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和作價_第1頁
第11章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和作價_第2頁
第11章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和作價_第3頁
第11章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和作價_第4頁
第11章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和作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章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和作價第一節(jié)商品的品名第二節(jié)商品的品質第三節(jié)商品的數量第四節(jié)商品的包裝第五節(jié)商品的作價第一節(jié)商品的品名

在國際貿易中,商品的名稱,簡稱“品名”,在合同或信用證中稱為品名條款。實際上,很多商品在表明品名的同時還標明有品種,型號,規(guī)格,等級,品質要求等,在這種情況下所表示的條款就應看作為品名品質條款。

一、品名的意義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在洽談商品交易和簽訂買賣合同時,很少見到具體商品,一般只是憑借對擬議買賣的商品作必要的描述,來確定交易的標的。同時,按照有關的法律和慣例,對交易的物品的描述,是構成商品說明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買賣雙方交接貨物不符合約定的品名或說明,買方有權提出損害賠償要求,直至拒收貨物或撤銷合同。因此,列明合同標的物的具體名稱,具有重要的法律和實踐意義。

二、品名的概念

“商品名稱”是指能使某種商品區(qū)別于其他商品的稱呼或概念。好的商品名稱能夠高度概括地體現出該商品的自然屬性、用途以及主要性能特征。

1、

以其用途命名,例如:

公共汽車、機床、收音機、電視機、殺蟲劑、筆記本等等。

2、

以其使用原材料命名,通過突出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來反映出商品的品質,例如:羊毛衫、玻璃杯、毛料西裝、塑料桶等等。

3、

以其成分命名的,可使消費者了解商品的有效內涵。如:橡木家具、核桃糖、鉆石手表等等。

4、

以制作工藝命名的,目的是突出其獨特性,提高產品的威望和信譽,如五糧液、手工西裝、手繡內衣等等。

5、

以褒義詞命名的,如止咳糖漿、青春寶膠囊、減肥美體茶等等。

6、以人物或產地命名的,如:湘繡、鎮(zhèn)江陳醋、龍井茶葉、吳王酒等等。

在國際貿易合同中,商品的名稱應該明確、具體、適合商品特點。

采用外文名稱時,要做到譯音正確,與原名稱意思保持一致,避免含糊不清或過于籠統空泛。諸如,使用:“食品、服裝、機器”(FOOD、GARMENT、MACHINE)等等。三、品名條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品名條款一般比較簡單,通常都是在“商品名稱”或“品名”(NAME

OF

COMMODITY)的標題下,列明締約雙方同意買賣的商品名稱。有時為省略起見,也可以不加標題,只在合同開頭部分,列入雙方同意買入賣出某種商品的文字。

就一般商品而言,在只列明雙方意欲買賣的商品名稱時,由于一種商品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型號、等級,為明確起見,可以把有關品種或品質概括性地描述進去,在這種情況下,它即是品名條款和品質條款的合并。

品名條款是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主要條款之一,在規(guī)定此條款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必須明確、具體。必須能確切反映交易標的物的特點,避免空泛、籠統的規(guī)定,以利于合同的履行。

(2)

針對商品實際做出實事求是的規(guī)定

合同條款中規(guī)定的品名,必須是賣方能夠提供的商品,凡做不到或不必要的描述性詞句,都不應列入,以免給履行合同帶來不利影響。

(3)盡可能使用國際上通用的名稱

有些商品的名稱,各地叫法不同,為了避免誤解,應盡可能使用國際上通行的稱呼。若使用地方性名稱,交易雙方應事先就其含義取得共識,對于某些新商品的定名及其譯名,應力求準確、易懂,并符合國際上的習慣稱呼。

(4)注意使用合適的品名,以利減低關稅、方便貨物的進出口并可以節(jié)省運費

舉例:名稱:山東花生仁NameofCommodity:ShanDongPeanut案例:2002年3月,我某出口公司對外成交一批食用檸檬酸。在交貨時誤將工業(yè)用檸檬酸裝運出口。輪船開航后數天才發(fā)現所裝貨物不符。為了避免造成嚴重事故,公司急速通知外輪代理公司,請該公司轉告香港代理,于該船抵達香港時,將貨截留。雖避免了一次嚴重事故,但出口公司損失嚴重。一、品質概述(一)品質含義與作用

1、商品內在質量(物理性能、機械性能、化學成分、生物特征等)和外觀形態(tài)(外形、色澤、款式等)的綜合反映。2、商品的使用效能取決于商品的品質狀況,商品的品質是決定商品銷售價格的關鍵因素為了使進出口商品的品質適應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在出口商品的生產、運輸、存儲、銷售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品質的全面管理。在進口商品的訂貨、運輸、接受等環(huán)節(jié)中,應當切實把好質量關。

第二節(jié)商品的品質(二)國際貿易對商品品質的特殊要求1、國際貿易商品要適應各國銷售市場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2、國際貿易商品要適應各國銷售市場的季節(jié)和其他自然條件。3、世界各國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宗教與文化特點。4、國際貿易商品要遵守進口國政府有關法令和條例的規(guī)定。

例如:菊花在意大利被奉為國花,日本把菊花當成皇家的象征,而拉丁美洲把菊花視為妖花,只有送葬時才會用,法國人也認菊花是不吉利的象征。我國的菊花牌電風扇如果出口到這些國家,就不能采用意譯的名字,否則前景必然暗淡?!褒垺笔侵腥A民族的象征,也是東南亞許多國家喜好的形象。而英國人卻不喜歡“龍”;阿拉伯許多國家喜歡零碎、復雜的花鳥圖案。我國人民習慣于把貓頭鷹看作不祥之物,對蛇也非常厭惡,瑞士人也忌貓頭鷹圖案。而歐洲一些國家常用貓頭鷹、蛇、獅子等動物作為包裝圖案和標志,他們認為貓頭鷹是博士、智慧的象征。我國人民喜愛荷花,把荷花比喻作“出污泥而不染”的純潔之物,可是日本人不愛荷花,只有送葬時才用。因此出口到日本的商品包裝就不能以荷花作為裝飾。

案例:北京K公司向伊拉克出口北京凍鴨一批,合同規(guī)定:所有鴨子必須按伊斯蘭教方法屠殺。但K公司并不清楚伊斯蘭教的宰法,在加工時改用科學的“鉗殺法”。貨到國外后遭對方拒收,并通知K公司,或當地銷毀,或立即退貨。問造成損失的原因是什么?該如何處理?

