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基礎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二、成人氣管插管(經(jīng)口明視下)操作流程三、急救止血包扎技術操作流程(雙人操作)四、頸椎損傷的固定與搬運操作流程2021/4/261一、基礎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評估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檢查意識(判斷)
啟動BLS擺放體位開放氣道(A)
人工呼吸(B)建立人工循環(huán)(C)檢查評估電擊除顫轉運至醫(yī)院
2021/4/262一、基礎生命支持操作(細節(jié))
假設心肺復蘇模型人為一個非目擊的成人心臟停搏,醫(yī)生實施搶救、護士協(xié)助,醫(yī)護配合按照ABCD的程序共同完成操作(只需做第一個ABCD)。2021/4/2631.評估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當發(fā)現(xiàn)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識喪失應立即施救。操作者(醫(yī)生)判斷四周環(huán)境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護意識,然后才開始實施現(xiàn)場心肺復蘇。同時看表,記住開始搶救的時間(計時員開始計時)。2021/4/2642.檢查意識(A判斷):醫(yī)生先到達患者身邊,位于右側,雙膝跪地,就地搶救;盡量靠近患者身體,雙膝與肩同寬。判斷是否昏迷的方法為拍肩、呼喚,湊近病人耳旁5公分、對著左右兩個耳朵大聲呼喊,確認意識喪失?!芭袛唷必灤┯谡麄€心肺復蘇的全過程,分解到“ABCD”的每一步,始終是首先應做的第一件事;判斷要快,只能用5~10秒完成。2021/4/2653.啟動BLS:高聲呼救“快來人吶、準備搶救﹗”,吩咐助手(護士)準備除顫監(jiān)護儀和簡易呼吸器、氧氣面罩。2021/4/2664.擺放體位:將患者取仰臥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去掉枕頭、解開上衣、擺好體位2021/4/2675.開放氣道(A):觀察口腔有無異物,如有應馬上將病人頭轉向一側,用手指清除干凈;如無發(fā)現(xiàn)異物需口頭報告:口腔無異物。然后用“壓額抬頦法”開放氣道,解除昏迷者的舌根后墜,從而保持呼吸道暢通;要求頭盡量后仰,動作規(guī)范、輕柔,一步做到位。2021/4/2686.人工呼吸(B):醫(yī)生檢查病人有無自主呼吸,通過“一看、二聽、三感受”判斷5~10秒。如無呼吸,立即由護士采用左手“E—C”手法固定、扣緊氧氣面罩,右手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二次,用時5秒鐘(每次通氣1—2秒、中間呼氣1秒);以看到患者胸部起伏作為人工呼吸有效指標,只要一看見胸廓抬起,便可停止通氣。每通氣兩次后,護士將氧氣面罩稍微移開病人面部,但仍然保持開放氣道的頭后仰姿勢(現(xiàn)場無接氧氣情況)。2021/4/2697.建立人工循環(huán)(C):醫(yī)生快速判斷病人有無循環(huán)征象,方法是正確觸摸頸動脈搏動(10秒完成),前5秒同時低下頭檢查呼吸,后4秒抬頭巡視四肢(如是否在抽動等),最后1秒停留在面部觀察病人面色和有無咳嗽反射。如判斷無心跳,立即由醫(yī)生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按壓時要求操作者隨時觀察患者面部反應。(1)按壓部位——胸骨正中線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處??焖俣ㄎ环椒椤靶毓窍虑雄E”上兩橫指。每個周期按壓之前都要先用手正確定位、清晰顯示。(2)正確手勢——快速定位后,馬上抽出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雙手重疊并十指交叉、相互緊扣;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與病人的胸骨接觸(面積越小越好),其余五個指頭必須全部翹抬起來,不可將按壓力量作用于病人的兩側肋骨上。(3)按壓姿勢——操作者雙膝跪地,以髖關節(jié)為支點、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壓(杠桿原理),而不是靠兩個手臂的力量發(fā)力;因此雙臂必須繃直,肩、肘、腕三關節(jié)呈一條直線(尤其肘關節(jié)不得彎曲);并且手臂這條直線須與病人胸部形成直角、不得傾斜,以操作者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壓;按壓過程要求平穩(wěn)、有規(guī)律,用力均勻,不可使用瞬間力量,不得進行沖擊式按壓。