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_第1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_第2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_第3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_第4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完滿word版)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完滿word版)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完滿word版)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文檔.

高中文文言文知點(diǎn)

《之武退秦》知點(diǎn)

一、一多

“之”

1、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

2、之(人稱代,文公)

3、將焉取之(增添的土地,代)

4、子犯之(秦國,代)

5、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之,撤消句子獨(dú)立性)

6、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之,撤消句子獨(dú)立性)

7、行李之來往,共其乏困(用于主之,撤消句子獨(dú)立性)

“以”“而”

1、吾不能夠夠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也(,表承接)

2、敢以事(介,拿)

3、越國以鄙(,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表折)

5、以亂易整,不武(介,拿、用)

“焉”

、子亦有不利焉(氣)

、焉用亡以陪(疑副,何)

、朝而夕版焉(兼,“于之”,在那里)

、將焉取之(疑代,哪里)

“其”

、以其無禮于晉(代,國)

、君知其也(代,件事)

、吾其也(表商議或希望氣)

注:思慮三中“若、、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也已(通“矣”)

2、行李之來往,共其乏困(通“供”,供)

3、秦伯(同“悅”)

4、失其所與,不知(同“智”,理智)

三、活用

1、晉函陵、秦汜南(名用作,扎)

2、既封(封,疆界。里用作,使??成疆界)

3、若不秦(使用法,使??減少)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作,害)

5、越國以鄙(名的意用法,把??看作邑)

6、若亡而有利于君(使用法,使??亡)

7、之武退秦(使用法,使??撤軍)

四、古今異

1、夫人(古“那個(gè)人”,今“老婆”的尊稱)

2、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所包裹”)

..

五、特別句式

1、狀后置(介構(gòu)后置)

以其無禮于晉

若亡而有利于君

佚之狐言于伯

2、省略句

晉(于)函陵,秦(于)汜南(省略介“于”)

B.(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省略主)

C.敢以(之)事(省略介,以之)

3、前置

夫晉,何之有(“之”作前置的志)

《宴》知點(diǎn)

一、通假字

1、距關(guān),毋內(nèi)侯。距,通“拒”,堅(jiān)守。毋,通“無”,不要。

內(nèi),通“”,接,入。

2、良出,要伯。要,通“邀”,邀。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

4、旦日不能夠夠不蚤自來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屬皆且所不,通“否”。

6、交戟之士欲止不內(nèi)內(nèi)通“”

7、王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8、令將與臣有卻。卻,通“隙”,隔,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氣??成五采。采,通“彩”,色。

11、私良,具告以事。具,通“俱”,所有。

12、沛公之參乘樊者也。參,通“”,古乘。

二、虛

(一):

土卒(;犒)

夜之(之:到,往)

無所取(所?。核謽?gòu),掠的西)

從沛公(從:隨從)

亡去不(亡:逃跑;:符合道)

料大王土卒足以當(dāng)王乎(料:估計(jì):當(dāng):抵)

與臣游(游:交往)

籍吏民(籍:登)

他盜之進(jìn)出(進(jìn)出:偏夏,入)

具言(具:,完)

若入前壽(若:你;壽:祝健康)

人如不能夠夠(;盡)

竊大王不也(竊;私下里)

坐臾(臾:片晌)

相去(去,距離)置(置;放棄)

..

督之(督:)

留(:辭)

(二)虛

固不如也(固:自然)

君安與伯有故(安:怎么)

孰與君少(孰與:與??比較,哪一個(gè)更??)

