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1.gif)
![病原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2.gif)
![病原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3.gif)
![病原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4.gif)
![病原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6af1190bb05c1747b9028de2446417e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25附錄一:病原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一個23歲男子因尿痛、尿頻,尿道有黃綠色膿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膿性分泌物涂片鏡檢顯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細胞,其內(nèi)有革蘭染色陰性雙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體是:
A.腦膜炎球菌B.杜克嗜血桿菌C.溶脲脲原體D.淋病奈瑟菌E.性病淋巴肉芽腫衣原體
[題1]D,尿痛、尿頻,尿道流出膿性分泌物為尿道炎癥狀。膿性分泌物細胞內(nèi)存在革蘭染色陰性雙球菌,強有力支持是淋球菌感染。淋病的診斷還可通過從分泌物中培養(yǎng)出淋球菌,或采用核酸雜交技術或PCR技術檢測淋球菌。杜克嗜血桿菌引起軟性下疳,病人有潰瘍性生殖器病變和腹股溝淋巴結炎,但不會引起尿道炎。性病淋巴肉芽腫衣原體主要侵犯淋巴組織,引起腹股溝慢性化膿性淋巴結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腫,不會引起尿道炎。腦膜炎球菌是流腦的病原菌,但其生物學特性與淋球菌相似,不會侵犯尿道炎。
2.治療首選藥物是:
A.青霉素B.頭孢曲松與強力霉素聯(lián)用C.強力霉素D.磺胺增效劑-磺胺甲基異噁唑E.萬古霉素
[題2]B,淋球菌曾一度對青霉素G敏感。目前許多淋球菌菌株產(chǎn)生青霉素酶,對青霉素產(chǎn)生耐藥性,故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曲松被用來殺滅淋球菌。同時,由于大約50%的病人同時感染了非淋菌性尿道炎,干擾蛋白質(zhì)合成的抗生素〔如強力霉素加入此治療方案,以殺死沙眼衣原體、溶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等。3.該病原體在缺乏特異性抗體的情況下具有抗吞噬作用,這主要是由哪種抗原所致:
A.莢膜B.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脂多糖
[題3]B,目前無證據(jù)表明淋球菌莢膜有明顯的抗吞噬作用。對人類有毒力的淋球菌具有菌毛。有菌毛菌可粘附至人類尿道粘膜,不易被尿液沖去,并且抗吞噬作用明顯,即使被吞噬,仍能寄生在吞噬細胞內(nèi)。保護性免疫主要是針對菌毛抗原,但由于染色體重排〔基因轉換和經(jīng)轉化攝取新的基因,菌毛不斷改變其抗原性。因此,淋球菌的再感染普遍存在。4.如果在患者膿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認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種病原體引起的:
A.溶脲脲原體B.梅毒螺旋體C.單純皰疹病毒D.沙眼衣原體血清型D~KE.沙眼衣原體血清型L1、L2或L3
[題4]D,沙眼衣原體可分為沙眼生物亞種、性病淋巴肉芽腫亞種和鼠亞種三個亞種。沙眼生物亞種包括A~K共14個血清型,性病淋巴肉芽腫亞種包括L1、L2、L2a和L34個血清型。經(jīng)性接觸傳播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其中有50%~60%系沙眼衣原體,涉及的主要是D~K血清型。在非淋菌性泌尿道炎中,除衣原體外,溶脲脲原體是一種很重要的病原體。非淋菌性泌尿道炎通常發(fā)生于淋球菌感染后2~3周,可能因淋球菌損傷泌尿生殖道粘膜,有利于衣原體或支原體的粘附和侵入,這也是淋病治愈后有些人仍有癥狀遺留的原因。如果需要確診,可用經(jīng)放線菌酮處理的單層McCoy細胞作衣原體分離培養(yǎng);或采用Giemsa染色鏡檢,檢查上皮細胞內(nèi)有無包涵體;或采用PCR檢測。
一個1歲女孩因陣發(fā)性嚴重咳嗽而入院。發(fā)作時,連續(xù)咳嗽5~20次,呼吸困難,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帶泡分泌物?;颊呖人越K止前,隨著空氣最后涌入肺部,發(fā)出喘鳴音。其它臨床癥狀有:鼻和眼結膜出血,眶膜水腫,淋巴細胞性白細胞增多。病人無發(fā)熱,咽喉部無假膜。該女孩尚未接受常規(guī)計劃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體是:
A.百日咳桿菌B.流感嗜血桿菌C.呼吸道合胞病毒D.流感病毒E.白喉桿菌
[題5]A,病例中描述的陣發(fā)性劇咳等是典型的百日咳臨床表現(xiàn)。百日咳病程分為三期:卡他期、痙攣期和恢復期,其中卡他期出現(xiàn)類似普通感冒的癥狀。流感嗜血桿菌能引起會厭炎和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支氣管炎和肺炎,常發(fā)生在6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白喉桿菌引起白喉。6.已與病孩密切接觸的未受免疫兒童和成人,應采取哪種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A.白喉抗毒素B.氨芐青霉素+克拉維酸C.紅霉素D.頭孢曲松D.金剛烷胺
[題6]C,接觸百日咳桿菌的未經(jīng)免疫的兒童和成人,應給予10天的紅霉素預防性治療。7.病人發(fā)病過程中所見的過度分泌是由于:
A.滅活延長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結合Gi蛋白而提高胞內(nèi)cA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體的IgA蛋白酶
D.切斷上皮細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經(jīng)氨酸與相鄰糖基的聯(lián)結鏈的一種表面酶E.病理免疫損傷
[題7]B,百日咳毒素分解NAD,破壞ADP-核糖與Gi蛋白連接,滅活的Gi蛋白不能下調(diào)cAMP的產(chǎn)生,膜結合腺苷環(huán)化酶的效應蛋白被激活,導致大量cAMP的產(chǎn)生,引起分泌過度?;魜y腸毒素、產(chǎn)氣莢膜梭菌腸毒素、腸產(chǎn)毒型大腸桿菌耐熱腸毒素則是通過激活膜結合Gs蛋白,上調(diào)cAMP的合成,同樣引起分泌過度和水樣腹瀉。8.分離培養(yǎng)該病原體應采用:
A.鮑-金培養(yǎng)基B.巧克力培養(yǎng)基C.雞胚接種D.呂氏血清培養(yǎng)基E.羅氏培養(yǎng)基
[題8]A,百日咳的診斷以分離百日咳桿菌為主??ㄋ谌”茄适没蚩鹊ń臃N于鮑-金培養(yǎng)基分離培養(yǎng),35~37℃培養(yǎng)3~5天后形成細小、光滑、隆起的菌落,有不明顯的溶血環(huán)。
一個患鐮狀細胞性貧血的5歲男童入院治療。他母親訴說兒子發(fā)病3天,發(fā)熱、惡心、嘔吐和各種疼痛,包括頭痛。病人目前蒼白無力,病情在加重。他母親說她女兒曾患此病10天,但與她兒子不同的是,女兒全身有花斑樣紅疹,面頰通紅。她女兒無鐮狀細胞性貧血,恢復很快。檢查結果顯示,該男孩血紅蛋白水平極低,血中未檢測到網(wǎng)狀細胞,常規(guī)血培養(yǎng)為陰性結果。
9.引起該男孩再生障礙性貧血危象的最可能的病原體是:
A.流感嗜血桿菌B.伯氏疏螺旋體C.麻疹病毒D.A族溶血性鏈球菌E.微小病毒B19
[題9]E,微小病毒B19可引起兒童的傳染性紅斑。病毒主要攻擊骨髓中的紅系前體細胞,產(chǎn)生溶細胞感染而導致紅細胞生成障礙。發(fā)病1周后,病毒與相應的抗體在血循環(huán)中形成免疫復合物,引起面頰及四肢皮膚的紅斑性斑丘疹。網(wǎng)狀細胞的短暫丟失對大部分兒童無危險,因為他們的紅細胞的平均壽命是120天。但患有慢性溶血性貧血兒童循環(huán)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5~20天。這些慢性溶血性貧血病人感染微小病毒B19后,因紅系前體細胞大量破壞和網(wǎng)狀細胞減少,促發(fā)嚴重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危象。麻疹病毒能降低患者免疫力,但不會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危象。流感嗜血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和伯氏疏螺旋體均不會影響骨髓產(chǎn)生紅細胞。
10.男孩的姐姐可能患有:
A.萊姆病B.猩紅熱C.麻疹D.傳染性紅斑E.幼兒急疹
[題10]D,傳染性紅斑有二個階段。在侵入階段,病人出現(xiàn)中度發(fā)熱,持續(xù)3天,血液中血紅蛋白水平降低。在病程17~24天,疾病再次發(fā)作,出現(xiàn)特征性的花邊紅斑和"面頰掌擊綜合征"。大約10天后,紅斑消退。猩紅熱患者常常病情嚴重,以點狀浸潤性紅斑為特征,常從頸部開始擴散到全身。紅斑在腋窩和腹股溝處最明顯,面部除口周圍均為紅斑,舌頭有乳頭狀突起,俗稱"草霉舌"。幼兒急疹為點狀斑,暗紅色,僅持續(xù)數(shù)分鐘、幾小時或1~2天。麻疹及萊姆病分別參見題67~69和64~66。
一個27歲婦女手臂上有一個淺藍色潰瘍,查體發(fā)現(xiàn)傷口周圍有許多小水泡,感染部位的軟組織出現(xiàn)膿腫、水腫,并有發(fā)熱和全身中毒癥狀。問及近期活動時,患者說剛從墨西哥和美國中部旅游回來,她買了許多紀念品,包括一些皮革制品和一件羊皮夾克衫。
11.患者最有可能感染了哪種病原體:
A.產(chǎn)氣莢膜梭菌B.布魯菌C.炭疽芽胞桿菌D.鼠疫耶氏菌E.單純皰疹病毒