(4)按壓深度——使病人胸骨下陷4~5厘米(對成人大約施加25~30kg的力量),簡便、直觀的評估指標為每次按壓都能觸摸到病人橈動脈的搏動,或者面色逐步變紅潤;每次按壓后手臂的力量都要松開,保證壓力釋放、充分放松,讓胸廓完全回彈。(5)按壓頻率——100次/分鐘,但由于還要交替做人工呼吸,故每分鐘不可能壓夠100次;具體地說18秒鐘要完成30次按壓,即每次按壓用時0.6秒,按壓與放松的時間要保持相等,各用0.3秒鐘的時間;通過數(shù)數(shù)來掌握節(jié)奏,規(guī)律為個位數(shù)加重復尾音(如“10、11、12……10”,“20、21、22……20”,“30、31、32……30”,“40、41、42……40”,“50、51、52……50”),建議大聲地數(shù)出來。2021/4/26109、人的價值,在招收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0、低頭要有勇氣,抬頭要有低氣。2023/2/32023/2/32023/2/32/3/20234:34:45PM11、人總是珍惜為得到。2023/2/32023/2/32023/2/3Feb-2303-Feb-2312、人亂于心,不寬余請。2023/2/3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3、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2023/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03二月20232023/2/32023/2/32023/2/315、一個人炫耀什么,說明他內(nèi)心缺少什么。。二月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6、業(yè)余生活要有意義,不要越軌。2023/2/32023/2/303February202317、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2023/2/32023/2/32023/2/32023/2/38.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成人為30∶2(不論單人法或雙人法搶救。心肺復蘇從胸外按壓開始,按壓在先、通氣在后,最后一定結束于通氣。應盡量減少中斷按壓的時間,如果不得不暫停胸外按壓時,中斷時間不能超過5秒鐘。2021/4/26129.檢查評估:首輪做5個周期的30∶2,歷時2分鐘(〔18+5+1秒〕×5),然后檢查病人呼吸和頸動脈搏動,評估基礎生命支持的搶救效果(心肺復蘇計時結束,標準用時150~160秒)。如果仍然沒有呼吸、脈搏,說明徒手心肺復蘇ABC失敗,應即刻進入第四步D:電擊除顫。
(1)迅速開啟除顫儀的電源開關,調(diào)整除顫儀功能旋鈕鍵至監(jiān)護位置;醫(yī)生手持兩個電極板放置于病人胸前,通過除顫儀的監(jiān)護屏幕馬上辨別心電圖示波,如果顯示“室顫”或者“無脈性室速”,必須即刻進行電擊除顫、越快越好(假設模型人顯示“室顫”)。大聲報出:“室顫,立即除顫”。(2)護士迅速擦干患者的胸前皮膚(除顫開始計時),醫(yī)生手持電極板(注意不能面向自己);護士涂上導電膠,醫(yī)生將導電膠均勻分布于兩塊電極板的接觸面。(3)醫(yī)生確認除顫電極板的安放位置正確,前電極板(主電極)放在病人右上胸,鎖骨下方貼胸骨右緣;而側電極板放在左下胸,上緣不超過病人乳頭連線、電極板的中心點平腋中線;再次觀察心電示波,確定仍為“室顫”心律。(4)選擇除顫能量200J(雙向波),醫(yī)生下口頭醫(yī)囑、護士調(diào)節(jié)能量。(5)按下充電按鈕,使除顫儀開始充電(充電過程需要等待數(shù)秒鐘)。(6)醫(yī)生將除顫電極板緊貼病人胸壁,適當施加10Kg壓力,使電極板與病人皮膚之間無可見縫隙;高聲喊叫“旁人離開”,確定周圍無任何人員直接或間接與患者身體接觸。(7)除顫儀充電完畢,出現(xiàn)聲光報警信號可以除顫時,醫(yī)生雙手拇指同時按壓手控電極板上的兩個放電鈕進行電擊。(8)放電結束(除顫計時結束,標準用時20秒),護士擦干電極板和胸壁皮膚,電極板歸位、除顫儀關機,收拾儀器和用物。2021/4/261310.口述:醫(yī)生和護士繼續(xù)心肺復蘇,從胸外心臟按壓開始,30∶2做夠5個周期,待胸外按壓與人工通氣2分鐘以后,再去檢查病人呼吸、脈搏和心電圖,證實自主呼吸與心跳恢復,心肺復蘇成功。最后,醫(yī)護配合整理病人,穿好衣服,準備轉送。操作結束。2021/4/2614二、成人氣管插管操作流程
(經(jīng)口明視下)評估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擺放體位加壓給氧準備物品開始插管操作正確置入喉鏡充分暴露聲門插入氣管導管調(diào)整插管深度確認導管位置最后固定導管2021/4/2615二、成人氣管插管操作(細節(jié))