簡評:K公司是因為沒有嚴格按照合同規(guī)定備貨而遭退貨,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國外市場的情況,不熟悉有關國家或地區(qū)的規(guī)章法令、民俗。

處理:K公司應抓緊辦理退貨,并設法轉售其他市場,可減少一些損失。三、品質的表示方法(一)實物表示1、看貨買賣屬于現貨交易方式。2、憑樣品買賣

(1)憑賣方樣品買賣由賣方提供的樣品稱為“賣方樣品”,凡憑賣方樣品作為交貨的品質依據者,稱為“憑賣方樣品買賣”。注意問題:第一,必須能夠代表整批貨物的平均品質水平。第二,為防止日后挑剔,賣方在提供的標準樣時,應自己留一份、同時也向商檢機構上交一份同樣的產品(復樣)。第三,要嚴格區(qū)分標準樣和參考樣。第四,由于憑賣方樣品成交的商品多數屬于品質難于規(guī)格化、標準化的商品,故而一般很難完全一致,要在合同中規(guī)定“交貨品質與樣品大體相符”。(2)憑買方樣品買賣(來樣成交)第一,為了防止知識產權糾紛,應在合同中規(guī)定“由于買方來樣而發(fā)生侵犯第三者權益時,由買方承擔一切經濟和法律責任?!钡诙?,賣方自己可根據買方提供的樣品進行復制或提供類似的樣品,要求對方確定,即對等樣或回樣。(3)憑樣品成交的注意事項第一,取樣要有代表性,并以賣方樣為主;第二,留存多樣第三,憑樣成交,賣方提交的貨物品質必須與樣品嚴格一致。對品質沒有絕對把握時,在合同中要訂明“品質與樣品大致相似QualitynearlythesameasthesampleNo.×××”

案例:出口合同規(guī)定的商品為“手工制造書寫紙”。買主收到貨物后,經檢驗發(fā)現該貨物部分工序為機械操作,而我方提供的所有單據均表示為手工制造,按該國法律應屬“不正當表示”和“過大宣傳”。遭用戶退貨,以致使進口人蒙受巨大損失,要求我方賠償。我方拒賠,主要理由有:(1)該商品的生產工序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在關鍵工序上完全采用手工制作;按本國行業(yè)習慣均表示為手工制造(2)該筆交易是經買方當面先看樣品成交的,而實際貨物質量又與樣品一致,因此應認為該貨物與雙方約定的品質相符。請問如何處理?

簡評:應注意雙方對貨物品質在不同地區(qū)的理解差異,明確貨物的品質標準究竟是依照樣品還是強調完全手工。

結果:經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有關人士調解,雙方取得諒解,中方賠償部分損失。(二)用文字說明表示商品質量

指用文字、圖標、照片等方式約定商品的品質,具體有一下幾種:

1、以規(guī)格、等級或標準表示商品品質。(最常用)(1)憑規(guī)格買賣(Salebyspecification)

商品規(guī)格(SPECIFICATIONOFGOODS)是指一些足以反映商品質量的主要指標,如化學成分,含量,純度,性能,容量,長短,粗細等.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洽談交易時,對于適于規(guī)格買賣的商品,應提供具體規(guī)格來說明商品的基本品質狀況,并在合同中訂明,這種用商品的規(guī)格來確定商品品質的方法稱為“憑規(guī)格買賣”。

(2)憑等級買賣(Salebygrade)

商品的等級(GRADE)是指同類商品,按其規(guī)格上的差異,分為各不相同的若干等級。憑等級買賣時,由于不同等級的商品具有不同的規(guī)格,為了便于履行合同和避免爭議,在品質條款列明等級的同時,最好一并規(guī)定每一等級的具體規(guī)格。

案例:某出口公司與國外成交紅棗一批,合同與信用證上列明的是三級品,但到發(fā)貨裝船時才發(fā)現三級紅棗庫存告罄,于是改以二級品交貨,并在發(fā)票上加注:“二級紅棗仍按三級計價?!眴枺哼@種以好頂次,原價不變的做法妥當嗎?

分析:不妥當。根據《UCP600》規(guī)定:商業(yè)發(fā)票中的貨物描述,必須與信用證規(guī)定相符。本案例與此規(guī)定相背。如當地市場價格疲軟或下跌,買方完全可以借與原合同不符拒收或提出索賠。案例:某出口公司與國外的買方訂了一份CIF合同,合同規(guī)定:“番茄醬罐頭200箱,24罐×100克/箱”,即每箱裝24罐,每罐100克。但賣方在出貨時,卻裝運了200箱,每罐200克。國外買方見貨物的重量比合同多了一倍,拒絕收貨,并要求撤消合同。問:買方是否有權這么做,為什么?

分析:買方有權這么做。本案中合同規(guī)定的商品規(guī)格為每罐100克,而賣方卻交付的是每罐200克,與合同規(guī)定的規(guī)格條件明顯不符,違反合同中的品質規(guī)定。盡管賣方交付給買方的罐頭重量高出一倍,對于買方來說,也并非好事。如果此規(guī)格的罐頭不適銷,還會給買方帶來損失。另外,假設進口國是實行進口貿易管制比較嚴格的國家,如果重量比進口許可證的重量多一倍,就可能遭到行政當局質詢,甚至被懷疑有逃避進口管制、偷稅等行為而追究責任,其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3)憑標準買賣是指買賣雙方在交易中以商品的標準表示商品品質。所謂標準是由政府機關和商業(yè)團體統一制定和公布的規(guī)格或等級。世界各國一般都制定有國家標準。在國際貿易中,有些商品習慣于憑標準買賣,人們往往使用某種標準作為說明和評定商品品質的依據。例如,美國出售小麥時,通常使用美國農業(yè)部制定的小麥標準。

我國的國家標準有GB/T10300,GB/T19000ISO9000系列標準:即《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國際系列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為適應國際貿易發(fā)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品質管理和品質保證標準。它為國際市場商品的生產企業(yè)質量體系評定,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具有國際通行證的作用,它不僅有利于提高自身技術和管理素質,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出口商品質量和發(fā)展對外貿易.

