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解藥游睿開州知府劉田園是在一個下午捉到“叛軍”頭目張一笑的。張一笑是慈禧太后緝拿的頭號人物。劉田園想不明白,張一笑是怎樣落到自己手上的。朝廷緝拿他好幾年也無果,張一笑的短槍依舊打得到處響,可他今天怎么竟落到了劉田園的手上?

公堂上,劉田園和張一笑四目相對。劉田園說你可知罪?

張一笑哈哈一笑,說,早聞劉知府氣宇不凡,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呀。我栽在你手里,值!張一笑又說,罪我倒是知道,你把我送上朝廷我無話可說,但在下有一事相求。

劉田園說好歹你張一笑也是一條漢子,有事請講。張一笑說,實不相瞞,今天大人能夠順利將在下“請”到這里,是有原因的。三日前在下已經(jīng)身中劇毒,來日恐怕已經(jīng)不多。久仰大人為官正直,多為百姓著想,懇請大人直接將在下送往朝廷,否則在下的那些弟兄們?nèi)糁涝谙略诖笕耸种?恐傷及無辜呀。

劉田園仔細打量張一笑。此時他嘴唇發(fā)紫,印堂發(fā)青,額頭上大汗淋漓,不像撒謊。劉田園問,張壯士,你中的毒沒有解藥?

無藥可解。張一笑說。

劉田園揮揮手,也罷。張壯士既然有此要求,我就成全你。來人,上酒,待我為壯士送行。

兩日后,劉田園用自己的馬車將張一笑送到了京城。一路上,兩人談古論今,劉田園對張一笑好生款待,一點也不把張一笑當犯人。

到達京城后,張一笑被關進大牢。臨別之際,張一笑拱手對劉田園道,多謝大人多日款待,大人之恩在下一定涌泉相報。說到這里,張一笑突然轉過身,大聲對身邊的衙役們喊道,你們聽著,我就是張一笑,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身中劇毒,恐怕來日不多。不過,我是讓劉大人捉到的,如果朝廷不好好獎勵劉大人,我死之前什么也不會交代的。張一笑話未說完,卻見劉田園的額頭上已經(jīng)大汗淋漓。劉田園說,張一笑,我對你不薄呀,你這樣是害我呀。張一笑說,我是真心想感謝大人。說完,張一笑徑直走向大牢。

當日下午,劉田園被摘掉烏紗,并被嚴刑拷打。朝廷要劉田園交代自己和張一笑是什么關系,為什么其他人捉不到偏偏劉田園就捉到他了,為什么張一笑還要感謝劉田園?為什么劉田園不用囚車押張一笑還用自己的馬車送……經(jīng)一些奸臣的挑撥,朝廷認定,劉田園就是張一笑的同伙。

劉田園被打昏,扔進大牢。劉田園醒來后得知,張一笑已經(jīng)毒發(fā)身亡,尸體剛剛被扔出去。死之前,張一笑一直喊著劉田園的名字。劉田園對著牢壁一聲長嘆,張一笑呀張一笑,你才是毒藥呀,是致我劉田園于死地的劇毒。我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什么要害我?

張一笑死后,劉田園每天面對嚴刑逼供,大牢內(nèi)的衙役對劉田園格外折磨……但劉田園在朝廷面前一直不承認自己和張一笑有什么關系。劉田園說,我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從來就沒有過外心,你們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三日后的一個晚上,劉田園正在牢里發(fā)愣,突然聽見大牢外一陣喧嘩。一陣刀槍之后,幾個黑衣蒙面人沖進了牢里將劉田園救了出去。

在偏遠的郊外,劉田園和一個黑衣人面對面站著。

你是誰?為什么要救我?劉田園說。

黑衣人哈哈一陣大笑,忽地扯下自己的面紗。劉田園大呼,張一笑,你不是已經(jīng)中毒身亡了嗎?

張一笑笑著說,我是已經(jīng)中毒,但那毒是我自己下的,所以解藥我早就吃過。我只不過在他們面前演一演裝死的戲罷了。

可是,你卻害慘了我。我和你無冤無仇,而且一直對你不薄,你何以讓我淪落到今天?!

大人此言差矣!張一笑說,劉大人對朝廷忠心耿耿。我張一笑只不過略施小計,他們就那般對你。如今的朝廷是什么模樣大人心里應該有數(shù)了吧!劉田園搖搖頭,說,也罷,看來你是故意讓我捉到你的?