人有大功而之(而:卻)

因言曰(因:趁便)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不)

否則,籍何以致此(然:)

因留沛公與(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沛公于坐(因,趁便)

若屬皆且所(若屬:你些人)

三、活用

1、沛公霸上。,名作,扎。

2、沛公欲王關(guān)中。王,名作,稱王。

秦地可盡王也。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素善留侯良。善,形容作,友好、交好。4、伯乃夜之沛公。夜,名作狀,在夜晚。于是伯復(fù)夜去。5、亡去不。,名作,遵守信。6、.伯人,臣活之?;?,使用法,使??活命。7、.吾得兄事之。兄,名作狀,像兄一。8、沛公旦日從百余來王。從,使用法,使??隨從,率。9、范增數(shù)量王。目,名作,使眼色。10、若入前壽。前,名作,上前。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作狀,像開翅膀一。12、交戟之士欲止不內(nèi)。止,使用法,使??停止。13、上指。上,名作狀,向上。14、刑人如恐不。刑,名作,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從山下,道芷陽行。下,名作,下來。道,名作,取道。,作狀,小道,表示作的所。16、沛公已去,至中。,作狀,從小道。17、拔撞而破之。破,使用法,使??破碎。18、籍吏民,封府。籍,名作,登。19、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作名,緊急的事。20、此亡秦之耳。,作名,后者。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用如名,小的方面四、文言句式(一)判斷句;1、.此天子氣也..

2、.楚左尹項(xiàng)伯者,項(xiàng)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續(xù)耳

(二)被動(dòng)句:

1、.若屑皆且為所虜

2、.晉屬今為之虜矣

(三)賓語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祖先關(guān)破秦

2、.否則,籍何以致此

3、.客何為者

4、.大王來何操

5、.沛公何在

6、.今天之事何如?

7、.何辭為?

(四)介賓短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

1、曹無傷令人言于項(xiàng)羽曰。

2、沛公欲王于關(guān)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擅長臣?!?/p>

5、得復(fù)見將軍于此。

五、古今異義:

1、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古義:婚姻,古義子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

今義:成婚的事,因成婚而產(chǎn)生的夫婦關(guān)系。

2、備他盜之進(jìn)出與特別也。

古義:不測(cè)的變故。

今義:副詞,很。

3、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古義:此刻他人(指沛公)

今義:此刻的人,與祖先相對(duì)。

4、而聽細(xì)說。

古義:小人的讒言。

今義:詳盡說來。

5、沛公居山東時(shí)。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山東省。

6、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古義:黃河以北、以南。

今義:分別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六、一詞多義

(一)為

人為刀姐,我為魚肉動(dòng)詞,是,

使子?jì)霝橄鄤?dòng)詞,做,擔(dān)當(dāng),

竊為大王不取也動(dòng)詞,認(rèn)為,

誰為大王為此計(jì)動(dòng)詞,出,制定,

..

且為之何如動(dòng)詞,應(yīng)付,

何辭為句末語氣詞,呢,

為擊破沛公軍介詞,替,給,

(二)故

故聽之連詞,所以)

君安與項(xiàng)伯有故形容詞,舊時(shí),此指交情)

故遣將守關(guān)者副詞,特意)

(三)辭

卮酒安足辭推卻,不接受

未辭也告別,告別

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jì)較

(四)幸

婦女無所幸寵幸

故幸來告良幸虧

《詩經(jīng)》兩首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蚩蚩”通“嗤嗤”,笑哈哈的樣子)

2、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

3、將子無怒,秋認(rèn)為期(“無”通“毋”,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表痛惜)

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二、古今異義詞

1、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義:為歡聚|今義:為酒菜)

3、不遑啟居(啟,古義:是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坐|今義: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今義:指有道德的人。小人,古義:

文中指士卒|今義:指道德差的人。)

三、一詞多義

1、言:

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

相當(dāng)于“而”。如:靜言思之。

2、以:

把,介詞。如:秋認(rèn)為期。

而,連詞。如:以望復(fù)關(guān)。

3、作:

本意是起來起身,引申為流行,產(chǎn)生。如:薇亦作止。

開始。如:天下之難比作于易。

創(chuàng)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勞動(dòng),勞作。如:此中來往種作,男女穿著,悉如外人。

為,成為,引申為充任,充作。如:君看作盤石,妾看作蒲葦。

4、曰:

..

