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串講課件_第1頁
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串講課件_第2頁
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串講課件_第3頁
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串講課件_第4頁
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串講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串講職業(yè)名稱等級考試時間備注心理咨詢師3~2級08:30-10:00(理論知識考試)10:30-12:30(操作能力考核)2級需進行綜合評審。每一年國家心理咨詢師鑒定考試時間為:5月和11月的第3個周六考試時間安排身份證和準考證:考試必帶,否則不允許參加考試!2B鉛筆:考試必帶:2B的!削好的!2根以上的??!鋼筆/簽字筆/圓珠筆務必也要帶!橡皮:修正填涂錯誤的必備法寶。質量要好!手表:準確計時,合理分配時間都靠它。紅牛和德芙不可或缺的硬件理論知識基礎知識診斷系列咨詢系列測驗系列6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變態(tài)與健康心理診斷技能咨詢心理學心理咨詢技能心理測量學心理測驗技能科目單選多選職業(yè)道德共25題基礎心理學64社會心理學64發(fā)展心理學64變態(tài)與健康64心理測量學64咨詢心理學64科目單選多選三級診斷64三級咨詢96三級測量96理論卷試題比例統(tǒng)計:三級考試時間分配(三級)基礎知識考試(8:30-10:00)職業(yè)道德部分:10分鐘基礎知識部分:60-70分鐘檢查、涂卡:10-20分鐘專業(yè)能力考試(10:30-12:30)案例選擇題:80-90分鐘案例問答題:20-30分鐘檢查、涂卡:10分鐘9關于職業(yè)道德考試職業(yè)道德部分一共25道題。占總分的10分,每題0.4分。職業(yè)道德有兩種題型:知識題和個人情況表述;知識題有正確答案,由單選題8題、多選題8題組成。個人表現(xiàn)題目通常與知識掌握無直接關系,共9題(單選)。個人表現(xiàn)部分沒有絕對正確或唯一正確的答案。這部分分值由+1到-1分不等,避免個人情緒化,避免極端化思維。部分試卷可能設前后矛盾的題,如果未能真實作答,證明考生在誠信素質方面存在缺陷。通用職業(yè)道德試題的兩類試題職業(yè)道德知識部分,這部分題和職業(yè)道德教材結合緊密,當遇到不會答的題時,可遵循“不違法、不缺德”的原則進行選擇;個人情況表述,答此部分題盡量實事求是,盡量與報考相吻合,當無法把握時刻遵循“不拔高、不自貶”的實事求是原則進行選擇。11職業(yè)道德考試說明1、在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過程中,所謂“不找任何借口”的意思是()。(A)學會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B)自己的事情要千方百計地做好(C)投入自己的忠誠和責任心(D)不允許對企業(yè)管理提出不同的意見2、關于如何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正確的認識是()。(A)只有從事符合個人興趣的主作,才能激發(fā)職業(yè)情感(B)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C)以小“善”去小“惡”,堅持點滴積累以鞏固職業(yè)情感(D)時時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強化職業(yè)情感答案:ABC/BCD職業(yè)道德多選例題個人表現(xiàn)題目舉例

公園里,李女士和張女士分別帶著自家的狗散步,突然,兩只狗撕打起來,李女士的狗體力不支,最終被張女士的狗咬傷。李女士要求張女士賠償,兩人爭吵起來。對于張女士的說法,你能夠認可的是(

)。

(A)“你的狗咬不過我的狗,只能怨它沒有本事”

(B)“我的狗咬了你的狗,你可以讓你的狗去咬我的狗呀,這樣就扯平了”

(C)“我沒讓我家的狗咬你家的狗”

(D)“兩只狗打架,你跟我吵架,有什么勁呀”個人表現(xiàn)題目舉例二

在公交車站,大家都在自覺排隊,已經形成了長蛇般的隊伍。你排在后面,估計這班車是上不去了。你著急去上班,如果照這樣排下去,上班肯定會遲到,你會(

)。

(A)沖到前面的加楔兒

(B)打出租車

(C)耐著性兒排隊

(D)跟前面排隊的人協(xié)商調換心理過程心理特性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傾向性人格特征需要、動機能力、氣質、性格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言語意志行動階段動機沖突快樂、憤怒、悲哀、恐懼心境、激情、應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心理現(xiàn)象基礎心理學的內容社會心理學知識概覽概述社會化與自我★社會知覺與歸因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態(tài)度★溝通與人際關系★社會影響愛情、婚姻和家庭18年齡階段

