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條件句研究開題報告》_第1頁
《英漢條件句研究開題報告》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漢條件句對比分析文獻綜述條件句在這里指由“條件狀語分句+主句”構成的小句復合體,一般由條件從句引出某種假設,主句表示基于這種假設下的反饋。這里所說的英語條件句是條件狀語從句,而漢語中與之相對應的是偏正復句,它們起著和英語狀語分句相同的語用功能。一、英語條件句的研究英語條件句的研究。英語條件句長期以來備受關注。就分類而言,Palmer將條件句分為“預言性條件句’、“含蓄性條件句’、“相關性條件句”。Quirk把英語條件從句所表達的條件分為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直接條件又有開放條件、假設條件和修辭條件三種。國內學者章振邦將條件句分為真實和非真實兩大類,再對真實條件句細分。此外,徐李潔從語義、語法和語用專門對修辭條件句進行了分析,使用“反證法’,解讀其反常的“語義”,陳國華根據奧斯汀和塞爾的言語舉動理論對間接條件句進行重新界定,并根據格萊斯的會話原則和準則對早期現(xiàn)代英語的間接條件句進行分析和分類等。二、漢語條件句的研究漢語中的條件句與假設句經常會相互混淆,刑福義將條件句與假設句歸納為因果復句的二級關系,但以“如果……那么……”引導的復句屬于假設句,表示根據假設來推斷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這類復句不以事實作為推斷的前提,而是以某種假設即某種虛擬性原因作為推斷的前提。而條件句是指“只有……才”引導的復句這類復句也是以虛擬性原因作為推斷前提,但著重強調所虛擬的原因是條件。本文對假設句和條件句沒有進行任何區(qū)分,將“如果……就”引導的句子視為條件句。其他方面的研究如王春輝根據提出的“假設性等級’,理論來研究漢語條件句的假設性程度;還有一些學者重點分析了“如果”與“如果說”用法上的區(qū)別。三、條件句的邏輯研究條件句邏輯的研究在邏輯學界是一個傳統(tǒng),Comrie(1986)是將邏輯方法運用到條件句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利用真值條件和主分句因果關系,強調了命題間的語義聯(lián)系。之后特別是在可能世界的邏輯誕生之后,有相當多的邏輯學家和語言學家試圖用可能世界理論研究注自然語言的條件句(Johnson,1986;Horn,2000)。此外Haiman(1978),F(xiàn)ord&Thompson(1986),Akatsuka(1986),Schwenter(1999)從功能語用角度將條件句的研究從靜態(tài)的數學邏輯推向了動態(tài)的話語語境領域。他們或將if分句看成是會話交流中的話題,即己知或舊信息,將主句看成是述題,即新信息或對分句的評論,或從語用角度重點討論了條件標記詞If的意義。近20年來,從認知角度研究條件句最有影響力的當屬Sweetser。她(1999)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種有效的條件句分類方式,將錯綜復雜的條件句歸到了三個認知域中,即內容域(content),認知域(epistemicmodality)以及言語行為域(speechacts)。另一位突出的學者是Dancygier(1997),她建議按照所指時間和情態(tài)為標準劃分條件句,并認為條件的基本語義內涵,如因果性和邏輯順序性是和所采用的語言結構形式息息相關的,而其中預測義是條件的中心特征。心理空間和概念整合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Fauconnier(1994,1997)開辟了英語反事實條件句的章節(jié),用該理論解釋了反事實條件句的產生機制。四、英漢條件句對比研究現(xiàn)狀當前,英漢條件句的對比研究相對較少,主要研究的是非真實條件句即虛擬語氣與漢語假設條件句的對比。如鄧云華(2016)從語言的形式結構、語用功能和語義結構對英漢句法進行對比分析;吳海燕(2017)從語用功能的角度對比分析英語if條件句與漢語“如果……就……”假設句;姚雙云基于語料庫的英漢假設性條件句進行了比較;王玉娟(2017)從原型范疇理論(Proto-typeTheory)對比分析英語if條件句與漢語“如果”假設句。同本文從語塊的角度對比英漢條件句的句法特征和語法結構,對英漢條件句的異同進行深入的說明與解釋。研究意義不論是英語還是漢語,條件句都被看作是重要的語言學研究內容,因此,語言學家們對條件句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以前的學者己經從傳統(tǒng)語法、轉換生成語法和認知語言學等角度對英漢條件句已經進行了一些層面的研究,分別是關于其定義、分類、原型及語義等的分析或對比研究。但是前人的研究大部分是對英漢條件句在結構或認知上的對比,很少有從語塊的角度對二者的異同進行對比研究。語塊是一種兼具詞匯和語法特征,介乎傳統(tǒng)詞匯與語法之間的語言結構。這是自然話語表達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產出流利性和準確性的重要保障。本文的研究可以豐富不同語言中句型對比研究,且對教師教授英語if條件句或“如果”型條件句,學生學習英語if條件句或漢語“如果”條件句及翻譯人員從事英漢互譯工作具有參考價值。研究方法近一段時間看了許多的論文,特意關注了一下他們的研究方法。眾多學者在對英漢條件句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似乎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他們主要采用的就是了對比法。我考慮到自身現(xiàn)實的情況,在這方面我會通過文獻資料法看大量的別人的研究成果過來進行補救,通過對比法對英語條件句和漢語條件句的異同進行研究。研究內容(研究章節(jié))一、引言(一)研究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