動(dòng)詞詞頭,無實(shí)意。如曰歸曰歸。

叫做,稱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

說。如:子曰:“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5、靡:

浪費(fèi)。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無,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

如:天高地迥,號(hào)呼靡窮。

倒下,退后。如:左右皆靡。

6、思:

思慮。如: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想念,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心情,情思。如: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助詞,無實(shí)義。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7、雨:

眾多。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失散。如:一別如雨。

動(dòng)詞。下雨或雨同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

澆灌。如:水能自雨田。

滋潤。如:吾不能夠夠以春風(fēng)風(fēng)人,吾不能夠夠以夏雨雨人。

《蘭亭集序》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

一、通假字

1、.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

2、.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意為“像”)

二、詞類活用

形容詞作名詞:

1、群賢畢至(賢,意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長咸集(少長,意為“少者”)

3、無絲竹管弦之盛(盛,意為“喧鬧的場(chǎng)面”)

名詞作動(dòng)詞:

1、一觴一詠(觴,意為“飲酒”)

形容詞作動(dòng)詞:

1、齊彭殤為妄作(齊,意為“同樣對(duì)待”)

三、古今異義詞

1、是日也(是,古義:指代詞“這”|今義:指判斷動(dòng)詞“是”)

2、茂林修竹(修,古義:長|今義:指修筑辦理)

3、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義:指用來|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連詞)

4、信可樂也(信,古義:指確立|今義:指書信)

5、向之所歡(向,古義:指過去|今義: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義:指旁邊|今義:指數(shù)次,從次)

7、及其所之(及,古義:指等到|今義:表并列關(guān)系連詞,和)

8、曾不知老之將至(曾,古義:指居然|今義:指以前)

四、一詞多義

1、之:

..

所之既倦(動(dòng)詞,意為“往”,抵達(dá))

以之興懷(代詞)

夫人之相如(撤消句子獨(dú)立性)

極視聽之娛(構(gòu)造助詞,的)

2、修:

茂林修竹(意為“高”)

況修短隨化(長,修短指壽命長短)

乃重建岳陽樓(意為“修筑”)

修守戰(zhàn)之具(意為“整頓治辦”)

3、雖:

雖趣舍萬殊(固然,連詞)

雖世殊事異(即便,連詞)

4、于:

會(huì)于會(huì)稽山陰之蘭亭(意為“在”,連詞”)

欣于所遇(意為“對(duì)”,介詞)

終期于盡(意為“到”,介詞)

5、以:

引認(rèn)為流觴曲水(意為“把”,介詞)

亦足以暢敘幽情(意為“用來”,介詞)

猶不能夠夠不以之興懷(意為“因”,介詞)

五、特別句式

判斷句:

1、死生亦大矣。(語意山組成判斷)

倒裝句:

狀語后置:

1、會(huì)與會(huì)稽山陰之蘭亭。

2、當(dāng)于欣于所遇。

3、終期于盡。

4、不能夠夠喻之于懷。

定語后置:

1、仰觀宇宙之大。

2、俯察品類之盛。

《赤壁賦》知識(shí)點(diǎn)整理

一、虛詞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連詞,表轉(zhuǎn)折)

2、倚歌而和之(連詞,表修飾)

3、正襟危坐,而問客曰(連詞,表承接)

4、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何嘗往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6、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7、自其不變者而觀之(連詞,表修飾)

..

1、月出于東山之上(助詞,的)2、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記)3、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的)4、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5、茍非吾之所有(助詞,主謂之間撤消句子獨(dú)立性)6、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7、取之無禁,用之不斷(代詞,它們)8、吾與子之所共食(助詞,主謂之間撤消句子獨(dú)立性)于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2、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詞,在)4、于是飲酒樂甚(介詞,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6、漁樵于江渚之上(介詞,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詞,在)8、托遺響于悲風(fēng)(介詞,在)乎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形容詞詞尾)

2、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形容詞詞尾)

3、郁乎蒼蒼(

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語氣詞,表示疑問)

5、而又何羨乎(語氣

問)

6、相與枕藉乎舟中(介詞,在)