0--33--67-12,小學12-16,初中17、18-3530、40-60、6560--死亡時期

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主導活動

動作游戲學習

生理變化

快速發(fā)展

第二性征

成熟更年期機能衰退認知發(fā)展感知覺迅速發(fā)展

開始衰退

記憶模仿出現(xiàn)短時/長時容量、方法、特點容量初中最大

本質信息記憶下降思維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形象邏輯思維形式運算思維辯證邏輯思維、實用性思維

普遍下降、洞察力強言語語音、詞匯、句法詞匯、語法、口頭表達

智力

流體/晶體人文經驗高峰

社會性發(fā)展情緒笑、哭、恐懼

不穩(wěn)定/躁動

氣質嬰兒氣質

價值觀

確立

人際交往依戀同伴關系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同伴關系、父母、師生關系親密感、家庭成員/朋友同事領導、父母、子女、朋友夫妻、子女、朋友道德意識

親社會/攻擊

自我意識開始轉化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第一反抗期自我概念/評價關注內部、第二反抗期不斷修正穩(wěn)定

人格

自尊增強穩(wěn)定不安全心理衛(wèi)生

19發(fā)展心理學復習簡表1、普通心理學知識點

串講21心理過程心理特性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傾向性人格特征需要、動機能力、氣質、性格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言語意志行動階段動機沖突快樂、憤怒、悲哀、恐懼心境、激情、應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心理現(xiàn)象基礎心理學的內容緒論(識記)緒論是本章的總論,需要掌握以下內容: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心理的本質(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能動反映,心理發(fā)展階段:感覺、知覺、思維萌芽、思維)簡史(誕生、各學派、當代發(fā)展)本節(jié)內容,以了解、識記為主。2023/2/7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識記)生理活動是心理活動的基礎★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外周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大腦皮層)★內分泌系統(tǒng)(垂體腺、腎上腺、甲狀腺、性腺)高級神經活動的反射學說(巴甫洛夫)本節(jié)內容,以了解、識記為主。2023/2/7外周神經系統(tǒng)及其功能組成:軀體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也叫植物神經,支配內臟器官運動,一般不受意識支配,但和情緒有聯(lián)系。中樞神經系統(tǒng)系統(tǒng)及其功能構成:腦和脊髓腦的構成:腦干、間腦、小腦、端腦腦干—最古老部分,包括延腦、橋腦、中腦腦干網狀結構是睡眠與覺醒的神經結構;丘腦是大腦皮層下除嗅覺外所有感覺重要中樞,下丘腦是內臟系統(tǒng)活動的調節(jié)中樞。26三、高級神經活動的反射學說巴甫洛夫學說的幾個概念創(chuàng)立了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神經活動基本過程—興奮和抑制反射的定義,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第一信號系統(tǒng)與第二信號系統(tǒng)鈴聲響了,學生走出教室/老師說“下課了”,學生走出教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人看到蛇,快跑,邊跑邊喊:“蛇!蛇!”后面的人聽到喊聲,也快跑。29感覺: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記憶:記憶的定義是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思維: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認識,最主要的特征是間接性和概括性。認知過程概念定義感覺和知覺(重點掌握)知覺:理解知覺特性、掌握不同的知覺種類。定義與基本特性★整體性、選擇性、恒常性、理解性知覺種類空間知覺(大小、形狀、方位、距離)時間知覺★運動知覺錯覺★一、感覺概述感覺的定義1.感覺的屬性包括(AC

)。A.它是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反映B.它是對過去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反映C.它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D.它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整體的反映感覺的分類機體覺又叫內臟感覺,包括餓、渴、窒息等32二、感受性與感覺閾限感受性與感覺閾限的含義1.感受性與感覺閾限之間的關系是(

D

)。A.常數(shù)關系B.對數(shù)關系C.正比關系

D.反比關系種類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差別感覺閾限,或叫差別閾限,又叫最小可覺差,英文縮寫j.n.d韋伯定律與費希納定律33三、感覺現(xiàn)象感覺適應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應用:紅色眼鏡保護對暗適應感覺后象:正后象和負后象感覺對比:同時對比和相繼對比;視覺對比、嗅覺對比、溫度對比等聯(lián)覺:一種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還能引起另外一種感覺。34后像2023/2/7各種感覺1)視覺視覺的適宜刺激—380~780納米錐體細胞(明視覺)與桿體細胞(暗視覺)色覺異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遺傳途徑—外祖父通過媽媽傳給男孩色覺異常的人能分辨物體細微的明度上的差別。1.色覺異常的人通常是靠(

