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走馬燈的奧秘
教材分析走馬燈的奧秘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板書設計教法學法重點難點學情分析教材分析
《走馬燈的奧秘》是六年制小學語文S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本文講述的是茅以升小時候對家里的兩盞走馬燈發(fā)生興趣,自己動腦動手弄懂走馬燈為什么會轉和怎樣轉得快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茅以升爺爺少年時就很會觀察,并且喜歡在觀察中思考、探求科學的道理。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交流,處在這個單元學習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經(jīng)驗,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抽象思維還不是很強,這就更需要老師進一步的引導,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樣發(fā)現(xiàn)走馬燈的奧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對走馬燈的構造及原理有一定的認識。2、學習茅以升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和勇于探索科學道理的精神。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樣發(fā)現(xiàn)走馬燈的奧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教學難點:
對走馬燈的構造及原理有一定的認識。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
2、情境教學法
3、評價激勵法教學過程總結全文談話激情導入品讀課文讀中感悟走進課文整體感知拓展延伸
茅以升(1896—1989),我國的橋梁專家。江蘇鎮(zhèn)江人。1933年主持修建中國首座跨度較大的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1955年主持修建武漢長江大橋。他為我國的橋梁建設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我會認字:xiāo
蠟盞懸宵燭串旋幼
xuán
xuán
zhǎn
yòu
chuànzhú
là自學提示:1、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茅以升七歲那年,過元宵節(jié)的時候2、元宵節(jié)的時間?正月十五3、茅以升家的走馬燈是什么樣的?4、茅以升是怎樣觀察走馬燈的?探索解決:1、誰能說說走馬燈懸掛的位置是哪里?2、說說走馬燈的結構是怎么樣的?3、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馬燈的構造,他是怎樣觀察的呢?4、仔細讀讀課文,茅以升入迷地看著走馬燈,提出了哪些問題?5、茅以升只是提出這幾個問題而已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6、“在怎么有時候轉得快,有時候轉得慢呢?……”中省略號表示什么?體會此處省略號的用法。7、茅以升發(fā)現(xiàn)問題后是怎樣做的?8、品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茅以升為什么會特別高興呢?總結全文
正因為茅以升小時候是一個勤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勇于實踐驗證的孩子,所以長大后成為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對我國的橋梁建設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拓展延伸
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感觸?和同桌交流體會。板書設計
走馬燈的奧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概念解析課程設計
- 天文拍攝入門課程設計
- 土豆的種植方法課程設計
- 公路隧道結構課程設計
- 微課程設計生物
- 托班推椅子課程設計
- 展覽相關課程設計理念
- 大型活動期間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 房屋建筑課程設計全
- 建筑工程課程設計書
- 讀了蕭平實導師的《念佛三昧修學次第》才知道原來念佛門中有微妙法
- 周邊傳動濃縮刮泥機檢驗報告(ZBG型)(完整版)
- 紙箱理論抗壓強度、邊壓強度、耐破強度的計算
- 土地增值稅清算審核指南
- 死亡通知書模板
- 鷸蚌相爭課件
- PMC(計劃物控)面試經(jīng)典筆試試卷及答案
- 失業(yè)保險金申領表_11979
-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風險和機遇評估分析表
- 食品安全約談通知書
- 舒爾特方格A4直接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