張一笑笑著說,兄弟們仰慕大人已經(jīng)多時,小人不得已才想到對大人下“毒”呀。如果大人實在不愿意,我這里有一些盤纏,請大人保重!說完,張一笑轉身欲走。

等等,劉田園對著張一笑的背影喊了一聲,追了上去。12.這篇小說在構思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層層設置懸疑。請進行賞析。(4分)13.作品中的“張一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14.請簡要分析下面兩句中“大汗淋漓”的表達效果。(4分)(1)此時他嘴唇發(fā)紫,印堂發(fā)青,額頭上大汗淋漓,不像撒謊。(2)張一笑話未說完,卻見劉田園的額頭上已經(jīng)大汗淋漓。15.小說的結尾寫劉田園追著張一笑而去,你認為這樣的安排合理嗎?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6分)參考答案:12.張一笑是“叛軍”頭目,是慈禧太后緝拿的頭號人物,但怎么就落到劉田園的手上?劉田園送張一笑,一路上對他可謂好生招待,到了牢里張一笑卻大聲喊叫朝廷要好好獎勵劉田園,張一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張一笑據(jù)說已經(jīng)死了,而之后居然有一個黑衣人把劉田園救了出來,那人正是張一笑。他不是死了嗎,怎么又會出現(xiàn)呢?原來發(fā)生的這一切都是張一笑一手策劃的,他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全文懸念迭起,情節(jié)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強烈地吸引著讀者。13.①有反抗精神。他看清了清政府的黑暗而反叛,是被慈禧通緝的首要人物。②有自我犧牲精神。為了爭取劉田園,不惜以身犯險,服下毒藥,陷入清廷監(jiān)獄之中。③多智善謀。朝廷緝拿他好幾年也無果;他設計讓劉田園身陷囹圄,從而使劉田園深切地感受到了朝廷的腐敗和無情,最終投入反抗清廷的行列。14.(1)說明了張一笑中毒的真實性;由此取得了劉田園的信任;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2)真實地顯露了劉田園此時真實的內(nèi)心活動,劉田園預見了張一笑的這一行為必將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劉田園因此而緊張恐懼。15.觀點一:合理。①劉田園敬重張一笑的膽識和勇義,說明劉田園是有正義感的;②身陷囹圄,使劉田園深切地感受到了朝廷腐敗;③朝廷無情,即使不追隨張一笑,劉田園也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結果。觀點二:不合理。①劉田園身為知府,對朝廷一直忠心耿耿,即使受了冤屈也不可能成為朝廷的敵人;②劉田園被張一笑設計陷害,毀了前程,他應該憎恨張一笑,而不應該跟張一笑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均可酌情給分)2.閱讀下文,完成1—6題。(17分)①人類的心,是如何樣發(fā)達完成的呢?人類最先應該只有知覺,沒有心。換言之,他和動物一般,只能接受外面可見可聞可觸捉的具體的物質(zhì)界,那些可見可聞可觸捉的外面的物質(zhì)離去了,他對那些物質(zhì)的知覺也消失了。必待另一些可見可聞可觸捉的再接觸到他的耳目身體,他才能再有另一批新的知覺涌現(xiàn)。因此知覺大體是被動的,是一往不留的。必待那些知覺成為印象,留存不消失,如此則知覺轉成了記憶,記憶是知覺他以往所知覺,換言之,不從外面具體物質(zhì)來產(chǎn)生知覺,而由以往知覺來再知覺,那即是記憶。記憶的功能要到人類始發(fā)達。人類的記憶發(fā)達了,便開始有了人心。如此我們可以說記憶是人類精神現(xiàn)象之創(chuàng)始。②人類又如何能把他對外面物質(zhì)界的知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加以保留,而發(fā)生回憶呢?這里有一重要的工具,便是語言和文字。語言的功用,可以把外面得來的印象加以識別而使之清楚化深刻化。而同時又能復多化。有些高等動物未嘗不能有回憶,只是模糊籠統(tǒng),不清楚,不深刻,或者限于單純,不能廣大,不能復多。何以故?因他們沒有語言,不能把他們從外面接觸得來的印象加以分別部勒,使之有條理,有門類。譬如你有了許多東西,或許多件事情,不能記上賬簿,終必模糊遺忘而散失了。人類發(fā)明了語言,才能把外面所得一切印象分門別類,各各為他們定一個呼聲,起一個名號,如此則物象漸漸保留在知覺之內(nèi)層而轉成了意象或心象,那便漸漸融歸到精神界去了。也可說意象心象具體顯現(xiàn)在聲音中,而使之客觀化。文字又是語言之符號化。從有文字,有了那些符號,心的功用益益長進。人類用聲音(語言)來部勒印象,再用圖畫(文字)來代替聲音,有語言便有心外的識別,有文字便可有心外的記憶。換言之,即是把心之識別與記憶的功能具體客觀化為語言與文字,所以語言文字便是人心功能之向外表露,向外依著,便是人心功能之具體客觀化。因此我們說,由知覺(心的功能之初步表現(xiàn))慢慢產(chǎn)生語言(包括文字),再由語言(包括文字)慢慢產(chǎn)生心。達一個心即是精神,他的功能也即是精神。③人類沒有語言,便不能有記憶,縱謂可以有記憶,便如別的動物般,不是人類高級的記憶。當你在記憶,便無異是在你心上默語。有了記憶,再可有思想。記憶是思想的材料,若你心中空無記憶,你又將運用何等材料來思想呢。人類的思想,也只是一種心上之默語,若無語言,則思想成為不可能。思想只是默語,只是無聲的說話,其他動物不能說話,因此也不能思想,人類能說話,因此就能思想?!?,因你有思想,你始覺證到你自己像有一個心。生理學上的心,只是血液的集散處,生理學上的腦是知覺記憶的中樞。均不是此處說的心。從生理學上的腦,進化而成為精神界的心,一大半是語言文字之功。④因有語言與文字,人類的知覺始相互間溝通成一大庫藏。人類狹小的短促的心變成廣大悠久,人類的心能,已跳出了他們的頭腦,而寄放在超肉體的外面。倘使你把人心功能當做天空中流走的電,語言文字便如電線與蓄電機,那些流走散漫的電,因有蓄電機與電線等而發(fā)出大作用。這一個心是廣大而悠久的,超個體而外在的,一切人文演進,皆由這個心發(fā)源。因此我們目此為精神界?!?jié)選自錢穆《精神與物質(zhì)》,有刪節(jié)1.文中所指“人類的心”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就其功能而言,就是指人的精神。