B

)來辨認顏色的。A.色調

B.明度

C.飽和度

D.照度362)聽覺聽覺的適宜刺激—16~20000赫茲人對1000~4000赫茲最敏感老年人喪失聽覺首先從高頻開始內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聽覺神經細胞集中處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音色1.聲音的性質包括(

ABD

)。A.音調

B.響度

C.飽和度

D.音色373)嗅覺和味覺的適宜刺激與感受器官基本味覺—酸、甜、苦、咸4)皮膚覺類別:觸覺、壓覺、振動覺、溫覺、冷覺、痛覺生理零度:皮膚表面的溫度5)平衡覺又叫靜覺感受器:內耳中的前庭器官,暈車、暈船6)運動覺又叫動覺7)內臟感覺又叫機體覺,正常下感覺不到38五、知覺概述知覺定義: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知覺基本特性:整體、選擇、恒常、理解1.知覺的基本特性有(

A

)。A.整體性、選擇性、恒常性、理解性B.直觀性、間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直觀性、整體性、可操作性、間接性D.逼真性、可操作性、選擇性、理解性398)痛覺—所有組織中特點:性質不清、定位不準,具有放射生物學意義:對機體有保護的作用痛覺:生理性痛覺和心因性痛覺1.痛覺的生物學意義在于(

D

)。A.它可以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B.它使我們感到生活的真實C.它能使我們更快地適應環(huán)境D.它對機體具有保護性的作用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

)。A.所有的痛覺都是內部感覺B.所有的痛覺都是外部感覺C.痛覺不容易適應D.痛覺具有有機體保護的作用40六、知覺的種類空間知覺—大小、形狀、方位、距離距離知覺又叫深度知覺,雙眼視差是形成深度知覺的最主要線索時間知覺生物鐘:機體內部生理節(jié)律性的變化引起的外部行為的節(jié)律性變化、如,消化系統(tǒng),睡眠等運動知覺似動現(xiàn)象:沒有發(fā)生位移卻被知覺為運動,又叫動景現(xiàn)象,如電影、霓虹燈、路牌廣告等41錯覺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知覺。往往帶有固定的傾向。錯覺有線條長短的錯覺、線條方向錯覺、面積大小錯覺、不同感覺道相互作用產生的錯覺(如,行重錯覺、視聽錯覺)2008.589.錯覺的性質包括(

ABD

)。A.是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知覺

B.錯覺所產生的歪曲帶有固定的傾向 C.只要知道錯覺產生的原因,錯覺是可以克服的

D.只要具備產生錯覺的條件,錯覺就一定會發(fā)生42記憶(識記)記憶及記憶過程:定義、種類(5)、過程(3)★遺忘規(guī)律:先快后慢★表象三個記憶系統(tǒng)(瞬時、短時、長時)掌握記憶過程、遺忘曲線,了解三個記憶系統(tǒng)的差別。2023/2/7記憶保持曲線遺忘及遺忘規(guī)律遺忘:對識記過的材料既不能回憶也不能再認,或發(fā)生了錯誤地回憶或再認。1.遺忘是指(BC)。A.從大腦中提取知識經驗的過程

B.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的現(xiàn)象C.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的現(xiàn)象

D.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遺忘與記憶的實驗研究創(chuàng)始人—艾賓浩斯遺忘的進程—先快后慢2.遺忘的進程通常是(

B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線

D.U型曲線45二、表象表象:頭腦中對事物的形象。表象的特征和作用特征:直觀形象性,片斷不穩(wěn)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表象可以在頭腦中放大、縮小、翻轉,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表象既有直觀形象性,又有概括性,使它起到了從感知到思維過渡的橋梁作用。46持續(xù)時間編碼容量能否被意識瞬時記憶<4秒感覺后象9~20bit不能短時記憶<1分鐘聽覺編碼7±2個組塊能長時記憶>1分鐘語義、形象無限大不能三個記憶系統(tǒng)1.干擾會造成長時記憶的遺忘,干擾可分為(

