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上的領土PPT教程_第1頁
國際法上的領土PPT教程_第2頁
國際法上的領土PPT教程_第3頁
國際法上的領土PPT教程_第4頁
國際法上的領土PPT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法上的領土第一節(jié)領土概述第二節(jié)領土的取得和變更第三節(jié)國家邊界和邊境制度第四節(jié)兩極地區(qū)

第一節(jié)領土概述

GeneralIntroductiontoTerritory一、領土的概念二、領土的意義三、領土的組成一、領土的概念

領土是地球上隸屬于一國主權支配下的特定部分,是國家的要素之一,國家在這確定的領土范圍內行使主權,包括對領土范圍內一切人、物、事行使管轄權和對領土內的資源享有永久的所有權二、領土的意義1、領土是構成國家的基本要素之一2、國家及其居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3、國家行使主權對象和空間摩納哥面積:1.96平方公里,北京市區(qū)面積的1/375

人口:35657人(2005年),約為北京人口1/420

位置:地中海地區(qū)法國Riciera

簡介:位于歐洲西南部,三面被法國包圍,南面瀕臨地中海。邊境線長4.5公里,海岸線長5.16公里。地形狹長,東西長約3公里,南北最窄處僅200米。境內多丘陵,平均海拔不足500米。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夏季干燥涼爽,冬季潮濕溫暖。年均氣溫為16℃,年均降水量為500-600毫米。三、領土的組成

(一)組成1、領陸:是指國家疆界以內的全部陸地,包括國家主權管轄下的全部大陸和島嶼。領陸是領土的最基本部分,國家對領陸行使完全的主權,正如羅馬法律格言所言,“有土地者,土地的上面和下面也屬其所有”。在國際法上,沒有領陸即沒有領水,也就沒有領陸及領水的地下和領空。領陸如發(fā)生變動,附隨于領陸的領水和領空也隨之變動。三、領土的組成

(一)組成2、領水(territorialwaters),指國家主權管轄下的全部水域。領水包括陸地疆界以內的水域和與陸地疆界鄰接的一帶海域,即:

內陸水——領陸內的水域(河流、湖泊和內陸海)

沿岸的內海水——海港、內海灣、內海峽、河口灣、領?;€向海岸一面的海域。領海三、領土的組成

(一)組成3、領空(territorialairspace),是指處于國家主權管轄下的領陸和領水上的空氣空間。國家在領空有完全的主權。領空的最高度,迄今尚未確定。三、領土的組成

(一)組成4、底層領土(territorialsubsoil),指領陸和領水的底土,包括地下水、水床和資源等。底層領土完全受國家主權管轄和支配。

上述四個部分共同構成作為一個整體的國家領土,統(tǒng)一處于國家主權的完全支配之下。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

內河、內陸水湖泊或內陸海通洋運河內水國際河流(界河、多國河流、國際化河流)內海水內海灣和內海峽領海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1、內水內水(internalwaters)可分為內陸水和內海水,指國家領陸內以及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的水域,包括一國境內的河流及其河口與港口、運河、湖泊或內陸海及內海灣、內海峽等內海水。

(1)內海水。內海水,又稱內海,指領?;€起向內至陸岸間的海域,含內海灣和內海峽。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2)內陸水。內陸水指領陸內的水域,包括內河、湖泊或內陸海(lakeorinlandsea)、通洋運河(inter-oceaniccanal)和界河(boundaryriver)、多國河流(multi-nationalriver)等國際河流(internationalriver)。領陸內的水域,其法律地位和領陸完全相同,除因條約另有規(guī)定,外國船舶非經許可不能進入,獲準進入內陸水域的外國船舶必須遵守該國的法律并受該國法律保護。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1)內河通過一國境內的河流,即從河源到河口完全流經一國的河流,稱為內河,屬于沿岸國的內水,是沿岸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內河完全處于一國主權之下,國家對內河的管理和使用享有完全的、排它的權利,除非經許可或另有條約約束,任何外國船舶均不得進入其內河。

2)國際河流分隔或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河流,常稱為國際河流。從國際法意義上看,國際河流按其法律性質還可為界河、多國河流和國際化河流:

A.界河,即國界河流,如黑龍江、鴨綠江,是分隔兩個國家并作為其國界的河流。分隔兩個國家的界河是分屬于沿岸國家的內水,沿岸國對其所領有的一側水域行使管轄權,界河的利用依習慣和協(xié)定處理。中俄界河黑龍江(鶴崗蘿北縣段)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B.多國河流如怒江—薩爾溫江,是指通過數(shù)國領土但不對非沿岸國開放的河流。多國河流的各沿岸國,對流經其領土的一段水域享有主權,但在行使此項權利時,須顧及其他沿岸國的利益,不得濫用;沿岸國可禁止非沿岸國船舶在其水域航行,但根據平等互惠原則,沿岸國對同一河流的其他沿岸國的船舶應允許無害通過。