ISO14000系列標準:即環(huán)境管理系列標準,其目的是為了通過在組織內部建立和實施一個有效的環(huán)境管理體系,來規(guī)范組織的環(huán)境行為,控制和減少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對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鼓勵和推動企業(yè)生產環(huán)保綠色產品,以滿足社會對環(huán)境保護以及其他相關利益的需求,符合ISO14000系列標準的企業(yè)成為綠色企業(yè),其生產的產品經認可成為環(huán)保產品.

實施ISO的這兩個一體化管理體系,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我國企業(yè)和產品在國內外消費者,客戶中的形象,降低經營及管理成本,使我國產品適應國際市場對于產品在質量上的新需求,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案例:A公司進口一批青霉素試劑,合同規(guī)定該商品品質“以英國藥物局1953年標準為準”,但貨到目的港后,發(fā)現商品有異樣,于是請商檢部門檢驗。經反復查明,在英國藥檢局1953年版本內沒有青霉素試劑的規(guī)格標準,結果商檢人員無法檢驗,從而使A公司對外索賠失去了根據。

簡評:此案說明在進口貿易中,一定要認真制訂商品品質條款,如需要用標準來說明商品品質時,為了便于生產和組織貨源,通常以采用我國有關部門所規(guī)定的標準成交為宜。此外,也可根據需要和可能,酌情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或出口國規(guī)定的品質標準。但要密切注意各種標準修改和變動的情況,以免引起爭議,造成損失。

(4)以F.A.Q.表示商品的品質在國際貿易中,對于某些品質變化較大而難以規(guī)定統一標準的農副產品,往往采用“良好平均品質”(F.A.Q.)這一術語來表示其品質。所謂“良好平均品質”(F.A.Q.),是指一定時期內某地出口貨物的平均品質水平,一般是指中等或而言。其具體解釋和確定辦法是:一是指農產品的每個生產年度的中等貨。二是指某一季度或某一裝船月份在裝運地發(fā)運的同一種商品的“平均品質”。(5)G.M.Q.上好可銷品質“憑上好可銷品質”是指賣方必須保證其交付的貨物品質良好,合乎商銷,在成交時無須以其他方式證明商品的品質。

在國際上,有些商品沒有公認的規(guī)格和等級,如冷凍魚、凍蝦等,有時賣方交貨品質只需保證所交商品在品質上具有“商銷性”即可。由于這種表示方法的含義籠統,難以掌握,一般只適用于木材或冷凍魚類等物品。我國在對外貿易中很少使用。2、以商標、牌號或產地表示商品的品質(1)憑商標、牌號買賣是指買賣雙方在交易中用商品的商標或牌號表示商品的品質。有些商品的品質穩(wěn)定,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樹立了良好的商業(yè)信譽,其商標、牌號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質量水平,可以用來表示商品的品質。(2)憑產地名稱買賣是指買賣雙方在農副土特產品的交易中,以產地名稱來表示商品的品質。之所以可以采用這種方法,是因為有些農副土特產品受產地的自然條件和傳統加工工藝的影響較大,其品質優(yōu)異,具有特色,用產地名稱就可以說明其品質。3、憑說明書買賣在國際貿易中,有些機器、電器和儀表等技術密集型產品,因其結構復雜,對材料和設計的要求非常嚴格,用以說明其性能的數據較多,很難用幾個簡單的指標來表明其品質。對這類商品,一般用說明書并附以圖樣、照片以及各種數據來表示品質。三、品質條款(一)訂立品質條款應注意的問題1、規(guī)定品質條款時,用詞須簡單、具體、明確,既能分清責任,又能方便檢驗。應避免使用“大約”、“左右”、“合理誤差”等含糊籠統的字眼,也不能使用絕對化的詞句。2、應注意品質條款各項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做到相互一致,避免矛盾和脫節(jié)。3、在同時采用兩種方法表示商品品質時,應慎重考慮。凡能用一種方法表示品質的,一般就不宜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來表示。4、應注意品質條款的科學性和靈活性。(二)品質公差、品質機動幅度及品質增減價條款(1)品質公差(QualityTolerance)

品質公差是指被國際同行業(yè)所公認的或買賣雙方所認可的產品品質差異。如果交易的商品具有國際公認的品質公差,則即便不在合同中對這種品質差異作明確規(guī)定,只要賣方所交貨物的品質是在公認的誤差范圍內,就可以被認為是符合合同的要求。如果商品沒有國際公認的公差,而買賣雙方又覺得有必要為交易的商品規(guī)定一個品質差異范圍,雙方就需要通過協商,在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一個雙方都愿意接受的品質差異標準。比較普遍的做法是,雙方在合同中具體規(guī)定一定幅度的公差。例如,在鋼材的交易中就可以這樣規(guī)定其長度公差:LengthTolerance:6m+50mm如果有些商品很難用非常確定的方法來規(guī)定其品質規(guī)格的公差,這時就只能對此作籠統規(guī)定,例如規(guī)定“顏色允許有合理差異”等。但這樣的規(guī)定方法執(zhí)行起來比較困難,買賣雙方容易因此而發(fā)生糾紛。(2)品質機動幅度

