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言
政治制度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早期的國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緣關系的影響,形成夏、商、周三代政治格局。
隨著秦朝統(tǒng)一的完成,宗法制、分封制又被中央集權制度所取代。事實證明,一個舊制度的破壞和一個新制度的確立,都需要經過許多的坎坷和曲折。那么我國古代政治體制的演變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呢?中國古代朝代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半。春秋與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一、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課標和考綱要求:a.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b.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現代史中國史世界史通史整體思路:通史與斷代史相對,指記述由遠古到現代各時代歷史的史書,以時間為主線,連貫地敘述各個時代的一種記史方式。包括該時代的經濟、政治、思文等多方面內容古代史復習綱要:
封建大一統(tǒng)時期——秦漢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民族融合和封建經濟的繼續(xù)發(fā)展——————五代、遼、宋、夏、金、元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封建社會由盛而衰——明、清祖國歷史的開篇——先秦中國古代史復習中國古代史的分期
1、按朝代梳理北朝(十六國)東晉、南朝隋遼、金吐蕃北宋、南宋西夏大理元夏—
商—
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
秦—西漢—
東漢—
三國—
西晉—
唐—
五代十國——
明—
清朝代記憶口訣: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按社會形態(tài)梳理原始社會:遠古人類和氏族公社時期奴隸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過渡時期)封建社會:春秋戰(zhàn)國(過渡時期)秦朝——
清朝(鴉戰(zhàn)前)后面呢?……
遠古時代英雄的歷史黃帝
炎帝
蚩尤
無明確記載炎黃子孫的稱謂禪讓制:領袖把權位傳給有才能的人,而不傳給自己的子孫親族,稱為禪讓。堯將“共主”位傳給舜,舜傳禹。禹準備傳給益,但禹的兒子啟也很有才干,并得了不少部落的支持。后來啟拋棄禪讓制,代之以世襲制。世襲制:領袖把權位只傳給自己的子孫或族人,稱為“世襲”。
二夏朝商朝統(tǒng)治: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第一個國家夏建立,夏出現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商朝:(約公元前16C)①內外服制度②彌漫神權色彩,用神權來強化王權③對附屬國控制力有限夏商社會政治制度特點:①已形成一個國家政權,有一套行政管理制度②基本仍是一個部族為中心的方國聯盟,各方國仍有很大的自主權。③神權色彩濃厚,敬重鬼神,盛行祭祀占卜。④是奴隸制國家,奴隸主居于統(tǒng)治地位。
三西周(前1046-前770)社會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分封制定義: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情況下,將宗族姻親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廣建子國,加大對地方的控制。②分封對象同姓親族(分封主體)異姓封國:功臣、殷商降族、姻親、古方國③分封作用周人的勢力不斷擴大;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統(tǒng)治效果得到加強;確立了西周貴族集團的等級序列;2.宗法制宗法制度是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的一種措施。宗法制度規(guī)定了權力傳承關系的兩大原則:父死子繼;嫡長子繼承制。①嫡長子繼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是土地財產和權利的繼承者,有主祭祖先的權利②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周王自稱天子,王位由嫡長子繼承,稱為大宗。其余庶子有的被分封為諸侯,他們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其職位亦由嫡長子繼承。③宗法制度的影響(對西周統(tǒng)治的作用)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整套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制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宗法關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宗法制:以嫡長子繼承制為基本特征的權權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規(guī)則是將每個宗族中的嫡長子一支確立為大宗,居于同宗的支配地位或主導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為小宗,處于大宗的從屬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擔任,并且世襲繼承。從其產生的時起,就是基于確定繼承順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種等級制度,以鞏固奴隸主的統(tǒng)治。如果正妻沒子,從其他庶子中按德、才標準選一個出來過繼給正妻。3.禮樂制周朝規(guī)定了各種禮樂制度。周禮作為各級貴族的政治和生活準則。成為維護宗法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材料:根據禮書記載,西周時凡使用鼎,天子和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樂器,天子用編鐘四套,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到春秋后期,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按禮,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是“樂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這時季孫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責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掌握古代早期王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點朝代年代(公元前)政治制度及其特點夏約2070—約1600年商約1600—1046年西周1046—771年出現公共權力保留氏族社會的特點內服與外服制度壟斷神權以強化王權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的政治制度中國早期(夏商周又稱三代)政治制度的特點?1.