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著作權法一、著作權法概述1著作權概念解析2著作權的特征3著作權制度的沿革4著作權制度在我國1、著作權概念解析著作權,亦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對文學、藝術或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總稱“著作權”是日本學者對“Copyright”一詞翻譯而成的,并于20世紀初傳入我國1949年后,我國頒布的法律文件,“版權”與“著作權”兩個概念同時都有使用。1985年頒布的《繼承法》則采用了“著作權”概念。為避免歧義,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將版權和著作權作同義詞使用,199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第51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的著作權與版權系同一語。”2001年修正的《著作權法》第56條更是明確了“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因此,在我國,著作權與版權含義基本相同
2、著作權的特征單點效力指著作權所有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權所具有之效力,只能及于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擅自使用其版權作品],也有權許可他人以某種方式利用其作品,但不能阻止他人對其獨立創(chuàng)作的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權,也不能禁止他人對其獨立創(chuàng)作的作品正常地行使其版權雙面形象著作權的這一特征也稱為“一體兩權”,即著作權包括財產權和人身權兩個方面的內容著作權的特征(續(xù))自動取得著作權自動取得,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即刻自動產生著作權,不必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任何手續(xù)美國的版權制度,直到1989年為止,始終堅持版權非自動取得原則將其作品首先在美國印制出版向美國國會圖書館交繳該版本的兩本最好的樣進行圖書登記。否則,你的作品在美國就不能獲得版權著作權的特征(續(xù))與著作權自動取得原則相對應的是著作權非自動取得原則
《世界版權公約》]規(guī)定,只有在已出版作品的每一復制件上做上版權標記,才能享有版權標注版權符號“?”注明版權所有者的姓名注明首次出版的年份3、著作權制度的沿革
3.1著作權制度的起源
3.2西方著作權制度的演進
3.3現代著作權制度的發(fā)展變化
3.1著作權制度的起源著作權制度的產生晚于一般財產所有權制度著作權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國宋朝的令狀制度。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西傳,歐洲印刷業(yè)得以迅速發(fā)展,從而也產生了保護印刷商翻印專有權的法律需要。3.2西方著作權制度的演進16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在其著作中對于印刷商無償占有他人作品的現象提出了強烈的抗議法國早在1777年由國王路易十六頒布了6項關于印刷出版方面的法令,確認作者有權出版和銷售自己的作品英國1709、美國1790美國在獨立戰(zhàn)爭之前,尚處于殖民地時代,各州一直沿用英國版權法日本于1899年制定了該國歷史上第一部著作權法俄羅斯聯邦1993年頒布《著作權和鄰接權法》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著作權事務中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3.3現代著作權制度的發(fā)展變化
國際著作權保護體系逐漸形成著作權和相關權的內容不斷豐富著作權保護范圍不斷擴大兩大法系著作權立法的差異逐漸縮小4、著作權制度在我國4.1起源概況
4.2新中國的著作權制度
4.3完善進程
4.1起源概況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以后,伴隨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和文化侵略,西方國家也將著作權制度帶入了中國為了履行1903年中美條約的義務,1910年清政府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大清著作權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后,中華民國成立,但《大清著作權律》未被明令廢除,一直沿用到1915年,才被北洋政府頒布的《著作權法》所替代4.2新中國的著作權制度1950年9月,在全國召開的第一次出版工作會議上,通過了《關于改進和發(fā)展出版工作的決議》,該決議對于保護著作權作了一些原則規(guī)定1985年,文化部頒布《圖書、期刊版權保護試行條例》,作為80年代著作權保護的內部規(guī)則1990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經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并于1991年6月1日正式實施1990年《著作權法》特點充分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鼓勵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優(yōu)秀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兼顧國家、單位和個人的利益合理規(guī)定涉外著作權關系,吸收外國的優(yōu)秀文化4.3完善進程2001年10月27日完成了對《著作權法》的第一次修訂給予外國人國民待遇擴大著作權保護范圍增加著作權的內容增加著作權的利用方式完善有關著作權限制的規(guī)定,平衡著作權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增加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規(guī)定增加對著作權人的救濟措施,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作如下修改:將第四條修改為:“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國家對作品的出版、傳播依法進行監(jiān)督管理?!痹黾右粭l,作為第二十六條:“以著作權出質的,由出質人和質權人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本決定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2012年3月31日,國家版權局在官方網站公布了《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并征求公眾意見。侵犯著作權的賠償標準從原來的50萬元上限提高到100萬元,并明確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功能。二、著作權客體1作品2民間文學藝術作品3計算機軟件1作品1.1作品的概念1.2作品的條件1.3作品的類別1.4不適用著作權法的對象1.1作品的概念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一種以語言、文字、符號、數字、色彩、音符、線條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順序和結構編排組合而成的、表達作者某種思想、情感、立場、觀點、方法、見解等內容的形式作品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思想內容,另一個是表現形式《實施條例》第三條著作權法所稱創(chuàng)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為他人創(chuàng)作進行組織工作,提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或者進行其他輔助工作,均不視為創(chuàng)作。1.2作品的條件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應當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是形式條件,另一個是實質條件“形式條件”,是指《著作權法》第3條規(guī)定的作品的種類,即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首先必須是我國《著作權法》第3條規(guī)定之作品種類中的一個“實質條件”,是指某一個具體對象須具備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之本質要件。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的規(guī)定,作品的實質條件就是獨創(chuàng)性獨創(chuàng)性,是指作品是作者運用其智慧、資金、時間和勞動獨立創(chuàng)作的,不是或基本不是對他現有作品的抄襲、剽竊、復制或者篡改大陸法系國家對獨創(chuàng)性的要求往往高于英美法系國家我國《著作權法》在規(guī)定獨創(chuàng)性的同時,還要求作品能以有形形式復制,即作品能通過印刷、繪畫、錄制等手段予以復制1.3作品的類別