A

)。A.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B.前干擾和后干擾C.前攝抑制、中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D.遠干擾和近干擾2.記憶材料在系列中所處的位置對記憶效果發(fā)生的影響叫(

A

)。A.系列位置效應

B.前攝抑制C.倒攝抑制

D.記憶順序效應3.系列位置效應的一般表現(xiàn)是(

D

)的材料記得好。A.開頭

B.中間

C.后邊

D.兩頭48第五節(jié)思維、言語及想像重點掌握思維:定義、特征、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種類★概念掌握與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言語及想象掌握思維及種類、言語中樞機制★和想象的分類。2023/2/7一、思維概述思維的定義與特征定義: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認識。特征—間接性和概括性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二、思維的種類根據(jù)形態(tài):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問題探索方向:輻合思維(求同),發(fā)散思維(求異)創(chuàng)造性:再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三、概念掌握和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概念的掌握定義: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和產物,又是思維活動借以進行的單元。是以詞來標示的。概念掌握的定義:又叫概念形成,是個體借助語言,從成人那里繼承和學會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1.概念是(AD)。A.思維活動的結果和產物B.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應C.以詞為基本單位的符號系統(tǒng)D.思維活動借以進行的單元51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對自然概念的模擬。問題解決及其研究定義:在問題空間中進行搜索,以便從問題的初始狀態(tài)達到目標狀態(tài)的思維過程。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遷移(正遷移和負遷移)、原型啟發(fā)、定勢問題解決策略—算法和啟發(fā)式啟發(fā)式—循環(huán)子目標、逆向搜索、計劃簡化52四、語言與言語語言與言語言語的定義: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語言是社會現(xiàn)象,言語是心理現(xiàn)象言語活動的形式言語的分類—內部言語和外部言語外部言語分類—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53言語活動的中樞機制1)言語運動中樞言語運動中樞又叫布洛卡中樞—損傷→表達性失語癥(運動性失語癥)2)言語聽覺中樞又叫威爾尼克中樞—顳上回損傷→接受性失語癥3)視覺性言語中樞—角回損傷→失讀癥4)書寫性言語中樞—額中回靠近中央前回損傷→失寫癥1.布洛卡中樞即(

C

)。A.聽覺性言語中樞

B.視覺性言語中樞

C.運動性言語中樞

D.書寫性言語中樞54言語運動中樞=布洛卡中樞。受損產生表達性失語癥——不會說。言語聽覺中樞=威爾尼克中樞。若受損傷,產生接受性失語癥——聽不懂。視覺性言語中樞:角回。若受損,失讀癥——看不懂書寫性言語中樞:若受損,失寫癥——不會寫五、想像想像的定義:人對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想像的種類—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無意想像—夢(極端例子)、幻覺(異常精神狀態(tài))有意想像—創(chuàng)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幻想的定義:與一個人的愿望相聯(lián)系,并指向未來的想像。理想和空想。56不是心理過程??!意識的定義、不同意識狀態(tài)(睡眠、夢)★注意的定義、種類(無意、有意、有意后)注意的特征(廣度、穩(wěn)定性、轉移、分配)了解。第六節(jié)意識與注意第七節(jié)需要和動機一、需要與動機概述需要定義: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種類:根據(jù)需要的產生,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和獲得性需要;根據(jù)需要的對象,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1.需要(

AB

)。A.是對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tài)的反映B.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條件的欲求C.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D.是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58動機與需要驅動力定義和種類★需要層次理論生理、安全、愛和歸屬、尊重、自我實現(xiàn)★了解需要層次理論,能夠學會分析和使用。注意需要和動機的區(qū)別。動機動機的定義——?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內驅力:基于生理需要產生的動機誘因:基于外部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需要與行為的關系:同一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不同的活動也可以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動機引起。動機的種類601)生理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生理性動機:吃飯、穿衣、休息、性欲社會性動機:交往動機、成就動機、權利動機、興趣、愛好興趣: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特點:傾向性、廣闊性、持久性、效能愛好:當人的興趣指向某種活動時,動機就變成愛好了。2)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定勢: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預先準備狀態(tài)。3)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61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理論的內容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定義:缺失性需要與生長需要1.在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愛和歸屬是第(

