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基訓答案_第1頁
歷史基訓答案_第2頁
歷史基訓答案_第3頁
歷史基訓答案_第4頁
歷史基訓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課前預習

1.北平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毛澤東五星紅旗義勇軍進行曲

2.1949101開國大典

3.新紀元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獨立自主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

4.1951和平解放西藏統(tǒng)一課堂練習一、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時刻銘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體現了居安思危的理念。答案是C。

2.D3.B4.C5.D6.B,二、(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體會議。

(2)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對應的浮雕藝術作品序號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圖四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圖三、圖四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圖一、圖二、圖三、圖四(3)如: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4)如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美術作品《愚公移山》等。學習延伸一、1.D2.D3.B

二、“新”字的內涵:國家獨立自主、人民當家做等。三、重大歷史事件: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五四運動、開國大典。認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四、最早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是周恩來;確定國歌的過程是民主的;誕生在抗日戰(zhàn)爭背景下的《義勇軍進行曲》在國內、國際上有著廣泛影響;偉大的音樂作品不僅生動地反映了歷史,而且所蘊含的精神能夠深刻地影響后人;等等。第二課

第2課最可愛的人課前預習

1.中國(我國)

2.195010彭德懷中國人民志愿軍19533.黃繼光邱少云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最可愛的人課堂練習一、1.B2.A3.D4.D5.C6.D7.A二、(1)因為這“消失在滔滔的鴨綠江水中的14萬年輕的生命”換取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新中國的建設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言之有理即可)(2)如“偉人的兒子”是指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他也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等。(3)如歌曲《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等等。學習延伸

一、1.C2.(1)甲午戰(zhàn)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抗美援朝。黃繼光、邱少云等。(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即可)(3)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原則;反對各方任何激化矛盾的舉動,勸和促談,維護朝鮮半島穩(wěn)定;推動聯合國在維護半島和平上發(fā)揮積極作用;等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3.(1)順序:ADBC(2)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正確道路。題詞B。

(3)題詞C: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聲望,為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題詞D: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洗雪了百年恥辱,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礎。(分別答出兩點即可)(4)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決策和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是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符合題意即可)二、(1)圖一:抗日戰(zhàn)爭勝利。圖二: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2)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人民群眾的支持、人民軍隊的英勇戰(zhàn)斗等。(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言之有理即可)三、時代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是偉大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泉等

第3課土地改革課前預習

1.封建土地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23.封建土地制度人民政權農村生產力工業(yè)化

課堂練習

1.B2.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反映了土地改革將土地分給農民,農民擁有了對土地的所有權。所以答案是A。

3.B4.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數據中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導致1951年、1952年糧食產量變化的事件是土地改革的完成。所以答案是D。

5.B6.C

二、(1)封建土地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因為這次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

學習延伸一、1.A2.D

二、(1)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獎勵耕織,勸課農桑。(2)《齊民要術》。筒車、曲轅犁。(3)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三、例如:人民民主政權鞏固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四、中國是農業(yè)大國,農民階級在中國人口中人數最多,但在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生活貧窮,社會地位低下。近現代歷史上,無論民主革命時期,還是國家建設方面,關系民族復興偉業(yè)的這場偉大、深刻但艱難、巨大的社會變革,如果沒有中國農民的參與,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的。史實例如:①中國革命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開創(chuàng)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贏得獨立等。②新中國建設時期:土地改革的開展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4課工業(yè)化的起步課前預習

1.一1957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武漢長江東北工業(yè)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2.195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人民課堂練習一、1.B2.C3.A4.C5.B6.D

二、1.(1)中國工業(yè)落后。(2)制定實施“一五”計劃。(3)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先后施工的工業(yè)項目有一萬多個,東北工業(yè)基地形成,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yè)基地等。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

2.(1)圖一: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圖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義。(2)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出來以后,“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1954年,它的這一使命完成。學習延伸一、1.D2.A3.B

二、主要原因是:國家獨立、土地改革完成提哄了條件;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確保了國家安全;民族自豪和熱情;蘇聯的幫助;等等。(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即可)三、(1)結構不合理:以紡織、面粉、煙草等輕工業(yè)為主,煤炭、鋼鐵、造船等重工業(yè)發(fā)展較慢;布局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和沿江地區(qū)。(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各寫出一條即可)

