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通信線路_第1頁
第三章 通信線路_第2頁
第三章 通信線路_第3頁
第三章 通信線路_第4頁
第三章 通信線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1引言3.2架空明線3.3電纜3.4光纜3.5波導管第三章通信線路

問題1:固話用戶甲與固話用戶乙通話,至少需經過那些設備?

問題2:移動用戶甲與移動用戶乙通話,至少需經過那些設備?3.1引言

類型有形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無線電微波紅外線激光衛(wèi)星無形介質

通信線路的作用-作為傳輸信息的媒介

對傳輸媒介的基本要求-容量大、經濟、安全、穩(wěn)定、壽命長

通信線路的發(fā)展歷史:架空明線:鐵線、銅線、鋁線1843年,在莫爾斯的組織領導下,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之間建成了全球第一條電報線路(架空明線),全長64.37公里。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心情激動地坐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庭會議廳中,右手緊握電鍵,當著眾人的面,用他改進后的電報機──“莫爾斯電報機”向40英里外的巴爾的摩發(fā)出了歷史上第一份長途電報:“上帝創(chuàng)造了何等的奇跡!”中國于1877年在臺灣修建了中國第一條架空電報線路,1879年,又建成天津到塘沽的軍用架空電報線路。電纜線路:市話電纜、對稱電纜、同軸電纜19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海底電纜,用以傳送電報。1876年發(fā)明電話。隨著市內電話用戶日益增多,出現了可以容納許多對導線的對稱電話電纜。1899年,美國人M.I.普平發(fā)明電纜加感線圈,在對稱電纜的芯線上每隔一定距離接入加感線圈,通話距離可增加3~4倍。1941年美國建成第一條480路同軸電纜線路,此后,容量更大的同軸電纜載波電話系統得到迅速發(fā)展。

中國最早的通信電纜線路是沿海的海底電纜和大城市的市內電話電纜。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東北地區(qū)敷設了可以開通低頻載波電話的長途對稱電纜。1962年,中國設計制造的60路載波長途對稱電纜,在北京和石家莊間投入使用。1976年,中國設計制造的1800路4管中同軸電纜在北京、上海、杭州間敷設成功并投入使用。光纜線路:單模光纖、多模光纖1970年,美國康寧公司研制出第一根符合實用技術要求的低損耗光導纖維。1977年,美國敷設了世界上第一條光導纖維的電話線路。1978年加拿大進行試驗,為一個小鎮(zhèn)的150個家庭敷設光纜線路并提供電話、電視、廣播等。80年代初我國開始生產光纖。1978年,在上海鋪設了第一條長1.8公里可傳送120路電話的光纖通信線路。1993年12月15日,中國第一條海底光纜——上海南匯至日本九州宮崎海底光纜系統正式開通。1843架空明線1876電話發(fā)明1941同軸電纜185x海底電纜對稱電纜19761977光纜1836世界1877架空明線193x對稱電纜1970光纖,程控交換機同軸電纜1978光纜電報信號199x開始大規(guī)模建設光纜電報+電話信號電報+電話信號+多媒體信號數字信號數字信號+模擬信號數字信號我國電報發(fā)明通信線路現狀架空明線-已淘汰,但桿路技術被保留。對稱電纜-長途對稱電纜已淘汰,但在局域網中大量應用。同軸電纜-長途同軸電纜已淘汰,但在有線電視網中大量應用。市話電纜-固話運行商有大量市話電纜在網運行,末端接入還在繼續(xù)新建,但隨著接入技術的演進,將逐步淘汰。光纜---除接入網外,均已采用光纜。在接入網中光纜離用戶已越來越近,正在逐步替代銅纜。由電桿支持架于地面上的裸導線通信線路,簡稱明線線路。這是一種有線電通信線路,用于傳送電報、電話、傳真等。3.2架空明線1918年開始利用明線線路傳送載波電話。中國最早開放業(yè)務的長距離明線線路是天津和上海間的電報線路,建成于1881年,全長3075華里(約1537.5公里)。結構明線線路每隔50米左右豎立一根電桿。每根電桿一般安裝1~5個橫擔,可架掛1~20余對導線。導線通常為銅線、鋁線或鋼線(又稱鐵線)。導線固定在絕緣子(又稱隔電子)上。絕緣子一般采用瓷材料或玻璃材料制成,使導線和導線之間以及導線和大地之間保持絕緣(見圖)。中國使用的導線直徑有2.5毫米、3.0毫米、4.0毫米等幾種架空明線的一對導線構成一個回路,兩端連接電話機,可以傳送1路電話。如果回路的兩端再連接載波電話機,則除原來開通的1路電話外,還可多傳送若干路電話。例如,一對銅線或鋁線連接3路載波電話機后,可多傳送3路電話;再連接12路載波電話機,又可多傳送12路電話,總共可同時傳送16路電話。鋼線對高頻的衰減比銅、鋁線大,所以一對鋼線除開通1路電話外,一般只能再開通3路載波電話,即同時傳送4路電話。同一桿路上的各對導線,由于長距離平行架掛,會因電磁感應產生相互間的串音干擾。每隔一定距離將一對導線的兩根交換掛設位置,可使串音相互抵消,這種措施稱為交叉。采用不同的交叉制式,可以開通的電話電路數也不相同。采用中國1966年設計的新8式交叉的明線線路,容量可達200多個電話電路。在同一桿路的導線中,還可選出幾對銅線或鋁線各加開一套短距離的高12路載波電話,使容量增加到300多個電話電路。電信號經由線路傳送時,隨著傳送距離的增長而逐漸衰減,當線路長達一定程度時,必須用增音機將電信號放大再繼續(xù)傳送,才能使接收端收到的電信號不致過于微弱。例如傳送12路載波電話的銅線回路或鋁線回路,大約每隔100公里就需要加裝一部增音機。3.3電纜線路市話電纜對稱電纜同軸電纜漏泄電纜市話電纜1、市內電話網2、市話電纜及其他常用材料1市話網基本構成市話匯接局農話匯接局端局固定電話基干電路低呼損電路高效電路我國電話網參考當量及傳輸損耗要求長途網全程參考當量及傳輸損耗(1)國內長途模擬網國內任何兩個用戶間進行長途電話接續(xù)時,全程參考當量應不大于33dB,全程傳輸損耗不大于33dB。(2)國內長途數字網國內任何兩個用戶間進行長途電話接續(xù)時,全程參考當量應不大于22dB,全程傳輸損耗不大于22dB。

