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散文專題訓練---夏堅勇散文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老街夏堅勇老街坐落在鎮(zhèn)江西北隅的云臺山麓。鎮(zhèn)江有名的是金山焦山北固山,云臺山名氣不大。但這不要緊,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間,有如一個歷盡滄桑的老人。看的事多了,也就把一切看得很淡?!疤扑卧髑澹瑥墓趴吹浇?。”前幾年,一位很有點名氣的文化人來這里走了一遭,說了這么兩句話。他究竟說的是人看街,還是街看人呢?搞不大清楚,大概都有那么點意思吧,因為老街確實是很老了。老街的名字叫西津渡街。西津渡自然是江邊的渡口,又叫金陵津渡,和揚州的瓜洲渡隔江相望。這一說人們便不由得肅然起敬了,因為就在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傳之千古的好詩。例如唐代詩人張祜的這一首《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張祜是很有才氣的,這首《題金陵渡》寫得凄清冷麗,幾乎無可匹敵。當時他住在渡口一個叫小山樓的旅館里,遙望江北,牽掛著明天能不能過江,或許還想到了其他一些不開心的事,不然又“愁”從何來呢?張祜住過的小山樓現(xiàn)在已無可尋覓,但古渡口的石階猶在,只是上面已不見水漬和苔痕。歲月早已把大江的風濤留在深深的淤泥下,留在唐詩宋詞的幽怨和嘆息中。沿著石階一級級走上去,腳步的回聲凝重而悠遠,如同踩著一段依稀的殘夢。好在上面還有一座待渡亭,那么就小憩片刻吧。走進待渡亭,摩挲著清代畫家周鎬的漢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圖》,我突然有一種朦朦朧朧的親切感,仿佛故地重游,一切都似曾相識。難道說,我上輩子曾來過這里,對這里早已熟門熟路?或者說,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其實都潛藏著一份“待渡情結”?我想到了中國古典詩詞和傳統(tǒng)戲曲中的長亭,想到了朔風羌笛中的陽關和長安郊外的灞橋。但與之相比,這里的待渡亭似乎有著更為峻厲的生命體驗和更為舒展的審美空間。因為前者只是單向的送別,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該說的話已經說過了,于是勸君更盡一杯酒,揮揮手飄然上路。而后者就不那么簡單了,旅人面對的是滔滔大江。在那個時代,旅人能不能上路,什么時候上路都是不確定因素,因此便有了待渡的焦慮、期盼、惆悵和想象。這時候,天空中的一縷浮云,江面上的一片白帆,或何處飛來的幾許笛聲,都會觸動他們敏感的詩心。心旌搖動,覽物傷情,一出口便是好詩。相反,若一切都那么順暢舒坦,沒有了人與自然的對峙和望穿秋水的等待,生命體驗難免浮泛,詩也隨之走向平庸。當然,這時候的詩大抵不會有什么驚天豪語,卻一句句都是從心靈深處流出來的。且看王昌齡的這一首《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寫得何等真摯樸實。大概渡船已經泊在岸邊,艄公正在解纜催促,只能這樣叮囑幾句了。但就是這洗盡鉛華的寥寥數(shù)句,卻勝過了多少浮皮潦草的應景之作!這是送行者的心情。那么旅人呢?他上了船,卻把心思留在岸邊。風濤一路,青衫飄然,那沾衣欲濕的也不知是浪沫還是淚水。到了對岸,仍禁不住要回望江南。江南,卻只有青山滿目,那座他和友人盤桓待渡的小亭子已看不到了,放達中便有了幾分惆悵:“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那種一步三回頭的依戀可以想見。西津古渡見慣了太多的送往迎來,也收拾了卷冊琳瑯的絕妙好詞。渡口的石階上熙來攘往,駱賓王、李白、劉禹錫、張祜、杜牧走過去了;王安石、蘇東坡、米芾、陸游、辛棄疾走過去了……公元13世紀末期,一個意大利人踏著這里的石階走上來,他叫馬可·波羅。馬可·波羅已經在中國游歷了不少地方,甚至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地方官,算得上是中國通了。后來他在震驚世界的《馬可·波羅游記》中這樣介紹鎮(zhèn)江:“他們靠經營工商業(yè)謀生,廣有財富……”這位洋人來自地中海畔的水城威尼斯,那里是歐洲商業(yè)文化的搖籃,他是以一個商人的目光來審視鎮(zhèn)江的,話也說得不錯。當然,這中間似乎少了點歷史的詩情。走出待渡亭,踏著青石板向老街的深處走去,兩旁多半是雕花窗欞的兩層樓房,很有些古意。當年的那些茶樓酒肆、店鋪館棧猶依稀在目。這里地處交通要津,商旅繁榮帶來了百業(yè)興旺,這是歷史上鎮(zhèn)江經濟的底氣所在。街道兩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長安里、南星巷的名稱就刻在古老的磚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遺物。