(2)“一五”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到1957年年底各項經濟建設指標一般都大幅度超額完成,開始改變舊中國工業(yè)結構不合理的局面,如建成了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等;在“一五”計劃期間,形成了東北工業(yè)基地,華北、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yè)基地等,開始改變舊中國工業(yè)布局不均衡的局面。(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寫出一條即可)(3)國家、民族的獨立自主是實現富強夢想的前提條件。(言之有理即可)四、以“一汽”為代表的中國在“一五”計劃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開始改變中國工業(yè)落后面貌,為中國的富強奠定了基石等。課前預習

1.社會主義改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社會主義1956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2.手工業(yè)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

3.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公私合營全行業(yè)公私合營贖買創(chuàng)舉

4.1956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初級課堂練習一、1.B2.D3.A4.D5.D6.B7.C8.C二、1.(1)辛亥革命。(2)新文化運動。(3)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4)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建立。學習延伸一、1.A2.B3.B

二、中共采取正確的改造政策,如公私合營、贖買政策等;民族資本家同樣渴盼著國家的富強;等等。三、第一次: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r主要原因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入侵,中國社會制度的落后,清政府出賣國家主權等。第二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百多年的不屈不撓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次: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階段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原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實現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四、無論是中國共產黨人,還是中國民族實業(yè)家,他們都渴望民族復興、國家獨立富強等。第6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課前預習

1.八社會主義制度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社會生產力國家工業(yè)化良好開端

2.大躍進人民公社化

3.大慶油田電子工業(yè)原子能工業(yè)航天工業(yè)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課堂練習一、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辨析能力。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并作出了正確的決定,不存在忽視客觀規(guī)律之說。所以答案是C。

2.B3.D4.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審題的關鍵在“1958年”,這一時期正是中國“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農村分田與坐車不要錢與這一時期無關。所以答案是D。

5.B6.A7.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審題的關鍵在“蔑視核訛詐”,依此判斷人物是被譽為“兩彈元勛”的鄧稼先。所以答案是A。,

8.D二、1.(l)1956年年底。國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2)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生產力不能滿足需要之間的矛盾。

(3)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沒有得到執(zhí)行。

2.(1)材料一:土地改革;材料二: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材料三:人民公社化運動。(2)材料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兩個事件能夠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材料三使我們吸取的教訓是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制定政策必須從國情出發(fā),不能脫離實際。學習延伸一、1.B2.B3.D

二、(1)圖一:“鐵人”王進喜;圖二:“兩彈元勛”鄧稼先;圖三:“黨的好干部”焦裕祿。

(2)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3)和平年代里,這種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是愛國的表現等。三、國家的獨立和國家政策的制定,以李四光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鐵人”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等為代表的創(chuàng)業(yè)者的開拓創(chuàng)新、艱苦奮斗,等等。第7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課前預習

1.毛澤東1966劉少奇鄧小平停課停工

2.林彪江青

3.二月逆流周恩來鄧小平課堂練習一、1.A2.D3.A4.D5.B6.C7.C

二、1.(1)如:“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工農業(yè)總產值比較表。(2)1966--1967年、1967--1968年間工農業(yè)總產值下降是因為在全國動亂、“全面內戰(zhàn)”的局面中,國民經濟形勢迅速惡化。1972--1973年、1974--1975年間工農業(yè)總產值上升是因為周恩來調整經濟和鄧小平全面整頓促使國民經濟的回升。

2.(1)1966年開始,1976年結束。(2)“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fā)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的內亂。(3)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4)造成嚴重的混亂、破壞和倒退,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5)反對個人崇拜,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中心,等等。學習延伸一、1.D2.D

二、史實:一些黨政機關受到沖擊;許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民主人士被誣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反動學術權威”等,遭到批斗和迫害;國家主席劉少奇被開除出黨,迫害致死;等等。(答出兩點即可)意義:吸取“文革”的教訓,我國堅持走依法治國的道路。依法治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基本保證;依法治國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答出兩點即可)三、(1)江青反革命集團。(2)周恩來?!八奈暹\動”。(3)人民群眾敢于同反革命集團作斗爭等。(言之有理,情感正確即可)四、如“二月抗爭”“四五運動”。(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即可)第8課偉大的歷史轉折課前預習