本地網全程參考當量及傳輸損耗(1)本地模擬網全程參考當量應不大于30dB,全程傳輸損耗不大于29dB。<7端局端局匯接局匯接局支局PBX<7<3.51<4111<3.5<29dB傳輸損耗參考當量<12<4<4<4<30.50.511SRERRE(2)本地數字網全程參考當量應不大于22dB(或市內接續(xù)18.5dB),全程傳輸損耗不大于22dB(或市內接續(xù)18.5dB)。<7端局端局匯接局匯接局支局PBX<7傳輸損耗參考當量1237(或3.5)SRERRE8(或4.5)<22dB(18.5dB)2、市話電纜纜芯內護層外護層導線:銅線絕緣層:聚乙烯導線材料:電解銅芯徑:0.32、0.4、0.5、0.6、0.8毫米絕緣層材料:聚乙烯、聚丙烯等,通常著色以利辨認。結構:實心、泡沫、泡沫/實心兩根導線對絞后組成一對,相鄰導線間扭絞節(jié)距不同。內護層屏蔽層:采用金屬材料(鋁帶、銅帶、鋼帶)和繞包、縱包方式。護套:采用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稀材料組合方式:簡單組合(單層、雙層、綜合)、粘接(鋁/塑粘接護套-解決電纜防潮問題)。具有內護套的電纜主要用于架空和管道(充氣維護)敷設場合外護層內襯層:聚乙烯或聚氯乙稀薄膜帶鎧裝層:鋼帶、鋼絲外被層: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稀電纜主要參數環(huán)阻:音頻通信時可等效為直流電阻絕緣電阻填充型電纜≥3000MΩ.km,非填充型電纜≥10000MΩ.km衰減線徑(mm)0.320.40.50.60.8環(huán)阻(歐姆)472296190131.673.2衰減(分貝)2.11.641.331.060.67用戶線最長傳輸距離(km)3.34.25.26.610.420℃、800hz時電纜的參考環(huán)阻和衰減值對稱電纜(symmetrical

cable)由兩根線質、線徑及對地絕緣電阻相同的絕緣導線構成一對傳輸回路,并由多對這樣的導線絞合而成的通信電纜。雙絞線(復習)對稱電纜有低頻對稱電纜、高頻對稱電纜和高低頻對稱電纜三類。低頻對稱電纜用來傳輸話音頻率(300~3400Hz),高頻對稱電纜傳輸的頻率高于話音頻率,用于15路二線分頻傳輸系統時,最高頻率可達156kHz。高低頻對稱電纜是纜芯內既有高頻四線組,又有低頻四線組。