[題11]C,炭疽芽胞桿菌由顏面、四肢等皮膚小傷口侵入,經(jīng)1天左右局部出現(xiàn)小痂,繼而周圍形成水皰、膿瘡,最后形成壞死、潰瘍并形成特征性的黑色焦痂,故名炭疽。產(chǎn)氣莢膜梭菌引起的氣性壞疽為大面積創(chuàng)傷感染,患者應出現(xiàn)劇烈疼痛,感染部位有水腫、氣腫,大塊組織壞死,并有惡臭。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參見題48~50。
12.患者是通過什么途徑感染的:
A.接觸動物皮毛B.消化道C.吸入含病菌的塵埃D.皮膚接觸E.鼠蚤叮咬
[題12]A,炭疽芽胞桿菌主要為草食動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人因接觸患病動物或受染皮毛而引起皮膚炭疽。
13.如何進一步確診:
A.直接涂片鏡檢查找革蘭陽性大桿菌,是否伴有雜菌感染B.乳膠凝集試驗檢測病原菌IgM抗體
C.直接涂片鏡檢查找有莢膜呈竹節(jié)狀排列的革蘭陽性大桿菌D.噬菌體裂解試驗
E.用組織培養(yǎng)法分離培養(yǎng)病毒,并觀察特征性細胞病變
[題13]C,皮膚炭疽取水皰、膿皰內(nèi)容物涂片進行革蘭染色,發(fā)現(xiàn)有莢膜的呈竹節(jié)狀排列的革蘭陽性大桿菌,或用特異性熒光抗體染色鏡檢,結合臨床癥狀可作出初步診斷。
一位7歲男孩因突然高熱〔40.5℃來看急診。他母親訴說兒子頸項強直,嗜睡,胸腹部出現(xiàn)紅疹,逐漸融合成一片片淤斑,并出現(xiàn)噴射狀嘔吐。腰穿刺檢查顯示腦脊液混濁,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和革蘭陰性菌。
14.最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
A.肺炎鏈球菌B.流感嗜血桿菌C.腦膜炎球菌D.破傷風梭菌E.傷寒沙門菌
[題14]15.治療首選藥物是:
A.紅霉素B.磺胺藥物C.諾氟沙星D.四環(huán)素E.頭孢曲松
[題15]B,未經(jīng)治療的流腦病例中死亡率高達85%,但是,如果使用抗生素治療及時,死亡率可降至1%以下,因此應立即首選磺胺類藥物治療?;前奉愃幬锬芡高^血-腦脊液屏障,有效地殺死腦膜炎球菌。16.目前預防該病發(fā)生應接種哪類疫苗:
A.單價莢膜多糖疫苗B.多價莢膜多糖疫苗C.類毒素D.減毒口服活疫苗E.基因工程疫苗
[題16]B,對兒童注射多價流腦莢膜多糖疫苗進行特異性預防。
一個27歲AIDS患者劇烈頭痛已有2個月,目前出現(xiàn)發(fā)熱,惡心,說話含糊不清,頸項強直。腦脊液中含淋巴細胞和有莢膜酵母菌。
17.患者上述癥狀和體征最可能是哪種病原體感染:
A.莢膜組織胞漿菌B.白假絲酵母菌C.新生隱球菌D.卡氏肺孢菌E.黃曲霉
18.該病原體主要傳播途徑是:
A.呼吸道B.消化道C.直接接觸D.性接觸傳播E.輸血
[題17,18]C,A,新生隱球菌的主要傳染源是鴿子,人因吸入鴿糞污染的空氣而感染,特別是免疫低下者,可發(fā)生血行播散而累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主要引起肺和腦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感染。白假絲酵母菌和卡氏肺孢菌亦是AIDS患者常見的機會致病菌,前者主要引起口腔念珠病,后者主要引起間質(zhì)性肺炎。
某醫(yī)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肺炎"患者,經(jīng)對癥處理好轉出院。一個月后,又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查體:體溫38.2~39℃間,已持續(xù)一周,無明顯誘因,乏力,伴有腹瀉,后轉入傳染科治療。轉科不久,醫(yī)生發(fā)現(xiàn)其全身淋巴結腫大,背部出現(xiàn)皮膚卡波氏肉瘤,視力下降,后左眼失明,體重減輕。實驗室檢查:CD4+T細胞減少,CD4+/CD8+為0.5〔正常范圍為1.8~2.2。六個月后患者死亡。病史記載患者生前于5年前被排往非洲工作,有不良性行為史,無輸血或靜脈吸毒史。
19.患者死于什么疾?。?/p>
A.肺炎B.白血病C.艾滋病E.肺結核E.梅毒
[題19]C,HIV感染至發(fā)展為典型艾滋病大致分為四個時期,即急性感染期、無癥狀期〔潛伏期、中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晚期。在艾滋病前期,病人出現(xiàn)明顯與艾滋病相關的癥狀和體征。50%的感染者持續(xù)低熱〔38℃左右或呈周期性,長達數(shù)月,發(fā)熱時伴有疲倦無力、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盜汗、口腔念珠菌病。約1/3的病人體重減輕達10%,有的腹瀉。典型艾滋病期又稱為致死性艾滋病,具有三個基本特征:①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尤其CD4+細胞嚴重缺損;②發(fā)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性感染;③發(fā)生各種惡性腫瘤,尤其是Kaposi肉瘤。
20.患者是如何感染上該疾病的:
A.輸血B.呼吸道飛沫傳播C.性交D.飲用消毒不徹底的水E.皮膚接觸感染
[題20]21.患者生前反復出現(xiàn)肺炎的主要原因是:
A.免疫功能嚴重缺陷B.潛伏感染C.引起肺炎的病原體多D.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易發(fā)生抗原性變異
E.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易變?yōu)長型
[題21]A,AIDS患者因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易發(fā)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性感染,其中引起間質(zhì)性肺炎的病原體主要有卡氏肺孢菌、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22~26選項:
A.波浪熱B.登革熱C.流行性斑疹傷寒D.腺鼠疫E.炭疽F.Q熱G.鉤體病H.傷寒I.腎綜合征出血熱J.萊姆病K.肺結核
下述臨床表現(xiàn)分別與上述哪種疾病最為相關:
22.一名35歲牛皮加工廠工人因突發(fā)嚴重呼吸窘迫而急診入院,查體發(fā)現(xiàn),喘鳴,紫紺,呼吸困難,胸膜腔積液,臉部及頸部皮下水腫,患者妻子陳述其夫此前曾有數(shù)日流感樣癥狀,已自行消失,雖經(jīng)積極搶救?;颊呷杂?4小時內(nèi)死亡。
[題22]E,病人因吸入含大量炭疽桿菌芽胞的塵埃而感染。肺炭疽的典型癥狀分為兩期,初期患者表現(xiàn)為流感樣癥狀,可自行緩解,疾病加重是炭疽毒素在起作用,癥狀包括組織水腫,很快出現(xiàn)肺部損害及大量的肺組織壞死,肺炭疽患者的體液中可查到病原菌,該病常常是致死性的。過去肺炭病很常見,目前炭疽病例則多為皮膚炭疽。
23.一位65歲住院病人,新近從蘇丹移民。高熱、前額及肌肉劇痛、咳嗽、肺部羅音、腹瀉、軀干出現(xiàn)斑丘疹并向周圍擴散,逐漸發(fā)展為昏迷,極度低血壓,常規(guī)血培養(yǎng)呈陰性,脊椎抽液未見腦脊液異常。
[題23]C,流行性斑疹傷寒由胞內(nèi)寄生菌普氏立克次體引起,經(jīng)體虱傳染給人類。非洲多見,美國也有報道,患者常出現(xiàn)皮疹,起初見于軀干,后向周圍擴散,其他癥狀有: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濃縮,外周血管萎陷。24.一位18歲農(nóng)民入院前4天在田間勞動時,突然頭痛、發(fā)燒、周身不適,小腿酸痛。入院前3天開始咳嗽、痰中帶血,癥狀逐日加重。病前曾參加稻田搶收,同村有5人患同樣癥狀疾病。體溫41℃,脈搏132次/分,呈急性重病容,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有壓痛,腓腸肌壓痛陽性,右肺有少許濕啰音。X線胸片,兩肺布滿模糊之絮狀斑影。
[題24]G,鉤端螺旋體病的特點是起病急、高熱、乏力、全身酸痛、眼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重者可有明顯的肝、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肺大出血,甚至死亡。鉤端螺旋體的主要儲存宿主是豬和鼠,人類與帶菌鼠〔豬尿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觸而受感染。
25.一名22歲大學畢業(yè)生在火車上突發(fā)高熱,不久就出現(xiàn)頭痛、腰痛、煩燥不安?;疖囈坏秸?他即被送往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眼球結膜、面部充血水腫,已出現(xiàn)休克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題25]I,出血熱是一組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常有發(fā)熱、出血、休克等,可分為有腎損害〔如腎綜合癥出血熱和無腎損害〔登革出血熱兩大類。腎綜合癥出血熱的臨床表現(xiàn)極為復雜,主要有高熱、出血、腎臟損害和免疫功能紊亂。一個典型的病人,通常需要過"五期",即發(fā)熱、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復期,病程1~2個月?;疾∑陂g,有"三痛〔頭痛、眼眶痛、腰痛"、"三紅〔眼球結膜、面部、頸胸部"。傳播途徑:漢坦病毒隨著受感染老鼠的尿液、糞便等排至地面,與塵埃微粒飛揚形成"氣溶膠",在空氣中漂浮,人吸入后就有可能經(jīng)呼吸道感染。
26.27歲牧羊人,表現(xiàn)為高熱、咳嗽、胸痛、惡心、嘔吐、腹瀉?;颊咦允銎鸩r發(fā)熱寒顫、頭痛、肌痛、眶后痛及全身不適。問及近期活動情況,患者陳述本季度一直在牧場忙于孕羊助產(chǎn)。體檢發(fā)現(xiàn)其肺部炎癥,肝大、質(zhì)軟。
[題26]F,Q熱是由貝納柯斯體引起,常由接觸受染的羊或貓的胎盤傳播至人類??滤贵w對外環(huán)境的抵抗力較強,人類亦可通過飲用病畜的奶制品或吸入污染的塵埃而感染。急性Q熱的典型癥狀為高熱、頭痛、腰痛等,部分重癥病例可并發(fā)心內(nèi)膜炎。補體結合試驗或ELISA法可檢測抗體,以確診Q熱病。
27~32選項:
A.輪狀病毒B.鼠傷寒沙門菌C.腸致病型大腸桿菌D.腸產(chǎn)毒型大腸桿菌E.腸出血型大腸桿菌F.霍亂弧菌
G.痢疾志賀菌H.空腸彎曲菌
下述臨床表現(xiàn),最可能由上述哪種病原體引起:
27.一幼兒日前在5歲生日時得到一只寵物龜,之后出現(xiàn)低熱、寒顫、頭痛、惡心、嘔吐、腹瀉,糞便培養(yǎng)查到革蘭陰性桿菌,該菌有動力,不發(fā)酵乳糖,硫化氫試驗陽性。
