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六昆蟲的腹部及體壁構造_第1頁
實驗六昆蟲的腹部及體壁構造_第2頁
實驗六昆蟲的腹部及體壁構造_第3頁
實驗六昆蟲的腹部及體壁構造_第4頁
實驗六昆蟲的腹部及體壁構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六昆蟲的腹部及體壁構造第一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主要內容腹部的特點(與胸部相比)腹部的基本構造腹部的變化腹部的生殖附肢昆蟲腹部的非生殖附肢昆蟲體壁構造第二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1.腹部的特點(與胸部相比)沒有運動的附肢。附肢多數(shù)退化,僅保持著生殖附肢,少數(shù)留有尾須。結構簡單,只有背板和腹板,無側板,有側膜。節(jié)與節(jié)之間有發(fā)達的節(jié)間膜,可以拉長和縮短。(有利于代謝活動可以產卵繁殖)一般腹部都比較細長。第三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腹部的基本構造

昆蟲腹部的原始節(jié)數(shù)應為12節(jié)(11個體節(jié)和1個尾節(jié))。在現(xiàn)代昆蟲中,僅見于一些昆蟲的胚胎期和原尾目的成蟲,其它昆蟲至多有11節(jié),一般有9~10節(jié)。2.1腹部的節(jié)數(shù)第四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部分雙翅目和膜翅目青蜂科的可見腹節(jié)只有3~5節(jié)。在膜翅目細腰亞目中,原始第一腹節(jié)并入胸部,成為胸部的一部分,叫并胸腹節(jié)。第五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2腹部的分區(qū)

生殖前節(jié)或稱臟節(jié)。包括腹部第一至七腹節(jié)(雌蟲)或第八腹節(jié)(雄蟲),其構造簡單一致,但膜翅目細腰亞目的生殖前節(jié)是從原始第二腹節(jié)開始。在模式情況下,每節(jié)兩側各有氣門1對。昆蟲的腹部常根據(jù)外生殖器的著生位置分為三段。第六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生殖節(jié)包括腹部第八至九兩個腹節(jié)(雌蟲)或僅第九腹節(jié)(雄蟲),其構造復雜,著生有外生殖器。大部分有翅亞綱昆蟲和無翅亞綱纓尾目的雌蟲,生殖孔大多位于第八和第九腹板間,少數(shù)位于第七腹板后或第八腹板上,甚至有些位于第九腹板上或腹板后;有的昆蟲有兩個生殖孔,分別位于第八腹板和第九節(jié)腹板后緣,分別稱為交配孔和產卵孔。雄性的生殖孔一般位于第九與第十腹板間的陽具端部。第七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生殖后節(jié)通常只包括第十至第十一腹節(jié),在原尾目昆蟲中還包括第十二腹節(jié)。第十一腹節(jié)又叫臀節(jié)(analsegment),肛門位于該節(jié)末端,其背板稱肛上板(epiproct)、側腹面的兩塊稱肛側板(paraprocts)。部分種類第十一腹節(jié)上生有1對附肢,叫尾須(cerci)。

第八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3.腹部的變化腹部的變化背板、腹板大小相等,氣門居中。背板大,腹板小,氣門居下。背板小,腹板大,氣門居上。側背板:背板很大,向兩側擴展,在側膜位置上。側腹板:腹板很大,向上擴展,側板與腹板愈合,形成側腹板。肛上板:最后腹節(jié)的背板往往在肛門的上方。肛側板:最后腹節(jié)的腹板很小,在肛門的兩側。第九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腹部的生殖附肢