對稱電纜的電場和磁場是開放式的,這種開放式的交變電磁場勢必在鄰近的對稱回路內產生感應電勢,這就是串音干擾,而且頻率越高串音干擾越嚴重。因此,除回路衰減外,高頻對稱電纜回路間的串音是限制傳輸距離的重要因素。為了減小串音,除了從結構上采用對絞、復對絞和星絞外,還要在施工中采用各種交叉組合和集中平衡的方法來降低干擾。低頻對稱電纜的串音主要來自回路間的電容耦合和回路對地的電容不平衡。高頻對稱電纜的串音除了電容耦合與對地電容不平衡外,回路間的磁耦合、回路的衰減與相移以及經由第三回路的串音等都對本回路產生影響。寶(雞)鳳(州)段鐵路長途對稱電纜線路全長91km,這條線路的開通,邁出了由架空明線轉向地下電纜的關鍵性一步。1958年6月15日,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線寶鳳段開工建設,這一天就被定為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成立紀念日。同軸電纜同軸電纜是指有兩個同心導體,而導體和屏蔽層又共用同一軸心的電纜。絕緣層塑料封套網狀屏蔽層中心銅線同軸對的外導體本身就是對內導體的屏蔽,大大減少了互相干擾和外界干擾,傳輸效率提高,話路容量增加。1.同軸電纜的分類(1)按照適宜傳輸的信號分類按傳輸信號將同軸電纜分成:基帶同軸電纜、寬帶同軸電纜?;鶐S電纜主要用于基帶同軸電纜主要用于數字信號的基帶通信,它的屏蔽網用銅線做成網狀的,特征阻抗為50Ω。寬帶同軸電纜主要用于模擬信號的寬帶通信,如閉路電視系統中的傳輸線路,它的屏蔽導線常用鋁沖壓成的,特征阻抗為75Ω。(2)按直徑的不同分類按直徑可將同軸電纜分為:粗細、細纜兩種。粗纜網絡必須安裝收發(fā)器和收發(fā)器電纜,安裝難度大,造價高。因為有了更好的產品如光纖電纜等來取代它,目前粗同軸電纜已經不常使用了。在局域網中,細纜的最大傳輸距離可達925m,粗纜的最大傳輸距離可以達到2500m。鐵路采用的同軸電纜大多為小同軸大綜合通信電纜,這種電纜除了同軸以外,還附有低頻4線組,因此,一根電纜除了作長途干線通信外,還可以兼做鐵路區(qū)段通信用。成昆線小同軸綜合電纜和300路載波系統的開發(fā)成功,為鐵路電纜多路通信奠定了基礎,被認為是中國鐵路通信發(fā)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漏泄電纜漏泄同軸電纜(LeakyCoaxialCable),簡稱漏纜,由于這種電纜具有同軸電纜和線型天線的雙重功能,也稱為輻射電纜(RadiatingCable)或同軸天線(CoaxialAntenna)。由于漏泄同軸電纜的場強覆蓋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因而在隧道移動通信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地鐵無線通信用漏泄同軸電纜(以下簡稱漏纜)主要分為:地鐵專用無線通信(列車調度)用漏纜、公安、消防專用漏纜、民用通信用(移動、聯通)漏纜。漏泄同軸電纜,是一種特殊的同軸電纜,與普通同軸電纜的區(qū)別在于:其外導體上開有用作輻射的周期性槽孔。普通同軸電纜的功能,是將射頻能量從電纜的一端傳輸到電纜的另一端,并且希望有最大的橫向屏蔽,使信號能量不能穿透電纜以避免傳輸過程中的損耗。但是,漏泄電纜的設計目的則是特意減小橫向屏蔽,使得電磁能量可以部分地從電纜內穿透到電纜外。當然,電纜外的電磁能量也將感應到電纜內。八字形槽孔漏泄電纜,20世紀60年代末源于日本,具有耦合效率高、特性容易控制等優(yōu)點,目前廣泛應用于我國的鐵路無線列調通信系統。橢圓形槽孔漏泄電纜由美國發(fā)明,橫槽式漏泄電纜則是西德的專利,這兩類漏泄電纜輻射特性的頻帶都很寬,其中橫槽式漏泄電纜被大量采用。漏泄電纜,最初是為了解決地下隧道之類特殊環(huán)境內無線電波難以傳輸問題而發(fā)展起來的。早在1956年,美國蒙克(Monk)等人首先提出了漏泄通信原理,即在地下隧道中敷設一條泄漏傳輸線,使其與移動電臺相連,用以代替隧道天線。20世紀60年代,美國、日本、西歐各國都相繼開展了漏泄通信的研究工作。漏泄電纜的場強覆蓋比較均衡,應用涉及到80MHz至2800MHz的整個頻譜,如表