具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宗法血緣與政治制度結合。2.帶有濃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3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度。4.具有相對的延續(xù)性(繼承性)和穩(wěn)定性,夏400多年,商600多年,周800多年華夏民族和文化的范圍,由黃河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成為中華民族與文化的主體成湯滅夏戰(zhàn)國時期春秋時期周朝第一次封建周伐商之前秦秦會怎么統(tǒng)治?還會分封嗎?如何統(tǒng)治?考點訓練:1、《左傳》記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泵枋龅氖俏覈糯膫€時期的政治制度特點?A.夏商B.春秋C.西周D.秦朝2、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大宗、小宗制B.禮樂制度
C.嫡長子繼承制D.世卿世祿制CC3、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請你判斷,在西周的封國——魯國的宗法體系中,處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魯國國君C.卿大夫D.士B4、西周實施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A.擴大統(tǒng)治區(qū)域B.分配土地和人口 C.鎮(zhèn)壓平民暴動 D.維護統(tǒng)治秩序D5、山東省簡稱齊魯,起源于A.遠古傳說B.西周分封C.甲骨文記載D.古代地名B6.右圖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與它有關聯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內閣制B7、“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后也。”(《禮記·大傳》)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B.宗法制
C.分封制D.郡縣制B8、明初,朝臣建議建文帝削藩。隨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最后占領南京,奪取帝位。此事說明當時
A.實行了內閣制
B.設立了軍機處
C.實行了分封制
D.郡縣制受到挑戰(zhàn)C9、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訂立盟約。盟約中有“不能廢嫡立庶,以妾為妻”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的根本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B.規(guī)范諸侯們的婚姻C.維護宗法制度D.維護母系家長的地位C10、“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況B.天子與諸侯都是宗族、姻親關系C.諸侯有保護天子的義務D.當時常有諸侯“不朝”的現象B11、公元前782年,幽王宮涅繼位,寵幸褒擬?!鞍龜M不好笑…
…
幽王為烽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擬乃大笑。”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無道B.分封制下,各諸侯王對周王承擔軍事義務C.西周末年諸侯勢力強大D.分封制確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國必須服從周王室的政令C12、《說文解字》解釋說:“宗,尊祖廟也。”也就是說,宗法的“宗”的本義是宗廟。這說明宗法制以什么紐帶?A.財產B.地域C.信仰D.血緣13、(楚莊王)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莊子:“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引自司馬遷《史記》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問題是A.諸侯爭霸B.問鼎中原C.分封衰敗D.天子遭難DC14.右圖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關系,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互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C通過分封制,建立起森嚴的等級序列D整套制度維系奴隸主正常統(tǒng)治,保證了社會性質的平穩(wěn)轉型D15.(13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摘自《禮記》【材料二】凡進食之禮……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飯類食品;羹:有濃汁的食品)----摘自《禮記》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燕通宴)----摘自《周禮》【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無菜者不用枝.(枝;筷子)----摘自《禮記》【材料四】考古發(fā)現的戰(zhàn)國以前的餐叉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飲食生活的狀況.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飲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譯和摘抄原文)(13分)本題要求考生從兩個層次回答問題。第一層次信息:宴飲時,按身份(等級)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擺放有一定的規(guī)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規(guī)矩;飲食行為有禮儀要求。(8分)第二層次信息:飲食之禮起到加強宗教團結,溝通社會關系的作用;周代已經形成一定的飲食禮俗;飲食禮俗體現了等級有差,貴賤有序的思想。(5分)春秋戰(zhàn)國(東周)時代特征:(1)經濟上: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志著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