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筑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計算機軟件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作品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臺演出的作品曲藝作品,是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xù)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構筑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攝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并且借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體作品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
1.4不適用著作權法的對象法律、法規(guī)、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譯文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著作權法》將時事新聞排除在可版權客體之范圍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三、著作權主體1著作權主體概述2作者3繼受主體4特殊作品的著作權主體1著作權主體概述1.1原始主體與繼受主體1.2著作權完整主體與不完整主1.3著作權內國主體與著作權外國主體1.1原始主體與繼受主體著作權主體,也稱著作權人,是指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原始主體,是指在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后,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繼受主體,是指通過受讓、繼承、受贈或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方式取得著作權的人原始主體與繼受主體之間的區(qū)別.原始主體的資格基于創(chuàng)作行為或法律規(guī)定直接產生原始主體可能享有完整的著作權,即原始主體對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可能享有全部的著作財產權和全部的著作人身權1.2著作權完整主體與不完整主著作權完整主體,是指依法享有由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之全部的主體一般情況下,著作權完整主體是作者特殊情況下,著作權完整主體也可以是根據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而享有完整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著作權不完整主體,是指依法享有著作財產權之全部或部分,或者同時或分別享有著作人身權之部分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一般情況下,著作權不完整主體是著作權的繼受主體,一方面是因為著作人身權不可轉讓,另一方面是著作財產權可以分別轉讓特殊情況下,著作權不完整主體也可能是原始主體,也可以是作者1.3著作權內國主體與著作權外國主體內國主體與外國主體的劃分是以著作權人所具有的國籍為標準而劃分的。內國主體包括中國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外國主體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外國人或無國籍人能否在某個國家或地區(qū)取得著作權,應分別以下情況考察
外國人所屬國或者無國籍人的慣常居住地國與尋求著作權保護的國家或地區(qū)都是某著作權國際公約的成員國或成員外國人所屬國或者無國籍人的慣常居住地國與尋求著作權保護的國家或地區(qū)沒有共同參加的著作權國際條約的,那么就只能依據其國籍所屬國或者慣常居住地國與尋求著作權保護的國家或地區(qū)簽訂的雙邊或多邊協定;如果也沒有雙邊或多邊協定,那么還可以依據互惠原則,獲得著作權保護外國人所屬國或者無國籍人的慣常居住地國與尋求著作權保護的國家或地區(qū),既不符合上述第一種情形,也不符合上述第二種情形,那么,該種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就須將其作品在尋求著作權保護的國家或地區(qū)首先出版或同時首先出版,或者將其作品在與尋求著作權保護的國家或地區(qū)有共同參加著作權國際公約的國家或地區(qū)首先出版或同時首先出版。否則,就不能在該國家或地區(qū)獲得著作權保護首先出版
首先出版,是指作者將其已創(chuàng)作完成尚未出版的作品自己或授權他人公之于眾的行為首先出版包括同時首先出版,即在作品首先出版后30天內又在另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出版的行為除了將作品直接首先出版之外,將尚未出版的作品的演繹作品首先出版的,也產生原作品首先出版的法律效果2作者2.1作者的概念2.2視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組織2.1作者的概念作者,就是創(chuàng)作作品的自然人創(chuàng)作,就是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創(chuàng)作是作品產生的唯一源泉,也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依據。凡抄襲、剽竊他人作品的行為不是創(chuàng)作行為創(chuàng)作形式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及其他形式形式判斷
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第3款規(guī)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以此種方式確認的作者,就是形式的確認。至于以此方式確認的作者是否真的是該作品的作者,在沒有相反證明的前提下,這個結論就是肯定性的相反證明否他的情形否我的情形定我的情形定他的情形實質判斷
從實質上確認作品的作者,須考慮這樣的三個因素主張作者身份的人是否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完成作出了實質性貢獻是否有委托創(chuàng)作合同,且明確約定了委托作品著作權的歸屬是否具有著作權歸屬的法定事由2.2視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法人是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財產或經費,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經營場所并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組織大陸法系國家認為,創(chuàng)作行為是自然人所特有的能力,法律上擬制的人(法人、其他組織)不具備自然人的這一能力,因而法人不能成為作者,但它們可憑借某種法律事實成為著作權人英美法系國家則普遍認為,除自然人外,著作權也可首先屬于一個有別于自然人的法律實體,它們被看作是在工作中創(chuàng)造出作品的作者3繼受主體