所示。漏泄電纜的應用

按漏泄原理的不同,漏泄電纜分為三種基本類型:耦合型、輻射型和漏泄型。其中,漏泄型可以歸屬輻射型。耦合型漏纜有許多不同的結構形式,例如,在外導體上開一長條形槽,或開一組間距遠小于波長的小孔,或在漏纜兩邊開縫。輻射型漏纜外導體上,按一定規(guī)律連續(xù)開制不同形式的槽孔,槽孔有八字形、斜一字形、橫一字形等,而電磁波就是這些槽孔產生的試驗證明,對特定方式的開槽,10~50米的泄漏段間距,可以滿足1000MHz以下所有通信的需要。長日光燈管...

...和傳統電燈泡的差別.輻射型電纜和天線的差別就象是輻射型漏纜優(yōu)勢輻射漏纜安裝時間長信號波動范圍小在火車里的穿透損耗最佳最小的陰影衰落寬頻帶 天線較容易安裝信號波動范圍大火車里的穿透損耗大高陰影衰落窄頻帶輻射型漏纜優(yōu)勢

漏泄電纜的應用領域(1)450MHz鐵路無線列調通信及GSM-R車站固定臺發(fā)出的信號,經中繼器傳給隧道里的漏泄電纜,漏泄電纜一面向前傳輸一面向外輻射,其輻射信號被沿線行駛的列車移動臺所接收。反之,列車移動臺發(fā)出的信號,也可以通過漏泄電纜和中繼器傳到車站固定臺。而且,在兩個或多個移動臺之間,也可利用該漏泄電纜實現直接相互通信。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火車進隧道后無法收到列調無線信號的難題。2009年至今鐵路應用成功案例-----石太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石太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設計最高時速:270公里/小時線路全長190km隧道累計長度110Km2009年1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GSM-R覆蓋系統.110Km泄漏同軸電纜(RCT7-CPUS-3A-RN)公網覆蓋系統GSM900/1800;CDMA850;3G220Km泄漏同軸電纜(RCT7-CPUS-3A-RN)(2)公眾移動通信公眾移動通信的室內、地下和隧道覆蓋,是漏泄電纜目前應用最多的領域。其主要優(yōu)點是:延伸移動通信的覆蓋范圍比較方便,能較好地解決覆蓋盲區(qū),節(jié)省功率和頻率資源,避免同其它無線系統的相互干擾。(3)礦山坑道通信早在1966年,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及保障礦工安全,英國和比利時就開展了煤礦坑道VHF無線通信的研究工作,且很快集中研究漏泄電纜的應用問題,并于197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煤礦坑道無線通信系統,通信距離達9公里。隨后,應用漏泄電纜的礦山坑道通信得到了迅速發(fā)展。(4)有線電視系統有線電視系統采用泄漏電纜進行傳輸,主要好處是:節(jié)省有線傳輸器材,提高電視傳輸質量,電視機可以隨意移動。(5)資源保護系統1973年,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地區(qū)或其它重要地區(qū),加拿大科學家提出“導波雷達”(Guidedradar或Cableradar)概念,至今已經獲得很大發(fā)展。導波雷達的基本原理是,在被保護區(qū)域的周界,敷設兩條泄漏電纜,一條發(fā)射,一條接收,若有入侵者越過周界便產生報警。GSM-R漏纜型號漏纜連接器安裝說明安裝需要的工具:毫米刻度尺、裁紙刀、鋸弓、板銼、毛刷、熱風槍或汽油噴燈。3.4光纖通信3.4.1光纖的概述光導纖維是一種傳輸光束的細而柔韌的媒質,簡稱為光纖,是數據傳輸中最高效的一種傳輸介質。一、光纖1、光纖的傳輸特性2、光纖的類型3、光纖的選用1、光纖的傳輸特性(1)衰減表明了光纖對光能的傳輸損耗,是對光纖質量評定和確定光纖通信系統中繼距離的重要依據。