里弄兩邊延伸著民宅,寧靜而雅致。這里橫可通四鄰,豎可通街面,前可登云山,后可達長江邊,一如鎮(zhèn)江人的性格那般暢達平穩(wěn)。多數(shù)里弄都有一方深井,幾個老人坐在石井欄上,對著收音機聽揚州評話,那種自足平和的生活情調實在令人心折。是的,鎮(zhèn)江西鄰南京,北望揚州,但它既沒有南京那樣的金陵王氣、六朝金粉,也沒有揚州那樣歌吹入云的浮華和喧囂。鎮(zhèn)江是平樸而本分的,這里的人們長于經商,卻又從不把金錢看得很重,每天有的是聽書喝茶的時間。過年時,他們則成群結隊地騎著毛驢上金山寺燒香,那與其說是對命運的祈盼,還不如說是一種休閑娛樂。當然,戰(zhàn)爭來了,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地走上城堞,弄出驚天動地的聲響。至于平時爬上北固山,對著大江抒發(fā)憂國憂民感慨的,大都是些外地的游客。但老街終于終結了,終結于那座東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當年的英國領事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開鎮(zhèn)江為商埠,老街一帶淪為英租界,遂建領事館于云臺山麓。如果說,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潤的鎮(zhèn)江史話,那么,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則最后終結了這部史話。走下英國領事館的臺階,我突然想起元代詩人薩都剌在這里寫的兩句詩:客去客來天地老,潮生潮落古今愁。薩都剌屬于雄渾一派,詩的氣象很大。西津渡街確實是“老”了,但詩人“愁”什么呢?我一時說不清楚。起風了,遠處的江濤聲隱約可聞。老街在濤聲中坦然靜謐著,有如一個歷盡滄桑的老人……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借老街這一載體,橫貫古今,引經據典,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迷戀。B.文中的“待渡情結”是指包含了期盼、焦慮、惆悵等復雜情感的生命體驗。C.作者認為老街的待渡亭跟古詩詞中的長亭和灞橋比,似乎有著更為峻厲的生命體驗和更為舒展的審美空間。D.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使老街一帶淪為英租界。作者為此而感慨萬千。2.下列關于本文的手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A.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老街的時代變遷。B.作者的游蹤為:渡口石階—待渡亭—老街深處—當年的英國領事館。C.文章用金陵和揚州來對比鎮(zhèn)江,從而突出鎮(zhèn)江是平樸而本分的。D.文章引經據典,感情奔放激烈,引發(fā)讀者對老街歷史的深思。3.本文文采斐然,主要歸功于引用大量古典詩句。請結合文本分析這樣寫的妙處。4.文中“老街”的“老”有哪些豐富的意蘊?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驛站夏堅勇手頭有本《中國文化史詞典》,閑暇無事,隨手翻翻,卻見到這樣一條辭目——驛站,詮釋為:古時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住處。后面還有一系列與此有關的辭目:羽檄、軍臺、驛丞……林林總總,在惜墨如金的詞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頁的篇幅,可見這詞條的負載是相當沉重的。詞典上的解釋似乎過于矜持。感覺深處的驛站,總是籠罩在一片緊迫倉皇的陰影之中,車轔轔,馬蕭蕭,那急遽的馬蹄聲驟雨般地逼近,又旋風般地遠去。輪值的驛官匆匆驗過火牌,簽署文書到達本站的時間,那邊的驛卒已經換上了備用的快馬,躍躍欲試地望著驛道的遠方。驛道上滾滾的煙塵會驚擾得避讓的行人惶惶不安。此刻,在田間勞作的農夫會望一眼那遠去的快馬,心頭難免一陣猜測:那斜背在驛卒身后的夾板里,是升平的奏章,還是戰(zhàn)亂的捷報?或許過不了幾天,從相反方向馳來的快馬,少不了要降下抽丁增稅的圣旨哩。若是在夜晚,馬蹄在驛道上敲出的火花瑰麗而耀眼,于是在門前搗衣的村婦便停下手來,一直望著那火花漸去漸遠?!熬旁潞璐吣救~,十年征戍憶遼陽?!蔽黠L初至,砧聲四起,為久去不歸的征人趕制寒衣。自從班婕妤寫出《搗素賦》以來,搗衣的情境便成為閨怨詩久吟不衰的重要母題,砧聲總是在秋夜響起,而寒衣一般都要送往塞外,詩人們窮極才思,把女子搗素的動作描繪得舞蹈一般婀娜多姿,并對那劃破靜夜的砧聲特別作了牽人心魂的渲染。但有誰曾把這月下的砧聲和驛道上的馬蹄聲作過類比和聯(lián)系,寫出思婦目送驛馬遠去時的悲劇性感受呢?驛卒的神色永遠嚴峻而焦灼,那充滿動感的揚鞭馳馬的形象,已經成為一幅終結的定格。對于他們,這或許只是出于職業(yè)性的忠誠,他們大抵不會意識到,一個古老而龐大的王朝,正在這馬蹄聲中瑟瑟顫抖。