品質機動幅度是指在合同中規(guī)定的、允許賣方所交貨物的品質出現差異的幅度,它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三種規(guī)定方法:①規(guī)定范圍。即對某項貨物的品質指標規(guī)定允許發(fā)生差異的一定范圍,例如:品質:漂布,幅寬35/36英寸。②規(guī)定極限。即對商品的某種品質規(guī)格規(guī)定上限或下限。例如在買賣東北大豆時,其品質規(guī)格表示為:Quality:Brokengrains35%(max)碎粒35%(最高)Moisture15%(max)水分15%(最高)Oilcontent60%(min)含油量60%(最低)③規(guī)定上、下差。即規(guī)定允許上、下差異的幅度例如:Quality:Greyduckfeather,Downcontent18%,1%moreorless(灰鴨毛,含絨量18%,上、下1%).(3)品質增減價條款品質增減價條款是指在合同的品質條款中,規(guī)定買賣雙方要根據商品在品質機動幅度內的品質差異來調整合同的價格。在多數情況下,如果賣方交貨的品質誤差是在品質公差或者品質機動幅度的范圍之內,賣方仍按合同計收價款,不必對合同價格進行調整。但由于農產品交易的成交量往往比較大,所以為保護買賣雙方的經濟利益,常常在規(guī)定品質機動幅度的同時也規(guī)定品質增減價條款。根據我國對外貿易的實踐,品質增減價條款通常有以下三種規(guī)定方法:①規(guī)定在品質機動幅度的范圍內,根據交貨的實際品質與合同規(guī)定品質的差異予以相應的增價或減價。例如,在買賣東北大豆時,就可以在合同的品質條款中規(guī)定,“水分±1%,價格減少或增加1%;含油量±1%,價格±1.5%?!雹谝?guī)定在品質機動幅度范圍內,實際交貨品質若低于合同規(guī)定的品質,買方要予以扣價;而如果交貨品質高于合同規(guī)定,仍按合同價格結算貨款,不予增價。這種規(guī)定方法對約束賣方按規(guī)定質量交貨比較有效,買方也比較愿意接受。③在品質機動幅度的范圍內,買方按品質差異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扣價辦法。例如,在合同的品質條款中規(guī)定,“若實際交貨品質低于合同規(guī)定的1%,扣價1%;低于合同規(guī)定的1%~2%,扣價3%”,這樣可以達到促使賣方按合同規(guī)定品質交貨的目的。在上述三種規(guī)定方法中,第一種規(guī)定方法比較公平合理,賣方愿意接受;但在實際業(yè)務中買方往往要求采用第二種規(guī)定方法。

根據《公約》的規(guī)定,按約定的數量交付貨物是賣方的一項基本義務。如果賣方交貨的數量大于約定的數量,買方可以拒收多交部分,也可以收下多交部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但同時應按合同價格付款。如果賣方交貨數量少于合同的約定數量,賣方應在規(guī)定的交貨期屆滿前補交,但不得使買方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承擔不合理的開支;即使如此,買方也有保留要求損害賠償的權利。第三節(jié)商品的數量一、常見度量衡制度和計量單位(一)度量衡制度目前,國際貿易中使用比較廣泛的度量衡制度有公制、英制、美制和國際單位制四種。其中,公制廣泛使用于亞洲和非洲的大多數國家,美制主要在北美洲國家和地區(qū)使用,英制則主要在英聯邦國家普遍使用。為消除國際度量衡制度的不統一,促進國際貿易的發(fā)展,1960年國際標準計量組織頒布了以公制為基礎的國際單位制,此后被許多國家紛紛采用。國際單位制共包括7個基本單位、2個輔助單位,它們是表示長度的“米”、表示質量的“千克”、表示時間的“秒”、表示電流強度的“安培”、表示熱力學溫度的“開爾文”、表示物質的量的“摩爾”、表示發(fā)光強度的“坎德拉”、表示平面角的“弧度”和表示立體角的“球面度”。

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

1.長度單位主要包括:公制——公里(Kilometer)、米(Meter)等;英制和美制——碼(Yard)、英尺(Foot)、英寸(Inch)等。這些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公里=1000米1米=1.094碼=3.2808英尺=39.37英寸

在金屬繩索、綢緞、布疋等類商品的交易中,一般要使用長度單位說明商品的數量。2.重量單位主要包括:公制———公噸(MetricTon)、公斤(即千克,Kilogram)、克(Gram)等;英制和美制———長噸(LongTon,即英噸)、短噸(ShortTon,即美噸)、磅(Pound)、盎司(Ounce)等。這些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公噸=0.9842長噸=1.1023短噸1公斤=2.2046磅=35.2736盎司1磅=16盎司在礦砂、鋼鐵、鹽、羊毛及油類等天然產品的交易中經常要使用重量單位。此外,黃金、白銀等貴重商品的數量一般要用“克”和“盎司”計量。而鉆石之類特別珍貴的商品的數量則常用“克拉(Carat)”來計量。3.面積單位主要包括:公制——平方米(SquareMeter)等;英制和美制——平方碼(SquareYard)、平方英尺(SquareFoot)、平方英寸(SquareInch)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平方米=1.19599平方碼=10.7639平方英尺=1550平方英寸這些表示面積的計量單位一般出現在皮革、玻璃、地毯等商品的交易中。4.容積單位主要包括:公制———升(Litter)、立方米(CubicMeter)等;英制和美制———加侖(ImperialGallon,英制;U.S.Gallon,美制)、立方碼(CubicYard)、立方英尺(CubicFoot)、立方英寸(CubicInch)、蒲式耳(Bushel)等。以上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如下:1升=0.22英制加侖=0.264美制加侖1立方米=1.308立方碼=35.3147立方英尺=61023立方英寸1英制蒲式耳=1.032057美制蒲式耳1英制加侖=277.42立方英寸1美制加侖=231立方英寸在國際貨物交易中,使用容積單位說明商品數量的情況相對比較少,一般只出現在木材、天然氣和化學氣體的交易中;但應注意,在一些國家中習慣使用蒲式耳作為某些農產品的計量單位。5.個數單位個數單位主要包括羅(Gross)、打(Dozen)、件(Piece)、套(Set)、雙(Pair)、卷(Roll)、包(Bale)、令(Ream)等等。其換算關系為:1羅=12打=144件1令=516張(一般用來表示印刷紙的張數)。個數單位廣泛地應用于許多工業(yè)制成品,特別是日用消費品、機械產品及輕工業(yè)品的交易中。二、計算重量的方法由于國際貿易中許多商品的數量都是按重量計量的,而由于商品的性質、商業(yè)習慣及計量目的的不同,計算重量的方法有很多種,所以在介紹商品數量的計量時必須對商品重量的計算方法作出介紹:(一)按毛重計算毛重(GrossWeight,GW)是指商品本身的重量與內、外包裝重量之和。在國際貿易中一般很少用毛重作為計算貨物總價值的基礎,它更多地是作為運輸部門按重量噸計收運費的依據。但在一些單位價值較低的商品,如糧食、飼料等農副產品等的交易中,因其包裝價值同商品價值相差不大,有時也以毛重作為計算商品總價的基礎。通常將此種方法稱為“以毛作凈(GrossforNet)”。(二)按凈重計算凈重(NetWeight,NW)是指貨物本身的實際重量。在國際貨物貿易中,由于凈重可以反映成交商品的真實數量,所以凡是按重量成交的商品,絕大多數都按凈重計價。如果在合同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交貨的數量是按毛重還是按凈重計算,習慣上也是按凈重計算。凈重與毛重之間存在如下關系:

凈重=毛重-皮重這里所說的皮重(Tare)就是商品內外包裝的總重量。在實際業(yè)務中,根據毛重和皮重就可以計算出商品的凈重。視具體情況的不同,皮重可以通過下面四種方法求得。1.實際皮重法(RealTare)即通過對商品包裝進行逐件稱量,再進行加總,得出總皮重。用這種方法計算皮重結果最精確,但也最麻煩,費用耗費也最多。因此,只有在單位價值較高的商品的交易中才采用這種方法求得皮重。2.平均皮重法(AverageTare)如果商品的包裝材料和包裝規(guī)格比較整齊劃一,就可以采用平均皮重法,即只稱量一件商品的包裝的重量,將其作為這批商品的平均皮重,然后乘以商品的總件數,從而得出這批商品的總皮重;如果希望結果更加精確,也可以抽取若干件商品的包裝進行稱量,取其平均值作為平均皮重。3.習慣皮重法(CustomaryTare)如果商品的包裝比較規(guī)范,重量相對變化不大,并在長期的業(yè)務實踐中為國際貿易界所公認,這時就可以直接將大家公認的重量作為皮重,而不必再對商品的包裝進行稱量。例如:裝運糧食時所使用的機制麻袋,國際上公認的重量為每只2.5磅,在糧食交易中就被作為習慣皮重而直接使用。4.約定皮重法(ComputedTare)這是指買賣雙方不再對商品皮重進行稱量,而是在合同中約定每件商品包裝的重量,以此作為計算總皮重的基礎。(三)按公量計算公量(ConditionedWeight)是一種相對比較特殊的計算商品重量的方法,它是指用科學方法抽出商品中的實際水分,然后再加上買賣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標準的含水量所求得的商品重量,一般只在計量經濟價值較高、但含水量極不穩(wěn)定的商品的重量時使用。例如,羊毛、生絲等商品,在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不同氣候條件下,其重量差異較大,采用公量作為計價基礎,可以避免買賣雙方因對商品重量的不同理解而產生糾紛。公量的計算公式如下:公式中的標準回潮率也被稱為公定回潮率,它是指買賣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商品所含水分與干量之比,實際回潮率則是商品實際所含水分與干量之比,可以通過抽樣測算。(四)按理論重量計算國際貿易中有些商品的規(guī)格和尺寸是固定的,每件重量也大致相等。這樣就可以通過單件商品重量與交易的總件數來推算出商品的總重量,由此而得出的重量稱為理論重量(TheoreticalWeight)。在鋼板、馬口鐵等商品的交易中,往往以此種方法求得商品的重量。(五)按法定重量計算法定重量(LegalWeight)是指商品本身的重量與直接接觸商品的包裝物料的重量之和。在進出口業(yè)務中,外商有時要求在有關單據或信用證上分別列明GrossWeight、NetWeight和NetNetWeight,這里的NetNetWeight

才是通常意義上的商品的凈重,而NetWeight就是指法定重量。有些國家的海關以法定重量為基礎對進口商品計收從量關稅。三、數量條款買賣合同中的數量條款,主要包括成交商品的數量和計算單位。規(guī)定數量條款,需要注意下列事項:(一)合理約定進出口商品的數量在出口業(yè)務中,出口商品的數量應適度,既要避免出口商品數量偏少所造成的我國商品市場占有率偏低的問題,也要避免出口數量過大引起的商品價格下跌給我國帶來的損失,還要使出口商品的數量與國外客戶的經營能力與經營作風相適應。在進口業(yè)務中,要根據我國市場上的實際需求與外匯支付能力確定進口商品的數量,另外也應考慮進口商品國際市場行情的變化趨勢,以防進口數量巨大的商品價格下跌給我國造成無形的價格損失。(二)對進出口商品數量的規(guī)定要明確、具體在商品數量條款中要對商品的數量、計量單位作出明確規(guī)定,有時還要說明計算重量的具體方法,盡量避免使用“大約”、“左右”等帶伸縮性的字眼來說明。

根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規(guī)定,這個約數,可解釋為交貨數量有不超過10%的增減幅度。

(三)注意合理規(guī)定數量機動幅度

數量機動幅度是在合同中規(guī)定的、賣方所交貨物實際數量可以多于或少于合同中規(guī)定數量的幅度。數量機動幅度一般有兩種規(guī)定方式。1、在合同的數量條款中加“約”字,以此來表示賣方交貨的數量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根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規(guī)定,這個約數,可解釋為交貨數量有不超過10%的增減幅度。

根據《UCP600》規(guī)定:對合同未規(guī)定數量機動幅度的散裝貨,除非信用證規(guī)定貨物的指定數量不得有增減外,在所支取款項不超過信用證金額的條件下,數量準許有5%的增減幅度。2、在合同中規(guī)定具體的幅度,即溢短裝條款。