昆蟲的外生殖器是昆蟲生殖系統(tǒng)的體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和產卵的器官統(tǒng)稱,主要由腹部生殖節(jié)上的附肢特化而成。雌性的外生殖器稱為產卵器;雄性的外生殖器稱為交配器。4.1產卵器(1)基本構造常為管狀構造,由3對稱為產卵瓣的瓣狀構造組成。第十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第8腹節(jié)上的產卵瓣稱第1產卵瓣或稱腹產卵瓣,也有人叫第1生殖突,它著生在第1副瓣片或稱第1生殖突基節(jié)上。第9腹節(jié)上的相應構造稱第2產卵瓣或稱內產卵瓣,也有人稱第2生殖突,它著生在第2副瓣或稱第2生殖突基節(jié)上。第2副瓣上向后伸出的瓣狀外長物叫第3產卵瓣或稱背產卵瓣。第十一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2)功能產卵。有些昆蟲的產卵器特化,而使功能變化,如蜜蜂、胡蜂等的產卵器變成了自衛(wèi)或進攻獵物的器官。第十二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不同類型的昆蟲具有不同形狀的產卵器,低等昆蟲(如原尾目、蜉蝣目昆蟲)無特化的產卵器,而是由兩條輸卵管分別開口于第7腹節(jié)腹板后緣,它們具有1對產卵孔,這是產卵器的原始類型。(3)產卵器的變異與適應

高等昆蟲僅具1個產卵孔,其產卵器的形態(tài)與產卵的方式與習性相適應,如:第十三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蝗蟲:錐狀產卵器,產卵在土中。蟋蟀:針狀(矛狀),產卵在植物組織里。螽斯:劍狀或刀狀,產在組織或土里。蚱蟬:針狀,產在嫩的樹皮下或土里。薊馬:鋸齒狀,產卵在表皮底下。第十四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姬蜂類的產卵器細長,產卵時產卵器刺入寄主體內而將卵產于寄主體中,甚至可將產卵器插入樹干上的蟲孔,把卵產在蛀干害蟲如天體幼蟲體內。第十五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但是實蠅的偽產卵器末端尖銳而堅硬,可刺入果實內產卵;一些土棲天牛的偽產卵器為堅硬的細管狀,可插入土中或樹皮下產卵。

鱗翅目、鞘翅目和雙翅目昆蟲都無特化的產卵瓣,產卵器是由腹部末端可以伸縮的幾節(jié)變細形成,產卵時可以伸出很長,稱為偽產卵器。這類昆蟲的卵一般只能產在縫隙或動植物體表面。第十六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4.2交配器昆蟲的雄性外生殖器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比較原始的昆蟲如原尾目、蜉蝣目及部分革翅目昆蟲所具,其外生殖器具有成對的陽莖,在蜉蝣目中,成對的陽莖有時部分愈合。(1)雄性外生殖器的類型第十七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另一類為多數(shù)有翅亞綱的昆蟲所有,陽莖為單一的管狀或葉狀構造;比較原始的螳螂目、蜚蠊目昆蟲的陽莖為幾個葉狀突起,稱為陽莖葉;而大部分有翅亞綱昆蟲的陽莖大體呈管狀。顯然,單一陽莖是由成對陽莖演化而來。值得指出的是蜻蜓目昆蟲的陽莖退化,以第2或第3腹節(jié)上次生交尾器代替陽莖。第十八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

(2)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構造昆蟲的雄性外生殖器主要由陽莖和抱握器兩部分組成。第十九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陽莖位于下生殖板形成的生殖腔內,是第九腹節(jié)腹板后節(jié)間膜的外長物,生殖孔開口在它的末端。陽具一般為管狀或錐狀構造,大多包括陽莖基和陽莖體兩部分。陽莖基一般為環(huán)形或三角形,兩側常具突起稱為陽莖側葉。在部分蛾類中,陽莖側葉特化成抱握器。陽莖體的結構復雜,表面有時有葉狀、鉤狀或刺狀突起,端部有可以翻縮的陽莖端。交配時,在血液壓力的作用下,陽莖端膨脹插入雌蟲體內。

