。這個試驗的結果很有趣。每個品種柑橘的價格彈性系數(shù)都接近于3,這說明當價格上漲時消費者大量減少柑橘的購買量。交叉價格彈性也很有趣:所有的系數(shù)都是正的,這表明各品種間相互都是可以替代的。但是,兩個佛羅里達品種之間的系數(shù)遠大于任一佛羅里達品種與加利福尼亞柑橘之間的系數(shù)。這表明在實際上密執(zhí)安州的消費者并不認為加利福尼亞和佛羅里達的柑橘彼此是十分相近的替代品。對行業(yè)需求進行象這樣的研究需要許多組織和機構的合作,尤其是參加試驗的公司——它們必須甘冒在試驗期間遭受利潤損失的風險。由于進行這種試驗的費用高昂,所以一般只能將其作為短期研究項目。價格變化的遠期調整不能通過這種方法得到。也許這種研究方法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完全抹殺了公司的獨立性,譬如在上述對柑橘的試驗中所得到的數(shù)據,就是在所有參加試驗的超級市場同時改變價格的情況下收集到的。但是,除非這些公司組成了一個卡特爾,而且共同參與價格決策(這樣做既困難又違法),否則上述情況絕不可能發(fā)生。若某家獨立的公司提高了它的柑橘售價,其它所有公司保持價格不變,一定會發(fā)現(xiàn)其彈性遠大于在行業(yè)調查中所得到的數(shù)值,因為在進行行業(yè)調查時市內所有柑橘的售價都是同時上漲的。這種現(xiàn)象對于在公司(經營)的范圍內的使用行業(yè)需求關系數(shù)據的作法又一次提出了警告。□需求彈性統(tǒng)計法與通過采訪、調查會或市場試驗等方法從消費者那里獲得需求關系的數(shù)據相比,研究人員倒更喜歡使用統(tǒng)計學和經濟學的方法從現(xiàn)有資料中去推導,這類研究主要采取兩種形式:時間連續(xù)性研究——測定由數(shù)月或數(shù)年組成的時間序列中價格和銷量的數(shù)值,然后運用最小二乘法,或是運用其它幾種統(tǒng)計學計算法中的任何一種方法求出(需求)曲線。交叉項研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以消費者不同的收入等級、所處地理區(qū)域、年齡層次等為交叉項進行定量研究。把經濟學家的理論變?yōu)橛赡軌蚍磻M者行為的參數(shù)組成的特征方程,肯定需要克服許多技術上和邏輯上的障礙。為了得到可靠的彈性系數(shù),需要非常慎重細心,并且要找到嚴密的統(tǒng)計學和經濟學計算技術的簡便方法。我們于此不再繼續(xù)進行彈性的定量法研究了,因為那已大大超出了本書的范圍。但是,我們曾經提到過的那些彈性測定法肯定會由受過高級專業(yè)技能訓練的經濟學家來實現(xiàn),并由管理部門審慎地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三、生產決策分析(一)投入要素的最優(yōu)組合在制訂生產決策時,企業(yè)管理部門必須考慮生產什么和如何生產的問題。那些長期成功的公司,對這兩個問題處理得頗為出色。生產自動唱片轉換器的BSR公司就是其中一例。BSR成了格萊德和其他公司不得不通過推銷自己預先裝配好的價廉質優(yōu)的唱片轉換的辦法來與之競爭的勁敵。BSR公司之所以有能力低價出售其產品是因為它能在生產過程中大量節(jié)省費用,BSR公司取得這種節(jié)約部分地是通過簡化唱片轉換器(使用微型化電子學)和自制馬達、旋轉盤及其他零件。福特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是兩個另外的例子。這兩個企業(yè)的長期成功至少可以部分地歸因于精心的產品設計和有效的生產組織。現(xiàn)在有些象納克公司這樣的小鋼廠能以比大鋼廠更高的效率生產某些型號的鋼材。這種高效率至少可以部分地歸因于它們采用了象電弧高爐、連續(xù)鑄造器這樣的現(xiàn)代化設備和成功地把企業(yè)一般管理費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對需求進行分析和估計,主要是為了解決企業(yè)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的問題。接著就要解決怎樣生產才能達到最大的經濟效果。這里,又有兩個問題:一是投入要素怎樣組合才是最優(yōu)?二是產品產量怎樣組合才是最優(yōu)?