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滬科版1第四章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學業(yè)分層測評16_第1頁
高中物理滬科版1第四章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學業(yè)分層測評16_第2頁
高中物理滬科版1第四章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學業(yè)分層測評16_第3頁
高中物理滬科版1第四章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學業(yè)分層測評16_第4頁
高中物理滬科版1第四章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學業(yè)分層測評16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yè)分層測評(十六)典型案例分析(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yè)達標]1.(多選)下列關于多用電表歐姆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每一個倍率擋的測量范圍都是0~∞B.用不同倍率擋測量同一個電阻的阻值,誤差大小都是一樣的C.測電阻時,指針越接近刻度盤中央,誤差越小D.選擇不同倍率擋時,指針越靠近右邊,誤差越小【解析】根據(jù)歐姆表原理,當Rx=0時,調(diào)節(jié)可變電阻R,得Ig=eq\f(E,r+Rg+R),這時電流表滿偏.當接入被測電阻Rx時,表頭上的電流I=eq\f(E,r+Rg+R+Rx),每個Rx都對應刻度盤上的一個電流值,可見測量范圍是0~∞,選項A正確.測量電阻時,選擇合適的倍率擋,且中值電阻附近的誤差最小,故選項B,D錯誤,C正確.【答案】AC2.(多選)調(diào)整歐姆零點后,用“×10”A.這個電阻值很小B.這個電阻值很大C.為了把電阻值測得更準確些,應換用“×1”D.為了把電阻值測得更準確些,應換用“×100”【解析】指針偏轉(zhuǎn)角度極小,說明電阻很大,應換用倍率較高的擋,選項B,D正確.【答案】BD3.(多選)如圖4-3-10所示,電阻R與電動機M(其線圈電阻為R0)串聯(lián)后接到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的電源兩端,流過電路的電流為I,路端電壓為U,電阻R兩端電壓為U1,電動機兩端電壓為U2,則下列關系一定成立的是()圖4-3-10A.E=I(R+R0+r) B.E=U+IrC.U1=IR D.U2=IR0【解析】由于電路中含有電動機,為非純電阻電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不再適用,故關系式E=I(R+R0+r)與U2=IR0不再成立,A,D錯;根據(jù)歐姆定律知,B,C正確.【答案】BC4.如圖4-3-11所示,當開關S斷開時,理想電壓表示數(shù)為3V,當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V,則外電阻R與電源內(nèi)阻r之比為()圖4-3-11A.5∶3 B.3∶5C.2∶3 D.3∶2【解析】S斷開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等于電源電動勢,即E=3V,S閉合時電壓表讀數(shù)為路端電壓,即U=V,所以U內(nèi)=E-U=V.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分配知R∶r=3∶2,故答案為D項.【答案】D5.有兩個相同的電阻R,串聯(lián)起來接在電動勢為E的電源上,電路中的電流為I.將它們并聯(lián)起來接在同一電源上,此時流過電源的電流為4I/3,則電源的內(nèi)阻為()A.R B.R/2C.4R D.R/8【解析】由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及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得E=I(2R+r),E=eq\f(4,3)I(eq\f(R,2)+r),由以上兩式可得r=4R.【答案】C6.如圖4-3-12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nèi)電阻為r,在平行板電容器C中恰好有一帶電粒子處于懸空靜止狀態(tài),當變阻器R0的滑動觸頭向左移動時,帶電粒子將()圖4-3-12A.向上運動B.向下運動C.靜止不動D.不能確定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解析】當滑動觸頭向左移動時,R0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大,則R總變大,總電流變小,R兩端的電壓變小,電容器中的電場強度變小,所以粒子將向下運動,故B正確.【答案】B7.