(2)政治上: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戰(zhàn)爭加快了統(tǒng)一進程。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后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于建立起來。(3)文化上: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春秋戰(zhàn)國時期,處于社會制度的轉型期。舊統(tǒng)治秩序被破壞,新統(tǒng)治秩序在確立,構成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征的生產力的革命。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課標和考綱要求:a.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b.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秦朝(前221-前209)1.秦朝統(tǒng)一的條件①長期戰(zhàn)亂,人民渴望統(tǒng)一②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華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觸頻繁,促進民族融合。③法家理論為統(tǒng)一提供了思想武器④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爭霸戰(zhàn)爭和兼并戰(zhàn)爭,使諸侯國數目減少。(局部統(tǒng)一為大統(tǒng)一提供條件)⑤秦國實力的強大(商鞅變法)為統(tǒng)一準備條件⑥秦王嬴政個人的雄才大略和遠交近攻的策略秦的統(tǒng)一秦統(tǒng)一過程:前230-前221年秦的建立及疆域:秦統(tǒng)一的歷史意義:評價秦始皇:2.秦朝政治措施:①.確立皇帝制度皇權至高無上和皇位繼承制②.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構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律令、圖籍、監(jiān)察百官)太尉:軍事地方實行郡縣制郡:郡守、郡丞、郡尉縣:縣令、縣丞、縣尉基層機構:鄉(xiāng)、里③.
頒布通行全國的秦律
④.制定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3.秦朝經濟措施實行封建土地私有制;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貨幣;統(tǒng)一車軌;修馳道與直道;修長城;開鑿靈渠確立了重農抑商政策(重農抑商的原因,表現,評價)4.秦朝文化措施統(tǒng)一文字(小篆);焚書坑儒;整頓風俗5.秦朝軍事措施北擊匈奴南平百越設立三郡6.治國思想:法家思想7.秦朝歷史影響①結束分裂局面,實現統(tǒng)一,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②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后世沿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縣制等)并不斷加強完善。其中地方與中央官制的基本原則為歷代所繼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對地方的統(tǒng)治。③促進了封建經濟文化的發(fā)展。④有浩大工程流傳于世⑤秦的暴政而亡為后世統(tǒng)治者所借鑒。千秋功過,你我評說:明朝思想家李贄:“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功績:①結束長期的戰(zhàn)亂紛爭統(tǒng)一中國②建立一套完備的中央集權制影響中國2000多年③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過錯:①修皇陵建阿房宮濫用民力②焚書坑儒鉗制文化③法律嚴苛導致農民起義結論:功大于過概念解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含義兩部分組成: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1.專制主義--皇帝個人專制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2.中央集權--指中央和地方關系,地方政府在政、經、軍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政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最高原則是皇權至上,皇權壟斷(終身和世襲)。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積極影響: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維護祖國統(tǒng)一與領土完整、創(chuàng)造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抵御外來侵略經濟: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guī)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于社會經濟發(fā)展民族:在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據、利于各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交流,使我國古代人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文化:保證了中外正常的經濟文化交流消極影響:經濟上:封建社會末期,束縛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政治上:空前強化的專制統(tǒng)治使人民毫無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權專制的隨意性和獨斷性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fā)展的因素;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是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伴生物;對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十分殘酷;思想文化上:獨尊一家,鉗制了人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嚴重阻礙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fā)展受到抑制;1.下列思想中,不屬于傳統(tǒng)文化先進性因子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B.“仁者,愛人“