[題27]B,鼠傷寒沙門菌是引起腸炎的常見病原體,常由攝入未經(jīng)煮熟的家禽或污染的奶制品而感染,也可經(jīng)撫弄寵物龜而感染。沙門菌為有鞭毛的G-桿菌,不發(fā)酵乳糖,硫化氫生成試驗陽性。
28.27歲女患者,新近從墨西哥返回,惡心、腹部絞痛、低熱、大量水樣瀉。糞便標本查到可發(fā)酵乳糖的革蘭陰性桿菌,此菌在伊紅-美藍瓊脂上呈綠色。
[題28]D,腸產(chǎn)毒型大腸桿菌〔ETEC常引起嬰幼兒和旅行者腹瀉,由攝入污染的水或食物所致,ETEC在小腸中繁殖,產(chǎn)生耐熱及不耐熱腸毒素,導致水樣瀉,ETEC為G-桿菌,發(fā)酵乳糖,在伊紅-美藍瓊脂上呈現(xiàn)藍綠色或紫黑色。
29.9個月的嬰兒出現(xiàn)嚴重水樣瀉及嘔吐,病程持續(xù)5天,糞便標本未見致病菌、寄生蟲及蟲卵。
[題29]A,輪狀病毒是世界范圍內(nèi)引起6~24個月齡嬰幼兒腹瀉的病原體,每年所致的死亡人數(shù)為85~100萬。經(jīng)糞-口傳播,該病毒損害成熟的腸絨毛細胞,引起多糖類吸收障礙及滲透性腹瀉,伴有嘔吐,持續(xù)4~5天。大量腹瀉的易感幼兒糞便標本檢查未見病原菌及寄生蟲支持本病的診斷。
30.一名在印度某水電站工作的44歲工程師,突發(fā)大量水樣瀉,由于每小時約0.5L液體的丟失,患者很快出現(xiàn)紫紺及重度脫水癥狀,腸鳴音減弱,低血壓,血容量減少,其排出物呈等滲,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發(fā)現(xiàn)逗點狀微生物。
[題30]F,患者所患為霍亂,該病在孟加拉國和印度流行?;魜y由飲用污染的水傳播。潛伏期8~72h,然后突發(fā)大量水樣瀉。起病的最初24h,患者丟失的體液可達1L/h,由于極度脫水,患者可瀕臨死亡。水樣瀉由霍亂腸毒素引起,該毒素激活一種膜結合GS蛋白,使腺苷環(huán)化酶活性增高,cAMP大量產(chǎn)生,病人腸液分泌大量增加。該病的診斷可用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患者排泄物中的弧菌,也可用堿性蛋白胨水快速培養(yǎng)。治療關鍵是及時大量補充水及電解質(zhì),同時可用四環(huán)素等抗生素抑菌。
31.一個4歲女孩在隨母親旅游中,吃小店出售的漢堡包,回家3天后,出現(xiàn)劇烈腹部痙攣疼痛和多次血便,伴發(fā)熱、嘔吐。入院后檢查有溶血性貧血及血小板減少等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常規(guī)糞便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有革蘭陰性桿菌,有動力。
[題31]E,腸出血型大腸桿菌〔EHEC的儲存宿主主要是牛、雞、豬、羊等動物。病原菌隨糞便排出,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通過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梢疠p度水瀉至伴劇烈腹痛的血便。約10%<10歲患兒可并發(fā)有急性腎衰竭、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的溶血性尿毒綜合征。
32.一名5歲女孩因高熱,意識模糊而入院,查體發(fā)現(xiàn)病孩面色蒼白,昏迷,時有驚厥,兩瞳孔不等大,呼吸微弱,糞檢有膿細胞4個,白細胞數(shù)16×109/L,腦脊液正常。常規(guī)糞便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有革蘭陰性桿菌,無動力。
[題32]G,中毒性痢疾以小兒為多見,無明顯的消化道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全身中毒癥狀。在患者腹瀉糞便中可找到粘液、膿血及聚合多形白細胞。痢疾志賀菌為革蘭陰性桿菌,無鞭毛。
一個5歲女童低度發(fā)熱,口咽部疼痛,口腔粘膜、牙齦、咽部、嘴唇,以及手和腳后跟邊緣有無數(shù)水皰狀病變。小泡不含巨細胞或異常細菌。此病在7天后自愈。
33.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體是:
A.麻疹病毒B.恙蟲病立克次體C.水痘-帶狀皰疹病毒D.柯薩奇病毒E.單純皰疹病毒
[題33]D,5歲病孩,在口腔粘膜、手和足跟出現(xiàn)小泡狀病變,未查到巨細胞,強有力支持手-足-口病的診斷。手-足-口病可由柯薩奇病毒A16和腸病毒71型引起,常常在1周左右痊愈,僅極少數(shù)病例可伴有無菌性腦膜炎和心肌炎。若病變部位存在巨細胞,則提示是皰疹病毒感染。
34.患者感染的途徑是:
A.呼吸道飛沫傳播B.糞-口途徑C.皮膚直接接觸D.母-嬰傳播E.恙螨叮咬
[題34]B,柯薩奇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可侵犯多種組織,引起許多不同的臨床癥狀。柯薩奇病毒亦可經(jīng)母-嬰傳播,引起先天性心臟病。
35.一位44歲婦女出現(xiàn)肌痛、低燒、惡心、嘔吐、腹部痙攣和腹瀉等癥狀。糞便檢查無病原菌、寄生蟲卵或寄生蟲,但免疫電子顯微鏡顯示許多小型、無包膜、二十面體立體對稱的病毒。經(jīng)負染色可見病毒衣殼表面有杯狀結構。該病毒是:
A.輪狀病毒B.Norwalk病毒C.冠狀病毒D.漢坦病毒E.戊型肝炎病毒
[題35]B,漢坦病毒和冠狀病毒不會引起胃腸炎。腺病毒40、41、42型和輪狀病毒可導致幼兒胃腸炎,但不好發(fā)于成人。相反,Norwalk病毒在各個年齡階段皆可導致胃腸炎。Norwalk病毒是一種杯狀病毒,無包膜,有二十面體立體對稱的核衣殼,具有特征性的杯狀凹陷。
22歲的大學生因發(fā)熱,蕁麻疹、關節(jié)痛和關節(jié)炎前來就診。檢查時,未發(fā)現(xiàn)任何病因,癥狀自動消退。幾周后復診時有惡心、嘔吐、頭痛、厭食、萎靡不振、發(fā)熱、強烈的騷癢感和右上腹部疼痛。檢查發(fā)現(xiàn)肝大及黃疸。病人自述尿液顏色變深,糞便已變成粘土色。驗血報告血清中轉氨酶、膽紅素和總丙種γ-球蛋白升高,且HBsAg、HBeAg和抗-HBc陽性,抗-HBs和抗-HBe及抗-HAV陰性。
36、該病人最有可能患:
A.原發(fā)性乙型肝炎B.慢性持續(xù)性乙型肝炎C.慢性活動型乙型肝炎D.亞臨床型乙型肝炎E.原發(fā)性丙型肝炎
[題36]A,病人有抗-HBc和高滴度的HBsAg、HBeAg,而查不到抗-HBs和抗-HBe,同時排除了甲型肝炎,故疑為原發(fā)性乙型肝炎。無論患慢性持續(xù)性乙型肝炎或慢性活動型肝炎,病人體內(nèi)都可能出現(xiàn)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相應的抗體,但根據(jù)已有的臨床癥狀,可排除慢性持續(xù)性乙型肝炎或慢性活動型肝炎。亞臨床型乙型肝炎病人沒有HBsAg、HBeAg,故可排除亞臨床型乙型肝炎。確診可做HBVDNA的斑點雜交和PCR等。
37.該病痊愈后,機體內(nèi)針對HBV的保護性抗體可對下列哪種病毒產(chǎn)生免疫保護:
A.甲型肝炎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C.丁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庚型肝炎病毒
[題37]C,38.在美國,感染HBV的高危人群主要是:
A.輸血中的受血者B.飲了未經(jīng)氯氣清毒過的水C.新生兒D.靜脈注射藥物者E.接受放射治療者
[題38]D,在美國,接受靜脈注射藥物者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高危人群。其它高危人群包括護工,與HBV感染者有性接觸的人,接受多種藥物輸血或進行過血液透析的病人和母親為HBV陽性的新生兒。在血液、血清、唾液和精液中可檢測到HBV,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接受HBV病人的輸血,與HBV感染者有性接觸以及通過胎盤的垂直傳播和產(chǎn)道傳播。在我國,母-嬰傳播為HBV最重要的傳播途徑。39.該病人痊愈,血清檢查結果為:HBsAg和抗-HBc陽性,抗-HBs陰性,極可能發(fā)展成:
A.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肝硬化、肝細胞癌或兩者兼有C.再生障礙性貧血D.肝膿腫
E.豬霍亂沙門菌二重感染而導致貧血
[題39]B,慢性活動性肝炎〔CAH包括一個長期的再生性肝細胞壞死、纖維化過程,最后導致肝硬化,使病人有可能發(fā)展到肝細胞癌。大約1%~5%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80%~95%的嬰兒和免疫耐受的成年人最初無癥狀或呈輕微肝炎,但這些病人比最初中等或重型肝炎的病人發(fā)展成CAH的可能性大。此外,HCV感染在流行病學上也與急性肝炎、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的發(fā)展有關。
一名剛從海地移民到美國的5歲男童因發(fā)熱、腹瀉、腹部痙攣及壓痛而就診。大便檢查為粘液血便,鏡下可見多形核白細胞,大便培養(yǎng)出革蘭陰性桿菌,不發(fā)酵乳糖,無鞭毛。
40.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空腸彎曲菌B.傷寒沙門菌C.腸致病性大腸桿菌D.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痢疾志賀菌
[題40]E,在腹瀉糞便中找到粘液、膿血及聚合多形白細胞,提示該男童患痢疾??漳c彎曲菌引起急性腸炎伴血便或水樣便;傷寒沙門菌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傷寒;腸致病型大腸桿菌引起嬰兒水樣腹瀉便;腸出血型大腸桿菌在各年齡段的病人中引起血樣腹瀉便,但這些菌不會引起痢疾。痢疾可能由寄生蟲〔尤其是溶組織性阿米巴原蟲或志賀菌屬某些菌引起。在糞便樣本中發(fā)現(xiàn)不分解乳糖、無動力的革蘭陰性桿菌,提示志賀菌感染。41.病程第5日,嬰兒出現(xiàn)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急性腎功能衰竭和血小板減少。這種臨床三聯(lián)癥被稱為溶血性-尿毒癥是起因于:
A.志賀神經(jīng)毒素的反應B.耐熱腸毒素的反應C.腸壁廣泛性受損D.不耐熱腸毒素的反應
E.細菌入血并釋放內(nèi)毒素
42.患兒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可因下列哪組病原菌感染所致:
A.腸致病型大腸桿菌或痢疾桿菌B.痢疾桿菌或腸出血型大腸桿菌