B.動物也有心,但是模糊簡單不深刻。C.是人的知覺記憶中樞,即人的頭腦。

D.從器官來說,是指人的血液集散處。2.文章第①段連用兩個“換言之”,分析它們的作用。(3分)3.分析第①②段行文思路的特點。(3分)4.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③段方框中,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3分)①但若放遠看他的源頭②依常識論③應該說人類因有語言文字始發(fā)展出思想來④而后發(fā)為語言和文字以表達之⑤應該是人心因思想了A.④②③①⑤

B.①⑤④②③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④①③5.分析第④段以電線蓄電池作比喻的表達作用。(3分)6.閱讀全文,分條概括語言文字對人類思維的重要性。(3分)參考答案:1、A2、連用兩個“換言之”更具體說明人類最先的知覺特點以及記憶的性質(zhì),從而深入淺出地闡明人類最先只有知覺而沒有心的道理。3、第①段總述人類的心從只有知覺到形成記憶的發(fā)展過程,第②段進一層說明人類形成記憶根本原因(條件)是語言文字。兩段文字由表及內(nèi)逐層深入展開闡述。4、D

5、將語言文字比作電線與蓄電機,形象地說明了語言文字具有傳輸(傳播)與累積的特點,從而更好地說明了語言文字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巨大推動作用。6、(1)有心外的識別和記憶;(2)能思想;(3)形成人類知覺相互溝通的庫藏(促進人類文化的發(fā)展)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左傳的“閑筆”“閑筆”不是游離于敘事主題之外對無關緊要情節(jié)的描述,而是敘事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左傳》開啟的一種獨特的文學筆法。從《左傳》中大量的細筆、趣筆、奇筆、偶筆的運用上看,“閑筆”已經(jīng)是春秋時期歷史文學的歷史轉向,標志著一種自然輕松充滿趣味的文學筆法的成熟?!蹲髠鳌窋⑹峦蔷o張?zhí)?,愈使用“閑筆”,以緩解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帶來的某些精神壓力,從而制造一種緊張與悠閑參差錯落的美學效果。《左傳》敘事常常在宏大處用“閑筆”,由細瑣的世俗生活,顯現(xiàn)恢宏的政治主題,從而組成巨細映襯、大小對比的敘事單元,表達一種小事件推動大歷史的歷史觀念。春秋人對優(yōu)游閑暇從容不迫的審美精神有特別的喜愛。襄公二十四年晉楚棘澤之役,晉人張骼、輔躒向楚軍挑戰(zhàn),二人毫無畏懼,坐在戰(zhàn)車上一面彈琴,一面沖入楚軍陣營。這種從容鎮(zhèn)定的悠閑,不僅表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的從容不迫,也轉化為春秋文學的精神品格?!伴e筆”寫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現(xiàn)了春秋文學的藝術品格。“閑筆”往往描寫的是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件,卻具有敘事結構與主題的雙重意義。從結構上說,歷史的發(fā)展過程總是起伏跌宕的,“閑筆”的加入更能揭示歷史的真實,“閑筆”往往是“正筆”的有機構成,沒有了“閑筆”,“正筆”也顯得呆板僵滯,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從主題上說,“閑筆”常常通過小事件、小情趣顯示歷史的大主題、大格局。