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私法1-總論_第1頁
國際私法1-總論_第2頁
國際私法1-總論_第3頁
國際私法1-總論_第4頁
國際私法1-總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材李雙元:《國際私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張麗英:《海商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一章國際私法概論第一節(jié)國際私法的概念國際私法的調整對象

國際民商事關系——對某一國來說,即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所謂涉外因素,是指該民商事關系的主體、客體或內容至少有一項涉及外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國家)、外國物或法律事實發(fā)生在本法域外。注意:1.“國際”的含義;2.“民商事關系”是廣義上的民商事關系。國際私法的組成規(guī)范1.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規(guī)范2.沖突規(guī)范3.國際民事訴訟程序和國際商事仲裁規(guī)范國際私法的調整方法

直接調整方法,就是在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或國內法中通過規(guī)定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的實體規(guī)范來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方法;間接調整方法,就是在有關的國內法和國際條約中規(guī)定某類國際民商事關系應受何種法律支配或調整,而不是直接規(guī)定民商事關系當事人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方法,即通過沖突規(guī)范來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它是國際私法的特有調整方法。對國際私法的調整方法的認識與對國際私法的范圍的認識直接相關。國際私法的范圍

包含的規(guī)范觀點分類

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規(guī)范

沖突規(guī)范

國際民事訴訟規(guī)范和國際商事仲裁規(guī)范國際統(tǒng)一實體規(guī)范國內法中的專用實體規(guī)范

小國際私法

小國際私法√

√限于管轄權規(guī)范和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規(guī)范中國際私法

√大國際私法

大國際私法

√√√√√國際私法的定義1.根據國際私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性質——德國學者努斯鮑姆——國際私法,或沖突法,從廣義上講,是處理涉外關系的私法的一部分。2.從解決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法律沖突的角度--美國學者斯托雷——國際私法是關于產生于不同國家的法律在實際運用于現(xiàn)代商業(yè)交往中所發(fā)生的沖突的法學。3.從法律適用的角度——中國學者李浩培——國際私法是指在世界各國民法和商法相互歧異的情況下,對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關系,解決應當適用哪國法律的法律。國際私法的定義4.通過列舉國際私法的內容或規(guī)范——英國學者戚希爾和諾斯——英國法所理解的國際私法是在處理含有涉外因素的案件時判定:第一,法院在什么條件下對案件有管轄權;第二,不同種類的案件應適用哪一國法律來確定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第三,在什么條件下可以承認外國的判決,以及在什么條件下外國判決賦予的權利可以在英國執(zhí)行。國際私法的定義5.綜合性定義——中國學者李雙元——國際私法是以涉外民事關系為調整對象,以解決法律沖突為中心任務,以沖突規(guī)范為最基本的規(guī)范,同時包括規(guī)定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規(guī)范、避免或消除法律沖突的統(tǒng)一實體規(guī)范、以及國際民事訴訟與仲裁程序規(guī)范在內在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6.簡要定義——中國學者韓德培——國際私法是以直接規(guī)范和間接規(guī)范相結合來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國際民商事關系并解決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的法律部門。與其他部門法的異同國際私法與國際公法國際私法與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與國內民法第二節(jié)

國際私法的淵源

國際私法的淵源的二重性這是國際私法的淵源的顯著特點既具有國內法淵源,包括國內立法與司法判例,又具有國際法淵源,包括國際條約與國際慣例第三節(jié)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和作用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尊重國家主權原則平等互利原則有約必守原則保護弱者原則國際私法的作用國際私法的作用的含義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方面第四節(jié)國際私法的性質國際私法的性質的含義是國際法還是國內法是任意性法還是強行性法第二章國際私法和國際私法學的歷史發(fā)展一般將國際私法的歷史分為四個階段:13世紀以前為國際私法的萌芽;13-18世紀為法則區(qū)別說時代;19世紀至20年紀上半葉為近代國際私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為當代國際私法。國際私法的萌芽一、羅馬法時代的“萬民法”

二、種族法時代的“極端屬人主義”

三、屬地法時代的“極端屬地主義”法則區(qū)別說時代法則區(qū)別說產生于13世紀的意大利,于16世紀傳入法國,后在荷蘭得到新的發(fā)展。意大利法則區(qū)別說的代表人物是巴托魯斯法國的法則區(qū)別說的突出代表是杜摩蘭和達讓特萊荷蘭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胡伯由于這個時期的理論都是建立在法則區(qū)別說的基礎之上,故稱為法則區(qū)別說時代。近代國際私法

一、德國學派

薩維尼“法律關系本座說”二、意大利學派孟西尼三、英國學派戴賽“既得權說”(DoctrineofVestedRights)四、美國學派

斯托雷當代國際私法

一、英國和美國的主要新理論二、歐洲大陸國家的主要新理論

BartolusandStatutists

Bartolus'smethodofresolvingconflictswasbasedonasimplisticclassificationoflocallaws(statute)intotwocategories:realorpersonal.Realstatuteswerethosethatoperatedonlywithintheterritoryoftheenactingstatebutnotbeyond.Incontrast,personalstatutesoperatedbeyondtheterritoryoftheenactingstateandboundallpersonsthatowedallegiancetoit.Bartolusthoughtthatthisclassificationcouldresolveallpotentialconflictsbecauseallstatutes,bothdomesticandforeign,belongedtoeithertheoneortheothercategory,leavingneithergapsanddoubts.Huber'sThreeAxioms

Inatenpageessay,themostfamousoftheseauthors,UlricusHuber(1624-1694),postulatedthefollowingthreeaxioms:

(1)Thelawsofeachstatehaveforcewithintheterritorybutnotbeyond.

(2)Theselawsbindallthosewhoarefoundwithintheterritory,whetherpermanentlyortemporarily.