3.1因繼承等取得著作權3.2因合同取得著作權3.1因繼承等取得著作權作者去世后,繼承人或第三人可根據作者的遺囑、遺贈扶養(yǎng)協議或法定繼承的規(guī)定取得著作權,成為著作權主體我國《繼承法》第3條規(guī)定,遺產包括“公民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一般而言,繼承人對著作權的繼承,主要是繼承作者的著作財產權關于著作權的繼承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后,其對合作作品享有的著作財產權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繼承人一般不能繼承作者的著作人身權,但有責任對其進行保護。《著作權法》規(guī)定,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保護作者生前未發(fā)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確表示不發(fā)表,作者死亡后50年內,其發(fā)表權可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行使;沒有繼承人又無人受遺贈的,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行使3.2因合同取得著作權著作權人可以將其享有的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的全部或部分轉讓給他人,著作財產權的受讓人也是著作權主體著作權轉讓的標的是著作財產權的所有權,轉讓的結果使得受讓人在法律上成為著作財產權的所有人,受讓人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在侵權行為發(fā)生時單獨提起訴訟4特殊作品的著作權主體41職務作品的權利主體4.2委托作品的權利主體4.3合作作品的權利主體4.4演繹作品的權利主體4.5匯編作品的權利主體4.6電影作品的權利主體4.7美術作品的權利主體4.8匿名作品的權利主體4.1職務作品的權利主體雇傭作品(職務作品)通常是指員工在受雇傭期間和受雇范圍內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對于該類作品的歸屬,大致可分為三類情形大陸法系國家從保護作者利益的立場出發(fā),一般規(guī)定:雇傭作品的原始著作權歸作者享有英美法系大多數國家及大陸法系個別國家規(guī)定:雇傭作品的原始著作權歸雇主所有原東歐國家著作權法規(guī)定,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原則上歸作者所有,但作者所在單位根據法律規(guī)定在一定條件下可行使作者的某些權利我國著作權法對職務作品之歸屬作了明確規(guī)定著作權法第十六條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yè)務范圍內優(yōu)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chuàng)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實施條例第十二條職務作品完成兩年內,經單位同意,作者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獲報酬,由作者與單位按約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兩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單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計算。4.2委托作品的權利主體委托作品,是指委托人向作者支付約定的創(chuàng)作報酬,由作者按照他人的意志和具體要求而創(chuàng)作的特定作品受委托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4.3合作作品的權利主體合作作者必須有共同的創(chuàng)作愿望合作作者必須都參加了共同的創(chuàng)作勞動兩人以上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對于可以分割的合作作品,作者對各自創(chuàng)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是指各部分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各部分都不可缺少,不能單獨使用的作品。對于這種合作作品,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4.4演繹作品的權利主體演繹作品,是指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演繹作品的著作權由演繹作品的作者享有,但演繹作品的作者在行使著作權時不能侵犯原作作者的著作權4.5匯編作品的權利主體匯編作品,是指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對于已發(fā)表的或已完成的作品進行選擇、編排而形成的作品,如選集、期刊、百科全書等;對不構成作品的材料的內容進行選擇或編排而形成的獨創(chuàng)性作品4.6電影作品的權利主體
電影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物體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并且借助適當裝置放映、播放的作品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電影作品的著作權歸屬于制片人。在英國,則允許電影作品的作者與制片人通過合同來確定其經濟權利歸屬。在法國,電影作品的原始著作權只能屬于參加電影創(chuàng)作的每個自然人(導演、編劇、對白作者、歌曲作者等)。在德國,雖然理論上承認電影作品的著作權屬于參加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者,但這些權利被視為自始已交給制片人行使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規(guī)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制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并有權按照與制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4.7美術作品的權利主體美術作品原件所有人對美術作品原件的所有權,即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美術作品原件的權利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人對于美術作品的著作權美術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案例174.8匿名作品的權利主體匿名作品,是指作者不具名或不寫明其真實姓名的作品,亦稱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我國《著作權法》對匿名作品與其他作品一樣實行保護《著作權法》第10條第2項規(guī)定了作者在作品上署名而表明身份的權利《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13條規(guī)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權以外的著作權作者身份確定后,由作者或其繼承人行使著作權。如果匿名作品是公民所作,作者死亡后,其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有義務保護其著作人身權四、著作權內容1著作人身權2著作財產權3著作權保護期1著作人身權著作人身權(MoralRights),在大陸法系國家通常稱為作者人格權,在英美法系國家則稱為精神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稱之為作者享有的人身權大陸法系國家的著作權理論認為,著作權來源于“天賦人權”,作品不是一種普通的商品,而是作者人格的延伸英美法系國家的版權概念來源于“復制權”,其立法深受經濟壟斷觀念和財產權神圣觀念的影響,因而在立法上未能顧及作者的人身權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規(guī)定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四個方面的著作人身權發(fā)表權發(fā)表權,是指決定將作品公之于眾的權利發(fā)表權是著作人身權的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既是憲法所規(guī)定的公民言論、出版權在著作權制度上的表現,也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項基本人權發(fā)表權區(qū)別于其他著作人身權的特點在于,發(fā)表權只能行使一次,作品一旦以合法方式公之于眾,即構成已發(fā)表作品,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在某些情況下,發(fā)表權與隱私權存在聯系。