薩爾溫江——怒江發(fā)源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安多縣境內、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南麓的將美爾崗樓冰川。源流稱納金曲,向南流經安多入錯那湖,過那曲縣東流稱那曲,與右岸支流姐曲匯人后稱怒江,而后漸折南流,穿行于左岸他念他翁山一怒山與右岸念青唐古拉山一伯舒拉嶺一高黎貢之間,在云南省境內與東面的瀾滄江平行向南流,至云南潞西縣的南信河口出中國國境,進入緬甸,入緬甸后始稱薩爾溫江。薩爾溫江向南流經撣邦(Shan)高原,至毛淡棉(Moulmein)附近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Audaman)海。見薩爾溫江一怒江水系示意圖。從河源至人海口全長3240km,總流域面積32.5萬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約8000m3/s,多年平均徑流量2520億m3。

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C.國際化河流,如多瑙河,即流經多國,有出???,其法律地位由國家間協(xié)議決定的河流。規(guī)定國際化河流法律地位的條約一般有如下共同規(guī)則:

a.流經各沿岸國的部分仍屬各該國主權所有,但對一切國家的商船開放;

b.各國的國民、財產及其船舶享有平等待遇;

c.沿岸國對于通過其領土的那段河流行使管轄權,特別體現(xiàn)于警察、衛(wèi)生、關稅等事項;沿岸國負責管理和維護在其管轄下的河流部分,并得為維持和改善河道航運條件征收公平的捐稅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d.沿岸國保有“沿岸航運權”,外國商船不得從事同一沿岸國各口岸間的航運業(yè)務;e.非沿岸國的軍艦不享有自由航行權;f.由特別設立的國際委員會制定必要的、統(tǒng)一的管理規(guī)章,保障河流的航行自由。沿岸國對上述水域擁有與對其陸地領土一樣的完全主權。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3)通洋運河,即在一國境內以人工開鑿的溝通公海的可航水道,這類運河在世界上共有三條:

A.基爾運河。它是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全部流經德國的水道,1896年由德國開通,屬于其內水。

1919年凡爾賽和約曾規(guī)定,德國承擔運河國際化的義務,平等地向所有與德國保持和平關系的國家的商船和軍艦自由開放。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B.蘇伊士運河。

1869年運河鑿通后,先由法國、其后由英國控制。

1888年,英、法、德、土耳其(當時埃及屬于土耳其)等九國簽訂了《關于蘇伊士運河自由航行公約》(《君士坦丁堡公約》),規(guī)定運河實行中立化,無論平時或戰(zhàn)時均對一切國家的商船和軍艦開放。

1956年,埃及政府宣布對蘇伊士運河公司實行國有化。隨后,埃及政府發(fā)表宣言,申明尊重1888年《君士坦丁堡公約》規(guī)定的運河自由航行的原則,保證一切國家的船舶自由航行,并設立運河管理局作為專門管理機構;運河自此成為埃及內水,由埃及對其行使完全的、排他的管轄權。

蘇伊士運河(theSuezCanal)23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C.巴拿馬運河。該運河位于巴拿馬境內,是橫貫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國際水道,具有顯要的經濟價值和戰(zhàn)略地位。

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宣布獨立,美國3天后即予承認;11月18日,巴美締結《關于開鑿通洋運河的條約》,作為美國保障巴拿馬獨立的條件,巴將建造運河所需的地帶及運河兩岸各5英里寬的土地讓給美國永久占有、使用和控制,以便修筑、管理和保護運河。

1977年9月,美巴終于締結了新的運河條約。條約規(guī)定,自條約生效之日起至1999年12月31日止,由巴逐步對運河區(qū)實行管轄;運河區(qū)的司法、移民海關、郵政等事項交由巴管理;在區(qū)內升巴國旗;巴授予美在條約生效期間經營管理、維修、保護運河與航行的必要權利;防務由巴參與、美負主要責任。新條約期滿后,巴自2000年開始完全控制運河及運河區(qū)。

巴拿馬運河(thePanamaCanal)25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4)湖和內陸海。湖和內陸海都是在陸地內的水域,都是沿岸國領土的一部分,由沿岸國主權管轄。有些湖和內陸海瀕臨兩個和兩個以上國家的領土,和位于兩國的邊界線上,這些湖和內陸海除另有協(xié)議外,應屬于所有沿岸國,通常以湖或內陸海的中心為界,分別由各沿岸國管轄。凡是涉及幾個沿岸國的湖和內陸海,其法律地位都是由有關沿岸國的協(xié)議或者依國際條約確定的。三、領土的組成