(3)Outofcomity,foreignlawsmaybeappliedsothatrightsacquiredunderthemcanretaintheirforce,providedthattheydonotprejudicethestate'spowerorrights.Savigny'scontribution

Savigny'scontributionwasbothconstructiveanddecisive.Savignyrejectedthestatutistdoctrine,butunlikeWachter,herejectedtheunilateralapproachandtheprimacyofthelexfori.InsteadSavignyadoptedandperfectedthebilateralchoice-of-lawapproachwhichuptothattimewasbadlylosingthecompetitionwiththeunilateralapproach.Ratherthanfocusingontheconflictinglawsandtryingtoascertaintheirintendedspatialreach,Savignybeganhisanalysisfromtheoppositeend.Hefocusedondisputesor"legalrelationships"andthensoughttoidentifythestateinwhicheachrelationshiphasits"seat"orinwhoselegislativejurisdictionit"belongs."Hedividedthefieldintobroadcategoriescorrespondingtothemajordivisionsofprivatelaw(familylaw,successions,property,contracts,torts.etc.)andthen,through"connectingfactors"suchasdomicile,situs,ortheplaceofthetransactionorevent,identifiedthoseinherentcharacteristicsofeachrelationshipthatplaceitsseatinonestateratheranother.【案例名稱】中國南方公司與美國玩具銷售公司玩具買賣合同爭議案【案情介紹】某年3月,中國某市南方公司與美國某州玩具銷售公司通過往來傳真達成玩具銷售合同。合同約定:南方公司向玩具銷售公司提供玩具10萬套,每套單價5萬美元,F(xiàn)OB寧波港,買方不遲于4月5日開出即期保兌信用證。買方要求簽訂合同確認書,賣方同意,將賣方簽字且內容與合同相同的成交確認書寄交買方。買方收到確認書后做了修改并簽字后寄回賣方。賣方收到確認書后發(fā)現(xiàn)買方對確認書作了修改:將開證時間由不遲于4月5日改為4月20日,將信用證的類型由即期保兌信用證改為遠期信用證。賣方認為買方對信用證所做的改動不能接受,隨即傳真買方,表示不接受對信用證的修改。買方不予理會。賣方按照合同約定,在4月5日備好貨物準備發(fā)運。由于未收到買方開出的信用證,賣方為了避免損失,于4月15日將備好的貨物轉賣給另一家公司,并通知買方解除合同。買方不同意解除合同,并認為賣方將貨物轉賣是嚴重違約,要求賠償損失50萬美元?!締栴}】1、本案主要涉及了哪些法律問題?哪些問題應由國際私法調整?2、可以適用的法律有哪些?應當如何選擇準據法?第三章法律沖突、沖突規(guī)范和準據法第一節(jié)法律沖突法律沖突概念從普遍的意義上講,法律沖突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法律同時調整一個相同的法律關系而在這些法律之間產生矛盾的社會現(xiàn)象。一般來說,只要各法律對同一問題作了不同規(guī)定,當某種事實將這些不同的法律規(guī)定聯(lián)系在一起時,法律沖突便會發(fā)生。法律沖突的種類

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

國際私法上所講的法律沖突,就是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即對同一民商事關系因所涉各國民商事法律規(guī)定不同而發(fā)生的法律適用上的沖突。法律沖突的產生原因根本原因法律上的原因:1.內外國民商事立法規(guī)定不同;2.內國承認外國民商事法律在內國的域外效力。法律沖突的解決辦法

制定沖突規(guī)范的方法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法律適用法律適用的概念法律適用的特點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的適用適用外國法的理論屬人法和屬地法結合原則法則區(qū)別說國際禮讓說法律關系本座說國籍法說既得權說法律社會目的說最密切聯(lián)系說第二節(jié)沖突規(guī)范沖突規(guī)范的概念沖突規(guī)范是由國內法或國際條約規(guī)定的,指明某一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應適用何種法律的規(guī)范。它又叫法律適用規(guī)范(rulesofapplicationoflaw)或法律選擇規(guī)范(choiceoflawrules)。沖突規(guī)范的特征內容:僅指明某一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應適用何種法律作用:間接規(guī)范性質:既不同于實體規(guī)范也不同于程序規(guī)范結構:特殊的結構沖突規(guī)范的結構沖突規(guī)范=范圍+系屬范圍,是指沖突規(guī)范所要調整的民商事法律關系或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系屬,是規(guī)定沖突規(guī)范中“范圍”所應適用的法律。法律規(guī)范的結構“三要素”說:條件、模式和后果假定、指示和法律后果假定、處理和制裁“二要素”說: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幾條常見的沖突規(guī)范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扶養(yǎng),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主要財產所在地法律中有利于保護被扶養(yǎng)人權益的法律。連結點連結點(pointofcontact)在沖突規(guī)范的系屬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被稱為連結點(pointofcontact)或連結因素(connectingfactor),它是沖突規(guī)范借以確定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應當適用什么法律的根據。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連結點的法律意義

連結點的分類

常見的連結點1.國籍、住所或居所2.物之所在地3.行為地4.當事人合意5.法院地或仲裁地6.最密切聯(lián)系地連結點的發(fā)展方向

(一)

由僵硬向靈活方向發(fā)展

(二)

由簡單向復雜方面發(fā)展

(三)

連結點含義的多樣化趨勢

沖突規(guī)范的類型沖突規(guī)范的類型(一)單邊沖突規(guī)范(unilateralconflictrules)

單邊沖突規(guī)范是用來直接規(guī)定適用某國法律的規(guī)范。其系屬直接指明只適用內國法,或直接指明只適用外國法?!霸谥腥A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fā)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二)雙邊沖突規(guī)范(bilateralconflictrules)

其系屬并不直接規(guī)定適用內國法或外國法,而只規(guī)定一個可推定的系屬,再根據此系屬,結合實際情況去尋找應適用某一個國家的法律的沖突規(guī)范?!昂贤问竭m用合同締結地法”