如果未經作者許可,擅自發(fā)表作者尚未發(fā)表的作品,則不僅會侵犯作者的著作人身權,而且會侵犯作者的隱私權署名權署名權,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第3款規(guī)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署名權的內容包括:作者有權決定是否在作品上署名,是署真名還是署假名,以及署名的順序等任何人未經作者同意,不得擅自改變作品的署名方式,作者也有權禁止未參加創(chuàng)作的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如果作品以署名方式發(fā)表,其他人以改編、翻譯、廣播、表演等方式使用該作品時,均應說明作品的身份。署名權因與作者人身相聯系,因此署名權不得轉讓、繼承,也不得放棄;同時,署名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作者死后署名權依然受到保護修改權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所謂修改,通常是指作者增刪作品的內容,對錯、漏部分進行必要的更正和補充修改權是作者所享有的一項權利,只有作者才有權修改其作品,他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修改作品。其他人如要對作品內容予以修改,應征求作者的同意保護作品完整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內容完整,使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4)項明確禁止他人對作品進行歪曲、篡改2著作財產權著作財產權,又稱經濟權利,是指著作權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權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獲取物質利益的權利著作財產權主要包括復制權、發(fā)行權、展覽權、廣播權等權利。著作財產權的性質明顯不同于著作人身權,它可以轉讓、繼承或放棄。著作財產權也明顯不同于一般的財產權,它受地域、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復制權復制權是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版等方式將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它是著作財產權中最基本的權能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5)項的規(guī)定,復制可以解釋為,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的行為傳統意義上的復制通??梢苑譃閮煞N情形:一種是以手抄、拓印、雕刻等方式完成的手工復制;另一種是以印刷、錄制、照相、復印等方式完成的機械復制表演權表演權,亦稱公演權、上演權,是指著作權人公開表演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或者許可他人表演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權利表演權的內容包括兩項,一是作者有權自己表演或授權他人表演其作品;二是作者可以禁止他人未經許可而表演其作品,若他人未經許可而表演其作品即構成侵權構成侵犯表演權的行為須具備以下條件須以營利為目的須在公共場所表演,如在劇場、影院、舞廳、飯店等地方表演所表演的作品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但他人在表演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展覽權展覽,是指公開陳列展出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復制件。展覽權,也稱為“公開展出權”,是指公開陳列展出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復制件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中展覽權的對象僅限于美術作品與攝影作品展覽權的內容,主要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許可或禁止他人公開陳列、展覽或在公共場所放置其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在行使展覽權時,往往還涉及到肖像權問題廣播權廣播權,是指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或者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伯爾尼公約》授予了作者三項權利無線廣播權,即通過空間傳播電磁波所進行廣播的權利有線廣播權,即通過電纜等設備以有線方式公開廣播作品的權利使用揚聲器等技術設備廣播作品的權利發(fā)行權
發(fā)行權是著作權人所享有的一項重要傳播權。只復制而不發(fā)行,作者的權益就難以實現,復制也就失去了意義我國《著作權法》將發(fā)行權解釋為:“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與發(fā)行權密切相關的一條原則是“發(fā)行權窮竭”原則,也稱為“首次銷售”原則改編權
改編權,是指在原作品的基礎上,通過改變作品的表現形式,創(chuàng)作出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新作品的權利。原作與改編作品的區(qū)別僅在于表現形式的差異,但二者的內容基本一致,同時原著的某些獨創(chuàng)性特點同樣會反映在改編作品中
翻譯權
翻譯權,是指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授予作者翻譯權,有利于保護其對作品傳播地區(qū)的控制權。翻譯權一般只涉及到口述作品、文學作品、電影作品等作品,美術作品、樂曲等一般不涉及翻譯權攝制權
攝制權,就是指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一定的載體上的權利。將表演或景物機械地錄制下來,不視為攝制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因為該行為沒有產生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出租權
出租權,是指著作權人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由于各國在出租權的對象上存在分歧,《知識產權協定》第11條作了如下規(guī)定:“至少對計算機程序及電影作品,成員應授權其作者或作者之合法繼承人許可或禁止將其享有版權的作品原件或復制件向公眾出租。對于電影作品,成員可不承擔授予出租權之義務,除非有關的出租已導致對作品的廣泛復制,其復制程度又嚴重損害了成員授予作者或作者之合法繼承人的復制專有權。對于計算機程序,如果有關程序本身并非出租的主要標的,則不適用本條義務?!边@次我國修改的《著作權法》,參照《知識產權協定》的規(guī)定,將出租權確定為著作權人的一項獨立的財產權利,但行使的范圍目前限定為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視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及計算機軟件中的程序信息網絡傳播權
信息網絡傳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該項權利是此次《著作權法》修訂所增列的一項重要的著作財產權放映權