投入要素怎樣組合的問題,對現(xiàn)有企業(yè)來說,著重是要解決企業(yè)的作業(yè)率多高才最合理。對新建企業(yè)來說,則涉及選用什么樣的技術方法和多大的生產規(guī)模問題。在管理經濟學中,這些問題是通過對生產函數(shù)的分析和尋找最優(yōu)解來解決的。生產函數(shù)(TheProductionFunction)反映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它的一般表示式為:Q=f(x,y,…)(2.1.1)式中:Q—代表產量;x,y…——代表諸投入要素,如原材料、設備,勞力等。例如,Q=2x+3y這個生產函數(shù)表示:如x投入要素投入1個單位,y投入要素投入2個單位,就可以得到某種產品的產量8個單位(=2×1+3×2)。需要指出的是,生產函數(shù)中的產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組合所可能生產的最大的產品數(shù)量,也就是說,生產函數(shù)所反映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以企業(yè)經營管理得很好、一切投入要素的使用都非常有效為假設的。一個生產體系的投入、產出關系取決于該生產體系中設備、原材料和勞動力等諸要素的技術水平。所以,技術的任何改進,都會導致產生新的投入、產出關系,從而產生新的生產函數(shù)。不同的生產函數(shù)代表不同的技術水平。如果企業(yè)的產量已定,尋找最優(yōu)的投入、產出關系就是尋找最優(yōu)的投入要素的數(shù)量組合,這種投入要素的數(shù)量組合應能使企業(yè)以最少的費用生產出這一定量的產品來。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產決策分析也就是對如何投入進行分析和決策?!鯁我豢勺兺度胍氐淖顑?yōu)利用假定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變,只有一種投入要素的數(shù)量是可變的,研究這種投入要素的最優(yōu)使用量(即這種使用量能使企業(yè)的利潤最大),就屬于單一可變投入要素的最優(yōu)利用問題。這類問題在短期決策中經常遇到。例如,在短期內現(xiàn)有企業(yè)的廠房、設備都無法變更,要增加產量,只有增加勞動力,那么增加多少勞動力才是最優(yōu)的呢?這就屬于單一可變投入要素的最優(yōu)利用問題?!蹩偖a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相互關系下面先舉例說明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假定某印刷車間,擁有4臺印刷機。如果該車間只有1名工人,這名工人的產量一定有限,因為他不能利用他的全部時間來操作印刷機,他還必須親自做許多輔助工作,如取原料、搬運等等?,F(xiàn)假定這時他的日產量為13單位。如果車間增加到2名工人,盡管第2名工人的才干與第1名工人相同,但增加這名工人所增加的產量一定會超過第1名工人原來的產量。這是因為有了兩個人就可以進行協(xié)作,協(xié)作可以產生新的生產力?,F(xiàn)假定增加第2名工人所增加的日產量為17單位。此時總產量從每天13單位提高到30單位。同理,假定增加到3名工人時,總產量達到每天60單位。增加到4名工人時,即每人操作1臺印刷機時,總產量上升到每天104單位。如果車間工人數(shù)增加到5名,總產量將繼續(xù)上升,因為新增的第5名工人可以專做搬運等輔助工作,但第5名工人增加的產量會少于第4名工人增加的產量?,F(xiàn)假定第5名工人使日產量增加30單位,使總產量達到134單位。如果工作數(shù)目增加到6名,第6名工人可能是個替換工,即當其他工人需要休息或有病時由他來替代,這樣,也能增加產量,但增加的量更少了。如果工人繼續(xù)增加下去,可以設想一定會達到這樣的階段,即增加工人不僅不會增加產量,而且還會使產量減少。例如,當工人太多,許多工人無活可干、到處閑逛,以致影響生產正常進行時,就會產生這種情況。現(xiàn)在把這個例子中的數(shù)據列表如下,見表217。