C.“存天理,滅人欲”D“兼愛”、“非攻”、“尚賢”2.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古代史上的重要社會轉型期,下列哪些觀點體現了這一歷史特征①公作則遲,分地則速②公室將卑,大夫皆富③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④天不變,道亦不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A3.秦朝李斯推行郡縣制的主張被稱為“千古創(chuàng)論”。郡縣制:A、始于秦朝時期B、終于漢初分封王國C、利于加強中央集權D、便于擴大秦國的版圖4.帝王謚號主要依據其生前行為而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謚號的是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BC(2006廣東高考)5.嶺南地區(qū)歸屬中央王朝版圖始于()A.西周B.秦漢C.西晉D.隋唐B6.(08高考)“齊人”、“魯人”、“楚人”這種表述,逐漸讓位于以行政區(qū)劃為籍貫的表述,造成這一變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縣制D.三省六部7.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制定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B、權力高度集中C、法律細密、嚴苛D、實行三公九卿CB8、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tǒng)一嶺南后,設置了南???、桂林郡和象郡。任囂任南??の窘y(tǒng)轄番禺、四會、龍川、博歲4縣,郡所設在番禺(今廣泛)。根據秦制度的規(guī)定,與任囂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職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襲 B.事實上是南??さ淖罡咝姓L官C.無權任免轄區(qū)內的縣令 D.和諸侯一樣擁有封地9、秦始皇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本質意圖是A.統(tǒng)一全國交通、統(tǒng)一全國文字、統(tǒng)一全國文化B.打擊東方六國殘余勢力C.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一D.方便皇帝出巡和軍事上控制全國DC10、(07高考)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一發(fā)現可以印證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B.出現了造紙業(yè)的事實C.實行了郡縣制度的事實D.用泥制陶的事實11、(08高考)中國古代有一個統(tǒng)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了郡縣制,建立起中央集權制的政治模式。據此判斷,這個王朝是A西周 B秦朝 C東漢 D明朝CB12、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已,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豈不難哉?”秦始皇為解決上述問題,“求其寧息”的措施是A.焚書坑儒B.攻打匈奴C.修筑長城D.推行郡縣制13、(2007寧夏文綜)秦和西漢前期,丞相為“百官之長”,其主要職責是A.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B.對重大軍政事務作出決定C.處理朝廷各種日常軍政事務
D.代表皇帝監(jiān)督百官DA14、“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鼻厥蓟式⒌幕实壑贫扔泻翁攸c?秦朝中央政權的基本結構是什么?這種中央政權組織有何特點?(1)皇帝獨尊、皇位世襲和皇權至高無上。(2)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個最高官職,諸卿分掌政府的各個具體職能部門。(3)三公之間分工明確,互相配合,互相牽制。課標和考綱要求:a.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b.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三、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專題網絡構建專題一│專題網絡構建
①監(jiān)察范圍從中央到地方;②隨皇權的加強越來越嚴密中央有都察院,設有監(jiān)察御史;六科給事中,地方設按察使司
省略地方設置通判
省略御史大夫監(jiān)察制度諫議機構則從有到無。
無
無諫院——主議宰相是非門下?。簩υ紫嗪突实蹮o無諫議制度
省略設立軍機處清朝前期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被削弱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被削弱,趨勢科舉制軍功爵制度選官制度
省略行省制度,中國省制的開端設通判監(jiān)察地方官派文臣擔任地方官設轉運使轉運地方的財賦唐后期設節(jié)度使,地方勢力過大漢初: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推恩令、刺史制郡縣制地方政治制度廢丞相,設內閣明朝廢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元朝二府(樞密院、中書門下)三司宋朝三省六部制隋唐建立中外朝制度兩漢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秦朝中央政治制度朝代西漢:察舉制東漢末年到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御史府,御史大夫;漢武帝地方設刺史①世家大族把持選官大權;②真正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③靠門第為官的士族日益腐敗。一種由品評官評定人才優(yōu)劣,然后授官的制度。門第(家世)九品中正制東漢末年到南北朝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職的壟斷②擴大了封建政權的統(tǒng)治基礎;③提高官員隊伍的素質。④明清時期,科舉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成為束縛人們思想的工具,使讀書人忽視自然科學知識。