形容詞詞

詞,表示疑

二、實(shí)詞

通假字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通“憑”,乘)

2、山川相繆(通“繚”,圍繞)

3、舉酒屬客(通“囑”,勸人飲酒)

4、舉匏尊以相屬(通“囑”,勸人飲酒)

古今異義

1、彷徨于斗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3、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浩大渺遠(yuǎn)的樣子

4、望佳人兮天一方

古義:指他所思慕的人。祖先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

5、倚歌而和之古:循,依。一多1、流而,向望武昌名作狀,向2、望七月既望名,每個(gè)月十五望佳人兮天一方,瞭望,看3、下方其破州,下江陵,攻下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下邊4、如一之所如,往如怨如慕副,像5、歌扣舷而歌之,唱歌曰名歌倚歌而和之名曲抱明月而永而卒莫消也增三、活用

1、西望夏口,望武昌(名用作狀,向西,向

2、下江陵(名用作,攻下)

3、流而也(名用作,向

4、舞幽壑之潛蛟(的使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的使用法,使??哭

泣)

6、正襟危坐(形容用作,整理)

7、月明星稀,南(名用作狀,向南)

8、況吾與子樵于江渚之上(名用作,打砍柴)

9、而友麋鹿(名的意用法,以??,以??

友)

10、不知方之既白(形容用作,出白色)

四、文言句式

1、判斷句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氣“也”,表判斷)

2、介構(gòu)后置

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況吾與子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山之上,彷徨于斗牛之

相與枕藉乎舟中

3、定后置

凌萬之茫然

客有吹洞者

4、前

..

渺渺兮予

5、被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前置

何其然也

而又何羨乎?

此刻何在哉?

《游褒禪山》知點(diǎn)

一、通假字

1、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男子的美稱。

二、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活用,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禪。名:名活用,命名,稱號(hào)。

3、有泉出。:名作狀,在一。

4、其深,其好游者不能夠夠也。深:形容用作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夠夠也。:形容活用。盡,走到。

6、而其愈奇。:作名,到的情況。

7、蓋其又深,其至又加少矣。至:用作名,抵達(dá)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用作,照明。

9.不得極夫游之也。極:形容作,盡興享受。

10、而世之奇、瑰怪、特別之,常在于。

:形容用作名,的地方。

11、世之其而莫能名者,何可道也哉。

:形容的使用法,弄,使??

:作名,流的文字。

名:名作,理解。

三、狀后置句

1、祖先之于天地、山川、蟲、,常常有得。

四、多

1、有碑仆道(路,道路)

2、者,所以道受解惑也(道理)

3、于是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

4、何可道也哉(,)

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1、日初出大如蓋(蓋)

4、蓋其又深,其至又加少矣(有“大體”的意思)

1、始舍于其址。(代,它的,代山)

2、以故此后名之曰褒禪。(代,那)

3、距其院五里。(代,那個(gè))

..

4、以其乃山之陽名之也。(代,它)

5、其文漫。(代,它的,代仆碑)

6、獨(dú)其文猶可曰“花山”。(代,它上邊)

7、其下平,有泉出。(代,它的,代山)

8、其深。(代,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作“那個(gè)洞”)

9、其好游者不能夠夠也。(代,代“好游者”,作“那些”)

10、入之愈深,其愈,而其愈奇。(“其”的“其”是指代第一個(gè)分句,作“那”,

“其”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作“那”)

11、然其左右,來而之者已少。(代,它的,代后洞)

12、蓋其又深。(代,指代后洞,作“那”)

13、其至又加少矣。(代,代那些)

14、既其出。(句中氣助,沒有什么意)

15、或咎其欲出者。(代,指代“欲出者”,作“那”)

16、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也。(第一人稱代,自己)

17、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他)

18、其孰能之乎?(副“其??乎”個(gè)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可作:道??

?)