請看杜牧的這首《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玉環(huán)愛吃荔枝,這種個人的小嗜好本來無可非議。但問題在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皇貴妃,于是,個人的小嗜好便演成了歷史的大波瀾,攪得天翻地覆。據說為了進荔枝,一路上驛馬踏壞了無數(shù)良田,而驛站中的馬匹也跑死殆盡,驛官無法應差,紛紛逃去。當楊貴妃遠望著“一騎紅塵”而展顏一笑時,那笑容背后并沒有多么深刻的含義,她只是覺得挺開心,最多也不過有一種“第一夫人”的榮耀感,或許還會勾起一縷思鄉(xiāng)之情,因為荔枝來自她的巴蜀老家。她絕對不會想到,在驛馬經過的漫漫長途中,有一個叫馬嵬驛的地方,已為她準備了一座香冢。其實,千里迢迢用驛馬進獻荔枝,唐明皇和楊貴妃都不是始作俑者?!逗鬂h書·和帝紀》載:“南海獻龍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阻險,死者繼路。”有唐羌其人,向朝廷冒死進諫:“臣聞上不以滋味為德,下不以貢膳為功?!薄按硕锷?,未必延年益壽?!边@位漢和帝倒不很固執(zhí),居然聽進去了,下詔停止了這一暴政。漢和帝受用荔枝,大概只是為了延年益壽,沒有多大意思,后人知道的也就不多。一千多年以后,一位住在重慶的文化人有感于時事,操起諷刺詩作武器:荒村細雨掩重霾,警報無聲笑口開。日暮馳車三十里,夫人燙發(fā)進城來。小詩在重慶《新民報》一經發(fā)表,立即不脛而走,各家報紙紛紛轉載。當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年頭,一邊是最高當局高喊著“一滴汽油一滴血”,要國民勒緊褲帶;一邊卻是高官政要們奢侈豪華,揮霍無度。比之于杜牧的《過華清宮》,這首小詩自然更帶點打油的味道,但對權貴諷刺之辛辣,卻著實令人拍案叫絕。寫詩的文化人其實是位小說家,他叫張恨水。文本二:有人說:什么是大散文?一九九二年我們辦《美文》雜志時,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壇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們的回憶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瑣碎很甜膩很矯揉造作的文章。我們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內涵要有時代性,要有生活實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拓開散文題材的路子。我們雜志堅持我們的宗旨,所以十多年來,我們拒絕那些政治概念性的作品,拒絕那些小感覺小感情的作品,而盡量約一些從事別的藝術門類的人的文章,大量地發(fā)了小說家、詩人、學者所寫的散文,而且將一些有內容又寫得好的信件、日記、序跋、導演闡述、碑文、診斷書、鑒定書、演講稿等等,甚至筆記、留言也發(fā)表。沒有發(fā)表過散文詩和議論缺斤短兩一類的雜文。在爭論中,有一種觀點,叫“清理門戶”,這是針對我們大而化之的散文觀的。提出“清理門戶”觀點的是一位學者,也是研究散文的專家,是我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朋友,他的觀點是要堅持散文的藝術抒情性。我們不是不要散文的藝術抒情性,我們擔心的是當前散文路子越走越窄,散文寫作境界越來越小,如果仍在堅持散文的藝術抒情性,可能導致散文更加淪為浮華而柔靡的地步。要改變當時的散文狀況,必須矯枉過正?,F(xiàn)在看來,我們的“大散文”觀念得到社會普遍認同和肯定?!咀ⅰ课谋疽弧扼A站》選自《湮沒的輝煌》,后入選“東方文化大散文原創(chuàng)文庫”。文本二為賈平凹對散文的一些看法,他早年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5.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詞典釋義入手,隨意而富有生活實感,“占去了差不多三頁的篇幅”則暗示了“驛站”文化意蘊的厚重。B.文章從農夫、思婦等多角度展開敘寫,“砧聲”和驛站本無直接聯(lián)系,是作者有意要將其與驛站馬蹄聲相類比。C.楊貴妃的故事中,進獻荔枝需途經驛站,她最后死去的地方“馬嵬驛”恰好也是個驛站,如此行文十分巧妙,也發(fā)人深省。D.文章從“驛站”切入,看似寫驛站,實則重在“諷喻”,連寫三個歷史事件,意在說明杜牧、唐羌、張恨水的直言之勇。6.下列與文本有關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車轔轔,馬蕭蕭”是杜甫《兵車行》的開篇,借驛站旁絡繹不絕的車馬,直接表明了戰(zhàn)況的激烈。B.“搗衣”也稱“搗素”,是古詩中思婦的典型動作,如“搗衣砧上拂還來”用污漬難以拂去體現(xiàn)了思婦的艱辛。C.