1.實踐思想解放

2.十一屆三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經濟建設改革開放鄧小平十一屆三中改革開放

3.劉少奇

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憲法依法治國課堂練習一、1.D2.C3.D4.C5.D6.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綜合理解能力。新中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復興歷程中的重大事件,是民族贏得獨立并走向富強的關鍵節(jié)點,涉及的知識點很多,在辨析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兩者之間是傳承的關系。所以答案是D。

7.D8.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綜合理解能力。“日出東方”是指中共成立,“星火燎原”是指農村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時期,“力挽狂瀾”是指中共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重大貢獻,“進京趕考”是指新中國即將成立,“艱辛探索”是指社會主義探索時期,“撥亂反正”是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所以答案是C。二、1.(1)(2)①兩次運動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②兩次運動都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chuàng)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時代。②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③“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與法制建設遭到嚴重破壞。④改革開放后,1982年頒布了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新時期一部比較完善的憲法;之后我國先后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學習延伸一、1.B2.D3.(1)從上至下依次是:抗日戰(zhàn)爭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導地位,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我國從此步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逐步走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3)百折不撓,眾志成城;立足國情,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創(chuàng)新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二、(1)辛亥革命在20世紀中國的進程中最大的貢獻是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一個新時期,通過改革開放,國家走向富強。(2)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等。三、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第9課改革開放課前預習

1.農村農民生產積極性風陽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農村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2.廣州上海海南浦東內地

3.國有企業(y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課堂練習I.D2.C3.D4.C5.B6.A7.D8.B【懈析】本題考查學生讀圖、提煉信息能力和辨析、理解能力。雖然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國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不是發(fā)達國家。所以答案是B。9.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綜合理解能力。審題的關鍵不僅是抓住“廣東省”,而且還要把握“敢為天下先”的限定,因為中共成立是在上海,與廣東無關,所以答案是C。二、1.(1)(2)中國農業(yè)發(fā)展要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fā),遵循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2.中國將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加大改革力度等。創(chuàng)新之舉等。(言之有理即可)學習延伸一、1.D2.A3.C4.D5.(1)圖一: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或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時期:“大躍進”時期,十年探索時期)。圖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或改革開放時期)。(2)引進技術,引進管理經驗,學習外國知識,擴大對外交流和聯系等。(3)高速增長。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二、討論1:土地改革運動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農民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但是農民土地所有制仍是土地私有制,農民個人的生產能力有限,它不能滿足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的需要,因此在1955--1956年開展了農業(yè)合作化運動;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集體所有的土地長期包給各戶農家使用,把農民的責、權、利結合起來,推動了中國農業(yè)的大發(fā)展,也為農村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討論2:兩次開放的不同之處:前者嚴重地踐踏了我國的主權,后者體現了平等互利的原則;前者開放中國是被動的,后者開放中國是主動的;前者屬于外國的侵略行為,后者則屬于中國的自主行為;等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開放的前提:國家獨立自主。三、法治建設的有力推進為改革開放提供了保障。第10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課前預習

1.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發(fā)展黨章

2.總設計師課堂練習一、1.B2.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辨析的關鍵之處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非常明確地與鄧小平聯系起來。故答案是D。3.A4.D5.D6.A7.D時間鄧小平理論發(fā)展概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7年中共十三大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1992年南方視察期間強調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等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2.(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指中國改革開放開始進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是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或鄧小平南方談話)加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等。

(2)人民稱他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使中華民族走上富強之路等。學習延伸一、1.B2.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中共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根據這些基礎知識,可以明確地判斷答案是A。

3.(1)南昌起義(或秋收起義)。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或井岡山道路)。

(3)如“一五”計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4)革命與建設道路要從實際國情出發(fā),反對教條主義和生搬硬套別國經驗。二、(1)順序:ACEBD(2)A《民報》:三民主義;C《新青年》:民主與科學;E開國大典:毛澤東思想;B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D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鄧小平理論。(3)例如: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所確定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結論,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鄧小平理論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等等。第11課民族團結課前預習