分科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特點是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考生來源廣泛??荚嚦煽兛婆e制度隋唐到清朝①滿足官僚隊伍的需要,推薦者、招聘者若出于公心,舉賢不避親,也能選拔到優(yōu)秀的人才。②但容易任人唯親,薦舉人和被薦舉人容易形成小集團。察舉制:地方(各郡國)每年向國家推薦人才。前:孝廉、德才;察舉制征辟制漢武帝有利于選拔軍事人才和打擊舊奴隸主貴族的世襲權力商鞅變法確立,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軍功軍功爵制戰(zhàn)國、秦、漢鞏固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貴族世襲占有土地、官位和俸祿。血統(tǒng)“世卿世祿制”西周影響(作用)備注、標準制度朝代復習:選官制度8.中國近代反對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努力①維新變法:主張興_____,實行________制,是___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會上起了啟蒙作用。②辛亥革命:給_______以致命一擊,使__________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③_______運動:徹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人們思想空前解放。④__________革命勝利:基本推翻封建制度。(嚴格來說,1952年底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才徹底廢除其經濟基礎。)民權君主立憲近帝制民主共和新文化新民主主義一中央地方行政體制的確立與演變①秦朝: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縣制②西漢:中央:內外朝制度地方:前期郡國并行,后州郡縣③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道州縣三級④北宋:中央:二府三司制地方:路州縣三級制⑤元朝:中央:一省制(中書?。┑胤剑盒惺≈脾廾鞒褐醒耄簝乳w地方:三司制⑦清朝:中央:軍機處地方:行省制關于三省六部制:①隋朝建立,唐朝完善②內容:中書?。ú輸M)尚書?。▓?zhí)行)門下?。▽徸h)③作用:A互相牽制、互相補充、分工明確,提高辦事效率;B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④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標志著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成熟比較唐朝三省六部制與美國三權分立有何異同相同點:都是通過權利的分散達到中央政府部門互相制約與平衡,防止集權。不同點: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權力機關,主要是政令與行政權力的分散,最終有利于皇帝集權。美國的三權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權利的分散,是為了防止集權,確保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實行。二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沿革1、世卿世祿制:西周時期盛行2、軍功授爵制:商鞅變法時確立,有利于打擊舊貴族的勢力和提升地主階級的地位3、察舉制:西漢武帝時確立,自下而上的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初期重德才,后期重門第
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征聘人才4、九品中正制:曹魏時確立,初為加強集權,后成為門閥士族壟斷高官厚祿的捷徑5、科舉制:隋煬帝時確立,后世發(fā)展完善。初期積極作用明顯。明清時逐漸走向僵化規(guī)律:選官制是保證封建制度的重要舉措;選官標準由家世財產逐漸發(fā)展到才學,趨向公平客觀;早期積極作用后期消極作用明顯。例題:有位史學家說:“科舉制度的實行,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選拔社會上的優(yōu)秀分子,使之參與了國家的政治?!鼻迥┚S新人士認為:科舉制“錮智”“壞心術”“滋游手”,造成了“破壞人才,國隨貧弱”的后果。
1.這兩種看法是否矛盾,為什么?
2.請就科舉制從隋唐的產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歷史,談談你對其作用的評價。
1.不矛盾。這兩段話是對科舉制度在不同時代所起作用的評價。2.隋唐建立科舉制度,適應了士族衰落、庶族興起的趨勢,為庶族參政開辟了途徑,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基礎,為繁榮古代文化作出了貢獻。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內容限制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八股取士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且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加強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技文化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實際上是要求以歷史的眼光分析評價存在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從其產生發(fā)展到晚清時期,在不同的時代,其歷史作用也有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題目中的兩種說法并不矛盾,關鍵在于時代不同、作用不同。三中國古代的監(jiān)察制度:開始1.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國家的監(jiān)察事務。發(fā)展2.漢朝:中央設御史府,地方設刺史制度。
3.隋唐:門下省負責諫議和封駁完善3.北宋:設立獨立的諫官機構——諫院地方設通判負責監(jiān)督知州