徹底說來,“閑筆”比“正筆”更突顯了《左傳》在文學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藝術進步?!蹲髠鳌烦3T陲L云激蕩處宕開筆墨,寫出一兩件小事件、小情節(jié),以小事件顯示大歷史發(fā)生的具體情景,以細微處展示大人物真實的心理動態(tài)。《左傳》定公十年,宋景公寵愛向魋,將公子地的四匹白馬轉送給向魋,引起公子地的不滿,向魋準備逃亡,宋景公傷心欲絕,竟然“目盡腫”,一個細節(jié)寫出了景公內(nèi)心的無限悲傷,這是中國敘事文學第一次寫出一個人雙淚長流兩目紅腫的動人細節(jié)。錢鐘書《管錐編》有“一飯之恩仇”的論述,他指出,一飲一飯,分配不均,看似小事卻往往引發(fā)政治的連環(huán)報復,甚至造成激烈的流血沖突、朝野動蕩?!蹲髠鳌分杏泻芏噙@樣的事件記載。宣公四年,鄭國大夫子宋、子家一起朝見,子宋以其“食指動”,預言此日“必嘗異味”,而恰逢鄭靈公烹制楚人送來的大黿,兩人相視而笑。鄭靈公故意召見子宋而不分給他大黿,子宋染指而出,兩人最終殺死了鄭靈公。襄公二十八年記齊國“公膳日雙雞”,而饔人卻將雞更換成鴨子,御者又換掉鴨肉只送上肉汁殘湯,這讓子雅、子尾憤怒異常,從而導致齊國慶氏集團被逐事件的發(fā)生,而這場宮廷流血事件又恰恰改變了齊國的政治走向,致使陳氏家族在崔、慶之亂中漁翁得利,篡取了齊國的政權?!凹毠P”不細,“閑筆”不閑,《左傳》的眼光是獨到的,宏大的歷史往往從細微處走來,大歷史常常是由一連串小事件構成的。1.下列有關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左傳》中“閑筆”涉及的小事件、小情節(jié)常在風云激蕩處出現(xiàn),看似無關緊要,卻具有敘事結構與主題上的雙重意義。B.“正筆”的生命活力離不開“閑筆”,《左傳》也正是借助“閑筆”才顯示出其在文學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藝術進步。C.“閑筆”往往是敘事愈緊張出現(xiàn)的頻率愈高,它的出現(xiàn)能使歷史故事的敘述張弛有度,制造出一種參差錯落的美學效果。D.“閑筆”既是一種文學筆法,也是春秋文學藝術品格的體現(xiàn),某些敘述還能從小處體現(xiàn)春秋人的精神世界、審美偏好。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左傳》描寫晉楚棘澤之役中,晉人張骼、輔躒坐在戰(zhàn)車上一面彈琴,一面沖入楚軍陣營的情景,于緊張的戰(zhàn)事描述中傳遞出悠閑輕松的意味。B.“目盡腫”這一個細節(jié)便展現(xiàn)出宋景公的傷心欲絕,可見《左傳》善于從細微處展示人物的心理,這也是中國敘事文學中首次出現(xiàn)的動人細節(jié)。C.《左傳》記述了鄭靈公故意召見子宋而不分給他大黿,終招致殺身之禍這一事件,《管錐編》中也用同樣的史實來佐證“一飯之恩仇”的論述。D.齊國“公膳”上雙雞被替、只送上肉汁殘湯之事,激起了大臣的憤怒并最終導致齊國易主。這足見小事件能夠直接改變國家的政治走向。3.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依據(jù)《左傳》中細筆、趣筆、奇筆、偶筆的大量運用,推論出“閑筆”這一文學概念的出現(xiàn)可提前到春秋時期。B.正是因為歷史的發(fā)展過程是跌宕起伏的,所以閑筆才更能顯示出歷史的大主題、大格局,并最終比“正筆”更能體現(xiàn)藝術上的進步。C.文章通過對“閑筆”不閑、“細筆”不細的探討,揭示了《左傳》獨到的眼光,也印證了細微處、小事件影響大歷史的觀點。D.文章圍繞美學效果和文學價值這兩個角度,列舉相應的事例,逐層遞進地論證了“閑筆”是敘事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參考答案:1.B