放映權是此次《著作權法》修改時新增加的一類權利,其含義是指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等的權利3著作權保護期著作權保護期,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界限關于著作權保護期的計算,在立法體例上有兩種計算方法。多數國家采取“死亡起算主義”,即作者終生享有著作權加死亡后若干年限。死亡起算不是從作者死亡的確切日期開始,而是從其死亡之年年末或翌年年初開始計算;少數國家采取“發(fā)表起算主義”,即不問作者死亡與否,自作品出版、登記、發(fā)行、公開表演之年年末起保護其著作權若干年限我國《著作權法》對著作財產權保護期的計算保護原則著作權歸屬作品的種類保護期限終止時間說明一般原則自然人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攝影作品除外50年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著作權中的發(fā)表權和財產權利的保護期,以最后死亡的自然人為標準計算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有作品50年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fā)表的,以后不論是否發(fā)表不再受保護特別原則自然人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攝影作品50年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fā)表的,以后不論是否發(fā)表不再受保護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例如,假名作品,匿名作品50年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在此保護期限內,作者身份確定的,分別情況適用上述規(guī)定五、鄰接權1鄰接權概述2表演者權3音像制作者權4廣播組織權1鄰接權概述1.1鄰接權及其演進1.2鄰接權與著作權的關系1.1鄰接權及其演進鄰接權,也稱相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或傳播者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1910年,德國在其《文學與音樂作品產權法》中,率先把音樂作品及音樂戲劇作品的表演者當作原作的“改編創(chuàng)作者”予以保護各國對鄰接權采用的保護方式卻并不完全相同國際上關于鄰接權保護的第一部公約是1961年在意大利羅馬締結的《保護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廣播組織公約》(簡稱《羅馬公約》)1.2鄰接權與著作權的關系兩者共同點兩者同根于作品兩者同源于法律兩者的區(qū)別兩者的主體不同兩者的客體不同兩者的保護期不同2、出版者權第三十條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并支付報酬。第三十一條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第三十二條著作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付作品。圖書出版者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出版質量、期限出版圖書。圖書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約定期限出版,應當依照本法第五十四條的規(guī)定承擔民事責任。圖書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應當通知著作權人,并支付報酬。圖書脫銷后,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第三十三條著作權人向報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fā)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fā)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第三十四條圖書出版者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jié)。報社、期刊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jié)。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第三十五條出版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第三十六條出版者有權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十年,截止于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3表演者權3.1概述3.2表演者權3.1概述表演者是指表演文學藝術作品的一切演員、歌唱家、演奏者、舞蹈家等,如瑞典1986年《著作權法》、日本《著作權法》及德國《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著作權法》第36條所規(guī)定的表演者包括演員和演出單位表演者在使用他人作品時,應當依法履行相應的手續(xù)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演出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表演者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演出的,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表演者依照著作權法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著作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3.2表演者權表演者權,是指表演者依法對其表演所擁有的權利《羅馬公約》規(guī)定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如下權利防止未經其同意廣播和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權利,但若該表演本身就是廣播演出或出版錄音錄像者例外防止未經其同意錄制其未曾錄制過的表演的權利防止未經其同意復制其表演的錄音或錄像的權利《知識產權協定》對表演者權利的規(guī)定同于《羅馬公約》制止未經其同意而對其尚未錄制的表演進行錄制的權利制止未經其同意而復制已錄制的內容的權利制止未經其同意而通過無線手段播放及向公眾傳送其表演實況的權利《著作權法》規(guī)定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下列權利
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權利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權利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并獲得報酬的權利許可他人錄音錄像,并獲得報酬的權利許可他人復制、發(fā)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并獲得報酬的權利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并獲得報酬的權利4音像制作者權4.1概述4.2音像制作者權4.1概述音像制作者,是指將聲音、形象或兩者的結合首次固定于物質載體上的人音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音像制品時,應履行如下義務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錄音錄像制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并支付報酬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錄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制品的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被許可人復制、發(fā)行、通過信息網絡傳播錄音錄像制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表演者許可,并支付報酬音像制作者在制作發(fā)行作品時,除應尊重作者的權利外,還應尊重表演者的權利,即應當同表演者訂立合同,并支付報酬4.2音像制作者權