C.傷寒沙門菌或痢疾桿菌D.腸產(chǎn)毒型大腸桿菌或結腸彎曲菌E.溶血性弧菌或痢疾桿菌
[題41,42]A,B,志賀神經(jīng)毒素和埃希大腸桿菌志賀樣毒素〔由腸出血型大腸桿菌產(chǎn)生都與引起溶血性尿毒綜合征有關,其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引起腸上皮損傷有關。
男性,55歲,煙癮嚴重,患有肺氣腫,因急性肺部劇烈疼痛、干咳、高熱和水瀉而入院。病人嚴重嗜睡和精神混亂。在隨后幾天里,他開始不間斷地咳出粘液性膿痰,X線胸片顯示單側肺炎,肺下葉呈模糊狀陰影,在痰液中亦發(fā)現(xiàn)含有嗜中性白細胞,用革蘭染色法鏡檢,未發(fā)現(xiàn)病菌,氣管引流物在普通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培養(yǎng)未見細菌生長,但在富含L-半胱氨酸的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瓊脂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4天后長出菌落,呈藍綠色,含有革蘭陰性短桿菌。
43.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肺炎克氏菌B.百日咳桿菌C.嗜肺軍團菌D.結核桿菌E.流感嗜血桿菌
[題43]C,嗜肺軍團菌常規(guī)染色不易著色?;颊吣撎蹈锾m染色陰性結果,這表明肺炎與支原體、衣原體、嗜肺軍團菌或病毒感染有關。軍團病主要發(fā)生于那些患有潛在疾病,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和有心肺疾病的人群中,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的增大、吸煙、慢性梗阻性肺病、氣管插管和毛發(fā)細胞性白血病等。在本病例中,患者煙癮嚴重,伴有肺氣腫。對軍團病的確診是從氣管引流物中分離培養(yǎng)出嗜肺軍團菌,可見,氣管引流物是最好標本,其檢出率為90%,相比之下,痰液標本檢出率為70%。對急性和恢復期患者的血清進行抗體檢測也常用于軍團病的診斷。44.該病菌在供水設施中可大量生長繁殖,如果水中:
A.被糞便污染B.Fe3+濃度高C.被寄生蟲污染D.含有腐爛的樹葉碎屑E.NaCl含量高
[題44]C,嗜肺軍團菌為胞內(nèi)寄生菌。自由活動的阿米巴蟲和纖毛蟲通過提供軍團病菌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而促進其生長。當寄生蟲存在于水管設施中時,軍團菌將會繁殖到很高的濃度,而當水中沒有寄生蟲時,軍團病菌生長很差。45.患者治療應首選:
A.青霉素B.第三代頭孢菌素+氨基糖甙類抗生素C.第三代頭孢菌素D.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利福平E.異煙肼、乙胺丁醇、利福平聯(lián)用
[題45]D,嗜肺軍團菌感染常用紅霉素治療,對治療反應遲緩的可合用利福平。另外,這兩種藥物也可分別與一種新型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復方新諾明、四環(huán)素或強力霉素配合使用。免疫力正常的患者用四環(huán)素治療10~14天見效,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治療。大多數(shù)有免疫力的患者對治療很敏感,但是,患有嚴重潛在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可達50%。通常治療失敗是由于診斷不及時而延遲了治療。46.目前控制該病流行的措施是:
A.對醫(yī)院供水系統(tǒng)和霧化治療器定期監(jiān)測和消毒B.流行期間給易感者預防性服用青霉素
C.注射疫苗D.給免疫力低下患者服用免疫增強劑E.流行期間用乳酸熏蒸滅活空氣中的病菌
[題46]A,至今尚無有效的軍團菌疫苗。預防應強調(diào)水源的管理,包括對人工管道系統(tǒng)的消毒處理。47.10日齡嬰兒,頸項強直、抽搐、腦脊液查到中性細胞,最不可能的病原體是:
A.單核細胞李氏菌B.大腸桿菌C.腦膜炎球菌D.無乳鏈球菌E.流感嗜血桿菌
[題47]C,腦膜炎球菌是引起1歲以下幼兒腦膜炎的常見病原體,但不是引起新生兒腦膜炎的主要菌。新生兒腦膜常由侵犯生殖系統(tǒng)和消化道的病原體引起,包括單核細胞李氏菌、大腸桿菌、無乳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
一名17歲的摔跤隊隊員因最近肩部有一大水泡前來就診。他說以前從未得過水痘,2年前接種過水痘疫苗。他覺得身體很不舒服,水泡區(qū)所屬的淋巴結腫大。從損傷的皮膚處采取的碎片可看到有多核巨細胞。
48.最可能的診斷是:
A.帶狀皰疹B.巨細胞包涵體病C.皰疹性濕疹D.傳染性軟疣E.羊痘瘡
[題48]C,斑丘疹是由HSV1或HSV2引起的,是通過接觸感染者的破損皮膚而感染。與之類似的皰疹指頭炎,易通過損傷的皮膚感染而在醫(yī)務工作者之間流行。用組織培養(yǎng)法分離培養(yǎng)病毒,可將斑丘疹與帶狀皰疹區(qū)分開來。在本病例中,因患者沒有患過水痘,且近期接種過疫苗,故不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損。傳染性軟疣通常是生殖器上的粘膜損傷,不含多核巨細胞。羊痘瘡是一種罕見的痘病毒病,在綿羊或山羊之間傳染,損傷處是紅斑疹。巨細胞包涵體病是新生兒病。49.采用哪種方法可確診:
A.檢測患者血清標本中抗病毒抗體B.在組織培養(yǎng)中分離培養(yǎng)病毒,并觀察特征性細胞病變
C.從病人皰疹處取材,接種于小鼠,觀察病變的發(fā)生D.用ELISA法鑒定血液標本中的病毒抗原
E.從病人皰疹處取材,經(jīng)姬姆薩染色鏡檢,觀察巨大細胞和包涵體
[題49]B,由HSV引起的損傷很難與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區(qū)分開。皰疹損傷處應有多核巨細胞。水皰液接種于人胚腎等易感細胞,經(jīng)24~48小時培養(yǎng)后,細胞出現(xiàn)腫大、變圓,形成多核巨細胞等病變。然后可用HSV-1和HSV-2的單克隆抗體作免疫熒光染色鑒定。50.治療該患者的首選藥物是:
A.無環(huán)鳥苷B.干擾素C.鹽酸金剛烷胺D.indinavirE.丙氧鳥苷
[題50]A,無環(huán)鳥苷〔acyclovir,ACV無活性,但可被皰疹病毒編碼的胸苷激酶磷酸化,形成ACV-MP,再被細胞酶作用而形成ACV-TP。ACV-TP與dGTP競爭而抑制病毒DNA合成。因此,無環(huán)鳥苷只在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內(nèi)有活性,能有效控制HSV感染,但仍不能徹底防止?jié)摲腥镜脑侔l(fā)。對無環(huán)鳥苷治療無效的患者可服用foscarnet。女嬰,11個月,入院時,低熱,皮膚全身性紅斑。48小時后,全身大多數(shù)皮膚松馳起皺,繼以大片脫落。女嬰所患的不是急性病,但看起來像剛被燙傷過一樣。從她皮膚中未分離出不尋常的細菌,但在其外耳道分離出葡萄球菌噬菌體Ⅱ群菌株。住院10天后,女嬰全愈,沒有留下疤痕。
51.該女嬰最可能患有:
A.綠膿桿菌感染B.麻疹C.燙傷樣皮膚綜合征D.猩紅熱E.風疹
52.皮膚發(fā)紅和易剝落是由于病原體能產(chǎn)生:
A.葡萄球菌溶素B.表皮剝落毒素C.致熱外毒素D.彈性蛋白酶E.毒素樣物質(zhì)
[題51,52]C,B,噬菌體Ⅱ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產(chǎn)生表皮剝落毒素,從局部的感染部位蔓延,并導致患者皮膚呈彌漫性紅斑和水皰形成,繼以表皮上層大片脫落,無疤痕。表皮剝落毒素通過分解和破壞表皮顆粒層的細胞連接處而導致表皮剝落。
男性,55歲,農(nóng)民,因肌肉高度緊張和唾液分泌過多而入院。他妻子說他最近出現(xiàn)發(fā)熱和寒顫,身體虛弱,拒絕進食,因不明原因脾氣暴躁,難以自控。他是一個狂熱的戶外運動者和洞穴探險者。病人入院后不久,便有吞氣癥、恐水癥和癲癇發(fā)作,神志清醒和幻覺交替。4天后,病人死亡,常規(guī)血和腦脊液細菌培養(yǎng)均為陰性。大腦尸檢表明有內(nèi)基小體的存在。
53.病人最有可能患什么???
A.流行性乙型腦炎B.脊髓灰質(zhì)炎C.皰疹性腦炎D.狂犬病E.破傷風
[題53]D,病人有攻擊性行為和恐水癥,這是急性狂犬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不到20%的病人患有癱瘓狂犬病或隱性狂犬病。內(nèi)基小體在腦炎患者的大腦尸檢中存在,證實了狂犬病。此外,狂犬病的診斷還可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唾液、眼瞼及皮膚標本中的病毒RNA,或用免疫熒光抗體法檢查病毒抗原。54.如果病人沒有被動物咬傷史,那么他被病原體感染最有可能的途徑是:
A.近期的一次輸血B.洞穴探險時暴露于氣溶膠化的蝙蝠唾液中
C.徒步旅行時喝下被糞便污染的池水D.露宿旅行時被吸血昆蟲叮咬E.洞穴探險時被鐵銹釘刺破足底
[題54]B,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每年有50,000人死于狂犬病,雖然大多數(shù)是因被帶有狂犬病毒的狗或貓的咬傷,但洞穴探險者若吸入狂犬病蝙蝠的氣溶膠化的唾液,也會被感染。在美國,臭鼠是狂犬病毒的一種重要貯存宿主。55.應對患者采取的治療措施是:
A.注射免疫血清B.服用無環(huán)鳥苷C.無特效療法D.注射抗毒素E.接種狂犬病疫苗
[題55]D,被野生動物或狂犬病寵物咬傷后,應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清洗,并用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于傷口周圍與底部行浸潤注射及肌注,然后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是用二倍體細胞培養(yǎng)制備的滅活疫苗,注射應在感染后的第1、3、7、14和28天進行。但是,狂犬病一旦發(fā)作,死亡率為100%。
一名27歲的女性患有胸膜炎性胸痛,咳嗽、發(fā)熱、頭痛、夜間盜汗、厭食、肌痛、關節(jié)痛和脛骨上有小腫塊。她說一周前從某沙漠旅游勝地渡假回來后便開始感到不適,有時嚴重的胸痛就像是心臟病發(fā)作,脛骨上有小腫塊,是在其他癥狀發(fā)作5天后才出現(xiàn)的。檢查顯示小腫塊壓痛、紅腫,略顯淡青并充滿漿液,胸部X線顯示胸膜有滲出。常規(guī)痰及血培養(yǎng)未查到病原菌,但在痰樣本中可見球狀真菌。
56.病人所患疾病最有可能是什么引起?