19、后代之其而莫能名者。(代,指代那些以的狀況,可“那”)

五、異

1、比好游者尚不能夠夠十一。

古:十分之一。

今:數(shù)。

2、世之奇、瑰怪、特別之。

古:不平時(shí)。

今:用作表程度的副,十分,很。

3、此所以學(xué)者不能夠夠夠不沉思而慎取之也。

古:泛指修業(yè)的人,指人。

今:特指有學(xué)的人。

4、此所以學(xué)者不能夠夠夠不沉思而慎取之也。

古:是代“所”與介“以”合,相當(dāng)于“??的原由”。

今:常用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

5、于是余又焉。

古:“于”,介,;“是”,代,件事。音用。

今:合用一個(gè)。

《學(xué)》知點(diǎn)整理

一、古今異:

1、蚓無幫兇之利古:爪子和牙;今:幫兇、走狗。

2、金就礪利古:金屬制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等;今:黃金。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今:研究并會(huì)。

二、通假字:

1、輮以輮通“”,以火烘木,使其波折。

2、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曬干。

3、知明而行無矣知通“智”,智慧。

..

4、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天,。

三、活用

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日。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使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江河水,名作,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向名作狀,向上。

5、下黃泉下,方向名作狀,向下。

四、特別句式

介構(gòu)后置句:

1、青,取之【于】,于,介,引出作的所,可“從”。

2、青【于】:于,介,表比,可“比”。

3、寒【于水】:于,介,表比,可“比”。

4、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乎,相當(dāng)于介“于”,引出作的象,可“”。

定后置句:

1、蚓無幫兇之(利),筋骨之():“利”是“幫兇”的定;“”是“筋骨”的定?!爸?,

定后置的志。

五、固定格式

1、無以致千里/無以成江海:無以,表示“沒合用來??的(法)”。

六、古今異

1、輮以——古:介“以”+“”,使??成。今:。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寬泛地學(xué)。今:學(xué)廣博精湛。

3、專心一也/專心躁也——古:兩個(gè)。用,介,因;心,心思。今:

集中注意力;多專心力。

4、非蛇之穴無可寄望者——古:安家。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

上或某種事物上。

5、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有學(xué)有涵養(yǎng)的人;今:人品崇高的人)

七、一多

1、于

青,取之于。(從,介)

而青于(比,介)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于,介)

2、而

青,取之于,而青于(表折,但是,)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表,并且,)

吾日而思矣(表修,)

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焉(表接,就,于是,)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知點(diǎn)

一、通假字

1、道受解惑(“受”通“授”,授)

2、或不焉,或焉(“不”通“否”)

二、古今異

1、古之學(xué)者必有:(古)泛指修業(yè)的人;人。(今)指有學(xué)的人。

..

2、所以道受解惑也:(古)特別指示代“所”與介“以”合,㈠用來??

法(方式、工具、依照等);㈡??的原由(或由)。(今)表因果關(guān)系的。

3、無無,無無少:(古)無,不。(今)沒有。

4、小學(xué)而大:(古)1、小的方面;2、一般指研究文字、、音韻的學(xué)。(今)

少兒、少年施初等教育的學(xué)校。

5、句之不知:(古)句子停的地方。(今)看字出聲音。

6、今之大家:(古)一般人、一般人。(今)多的人。

7、吾進(jìn)而之:(古)隨從。(今),表目的和果。

8、不用于弟子:(古)不用然。(今)不需要。

三、一多

1、古之學(xué)者必有(名,老)

2、吾道也(,學(xué))

3、吾進(jìn)而之(意用法,以??)

4、道之不也久矣(,從)

5、巫醫(yī)百工之人(名,有技的人)

6、十年春,伐我(名,)(2、)

1、道之不也久矣(,流)

2、所以道授解惑也(,授)

3、六皆通之(名,古代解的)

4、朔氣金柝(,,送)

5、舍相如廣成舍(名,客舍)

1、其子,而教之(代,表屬關(guān)系,他(它)的,他(它)的)

2、其道也亦先乎吾(代,他,他)

3、其惑也不解矣(代,表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表推、估氣,大體,或)

5、其可怪也歟(副,表反氣,道,真的)