(三)重疊適用的沖突規(guī)范(doublerulesforregulatingtheconflictoflaws)

其系屬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結點,它們所指引的準據法同時適用于某一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沖突規(guī)范?!半x婚之請求,非依夫妻之本國法和法院地法均有離婚理由的,不得提出?!?/p>

(四)選擇適用的沖突規(guī)范(choicerulesforregulatingtheconflictoflaws)

其系屬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結點,但只選擇其中之一來調整有關的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沖突規(guī)范。

無條件的選擇適用沖突規(guī)范

有條件的選擇適用的沖突規(guī)范

(1)無條件的選擇型沖突規(guī)范

“系屬”無先后之分

“夫妻財產契約之締結,關于其方式,或依締結契約國之法律,或依婚姻舉行時婚姻當事人各自之本國法,或依婚姻繼續(xù)中夫妻各自之本國法,均為有效。”

(2)有條件的選擇型沖突規(guī)范

“系屬”有主次先后之分。

“親子間的關系,依父之本國法;若無父時,依母之本國法。”

系屬公式系屬公式的含義

所謂系屬公式(formulaofattribution),就是把一些解決法律沖突的規(guī)則固定化,使它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或為大多數(shù)國家所采用的處理原則,以便解決同類性質的法律關系的法律適用問題。

幾種常見的系屬公式

1.屬人法,是以法律關系當事人的國籍、住所或慣常居所作為連結點的系屬公式。

2.物之所在地法,是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物所在國家的法律。3.行為地法,是指法律行為發(fā)生地所屬法域的法律。主要包括:合同締結地法;合同履行地法;婚姻舉行地法;立遺囑地法;侵權行為地法,等等。

幾種常見的系屬公式4.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法律,是指雙方當事人自行選擇的那個法域的法律。

5.法院地法,是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國家的法律。仲裁地法與此類似。6.旗國法,就是旗幟所屬國家的法律。7.最密切聯(lián)系地法,是與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有最密切聯(lián)系的國家的法律。

第三節(jié)準據法準據法的概念

準據法(applicablelaw,lexcausae),是國際私法中的一個特有概念,它是指經沖突規(guī)范指引用來確定國際民商事關系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具體實體法規(guī)則。準據法的特點(一)準據法必須是能夠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實體法。(二)準據法必須是經沖突規(guī)范所指引的實體法。(三)準據法必須是現(xiàn)行、有效的實體法。沖突規(guī)范與準據法示意圖沖突規(guī)范抽象的連結點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的連結點應適用的法律所屬體系準據法準據法的確定三個步驟1.進行識別,初步確定應適用的準據法2.解決可能存在的特殊問題3.經過與沖突規(guī)范適用有關的基本制度的篩選準據法的選擇方法

序號選擇方法選擇依據所屬理論體系1區(qū)分法規(guī)方法法律的性質法則區(qū)別說2法律關系分類方法法律關系的性質法律關系本座說3最密切聯(lián)系方法最密切聯(lián)系地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4政府利益分析方法法律背后的政府利益政府利益分析說5規(guī)則選擇方法相關國家的實體法規(guī)則優(yōu)先選擇理論6分割方法同一法律關系中的不同方面和環(huán)節(jié)

7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方法當事人的合意選擇當事人意思自治8有利于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方法判決的有效執(zhí)行

9比較損害方法相關法律內部目的損害的大小政府利益分析說10美國肯塔基州的“足夠或充分聯(lián)系”方法與肯塔基州的足夠或充分聯(lián)系法院地法說11功能分析方法法律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政府利益分析說先決問題先決問題的概念先決問題,又稱附帶問題,是指一國法院在處理國際私法的某一項爭訟問題時,如果必須以解決另外一個問題為先決條件,便可把該爭訟問題稱為"本問題"或主要問題,而把需要首先解決的另一問題稱為"先決問題"或附帶問題。先決問題的構成要件(1)主要問題依法院地國的沖突規(guī)范必須以外國法作為準據法。(2)需要先行解決的問題具有獨立性,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爭議向法院提起訴訟,并且有自己的沖突規(guī)范可供援用。(3)在確定先決問題的準據法時,法院地國的沖突規(guī)范和實體規(guī)范與主要問題準據法所屬國的沖突規(guī)范和實體規(guī)范均不相同,從而會導致不同的判決結果。先決問題準據法的確定兩種意見一是主張依主要問題所屬國的沖突規(guī)則一是主張適用法院地國的沖突規(guī)則第四章與沖突規(guī)范的適用有關的制度第一節(jié)識別識別的概念識別也稱為定性或分類,是指法院在適用沖突規(guī)范時,依據一定的法律觀念,對有關的事實構成作出定性或分類,將其歸入特定的法律范疇,并對有關沖突規(guī)范所使用的名詞進行解釋,從而確定應適用的沖突規(guī)范的認識過程。識別的過程1.對有關的法律事實或問題進行識別;2.對沖突規(guī)范本身的識別。識別沖突識別沖突是指由于法院地國與有關外國法律對同一事實構成作出不同的分類,采用不同國家的法律觀念進行識別就會導致適用不同的沖突規(guī)范和不同的準據法的結果。識別沖突的產生原因不同國家對同一事實賦予不同的法律性質,因而可能援引不同的沖突規(guī)范。不同國家往往把具有相同內容的法律問題分配到不同的法律部門中去。不同國家對同一法律名詞或術語賦予具有不同的含義。不同國家有時有獨特的法律概念。識別沖突的產生原因不同國家對同一事實賦予不同的法律性質,因而可能援引不同的沖突規(guī)范。不同國家往往把具有相同內容的法律問題分配到不同的法律部門中去。不同國家對同一法律名詞或術語賦予具有不同的含義。不同國家有時有獨特的法律概念。英國法院1908年審理的奧格登案

