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技術來襲法律是進是退_第1頁
互聯技術來襲法律是進是退_第2頁
互聯技術來襲法律是進是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互聯技術來襲法律是進是退

手機與互聯網契合的關鍵是轉碼技術(WAP)的實現。轉碼技術是服務商在為不能直接閱讀WEB頁面的手機用戶提供服務時,根據用戶的指令,對第三方網站頁面信息進行緩存,去除不能在手機上瀏覽的內容和無法用WAP標記語言描述的內容,通過對頁面的適配以實現絕大多數手機均能閱覽。以傳輸技術為例,因手機終端與傳統(tǒng)PC存在巨大差異,互聯網站點均按傳統(tǒng)PC的能力設計網站頁面(即WEB頁面)。根據調查,有大約不超過10%的手機能夠直接閱讀WEB頁面,剩余的90%手機必須通過其他方式閱讀:即依靠搜索引擎等網絡服務提供商,抑或是通過安裝手機瀏覽器等軟件(其中只有不超過30%的手機能夠安裝第三方瀏覽器軟件,剩余只能依靠搜索引擎等提供服務),而兩種服務的實現都離不開轉碼技術的應用。如同以往新技術出現伊始的情形一樣,轉碼技術的應用同樣帶來不少法律問題。從已經引發(fā)的一些法律糾紛看,已經有法院表現出對轉碼技術的否定態(tài)度。例如在“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訴百度公司”的訴訟中,上海市盧灣區(qū)法院就認為,應用WAP轉碼技術,使百度公司的服務已經超越了搜索引擎服務,屬于復制、上載、傳播的行為,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免責情形,構成直接侵權。我國司法實踐傳遞出來的這種信息似乎與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不相一致,更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立場和態(tài)度相去甚遠。在如何對待轉碼技術的應用方面,雖然歐洲的做法略顯保守,但是,仍舊對其發(fā)展給予肯定和扶持的立場。而美國立法和司法,則旗幟鮮明地鼓勵和保護新技術發(fā)展立場。1995年,在NETCOM案件中,法院不顧之前判例和政府文件均要求網絡服務商承擔直接侵權責任的先例,認為網絡服務商無需承擔直接侵權責任,形成了避風港原則的雛形,并在1998年通過立法正式成為《千禧年數字版權法案》(DMCA)。在該法的立法報告中,美國國會直接寫明了該法的立法目的:推動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平衡權利人、網絡服務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正是這種鼓勵發(fā)展的精神,使美國的法律具有了充分的活力,為其高科技產業(yè)特別是互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至今日,互聯網公司排行榜的領先位置均被美國企業(yè)牢牢占據,無論從技術先進性、市場占有率、財務數據、股票市值等各個角度考察,其均遠遠領先于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qū)。日前,針對移動互聯網前沿技術的法律問題,清華大學網絡行為研究所和清華大學法學院聯合組織了一場研討會,邀請了眾多技術和法律專家,就WAP轉碼等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特征與法律性質進行研討。研討中,移動互聯網技術專家均認為在智能手機替換現有的非智能手機之前,為實現非智能手機對WEB頁面的閱讀,使用WAP轉碼技術是必要的、無法替代的,使用此技術就必然存在臨時的復制和緩存。通過轉換后向手機用戶提供,必然要生成一個包含服務提供商域名的鏈接地址,否則就等于假冒第三方網站的域名而自行向用戶提供內容。而且由于WEB頁面包含信息與內容與WAP傳輸協議的不兼容性,對第三方網頁的展現形式必然會做出調整、刪減。不過,由于缺少國家或行業(yè)標準,各服務商均自行制定調整的標準,展現的形式各有差異。孟德斯鳩曾經指出,法是理性的產物,法的精神中必然包含著人類對理性的終極理解。人類理性所以偉大崇高,在于它能夠很好地認識到法律所要規(guī)定的事物應該和哪一個體系發(fā)生主要的關系,而不致攪亂了那些應該支配人類的原則。我們不能寄希望于法律規(guī)定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必須理解法律的精神,根據法律理性的分析,判斷新生事物的合法性。如是,方能賦予法之活力,推動法律的發(fā)展與進化。當出現新生事物挑戰(zhàn)時,不應只是就某一條法律孤立地進行分析,應當將其納入一個整體來看,分析立法者的意圖和價值,進行新的解釋與應用?!缎畔⒕W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對于適用避風港的條件采取的是窮盡式列舉,未給立法之后出現的新形式提供兜底式保護。根據對其進行整體的理性分析,可以看出,立法者確立互聯網服務商適用避風港保護的條件是:只要一項技術是中立的、不替代第三方、對社會整體價值具有正向作用,它就應當享有避風港的保護。而如果一項技術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其更應該享受避風港的保護。在互聯網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國的司法機關曾以理性分析的方式,做出過一些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判決,例如,在互聯網發(fā)展的最初階段,在“劉京勝訴搜狐”、“葉延濱訴搜狐新浪”等案件中,在“避風港原則”尚未進入中國立法的情況下,法院認為,對無法控制第三方網站的搜索引擎服務商不構成直接侵權。而在王路訴雅虎快照的案件中,法院更是在避風港已經成為立法、此技術已受保護之時,從技術的性質與法律規(guī)定的本意角度分析,將其納入避風港的保護范圍。這些判決,體現了法律的理性精神,賦予法律以活力,使既往制定的法律能夠適應不斷前行的社會發(fā)展的腳步。轉碼技術是目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無法繞過的一項技術,采用此項技術的服務提供者使近90%的手機用戶得以正常獲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