(二)領水的構成2、領海。領海指沿海國的主權及于其領土及其內水以外鄰接的一帶海域。沿海國對其領海享有主權,其他國家的船只享有無害通過權。有些國家的領土沒有海岸,稱為內陸國,其領土就無領海這一部分。

中國領海圖28

第二節(jié)領土的取得和變更

TheAcquisitionandChanging

oftheStateTerritory一、領土取得和變更的含義二、傳統(tǒng)國際法關于領土取得的方式三、現(xiàn)代國際法關于領土取得和變更的方式四、對領土主權的限制一、領土取得和變更的含義

國家因某種自然或人為的原因而取得或喪失領土,從而使國家領土發(fā)生變化。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一)先占(occupation)

(二)時效(prescription)

(三)割讓(cession)

(四)征服(conquest)

(五)添附(accretion)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一)先占——概念又稱占領,指國家占有無主土地而取得領土主權。國家占領了一塊"無主地",并在其上建立了"有效占領",就在法律上取得了該地的主權。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一)先占——基本要素1、主體:國家,只能以國家的名義來占取,私人的占取行為只有經國家的事先授權或事后追認,才能視為國家的占取行為;2、客體:無主地,即從未被占有或不屬于任何國家所有的土地,或曾一度屬于一國所有但后來又被該國拋棄的土地,或雖有土著部落居住但還未形成“文明”國家的土地,在社會和政治上有組織的部落或民族居住的土地除外;3、主觀要件:先占國必須明確作出對無主土地占領的意思表示,如發(fā)表聲明、宣言或通告等方式向別國表明占領意圖。4、客觀要件:占領的方式必須是“有效占領”。

“有效占領”是指適當?shù)匦惺够虮憩F(xiàn)主權,通過立法、司法或行政管理行為實行有效的占領或控制,如對該地移民定居、在該地建立行政管理機構、宣布主權并行使管轄,等等。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二)時效——概念

時效(取得時效)是根據有效控制原則來確定領土的歸屬,指國家持續(xù)并安穩(wěn)地占有原本不正當或非法占有的某些土地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從而取得該土地的主權,簡言之,長時間不受干擾的非法占有他國領土導致取得合法權利。時效制度原是民法上的制度,傳統(tǒng)國際法用它作為國家取得領土的一種方式,但它不同于國內民法中的時效:其占有不以善意和合法為前提;其時效無確定期限,需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在國際法理論上曾有以50或100年作為期限的主張,但沒有獲得普遍接受。。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二)時效——基本條件1、侵占國長期不受干擾地行使主權;2、被被占國和其他國家默認以至于造成一種一般信念認為現(xiàn)狀符合國家秩序。由于非法占有和無確定期限這兩個因素,時效的適用向有爭議,時效原則并沒有為大部分學者所接受,有些判例認可,有些判例否認。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三)割讓

指一國根據條約把部分領土的主權轉移給另一個國家。割讓有強制性的和非強制性之分:非強制性割讓是在自愿基礎上的買賣、贈予或交換領土,例如1867年沙俄以720萬美元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強制性割讓通常是戰(zhàn)爭的結果,戰(zhàn)敗國依和約無償?shù)貙⑵漕I土轉移給戰(zhàn)勝國,例如1895年日本以《馬關條約》強迫中國割讓臺灣。歷史上在以戰(zhàn)爭作為解決國家間爭端的方式時,這種割讓時有發(fā)生。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四)征服

亦稱兼并,是指一國以武力占有他國部分或全部領土而取得主權,通常指戰(zhàn)爭結束后戰(zhàn)勝國把戰(zhàn)敗國滅亡而兼并其領土。它與強制性割讓的惟一區(qū)別在于無需締結條約。按照傳統(tǒng)國際法,有效的征服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征服國有征服之意并宣告之;

2、被征服國及其盟國已放棄收復失地或停止反抗。

以征服滅亡去取得他國的領土,這本身就是侵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因此,以征服而取得被征服者的領土主權,是現(xiàn)代國際法所不允許的。二、傳統(tǒng)國際法規(guī)定的領土取得的方式