A.莢膜組織胞漿菌B.皮炎芽生菌C.新聲隱球菌D.白假絲酵母菌E.嚴酷球孢子菌
[題56]E,患者去過干燥的沙漠地區(qū),加上臨床癥狀,提示為厭酷球孢子菌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真菌病,痰中的球狀真菌亦證實了這一點。57.病人吸入含有哪種真菌孢子的土壤時最易感染:
A.芽生孢子B.關節(jié)孢子C.厚膜孢子D.孢子囊孢子E.分生孢子
[題57]B,厭酷球孢子菌大量生長在噬齒類動物的穴附近,產(chǎn)生大量關節(jié)孢子。土壤因人類活動受到破壞,真菌孢子可通過空氣擴散而被人吸入。組織標本中真菌對實驗室工作人員亦有感染性。58.最好采用哪種方法確診:
A.痰標本在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上培養(yǎng)B.通過皮膚試驗,用真菌抗原檢查是否存在特異的抗真菌細胞免疫
C.用補體結合試驗或ELISA法檢測抗真菌的抗體D.給小鼠接種感染組織標本,并檢測小鼠血液中的抗真菌抗體
E.組織活檢是否有特征性的菌絲或厚膜孢子。[題58]C,因為在地方性厭酷球孢子菌感染流行的地區(qū),所有成人的皮試都是陽性的,故皮試無用,因該菌極易感染,故實驗室培養(yǎng)應在嚴格密閉的條件下進行,不能在常規(guī)條件下培養(yǎng)。不過,可通過免疫學試驗檢測患者體內(nèi)抗厭酷球孢子菌IgM或IgG抗體。一位患有囊性纖維化的11歲男孩,因金黃色葡萄球菌反復感染肺部,出現(xiàn)喘息、咳痰、發(fā)熱、呼吸急促和體重減輕而入院。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支氣管擴張,肺膨脹不全并伴肺部纖維化,細菌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在肺部有革蘭陰性桿菌,該菌氧化酶陽性,有動力,能產(chǎn)生帶螢光的水溶性色素。
59.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肺炎克氏菌B.綠銅假單胞菌C.結核桿菌D.流感嗜血桿菌E.百日咳桿菌
[題59]B,雖然綠膿桿菌不是囊性纖維病的原始病原,但對于長期伴有金黃色葡萄和流感嗜血桿菌的感染的囊性纖維病患者,綠膿桿菌可引起危險的肺部反復感染。病例中病菌的生物學特性與綠膿桿菌相符。60.該病原菌產(chǎn)生的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物質(zhì)是:
A.脂多糖B.鞭毛C.藻酸鹽D.彈性蛋白E.毒素A
[題60]C,只有0.8%~2.0%綠膿桿菌產(chǎn)生藻酸鹽,但是,在囊性纖維病患者的肺中,80%~90%綠膿桿菌能產(chǎn)生藻酸鹽。該菌最初能感染病人是因為具有菌毛而非藻酸鹽,感染后才在病人的肺中產(chǎn)生藻酸鹽。藻酸鹽具有抗吞噬作用。一個4歲女孩因發(fā)燒、游走性關節(jié)炎和心肌炎而入院,其父母陳述大約兩周前,該女孩出現(xiàn)嚴重的喉痛,伴發(fā)燒和胃痛,但病情幾天后自然地消退。入院前兩天,她開始出現(xiàn)面部、頸部和四肢奇怪的運動。這些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是無意識、無目的、不適當?shù)倪\動,實驗室檢查顯示白細胞增多,蛋白水平升高,血沉速度升高,常規(guī)血培養(yǎng)結果陰性,但患者血清中發(fā)現(xiàn)高滴度抗鏈球菌溶素"O"抗體。
61.該小孩最可能患的是。
A.急性風濕熱B.鏈球菌性的心內(nèi)膜炎C.破傷風D.白喉E.小兒麻痹癥
[題61]A,急性風濕熱可由A族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該菌細胞壁中有M蛋白,與心瓣膜組織的某些蛋白抗原非常相似,因此感染該菌后可激發(fā)自身免疫反應,導致心臟損傷。急性風濕熱的臨床診斷是基于修正的Jones準則,要求出現(xiàn)2種主要癥狀或1種主要癥狀和2個次要癥狀。主要癥狀包括:心肌炎、皮膚紅斑、多個關節(jié)炎、皮下結節(jié)和Sydenham’s舞蹈癥;次要癥狀包括:關節(jié)痛、發(fā)熱、曾患風濕熱,蛋白水平升高,血沉加快,白細胞增多,P-R間期延長。62.患者出現(xiàn)心臟損害的主要原因是:
A.鏈球菌溶素O介導的心臟組織的直接損傷B.白喉毒素侵犯心肌細胞和神經(jīng)細胞
C.破傷風痙攣毒素侵犯心瓣膜和神經(jīng)細胞D.由抗鏈球菌抗體與心瓣膜抗原結合引起的免疫損傷
E.細菌在心瓣膜上生長繁殖
[題62]D,溶血性鏈球菌M蛋白可導致機體產(chǎn)生與心瓣膜抗原有交叉反應的抗體。急性風濕熱患者所感染的溶血性鏈球菌的M蛋白血清型為1、3、5、6、14、18、19、24、27和29,這些菌株形成粘液樣的菌落,具有強大的抗吞噬作用,在感染咽部時,誘發(fā)強烈的免疫應答。由M蛋白誘導產(chǎn)生的抗肌球蛋白抗體被認為在急性風濕熱發(fā)生中起有重要作用。M蛋白也可作為超抗原,加強自身抗體的產(chǎn)生。
63.最易患該病的是:
A.新生兒B.與患者密切接觸者C.嚴重免疫缺陷者D.人工瓣膜者E.曾患過同樣疾病的人
[題63]E,在患有鏈球菌所致的咽炎而未經(jīng)治療的患者中,急性風濕熱的發(fā)生率為3%,而有急性風濕熱病史的患者中,發(fā)病率高達40%~50%,原因是由于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所產(chǎn)生的記憶性自身免疫應答所激發(fā)的。
一名27歲男青年因心悸、嚴重頭痛、過度疲勞與不適,游走性肌肉關節(jié)痛,以及周圍神經(jīng)根神經(jīng)癥狀來就醫(yī),他自述已患病6周,絲毫沒有緩解跡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喪。病歷記錄顯示他以前有過相同病史。他3個月前有過一次野營旅游,回來2周后腿上出現(xiàn)紅瘡,但他記憶中未被硬蜱叮咬過.紅瘡微微隆起,逐漸擴大形成一片圓形皮損,外緣鮮紅,中央呈退行性病變,發(fā)熱,直徑大約5cm,約3周后消退。在皮損剛出現(xiàn)后,檢測患者伯氏疏螺旋體抗體,結果呈陰性。在本次檢查過程中,醫(yī)生決定讓病人住院治療,對他進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檢查,結果顯示腦脊液中有淋巴細胞,沒有發(fā)現(xiàn)中性粒細胞。
64.最可能的疾病是:
A.猩紅熱B.恙蟲病C.麻疹D.萊姆病E.皮膚炭疽
[題64]D,病人的早期皮損是典型的人類慢性移行性紅斑〔ECM,其它癥狀是典型的萊姆病二期。病人的病史并不異常:①他不能回憶起是否被蟲叮咬過,原因是萊姆病的傳播媒介大多是硬碑的若蟲,若蟲非常小〔大約鉛筆芯大,許多病人不會注意它,難以回憶起被蟲叮咬過;②早期疏螺旋體的血清抗體為陰性,直到萊姆病一期晚期,即在慢性移行性紅斑出現(xiàn)后2~4周,IgM抗體才形成,IgG抗體出現(xiàn)則更晚。皮損的特點與其它病原體感染癥狀明顯不同。
65.哪項檢查可用于確診:
A.ELISA法檢測病原體抗體的存在B.在特殊培養(yǎng)基上分離培養(yǎng)該病原體C.直接鏡檢D.用凝集實驗檢測腦脊液或尿液中病原體抗原E.通過皮膚試驗檢測病人對病原體產(chǎn)生的細胞免疫
[題65]A,由于伯氏疏螺旋體生長速度太慢,在萊姆病的整個病程中數(shù)量較少,因此直接鏡檢和分離培養(yǎng)一般不做,主要依靠血清學試驗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中的非特異性鞭毛抗原的抗體,在萊姆病后的3周和6周出現(xiàn)最大值。但是,針對高特異性OspA、ospB等抗原的抗體一直到病程一期或更晚才出現(xiàn)。
66.病人最可能通過什么途徑感染的:
A.恙螨叮咬B.接觸傳播C.硬蜱叮咬D.吸入含病原體的塵埃E.鼠蚤叮咬
[題66]C,萊姆病的傳播媒介是鹿蜱。此蜱生活史可達2年以上,夏末時6條腿的幼蟲孵出,秋季幼蟲寄生于白足田鼠并具有傳染性。來年春季,幼蟲蛻皮成為8條腿的若蟲,若蟲寄生于人和田鼠,將伯氏疏螺旋體傳播給宿主。夏末若蟲再度蛻皮為成蟲并寄生于白尾鹿和人體。成蟲攜帶的伯氏疏螺旋體為若蟲的二倍多。人被若蟲或成蟲叮咬均可感染,但被這些微小的若蟲叮咬時不易察覺。
一個5歲的男孩因發(fā)熱、紅疹來就診,他祖母說他患"重感冒"多天,畏光,疹子從小孩的耳后、前額、頸部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分,為紅色斑丘疹,有些地方已脫屑,變成棕色。查體發(fā)現(xiàn)小孩還患有細支氣管炎。尿檢和頰部疹子刮取物鏡檢發(fā)現(xiàn)包涵體和多核巨細胞,咽喉拭子常規(guī)細菌培養(yǎng)陰性,未檢出抗鏈球菌溶素O抗體。
67.該小孩所患疾病最可能是:
A.猩紅熱B.傷寒C.風疹D.麻疹E.萊姆病
[題67]D,麻疹病人前驅癥狀有:咳嗽、鼻炎和眼結膜炎〔畏光。發(fā)病2天,口腔粘膜出現(xiàn)Koplik斑〔周圍繞有紅暈的灰白色小點。由于Koplik斑是暫時性,發(fā)生于前驅期,易被忽視。麻疹病人的皮損為斑丘疹,從耳后、前額、頸部開始,并在隨后3天后播散到胸部、軀干和四肢。當疹子播散時,老的區(qū)域變棕色。麻疹最常見的并發(fā)征是肺炎。大約5%~10%的病人會發(fā)展為細支氣管炎、咽喉炎或氣管支氣管炎。普通的麻疹最容易辯認,診斷時可采取呼吸道、尿沉淀物用免疫熒光法檢查病毒抗原、觀察多核巨細胞及包涵體,亦可用ELISA法檢測麻診病毒的抗體。68.預防該疾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是:
A.對病人和帶菌者及時治療B.接種減毒活疫苗C.注射丙種球蛋白D.接種滅活疫苗E.防止硬蜱叮咬
[題68]B,雞胚細胞麻疹病毒減毒活疫苗是當前最有效疫苗之一。初次免疫我國定在8月齡,接種后,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但免疫力僅維持10~15年,因此7歲時必須進行再次免疫。對接觸麻疹的易感者,可緊急用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進行人工被動免疫,防止發(fā)病或減輕癥狀。69.該患者會暫時缺乏免疫力,這是因為:
A.病毒感染并殺死干細胞B.病毒與單核細胞表面的CD46結合,下調(diào)IL-12的產(chǎn)物
C.病毒引起抑制性T細胞多克隆的迅速激活D.病毒與B細胞上的IL-1受體結合,阻礙抗體的產(chǎn)生
E.病毒外殼有一個FC受體能與IgG分子結合,使之不能參與免疫應答
[題69]B,感染麻疹病毒或剛剛用麻疹疫苗免疫的人會暫時缺乏IL-12,故暫時免疫力下降。這種免疫抑制使麻疹病人易受其它病原體二重感染,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征。麻疹病毒通過破壞呼吸粘膜上皮組織而增加感染的易感性。例如,營養(yǎng)失調(diào)的麻疹病孩可出現(xiàn)角膜結膜干燥癥、角膜潰瘍以及失明。70.出現(xiàn)初始癥狀后5到7年,200,000個病人中會有1個出現(xiàn)嚴重的后遺癥,它是:
A.附睪丸炎合并不育B.急性腦脊髓炎C.亞急性硬化型全腦炎D.海綿狀腦病E.風濕熱
[題70]C,這種疾病是由于麻疹病毒在腦組織中有限增殖引起。亞急性硬化型全腦炎〔SSPE患者的腦脊液中有高滴度的抗麻疹中和抗體。這種抗體能調(diào)節(jié)病毒的復制,病毒在神經(jīng)細胞中產(chǎn)生有缺陷的核衣殼。SSPE的癥狀包括:個性的改變、肌陣攣病和局部神經(jīng)障礙癥狀,如記憶力喪失,判斷力下降、不適宜的行為、走路困難和癱瘓,病人會逐漸喪失知覺,最終昏迷和死去。SSPE只是麻疹的后遺癥之一,另一種后遺癥是腦脊髓炎。大約0.1%的病人在出現(xiàn)麻疹后3~4天會發(fā)展為腦脊髓炎,其中約15%~25%病人會死去,幸存者中有一半會發(fā)展為永久性神經(jīng)缺陷。
—位22歲女子主訴:咽喉痛、鼻塞、頭痛、寒顫、干咳和發(fā)熱〔體溫38.5℃,已持續(xù)8天。近期不間斷地咳痰,并伴有無胸膜胸痛。胸部有啰音,X胸透顯示支氣管肺炎浸潤但無實變。常規(guī)血和痰液培養(yǎng)2天后未見細菌生長,抗O型紅細胞抗體冷凝集試驗陽性。
71.引起該病最可能的病原體是:
A.肺炎鏈球菌B.肺炎克氏菌C.肺炎衣原體D.肺炎支原體E.嗜肺軍團菌
[題71]C,支原體是引起支氣管炎和原發(fā)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體。在美國,每年有250,000~300,000感染性肺炎的病例與支原體有關,占全部肺炎的15%。有些患者體內(nèi)產(chǎn)生抗O型紅細胞抗體。該抗體被稱為冷凝素,因為它只能在4℃而非37℃男性,30歲主訴:間歇性黃疸二年余。
病史:病人訴說腹瀉、皮疹和體重減輕,一年前他曾因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而接受過輸血。無靜脈毒品注射史,無神經(jīng)精神病家族史。查體:黃疸,肝脾大,有觸痛;無腹水征象,無Kayser-Fleischer環(huán)。實驗室檢查:直接高膽紅素血癥,血清轉氨酶顯著增高,HBV血清標記物陰性,抗-HAV陰性。肝活檢顯示肝細胞呈氣球樣變形,肝實質(zhì)或緊鄰肝門區(qū)域呈局灶性炎癥并伴有肝細胞壞死。
問題:
73.患者最有可能感染哪種病原體?
74.如何確診?
75.有無特異的治療藥物?
[題73]丙型肝炎病毒〔HCV為黃病毒科成員,是目前最重要的輸血后肝炎的病因。90%的病例與經(jīng)輸血傳播有關。大于50%的病例可發(fā)展成為慢性肝炎,而20%慢性肝炎可導致肝硬化。
[題74]因HCV在血液中含量很少,故需要極敏感的檢測方法。目前常采用PCR-熒光法檢測病毒RNA。用ELISA法檢測抗體,可快速篩選供血者并可用于診斷丙型肝炎。
[題75]無特效療法,主要應用干擾素,以及支持療法。男童,3歲,為新近非洲移民。主訴:因不對稱下肢送醫(yī)。病史:其母訴說患兒5個月前患發(fā)熱和腹瀉,后自然消失,幾周后發(fā)現(xiàn)他右腿行走不便。查體:右下肢細短,軟弱無力不能行走,右腿深部腱反射消失,但無感覺障礙。上肢活動正常,精神狀態(tài)及頭部神經(jīng)反射正常。實驗室檢查:肌電圖〔EMG呈慢性部分神經(jīng)切除改變,并伴有靜脈肌肉異常自發(fā)活動。與自愿者對照,其運動神經(jīng)元數(shù)量減少,感覺功能正常。
問題:
76.引起患者疾病最可能的病原體是什么?
77.如何特異性預防該疾病的發(fā)生?
[題76]該病由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引起,常見于嬰幼兒。病毒破壞脊髓前角運動神經(jīng)元,可導致肌肉萎縮,骨骼畸形。也可影響頭部神經(jīng)。
[題77]口服脊髓灰質(zhì)炎減毒活疫苗〔OPV或注射脊髓灰質(zhì)炎滅活疫苗〔IPV,可望在全球消滅脊髓灰質(zhì)炎。治療主要是康復治療和支持療法。男童,10歲主訴:因休克并伴有大面積出血送急救室。病史:患兒全家不久前從泰國渡假回來。其父母訴說患兒已發(fā)熱5~6天,伴頭痛、眼眶后痛〔壓迫眼球有眼冒火花感、關節(jié)及肌肉疼痛,并已按瘧疾進行治療。查體:低血壓,心動過速;肢端發(fā)冷;四肢、腋窩、軀干及面部可見紫斑。靜脈穿刺處有滲血。實驗室檢查:血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減少,紅細胞壓積增加20%。雙份血清凝集試驗:DV-1型、DV-2型抗體〔恢復期/急性期>4倍。超聲波顯示雙側胸膜滲出改變,腹水。
問題:
78.該疾病是如何傳播的?主要在何地流行?
79.如何解釋出血和休克的原因?
80.該疾病治療的關鍵是什么?
[題78]該病是由黃病毒科登革病毒引起。登革病毒有4種血清型,通過蚊媒〔埃及伊蚊傳播。埃及伊蚊嗜室內(nèi)棲息,如花盆、壇子、易拉罐及舊輪胎的積水中,白天叮咬人體。登革熱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流行,在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每年均有暴發(fā)。近年在古巴、巴西和其他加勒比島國,如委內(nèi)瑞拉暴發(fā)流行。在我國XX、XX、XX和廣西等地近年均有發(fā)生。
[題79]感染病毒的單核吞噬細胞受病毒特異性T細胞攻擊或IL-2、IFN-γ等細胞因子作用時,可被激活而釋放腫瘤壞死因子、蛋白酶、凝血激酶等一些血管通透因子,引起補體C3極活、血小板減少和血管通透性增高,從而引起出血和休克等嚴重癥狀。
[題80]糾正休克,輸入富含血細胞和血小板的血漿,禁用水楊酸鹽。男,3歲,某幼兒園日托小朋友。主訴:低熱、食欲缺乏、喉痛3天,伴用力時呼吸困難。病史:患兒在國外生活,其免疫接種史不詳。查體:發(fā)熱〔38.5℃男性,35歲。主訴:咳嗽,咳出大量膿性痰,氣促。病史:病人上述癥狀出現(xiàn)前,即有喉部不適,聲嘶,無咯血、胸痛和高熱。查體:左肺基底部有捻發(fā)音。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常規(guī)咽拭標本培養(yǎng)無病菌生長。免疫熒光法檢測種特異性抗衣原體外膜蛋白的抗體陽性。影像學:胸片顯示左下肺肺小葉有間質(zhì)性炎癥浸潤。
問題:
90.患者所感染的病原體是什么?
[題90]該病由肺炎衣原體引起,可用HEp-2和HL細胞株分離培養(yǎng)肺炎衣原體進行確診。在美國,由肺炎衣原體引起的肺炎占肺炎總數(shù)的6%~10%。肺炎衣原體是衣原體屬中的一個新種,只有一個血清型,即TWAR<Taiwan,acuterespiratory>株。肺炎衣原體寄生于人體,無動物儲存宿主。經(jīng)飛沫或呼吸道分泌物傳播,亦可在家庭或醫(yī)院等集體場所相互傳播。其擴散較為緩慢,具有散發(fā)和流行交替出現(xiàn)的特點。無癥狀感染者是更為重要的傳染源。TWAR可引起肺炎、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和鼻竇炎,還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內(nèi)膜炎。治療可選用四環(huán)素、多西環(huán)素或者紅霉素。
男性,30歲。主訴:發(fā)熱、皮疹2周。病史:癥狀呈漸進性,頭痛、不適、背痛和受寒,繼而發(fā)展成寒顫、發(fā)熱,劇烈頭痛伴惡心、嘔吐。發(fā)熱呈馳張熱,伴有心動過速,持續(xù)約10~12天,皮疹出現(xiàn)在發(fā)熱的第5天。病人今年夏天曾在有老鼠出沒的食品倉庫工作過。查體:發(fā)熱,腋下、軀干、大腿及上肢可見間斷不規(guī)則的斑丘疹,面部、掌部和小腿也有散在分布。輕度脾大。實驗室檢查:外斐〔Weil-Felix凝集反應陽性。
問題:
91.患者所患疾病是什么?