B

)個層次的需要。A.2

B.3

C.4

D.52.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生長需要(BD)。A.是低層次的需要

B.是高層次的需要C.是要優(yōu)先滿足的需要

D.如果滿足就會有益于健康.長壽和精力的旺盛62第八節(jié)情緒、情感和意志63情緒定義和功能★情緒理論情緒的外周理論、情緒認知理論★維度和兩極性種類★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心境、激情和應激高級情感情緒、情感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情緒是感情反映的過程,情感代表感情的內容情感通過情緒來表現(xiàn)情緒情感的功能—適應、動機、組織、信號64一、情緒、情感概述情緒和情感的定義定義: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表情是人情緒變化的表現(xiàn),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語表情表情有先天、不學而會的性質,也有后天模仿學習的性質。三、情緒、情感變化的維度及兩極性情緒、情感的兩極性情緒情感的兩極性—動力性、激動度、強度和緊張度情緒情感變化的維度動力性——增力和減力激動度——激動和平靜強度——強和弱緊張度——緊張和輕松65四、情緒、情感的種類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原始情緒—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1.近代研究中常把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列為(

B

)。A.情緒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

B.情緒狀態(tài)的基本形式C.復合情緒的不同種類

D.情緒和情感變化的幾種維度2.一般認為原始情緒指(

D

)。A.激動與平靜

B.高興與悲哀C.喜、怒、哀、樂

D.喜、怒、哀、懼心境、激情和應激(速度、強度和持續(xù)時間)高級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還有宗教情感、母愛等66五意志意志是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jié)和支配行動,并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準備、執(zhí)行)動機沖突:雙趨、雙避、趨避、雙重趨避★意志品質(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自制性)能夠學會對動機沖突進行分析,理解道德沖突與非道德沖突。第九節(jié)人格人格概述★定義、特征、結構(傾向性[動力]、特征)能力能力結構的理論能力發(fā)展的個體差異★影響能力發(fā)展的因素(遺傳、教育環(huán)境)能力概述能力的定義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前提能力的分類:1.能力、才能和天才(發(fā)展的程度);2.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結構);3.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造程度);4.認知、操作與社交能力(領域)69

人格概述人格定義:人格的特性-獨特性、整體性、穩(wěn)定性、功能性、自然和社會性的統(tǒng)一人格結構—人格傾向性(需要和動機、表現(xiàn)為態(tài)度)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氣質、性格)氣質氣質概述定義。相當于日常生活中的脾氣、秉性或性情。氣質類型學說—體液說(希波克拉底)、體型說(克雷奇米爾)、血型說(古川竹二)、激素說(伯曼)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抑制型表1.1神經活動過程的特性、活動類型與氣質類型的關系70氣質的特性—1感受性和耐受性、2反應的敏捷性、3可塑型、4情緒的興奮性、5指向性外在表現(xiàn)-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如何看待氣質類型:穩(wěn)定但可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無好壞之分,不決定成就高低但影響工作效率,影響性格形成難易與對環(huán)境的適應71性格性格的定義態(tài)度的定義性格與氣質的不同性格的結構性格的靜態(tài)特征—態(tài)度、意志、情緒和理智;性格的動態(tài)結構—態(tài)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1.性格的靜態(tài)特征不包括(

D

)A.態(tài)度特征

B.情緒特征

C.意志特征

D.內容特征性格的動態(tài)結構和靜態(tài)特征不是分離的,而是彼此聯(lián)系與制約,有機組成一整體。不同場合顯露性格不同側面,比如魯迅72人格理論人格理論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榮格——內-外向人格類型理論奧爾波特特質論——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16PF艾森克的人格結構維度理論——EPQ/氣質類型人格五因素模型(OCEAN)2023/2/7幾點說明基礎心理學是最基礎的學科,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義;在基礎心理學基礎上復習其他學科,進行對照學習——社心、發(fā)心、變態(tài)、測驗、咨詢領會教材內容,學會再認即可;習題冊要認真完成。2、社會心理學知識點串講75第一節(jié)概述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學科誕生的標志:1908年美國的社會學家羅斯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同年,英國的心理學家麥獨孤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導論》二、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一)社會行為:是人對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反應系統(tǒng)。勒溫(社會心理學之父)公式:B=f(P,E)B:behave——行為P:pesernnal——個體E:environment——個體所處的情境F:fax——函數(shù)關系第二單元社會心理學簡史一、哲學思辨階段(古希臘~19世紀上半葉)【啟蒙期】蘇格拉底、柏拉圖(古希臘)康德(德國)、盧梭(法國)孔子、孟子(春秋戰(zhàn)國)亞里士多德(古希臘)馬基雅維里、霍布斯荀子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告子(春秋戰(zhàn)國)人性無善無惡二、經驗描述階段(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形成期】達爾文進化論德國民族心理學法國群眾心理學英國麥獨孤的本能心理學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三、實證分析階段(20世紀20年代~至今)【確立期】FloydHenryAllport《社會心理學》墨菲夫婦《實驗社會心理學》莫里諾《社會測量學》勒溫:群體動力學研究瑟斯頓、李科特:態(tài)度測量第三單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一、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原則1、價值中立原則2、系統(tǒng)性原則3、倫理原則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方法