1.56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漢族大雜居、小聚居

2.籌建新中國少數民族聚居五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地區(qū)發(fā)展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民主改革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4.西部大開發(fā)課堂練習一、1.C2.A【解析】解答此題,要根據題干要求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認識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原因。①②是歷史原因,③是現實狀況,而④的情況在歷史上并不存在,因此選項中凡含有④的均不對。

3.C4.BS.A6.A7.B8.C9.D【解析】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qū)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各族人民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新時代,①②的表述符合題意。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淹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在自治區(qū)內由當地民族當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實現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愿望,③的表述符合題意。國家重視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開始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④的表述符合題意。所以D項正確。二、1.(i)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既尊重了少數民族的自主權,又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

(2)材料二反映了少數民族享有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各民族都是國家的主人。

2.(1)元朝中央設置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和藏族地區(qū)的行政事務,西藏正式成為我國的一個行政區(qū)域;清朝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康熙冊封五世班撣為班禪額爾德尼,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清政府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2)阿沛·阿旺晉美。

(3)①“一五”計劃時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②20世紀60年代初期,西藏地區(qū)勝利完成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農奴制度,進入社會主義階段。③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實行,推動了西藏地區(qū)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④2000年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使西藏地區(qū)出現了大開發(fā)、大發(fā)展的新氣象。(答出其中三點即可)學習延伸一、1.C2.A3.A

二、①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視,給予的政策保障和多方支持(人力、物力、財力)。②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使少數民族地區(qū)出現了大開發(fā)、大發(fā)展的新氣象。三、西部大開發(fā),民族團結,共同發(fā)展。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課前預習

1.鄧小平祖國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一闌兩制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3.1984199771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4.1987199912205.百年國恥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路上課堂練習

一1,A2.A3.C4.C5.C6,A7.A'8.B

二、1.(1)薪中國成立(或開國大典)。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4)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2.(1)1842年《南京條約》規(guī)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表明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政府是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政府,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政府。(2)葡萄牙。1999年12月20日。(3)“一國兩制”。鄧小平。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學習延伸一、I.D2.D3.C4.C

二、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外交、國防、宣戰(zhàn)等權力屬于中央政府,因為這些權力是主權國家才能擁有的。三、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追求統(tǒng)一的意志;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上下求索的斗爭;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的提高;等等。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課前預習

1.解放臺灣

2.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3.三不近三十八年的隔絕狀態(tài)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

4.1995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八項主張

5.經濟、文化經濟上相互促進、互補互利課堂練習

一、1.B2.B3.B4.D5.D6.C7.B8.D二、1.①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明確提出解放臺灣,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又確立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②鄧小平:在和平統(tǒng)一祖國的大政方針指弓l下,形成了“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③江澤民:1995年初,提出了現階段發(fā)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成為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指導思想。

2.(1)元代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2)近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以及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基礎: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同根同族同源;“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引。(3)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祖國統(tǒng)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學習延伸一、1.B2.B3.A4.B

二、不一樣。香港、澳門問題是西方殖民主義者侵華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是主權外交問題;臺灣問題雖然也是歷史遺留問題,但是中國內戰(zhàn)的產物,屬于內政問題。同: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異:臺灣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但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而香港、澳門只能由中央政府派駐的駐香港、澳門部隊行使防護責任。三、(1)三國時期。(2)鄭成功(3)①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給日本。1945年抗戰(zhàn)勝利,臺灣回歸祖國懷抱。②在國共內戰(zhàn)中國民黨戰(zhàn)敗,1949年敗退臺灣,臺灣和大陸再度分離至今。

(4)實踐依據:我國已經用“一國兩制”的方針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港澳回歸后安定繁榮的局面說明“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可行的、科學的。現實意義:堅持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臺灣問題,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統(tǒng)一,有利于整個中華民族的經濟復興和進步;尊重了臺灣地區(qū)的歷史和現實,有利于臺灣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繁榮;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穩(wěn)定。(5)略。(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思想健康,符合題意即可)第14課課前預習