2.A

3.C1.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nèi)容的整合或轉述的差別。題中B項,“‘閑筆’比‘正筆’更突顯了《左傳》在文學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藝術進步”不意味著只有“閑筆”在起作用。點睛:這是一道篩選并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于對文中佐證觀點的現(xiàn)象、材料運用的準確性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混淆范圍、偷換概念等等。2.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側重考核文中的觀點。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nèi)容的整合或轉述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的細微差別。題中B項,應是“中國敘事文學第一次寫出一個人雙淚長流兩目紅腫的動人細節(jié)”;C項,所舉事例出現(xiàn)在《左傳》;D項,“小事件能夠直接改變國家的政治走向”說法錯誤,小事件為政治走向的改變作鋪墊。3.試題分析: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題中A項,“推論出‘閑筆’這一文學概念的出現(xiàn)可提前到春秋時期”無中生有,原文說“‘閑筆’已經(jīng)是春秋時期歷史文學的歷史轉向”;B項,強加因果,原文說“歷史的發(fā)展過程總是起伏跌宕的,‘閑筆’的加入更能揭示歷史的真實”;D項“逐層遞進”表述不當。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彭程,字萬里,鄱陽人。成化末進士。弘治初,授御史,巡視京城。降人雜處畿甸多為盜,事發(fā)則投戚里、奄豎為窟穴。程每先機制之,有發(fā)輒得。巡鹽兩浙,代還,巡視光祿。五年上疏言:“臣適見光祿造皇壇器?;蕢?,先帝修齋行法之所。陛下即住,此類廢斥盡,何復有皇壇煩置器?光祿金錢,悉民膏血。用得其當,猶恐病民,況投之無用地。頃李孜省、繼曉輩倡邪說,而先帝篤信之者,意在遠希福壽也。今二人已伏重辟,則禍患之來,二人尚不能自免,豈能福壽他人?倘陛下果有此舉,宜遏之將萌,如無,請治所司逢迎罪。”帝初無皇壇造器之命,特光祿姑為備。帝得程奏大怒,以為暴揚先帝過,立下錦衣獄。給事中叢蘭亦巡視光祿,繼上疏論之。帝宥蘭,奪光祿卿胡恭等俸,付程刑部定罪。尚書彭韶等擬贖杖還職。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復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終不聽是時巡按陜西御史嵩縣李興亦坐酷刑系獄。及朝審,上興及程罪狀。詔興斬,程及家屬戍隆慶。文武大臣英國公張懋等合疏言:“興所斃多罪犯,不宜當以死。程用諫為職,坐此戍邊,則詐奸枉法者何以處之?”尚書王恕又特疏救。乃減興死,杖之百,偕妻子戍賓州,程競無所減。程母李氏年老無他子,叩闕乞留侍養(yǎng)。南京給事中毛埕等亦奏曰:“昔劉禹錫附王叔文當竄遠方,裴度以其母老為請,得改連州。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異禹錫。祈少矜憐,全其母子?!辈辉S。子尚隨父戍所,遂舉廣西鄉(xiāng)試。明年,帝念程母老,放還。其后,劉瑾亂政,追論程巡鹽時稍虧額課,勒其家償。程死久矣,止遺一孫女。罄產(chǎn)不足,則并女之,行道皆為流涕。(選自《明史·彭程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復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終不聽是/時巡按陜西御史嵩縣李興亦坐酷刑系獄。B.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復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終不聽/是時/巡按陜西御史嵩縣李興亦坐酷刑系獄。C.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復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終/不聽是時/巡按陜西御史嵩縣李興亦坐酷刑系獄。D.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復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終不聽/是時/巡按陜西御史嵩縣李興亦坐酷刑系獄。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御史:先秦時指負責記錄的史官、秘書官。自秦朝始專門作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B.叩闕:扣擊宮門。指官吏百姓受冤屈時,在皇宮外叩擊宮門向朝廷申訴的行為。C.鄉(xiāng)試:明清時在各省省城舉行的科舉考試。每三年的秋天舉行,錄取后稱秀才。D.論:此處意為判罪、判決,文中“不宜當以死”中的實詞“當”,也應取此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彭程巡視京城,治盜有方。任御史巡視京城時,雜居京城地區(qū)的投降者多為盜賊,事發(fā)后則躲到皇親或宦官處,他每每占領先機制服盜賊。B.彭程直言敢諫,體恤民生。在巡視光祿時,他看見光祿制造皇壇器物,于是上疏極力反對,認為不應該把民脂民膏浪費在這種無用的地方。C.彭程觸怒皇帝,幾遭處死?;实鄣玫脚沓套嗍韬蟠笈?,認為這是暴露先帝的過錯,立即把他投入錦衣衛(wèi)監(jiān)獄,欲置他于死地,后將其充軍。D.彭程備受同情,多被援救。彭程獲罪后,給事中叢蘭、尚書彭韶、英國公張懋、尚書王恕、南京給事中毛理等先后上疏救助,但無濟于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程用諫為職,坐此戍邊,則作奸枉法者何以處之?(2)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異禹錫。祈少矜憐,全其母子。參考答案:10.B