92.患者是如何感染上該疾病的?
93.首選治療抗生素是什么?
[題91]地方性斑疹傷寒是由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引起。斑疹傷寒、恙蟲病患者可出現(xiàn)外斐試驗陽性??捎冒哒顐a體結合試驗或特異性立克次體抗原做免疫熒光試驗〔IFA,以證實為地方性斑疹傷寒。該病癥狀及體征較輕,有發(fā)熱,頭痛,肌痛和斑丘疹等。
[題92]嚙齒類動物是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主要宿主和自然感染宿主,主要傳播媒介是鼠蚤和鼠虱。感染的自然周期是:蚤→鼠→蚤。人因偶然接觸蚤糞中立克次體,經(jīng)破損皮膚或傷口感染。
[題93]用氯霉素、四環(huán)素或強力霉素抗菌治療。主訴:患白血病女童,10歲,發(fā)熱2天。病史:病兒既往健康,1年前被診斷為白血病,經(jīng)化療后有緩解。入院前1個月開始出現(xiàn)進行性疲乏,體重減輕,骨髓象呈現(xiàn)50%未成熟細胞。曾給予化療,并使用甾醇類藥物,2天前體溫升至39℃,無特異性定位體征。查體:T39℃,BP100/60mmHg,P100次/分,R20次/分,病人消瘦,呈慢性病面容。相關發(fā)現(xiàn):皮膚:蒼白,有幾處瘀斑,未見瘀點及黃疸;肺部:無異常。實驗室檢查:血:紅細胞壓積20%,WBC:600;分類:桿狀核30%,淋巴細胞55%,單核細胞5%,血小板26,000。尿無異常。評語:白細胞減少及免疫能力低下的宿主發(fā)熱常由感染引起。感染通常是這類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培養(yǎng)結果出來前,即開始作抗感染治療,這是非常重要的。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發(fā)生感染,通常不產(chǎn)生明顯的感染癥狀和體征,因為他們炎癥反應力低下。
問題:
94.白細胞減少的患者發(fā)生感染常見的細菌、病毒和真菌有哪些?
95.在拿到培養(yǎng)結果前,你應如何作經(jīng)驗性治療?
96.你將采集何種標本做培養(yǎng)?
病程記錄:病人靜脈注射替卡西林〔ticarcillin、奈夫西林〔nafcillin和妥布霉素〔tobramycin。入院后2天仍持續(xù)發(fā)熱,所有培養(yǎng)結果均陰性。第3天病人自訴左眼痛,視力模糊,眼底檢查,在黃斑周邊區(qū)域有白色、絮狀病變?;純鹤栽V喉痛,檢查發(fā)現(xiàn)咽后壁有幾處白色、粘附的斑塊。
問題:
97.根據(jù)上述結果,最有可能是哪一類的病原體?
病程記錄:開始用二性霉素B治療。第4天血培養(yǎng)有卵圓形、無莢膜、革蘭陽性病原體生長,體積是葡萄球菌的2~3倍,某些細胞有出芽。
問題:
98.從血培養(yǎng)中分離的病原體是什么?
99.你如何鑒別該病原體的不同種類?
100.該病原菌的自然定居部位是什么?
101.二性霉素B作用的主要機制是什么?
102.能否預防這種感染?
病程記錄:2天后,病人出現(xiàn)左側偏癱,第3天死亡。尸解發(fā)現(xiàn)廣泛大腦梗死和浸潤性白假絲酵母菌食道炎,其食道部位被認為是真菌血癥的原發(fā)病灶。
[題94]常見于白細胞低下病人的機會病原體有:①細菌:葡萄球菌,如金黃色葡萄菌,表皮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肺炎克氏菌,綠膿桿菌;②病毒:皰疹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1型,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③真菌:白假絲酵母菌、曲霉菌、毛霉菌和根霉菌屬的某些菌種。
[題95]通常采用抗生素聯(lián)合療法,如替卡西林和妥布霉素,對許多常見的病原菌有效。加用奈夫西林對產(chǎn)生β-內(nèi)酰胺酶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TMP-SMZ可用于多種細菌和肺囊菌的感染,因二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抗真菌治療不能作為初始的經(jīng)驗性治療。
[題96]血、尿和糞及其他有癥狀的特異部位的標本。在抗生素治療前應做培養(yǎng)。
[題97]念珠菌屬如白假絲酵母菌和熱帶假絲酵母菌,依據(jù)是:①其對抗生素不敏感;②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③視網(wǎng)膜的絮狀滲出是典型的念珠菌病征;
主訴:女性,26歲,下腹部疼痛3天。病史:病人3天前開始出現(xiàn)不適,食欲缺乏,并有中度腹部左下四分之一區(qū)痙攣疼痛,24小時前加劇,現(xiàn)在感到發(fā)熱,嘔吐2次,疼痛有所緩解。無寒顫、腹瀉、排尿困難和血尿。黃色陰道分泌物增多,但非血性,無特殊氣味,上次月經(jīng)3天前結束。查體:T39℃,BP120/80mmHg,P100次/分,R14次/分。腹部:左下四分之一區(qū)觸痛,無反跳痛,未觸及包塊或器官腫大。腸鳴音正常,肋椎角無觸痛?!补桥枨唬和怅幷?。子宮頸:子宮頸外口處見少量膿性分泌物,誘發(fā)動作性觸痛。子宮:大小無異常,無觸痛和包塊。附件:左側觸痛明顯,未觸及包塊。實驗室檢查:血:紅細胞壓積40%;WBC17,400,分類:桿狀核12%,分葉核65%,淋巴細胞20%,單核細胞3%。尿:正常。
評語:這是一例盆腔炎癥〔急性輸卵管炎和子宮頸炎,因為可引起不育癥,所以應立即采取適當?shù)闹委煛?/p>
問題:
103.最有可能引起感染的細菌是哪些?
104.你應采集哪種標本做細菌培養(yǎng)?
105.考慮到相關的幾種細菌,你應選擇何種經(jīng)驗性抗生素治療〔有多種選擇?
病程記錄:子宮后穹窿穿剌術吸出20ml血性、惡臭味的膿性液體,并送去做需氧和厭氧菌培養(yǎng)。針尖插入橡皮塞內(nèi)使注射器針簡內(nèi)保持厭氧狀態(tài)。上述液體做革蘭染色顯示有革蘭陰性雙球菌和陰性桿菌。
給病人開始靜脈注射頭霉素類抗生素頭孢西丁〔cefoxitin和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多西環(huán)素〔doxycycline。24小時內(nèi),疼痛明顯減輕,體溫降至37.5
主訴:男性,52歲,咳嗽3天。
病史:病人3天前突然開始發(fā)熱、咳嗽,并且伴有食欲缺乏、劇烈前額痛??壬倭堪咨⒎茄蕴?無胸痛和肌痛。昨日曾有寒顫并伴有出汗,開始輕度腹瀉,非血性,無惡心和嘔吐。該病人為超級市場一名職員。2年前,曾做腎移植術,為預防排斥反應,目前仍服用硫唑嘌呤和去氫考的松。病人有煙酒嗜好,每天吸2包煙,飲6罐啤酒,周末更多。其妻、子女均健康。未養(yǎng)寵物,無近期旅游史。
查體:T40℃,BP130/70mmHg,P96次/分,R24次/分,急性病面容,面色潮紅,呼吸急促。相關體征:肺:左后肺可聞及吸氣性啰音,叩診無濁音。
實驗室檢查:血:紅細胞壓積46%,WBC18,000,分類:桿狀核9%,分葉核77%,淋巴細胞12%,嗜酸性粒細胞2%。尿:糖〔-,蛋白〔+,10RBC/HPF,2WBC/HPF。胸部X光:左下肺葉節(jié)段性浸潤。
問題:
112.應采集哪2種重要標本進行微生物學檢查?對其中一種標本應做何檢查?
病程記錄:收集痰標本做革蘭染色和培養(yǎng)。革蘭染色可見多核白細胞,未見占優(yōu)勢細菌。僅見少數(shù)革蘭陽性和陰性雙球菌。采血做培養(yǎng)。
評語:臨床表現(xiàn)提示為非典型性肺炎。痰量少,非膿性。革蘭染色可見多核白細胞,未見細菌。
問題:
113.非典型肺炎的病因是什么?
114.服用硫唑嘌呤和去氫考的松的病人免疫功能降低,能引起免疫力低下的成人患肺炎的病原體是哪些?
評語:下列發(fā)現(xiàn)符合嗜肺軍團菌肺炎的診斷:①病人為中年男性,嗜煙酒;②免疫低下;③多系統(tǒng)感染,如頭痛,腹瀉和鏡下血尿;④革蘭染色未見優(yōu)勢菌。
病程記錄:鑒于上述發(fā)現(xiàn),用抗嗜肺軍團菌熒光抗體檢查痰液,結果陽性。
問題:
115.如何選擇治療軍團菌肺炎的藥物?
116.這種藥物的殺菌機制如何?
117.嗜肺軍團菌的自然定居地在哪?
118.嗜肺軍團菌能在實驗室中培養(yǎng)嗎?
119.除了痰液的熒光抗體染色和在特殊瓊脂上培養(yǎng)外,嗜肺軍團菌肺炎診斷的另一種方法是什么?
120.為什么在革蘭染色的涂片中找不到細菌?
[題112]痰液〔或氣管吸出液和血液。痰液的革蘭染色涂片鏡檢。
[題113]肺炎支原體是最常見的原因,而嗜肺軍團菌、鸚鵡熱衣原體和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也能引起這種臨床征象。
[題114]①細菌:大部分是革蘭陰性桿菌,如克雷伯菌屬和假單胞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是重要病原菌;②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③主訴:女性,18歲,咽部疼痛3天。
病史:病人3天前逐漸開始不適、厭食以及輕度的咽痛,現(xiàn)在癥狀有所加劇,感覺咽部灼燒,發(fā)熱,前額痛,食欲缺乏。病人在兒時曾注射DPT疫苗。
查體:T39℃,BP120/70mmHg,P92次/分,急性病病容。未見皮疹和黃疸。咽部出現(xiàn)猩紅、腫脹,左側扁桃體可見黃色滲出物,未見附著的膜狀物。頸部可觸及幾個腫大的淋巴結,有觸痛,無腦膜剌激癥。胸部:清晰。腹部肝肋下2cm、有觸痛,脾可觸及。腸鳴音正常。
實驗室檢查:血:紅細胞壓積39%;WBC14,000,分類:分葉核52%,淋巴細胞45%,單核細胞3%;血小板100,000。
問題:
121.你的印象診斷是什么?
122.你要做哪幾項微生物學檢查?