4.元朝:御史臺作為國家最高監(jiān)察機關。強化5.明朝:中央設立都察院,六科給事中;地方設按察司,負責地方監(jiān)察事務6.對監(jiān)察制度的評價:①是一種常設的政治制度,整頓吏治,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維護中央集權,諫糾正皇帝過失,防止決策失誤。②不能從根本上約束皇權,也不能杜絕官僚隊伍中的腐敗和低效。四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漢武帝的集權措施1.背景:漢初郡國并行制;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初國力恢復;2.目的:強化皇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3.漢武帝的集權措施①建立中朝(決策)→削弱相權②設置刺史→監(jiān)察地方③實行推恩令與酎金奪爵→瓦解王國4.漢武帝集權措施的影響①積極: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②消極:權力過度集中導致東漢后期外戚和宦官爭權,政局動蕩。【思考】安史之亂、藩鎮(zhèn)割據、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等現象出現的本質是什么?【參考】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四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背景:藩鎮(zhèn)割據,武將專權目的:鏟除地方割據勢力,防范武將專權,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成功解除地方對中央的威脅)措施:①兵,收精兵.解除統(tǒng)兵大將的兵權(杯酒釋兵權);三衙樞密院兵權相互牽;禁軍設立②權,削實權.削弱相權,設參知政事為副相;中書門下省、三衙樞密院和三司分割丞相的行政權,軍軍事權和財政大權;解除地方節(jié)度使的權利,派文臣做知州;設置監(jiān)督機構通判③錢,制錢谷.派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消除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影響:積極影響:①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解決地方割據.地方的行政權,財政權和軍事權收歸于中央,確立了中央對地方的絕對權威,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分裂割據的局面.②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安定,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消極影響:(三冗:冗官,冗兵,冗費
)造成政府機構重疊,官員冗濫,行政效率低下,財政開支龐大;軍隊指揮不靈,戰(zhàn)斗力下降;地方財政困難,物質基礎薄弱,給北宋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思考】漢武帝和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采取的措施有何異同?不同點:在地方削弱地方機構的權力。相同點: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權力,加強皇權;漢武帝通過設立中朝決策機構來削弱宰相的權力;宋太祖則通過分割宰相的軍權、財權、乃至行政權來削弱宰相權力。在地方在中央漢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國勢力和建立對地方官的監(jiān)察機制;宋太祖則將地方精兵、財權、行政權收歸中央。西漢初年分封制與七國之亂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唐朝中后期藩鎮(zhèn)割據五代十國政權更迭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周世宗改革魏晉南北朝政權更迭唐建立及加強中央集權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西周)------郡縣制(封建時代)------行省制(元朝后)古代政治制度特點:1.中央嚴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2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3在分權的基礎上,牢牢控制著地方官吏的任免、監(jiān)督和考核。4地方服從中央,最后聽命于君主。5地方官對中央和君主的絕對依賴,難免人浮于事。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也難實施有效的治理。AA1、“君主近臣,代起執(zhí)政,品位既高,退居閑曹。”這種情形以漢武帝為例的話,下列哪一項的敘述是正確的?A、重用近臣,攘奪相權,朝廷始分內外朝,丞相屬外朝B、尚書被中書取代C、以三公決策,輔政武帝D、將相權一分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權2、漢武帝為加強皇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設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權C.實行“推恩令”削弱王實力。D.設置刺史加強對地方的監(jiān)督AB3.(08高考)劉邦在位末年與眾臣歃血為盟,特別詔令:“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逼淠康脑谟贏.加強進行對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異姓王侯C.鼓勵臣民建立軍功
D.安撫漢初以來的功臣4.(08高考)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設機構,獨立施政B.分工明確,相互協調C.一職多官,互相牽制D.簡化機構,總攬于上BA5.隋唐時期,中央政府的組織形式為三省六部制。重大事務由三省奏準皇帝后協同辦理?,F在假設唐朝擬修建長安城,中央政府“三省”實施該工程的運轉機制是A.尚書→中書→門下→工部B.中書→門下→尚書→工部C.尚書→門下→中書→工部D.門下→中書→尚書→工部6.(08高考)唐太宗說:“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于事穩(wěn)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材料表明他主張A.發(fā)揮宰相等大臣的議政權B.君權與相權相互制衡C.中央權力重心應當下移D.君主不應實現專制統(tǒng)治BB7.“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選自《舊唐書》)該材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君權與相權的矛盾B.中央與地方的矛盾C.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的矛盾D.文臣與武將的矛盾8.下列關于三省六部制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這一制度開始于隋朝②加強了皇權,削弱了相權③它標志著中央集權制度走向衰落④這一制度對隋唐以后各朝影響深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AD9.