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為唐宋文人提供了創(chuàng)作素材,催生了《長恨歌》(白居易)、《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等名篇。D.張恨水的作品批判國民黨反動派,左翼作家魯迅也曾寫過同一題材的作品,他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本褪撬@一時期的作品中的名句。7.賈平凹呼吁要創(chuàng)作“大散文”。請結合文本二,分析賈平凹心目中“大散文”的特點。8.如欲以“《驛站》的散文性”為題寫一則《驛站》的小評論,請結合文本,列出評論要點。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石頭記夏堅勇①坐落在小西門內的包公祠有一“知府碑”。碑上的名字琳瑯滿目,有親王,有大忠巨奸,甚至一些來去匆匆的庸常之輩,卻偏偏沒有那個本該有的名字。②那個名字叫包拯。③從某種意義上說,開封府的名字是和包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為有了包拯,開封府才成了平民百姓心中的圣殿,成了“清正廉明、執(zhí)法如山”的代名詞,也成了讓一切貪贓枉法的惡徒們膽戰(zhàn)心驚的符咒。那又怎么會沒有包拯?④包拯的名字是有的,導游小姐指著石碑中間的一塊告訴我:“包拯的名字在這里。”千百年來,由于人們敬仰包公的大名,在觀賞石碑時經常指指點點,天長日久,竟將包公的名字磨去了,只留下一處起明發(fā)亮的深坑。⑤我不禁肅然。是一些什么樣的手指,竟將堅硬的石頭磨出了這么深的印痕?要知道,那些手指不是戳,更不是摳,只是輕輕地指點??删褪沁@輕輕一點,甚至可能是輕輕一撫,竟形成了這樣令人驚嘆的奇跡??梢韵胍?,在每一次的尋找、指點和撫摸中,都傳遞著一份景仰和感慨,傳遞著一份心靈的溫煦和溝通,也傳遞著一種呼喚——對公正、清廉和神圣法律的呼喚。⑥當然,也有見了“知府碑”上的名字而畏縮不前的,例如,金末元初的文學家王惲在一首《宿開封后署》的詩中感慨道:拂拭殘碑覽德輝,千年包范見留題。驚烏繞匝中庭柏,猶畏霜威不敢棲。包,即包拯;范,即范仲淹,將包、范英明喻為“霜威”,而“驚烏”則是天下的貪官污吏。雖然時隔200余年,貪官污吏見了石碑仍驚懼,仍不敢正視。因為這對他們是一場靈魂的審判,走近審判臺,他們的目光是那樣恍惚游移,步履亦是那樣躊躇畏怯。⑦這是一個正直的文人士大夫的感慨。但實際上,平民百姓們在瞻仰“知府碑”時,尋找的、指點的只是包拯。這也許不很公平,在冷峻的歷史學家那里,包拯的名字遠不及身居高位又文才兼具的范仲淹響亮。正史上的包拯并沒傳說的那么神。他任開封知府一共只有一年半,這期間基本上沒有什么石破天驚的舉動,也沒有什么有強烈震懾力的大案。平心而論,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包拯不僅比不上范仲淹,甚至不能和“知府碑”上的其他有些人物相比(比如寇準,蔡襄)。⑧那么,人們?yōu)槭裁粗粚ふ野??⑨答案在于,包拯雖非揮手起風雷的政治改革家,也非落筆驚風雨的文章高手,卻以他的峭直清廉和剛正無私而名世。人們尋找的正是這種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渴求的品格。民眾的渴求和這種有著金屬般質感的堅挺品格的碰撞,激起了黃鐘大呂般的共鳴。渴求愈是強烈,共鳴也愈加亢激,中國老百姓心底的“包公情結”亦生生不息。⑩一位西方哲學家說過:“產生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蔽蚁?,膜拜清官的人民大概就更不幸了。在中國,反腐敗永遠是一個既古老又現(xiàn)實的話題,至少在小民百姓的生活空間里,它的分量要比那些經邦濟國的改革綱領重要,也比那些產生了很大“轟動效應”的詩文辭章重要。小民百姓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衣食溫飽。因此,為官的清廉與貪酷,往往成為他們對政治最樸素的評判,至于這個“主義”那個“主義”,大抵只是精英偉人們關心的事情。民眾對腐敗的切膚之痛和切齒之恨,集中反映在舞臺上那些以包拯為題材的戲文中,且看看那些劇名:《鍘美案》《鍘趙王》《鍘國舅》。為什么都是“鍘”?因為這些當官的太不像話了,不鍘不足以解心頭之恨。再看看鍘刀下的那些頭顱,差不多都是炙手可熱的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反腐敗就是要敢于動真格的,就是要從這些有分量的頭顱鍘起。那么就一路鍘下去吧,鍘他個血濺簪纓、尸橫朱門、談貪色變、大快人心。隨著包拯那一聲回腸蕩氣的“開鍘”,民眾心底的情緒也得到了淋漓酣暢的宣泄和釋放。⑾看罷了包拯在舞臺上的亮相,再到“知府碑”上找出包拯的名字,指點著感慨一番,除此而外,中國的老百姓還能怎么樣呢?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〢.文章開頭寫道:開封府知府碑上的名字琳瑯滿目,卻沒有本該有的包拯。