6、其道解其惑者也(代,前指老的;后指學(xué)生的)

7、其出人也矣(代,指賢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指“道先乎吾”的人)

1、其皆出于此乎(介,表作行的所,從)

2、拜送于庭(介,表作行的所,在)

3、學(xué)于余(恥學(xué)于)(介,表作行的向,向)

4、于其身也(介,表作行的象,,于)

5、不用于弟子(介,表比,比)

6、不拘于(介,表被,被)

1、非蛇之穴無可寄望者(助,的)

2、而教之(代,他)

3、道之不也久矣(助,撤消句子獨(dú)立性)

4、句之不知(助,前置的志)

..

5、巫醫(yī)百工之人(代,,些)

6、耕之上(,到,往)

7、其子,而教之(代,他)

8、道之不復(fù),可知矣(構(gòu)助。撤消獨(dú)立性)

六,皆通之(代,代“六”)

10、君將哀而生之乎(代,我)

11、蚓無幫兇之利(助,定后置的志)1、2、、吾欲之南海(,到、往)

四、活用

1、其下賢人也亦矣(方向名作,低于)

2、而恥學(xué)于(意用法,以??恥)

3、小學(xué)而大(形容作名,小或大的方面)

4、位卑足羞(意用法,以?羞)

5、吾進(jìn)而之(意用法,以??)6、、吾道也(名作

五、文言句式

1、句之不知,惑之不解,或焉,或不焉。(前置句)

2、不拘于,學(xué)于余。(介短后置句、被句)

《武》知點(diǎn)

一、通假字

1、不恩,畔主背畔:通“叛”,背叛。

2、與旃毛并咽之旃:通“氈”,毛品。

3、掘野鼠去草而食之去:通“弆(jǔ)”,珍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無”,沒有。

5、信安所乎:通“”,。

6、法律亡常亡:通“無”,沒有。

7、大臣亡罪夷者數(shù)十家亡:通“無”,沒有。

8、武父子亡善事亡:通“無”,沒有。

9、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衿:通“襟”,衣襟。決:通“”,。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敲打

二、古今異

1、亦留之以相當(dāng)。相當(dāng):古:抵押。今:正在(某某地)。

2、皆陛下所成就。成就:古:提攜。今:。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4、欲所以降武。所以:古:趁。今:相當(dāng)于所以。

5、獨(dú)有女弟二人。女弟:古:妹妹。今: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年。今:春秋國期或指季。

7、武等在。在:古:確存在。今:、老。

8、稍遷至栘中廄。稍:古:。今:略微。

9、既至匈奴,置于。:古:送。今:失、落下。

10、會(huì)王與水虞常等反匈奴中。會(huì):古:正當(dāng)、適逢。今:聚會(huì)、會(huì)合。

11、此必及我。及:古:今:常作“和”用

12、會(huì)虞常。:古:判罪今:常作

13、以物與常。物:古:物今:指供銷售的物件

.食1、不食食:他吃的。2、掘野鼠去草而食之食:吃。3、食不至食:糧食。4、其衣食食:食品。

引1、虞常果引2、引佩刀自刺.

14、臥起操勞古:操和持,兩個(gè),“拿著“的意思今:料理,理/籌備

三、活用

意用法

于壯其壯:形容的意用法,以??壯。

甘之:形容的意用法,以??。

使用法

1、欲所以降武降:使用法,使??投誠。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用法,使??肥饒。

3、反欲斗兩主斗:使用法,使??爭斗。

4、于愈益欲降之降:使用法,使??投誠。

5、何久自苦這樣苦:使用法,使??受累。

6、王必欲降武降:使用法,使??投誠。

7、盡使路充國等:使??

