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中秋節(jié)的習俗_第1頁
《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中秋節(jié)的習俗_第2頁
《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中秋節(jié)的習俗_第3頁
《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中秋節(jié)的習俗_第4頁
《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中秋節(jié)的習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中秋節(jié)的習俗

《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

上官惠作《中秋望月圖》(局部)庚寅(1770年)中國嘉德供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里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白居易《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作為我國當代四大傳統節(jié)日之一的中秋節(jié),早在唐代就已初具節(jié)日空氣,賞月、玩月、宴飲等中秋節(jié)俗漸成規(guī)模。據劉德增《中秋節(jié)源自新羅考》統計,《全唐詩》中詠八月十五中秋的詩歌達111首之多,出自65位詩人之手。透過這100余首來自唐人詩情畫意的中秋歌吟,我們可大致探查到唐人中秋節(jié)俗的些許況味。

“尋常三五夜,不是不嬋娟”

中秋節(jié)為什么定在農歷八月十五?中秋,亦稱仲秋,本指秋季的其次個月份,并非專指八月十五。據考,中秋節(jié)可能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后來祭月的成分逐步為賞月所替代,這一節(jié)慶活動也被賦予新的含義延續(xù)下來;至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又經唐人玩月、賞月的篩選,才逐步將中秋鎖定在了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歐陽詹《玩月》詩序就認為八月十五“稽于天道,那么寒暑均,取于月數,那么蟾兔圓”,這時候“埃塵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華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魂與之清冷”,正是賞月、玩月的最正確時機。他的這一觀點當即得到同在華陽參觀月的眾文人贊同,于是乃作玩月詩以樂。棲白在《八月十五夜玩月》詩中也認為八月十五的月亮非同一般:“尋常三五夜,不是不嬋娟。及至中秋滿,還勝別夜圓?!碧迫说囊粋€最大特點就是勇于實踐,賞月之事也不例外,覺得八月十五賞月好,于是就有好多人在八月十五去賞月,結果中秋賞月便凝定在了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

“清洛半秋懸璧月,彩船當夕泛銀河”

賞月、玩月之風始見于魏晉詩歌,謝靈運《怨曉月賦》、謝莊《月賦》、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等詩作均與玩月相關,但是與唐代玩月詩相比,魏晉玩月詩一個是數量少,一個是幾乎沒有明言吟詠八月十五中秋月亮的。從這一點來看,理應說是唐人賦予了八月十五以非同尋常的價值和節(jié)日意義。

唐人愛月,同時也在詩歌中賦予了“月”意象多重意義和價值。筆者據電子版《全唐詩庫》作了一個統計,在近五萬首《全唐詩》中,涉月詩歌約5377首,占到近11%;在唐人眼中,月之變化不勝枚舉,有涼月、暑月、松月、素月、清水月、關山月等,借助這些“月”之意象,詩人們有的發(fā)閑適幽情,有的抒不遇惆悵,有的發(fā)懷古之嘆,有的抒相思繾綣,當然還有的抒發(fā)對聚合的渴盼。正是在這樣的大量的賞月實踐中,唐人察覺中秋滿月最適合“玩”。中唐以后,在中秋滿月之時,玩月之風漸盛。那么,唐人玩月、賞月都到哪里去?又有什么玩法呢?

寺觀是唐代文人八月十五的常到之處,白居易《華陽觀中秋夜招友玩月》、許渾《鶴林寺中秋夜玩月》、歐陽詹《太原和嚴長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都是記述寺參觀月樂事的。有時人們也在船邊或水邊玩月,裴夷直《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描寫了“清洛半秋懸璧月,彩船當夕泛銀河”的動人情景;許渾在《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中提到“去年今夜醉蘭舟”;而羊士諤也有《褒城驛池塘玩月》的體驗。另外,高處也宜賞月,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云:“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薄堕_元天寶遺事》載,唐玄宗甚至為望月之便還計劃修建特意的望月臺,后因安史之亂爆發(fā)未能如愿。

其實,《全唐詩》中還記錄了一個唐人玩月的獨特地域,那就是禁直宮苑。禁直,即在宮廷官署值班之意。唐代有完善的官員值班制度,假設適逢八月十五值班,唐代文人往往也不愿錯過賞月樂事(唐代皇帝對比寬容,所以把值班地點挪到屋外,應在允許之列),吳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元稹《酬樂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獨直玩月見寄》,都寫的是自己在皇家禁地值班時玩月的情形。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唐人玩月時往往有飲酒宴會之舉,月餅在唐代月光詩中倒未見記載,而酒卻貌似是中秋必備。上引“去年今夜醉蘭舟”即是一證;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半云開然后玩月因書一時之景寄呈樂天》云:“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開元天寶遺事》載,某年的八月十五夜,蘇颋等人“于禁中直宿,諸學士玩月”亦“備文酒之宴”,所謂文酒,即賦詩喝酒之意,可見中秋賦詩宴飲應是當時流行。

與我們今天的中秋宴飲悶頭在屋里吃喝不同,唐人的中秋宴飲多是在野外高地或臨樓露臺,菜肴不見得豐厚,賞月賦詩卻是務必,《全唐詩》中就留存了某次幾位地方政要和武相公錦樓玩月所作的詩歌,摘選如下:

和武相公錦樓玩月得濃字

柳公綽(時為西川營田副使)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淺,遙辨雪山重。

萬井金花肅,千林玉露濃。不唯樓上思,飛蓋亦陪從。

(載《全唐詩》卷318-14)

和武相公中秋錦樓玩月得蒼字

張正一?(時為西川查看判官)

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蒼蒼。遠水澄如練,孤鴻迥帶霜。

旅人方積思,繁宿稍沉光。朱檻叨陪賞,尤宜清漏長。

(載《全唐詩》卷318-17)

將這幾首詩聯系起來讀,我們已能大致感受到唐人玩月宴飲時的喧嚷情景。當然也有其他的玩月方式,譬如三五好友邊走邊賞月邊聯詩,《全唐詩》卷789—17就記錄了詩人武元衡與好友《中秋夜聽歌聯句》的情景:

此夕來奔月,何時去上天。——崔備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鮮。——裴度

燕婉人間意,飄飖物外緣?!b

詩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憐?!湓?/p>

暗染荀香久,長隨楚夢偏?!R放

會當來彩鳳,仿佛逐神仙。——盧士玫

詩人在家中仰頭癡立賞月的也有,王建就在其詩作《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記錄了他“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的一個癡立玩月的過程。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既圓且明,又處于萬物開頭變得蕭索的仲秋季節(jié),很輕易觸發(fā)人們思親思鄉(xiāng)的心緒。在唐代,由于經濟的進展、社會風氣的開放、戍邊衛(wèi)國的需要,離開故土親人外出求學、經商、仕進、游歷、戍邊的人好多,相知相交的好友也會由于各種理由被迫分開。由于明月千里與共的特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土”已經成為唐代離人的思維慣性,而面對又大又圓的清秋朗月,就更輕易勾起他們濃得化不開的鄉(xiāng)愁與情思,于是,在唐代,中秋節(jié)被賦予了深深的聚合內涵。李群玉情念家鄉(xiāng),于是寫道:“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支頤鄉(xiāng)思斷,無語到雞鳴?!保ā吨星飶V江驛示韋益》);白居易思念元稹,寫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