關于音像制作者權內容,日本《著作權法》規(guī)定,音像制作者享有復制權、二次使用唱片權、借貸權等權利德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音像載體制作者享有復制和傳播權、參與分享的權利《羅馬公約》第10條規(guī)定,錄音制品制作者有權許可或禁止他人對其錄音制品的直接或間接錄制我國《著作權法》原第39條第1款的規(guī)定,即錄音錄像制作者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fā)行其錄音錄像制品并獲得報酬的權利,現修改為第41條:“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fā)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并獲得報酬的權利”《著作權法》原第43條規(guī)定:“廣播電臺、電視臺非營業(yè)性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制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表演者、錄音制作者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關于音像制作者權的保護期限日本《著作權法》規(guī)定唱片的保護期限從首次固定起經過20年屆滿德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音像載體的保護期限從首次出版起經過25年消滅。如未出版,則從音像載體制作時起經過25年消滅羅馬公約》規(guī)定錄音制品的保護期限從其被錄制的年底起計算,不少于20年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錄音錄像制作者的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5廣播組織權5.1概述5.2廣播組織權5.1概述廣播組織,是指通過無線電波傳播由聲音或圖像或由二者構成的實況或錄音制品的人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未發(fā)表的作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除本法規(guī)定可以不支付報酬的以外,應當支付報酬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制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電視臺播放他人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錄像制品,應當取得制片者或者錄像制作者許可,并支付報酬;播放他人的錄像制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5.2廣播組織權廣播組織的權利,即廣播組織依法對其制作的廣播節(jié)目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廣播組織權,也是《羅馬公約》所規(guī)定的第三種鄰接權,包括有權授權或禁止轉播他們的廣播節(jié)目有權授權或禁止錄制他們的廣播節(jié)目有權授權或禁止復制未經其同意而制作的他們的廣播節(jié)目的錄音或錄像;有權授權或禁止復制根據第15條合理使用的規(guī)定而制作的廣播節(jié)目的錄音和錄像有權授權或禁止向公眾傳播電視節(jié)目,如果此類傳播是在收門票的公共場所進行的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44條的規(guī)定,廣播電臺、電視臺享有如下權利
許可他人播放權利許可他人將其制作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的權利六著作權限制1合理使用2法定許可3強制許可1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法律允許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權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權利人的許可,不必向其支付報酬的合法行為合理使用制度經歷了由判例法到成文法的演變過程。它肇始于英國判例法美國《版權法》規(guī)定的合理使用的標準美國《版權法》第107條規(guī)定了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構成合理使用的四條標準使用的目的和性質,包括這種使用是具有商業(yè)性質或者是為了非營利的教育目的版權作品的性質同整個版權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部分的數量和內容的實質性這種使用對有著作權作品的潛在市場或價值所產生的影響。這一標準對其他國家的合理使用立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合理使用在我國《著作權法》中也有明文規(guī)定
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是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發(fā)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fā)行合理使用在我國《著作權法》中也有明文規(guī)定(續(xù))國家機關為執(zhí)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免費表演已經發(fā)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將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已經發(fā)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chuàng)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fā)行將已經發(fā)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將任何一種文字改成盲文,都是一種翻譯行為2法定許可法定許可使用,是指根據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已發(fā)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的許可,但應向著作權人支付使用費,并尊重著作權人的其他權利的制度法定許可作為對著作權的一種限制措施,在大多數國家的著作權法中都作了明文的規(guī)定,但其適用范圍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定許可的適用的范圍要寬于英美法系國家法定許可的適用范圍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法定許可使用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錄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制品的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可以不必征得權利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向其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制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為實施9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guī)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按照規(guī)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所享有的其他權利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的共同之處使用者的目的均側重于社會公共利益使用作品均是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使用他人作品均無須征得權利人的許可法定許可和合理使用的區(qū)別法定許可的使用者只能是錄音制作者、廣播電視臺和報刊等,而合理使用無主體范圍的限制法定許可使用須向權利人支付報酬,而合理使用無須支付報酬適用法定許可使用時,若權利人聲明不許使用的則不得使用,而合理使用無此條件的限制3強制許可強制許可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由著作權主管機關根據情況,將對已發(fā)表作品進行特殊使用的權利授予申請獲得此項權利的使用人的制度強制許可使用制度采用之初,僅適用于對音樂作品錄制唱片之情形,即唱片制作人經主管部門的批準,以支付使用費為對價,得以錄制他人的音樂作品而該著作權人不得拒絕,以后才漸次延及其他領域強制許可使用的功能在于借助強制許可證的方式限制著作權人的專有權利,確保公眾接觸作品、使用作品的可能性,以促進整個社會政治、經濟、科學與文化的進步強制許可使用與合理使用同屬對著作權的限制,其區(qū)別在于合理使用不需征得著作權人同意,也不用向其支付報酬,而強制許可使用必須先由使用人以合理條件和理由請求著作權人許可,如著作權人無理拒絕或不作答復,還須向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申請,由該機關授權許可使用作品,并且須支付報酬強制許可使用與法定許可使用的區(qū)別在于,法定許可適用于愿意使用法律所規(guī)定的作品的特定人,不需經過著作權人同意,但要向其支付報酬,如果著作權人聲明不準使用的則不得使用。