11.C

12.D

13.(1)彭程以進諫為職責,卻因此被充軍到邊疆,那么干了壞事破壞法律的人拿什么處罰他們呢?(2)陛下的圣明德行,不是唐朝中等才德的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劉禹錫。請求稍微加以憐憫,保全他們母子?!?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坝弥馈薄懊钡闹髡Z應該是“帝”,兩者之間應該斷開,排除A項?!笆琛笔巧鲜璧囊馑?,主語是“韶等”,“救”的賓語是“程”,結合句意內(nèi)容分析,“程”“子”之間應該斷開,排除C項、D項。句意:皇帝想要置他于死地,命令拘押他。彭韶等人再次上疏救助,彭程的兒子彭尚多次上奏章乞求代父受死,最終沒有允許。此時巡按陜西御史嵩縣李興也因施用酷刑關在監(jiān)獄。故選B?!?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C項,“錄取后稱秀才”不正確,應是稱“舉人”。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jiān)生、蔭生、官生、貢生,經(jīng)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中式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jīng)魁,第六名稱為亞魁。故選C?!?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D項,“給事中叢蘭……上疏救助”錯誤。結合文本內(nèi)容“帝初無皇壇造器之命,特光祿姑為備。帝得程奏大怒,以為暴揚先帝過,立下錦衣獄。給事中叢蘭亦巡視光祿,繼上疏論之”分析可知,給事中叢蘭上疏并非是救助彭程,而是繼續(xù)議論光祿造皇壇器之事。故選D。【1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諫”,進諫;“為”,作為、當成,動詞;“坐”,因為、由于,代詞;“此”,代詞,這件事;“則”,連詞,那么;“奸”,邪惡偽詐的人或事;“枉”,歪曲、曲解、破壞;“以”,介詞,用、拿、憑;“則作奸枉法者何以處之”(賓語前置句)。(2)“德”,德行;“中”,中等才德的;“而”,連詞,表并列;“異”,與……不同;“少”,稍、略微;“矜憐”,憐憫、憐惜、矜憫;“全”,保全;“其”,代詞,他們?!军c睛】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語境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語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②要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xiàn)象,對這些文言現(xiàn)象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翻譯好文言文語句的前提。③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籠統(tǒng)翻譯的辦法去逃避,而應該前后推導,認真理解。④要善于調(diào)動已學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一詞多義、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我們把握文言詞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參考譯文:彭程,字萬里,鄱陽人。成化末年考中進士。弘治初年,授任御史,巡視京城。投降的人雜居京城地區(qū)大多成為盜賊,事情被發(fā)現(xiàn)就投靠皇親國戚、宦官小人作為巢穴。彭程每次先占有利時機制服他們,有人告發(fā)就能抓到。到兩浙巡察鹽政,輪換回朝,巡視光祿。弘治五年上奏疏說:“臣恰巧看見光祿制造皇壇器物?;蕢窍鹊酃S飯做法事的地方。陛下即位,這類活動全部廢除,為什么又有皇壇煩勞置辦器物?光祿的金錢,全部都是民脂民膏。用到恰當?shù)牡胤剑€恐怕傷害百姓,何況投放到無用的地方。不久前李孜省、繼曉之流提倡邪說,而先帝深信他們的言論,心想長久地求得幸福長壽?,F(xiàn)在二人已依法處死,那么災禍的來臨,二人尚且不能自己幸免,怎能使他人幸福長壽。倘若陛下真有這方面的舉動,應當在將要發(fā)生時阻止。如果沒有,請求懲治有關官員討好奉承的罪行。”皇帝開始時沒有在皇壇制造器物的命令,只是光祿暫且作準備?;实鄣玫脚沓痰淖嗍璺浅I鷼?,認為這是暴露顯揚先帝的過錯,立即把他投入錦衣衛(wèi)監(jiān)獄。給事中叢蘭也巡視光祿,接著上疏議論這件事?;实蹖捤×藚蔡m,剝奪了光祿卿胡恭等俸祿,把彭程交付刑部定罪。尚書彭韶等人打算杖責贖罪恢復官職。皇帝想要置他于死地,命令拘押他。彭韶等人再次上疏救助,彭程的兒子彭尚多次上奏章乞求代父受死,最終沒有允許。此時巡按陜西御史嵩縣李興也因施用酷刑關在監(jiān)獄。等到朝審,呈上李興及彭程的罪狀。詔令李興斬首,彭程及家屬充軍到隆慶。文武大臣英國公張懋等人聯(lián)合上疏說:“李興所殺的多為罪犯,不應判處死刑。彭程進諫是他的職責,因此充軍到邊疆,那么干了壞事破壞法律的人拿什么處罰他們呢?”尚書王恕又專門上疏救助。于是減免李興死罪,杖責一百,帶著妻兒充軍到賓州,彭程最終沒有減免。彭程的母親李氏年老沒有別的兒子,到朝廷叩拜乞求留下彭程奉養(yǎng)自己。南京給事中毛珵等人也上奏說:“昔日劉禹錫依附王叔文本應流放遠方,裴度以他母親年老為由奏請,得以改放連州。陛下圣德,不是唐朝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劉禹錫。請求稍微加以憐憫,保全他們母子。”不同意。兒子彭尚隨父親到戍所,后來考中廣西鄉(xiāng)試。第二年,皇帝考慮到彭程母親年老,放他回京。后來,劉瑾擾亂朝政,追查彭程巡鹽時稍微虧欠定額稅,勒令他家償還。彭程死了很久,只留下一個孫女。用盡家產(chǎn)不夠償還,就把孫女一并賣了,過路人都為他家的遭遇流淚。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重到沭陽圖記袁枚古之人往往于舊治之所三致意焉。蓋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陽二年,乙丑,量移白下①。今戊申矣,感呂嶧亭觀察三札見招,十月五日渡黃河,宿錢君接三家。錢故當時東道主,其父鳴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與談乃父事,轉不甚曉。余離沭時,渠裁斷乳故也。夜闌置酒,聞車聲啍啍,則嶧亭遣使來迎。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qū)。食傾,望見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數(shù)十輩爭來扶車。大概昔時騎竹馬者,俱龍鐘杖藜矣。越翌日,入縣署游觀,到先人秩膳處,姊妹斗草處,昔會賓客治文卷處,緩步婆娑,凄然雪涕,雖一庖湢、一井匽,對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張、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記。憬然重提,如理兒時舊書,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廣文工詩,吳中翰精鑒賞,解、陳二生善畫與棋,主人喜論史鑒,每漏盡,口猶瀾翻。余或飲,或吟,或弈,或?qū)懶∮埃蛟u書畫,或上下古今,或招人來,或呼車往,無須臾閑。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居半月,冰霰漸飛,歲將終矣,不得已苦辭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來乎?忍傷君而云不來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來舊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閑居,猶能念及五十年前之舊令尹,世之如呂君者更少矣。離而合,合而離,離可以復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別也,余不能學太上之忘情,故寫兩圖,一以付呂,一以自存,傳示子孫,俾知官可重來,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提筆記之,可以風世②,又不徒為區(qū)區(qū)友朋聚散之感也。[注]①白下:南京的別稱。②風世:勸勉世人。(選自《小倉山房詩文集》,有刪節(jié))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余宰沭陽二年