(經(jīng)口明視下)(一)擺放體位:操作者(醫(yī)生)站立于病人的頭頂部,首先將病人取去枕平臥位;用壓額抬頦法開放氣道,檢查并清除口腔內(nèi)異物。盡量保持頭后仰,使口軸線OA、咽軸線PA、喉軸線LA在一條直線上。2021/4/2616(二)加壓給氧:使用復蘇球囊—面罩加壓給氧,然后交給助手(護士),繼續(xù)給病人有效吸100%純氧2~3分鐘,使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時暫停通氣。通氣頻率10-12次/分2021/4/2617(三)準備物品:由醫(yī)生獨立完成,順序依次為:①鋪無菌治療巾;②選擇相應規(guī)格的氣管導管③用注射器檢查充氣套囊是否漏氣④在導管內(nèi)放入導引鋼絲并塑型,不要觸摸充氣套囊段的導管,確認導絲距管口至少有1cm距離;2021/4/2618⑤在氣管導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潤滑油(五個面)⑥選擇適當大小的彎形喉鏡片,檢查喉鏡光源亮燈后關閉⑦帶翼牙墊;⑧固定膠布;⑨聽診器;整個準備過程限時2分鐘。2021/4/2619(四)開始插管操作:物品準備完成后,操作者兩腳一前一后蹲弓步,身體盡量往下沉,保持視線與病人喉軸線平行,打開喉鏡并且亮燈(聽到“喀嚓”聲開始操作計時)。2021/4/2620(五)正確置入喉鏡: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與食指交叉撥開病人上下牙齒及口唇,左手正確手勢握持喉鏡柄,從右側口角把鏡片送入病人口腔內(nèi),左手尾指順勢將病人下嘴唇推開,切勿把口唇壓在鏡片與牙齒之間,以免造成損傷;然后將喉鏡向左移動、推開舌體,保持喉鏡在口腔正中線上,以避免舌體阻擋視線。2021/4/2621(六)充分暴露聲門:左手緩慢地把喉鏡沿中線向前推進,過懸雍垂后在原位上翹喉鏡、看清會厭,依次暴露病人的懸雍垂和會厭(解剖標志);將鏡片放置于會厭的上面(即會厭在鏡片的下方),繼續(xù)在會厭和舌根之間深入、直達會厭盲腔底部;然后用力向前上方45°合力提喉鏡,從而抬起會厭,充分暴露下方的聲門。整個動作要求一氣呵成、一步到位,喉鏡在病人口腔內(nèi)不能來回進退、左右移動和反復尋找等重復操作動作,或者以病人的牙齒為支點去撬門牙(插管模型會發(fā)出“卡嗒”的報警聲)。2021/4/2622(七)插入氣管導管:上提喉鏡抬起會厭、暴露聲門后,馬上可以見到左、右聲帶及其之間的裂隙;操作者用右手握毛筆手式持氣管導管,將導管前端的斜口面朝左,沿著鏡片的右側金屬凹槽送入口腔,直視下對準左右聲帶之間的裂隙,輕柔地旋轉導管,使其順利地通過聲門裂插入氣管內(nèi),要求一次性送入導管,插管一次成功。插管過程中如聲門暴露不滿意,可請助手從頸部向后輕壓喉結,或向某一側輕推,以取得最佳視野。2021/4/2623(八)調(diào)整插管深度:當氣管導管過聲門裂1cm后,立即請助手拔除管腔中的導引鋼絲,繼續(xù)將導管向前送入5cm,調(diào)整并確認導管刻度距門齒讀數(shù)在21~23cm之間;此時套囊已完全通過聲門裂,而導管頂端距離氣管隆突至少有2cm(可拍攝X光胸片證實)。注意插管時不允許帶著導引鋼絲一次插到底,必須先拔除導引鋼絲、再前進導管送到位(聲門裂下6cm),以避免堅硬的導引鋼絲對病人氣管造成強烈刺激和損傷;氣管導管也不可以送入過深,務必防止進入一側支氣管而造成單肺通氣。2021/4/2624(九)確認導管位置:先放入牙墊、再將喉鏡取出(順序不能反),立即用注射器給導管氣囊充氣8~10ml,隨即由助手將復蘇球囊連接氣管導管,開始第一次捏皮球有效人工通氣(此刻即停止操作計時),單純插管操作過程限時20秒鐘內(nèi)完成;在通氣時觀察雙側胸廓有無對稱起伏,用聽診器聽診雙肺尖呼吸音是否清晰、對稱,并將聽診器移至病人上腹部檢查有無氣過水聲(口述),由此判斷插管位置正確無誤(氣管插管計時結束,標準用時少于20秒)。2021/4/2625(十)最后固定導管:牙墊的兩片固定翼應置于病人牙齒與口唇之間;用兩條膠布以“八字法”將牙墊和氣管導管固定于面頰部(在未固定好第一條膠布之前,手不能離開導管和牙墊),固定導管后,隨即接復蘇球囊正壓給氧通氣。
2021/4/2626三、急救止血包扎技術操作流程(雙人操作)評估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檢查傷情上肢傷口的止血上肢傷口的包扎傷口上肢的三角巾懸吊頭部有異物外露傷口的包扎結束2021/4/2627三、急救止血包扎技術操作流程(細節(jié))