一個完整的溢短裝條款由三部分內容組成:(1)機動幅度,即允許多交或少交的百分比。(2)選擇權,即約定何方有權決定多交或少交。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決定由買方選擇還是由賣方或船方選擇。(3)超過或不足部分的計價方法。對機動幅度范圍內超出或低于合同數量的多裝或少裝部分,一般是按合同價格結算,這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也可在合同中規(guī)定,多裝或少裝的部分,不按合同價格計價,而按裝船時或貨到時的市價計算。案例:大連某進出口公司向日本出口大米一批,在洽談時,談妥出口2000公噸,每公噸280美元FOB大連。但在簽定合同時,只是籠統地寫了2000噸,我方當事人認為合同上的噸就是公噸,而發(fā)貨時日商要求按長噸供貨。請問發(fā)生爭議的原因是什么?案例:中國某公司從國外進口小麥,合同規(guī)定:數量200萬公噸,每公噸100美元。而外商裝船時共裝運了230萬公噸,對多裝的30萬公噸,我方應如何處理?如果外商只裝運了180萬公噸,我方是否有權拒收全部小麥?分析:根據《公約》規(guī)定,如賣方交付的貨物數量大于合同規(guī)定的數量,買方可以收取也可以拒絕收取多交部分的貨物。如果買方收取多交部分貨物的全部或一部分,它必須按合同價格付款。本案例中,我方對外商多交的30萬公噸,可以拒收也可以全部收下,還可以只收下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方收取多交小麥的全部或一部分,要按每公噸100美元付款。如果外商只裝運了180萬公噸,我方無權拒收全部小麥?!豆s》規(guī)定:如果賣方交貨數量少于約定的數量,賣方應在規(guī)定的交貨期滿前補交,但不得使賣方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承擔不合理的開支,即使如此,買方也有保留要求損害賠償的權利。在本案例中外商只比合同規(guī)定少交20萬公噸,我方可以要求外商在交貨期內補交,沒有權拒收全部小麥,如在補交期間,外商給我方帶來不合理的開支,我方有保留要求損害賠償的權利。案例:2002年3月,廣西某糧油進出口公司向南非出口食糖。合同規(guī)定:食糖,數量500公噸,每公噸120美元,可有3%增減,由賣方選擇;增減部分按合同價格計算。如果在交貨前食糖市場價格上漲,在不違反合同的情況下,賣方要想獲利,可裝多少公噸?如果市場價格下降呢?同年5月,此公司又向俄羅斯出口小麥,合同規(guī)定:數量1000公噸,每公噸100美元,以信用證支付。合同簽定后,俄羅斯開來信用證,金額為100000美元,問我方最多、最少可交多少公噸小麥?為什么?分析:在本案例中,按合同規(guī)定,賣方最多可交515公噸,最少交485公噸,增減部分按合同計價,如在交貨前市價上漲,少交對賣方有利,如交貨前市價下降,多交對賣方有利。我方最多可交1000公噸,最少可交950公噸。根據《UCP600》規(guī)定:對合同未規(guī)定數量機動幅度的散裝貨,除非信用證規(guī)定貨物的指定數量不得有增減外,在所支取款項不超過信用證金額的條件下,數量準許有5%的增減幅度。在本案例中,小麥是散裝貨,數量可有5%的增減,即賣方交貨數量可在95-1050公噸,但信用證金額只有100000美元,因此,賣方最多也只能交1000公噸,最少可交950公噸。第四節(jié)商品的包裝一、商品包裝概述(一)包裝的意義商品包裝是實現商品生產、流通、銷售乃至消費良性循環(huán)的重要因素。1、從商品生產的角度看,絕大多數商品只有進行了適當的包裝,生產過程才算完成。2、從物資流通的角度看,由于商品的實物流動包括了運輸、裝卸、儲存、信息管理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具有動態(tài)特征,易使商品受到損害;而包裝恰恰能起到保護商品、減少損失的作用,因此在商品物流中具有重要意義。3、從商品銷售的角度看,良好的商品包裝可以增強商品的競爭力,起到促銷的作用,還可以提高銷售工作的效率,減少損失,給企業(yè)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4、從商品消費的角度看,隨著商品對包裝的依附性的加大,商品包裝給消費者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利益。(二)包裝的分類1、散裝(InBulk)。是指直接將貨物置于艙體、車體或船體的一定部位內,不加任何其他包裝。適用于大宗的不易碰損的商品、不容易包裝或不值得包裝的商品。2、裸裝(NudePacked)。是指將商品用鐵絲、繩索等加以捆扎或以其自身捆扎成捆、堆或束,不加任何額外的包裝物料。3、包裝(Packed)。是指針對貨物的特性選擇適當的物料、采用特定的方法對商品進行覆蓋、包裹、捆綁等處理,以達到在流轉過程中保護商品、在銷售時宣傳商品等目的。二、運輸包裝運輸包裝是為方便運輸而進行的包裝,也被稱為大包裝或外包裝,它一般由許多小包裝集合而成,不與商品直接接觸。(一)運輸包裝的種類1、單件運輸包裝。指在運輸過程中作為一個計件單位的包裝。可以分為箱、桶、袋、包、捆等,在現代運輸包裝容器中最常見的主要有瓦楞紙箱和木箱。2、集合運輸包裝。指將若干個單件包裝組合成一個大包裝。主要包括集裝包、集裝袋、集裝架、集裝箱和托盤。(二)運輸包裝標志

為了便于識別貨物、核對單證,需要在商品的運輸包裝上刷制一定的標志。運輸包裝標志按其作用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運輸標志。也稱嘜頭,指書寫、壓印或刷制在外包裝上的由幾何圖形、文字和數字組成的符合。運輸標志通常包括以下內容:(1)收貨人或發(fā)貨人的名稱縮寫或代號;(2)目的地名稱;(3)件號或批號;(4)體積和重量;(5)原產地名稱。

標準化運輸標志:第一項:收貨人或買方名稱的英文簡寫;第二項:參考號碼,如運單號、訂單號或發(fā)票號;第三項:目的地;第四項:件數號碼。ABC…收貨人代號1234…參考號NEWYORK…………目的地l/25…件數代號制嘜的注意點:第一、標志要簡明清晰,字跡大小適中,易于辨認,顏色要牢固,防止褪色脫落第二、刷制標志部位要得當,每件對稱部位要刷同樣標志第三、包裝上不要加任何廣告性宣傳及圖形。