產生衰減的原因:光吸收、光散射

常用光纖平均衰減:G.652光纖(B1.1)1310nm波長:衰減平均值≤0.36dB/km1550nm波長:衰減平均值≤0.22dB/kmG.655光纖(B4)1550nm波長:衰減平均值≤0.22dB/km1600nm波長:衰減平均值≤0.36dB/km

(2)色散光纖數字通信中,由于光纖中的信號是由不同的頻率成分和不同的模式成分來攜帶的,這些不同的頻率成分和不同的模式成分的傳輸速率不同,從而引起色散。是影響光纖帶寬,限制光纖傳輸容量的參數。色散種類:模間色散(單模光纖無模間色散)波長色散(材料色散、波導色散、折射剖面色散)色散表示方法:群時延差常用光纖色散G.652光纖(B1.1)(1)在1288~1339nm范圍內色散系數不大于3.5ps/nm.km(2)1550nm波長的色散系數不大于18ps/nm.kmG.655光纖(B4)(1)1530nm≤λmin≤λ≤λminmax≤1565nm(2)0.1ps/(nm.km)≤Dmin≤|D(λ)︳≤Dmax≤10.0ps/(nm.km)(3)Dmax≤Dmin+5.0ps/(nm.km)t1t2L1L2(3)光纖的非線性效應在帶有摻鉺放大器密集波分復用大用量、高速度的光纖通信系統中,由于大的光功率引起信號與光纖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各種非線性效應。影響系統性能和限制再生中繼距離。非線性效應種類:受激散射:發(fā)生在當光信號與光纖中的聲波或系統振動的相互作用的調制系統中,這種相互作用使光散射或將光移至長波長。