1、觀察法(自然觀察、參與觀察)2、調查法(訪談法、調查法)3、檔案法第四單元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流派

一、社會學習論(一)簡史(行為主義社會學習論)巴甫洛夫(俄國)華生(美國)斯金納(美國)行為主義代表米勒、多拉德班杜拉、沃爾特斯社會學習論社會學習論起源于行為主義巴甫洛夫的狗經典條件反射行為主義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讓他們在我設定的環(huán)境中成長。那么我保證不論他們的潛能、能力、愛好或者祖先的種族如何,我能夠把他們培養(yǎng)成我所任意選定的人--醫(yī)生、律師、藝術家、工頭,甚至乞丐或者小偷。”S-R幾個試驗斯金納-操作條件反射斯金納的實驗一、社會學習論(二)學習的機制

三種機制:

聯(lián)結(巴甫洛夫的狗)S——R

強化(斯金納的貓)

模仿(兒童的學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望梅止渴熟能生巧鸚鵡學舌(三)觀察學習(班杜拉,對他人行為與結果的觀察,獲得新的行為反應模式,或對已有行為模式加以修正。)1、注意過程2、保持過程3、動作再現(xiàn)過程4、動機過程例:考駕照學開車小朋友學刷牙二、社會交換論二、社會交換論(人們之間的互動是物質與非物質的一種交換,經濟學角度)(一)簡史創(chuàng)始人:霍曼斯(G.Homans,1950)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勞、蒂博特(J.Thibaut)及凱利(1959)社會交換理論的理論來源有如下幾個方面:以大衛(wèi)?李嘉圖和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以列維·施特勞斯為代表的結構人類學;B.F.Skinner和Albert·Bandura的行為心理學;Thibaut和Kelly的社會心理學。人的行為基本原則:趨利避害霍曼斯提出了交換理論的幾個基本命題:1、成功命題個人的某種行為越是經常的得到相應的報酬,他就越可能重復這一行動2、刺激命題

相同的刺激可能會帶來相同或相似的行為。3、價值命題

如果某種行為的后果對一個人越有價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該行動。4、剝奪--滿足命題

某人在近期內獲得的相同報酬的次數(shù)越多,那么,這一報酬的追加部分對他的價值就越小。5、侵犯--贊同命題(當個人的行為沒有得到預期的報酬或者受到了沒有預料到的懲罰時就可能產生憤怒的情緒,并有攻擊的行為;當個人的行為得到預期的報酬,甚至超過預期值時,或者沒有得到預期的懲罰時,他會感到高興,并產生贊同的行為。)三、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個體的行為和活動只是整個社會的一部分,事物的意義(符號)產生并應用于互動關系中。

該理論源于美國學者詹姆斯和米德,“符號互動”最早由布魯默提出1、個體對事物采取的行動是以該事物對其意義為基礎的。2、事物的意義源于個體對他人的互動,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3、個體在應對他所遇到的事物時,往往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二)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設4、行為是個體在行動過程中自己“設計”的。一是在社會允許的限度內行事,是自己內心需要習慣對外界適應的結果。5、個體行為受其自身對情景的定義制約。6、身份及其意義存在于互動過程中,是個重要問題。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動的結果。(三)符號互動論主要觀點發(fā)展觀點:關于心理發(fā)展性欲發(fā)展可分為如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戀母期、潛伏期、生殖期。結構觀點:關于人格結構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前二者分別遵循快樂原則和現(xiàn)實原則分區(qū)觀點:關于心理結構人類的心理活動分為無(潛)意識和意識兩大層次,二者之間為前意識。動力觀點:關于心理動力弗洛伊德假定,心理活動驅動力是一種心理能量,前期主要是指性本能,即力比多,后為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適應觀點:關于適應問題人對環(huán)境有各種自我防御機制,包括:壓抑、投射、置換、反向、合理化、升華、轉移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論觀點意識分域圖解(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三)新精神分析論的主要觀點1、霍妮的“文化因素論”2、沙利文的人際關系學說第二節(jié)社會化與自我第一單元社會化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第三單元自我、身份和自尊第二節(jié)社會化與自我