宰:治理B.說當時決某獄

決:打開C.代為治筐篋

治:備辦D.朅來舊邦

朅:離去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往往于舊治之所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B.與談乃父事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C.身之老且衰

彼且惡乎待哉D.離而合

襟三江而帶五湖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四品官員呂嶧亭在家閑居期間,連續(xù)寫信邀請老縣令舊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陽。B.當年袁枚離開沭陽時,錢接三才斷奶,因此談及其父錢鳴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C.八十多歲的張、沈兩吏是袁枚的老同事,還能依稀記得些許往事,多數(shù)事已忘記了。D.呂嶧亭在寒冬時節(jié)送客至十字橋,賓主作別時,袁枚覺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難再來了。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主人仍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18.把文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qū)。(2)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參考答案:14.B

15.A

16.C

17.主人仍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18.(1)天快亮的時候,行駛了六十里,呂嶧亭在十字橋迎接,兩人(見面)十分欣喜,便驅(qū)車一同前往。(2)伯夷、柳下惠那樣的高風,百代之后的人聽到,也能奮發(fā),更何況親受熏陶的人呢?【14題詳解】文言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解答本題,考生可以根據(jù)實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斷它的詞性,根據(jù)詞性進而推斷它的詞義。B項,“決:打開”錯誤,此句中“獄”同“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句中“獄”,應為“案件”。所以,句中的“決”當為“判決、裁決”。故選B?!?5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應明確題干的要求,這是考查虛詞的用法,然后根據(jù)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虛詞前后詞語的詞性來分析用法。A項,兩個“于”都是介詞,對于。B項,第一個“與”是介詞,和;第二個“與”是連詞,和。C項,第一個“且”是連詞,表遞進;第二個“且”,是副詞,還。D項,第一個“而”是連詞,表承接;第二個“而”連詞,表并列的。故選A?!?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jù)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C項,“張、沈兩吏是袁枚老同事,還能依稀記得些許往事,多數(shù)事已忘記了”張冠李戴?!坝袕?、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記”,可見,“依稀記得些許往事,多數(shù)事已忘記了”的那個人是作者,而非張、沈兩吏。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主人是主語,仍送至是謂語動詞,前所迎處是賓語,結構完整,迎處后斷開。/代為治筐篋/后面的主語依然是“主人”,“治”是謂語,“筐篋”是賓語,其后斷開。“束韁靷畢”是時間狀語,“畢”后斷開,“握手問曰”,“曰”后斷開,“何時再見先生”是個問句,語意完整,其后斷開,余不能答也,主謂結構,語意完整,“也”表示簡單的停頓,其后斷開?!?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diào)、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遲明”,黎明”或“天快亮的時候”;“延候”,“迎接”;“嶧亭延候于十字橋”,狀語后置句;“駢轔”,“前往”或“前行”。第二句中,第一個“風”,“風范,風度、高風”;“百世之下”,“百代之后””;“親炙”,“親身受到教益”?!军c睛】重到沭陽圖記古代的人往往對于過去任職的地方再三表達眷戀之意。也許因為賢德的官員能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家人。做官而不能忘記自己的任職的地方的人,那里的百姓,也不會忘記他的。我治理沭陽兩年,乙丑年,遷職到江寧。如今已是戊申年。我被道員呂嶧亭多次來信邀請感動,就在十月五日渡過黃河,借宿在錢接三先生家中。錢氏是當時接待過我的主人,他的父親錢鳴和清瘦而留有胡子,接三相貌像父親,與他談及父親的事情,他卻不怎么知曉。(這是因為)我離開沭陽時,他才斷奶的緣故啊。(錢接三)深夜擺酒款待我,(我)聽到車聲轔轔,原來是呂嶧亭派人來迎接我。天剛亮的時候已經(jīng)走了六十多里,呂嶧亭在十字橋迎接,彼此(見面)十分欣喜,便兩車并排一同前行。一頓飯的功夫,望見很長的城墻遮擋住了道路,我知道這是新修筑的沭陽城。幾十名縉紳爭著來扶著車子。大體說來,以前騎著竹馬嬉戲的孩童,如今都老態(tài)龍鐘拄著拐杖了。第二天后,進入縣衙游逛觀覽,到了先人燒飯的地方,姊妹斗草嬉戲的地方,過去會見賓客研究公文的地方,慢慢行走盤桓,凄然流淚。即使是一間廚房一間浴室,一條排水溝,我也對它們產(chǎn)生深深的情感,自己也不理解其中什么緣故。有張姓和沈姓兩個小吏前來拜訪,年齡都八十多歲了。他們說起(我)當時判決某個案件,擔任閱卷官推薦某份考卷的情形,我全然記不起來了。往事重新提起我恍然醒悟,如同溫習兒時讀過的舊書,又好像失去的物件重新得到(一樣親切)??h里朱廣文善于作詩,吳中翰精于欣賞品評,解、陳兩位書生善于作畫下棋,主人喜歡談論歷史典籍,常常夜深了口中還滔滔不絕。我有時飲酒,有時吟詩,有時下棋,有時給人畫像,有時品評書畫,有時縱論上下古今,有時是邀請人來,有時是吩咐備車前往,竟沒有片刻的空閑。于是就忘記了是在沭陽做客,同時也忘記了自己的衰老。過了半個月,冰雪漸至,一年即將結束,不得已我再三懇切地辭別主人。主人仍然把我送到之前迎接我的地方,幫我打點行裝,備好車馬后,握住我的手問道:“什么時候能再見到先生呢?”我不能回答。不是不回答,而是不忍心回答。哎!我今年七十三了,忍心欺騙您說我會再來嗎?忍心讓您傷心說我不會再來嗎?然而我作為五十年前的縣令,離開后重來舊地,世上像我一樣的人很少了;作為四品高官,奉養(yǎng)老母在家閑居,還能想到五十年前的舊任縣令,世上像呂嶧亭先生這樣的人更少了。分離后聚合,聚合后分離,離散后可以重新聚合,但人年老后不能再次年輕。對這一次分別,我不能做到超然無情,所以畫了兩幅畫,一幅贈給呂君,一幅自己保存。傳給子孫看,讓他們知道一個官員可以重新回到任職之地,這個官員(的為官)可以推想,迎接舊任官員如同現(xiàn)任官員一樣,這樣的主人(的為人)也可以推想。孟子說:伯夷、柳下惠那樣的高風,百代之后的人聽到,也能奮發(fā),更何況親受教育熏陶的人呢?我提筆寫下了這篇記,可以用來勸勉世人,而不只是為了表達一點微不足道的朋友聚散的感慨。6.將下面一段文言文畫橫線的文字翻譯成白話文。今人有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1)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2)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1)是非君子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為。(2)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合乎道義,那么就應該迅速停止,為什么還要等到明年呢?(1)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為。(2)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合乎道義,那么就應該迅速停止,為什么還要等到明年呢?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出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6分)今年春節(jié),央視推出的“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系列報道,引發(fā)公眾關注。調(diào)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門,讓人感慨良多,今天我們還知道“家風”是什么嗎?家風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源遠流長。儒家文化講究“詩禮傳家”,講究“忠孝仁義禮智信廉”。對于傳統(tǒng)士大夫知識階層來說,“修身齊家平天下”,也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最高目標。不僅統(tǒng)治階層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鄰德里仁”和“筆耕硯拓”的“詩禮家風”,縱使