在這里,總產量Q是指一定數(shù)量的工人所能生產的全部產量;平均產量是指每一工人的平均產量(=總產量/工人人數(shù)=Q/L);邊際產量是指在一定數(shù)量勞動力時,增加1名工人引起的總產量的變化(=總產量的變化/工人人數(shù)的變化=ΔQ/ΔL)。需要指出的是,邊際產量在生產決策分析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在這個例子中,它告訴我們,隨著車間工人人數(shù)的增加,工人人數(shù)的單位變化,會給總產量帶來什么影響。這一點對于尋求最優(yōu)解是很有用的。表2.1.7印刷車間每天的總產量、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在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存在著下面三種關系。(1)工人人數(shù)取某值時的邊際產量等于總產量曲線上該點的切線斜率。因為根據邊際產量的定義,邊際產量=ΔQ/ΔL。也就是說,當ΔL取很小值時,邊際產量=dQ/dL。按照微分學知識,dQ/dL就是總產量曲線上當工人人數(shù)取某值時該點切線的斜率。因此總產量曲線上的拐點(即斜率最大之點),也就是邊際產量曲線的頂點??偖a量曲線上的頂點(即斜率之點),也就是邊際產量曲線上邊際產量為零之點。邊際產量與總產量之間的這個關系告訴我們:當邊際產量為正值時,總產量曲線呈上升趨勢(斜率為正值),此時增加工人能增加產量;當邊際產量為負值時,總產量曲線呈下降趨勢(斜率為負值),此時增加工人反使產量減少;當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為最大(斜率為零)。(2)工人人數(shù)取某值時的平均產量等于總產量曲線上該點與原點的連續(xù)線的斜率。(3)當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呈上升趨勢;當邊際產量小于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呈下降趨勢;當邊際產量與平均產量相等時,平均產量為最大。這是因為邊際產量是指新增1名勞力會使總產量增加多少。如果邊際產量大于以前的平均產量,它必然會使平均數(shù)上升。反之,如果邊際產量小于以前的平均產量,就必然使平均數(shù)下降。如果邊際產量等于平均產量,說明平均產量在這一點上即不上升,又不下降,正好處于頂峰(或谷底),這時的平均產量為極大(或極小)?!踹呺H收益遞減規(guī)律從上面印刷車間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只要印刷機、車間面積等生產要素固定不變,隨著勞動力的增加,在開始時,勞動力能與大量豐富的固定生產要素相結合,所以,其邊際產量是遞增的;但隨著勞動力的繼續(xù)增加,能與新增勞動力結合的固定生產要素越來越少,這時,邊際產量就會遞減。需要指出的是這不是一種偶然現(xiàn)象,而是各行各業(yè)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人們稱之為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是由大量的觀察所證明了的。它可具體表述如下:“如果技術和生產的其他要素不變,增加其中某個要素的投入量,會使邊際產量增加到一定點,超過這一定點,增加的投入量就會使邊際產量遞減?!崩?,在農業(yè)中,如果在固定的土地面積上增施化肥,開始時,每增加1公斤化肥所能增加的農作物數(shù)量是遞增的,但當所施的化肥超過一定量時,每增加1公斤化肥所能增加的農作物的數(shù)量就會遞減,此時,如繼續(xù)增加化肥,就有可能不僅不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反而會導致農作物產量的減少。在理解這個規(guī)律時,要注意兩點:第一,收益遞減規(guī)律是以其他生產要素固定不變,只變動一種生產要素為前提的。收益遞減的原因就在于增加的生產要素只能與越來越少的固定生產要素相結合;第二,這一規(guī)律是以技術水平不變?yōu)榍疤岬摹H绻夹g條件發(fā)生了變化,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