而強制許可的程序較為繁瑣,在向著作權人申請許可未成功時還要向主管部門申請授權,通過強制許可證的形式獲得作品使用權,并且同樣要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七、著作權利用1著作權轉讓2著作權許可使用1著作權轉讓
著作權轉讓,是指著作權人將其作品財產權部分或全部轉移給他人所有的法律行為英、美等國視著作權為著作財產權,主張著作權可以全部轉讓,法國、日本等國也主張著作權可以全部或部分轉讓.但是,法國、日本等國理論上采取的是二元論學說,它們將著作權分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能夠轉讓的是財產權,而著作人身權由于其不可剝奪性永遠保留在著作權人手中.突尼斯等國則主張著作權可以轉讓,但轉讓的只能是著作財產權,而且著作財產權的轉讓只能是部分轉讓而不能全部轉讓。德國是主張著作權一元說理論的國家,認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體,由于著作人身權不可轉讓,則著作財產權亦不能轉讓,該國著作權的利用采取使用許可方式我國《著作權法》把著作權的內容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大部分。既然著作權中存在財產權的內容,應該允許其轉讓,特別是我國已加入了《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以及《錄音制品公約》等,因此法律上允許著作權轉讓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2001年修正后的《著作權法》第10條和第25條明確規(guī)定了著作權轉讓法律制度著作權的轉讓的特征著作權轉讓的對象是財產權著作權的轉讓導致著作權主體的變更著作權的轉讓與作品載體所有權無關2著作權許可使用
著作權許可使用,是指著作權人將其作品許可使用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內使用的法律行為著作權許可使用的特征著作權許可使用不改變著作權的歸屬,被許可人取得的只是使用權,并不能成為著作權的主體在著作權許可使用中,被許可人只能是自己按照約定方式、地域范圍和期限使用作品,不能將所獲得的使用權再讓渡給第三人,當然著作權人同意的除外在著作權許可使用中,非專有使用權的許可人不可能因權利被侵害而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只有專有使用權的被許可人才能因專有使用權被侵害提起訴訟八、著作權管理1著作權行政管理2著作權集體管理10.1著作權行政管理1.1概述1.2基本職能1.1概述著作權行政管理,是指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代表國家對著作權工作進行管理的行為著作權行政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著作權行政管理的性質是行政行為行政管理工作是以著作權管理為內容,即運用行政手段協調規(guī)范版權市場中的各種行政法律關系1.2基本職能我國《著作權法》將行政管理分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國家版權局作為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管理工作;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qū)域的著作權管理工作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貫徹著作權法律、法規(guī),制定與著作權行政管理有關的辦法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批準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涉外代理機構和合同糾紛仲裁機構,并監(jiān)督、指導其工作負責著作權涉外管理工作負責國家享有的著作權管理工作指導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頒發(fā)強制許可證承擔國務院交辦的其他著作權管理工作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檢查本地區(qū)內著作權法的實施情況,了解本地區(qū)著作權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并及時向國家版權局反映對于發(fā)生在本地區(qū)的侵權行為,行使行政處罰權接待來信、來訪,并為著作權人及有關部門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宣傳、普及著作權法律知識,組織本地區(qū)內的各種宣傳工作,為各行業(yè)部門舉辦講座、培訓,編寫出版有關著作權保護的資料、刊物在人民法院需要時,為其處理著作權糾紛案件提供幫助2著作權集體管理
2.1概述2.2基本職能2.1概述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人授權有關組織,代為集中管理著作權、鄰接權的制度從性質上講,著作權集體管理是一種民事權利管理制度,是信托的一種具體形式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是隨著復制、傳播技術的發(fā)展,作品使用形式日趨多樣化,使用范圍日趨擴大的情勢下產生的198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領導機構指示該組織國際局準備一份研究報告,就在著作權中某些權利的集體管理問題向各國政府提出適當建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著作權和鄰接權集體管理顧問小組曾討論過研究報告的草案,目前該研究報告已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用英、法、德、日文出版目前集體管理的重點問題從世界各國的集體管理組織情況看,其重點問題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集體管理組織的法律地位問題.世界各國集體管理組織有兩種類型,即民間性的私人團體和官方或半官方的機構體管理的布局問題。