折射率擾動:在低的光功率的作用下,石英玻璃光纖的折射率是保持恒定的,但是用摻鉺光纖放大器獲得高的光功率,通過改變所傳輸信號的光強度能夠引起光纖的折射率的變化。2、光纖的類型(1)多模光纖纖心包層涂覆層多模光纖結構幾何參數要求值芯徑50μm±6%包層直徑125μm±2.4%芯不園度<4%包層不園度<2%芯/包層同心度誤差<6%50/125多模光纖標準幾何參數A、階躍型多模光纖纖芯/包層折射率呈階躍分布,光纖具有大的芯徑和大的數值孔徑,以利于更有效地與非相干光源耦合。主要用于系統鏈路、局部區(qū)域網、傳感器等B、梯度型多模光纖纖芯折射率呈梯度分布,性能特征比階躍型光纖好的多。在直徑相同的情況下,梯度型多模光纖的芯徑大大小于階躍型多模光纖,使梯度型多模光纖具有更好的抗彎曲性。芯/包層直徑(μm)工作波長(μm)帶寬(MHz)數值孔徑衰減系數(dB/km)應用場合50/1250.85,1.3200~15000.2~0.240.8~1.5數據鏈路62.5/1250.85,1.3300~10000.26~0.290.8~2局域網85/1250.85,1.31200~10000.26~0.32短距離系統、局域網100/1450.85,1.3100~5000.26~0.293~4局域網梯度型多模光纖特性表幾何參數要求值模場直徑(9~10)μm±10%包層直徑125±2μm芯不園度<6%包層不園度<2%芯/包層同心度誤差1μm單模光纖標準幾何參數n1n2纖心包層涂覆層單模光纖結構(2)單模光纖A、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ITU-TG652)零色散波長在1310nm,在1550nm處衰減最小,但有較大的正色散(+18ps/nm.km)。目前絕大多數傳輸系統都采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纖,但在1550nm波長的大色散成為高速系統中光纖中繼距離延長的瓶頸。利用G652光纖進行速率大于2.5Gbit/s的信號長途傳輸時,必須引入色散補償光纖進行色散補償,并需引入更多的摻鉺光纖放大器來補償由色散補償產生的損耗。B、色散位移單模光纖(ITU-TG653)通過改變光纖的結構參數、折射率分布形狀,將最小零色散點從1310nm位移到1550nm,實現1550處最低衰減和零色散波長一致。色散位移光纖非常適合于長距離單信道高速光放大系統,其最富生命力的應用場合為單信道數千里的信號傳輸的海底光纖通信系統。該光纖在EDFA通道進行波分復用信號傳輸時存在的嚴重問題是在1550nm波長區(qū)的色散產生了四波混頻非線性。C、1550nm最低衰減光纖(ITU-TG654)采用特殊方式制造的在1550nm工作窗口具有極小的衰減:0.18db/km。由于制造特別困難,使光纖十分昂貴,主要用在傳輸距離很長,且不能插入有源器件的無中繼的海底光纖通信系統。D、非零色散位移光纖(ITU-TG655)在EDFA波長帶1530~1565nm的范圍,非零色散具有最小和最大色散。特定的最小色散保證該色散足以抑制FWM非線性,特定的最大色散要保證該色散足夠的大,以允許單信道速率為2.5Gbit/s的信號傳輸距離大于1000公里和以10Gbit/s的信號傳輸距離大于300公里,而無需進行色散補償。該光纖主要用于密集波分復用傳輸系統。E、色散平坦光纖在1310~1550nm波段范圍內都是低色散,且具有兩個零色散波長。這種光纖折射率剖面結構復雜,制造難度大,光纖的衰減大,離實用距離還很遠。F、色散補償光纖隨著光纖放大器的應用,衰減對光纖通信系統的距離已不成問題,而色散且嚴重阻礙1310nm零色散單模光纖在1550nm的升級擴容。色散補償光纖是一種在1550nm波長處有很大的負色散的單模光纖。當1310nm單模光纖系統升級擴容至1550nm波長工作區(qū)時,其總色散呈正色散值,通過在該系統中加入很短的一段負色散光纖,即可抵消常規(guī)單模光纖升級擴容至1550nm高速率、遠距離、大容量的傳輸。性能模場直徑(μm)1550nm截至波長(nm)零色散波長(nm)工作波長(nm)衰減系數(dB/km)1550nm色散系數(ps/nm.km)1550nm要求值6≤1260>15501550≤1-80~150色散補償單模光纖參數(3)塑料光纖塑料光纖以其制造簡單、價格便宜、耦合容易,系統有源、無源器件成本低等優(yōu)點,正在得到大力發(fā)展。塑料光纖主要用于短距離高速數據通信中代替銅纜傳輸高速數據信號。由于其的純介質特性可以確保電磁兼容性,與信號速率無關,即無輻射和敏感性問題,提供了一種內在固有的升級能力。3、光纖的選用(單模光纖)

選用原則:(1)工作波長因素G.652光纖在1550nm窗口衰減小,且具有EDFA供選用,但其在1550nm窗口色散大,不利于高速系統的長距離傳輸。G.653光纖在1550nm窗口色散為零,但其在波分復用時會出現四波混頻效應,故被限用于單信道高速系統。G.655光纖在1550nm窗口衰減小、色散低,大大減少四波混頻效應,故其可用于遠距離、波分復用、高速系統。新建系統在傳輸速率和價格允許的條件下,應優(yōu)選G655光纖。擴容系統將原系統的G.652光纖的工作波長選擇到1550nm波長,可用色散補償光纖來解決色散問題。(2)衰減和非線性因素對采用波分復用和光纖放大器的高速系統較優(yōu)先選用G.655光纖和G.652光纖。(3)色散因素對高速系統色散是限制系統中繼距離的主要因素之一。推薦方案工作波長(nm)工作方式傳輸速率(Gbit/s)G.652G.653G.65513101550單信道單信道<2.5<2.5直接開通直接開通13101550單信道>2.5G.652+DCF+EDFA1550>10直接開通1550波分復用>10G.652+WDM+EDFA1550單信道密集波分復用>10直接開通G.652+DCF+DWDM+EDFA陸地干線網的光纖優(yōu)選方案注:DCF色散補償光纖,EDFA摻鉺光纖放大器二、光纜1、光纜材料2、光纜結構及種類3、光纜的選型1、光纜材料