(五)添附是指由于自然的或人為的因素而形成新土地。按照習慣規(guī)則,由于添附而形成的領土增加,有關國家當然地取得該增加部分的主權而不必采取任何特別步驟。

1.自然添附,例如河口形成三角洲,領海內出現(xiàn)新島嶼以及海岸產生漲灘,原有河床廢棄等

2.人工添附,例如填海造地而使領海向外延伸,從而增加領土。又如堤堰、防波堤、人工島嶼等,這些都使沿岸國的領土范圍擴展,自然添附歷來被視為取得領土的一種合法方式;人為添附只要不侵害相關國家的權利,也被視為合法,但《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一國的近海設施和人工島嶼、在專屬經濟區(qū)、大陸架及公海上建筑的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不構成領土添附。三、現(xiàn)代國際法關于領土取得和變更的方式(一)交換領土是指有關國家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協(xié)商交換一定的領土或對邊界作某些調整,多發(fā)生在邊境地區(qū),為了便于邊境管理和適應當?shù)氐臍v史條件,有關國家在自愿基礎上交換其部分領土這是符合國家主權和民族自決權的原則的。例如1960年中國將猛卯三角地交緬甸管轄,緬甸則把班洪、班老兩部落的管轄區(qū)劃給中國。三、現(xiàn)代國際法關于領土取得和變更的方式(二)收復失地國家為恢復其對某些領土的歷史性權利而收回被他國侵占的領土。例如1945年中國收復被日本占領的臺灣。1943年中、美、英三國首腦“開羅宣言”中明確規(guī)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中、英、美“波茨坦公告”規(guī)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三、現(xiàn)代國際法關于領土取得和變更的方式

(三)民族自決原殖民地、委任統(tǒng)治地、托管領土實現(xiàn)民族自決(self-determinationofpeoples)而成為新獨立國家。民族自決是國際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現(xiàn)代國際法上主要的領土變更方式之一。一般地,殖民地人民因獨立而取得的領土主要是民族獨立前所居住的地區(qū),或者“非殖民化”以后的托管領土。三、現(xiàn)代國際法關于領土取得和變更的方式(四)全民公決(referendum)

是指在爭議地區(qū)由當?shù)鼐用褚酝镀狈绞經Q定有關領土的歸屬,這是尊重居住于該領土上的人民的意志的一種變更方式。合法有效的公民投票應具備三項條件:有合法和正當理由;

沒有外國干涉、威脅或操縱;應有國際監(jiān)督投票。(五)歸還領土四、對領土主權的限制(一)領土主權的內涵與內容國家對其領土范圍內的人、事、物的最高權力,稱為領土主權(territorialsovereignty)。國家在其領土范圍內行使最高的、排他的權力。

古羅馬法律格言:“領土上的一切均視為屬于領土”“所有在我領土上的人均系我之臣民”

包括一下內容:

1、國家對其領土享有所有權或領有權。國家對其領土享有最高的擁有權、使用權和處分權。

2、國家在領土范圍內享有屬地管轄權。

3、國家對領土內的自然資源享有永久的、排他性的主權。國家對其領土范圍內的一切土地和資源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非經該國同意,任何國家或任何個人都不得加以侵犯。4、國家領土不可侵犯。(1)不得以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破壞一國的領土完整;(2)國家邊界不容侵犯;(3)一國領土不得成為軍事占領之對象;(4)使用威脅或武力取得領土的行為是非法的,對以此方式取得的領土不予以承認。四、對領土主權的限制(二)領土主權行使的限制對國家領土主權的限制,實際上是對國家行使領土主權的限制。在國際法上,國家領土主權的行使通常受到兩個方面的限制:

1、受國際習慣的限制(1)一國行使其領土主權須以不損害他國領土主權和國際共同利益為限;1941年美國和加拿大特雷爾冶煉廠仲裁案

特雷爾是位于加拿大的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一家冶煉廠,排放的二氧化硫煙霧對美國華盛頓州造成財產損害。1935年,美加兩國將此糾紛交由一個比利時人任主席和美、加各一人任仲裁員的仲裁庭裁決。仲裁庭分兩次裁決。

在1938年的第一次裁決中,仲裁庭判定冶煉廠的煙霧對華盛頓州造成了損害并裁決加拿大對美國賠償7.8萬美元。

在1941年的第二次裁決中,仲裁庭作出了一項有名的聲明:“根據國際法以及美國法律原則,任何國家也沒有權利這樣地利用或允許利用它的領土,以致其煙霧在他國領土或對他國領土上的財產和生命造成損害?!?/p>

此案是國際法史上第一起跨國界環(huán)境賠償案例,它宣布一國應對其危害他國環(huán)境的行為承擔國家責任的原則為許多的國際法文件采用。四、對領土主權的限制(2)各國不得利用其領土作為對他國進行顛覆活動或其他犯罪的基地(1946年《國家權利義務宣言草案》第四、七條,1970年《國際法原則宣言》第一項原則均有類似規(guī)定)。(3)國家在利用邊界河流、多國河流的時候,或在利用其邊境土地的時候,不應損害鄰國的利益。(4)國家在開發(fā)和利用其海域資源的時候,應考慮他國在該海域的傳統(tǒng)權利,不應加以侵犯。(5)國家領海、群島國的群島水域應允許外國船舶無害通過。四、對領土主權的限制

2、受條約的限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