第二十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在蜻蜓中,原來位于第九腹節(jié)的陽莖退化,但生殖孔仍開口于退化的陽莖上,后生的陽莖發(fā)生于第二或第三腹節(jié)的腹面并和一儲精囊相通。交配前,雄蟲將腹末前彎,使第九腹節(jié)的生殖孔對接于后生陽莖的儲精囊口,精子由生殖孔注入儲精囊中。交配時,雄蟲以尾須夾住雌蟲頭部或胸部,雌蟲腹端前彎與雄蟲交配器相接。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抱握器是著生在第9腹節(jié)上的棒狀、葉狀或其他形狀的突出物;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它是第9腹節(jié)的附肢,有人認為它是陽基側突演變而來。除蜉蝣目昆蟲的抱握器外,一般不分節(jié),常為1對對稱的結構,有時僅有1個,個別種類抱握器消失。以前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抱握器在交配時起抱握雌蟲的作用,但據(jù)筆者觀察,至少半翅目昆蟲的抱握器在交配時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陽莖的運動。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昆蟲腹部的非生殖附肢

是由腹部第十一腹節(jié)上的附肢演化成的一對須狀外長物,存在于部分無翅亞綱和有翅亞綱中的蜉蝣目、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竹節(jié)蟲目、直翅目和革翅目等較低等的昆蟲中。尾須上著生有許多感覺毛,主要司感覺作用。5.1尾須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但是,革翅目昆蟲的尾須骨化成尾鋏,具有防御敵害和折疊后翅的功能;毛翅目昆蟲的尾須成為雌性外生殖器構造的一部分。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在纓尾目和蜉蝣目中,一對尾須之間還有一根與尾須相似的、由末端腹節(jié)背板向后延伸而成的細長分節(jié)的外突物,稱中尾絲。中尾絲不是附肢。

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2無翅亞綱昆蟲腹部的附肢

廣義無翅亞綱的昆蟲除了部分種類生殖后節(jié)上具尾須外,成蟲臟節(jié)亦有成對的附肢,這是無翅亞綱區(qū)別于有翅亞綱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彈尾目腹部的附肢

彈尾目昆蟲腹部的第一、三、四或五腹板上生有特化的三對附肢,分別稱為粘管(又稱腹管)、握彈器和彈器(又稱叉狀器),三者共同組成了彈尾目的彈跳器官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纓尾目和雙尾目昆蟲腹部的第二至第九腹節(jié)上各有1對附肢,每一對附肢包括一塊位于側腹面的肢基片,在肢基片上著生有一根可活動的刺突,刺突內側有1~2個能伸縮的泡。纓尾目、雙尾目腹部的附肢雙尾目纓尾目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原尾目昆蟲第一至三腹節(jié)上各有一對短小的圓柱狀的附肢。

原尾目腹部的附肢的附肢原尾目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5.3有翅亞綱昆蟲幼期腹部的附肢

蜉蝣目和部分廣翅目昆蟲幼期生活在水中,其腹部的附肢多與呼吸或水中的運動有關,如蜉蝣稚蟲腹部前7節(jié)的背板與腹板間的骨片上分別有1對氣管鰓;廣翅目泥蛉屬幼蟲腹部第1至第7節(jié)兩側各具1對分節(jié)的附肢。

有翅亞綱昆蟲只有在幼期才有與行動有關的附肢。這些附肢可分為兩大類。水生有翅亞綱昆蟲幼期腹部的附肢第三十頁,共三十三頁,2022年,8月28日陸生有翅亞綱昆蟲幼蟲腹部的附肢鱗翅目、長翅目、部分膜翅目昆蟲的幼蟲的腹部具有可以用于行走的附肢,稱腹足。鱗翅目幼蟲的腹足常有5對,分別著生在第3至第6腹節(jié)和第10腹節(jié)上,其中第10腹節(jié)上的足又稱臀足。長翅目幼蟲的腹足5對。膜翅目葉蜂類幼蟲的腹足為6—8對,有的多達10對。這些腹足的構造簡單,由亞基節(jié)、基節(jié)與趾組成。鱗翅目幼蟲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