一個住所在法國的19歲法國人,未取得父母同意,去英國與一位住所在英國的婦女結婚。后來,丈夫以未取得父母同意為由認為他沒有結婚能力并經法國法院判決婚姻無效。此后,妻子又在英國與一英國有住所的英國人結婚。在本案中,原告(英國男子)以他與該婦女結婚時,該婦女尚有合法婚姻存在而請求英國法院宣告他們的婚姻無效。 解決本案的前提是要確定該婦女前一婚姻的有效性;而這又取決于對該法國男子未滿25歲又未獲得其父母同意就結婚這一事實作出定性。若按英國法識別,這種同意為婚姻的形式要件,而婚姻的形式要件適用婚姻舉行地法,即英國法。英國法對未滿25歲子女結婚并無"需要父母同意"的限制,該婦女的前婚姻有效,可以滿足原告的要求。若依法國法識別,這種同意為婚姻能力問題,而婚姻能力依當事人的住所地法,即法國法,就要承認法國法院的判決,故應駁回原告的請求。識別方法主要代表人物理論根據法院地法說康恩、巴丹、努斯鮑姆①沖突規(guī)范是國內法;②法官熟悉本國法律概念;③在解決識別沖突之前,外國法還沒有得到適用。準據法說沃爾夫德帕涅如果不依解決爭議問題的準據法進行識別,盡管內國沖突規(guī)范指定適用外國法,結果等于沒有適用。分析法學與比較法說拉貝爾貝克特沖突規(guī)范的概念與實體法的概念并不必然同一,由于沖突規(guī)范總是涉及不同國家的實體法,必須依在比較研究基礎上形成的一般法律原則進行識別。個案識別說隆茨、克格爾識別問題實質是沖突規(guī)范的解釋問題,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則。折衷說福爾肯布里奇從法院地法和準據法的一致結論中決定應當適用的沖突規(guī)范和準據法。功能定性說諾伊豪斯以上方法都是從"法律結構上"來定性,不能圓滿解決問題,如果按"各個制度在法律生活中的功能來定性",即可解決問題。兩級識別說羅伯遜戚希爾識別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把問題歸入適當?shù)姆煞懂?,發(fā)生在準據法選出之前,必須依法院地法進行;第二個階段"給準據法定界或決定其適用范圍",必須依準據法進行識別。解決識別沖突的方法(識別的依據)我國相關規(guī)定第八條涉外民事關系的定性,適用法院地法律。第二節(jié)

反致

反致轉致間接反致福爾果案

法國最高法院1878年審理福爾果1801年出生在巴伐利亞,5歲時隨其母去法國,并在那里安居到1859年死亡。他在法國留下一筆動產,但未立遺囑。福爾果的母親和妻子都已死亡,又沒有子女。其母親的旁系血親要求繼承。依巴伐利亞法律,他是可以作繼承人的。法國法院根據自己的沖突規(guī)范,本應適用巴伐利亞法律。但根據巴伐利亞的沖突法卻應適用死者"事實上的住所地法",因而反致于法國法。據此,法國法院接受這種反致,認為這筆財產依法國民法為無人繼承財產,應收歸國庫。

反致

狹義的反致是對某一涉外民商事案件,法院按照法院地的沖突規(guī)則本應適用外國法,但外國法中的沖突規(guī)則指定適用法院地法,如果法院接受這種指定并適用法院地法,這種現(xiàn)象就叫做反致。

特魯福特案

英國法院1887年判決

特魯福特是一瑞士公民,在法國有住所,在英國有動產,他有一獨生子。特魯福特死在法國,留下一項遺囑,將在英國的全部財產交給其教子。其獨生子在英國法院起訴,要求繼承這筆遺產。英國沖突法規(guī)定,動產繼承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因而指向法國法,而法國沖突規(guī)范規(guī)定動產繼承依被繼承人本國法,因而指向瑞士法。最后,英國法院按瑞士實體法的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子女應繼承90%的遺產)判決此案,使特魯福特的獨生子的要求得以滿足。轉致轉致是對某一涉外民商事案件,甲國法院按照自己的沖突規(guī)則本應適用乙國法,而乙國沖突規(guī)則指定適用丙國法,如果甲國法院接受這種指定并適用丙國實體法,這種現(xiàn)象就叫做轉致。

間接反致間接反致是對某一涉外民商事案件,甲國法院依自己的沖突規(guī)則指定適用乙國法,乙國沖突規(guī)則指定適用丙國法,丙國沖突規(guī)則又指定適用甲國法,如果甲法院接受最后的指定適用法院地的實體法,這種現(xiàn)象就是間接反致。

我國相關規(guī)定第九條涉外民事關系適用的外國法律,不包括該國的法律適用法。第三節(jié)公共秩序保留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國法院依其沖突規(guī)范本應適用外國法時,因其適用會與法院地國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觀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而排除其適用的一種保留制度。適用公共秩序保留的實際司法標準

理論主

張主觀說只要某一外國法規(guī)定本身與法院地的公共秩序相抵觸,就可排除該外國法的適用客觀說聯(lián)系說除了外國法違背公共秩序的概念以外,還要看具體案件與法院地的聯(lián)系。如果個案與法院地有實質聯(lián)系,應排除該外國法的適用;若沒有實質聯(lián)系,不應排除該外國法的適用結果說如果外國法僅是內容違反法院地公共秩序,不一定妨礙該外國法的適用;只有外國法的適用結果危及法院地公共秩序,才可援用公共秩序保留排除外國法的適用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方式