作者這是設置懸念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為后文寫包拯名字因受觸摸而被磨去的事件做鋪墊。B.第3自然段的畫線句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人們對包公的敬仰和對公正、清廉的呼喚以及人們對開封府的畏懼。C.身居高位又文才兼具的范仲淹在小民百姓中沒有包拯名氣大,是因為他缺乏包拯那樣的峭直清廉和剛正無私的品性。D.文中引用王惲的詩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貪官們面對“知府碑”時的驚懼,同時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蘊。E.作者用問句收束全文,說明中國的老百姓除了看看舞臺上包拯的亮相,指點“知府碑”上包拯的名字等方式表達對清官的渴望和崇拜外,似乎別無他法,含有對現(xiàn)實生活中反腐不盡如人意的感嘆。10.文章多處采用對比手法,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11.正史上的包拯沒有戲文中的那么神,為什么中國的老百姓還對他那么敬仰?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12.文章第10自然段,作者寫道:“我想,膜拜清官的人民大概就更不幸了”。請結合文章,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敬鸢浮緼“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迷戀”錯誤。由原文“老街在濤聲中坦然靜謐著,有如一個歷盡滄桑的老人”可知,作者將老街比作歷盡滄桑的老人,想要表達的是對傳統(tǒng)文化消失的感傷。2.D“感情奔放激烈”錯誤。本文感情表達含蓄深沉的。3.①豐富了文章內容,記錄古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和審美情趣,②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將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們的“待渡情結”表現(xiàn)得具體、鮮活;③增加文采,增加了典雅厚重的文化韻味;④表達含蓄蘊藉,寄寓思古之幽情,感慨歲月之滄桑。4.①“老”指的是老街歷史悠久/年代久遠。②“老”還可以理解為歷史文化遺存豐富/文化底蘊豐富。③“老”具有一種經歷歲月洗禮后的平和坦然/暢達平穩(wěn)的氣度。④“老”指的是對老街的歲月滄桑變化/歲月變遷的感慨。5.D“連寫三個歷史事件,意在說明杜牧、唐羌、張恨水的直言之勇”分析不正確。文章以“驛站”為出發(fā)點,依次從杜牧、唐羌其事聯(lián)想開去,在基本圍繞“驛站”行文的情況下,豐富了文章的歷史文化內涵,并不是以說明三人的直言之勇為目的。6.DA.“借驛站旁絡繹不絕的車馬,直接表明了戰(zhàn)況的激烈”說法不正確?!侗囆小返拈_頭并未寫明此事發(fā)生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難點試題及答案
- 長豐鋼結構夾層施工方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策略與解決方案及答案
- 項目的持續(xù)改進與優(yōu)化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市場環(huán)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的重點考查試題及答案
- 威迪斯管道施工方案
-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理解項目管理中的團隊沖突處理的考點試題及答案
- (完整版)大學學術英語讀寫教程下冊課文翻譯
- 內鏡室工作流程
- 《Hadoop技術原理》課件-11.Flume
- 血液標本采集(靜脈采血)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MOOC】3D工程圖學-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安全環(huán)保班組培訓
- 2024年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物理試題(附答案)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實回填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程
-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 大型活動策劃與管理第九章 大型活動知識產權保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