宋太祖曾說“朕選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節(jié)度使轄區(qū)),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設“三衙”,收精兵C.設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D“強干弱枝,守內虛外”10.下列官職中,是北宋時期設置的負責管理財政的有①參知政事②中書門下③轉運使④三司使A.①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③④DDD11、史書記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到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谑巧蠌钠溆??!蔽闹小吧稀敝福篈、漢高祖B、漢文帝C、漢景帝D、漢武帝12.(08高考)下列各項中,分割宰相軍權的官職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漢朝的刺史C.唐朝的節(jié)度使
D.宋朝的樞密使13.(08高考)中國古代吏治腐敗時會出現以錢買官的現象?!叭?,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就是對這一現象的揭露。這句話所反映的情況發(fā)生在A.秦代B.漢代C.唐代D.宋代BA14.針對唐中后期宰相“事無不統(tǒng)”的教訓,為了進一步分割宰相權力,宋太祖采取的創(chuàng)新措施有①設中書門下分掌行政權②廢丞相,設六部直接管理國家政事③設樞密院掌管中央軍政④設三司機構總管國家財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2007四川文綜)加強對官吏的檢察是實現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歷史上,下列機構或官職具有監(jiān)察職的是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御史臺④軍機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16、北宋政府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是以下哪一矛盾的結果?A、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B、中央官吏中文臣和武將間的矛盾C、中央政府和廣大人民的矛盾D、皇權與相權的矛盾17.“它排除了丞相個人專斷,相權過大威脅皇權而出現的政治危機,而且增強了決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辈牧现械摹八笔侵窤.西漢中、外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內閣制度B
18:隋唐以來的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都以科舉考試選拔官員,根本目的是科舉制()A、以儒家思想為考試內容B、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選拔人才C、能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D、有利于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鞏固19.西漢初和北宋初都面臨制度上的問題是:A、地方與中央爭權B、郡縣與封國并存C、皇權與相權矛盾D、內朝與外朝并存DA20、清朝學者趙翼寫詩說:“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痹撛娭v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A、秦始皇B、漢高祖C、宋太祖D、明太祖21、王彥超及諸藩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從容謂之曰:“卿等皆國家宿舊,久臨據鎮(zhèn),王事鞅掌,非朕所以優(yōu)賢之意也?!睆┏饕?,即前奏曰:“……乞骸骨,歸丘園,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紀事本末》)太祖之“意”是:A、準備賞賜開國宿舊B、鼓勵諸藩為國操勞C、表白歉意撫慰群臣D、暗示他們自解兵權CD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蛴形串敚瑒t門下繳駁,又上中書,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填“奉行”而已。材料二(唐太宗說)“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兼錯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卿等特須滅私循公,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材料三唐太宗發(fā)現有一人詐偽做官,便下令處死。但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戴胄說:“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所發(fā)耳。陛下發(fā)一怒而殺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碧铺诒黄仁栈爻擅?,對他說:“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憂也!”根據材料一,分析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見。中書和門下省的長官及其皇帝。根據材料二,分析說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什么,并指出這種特點的產生主要取決于什么。皇權下的民主?;实蹅€人的素質和政權建立的背景。材料三所述之事實實質上是哪兩種權威之間的沖突?結局說明了什么?法律與皇權。法律站了上風。在唐代皇權并非是絕對的權威。結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權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約。結合我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政治特點談談你對這一現象的認識。中書和門下的長官和法律。四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課標和考綱要求: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多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1、秦:三公九卿制2、隋唐:三省六部制3、宋:二府三司制(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4、元:一省制5、明:廢丞相、設內閣6、清:內閣、議政王大臣、軍機處點點點點點點三公九卿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太仆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秦始皇圖一秦朝的中央集權體制