(1)間接限制的立法方式。這種規(guī)定方式只指出內國某些法律具有絕對強行性,或者是必須直接適用,從而當然排除了外國法適用的可能性。

(2)直接限制的立法方式。即在國際私法中明文指出,外國法的適用不得違背內國公共秩序,如有違背,即不得適用。

(3)合并限制的立法方式。就是在同一法典中兼采直接限制與間接限制兩種方式。

我國關于公共秩序保留的規(guī)定

我國對公共秩序保留一向持肯定態(tài)度?!睹穹ㄍ▌t》第150條規(guī)定:“依照本章規(guī)定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的,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利益?!薄睹袷略V訟法》第二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zhí)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后,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zhí)行的,發(fā)出執(zhí)行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zhí)行。采取公共秩序保留的結果第五條外國法律的適用將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公共利益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第四節(jié)法律規(guī)避

法國最高法院1878年對鮑富萊蒙案的判決 該案原告是法國王子鮑富萊蒙的王妃,原為比利時人,因與鮑富萊蒙結婚而取得法國國籍,后欲離婚與一羅馬尼亞人結婚,但當時法國的法律不準離婚(1884年以前),她便只身移居德國并歸化為德國人,隨即在德國獲得離婚判決,然后在柏林在與羅馬尼亞的比貝斯哥王子結婚。鮑富萊蒙遂申請法院宣告其妻加入德國國籍及離婚、再婚均屬無效。法國最高法院認為,依照法國法,離婚雖然應適用當事人的本國法,但鮑富萊蒙王妃取得德國國籍的動機,顯然是為了逃避法國法律禁止離婚的規(guī)定,因而構成了法律規(guī)避,判決她在德國的離婚和再婚均屬無效。法律規(guī)避的概念

法律規(guī)避是指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為利用某一沖突規(guī)范,故意制造某種連結點的客觀事實,以避免本應適用的法律,從而使對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適用的行為。

構成要件

1.從主觀上講,法律規(guī)避是當事人有目的、有意識造成的。2.從規(guī)避的對象上講,被規(guī)避的法律必須是依沖突規(guī)范本應適用的強制性或禁止性法律。3.從行為方式上看,當事人是通過人為地制造或改變一個或幾個連結點來達到目的。4.從客觀結果上看,當事人的規(guī)避行為已經完成。法國法院1922年審理的佛萊案 該案當事人佛萊(Ferrai)夫婦為意大利人,為了規(guī)避意大利法律中只許別居、不許離婚的限制性規(guī)定,兩人商定由妻子歸化為法國人,并向法國法院提出離婚請求。當時的法國已在法律中取消了限制離婚的規(guī)定。法國最高法院在審理該案時不僅沒有否定女方規(guī)避意大利法律的行為,而且依法國沖突規(guī)范適用當事人本國法,作出了準予離婚的判決。法律規(guī)避的效力

各國立法、理論和司法實踐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大致可歸納為三種情況:

(1)

肯定規(guī)避外國法的效力;

(2)

僅僅否定規(guī)避內國法的效力;

(3)

所有的法律規(guī)避行為均為無效。

我國情況我國立法對法律規(guī)避問題未作明文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94條規(guī)定:“當事人規(guī)避我國強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不發(fā)生適用外國法律的效力?!睂τ谝?guī)避外國強行法的行為是否有效,則無規(guī)定。

第五節(jié)

外國法內容的查明

外國法內容的查明的含義

外國法內容的查明,是指一國法院在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時,如果依本國的沖突規(guī)范應適用某一外國實體法,如何確定和證明該外國法關于這一特定問題的內容的問題。

外國法的性質

三種主張:事實說。認為依本國沖突規(guī)范而適用的外國法相對于內國而言,只是一個單純的事實,而非法律。法律說。認為內外國法律是完全平等的,本國法官適用外國法同適用內國法沒有區(qū)別。折衷說。主張外國法既非單純的事實,亦非絕對的法律,而是依本國沖突規(guī)范指定應適用的外國法律。

外國法的查明方法

分三類:1.由當事人舉證證明外國法的內容2.法官依職權查明外國法的內容3.法官和當事人共同查明外國法的內容

外國法無法查明時的解決方法

外國法無法查明時,各國立法和司法實踐有下列解決方法:

(1)直接適用內國法。(2)類推適用內國法。(3)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或抗辯。(4)適用同本應適用的外國法相近似或類似的法律。(5)

適用一般法理。

我國相關規(guī)定第十條涉外民事關系適用的外國法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者行政機關查明。當事人選擇適用外國法律的,應當提供該國法律。不能查明外國法律或者該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外國法錯誤適用的救濟

適用沖突規(guī)范的錯誤——各國均允許上訴

適用外國法本身的錯誤——有些不允許上訴,有些允許上訴

練習題及案例分析甲國汽車制造商A將其產品出口到乙國,乙國公民B從進口商C處購得一部汽車。由于汽車設計存在缺陷而使B受傷。B以A違約提起訴訟,乙國法院根據該國法律認為此問題屬于侵權,而非違約,遂決定適用有關侵權的法律規(guī)定。法院此行為屬于()。

A.外國法的查明 B.法律規(guī)避

C.識別 D.先決問題一個住所在日本的美國人,未留遺囑死亡,遺有動產在紐約州。為此動產的繼承而在日本訴訟,依日本法律規(guī)定,繼承應適用繼承人的本國法(紐約州的法律),而紐約州的沖突法規(guī)定,動產繼承適用被繼承人的住所地法。于是,日本法院依照日本關于動產繼承的法律規(guī)定作出了判決,這在國際私法中被稱為()。

A.反致

B.轉致

C.間接反致

D.法律規(guī)避

一位住所設在意大利的丹麥公民,在法國去世并在中國留有動產。根據法院地法國的國際私法的規(guī)定,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的本國法。而丹麥國際私法規(guī)定,繼承應由被繼承人死亡時的住所地法支配。若法國法院承認轉致,則應適用()。