(一)評估周圍環(huán)境:戴乳膠手套,環(huán)顧四周,術者評估現(xiàn)場環(huán)境是否安全并報告:“環(huán)境安全”。對傷員說:“我們是120的急救人員,現(xiàn)在為你急救,請配合”。2021/4/2628(二)認真檢查傷員傷情及出血情況,大聲報告?zhèn)椋骸白笄氨壑卸握泼嬗幸?×10cm大小軟組織缺損創(chuàng)面,廣泛滲血,中央有噴射性出血。(術者一只手將患肢抬高,另一只手采用手指壓迫傷員肱動脈止血,口述:抬高患肢2分鐘)。2021/4/2629報告第二傷情:左頂部有一4cm頭皮裂傷傷口,傷口中有金屬異物刺入顱內(nèi),外露2cm。進行止血、包扎?!敝指鶕?jù)傷情準備物品(兩塊開口敷料,兩塊方紗,一卷繃帶,四張三角巾,一張紙片,一支筆,一個弧形針,用托盤裝好)。2021/4/2630(三)上肢傷口的止血。大動脈出血或創(chuàng)面出血兇猛,應立即用指壓止血法止血,接著用止血帶止血,檢查止血效果(捫遠端動脈搏動),記錄上止血帶的部位及時間。再包扎傷口。2021/4/2631止血帶止血法操作要點:在扎止血帶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墊襯墊,然后扎上止血帶,檢查止血效果,大聲報出:“橈動脈搏動消失,傷口出血停止”。在紙片上記錄止血帶的部位和時間。上止血帶要求手法正確,壓力均勻,以剛阻止動脈血液流動為度。2021/4/2632(四)上肢傷口的包扎:對上肢軟組織損傷創(chuàng)面,用加壓包扎止血法包扎。2021/4/2633螺旋形加壓包扎止血法操作要點:首先檢查傷口,排除異物和骨折情況,然后按無菌操作原則(手接觸敷料面不能接觸創(chuàng)面,敷料應大于創(chuàng)面)將敷料覆蓋在創(chuàng)面上,再用繃帶包扎(繃帶在腕部開始,將繃帶頭呈三角反折,環(huán)行扎兩圈,然后螺旋形包扎,每一圈適度加壓壓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繃帶卷邊緣保持整齊,最后平繞一圈,在近肘關節(jié)橈側結束,用繃帶扣固定。包扎方向由遠向近、由內(nèi)向外、繃帶卷向上包扎,壓力均勻,包扎完畢繃帶要超過敷料5厘米,不能有敷料外露)。
2021/4/2634(五)三角巾懸吊上肢:肘關節(jié)屈曲80~85度,貼緊胸壁,術者將三角巾展開,頂角向肘關節(jié),從傷臂與胸壁之間掖進三角巾,助手將兩個邊角繞過頸部,在傷側鎖骨上窩處打平結,三角巾頂角在鷹咀上方扭曲,尾部掖入上臂下部尺側,將肘關節(jié)包住。懸吊角度80度。肢端血液循環(huán)正常,傷員無不適感。2021/4/2635(六)頭部有異物外露傷口的包扎:不能拔除異物,先固定異物,再進行包扎。有異物的傷口包扎操作要點:先檢查傷口及異物情況,用適當?shù)姆罅细采w異物周圍,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在異物四周圈住,固定圈結實,中間孔大小合適固定,高過異物,再進行三角巾帽式包扎。2021/4/2636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點:除去眼鏡及頭飾,傷口有敷料覆蓋,將三角巾底邊向內(nèi)摺起2~3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頭頂,將三角巾兩端經(jīng)耳上方往后收,在枕后粗隆下交叉,再繞回前額中央打結,將結尾摺入帶邊內(nèi),將三角巾頂角輕輕拉緊固定后摺入帶內(nèi)。包扎完成后三角巾平整,不松跨,不遮蓋眼睛和耳朵,傷員無不適感。2021/4/2637(七)整套操作要求:動作流暢、輕柔,相互配合,動作不重復、不交叉,不跨過頭部操作,不掉落物品,不阻擋評委視線??诹钋宄?。2021/4/2638四、頸椎損傷的固定與搬運
操作流程評估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固定傷者頭頸部測量頸部長度調(diào)整頸托放置頸托全身傷情檢查移動傷者固定傷者搬運傷者2021/4/2639四、頸椎損傷的固定與搬運
操作細節(jié)(一)頸椎損傷的固定與搬運原則急救員正面走向傷者,表明身份;告知傷者不要做任何動作,初步判斷傷情,簡要說明急救目的;先穩(wěn)定自己,再固定傷者,避免加重頸椎損傷;用“五形拳”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頸托固定;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整體搬運,在移動過程中保持脊柱維持成一條直線。2021/4/2640(二)“五形拳”徒手固定操作規(guī)范1.頭鎖:傷者仰臥位,術者雙膝跪在傷者頭頂位置,并與傷者身體成一直線,先固定自己雙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雙掌放在傷者頭兩側,拇指輕按額,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頰,無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蓋住耳朵。助手中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術者調(diào)整位置。2.胸背鎖:術者位于傷者身體一側,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傷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別固定于面頰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鎖緊枕骨上,雙手調(diào)整好位置后同時用力。