工吏戶禮兵刑皇帝中書尚書門下圖二隋唐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
三省六部←唐太宗李世民起草詔令負責執(zhí)行封駁審議分工明確、效率提高;相權被割、皇權加強度支鹽鐵戶部宰相(調兵)樞密院(統(tǒng)兵)三衙皇帝財政行政軍事三司圖三宋朝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
相權再被分割中書省吏戶禮兵刑工皇帝圖四元朝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
相權過重、威脅皇權
廠衛(wèi)皇帝殿閣五軍都督府吏戶禮兵刑工全國軍隊圖五明朝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
廢除丞相制度,專制皇權發(fā)展到了高峰內閣制與宰相制的區(qū)別: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鞏固。但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本身并無決策權。雖有內閣大學士大權在握的現象發(fā)生,但其權力并不來自于制度及其職位,而來自于最高統(tǒng)治者的個人支持與信任。一旦失寵,其地位便會一落千丈。明朝內閣與西方近代內閣的區(qū)別:西方近代內閣是政治民主監(jiān)督機制,有助于防止專制獨裁。而明朝內閣則是專制獨裁的工具。
因此,盡管有人認為明代的首輔即變相重設的宰相,但其權力與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語,更談不上制約皇權?;实郏ㄟ^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軍機處(清初)(康熙)(雍正)內閣六部吏戶禮兵刑工辦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圖六清朝的中央集權體制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謁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大臣只能站著同皇帝議事。據說是宋太祖改變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質等人向宋太祖奏事,開始大臣們還坐著,宋太祖稱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讓大臣們近前指給他看。等范質等人回到原處,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議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規(guī)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備有特別的護膝?!舅伎肌吭紫啻蟪加勺秸驹俚焦虻纳铣Y儀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參考】上述官員上朝禮儀的變化,反映了專制皇權日益強化,大臣的地位日益降低。
知識鏈接中國古代集權制度發(fā)展呈現出的特點?1.以君權為中心,權力高度集中,皇帝壟斷全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大權,并通過分權達到加強皇權的目的;2、呈現兩大基本矛盾和斗爭:①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在宋朝最終解決。
②是皇權與相權的斗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明朝最終解決。3.制度建設具有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等特點,從君主到各級官僚、從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連,機構設置相當完備,統(tǒng)治網絡嚴密周全;4.其本質是加強皇權,維護專制統(tǒng)治。C2.(06高考)反映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趨勢的排列是①參知政事的設置②丞相制度的廢除③軍機處的設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創(chuàng)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D1.(07寧夏文綜)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A.統(tǒng)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B.參與決策,并負責朝廷日常事務C.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D.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3.明太祖朱元璋鑒于歷史上宰相“專權亂政”,廢除了丞相職位,但又導致從雜事務集于一身的煩惱。為解決這一煩惱,明永樂帝設立了什么機構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
A.宣政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焊錫絲采購合同樣本
- 服務合同保管合同的訂金退還
- 標準勞務分包協議
- 海鮮供應商合作合同
- 標準土地分割協議范本
- 設計合同補充協議的簽訂法律規(guī)定
- 企業(yè)代理記賬業(yè)務合同范本
- 房屋買賣合同案例研究論文
- 首付款借款合同樣本
- 農村建房合同范本
- GB/T 18742.2-2017冷熱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統(tǒng)第2部分:管材
- GB 22128-2019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yè)技術規(guī)范
- DB32-T 4416-2022《高延性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加固砌體結構應用技術規(guī)程》
- 復讀生勵志主題班會
- 2023年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科研計劃書-模板
- 膠囊內鏡的臨床與應用
- 《不刷牙的小巨人》演講比賽PPT
- 2020版《辦公建筑設計標準》
- 新修訂蘇教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 兒科醫(yī)生二次分配(兒科醫(yī)生二次分配方案)
- 電動車充電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