A.丹麥法

B.法國法

C.意大利法

D.中國法

法國法律規(guī)定不動產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德國法律規(guī)定不動產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本國法。兩國都認為本國指定的法律包括沖突規(guī)范在內。假設一德國公民死于法國并在法國留有不動產,為此不動產繼承發(fā)生爭訟,會產生()A.在法國起訴會發(fā)生反致B.在德國起訴會發(fā)生反致C.在任何一國起訴都不會發(fā)生反致D.在任何一國起訴都會發(fā)生反致中國男子甲與日本女子乙在意大利結婚,后來兩人移居澳大利亞。甲前妻丙在澳提起訴訟提出甲乙之間的婚姻關系不成立,要求解除甲乙的婚姻關系。根據澳大利亞法律規(guī)定,夫妻關系成立與否適用婚姻締結地法。意大利法律規(guī)定婚姻關系適用丈夫的本國法。若澳大利亞法律僅承認轉致,則應適用()A.中國法律B.意大利法律C.澳大利亞法律D.日本法律居住在甲國的一乙國公民死于甲國,在丙國遺有不動產,因該不動產的繼承在丙國法院進行訴訟。丙國沖突規(guī)范規(guī)定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屬人法,即乙國法;乙國法沖突規(guī)范則規(guī)定繼承適用死者最后住所地法,即甲國法;甲國沖突規(guī)范又規(guī)定,不動產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即丙國法。采用國際私法中的何種制度可以達到適用丙國實體法的結果?()

A.反致

B.轉致

C.間接反致

D.完全反致

國際私法中反致和轉致的結果()。A.相同,都適用法院地法B.相同,都適用外國法C.不同,前者適用法院地法,后者適用第三國法D.不同,前者適用第三國法,后者適用法院地法

我國在解決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時采用的是()制度。A.僅接受狹義的反致制度,排斥轉致和間接反致制度B.完全接受反致制度C.接受轉致和狹義反致制度,僅排斥間接反致制度D.排斥反致制度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下列關于我國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如果適用外國法律違反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社會公共利益,則不予適用該外國法律B.如果適用外國法律違反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則不予適用該外國法律C.在排除適用外國法的情況下,適用我國相應的法律或其他與爭議有密切聯(lián)系的國家的法律D.在排除適用外國法的情況下,適用該外國的其他最適合的法律

根據我國有關司法解釋意見,所謂“法律規(guī)避”是指當事人故意創(chuàng)設新的連接點,故意規(guī)避我國下列哪些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A.強制性法律規(guī)范B.任意性法律規(guī)范C.訴訟程序規(guī)范

D.禁止性法律規(guī)范

中國公民王某在甲國逗留期間,駕車正常行駛時被該國某公司雇員駕駛的卡車撞翻,身受重傷。王某回國后,向該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所在地法院起訴,要求該公司賠償其損失。我國規(guī)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依此,關于如何查明應當適用的甲國法,下列正確的選項是?()A.可由法院查明甲國有關交通肇事?lián)p害賠償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B.只有我國駐甲國使領館才能提供甲國有關交通肇事?lián)p害賠償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C.王某自己可以向法院提供甲國有關交通肇事?lián)p害賠償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D.經各種途徑仍不能查明甲國有關法律時,法院應當依照公平原則裁判【案例1】Halcyon輪優(yōu)先權案

Halcyon號是一艘英國籍船舶,一家英國銀行于1973年4月為該船發(fā)放了船舶抵押貸款,并于1974年5月履行了登記義務,依英國法享有了對該船的抵押權。一家美國的船廠于1974年3月對停泊在紐約布魯克林港的該船進行了修理,依美國法享有了對該船的船舶優(yōu)先權。1974年9月5日,兩個債權人同時在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扣押此船,然而拍賣該船所得卻不足以清償船舶的抵押貸款和修理費用?!締栴}】

本案中,對船舶抵押權人還是船舶修理人對賣船所得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的識別應當適用何國法律?理由是什么?【案例2】英國達拉阿爾巴拉卡投資公司船舶抵押權優(yōu)先受償案【案情介紹】1994年12月12日,原告是住所地在英國倫敦的A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投資公司),與巴哈馬B船舶管理公司(以下簡稱管理公司)簽訂借貸協(xié)議。約定由投資公司向管理公司貸款175萬美元,用于管理公司購買被告C航運公司(住所地在巴哈馬,以下簡稱航運公司)所屬的S輪的股份。12月15日,投資公司與航運公司簽訂保證書,明確借款人為管理公司,保證人為航運公司,投資公司向管理公司提供175萬美元貸款,其對價是保證人航運公司無條件、不可撤銷地擔保履行管理公司的義務;契據約定在巴哈馬共和國法律的管轄下,船舶以第一法定抵押權抵押給投資公司,如航運公司未按約定或未按抵押權人要求支付應付款項時,投資公司有權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通過法律或海事法院或其他合適的訴訟程序,維護自己的權利。投資公司與航運公司在巴哈馬共和國船舶登記機關對該輪進行了抵押權登記。1997年12月20日,該輪因船舶保賠保險合同糾紛被武漢海事法院另案扣押。1998年3月11日,原告向武漢海事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確認投資公司對航運公司所屬該輪享有船舶抵押權,并準許投資公司對該輪行使第一優(yōu)先抵押權;請求判令航運公司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雙方在庭審中同意本案適用中國法律。