1.北海東海南海

2.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現代化水平

3.陸軍抗美援朝戰(zhàn)爭殲5型殲擊機改革開放

4.核反擊1966課堂練習一、1.A2.B3.C4.A5.C6.D7.D8.A9.C

二、1.(1)①中國工農紅軍。②八路軍、新四軍。③人民解放軍。(2)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zhàn))、遼沈戰(zhàn)役(或渡江戰(zhàn)役)等。(3)戰(zhàn)略導彈部隊。(4)科技尤其是軍事高科技,可以增強我國的國防力量,提高國防的現代化水平。

2.(1)紅海非洲(2)洋務威海衛(wèi)(3)①中國海軍到亞丁灣(或索馬里),為中國和外國的商船護航(或打擊海盜)。②中國海軍出訪各國,與各國海軍交流。③與外國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舉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一例即可)(4)古代:明朝初期,國力強盛(或當時我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近代:清朝封建制度腐朽沒落,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或中國的社會制度、裝備、理念都落后于資本主義國家)。現代: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或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綜合國力增強,海軍力量不斷壯大(或我國重視科技強軍,由單一軍種發(fā)展為合成軍種)。學習延伸

--,1.B2.B3.A

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百萬大裁軍的目的之一是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發(fā)展經濟。另外,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國防力量已不能靠數量、規(guī)模,必須靠質量、科技,大裁軍可以集中有限的戰(zhàn)略資源加速軍隊現代化建設。所以大裁軍并沒有削弱軍隊的戰(zhàn)斗力,而是增強了軍隊戰(zhàn)斗力。三、(1)全軍覆沒。(2)華東軍區(qū)海軍。擊落敵機三百多架。蔣道平。導彈部隊。(3)因為清政府的腐敗,使舊中國國力衰落等。(言之有理即可)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建成了現代化的國防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四、科技強軍。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課前預習

1.獨立自主

2.蘇聯173.印度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

4.萬隆求同存異課堂練習一、1.B2.B3.C4.A5.A6.B7.C8.B

二、1.(1)出發(fā)點:維護國家主權與世界和平。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影響: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3)歷史證明弱國無外交,綜合國力是外交的基石;國與國交往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答對其中一點即可)

2.(1)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領導南昌起義,建立人民軍隊。(2)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出席日內瓦會議;1955年,出席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學習延伸一、1.B2.B3.C

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倡導和提出,為國際間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規(guī)范,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謀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第16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課前預習

1.封鎖禁運包圍威脅20702.基辛格尼克松、聯合公報外交關系

3.197126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4.1972田中角榮

5.上海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課堂練習一、1.C2.A3.B4.A5.D6.C7.D8.B

二、1.(1)①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1972年,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③1972年,尼克松總統(tǒng)正式訪華。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①20世紀90年代,成功收回香港、澳門。②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3)①2001年,成功舉辦上海亞太經合組織會議。②2001年,加人世界貿易組織。

2.(1)“握手”的真正含義是“和解”,并結束了與中國的對抗。(2)中美關系出現轉機,開始逐步正?;T颍孩俑驹蚴侵袊木C合國力和國際威望的日益上升。②國際形勢的變化,中美由于各自國家利益的需要有改善關系的共同愿望。(3)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現在又支持臺灣的“臺獨”分子搞獨立,企圖制造“兩個中國”等。(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意義:①對國際:中美兩國結束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對抗,有利于國際和平與穩(wěn)定。②對中美雙方:有利于我國與更多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中國外交形勢出現重大轉折;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有利于我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的推進;有利于雙方的經濟交流。

3.(1)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2)萬隆會議?!扒笸娈悺薄?3)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4)2001年上海亞太經合組織會議。(5)新中國在外交領域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弱國無外交;等等。學習延伸一、1.A2.D3.D4.(1)獨立自主是新中國外交的根本方針,也是區(qū)別于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3)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美關系正?;?、中日建交、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等。(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寫出兩點即可)(4)新的特點: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伙伴外交、和諧世界、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等)。示例:舉行上海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積極參與維和等。(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寫出一點即可)二、美國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中國抗美援朝;美國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1971年,尼克松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被稱為“破冰之旅”),同周恩來進行會談;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揭開了中美關系新的一頁;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臺灣問題,意識形態(tài)問題,人權問題,西藏問題等。中美關系經歷了曲折的發(fā)展歷程;中美友好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中美友好有利于世界穩(wěn)定與和平。三、(1)毛澤東和尼克松。1979年。(2)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加強合作,增進了解。(符合題意即可)四、這不僅僅是好客,而是對作為重要和平力量和亞太地區(qū)穩(wěn)定因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視。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課前預習