有的國家按作品的分類分別成立協會,而另一些國家則成立一個包括各創(chuàng)作領域的統一的協會著作權的集體管理對權利人的權利實現和保護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協調著作權人與社會公眾的利益關系保證著作權人權利的實現減少和避免糾紛2.2基本職能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建立根據修正后的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2004年12月22日國務院第74次常務會議通過了《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并于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國已成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有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和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職能集體管理組織的職能,主要是經著作權人授權,集中行使權利人的有關權利并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發(fā)起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權利人不少于50人不與已經依法登記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業(yè)務范圍交叉、重合能在全國范圍代表相關權利人的利益有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章程草案、使用費收取標準草案和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的辦法(以下簡稱使用費轉付辦法)草案集體管理組織的職具體表現與使用者訂立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許可使用合同(以下簡稱許可使用合同);凡是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出租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等權利人自己難以有效行使的權利,權利人可以交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進行集體管理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等九、著作權保護1著作權侵權行為2法律責任3著作權糾紛的處理1著作權侵權行為1.1著作權法第47條規(guī)定的侵權行為:1.1.1擅自發(fā)表他人的作品擅自發(fā)表他人的作品,是指未經作者同意,公開作者沒有公開過的作品的行為。此種行為主要侵犯的是作者所享有的著作人身權中的發(fā)表權。作品一經作者創(chuàng)作完成,作者即依法取得對其所享有的著作權,至于是否發(fā)表,以何種方式發(fā)表,是作者行使權利的表現。未經作者同意,擅自發(fā)表其作品,即視為侵權行為1.1.2侵占他人作品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chuàng)作的作品發(fā)表的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合作作者的著作權歸合作作者共同享有,任何一個合作作者,在未征得其他合作者的同意的前提下,不得擅自發(fā)表合作作品,更不能把合作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chuàng)作的作品發(fā)表1.1.3強行在他人的作品上署名沒有參加創(chuàng)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署名權是作者的一種身份權,是基于創(chuàng)作而產生的。自己沒有參加創(chuàng)作,為了謀取個人名利,利用權勢、地位等因素,強占他人的創(chuàng)作成果,是對作者署名權的侵犯。同時冒充作者資格,以此獲得著作權,也侵犯了作者所享有的著作財產權如果是作者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而要求一些沒有參加作品創(chuàng)作的名人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則不以侵權論處1.1.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是指未經作者同意,以刪節(jié)、修改等行為破壞作品的真實含義的行為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在改編、翻譯、整理、編輯他人作品或者將他人作品攝制成電影電視作品時,沒有按照被利用作品的原意進行利用,歪曲原作的原意出版部門對稿件編輯加工時歪曲篡改作品作者的原意將作品用于有損作者尊嚴的場合。歪曲、篡改作品,既侵犯了作者所享有的保護作品的完整權,又損害了作者的一般人格權1.1.5剽竊他人的作品剽竊他人的作品,是指將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發(fā)表的行為此種行為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完全照抄他人的作品;二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他人作品的形式或內容進行剽竊在認定剽竊行為時,應將其與形式上類似的行為相互區(qū)別剽竊與模仿。模仿之作,就文字作品而言,是指參考、借鑒他人作品后進行創(chuàng)造性勞動所獲得的作品剽竊與利用著作權作品的思想和觀點.利用作品中所反映的觀點、思想等進行新的創(chuàng)作,法律上是允許的,不能認定是剽竊剽竊與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作者利用他人的作品有法律上的依據,是一種合法行為。但是合理使用存在一個尺度或范圍問題,超出了法定的尺度或范圍,則構成侵權,但并不一定是剽竊剽竊與巧合。巧合,是指一部作品包含了另一部作品中的獨創(chuàng)性成果,但能證明是其獨創(chuàng)的而非復制或剽竊的1.1.6擅自使用他人的作品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1.1.7拒付報酬拒付報酬,是指使用他人的作品,而未按規(guī)定支付報酬的行為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著作權,其權利的內容包含人身權和財產權兩個方面。獲得報酬,是權利人享有的著作財產權的重要體現。因此,使用他人的作品,必須按照規(guī)定或約定向權利人支付報酬,否則即是侵犯他人著作財產權的行為1.1.8侵犯出租權行為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1.1.9侵犯專有出版權和版式設計權專有出版權,是指出版單位通過與作者訂立合同,而在約定的期限或地域內,獲得出版作者作品的一種專有權利版式設計權,是指權利人基于對圖書、期刊的字體設計、格式的編排等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對于《著作權法》是否規(guī)定出版者的裝幀設計權,在此次修改時爭論較大.一種觀點認為裝幀設計屬于美術作品,是美術作品著作權的權利,不應該是出版社的權利,而另一種觀點認為裝幀設計是美術作品用于出版物,如同文字、圖案用于商標,外觀圖案用于工業(yè)品外觀設計一樣,設計人應當將美術作品的著作權轉讓于出版者1.1.10侵犯表演者權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1.1.11其他侵權行為1.2著作權法第48條規(guī)定的侵權行為(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fā)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fā)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四)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fā)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采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投資入股合作協議書模板
- 余甘子種苗生產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培訓班兼職教師聘用合同模板
- 建筑行業(yè)勞動合同范本
- 回收協議書范本2024年
- 個人車位買賣協議樣本
- 2024年三人結伙協議書范本
- 合作項目保密協議書2024年
- 版權承包協議樣本
- 房地產合同范本:房屋出售協議書
- 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
- 薄荷的栽培技術
- 副食品、蔬菜、水果、肉類配送項目(完整版)投標文件
- 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培訓課件
-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快樂學習》知識要點歸納
- 浙江省金華市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卷
- TDS3000基本操作TDS3000基本操作
- 教師資格證必背時政類教育熱點
- 政府采購基礎知識培訓(最終稿)
- 建筑業(yè)企業(yè)資質管理制度
- 被執(zhí)行人財產線索提供書(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