法院判決武漢海事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均同意本案適用中國法律。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船舶抵押權應適用船旗國法律,故本案應適用巴哈馬共和國有關法律。原告投資公司與管理公司簽訂的借貸協(xié)議以及與被告航運公司簽訂的抵押契據、保證書均合法有效,且船舶抵押已在當?shù)卮暗怯洐C構登記,因此依照巴哈馬共和國《商船法》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令被告航運公司支付原告投資公司貸款本金175萬美元及相應利息?!痉蓡栴}】反致【案例3】Oppenheimerv.Cattermole(1942)案【案情介紹】一對德國籍猶太人父子,為逃避納粹的迫害,從德國逃到英國,暫居在倫敦。不久,父親因病離世,留有大筆遺產,在繼承遺產時發(fā)生糾紛。其子要求繼承這筆遺產,但管理難民事務的當?shù)毓賳T認為該遺產為無人繼承財產,因為依英格蘭的沖突規(guī)范,動產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屬人法,即德國法。但依當時納粹德國的繼承法,猶太人無繼承能力。問題:英國法院應如何確定準據法【案例4】“華宇”輪與“珊瑚島”輪碰撞案【案情介紹】1994年6月10日,南京華夏公司所屬“華宇”輪由印尼雅加達港駛往泰國曼谷港,在進港時被塞浦路斯奧非爾蒂斯航運有限公司所屬的“珊瑚島”輪碰撞。“珊瑚島”輪于同年7月30日抵達中國南京港,南京華夏公司遂申請武漢海事法院扣押該船,并起訴要求被告賠償碰撞造成的損失共計175萬美元。一審法院武漢海事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關于涉外關系的法律適用原則,本案首先應考慮1910年生效的《統(tǒng)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規(guī)定的國際公約》,但由于該公約對我國尚未生效,因此不能適用;其次應考慮泰國法,即侵權行為地法,但因為雙方當事人均不是泰國籍,故不傾向適用泰國法,遂以當事人未提供泰國法為由不予適用;最后適用法院地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80余萬美元。被告不服,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湖北高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273條規(guī)定,本案應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即泰國法,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193條規(guī)定的途徑未能查明泰國的有關法律,因此應適用中國法律。原審法院在未完全按照前述規(guī)定查明泰國法的情況下即適用中國法律不妥,但事實認定正確,依此,湖北高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法律問題】1.本案的審理是否存在問題?2.本案的準據法是什么?查明的途徑有哪些?第五章國際私法的主體第一節(jié)自然人國籍自然人的國籍

國籍是指一個人作為特定國家的成員而隸屬于這個國家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諾特包姆(Nottebohm)案案情諾特包姆出生在1881年9月18日,出生地是漢堡,其父母是德國人。按照德國國籍法,他出生時就取得德國國籍。1905年,他離開德國,開始在危地馬拉設定住所,并把危地馬拉作為他的事業(yè)的中心。從1905-1939年,他只是有時到德國居住一個短時期。從1931年起,他有時也到列支敦士登,因為他的一個弟弟居住在那里。1939年3月間,他離開危地馬拉,而到漢堡去,行前曾委任諾特包姆·海爾曼諾斯商店保護他的利益。在漢堡居住了一個短時期以后,他去到列支敦士登,并在1939年10月依照1934年1月10日的列支敦士登國籍法,申請入籍。依照該法第6條,外國人申請人籍,必須已經居住在列支敦士登至少三年,但有例外情況形時可以免除這個居住期限的條件。列支敦士登王準許他免除這個條件,并在1939年10月13日準予入籍,且于10月20日以列支敦士登政府名義頒給國籍證書和護照。1939年12月1日,危地馬拉駐蘇黎世總領事曾在他的護照上簽證,準許他回到危地馬拉。他回到危國以后,即向危政府申請將他在外國人登記簿上說明的國籍改為列支敦士登國籍,并經過危政府批準。此后他在危地馬拉恢復商業(yè)活動。1941年12月11日,危地馬拉同法西斯德國宣戰(zhàn)。1943年11月19日,他被危地馬拉警察逮捕,并被移交給美國軍事當局。后者將他送到美國境內拘留起來,直到1946年1月22日才將他釋放。同時,他在危地馬拉的財產和商店被危政府依照處理敵國人的法律扣押和沒收。1946年1月,他向危地馬拉駐美國的領事申請準許他回到危國,但危政府予以駁回。1946年7月24日,他又請求危地馬拉政府撤銷該政府1944年12月20日所作出的取消把他登記為列支敦士登國民的行政決定,危政府也予以駁回。因此,列支敦士登政府于1951年12月10日向國際法院對危地馬拉起訴,請求發(fā)還他的財產,并且賠償損害。列國政府的理由是:危國政府把他逮捕、拘留、驅逐并且排除于危國境外,以及扣押和沒收他的財產,是違反國際法的,而且它拒絕為實施這些非法行為給予賠償,也是違反國際法的。問題:1.諾特包姆的國籍確定?

2.列支敦士登政府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國際法院的支持?國籍在國際私法上的意義1、確定涉外因素。國籍是確定一個民事關系是否構成涉外民事關系的標準之一。2、系屬的需要。國際私法中的許多涉外民事關系是由當事人的本國法來調整的,本國法就是當事人的國籍所屬國法。3、行使管轄權的需要。國籍是國家對某些涉外民事案件行使管轄權的依據。也是各國國民在國際交往中受本國保護的依據。國籍的沖突

各國對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采取的制度不同,經常出現(xiàn)一個人同時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國籍,或沒有任何國家的國籍,前者稱為國籍的積極沖突,后者稱為國籍的消極沖突。國籍積極沖突的解決1.當事人所具有的兩個以上的國籍中有一個是內國國籍。內國國籍優(yōu)先2.當事人所具有的兩個以上的國籍都是外國國籍。

取得在先的國籍、取得在后的國籍、慣常居所或住所所在地國的國籍、與當事人有最密切關系的國家的國籍國籍消極沖突的解決一般主張:以當事人住所地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如當事人無住所或住所不能確定的,則以其居所地法為其本國法。對于既無住所又無居所的,有的國家規(guī)定適用法院地法,有的國家則要求當事人取得法院地國國籍。我國國籍法的有關規(guī)定1.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2.中國國籍的原始取得——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3.出生地在外國的人國籍規(guī)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并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4.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我國有關國籍沖突的規(guī)定第十九條依照本法適用國籍國法律,自然人具有兩個以上國籍的,適用有經常居所的國籍國法律;在所有國籍國均無經常居所的,適用與其有最密切聯(lián)系的國籍國法律。自然人無國籍或者國籍不明的,適用其經常居所地法律。第二十條依照本法適用經常居所地法律,自然人經常居所地不明的,適用其現(xiàn)在居所地法律。住所(domicile)自然人的住所