(多選)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在我國將大力推廣,如圖4-3-13為一太陽能電池板的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圖像.則該電池板的()圖4-3-13A.電動勢為600μVB.短路電流為20μAC.內(nèi)阻為20ΩD.內(nèi)阻為30Ω【解析】由圖像知該電池板的電動勢E=600μV,橫軸交點坐標為(20μA,200μV),因此20μA不是短路電流.由U=E-Ir,或r=|eq\f(ΔU,ΔI)|知r=20Ω,故A,C正確,B,D錯誤.【答案】AC8.(多選)如圖4-3-14所示,R1為定值電阻,R2是正溫度系數(shù)的金屬熱電阻,L為小燈泡,當溫度下降時()圖4-3-14A.R1兩端的電壓增大B.電流表的示數(shù)增大C.小燈泡變亮D.小燈泡變暗【解析】溫度下降時,R2阻值減小,電路的外電阻減小,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干路電流I增大,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B正確.由歐姆定律得U1=IR1知,R1兩端電壓增大,A正確.小燈泡L兩端電壓減小,小燈泡變暗,C錯誤,D正確.【答案】ABD[能力提升]9.(2023·川師附中高二檢測)將一個電流表改裝成歐姆表,并將歐姆表調(diào)零,用此歐姆表測一阻值為R的電阻時,指針偏轉(zhuǎn)至滿刻度的4/5處,現(xiàn)用該表測一未知電阻,指針偏轉(zhuǎn)到滿刻度的1/5處,則該電阻的阻值為()【導學號:37930050】A.4R B.5RC.10R D.16R【解析】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得:調(diào)零時有E=IgR內(nèi);指針偏轉(zhuǎn)至滿刻度的4/5時有E=4Ig(R+R內(nèi))/5;指針偏轉(zhuǎn)到滿刻度的1/5時有E=Ig(Rx+R內(nèi))/5.聯(lián)立三式可解得Rx=16R,D正確,A,B,C錯誤.【答案】D10.在如圖4-3-15所示的電路中,E為電源電動勢,r為電源內(nèi)阻,R1和R3均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當R2的滑動觸頭在a端時合上開關S,此時三個電表A1,A2和V的示數(shù)分別為I1,I2和U.現(xiàn)將R2的滑動觸頭向b端移動,則三個電表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圖4-3-15A.I1增大,I2不變,U增大B.I1減小,I2增大,U減小C.I1增大,I2減小,U增大D.I1減小,I2不變,U減小【解析】電路結(jié)構(gòu):R1,R2并聯(lián)后再與R3串聯(lián),A1測通過R1的電流I1,A2測通過R2的電流I2,V測路端電壓的滑動觸點由a滑向b,R2阻值減小,電路總電阻減小,則總電流I增大;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路端電壓U=E-Ir,所以電壓表示數(shù)U減?。籖1兩端電壓U1=U-U3,而U3=IR3,U3增大,所以U1減小,則I1減小,而I=I1+I2,所以I2增大.故正確答案為B.【答案】B11.如圖4-3-16所示,電阻R1=R2=R3=1Ω,當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V;當開關S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V.求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圖4-3-16【解析】S閉合時,I=eq\f(U3,R3)=eq\f(1V,1Ω)=1A,R=eq\f(R1R2,R1+R2)+R3=eq\f(1×1,1+1)Ω+1Ω=Ω,由I=eq\f(E,R+r)得E=IR+Ir=(1×+1×r)V①S斷開時,I′=eq\f(U3′,R3)=eq\fV,1Ω)=0.8A,R′=R1+R3=1Ω+1Ω=2Ω,所以E=I′R′+I′r=×2+×r)V②由①②兩式可得E=V,r=Ω.【答案】VΩ12.如圖4-3-17所示,R1=R2=R3=R4=R,開關S閉合時,間距為d的平行板電容器C的正中間有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開關S斷開時,小球向電容器一個極板運動并發(fā)生碰撞,碰撞后小球帶上與極板同種性質(zhì)的電荷.設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小球反彈后恰好能運動到電容器另一極板.若不計電源內(nèi)阻,求:圖4-3-17(1)電源的電動勢;(2)小球與極板碰撞后的帶電量.【解析】(1)開關S閉合時,R1、R3并聯(lián),再與R4串聯(lián)(R2中沒有電流通過),則UC=U4=eq\f(2,3)E.①對帶電小球,有mg=qeq\f(UC,d).②由①②兩式聯(lián)立解得E=eq\f(3mgd,2q).(2)開關S斷開后,R1、R4串聯(lián),則UC′=eq\f(1,2)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