病程記錄:病人去門診檢查。第2天,咽部培養(yǎng)結果為α-溶血性鏈球菌生長。異嗜性抗體凝集試驗陰性。轉氨酶為正常水平的2倍。膽紅素和堿性磷酸酶正常。WBC16,000,分類:分葉核48%,淋巴細胞50%〔3%為非典型,單核細胞2%。
問題:
123.鑒于上述實驗結果,你的診斷印象是什么?
124.鑒于你的診斷印象,你將開出怎樣的治療處方?
病程記錄:給予阿斯匹林和溫熱的鹽水漱口液。隨后2天,患者仍然咽痛,吞咽困難,只能進流質(zhì)。咽部仍有炎癥,肝脾仍可觸及,第3天體溫由40℃降至
主訴:男性,21歲,高熱41℃,休克。
病史:病人3天前開始感覺前額痛,入院當天上午感覺高熱、寒顫,下午起開始出現(xiàn)神志不清、暈厥,隨即送入醫(yī)院。
查體:T41℃,BP70/30mmHg,P140次/分,R24次/分,病人間斷清醒。相關發(fā)現(xiàn)包括:軀干有幾處瘀斑,鼻腔、口腔有出血,頸部柔軟、無腦膜刺激癥。胸部X光:心、肺無異常。心臟:未聞及雜音。腹部:除見左上四分之一象限脾切除手術瘢痕外無異常發(fā)現(xiàn)。
實驗室檢查:血:紅細胞壓積22%;WBC:2,800,分類:桿狀核15%,分葉核60%,淋巴細胞22%,嗜酸性粒細胞3%,血小板:20,000。尿:蛋白++。
病程記錄:入院后4小時,病人開始昏迷,盡管使用抗生素、輸液和多巴胺維持血壓,但血壓仍持續(xù)下降,2小時后心跳停止,心肺復蘇失敗,病人死亡。
評語:這是一例敗血癥休克,典型特征是突發(fā)性高熱和低血壓,寒顫提示菌血癥。這種迅速惡化的病程符合細菌感染,特別是"有莢膜化膿性細菌"感染或腸道革蘭陰性桿菌感染。
問題:
131.進行微生物學診斷所需采集的最重要標本是什么?
132.最有可能引起該病人敗血癥的3種病原菌是什么?
133.你如何對這3種病原菌進行實驗室檢測?
134.引起該病人感染的主要誘因是什么?
實驗室檢查:血培養(yǎng)可見革蘭染色陽性、柳葉刀狀雙球菌。血瓊脂再次培養(yǎng)可見細小、半透明的、呈α-溶血環(huán)的菌落,該菌可被膽汁溶解,并可被奧普托辛〔optochin抑制。用含有抗83型肺炎鏈球菌的抗體的全血清做莢膜腫脹試驗陽性。
診斷:肺炎鏈球菌所致的敗血癥。
135.病人敗血癥的傳染源是什么?
136.為什么病人皮膚、鼻腔及口腔出血?
137.如何預防這種感染?
138.病人入院后,你將使用什么抗菌藥物?
139.肺炎鏈球菌有耐藥性問題嗎?
140.你所使用的抗菌藥物作用方式如何?
[題131]血培養(yǎng)。應在臨床治療開始前做血培養(yǎng),3次血培養(yǎng)可保證分離出病原菌的概率有95%。
[題132]能引起脾切除病人75%的敗血癥休克病例的3種有莢膜的化膿菌主要是:肺炎鏈球菌〔50%、腦膜炎球菌〔15%、流感嗜血桿菌〔10%。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敗血癥主要發(fā)生于兒童。其它的重要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題133]①革蘭染色: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染色陽性,柳葉刀狀的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為革蘭染色陰性、腎形或豆形的雙球菌;流感桿菌為短小的球桿樣革蘭染色陰性桿菌;②培養(yǎng):肺炎鏈球菌可被膽汁和optochin〔奧普托欣抑制,腦膜炎球菌觸酶陽性,流感桿菌需要X和V因子;③莢膜腫脹試驗:抗體可引起肺炎鏈球菌和腦膜炎球菌的莢膜腫脹,因此可用特異性抗體來診斷細菌并確定其血清型。
[題134]脾切除使發(fā)生敗血癥休克的危險增加100倍。脾臟不僅是血中細菌的重要濾器,而且產(chǎn)生抗體。該病人因治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癥,已于10年前已做脾臟切除手術。
[題135]肺炎鏈球菌是鼻咽部正常菌群的常見成員,并可從該處進入血流。雖然肺炎可導致肺炎球鏈菌性菌血癥,但該病人肺部聽診清晰,X光片檢查正常。肺炎鏈球菌通過呼吸道氣溶膠,抵達鼻咽部定居。
[題136]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能伴發(fā)敗血癥休克。DIC消耗凝血因子,導致出血。DIC通常與革蘭陰性桿菌產(chǎn)生的內(nèi)毒素有關。革蘭陽性菌的磷壁酸也能激活補體,引起血小板凝聚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題137]所有曾作脾切除的病人應注射:①肺炎鏈球菌多價疫苗,包括最常引起菌血癥的23個型別的莢膜多糖。②包括4個常見型別的莢膜多糖的腦膜炎疫苗;③流感桿菌b型疫苗。對于脾切除的兒童,應每日口服青霉素用以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
[題138]鑒于病人病情的嚴重性,需要靜脈注射抗菌藥物。藥物選擇應針對最有可能引起疾病的病原菌,如用氨芐西林、慶大霉素、氯霉素和第三代頭孢菌素治療。腦膜炎球菌對青霉素敏感。許多腸道革蘭陰性菌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敏感,青霉素和氨基甙類聯(lián)合應用可以殺死腸球菌,氯霉素可以作用于許多微生物,包括對氨芐西林耐藥的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菌株日益增多。加第三代頭孢菌素則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
[題139]21世紀40年代以前幾乎所有的肺炎鏈球菌都對青霉素敏感。之后,某些菌株呈低度耐藥性,但用高濃度的青霉素也容易治療。目前,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檢出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并出現(xiàn)高度耐藥性的菌株。
[題140]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通過抑制轉肽作用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通過附著于30S核糖體亞基和阻止多聚核糖體形成,從而抑制細菌蛋白質(zhì)的合成。氯霉素通過抑制肽基轉移酶,阻斷蛋白質(zhì)的合成。
主訴:4歲男童,腹瀉二天。
病史:其母訴說2天前開始食欲缺乏,發(fā)熱,繼而發(fā)展為腹痛、非血性腹瀉,進行性加重,無嘔吐、寒顫。近來無抗生素使用史和旅游史。家庭中其他成員未見發(fā)病。
查體:T38℃,BP120/70mmHg,P100次/分,R16次/分,病人呈急性病脫水面容,面色潮紅,腹部有彌漫性腹痛而無反跳痛。
實驗室檢查:血:紅細胞壓積38%,白細胞10,000,分類正常。尿:正常。
評語:典型腹瀉是由于腸毒素引起或細菌對腸壁的侵入所致。確定何種機制引起的腹瀉對決定診斷和治療是重要的。
問題:
141.能提供腹瀉是毒素性還是侵襲性〔炎癥性證據(jù)的糞便快速診斷試驗是什么?
142.引起該病人腹瀉的可能病原菌有哪些?分別能引起毒素性還是炎癥性腹瀉?
143.進行微生物學檢查最主要的標本是什么?
病程記錄:糞便染色顯示大量多形核白細胞,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問題:
143.綜合上述發(fā)現(xiàn),最有可能引起該病孩腹瀉的3種病原菌是什么?
病程記錄:在細菌培養(yǎng)結果尚未報告以前,需做出臨床判斷來決定采取什么措施作經(jīng)驗性治療,主要的治療措施是補充液體,如應用含鈉、鉀和葡萄糖液體,避免應用止瀉劑,因為它們能減少生理性排瀉的功能,因而使病原菌的排出時間拖長。糞便培養(yǎng)結果:在伊紅-美藍瓊脂上有乳糖分解陰性菌落,三糖鐵瓊脂培養(yǎng)基顯示斜面為堿性,底層為酸性。無H2S產(chǎn)生。尿素酶試驗陰性。
問題:
144.根據(jù)上述結果,最有可能分離出哪種細菌?
病程記錄:用志賀菌和沙門菌屬O抗原的血清做凝集試驗來鑒定病原菌。志賀菌B群抗血清出現(xiàn)凝集反應,表明病原菌為福氏志賀菌,并用包括20種生化反應的API條進一步證實。將培養(yǎng)結果通知病兒母親,據(jù)她說病兒已完全恢復。
問題:
145.該病原菌自然定居在什么部位?
146.由于全家人均健康,該病原菌最有可能從何而來?如何預防該菌感染?
147.你將給予病兒哪些藥物治療?用藥前是否需要做藥敏試驗?為什么?
148.這種感染有持續(xù)帶菌狀態(tài)嗎?
[題141]染色檢查糞便中有無白細胞,并做隱血試驗。
[題142]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產(chǎn)氣莢膜梭菌、臘樣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但很少見,因無嘔吐發(fā)生、志賀菌、沙門菌、彎曲菌。較少見的細菌有:小腸結腸炎耶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已知產(chǎn)生毒素的細菌有:霍亂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chǎn)氣莢膜梭菌、大腸桿菌的某些菌株、副溶血性弧菌。已知引起炎癥的細菌有:志賀菌、沙門菌、彎曲菌、大腸桿菌某些菌株、小腸結腸炎耶氏菌。
[題143]取糞便做培養(yǎng)。不需做血培養(yǎng),因病兒無寒顫,無血壓降低等敗血癥癥狀。除非有特殊指征如家庭內(nèi)接觸或旅游,否則在此階段不需做寄生蟲卵和成蟲檢查。
[題143]志賀菌、沙門菌和彎曲菌。
[題144]志賀菌。
[題145]人胃腸道。動物不是志賀菌的儲存宿主,是沙門菌的儲存宿主。
[題146]可能來源于幼兒園的幼兒伙伴。細菌性痢疾在兒童中很常見,因為兒童階段尚未養(yǎng)成良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檔節(jié)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方條磁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太陽能交通燈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吸塵器滾輪地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包裝熱收縮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五色石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鱈魚保鮮劑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送布輪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草藝品手把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電動伺服閥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年新疆區(qū)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拘留所教育課件02
- 《管理學基礎》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短視頻:策劃+拍攝+制作+運營課件(完整版)
- 基金會財務報表審計指引
- 藍色卡通風好書推薦教育PPT模板
- 2022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解析
- 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畢業(yè)設計46
- 智能化系統(tǒng)培訓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課時作業(yè)本有答案
- 機器視覺論文英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