住所(domicile)就是一個人以久住的意思而居住的某一處所。一般認為,居住者的久住意圖和長住事實是決定住所的兩個重要因素。居所(residence)是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居住的處所,可分為臨時居所和慣常居所,后者是一個人在某段時間內生活的中心和居住的處所。

住所積極沖突的解決

(1)以個人的意思選擇住所。

(2)以法院所在地的住所為準。(3)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和法律關系所適用的法律確定一個住所。

(4)根據住所沖突的具體情形選擇住所。

住所消極沖突的解決

各國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以居所代替住所。對于無住所、居所的人,以他的現(xiàn)在所在地法為住所地法。

第二節(jié)法人法人的概念法人(legalperson)是指按照法定程序設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獨立的財產,并能以自己的名義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法人的國籍為什么要確定法人的國籍如何確定法人的國籍

確定法人國籍的方法1、法人成立地說(登記地說、設立地說)

理由:法人只有經過成立地國家的批準才能成為法律上的主體。優(yōu)點:標志明確,容易辨認;有利于對法人國籍的變更和撤銷等問題的監(jiān)督管理弊端:為當事人規(guī)避法律提供了便利;隱蔽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法人住所地說理由:法人的住所通常是指法人的機構所在地或營業(yè)中心所在地。是法人實際行為的發(fā)生地。弊端:何為法人的住所,國際上不統(tǒng)一;虛設住所規(guī)避法律。

3、法人設立人國籍說(資本控制說、實際控制說)理由:法人由設立人建立,法人的權利實際上是由組成法人的自然人所擁有。弊端:控制法人的股東經常變動;股東國籍不同,以哪一個股東的國籍確定法人的國籍;股份公司確定起來更難。

4、準據法說:法人的國籍應依法人設立時所依據的法律來確定。

5、復合標準說:將法人的住所與法人的登記注冊地結合起來確定法人的國籍。法人住所的確定標準研究法人住所沖突的原因:許多國家以法人的住所地法為屬人法。

確定原則:

1、主事務所/管理中心所在地說:管理中心是法人的首腦機構,決定法人的大政方針。但可能出現(xiàn)規(guī)避法律。法人在內國經營,但機構在境外。

2、營業(yè)中心所在地說:法人的住所應是法人實際從事經營活動的所在地。法人的營業(yè)地比較穩(wěn)定,不會因法人規(guī)避法律而經常變動。

3、法人住所依章程之規(guī)定說:法人在登記時,通常在其章程中明確指明其住所。

法人住所的沖突一個主事務所在日本的法人在埃及設立營業(yè)中心開展活動。

日本:以主事務所所在地為法人的住所,

埃及:以營業(yè)中心所在地為法人的住所,

結論:日本和埃及都認為該法人在自己國家境內有住所。產生住所沖突。

法人住所沖突的解決一般依內國標準

1、任何法人,只要依內國標準在內國有住所,內國便只確定其在內國的住所;

2、法人在內國無住所,在兩個以上外國有住所時,內國仍然依照自己的標準來判定該法人的住所在哪個國家。

我國規(guī)定第十四條

法人及其分支機構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組織機構、股東權利義務等事項,適用登記地法律。法人的主營業(yè)地與登記地不一致的,可以適用主營業(yè)地法律。法人的經常居所地,為其主營業(yè)地。

外國法人的認可外國法人的認可是內國根據本國的法律對外國法人的資格進行審查,承認并允許其在內國從事涉外民事活動的過程。認可方式

1、特別認許制:內國采取特別批準程序對外國法人在內國的民事主體資格予以認定;2、一般認許制:在外國有效成立的法人,只需在內國辦理必要的登記手續(xù),即可在內國取得民事主體資格。3、相互認許制:依條約認可。4、分別認可制:即內國針對不同限制的外國法人,分別采用不同的認可方式。如對外國商業(yè)性法人采用一般認可方式,對外國非商業(yè)性法人采用特別認可方式。

民事能力的法律適用第一節(jié)關于屬人法屬人法的含義是指關于人的身份(status)和能力(capacity)所適用的法律,即關于人的身份和能力的準據法。身份:婚姻關系、親子關系。能力: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常見的連結點:國籍、住所產生和發(fā)展產生:屬人法起源于法則區(qū)別說。屬人法指住所地法。變化:1804年《法國民法典》,決定性地改變了屬人法,將住所地法改成國籍法。英美普通法系國家還是以住所作為連接點。兩個連結點的對比住所地:人與住所的聯(lián)系緊密;“住所地”體現(xiàn)了內國人與外國人的平等;住所地的概念存有分歧;住所地不夠穩(wěn)定。國籍:相對穩(wěn)定;明確簡便;但可能與當事人無實質性的聯(lián)系。對一個國家的法院而言,對于在自己國家境內的外國人的身份問題會大量地適用外國法。發(fā)展趨勢

(一)住所地法的優(yōu)先適用

1、二戰(zhàn)以后的新移民潮,使得涉及外國人的以及外國人之間的民事案件大量出現(xiàn)。

2、經貿發(fā)展帶來的人員來往的頻繁。歐洲國家開始重新審視國籍的合理性。出現(xiàn)了重新肯定住所地的傾向。(二)慣常居所地的出現(xiàn)慣常居所(habitualresidence)作為屬人法的連接因素,最早出現(xiàn)于1955年《解決本國法和住所地法沖突公約》?!爸改橙私洺>幼〉奶幩?,在屬人法領域引進一個新的概念。我國的屬人法原則過去:司法實踐中長期傾向于將屬人法理解為本國法;在一些沖突規(guī)則中又以住所地作為屬人法的連接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