1.1964國防核壟斷

2.196419663.1970東方紅l號

4.第一艘無人飛船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

5.1973秈型雜交水稻東方魔稻雜交水稻之父課堂練習一、1.A2.B3.B4.C5.C6.C7.B8.C9.A

二、1.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發(fā)射成功51970年,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發(fā)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

2.(1)鄧稼先主持研究原子彈和氫彈,被稱為“兩彈元勛”。(2)為了國家利益而獻身的精神和不怕困難勇于進取的精神。

3.(1)農民分得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廣大農民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2)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鄧小平的領導下,農村開始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改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發(fā)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所以,農民要感謝鄧小平給他們指明了致富道路。②農業(yè)科學家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中國的吃飯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農民要感謝袁隆平帶來先進的科學技術。(3)①國家要制定符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要能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②推廣農業(yè)新技術,走科技興農之路。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學習延伸一、1.A2.D3.C4.B5.C

二、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對新中國和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脅。中國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彈,才能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粉碎帝國主義的核威脅,加強中國的國防力量,維護世界和平,人民才能過安寧的生活。三、“兩彈一星”精神的主要內涵: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勇于登攀。如:錢學森,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名譽主席,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等重要職務。1957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第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二)課前預習

1.863航天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

2.信息化因特網經濟課堂練習一、1.B2.C3.A4.D5.D6.A7.C

二、11.(1)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重視高新技術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作用。(2)863計劃的實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縮?。送澜缦冗M科技水平的差距,極大地帶動了我國高技術及其產業(yè)的發(fā)展,為傳統(tǒng)產業(yè)的改造提供了高技術的支撐,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作為中學生要高度重視科技的作用,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樹立科學精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掌握科學本領。

2.(1)網絡技術加快了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yè)的進步。(2)網絡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健康上網有利于增強和外界的溝通交流,增加信息量,開拓視野,方便生活;另一方面,網絡中的不健康現象也會給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帶來危害,如:瀏覽不良信息、超時無節(jié)制上網、因缺乏自我保護識而上當受騙等。所以青少年網民一定要科學合理利用網絡。做到:要善于網上學習,要誠實友好交流,要增強自護意識,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瀏覽不良信息i不侮辱欺詐他人,不隨意約會網友,不沉溺網絡,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未成年人不進入成年網吧等。學習延伸一、1.A2.A

二、不正確。歷史證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哪個國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優(yōu)勢,哪個國家就會在此后一定時期內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政府直接干預下的高新技術和高新技術產業(yè)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特別是大國之間競爭的手段。因此,新時期的中國即使在經濟還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仍要拿出大筆資金,集中精力,瞄準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蹤新科技發(fā)展的進程,縮小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為21世紀的中國經濟更加繁榮、戰(zhàn)略更加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第19課改革發(fā)展中的教育課前預習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0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2.科教興國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奠基工程

3.學校的數量大大增加布局結構日趨合理

4.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課堂練習一、1.D2.C3.D4.B5.A6.C7.C8.C9.B

二、1.(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以后,國家增加了義務教育的經費投入,并鼓勵社會力量捐資辦學,各地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到2000年,我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我國小學、初中發(fā)展水平,已居于發(fā)展中人口大國的前列。

2.(1)連年增長的態(tài)勢。(2)教育、科技和經濟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例如:教育為科技、經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科技、經濟的發(fā)展又能推動教育的進步。(意思對即可)學習延伸

--,1.A2.D3.B4.A

二、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的人才,從而推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提高綜合國力。三、(1)如果能學到知識或者本領就值得,反之就不值得。沒有必要,因為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并不落后。(2)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教育比中國先進。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第20課百花齊放推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