。中國歷代不乏家風門第的典范,

②。從《顏氏家訓》到《曾國藩家書》,中國古代公開出版的“家訓”在百種以上。如諸葛亮的《誡子書》、司馬光的《訓儉示康》,成為后世學子修身立志、務行節(jié)儉的名篇。在家風已然變得陌生的今天,央視此次借助關注度極高的“新聞聯(lián)播”重提家風,③

。從公眾的反饋來看,人們已經(jīng)開始重新審視這一傳統(tǒng)文化,認識到我們離開自己的傳統(tǒng)已經(jīng)太久了。參考答案:(6分)示例:①尋常百姓也持守這樣的治家信條②也留下許多流傳后世的經(jīng)典文章③無疑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8.下列四副對聯(lián)中,最適合用作壽聯(lián)的一項是A.芝蘭茂千載,琴瑟樂百年B.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做伴支床有龜C.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D.借得山川秀,添來氣象新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四副對聯(lián)中,最適合用作壽聯(lián)的一項”,這是考查語言表達的得體性。考生要關注語言使用的場合、使用的對象以及對象之間的關系。從題干來看,對聯(lián)使用的場合是祝壽,A項,“芝蘭茂千載,琴瑟樂百年”,“琴瑟”是兩種比較相似的樂器,通常那個用這個詞語來表示夫妻之間感情很好。“百年琴瑟”的意思是:夫妻之間的感情一直到老都很好,可看出這適合作婚聯(lián)。B項,“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做伴支床有龜”,通過“增華”“鶴”“龜”可看出這適合作壽聯(lián)。C項,“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留將……”說明這是挽聯(lián),通過“著成信史”可看出這是為司馬遷寫的挽聯(lián)。D項,“借得山川秀,添來氣象新”,通過“氣象新”可看出這是為祝賀新階段開始寫的對聯(lián)。相比較之下,B項最適合作壽聯(lián)。9.新學期伊始,又一批充滿朝氣的新生來到三中,請你仿照例句,給他們寫一段寄語。要求:以“高中”為話題,另選喻體,句式與例句一致,字數(shù)大體相同。例句:如果說人生是一本自傳體的大書,那么,這本書怎樣才能寫好?我們要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智慧的頭腦構思,用崇高的理想布局,用堅定的信念寫作,終成佳作!參考答案:如果說高中是一幅自己的畫作,那么,這幅畫怎樣才能畫好?我們要用刻苦的努力揮筆,用多彩的生活著色,用執(zhí)著的追求做線,用開闊的未來為面,鑄就名作!【詳解】此題考查學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所謂“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題目已經(jīng)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nèi)容不能完全一樣。仿用句式時充分考慮語言環(huán)境,在句子結構、句式、修辭等方面符合題干的要求。具體包括嵌入式、續(xù)寫式、命題式、開放式、對聯(lián)式。本題例句“如果說人生是一本自傳體的大書,那么,這本書怎樣才能寫好?我們要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智慧的頭腦構思,用崇高的理想布局,用堅定的信念寫作,終成佳作”,能夠仿照的是“如果說……是……,那么……,我們要……,用……,用……,用……”句式,話題是“高中”,高中是由蛹化蝶的過程,是一個由花到果的過程,是一個由苗到材的過程,是一個石墨變金剛石的過程。在高中可以提高你的文化,提升你的品位,增加你的素養(yǎng),增強你的能力,美好你的未來,改變你的家境,榮耀你的家鄉(xiāng)等等,圍繞高中來寫寄語?!军c睛】本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解答好此題需要考生有較好的分析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做這類試題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題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題者意圖,當然考試時這類題型以主觀題為主,在備考時還應多練習、多積累。10.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①小區(qū)內(nèi)有戶人家遭盜竊,警察將有盜竊前科的王某某作為重要嫌疑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查才冰釋前嫌,排除了王某某的嫌疑。②讀者希望通過閱讀增長知識、提升修養(yǎng)的本心并沒有錯,但殊不知,這樣的提升應該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不可能一蹴而就。③在影視作品里,不離不棄的親情、至死不渝的愛情似乎都是喚醒植物人的靈藥;但在現(xiàn)實世界里,有關植物人的治療仍是世界性醫(yī)學難題。④老李晝伏夜出,不知他做些什么,加上他以前就神出鬼沒,這樣更加讓人感覺不可理喻,昨天開表彰會,才知道他是聯(lián)防隊員,晚上巡邏呢。⑤人民文學出版社是享譽國際的一流出版機構,你我作為這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員,自然應當殫精竭慮,無愧于做一個合格的出版人。⑥根據(jù)資料,他們倆的設計水平可以說是半斤八兩,所以你找誰做新房子的設計都會有滿意的結果,只是姜工程師更容易溝通一些。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參考答案:B【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應注意:首先明確各個詞語的意思,然后根據(jù)題目中句子的語境分析即可。①冰釋前嫌:像冰融化一樣消除以前的怨恨。望文生義。②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輕面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使用正確。③至死不渝:到死都不改變。使用正確。④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執(zhí)或蠻橫,不通情理。此處是強調(diào)老李的行為讓人不理解,成語使用不合語境。⑤弾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使用正確。⑥半斤心兩: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貶義))。褒貶誤用。故選B項?!军c睛】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義。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確詞語的感情色彩,是褒義,還是貶義。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