(1)高分子材料

PBT松套管材料:為酯類高聚物,有良好的耐熔性、耐油、耐化學腐蝕的特性。與光纖填充油膏和光纜填充油膏有很好的相容性。通常作為光纖松套管的材料。聚乙烯護套:由不同密度的聚乙烯樹脂與杭氧劑、增塑劑、碳黑、加工改性劑以一定比例均勻混煉造粒制成。按密度不同分為低密聚乙烯(LDPE)、線性低密聚乙烯(LLDPE)、中密聚乙烯(MDPE)、高密聚乙烯(HDPE)。作為光纜護套材料。阻燃護套料:護套PVC阻燃料和無鹵阻燃護套料。主要作為阻燃光纜護套。HDPE絕緣料:是由HDPE基礎樹脂、金屬鈍化劑、抗氧劑、改性劑等以一定比例加工而成。通常作為光纜的骨架、填充繩。填充油膏:在松套管中填充的油膏稱為纖膏,由天然油、無機填料、增粘劑、抗氧劑等加工而成。在光纜其余部分填充的油膏稱為纜膏,由礦物油、丙烯酸鈉等加工而成。熱熔膠:由具有高彈性、高抗張強度和高伸張率的熱縮性橡膠為基礎、與共混賦粘樹脂、調節(jié)劑、穩(wěn)定劑在電熱反應釜中經熔融、均化后澆鑄而成。主要用作對光纜鎧裝復合帶的搭縫進行粘接,起阻水作用。(2)復合材料鋼塑復合帶和鋁塑復合帶:用于架空、管道和直埋的光纜,一般采用鋼塑復合帶和鋁塑復合帶對纜芯進行軋紋縱包鎧裝,再與PE外護層構成綜合性外護套。光纜經復合帶鎧裝后,除防水隔潮外,還保護纜芯免受機械損傷,并明顯提高光纜的耐測壓力、耐沖擊力,并對光纜加以電磁屏蔽。(3)金屬材料鋼絲:在中心管式光纜中及在外護套中做加強件,在層絞式光纜中作中心加強件,在鎧裝光纜中,在PE小護套外再用鋼絲作鎧裝層,與PE外護套構成具有抗側壓、抗沖擊的綜合性外護套。鋼絲經盤條經數級拉絲和熱處理,再經表面處理后鍍鋅或鍍磷制得。鋼絞線:由多股鋼絲絞合而成。骨架式合層絞式光纜都是用鋼絞線作為纜的加強件。2、光纜的結構及種類

(1)光纖的結構緊套結構:一般采用尼龍進行二次涂覆,尼龍與一次涂覆的硅橡膠是緊密結合的,機械保護主要是靠硅橡膠的緩沖作用??估⒖箓葔耗芰^差。松套結構:二次涂覆的PBT與一次涂覆光纖不緊密接觸,松套PBT呈管狀,在管內與一次涂覆光纖之間充有纖用阻水油膏,一次涂覆光纖在松套管內有自由移動的空間??估?、抗側壓能力較好。裸光纖一次涂覆二次涂覆緊套結構纖膏PBT套管UV固化光纖松套結構(2)光纜的結構A、纜芯中心(束)管式:松套光纖無絞合直放在光纜中心位置。對光纜彎曲來講,光纖處于最有利物理位置。光纜生產簡單,所能容納的光纖芯數少。層絞式:緊套光纖或松套光纖螺旋絞合在中心加強構件上。光纜生產相對復雜,所能容納的纖芯數多。骨架式:一次涂覆或二次涂覆光纖,放入骨架槽中,構成骨架式光纜。光纜生產最復雜。撕裂繩聚乙烯護套加強芯阻水帶肋標光纖帶涂塑鋁帶骨架芯銅導線帶狀光纜結構B、護套作用:使纜芯不受外界的機械的、熱的、化學侵蝕,以及外界潮氣的影響。種類:聚乙烯護套(Y)、鋁-聚乙烯粘接護套(A)、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