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第四次出仕電子教案_第1頁
陶淵明第四次出仕電子教案_第2頁
陶淵明第四次出仕電子教案_第3頁
陶淵明第四次出仕電子教案_第4頁
陶淵明第四次出仕電子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陶淵明第四次出仕是不愿做官瀟灑離去,還是不容于官場痛苦歸隱?陶淵明一生經歷坎坷,曾四仕四隱一、陶淵明的生平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友人尊他為陶征士(不接受朝廷征召的高士),謚號靖節(jié),世稱陶靖節(jié)、靖節(jié)先生。曾任彭澤縣令,因稱陶彭澤、陶令。他是東晉最杰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偉大詩人之一,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他的一生大致分為三個時期。(一)、居家讀書時期

(二)、時仕時隱時期

1、任州祭酒——陶淵明第一次出仕2、入桓玄幕——陶淵明第二次出仕3、任鎮(zhèn)軍、建威參軍——陶淵明第三次出仕4、任彭澤縣令——陶淵明第四次出仕(三)、歸隱田園時期

陶淵明生平簡介字元亮,又字淵明,名潛,別號五柳先生。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名將,聲威顯赫一時。但到父輩,家境急劇敗落,到陶淵明已經很貧寒了。29歲始做官,做祭酒,不久歸隱,后來陸續(xù)做過鎮(zhèn)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小官。41歲再次出仕,為彭澤令,只83天便棄官歸園。在家鄉(xiāng)他有自己的田莊和童仆,有時親自參加農業(yè)勞動,生活比較安寧自得。后來,由于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越來越惡化。50多歲,朝廷征召做著作郎,但被他拒絕。62歲,陶淵明在貧病中死去。問題1:

陶淵明為什么毅然決然棄官歸田?1、質性自然:

2、心為形役: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五柳先生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守節(jié)固窮問題2:

能使陶淵明如此欣喜、魂牽夢繞的田園世界是什么樣子的?1、天倫之樂2、純樸的民風3、恬靜的自然環(huán)境問題3:

陶淵明理想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桃花源記》1、人民衣食豐足,安居樂業(yè),2、平等自由,純樸真誠,無世事煩擾。3、無君無臣,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王稅。4、幽美、恬靜而充滿意趣的自然環(huán)境。二、陶淵明的思想(一)、陶淵明堅守“固窮”的思想(二)、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其一,表現在道德修養(yǎng)上的“抱樸含真”其二,表現在生活道路上的“歸園田居”其三,表現在生死觀念上的“縱浪大化”三、陶淵明與魏晉風流“魏晉風流”,是在魏晉這個特定的時期形成的人物審美的范疇,它伴隨著魏晉玄學而興起,與玄學所倡導的玄遠精神相表里,簡言之,就是魏晉時期士人追求的一種具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格美。魏晉風流和魏晉玄學有密切的關系,但玄學指的是一種哲學思想、時代思潮,風流指的是在這種思想和思潮影響下士人精神世界的外觀,更多地表現為言談、舉止、趣味、習尚,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準則。構成真風流的四個條件玄心:玄遠之心洞見:旨深言約妙賞:美的感悟深情:情深意重“玄心”——他思考生與死,形與神,出與處的問題(《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連雨獨飲》、《擬挽歌辭》、《形影神》、《歸園田居》)。“洞見”——重要的不是外部的環(huán)境,而是內心的狀態(tài),后者是可以改變前者的;樂趣在于行為的之中,而不在于功利的獲得(《飲酒》、《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妙賞”——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美的事物和美的感情,他詩作當中的那種沖和平淡之美特別耐人尋味?!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p>

(《飲酒》)“傾耳無希聲,在目浩以潔?!保ā豆锩畾q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深情”——陶淵明的情與萬物的情就有一種共鳴?!懊舷牟菽鹃L,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保ā蹲x山海經》)“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兇。君情定何如?!保ā稊M古詩九首》)

四、陶淵明詩歌的思想內容(一)、悲嘆為官行役的勞苦,表達靜念園林的思緒“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其二);“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其二)

;“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伊余何為者,勉勵從茲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田園日夢想,安得久離析?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二)、描繪田園風光的恬美,抒寫閑適自得的心境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三)、熱愛農業(yè)勞動,強調勞動意義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歸園田居哲人伊何?時維后稷;贍之伊何?實曰播植。舜既躬耕,禹亦稼穡;遠若周典,八政始食。勸農(四)、歌詠閑居生活的樂趣表現與人交往的情誼《和郭主簿》息交游閑業(yè),臥起弄書琴。園蔬有余滋,舊谷猶儲今。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遙遙望白云,懷古一何深!《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彈。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為歡。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殫?!兑凭印菲涠呵锒嗉讶?,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五)、反映詩人生活的貧困,揭示農村凋敝的慘象《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稓w園田居》其四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余?!?六)、建構桃花源式的社會理想藍圖……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桃花園記》(七)、抒發(fā)孤獨苦悶和慷慨不平的詠懷詩與詠史詩《雜詩》其二: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蹲x山海經》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八)、傾訴對友人真摯敦厚感情的贈答詩《答龐參軍》: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蛴袛刀肪?,閑飲自歡然。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年。五、陶淵明詩歌的藝術成就(一)、創(chuàng)造了安靜悠閑的田園境界陶淵明有“田園詩人”之稱,是田園詩的開派者。在陶淵明筆下,田園里的一草一木無不充滿靈性。他在這里種豆、鋤草、灌園、獲稻、摘蔬、飲酒、出游、交友、讀書、彈琴、賦詩,樂在其中。秋菊、孤松、榆柳、桃源、良苗、新葵、桑麻、飛鳥、游魚、狗吠、雞鳴、南窗、荊扇、東籬、南山、平疇、遠村、墟煙,讓他悠然自得。耕田與為官、田園與官場形成對立,在這對立中,陶淵明尋到了理想人生的座標,也尋到了抒寫人生的載體,獲得了精神的愉悅。這些平凡的農事村景一經詩人點化,便進入了安靜悠閑的詩的境界,田園也不再是貧窮饑餓、勞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樂園。(二)、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藝術風格平淡自然是陶淵明詩歌的基本風格。這一藝術風格的形成主要是詩人所表現的靜穆平淡的田園風光和農村日常生活,以及他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中恬靜自然的心情決定的。同時,又與詩人在表現這些內容時所運用的質樸無華的語言和不事雕飾的白描手法密切相關。(1)、平淡自然中的情趣與理趣(2)、平淡自然中的隱曲與豪放(3)、平淡自然中的語言錘煉六、陶淵明的典型意義1、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2、由于陶淵明的吟詠,酒和菊已成為他的象征。成了中國文學里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