手掌不可遮蓋傷者口鼻。2021/4/26413.胸鎖:傷者仰臥位,術者跪于傷者頭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緊貼傷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傷者面頰。另一手肘穩(wěn)定后,手掌固定傷者前額。不可遮蓋傷者口鼻。4.斜方肌擠壓法:傷者仰臥位,術者位于傷者頭頂部,與傷者身體成一直線,先固定雙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雙手在傷者頸部兩側,拇指和四指分開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腳部,鎖緊斜方肌,雙手前臂緊貼傷者頭部使其固定。5.改良斜方肌擠壓法:傷者仰臥位,術者雙膝跪于傷者頭頂部,與傷者身體成一直線,先穩(wěn)定自己雙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擠壓法般鎖緊其斜方肌,另一手則像頭鎖般的固定傷者頭部,手掌及前臂須用力將頭部固定。2021/4/2642(三)頸椎損傷的固定與搬運操作流程1.術者檢查頸部傷情,并固定傷者頭頸部;2.助手在放置頸托前測量傷者頸部長度,用拇指與食指分開成直角,四指并攏,拇指于下頜正中,食指置下頜下緣,測量下頜角至斜方肌前緣的距離;3.調(diào)整頸托,塑型;2021/4/26434.放置頸托時先放置頸后,再放置頸前,保證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緊度適中;5.頸托固定后,術者進一步檢查判斷傷情:檢查傷者頭面部、耳、鼻、氣管是否居中,胸骨有無骨折,胸廓擠壓分離試驗,骨盆擠壓分離試驗,腹部、會陰部、背部、四肢有無損傷。2021/4/26446.移動傷者:急救員動作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搬動必須平穩(wěn),防止頭頸部轉動和脊柱彎曲。7.固定傷者:傷者軀體和四肢固定在長脊板上,按從頭到腳順序固定,頭部固定器固定頭部,胸部固定帶交叉固定,髖部、膝部固定帶橫行固定,踝關節(jié)固定帶繞過足底“8”字固定。8.急救員平穩(wěn)抬起傷者,足側的助手先行,術者在頭側,同時觀察傷者頭頸部情況。2021/4/26459、人的價值,在招收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03-2月-2303-2月-23Friday,February3,202310、低頭要有勇氣,抬頭要有低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生態(tài)門頭制作與環(huán)保認證服務合同
- 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項目技術可行性分析
- 12 盤古開天地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地方高校管理體制與機制改革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主題酒店總經(jīng)理專項聘用服務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貨車拉貨與貨主貨運車輛維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稻育秧與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合作合同
- 餐飲產(chǎn)業(yè)的資本運作與投資趨勢
- 2025年度集體林權流轉合同范本(林業(yè)生態(tài)保護補償)
- 第四章 光(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高二物理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高二數(shù)學下學期教學計劃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培訓課件(五)
- 文學類作品閱讀練習-2023年中考語文考前專項練習(浙江紹興)(含解析)
- 計劃生育人員信息采集卡
- 證據(jù)目錄模板
- 維保收費標準清單(房屋維修物業(yè)用表)
- 建筑消防設施巡查記錄表正式版
- SB/T 10624-2011洗染業(yè)服務經(jīng)營規(guī)范
- HY/T 083-2005海草床生態(tài)監(jiān)測技術規(guī)程
- 2023年遼寧裝備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馬工程教材《公共財政概論》PPT-第三章 財政支出總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