8、辱沒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名活用

1、天雨雪雨:名做,下。

2、羝乳乃得乳:名做,生子。

3、杖牧羊杖:名做,拄著。

4、武能網(wǎng),檠弓弩網(wǎng)、檠:名做,網(wǎng)、用檠正弓弩。

5、惠等哭,:名做,用子。

6、陵與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做狀,向上。

7、不食食:名做,他吃的、喝的。

四、一多

使

1、數(shù)通使相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送匈奴使留者第一個(gè)“使”:出使。

3、于使使武第一個(gè)“使”:派,第二個(gè)“使”:使者。

1、以狀武:告。

2、如惠以匈奴:的。

引:供認(rèn)。

引:拔。

1、方欲使送武等:打。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

3、恐前:被揭。

五、特別句式

倒置句

..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于夷狄。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夷狄為降虜”。

3、何以女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為見女”

4、子卿尚復(fù)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fù)為誰乎”。

5、何以復(fù)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fù)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被動(dòng)句

1、見犯乃死,重?fù)?dān)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回去來兮辭》知識(shí)點(diǎn)總結(jié)一、古今異義詞悅親戚之情話親戚古:指包含父親母親兄弟在內(nèi)的內(nèi)外家屬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家庭或成員情話古:指貼心話今:指男女間談情說愛的話將有事于西疇有事古:指農(nóng)事今:泛指既窈窕以尋壑窈窕古:安靜波折的樣子今:指女子?jì)轨o而美好覺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確今:判斷詞非古:過失、錯(cuò)誤今:不恨晨曦之熹微恨古:埋怨、遺憾今:惱恨、惱恨二、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園日涉以成趣日:每日時(shí)矯首以遐觀時(shí):有時(shí)形容詞作名詞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少兒、少兒子名詞作動(dòng)詞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彈琴、念書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棹:劃船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使動(dòng)眄庭柯以怡顏怡:使。。。。。??鞓芬鈩?dòng)樂琴書以消憂樂:以。。。。。。為樂悅親戚之情話悅:以。。。。。。為快樂善萬物之得時(shí)善:以。。。。。。為善敬羨三、一詞多義引..

引認(rèn)為流觴曲水開導(dǎo)、引來

引壺觴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發(fā),躍如也拉弓

相如引車避匿掉轉(zhuǎn)

引兵欲攻燕帶領(lǐng)、指引

秦軍引而去避開、退縮

聊乘化以回去,樂夫天數(shù)復(fù)奚疑適應(yīng)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

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shì)shèng量詞,古時(shí)一車四馬為一乘牛十二,乘韋先四的代稱

善萬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將要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行為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輩分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尚凶?/p>

《滕王閣序》知識(shí)點(diǎn)整理

一、要點(diǎn)字詞

1、枕:臺(tái)隍枕夷夏之交(動(dòng)詞,倚,據(jù))

2、維:時(shí)維九月(介詞,在)

3、序:序?qū)偃铮~,時(shí)序)

4、上:儼驂騑于上路(形容詞,高)

5、披、闥:披繡闥(開,小門)

6、曠:山原曠其盈視(形容詞,遠(yuǎn))

7、浦:聲斷衡陽之浦(名詞,水濱)

8、甫:遙襟甫暢(副詞,剛,馬上)

9、遄:逸興遄飛(副詞,快速)

10、凌彭澤之樽(動(dòng)詞,超出)

11、高地迥(形容詞,遠(yuǎn))

12、識(shí)盈虛之有數(shù)(名詞,定數(shù))

13、途多舛(形容詞,乖違,不順)

14、恭疏短引(書寫,撰寫;

15、言均賦(動(dòng)詞,鋪陳)

二、一詞多義

故:

1、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詞,舊)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連詞,所以)

3、桓侯故令人問之(副詞,特意)

4、既克,公問其故(名詞,原由)

盡:

1、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2、潦水盡而寒潭清(動(dòng)詞,沒,枯竭)

3、則智者盡其謀(動(dòng)詞,所適用出)

..

4、聊乘化以盡(,完,盡)

且:

1、且益,不鴻鵠之志(,但是)

2、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快要)

3、存者且生,死者已矣(副,臨時(shí),且)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哉(,尚且)

5、不者,若屬皆且所(副,將要)

三、活用

1、襟、:襟三江而五湖(意用法,以??襟,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