2、指示性標志。指在商品的儲運過程中,根據商品的特性提出應注意的事項,并用醒目的圖形和文字印刷在商品的外包裝上。如“小心輕放”、“防止潮濕”等。3、警告性標志。是指在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等危險品的運輸包裝上,用醒目的圖形和文字標明的規(guī)定用于各類危險品的標志,警告有關人員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證人員與貨物的共同安全。運輸標志指示性標志警告性標志三、銷售包裝

(一)銷售包裝概述

銷售包裝是直接接觸商品并隨商品進入零售網點和消費者直接見面的包裝,也稱小包裝或內包裝。銷售包裝具有保護商品的作用,同時還具有美化、宣傳商品,吸引消費者的作用。銷售包裝種類繁多,有便于陳列展銷的堆疊式包裝、掛式包裝、展開式包裝;便于識別的透明包裝、開窗包裝和習慣包裝;便于使用的攜帶式包裝、易開包裝、噴霧包裝、配套包裝、復用包裝和禮品包裝等。(二)條形碼、標簽和銷售包裝附件1、條形碼。條形碼是由一組規(guī)則排列的條、空及相應字符組成的標記。它表示特定的信息,是利用光電掃描閱讀設備為計算機輸入數據的特殊的代碼語言。在國際上通用的包裝上的條形碼有兩種:一種是由美國、加拿大組織的統一編碼委員會編制,其使用的物品標識符號為UPC碼;另一種是由歐洲物品編碼協會編制,該組織后改名為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其使用的物品標識符號為EAN碼。我國于1988年12月建立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1991年4月8號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代表中國正式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2、標簽。標簽是用以說明商品的成分、品質特點、功能、使用方法及生產日期等項內容的小紙片或小布片。3、銷售包裝附件。依據不同商品的不同特點而使用不同的包裝附件,可以美化商品,增加商品的吸引力。如常見的吊牌、絲帶、襯墊等。四、中性包裝中性包裝是指既不標明生產國別、地名、廠商和名稱,也不標明商標或牌號的包裝。其作用是有助于避開進口國家或地區(qū)的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等一些歧視性、限制性甚至敵對性的貿易政策和貿易保護措施,從而擴大出口。中性包裝包括無牌中性包裝和定牌中性包裝兩種。前者是指包裝上既無生產地名和廠商名稱,又無商標、品牌;后者是指包裝上僅有買方指定的商品或品牌,但無生產地名和廠商名稱。五、包裝條款包裝條款也是合同的主要條款之一。如果賣方未按合同規(guī)定的包裝方式向買方提供貨物,則屬于違約,買方可以要求損失賠償。包裝條款一般包括包裝材料、包裝方式、包裝規(guī)格、包裝標志和包裝費用的負擔等內容。包裝條款通常有具體規(guī)定和籠統規(guī)定兩種規(guī)定方法。訂立包裝條款,需要注意下列事項:(一)要考慮商品特點和不同運輸方式的要求。(二)對包裝的規(guī)定要明確具體。(三)明確包裝費用由何方負擔。案例:2002年我出口公司出口到加拿大一批貨物,共值人民幣128萬。合同規(guī)定用塑料袋包裝,每件要使用英、法兩種文字的貼頭(粘紙)。但我公司實際交貨時,因塑料袋無貨擅自改用紙袋代替,并只使用有英文貼頭。貨運到后,加拿大商人為了適應當地市場的銷售要求,不得不雇人重新更換包裝和貼頭,后向我方提出索賠,我方理虧認賠。問我方受損原因是什么?

分析:

本案例中,我出口公司的錯誤有二:1、擅自更換包裝材料,合同規(guī)定用塑料袋包裝而我公司擅自改用紙袋包裝代替;2、未按合同規(guī)定使用貼頭,合同規(guī)定每件用英、法兩種文字的貼頭,我公司只使用英文貼頭。根據《公約》規(guī)定,賣方須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方式裝箱或包裝。我公司違反了此規(guī)定,應給予外商賠償。

案例:

國內某出口公司與日本某公司達成一項出口交易,合同指定由我方出嘜頭。因此,我方在備貨時就將嘜頭刷好。但在貨物即將出運時,國外開來的信用證上又指定了嘜頭。請問:在此情況下,我方應如何處理?

分析:我方可以通知買方要求其修改信用證,使信用證內容與合同相符,如買方同意改證,賣方應堅持在收到信用證修改通知后再對外發(fā)貨;或者我方在收到信用證以后,按信用證規(guī)定的嘜頭重新更換包裝,但所花費的額外費用應由買方負擔。切記,在收到信用證發(fā)現與合同不符后,不要做出既不通知買方要求其改證也不重新更換包裝而自行按原嘜頭出口的錯誤行為。案例:上海出口公司A與香港公司B成交自行車1000臺,由A繕制合同一式兩份,其中包裝條款規(guī)定為“Packedinwoodencase”(木箱裝)。將此合同寄至B方,然后由B簽回。B簽回的合同上于原包裝條款后加“C.K.D.”字樣,但未引起A公司注意。此后,B公司按合同開證、A公司憑信用證規(guī)定制單結匯完畢。貨到目的港。B發(fā)現系整臺自行車箱裝,由于自行車整臺進口需多交納20%進口稅。因此,拒收貨物并要求退還貨款。賣方此時才意識到C.K.D.是指COMPLETELYKNOCKEDDOWN(完全拆散),只好認賠。分析:

1.賣方忽略C.K.D,造成實際裝載與合同不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賣方雖然已經結匯,但買方仍有拒收貨物的權利。第五節(jié)商品作價一、進出口商品的作價原則我國進出口商品的作價原則是:在貫徹平等互助利的原則上,根據國際市場價格水平,結合國別政策、并按照我們的購銷意圖確定適當的價格。除考慮上述作價原則外,還應考慮以下幾種影響價格的具體因素:(一)商品質量的優(yōu)劣。(二)運輸距離的遠近。(三)成交數量的大小。(四)交貨地點與交貨條件不同。(五)季節(jié)性需求的變化。(六)支付條件與匯率變動的風險。二、加強成本核算(一)出口商品盈虧率出口商品盈虧率是指出口商品盈虧額與出口總成本的比率。出口盈虧額是指出口銷售人民幣凈收入與出口總成本的差額,前者大于后者為盈利;反之為虧損。其計算公式如下:

出口商品盈虧率=(出口銷售人民幣凈收入—出口總成本)/出口總成本×100%根據公式計算的出口盈虧率為正值時,表示盈利;為負值時,表示虧損。(二)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口商品換匯成本也是用來反映出口商品盈虧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指以某種商品的出口總成本與出口所得的外匯凈收入之比,得出用多少人民幣換回一美元。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如高于銀行的外匯牌價,則出口為虧損;反之,則說明出口有盈利。換匯成本就是出口該商品,換回一美元所需付出的人民幣數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銷售外匯凈收入(美元)一個出口企業(yè)如能掌握這兩個經濟指標,將有助于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以爭取好價出口。(三)出口創(chuàng)匯率出口創(chuàng)匯率是指加工后成品出口的外匯凈收入與原料外匯成本的比率。如原料為國產品,其外匯成本可按原料的FOB出口價計算。如原料是進口的,則按該原料的CIF價計算。通過出口的外匯凈收入和原料外匯成本的對比,則可看出成品出口的創(chuàng)匯情況,從而確定出口成品是否有利。特別是在進料加工的情況下,核算出口創(chuàng)匯率這項指標,更有必要。其計算公式如下:

出口創(chuàng)匯率=(出口商品外匯凈收入—原料外匯成本)/原料外匯成本×100%此外,在出口商品價格的掌握上,還要防止盲目堅持高價或隨意削價競銷的偏向。三、進出口商品的作價方法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下列各種作價辦法:(一)固定價格在合同中規(guī)定固定價格是一種常規(guī)做法。它具有明確、具體、肯定和便于核算的特點。不過,由于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價格漲落不定。因此,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規(guī)定固定價格,就意味著買賣雙方要承擔從訂約到交貨付款以至轉售時價格變動的風險。為了減少風險,采用此方法作價前,應仔細研究影響商品供需的各種因素,對價格前景作出判斷,還應選擇資信較好的客戶成交。(二)不固定價格如果買賣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對價格前景難以分析,可簽訂“活價合同”,即只規(guī)定成交的品種、數量和交貨期,而具體的價格或者訂明以后定價時間及定價方法。(三)部分固定價格,部分非固定價格為了照顧雙方的利益,解決雙方在采用固定價格或非固定價格方面的分歧,也可采用部分固定價格,部分非固定價格的作法,或是分批作價的辦法,交貨期近的價格在訂約時固定下來,余者在交貨前一定期限內作價。(四)暫定價格在合同中先訂立一個初步價格,作為開立信用證和初步付款的依據,待雙方確定最后價格后再進行最后清算,多退少補。(五)滑動價格

在某些生產周期長的機器設備和原料性商品的交易中,普遍采用“價格調整條款”,即買賣雙方只約定初步價格,再按原材料價格和工資變化來調整最后價格。在價格調整條款中,通常使用下列公式來調整價格:

P=P。(A+BM/M。+CW/W。)在上述公式中:P代表商品交貨時的最后價格;P。代表簽訂合同時約定的初步價格;M代表計算最后價格時引用的有關原料的平均價格或指數;M。代表簽訂合同時引用的有關原料的價格或指數;w代表計算最后價格時引用的有關工資的平均數或指數;

w。代表簽訂合同時引用的工資平均數或指數。A代表經營管理費用和利潤在價格中所占的比重;

B代表原料在價格中所占的比重;C代表工資在價格中所占的比重;

A、B、C所分別代表的比例簽合同時確定后固定不變。四、傭金和折扣的運用(一)傭金

傭金:賣方或買方付給中間商為其對貨物的銷售或購買提供中介服務的酬金。在國際貿易中由于進出口商因為信息來源、銷售技巧以及銷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買賣的成交必須依靠中間商,中間商是專門為介紹交易而獲利的人,中間商為賣方促成出口,或為買方促成進口都要收取一定的報酬。在洽商交易和簽訂合同時,要明確規(guī)定傭金率。傭金率是指按照一定的含傭價給予中間商傭金的百分比。1、傭金的表示方法:(1)用文字表示例如:USD335permetrictonCIFNewYorkincluding2%commission(每公噸335美元CIF紐約包括2%傭金)(2)在貿易術語后加C并注明百分比例如:USD335permetrictonCIFC2%NewYork(每公噸335美元CIF紐約傭金2%)(3)用絕對數表示商品的傭金例如:每公噸付傭金10美元2、傭金的計算方法(1)以發(fā)票金額為基礎計付傭金(2)按FOB價計付傭金

(3)按一般慣例,以何種術語成交,就按何種價格作為計傭基礎,公式為:傭金=含傭價×傭金率凈價=含傭價-傭金含傭價=凈價/(1-傭金率)

目前,我國多采用第三種方法。例如:按CIFC100美元成交,我方實際收匯為95美元,如欲收匯100美元,對方要求給傭金5%,則我方報價多少?分析:按CIFC100美元報價成交,是為含傭價,我方CIF凈價為95美元,我方以CIF凈價100美元向外報價,則包含5%傭金后的CIFC價格,就應報價105.26美元。CIFC=100/(1-5%)=105.26美元(二)折扣折扣是賣方按照原價給買方以一定的減讓。折扣是在競爭條件下推銷商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國際上使用的折扣有特別折扣、額外折扣、數量折扣等。折扣率越高,價格越低。

折扣的表示一般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絕對數表示。例如:USD300permetrictonFOBShanghaiLess2%discount(每公噸300美元FOB上海,減2%折扣)USD300permetrictonFOBShanghai2%includingdiscount(每公噸300美元FOB上海,折扣2%)

折扣通常以成交額或發(fā)票金額為基礎計算,一般是在買方支付貨款時預先予以扣除的。(三)傭金和折扣的區(qū)別

1、付給的對象不同。2、如果賣方將中間商的傭金包含在貨價內,如出口使用CIF或CIP價,賣方投保時應將傭金計算在保險金額內;而買方在付款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