第一單元社會化一、社會化概念個體在特定的人類社會物質文化生活中,通過與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轉變成社會人的過程。二、社會化的內容(一)教導社會成員掌握生產與生活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二)教導社會成員遵守社會規(guī)范(三)教導社會成員樹立生活目標,確立人生理想(四)培養(yǎng)社會角色學校參照群體家庭大眾傳媒社會化的載體★語言社會化★道德社會化性別角色社會化★政治社會化是全部社會化的前提道德觀念與道德判斷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國家形象階段抽象國家觀念階段國家組織系統(tǒng)階段性-生物性別-心理性別角色-社會社會化分類社會化與自我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一、社會角色的概念(P111)二、社會角色的分類(一)按角色獲得方式可分為先賦角色和成就角色農民?醫(yī)生?(二)按角色行為的規(guī)范化程度可分為規(guī)定型角色和開放型角色

公務員?總經理?朋友?江湖混混?(三)按角色的功能可分為功利型和表現(xiàn)型角色學者教授?農民?(四)按角色承擔者的心理狀態(tài)可分為自覺角色和不自覺角色

演員?三、角色扮演過程(一)角色期待:他人與社會對某一角色的期待。(二)角色領悟:個體對角色的認識和理解。(三)角色實踐:個體實際表現(xiàn)其社會角色的過程。

四、角色失調

個體在角色扮演中產生矛盾、障礙,甚至遭遇失效。(一)角色沖突(角色間沖突、角色內沖突)如工作與生活、老師的角色(二)角色不清(自己和他人對新角色認識不清)(三)角色中斷(角色中途間斷,退休)(四)角色失?。ㄈ绻賳T瀆職下臺)最嚴重的角色失調是什么?角色失敗第三單元自我、身份和自尊一、自我(一)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稱自我意識: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主我與客我鏡我:由他人的判斷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二)自我的結構自我的結構有五個層面,即物質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三)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2、解釋經驗3、決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經歷三個階段1、生理自我(8個月---3歲)2、社會自我(3---13、14歲)3、心理自我(13、14---23、24歲)(五)自我概念的測量我是誰?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二、身份(一)身份的定義身份是由個體的社會地位及處境地位決定的自我認同。(二)身份的特點1、客觀性2、主觀性3、多重性4、穩(wěn)定性5、契約性三、自尊(一)自尊的概念自尊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詹姆斯(1890)自尊=成功/抱負——>增大成功和減少抱負都可以提高自尊

(二)影響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親子關系的影響2、行動表現(xiàn)的反饋3、選擇參與和揚長避短4、根據(jù)相似性原理正確進行社會比較(三)自尊的測量2023/2/7二、主要的社會動機★親合、成就、權力、侵犯、利他掌握要點(定義、特點和影響因素)109三、社交情緒社交情緒的定義幾種基本的社交情緒110羞恥與內疚嫉妒社交焦慮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然,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體驗。1、抑郁2、酗酒3、社交焦慮針對性持續(xù)性對抗性普遍性羞恥:因為缺憾,或不一致,產生痛苦的情緒體驗。內疚:認為自己對實際的或想象的罪行或過失負有責任,產生的強烈的不安、羞愧和負罪的情緒體驗。第五節(jié)態(tài)度態(tài)度形成態(tài)度的概念態(tài)度的特點—內在性、對象性、穩(wěn)定性態(tài)度的ABC模型—認知、情感、行為傾向態(tài)度成分不協(xié)調時,情感成分占主導地位1.態(tài)度的特點包括(

AB

)。A.穩(wěn)定性

B.內在性

C.間接性

D.針對性2.態(tài)度概念的ABC模型中,B指(

D

)。A.認知成分

B.行為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為傾向成分111

態(tài)度轉變的影響因素傳遞者方面?zhèn)鬟f者的威信傳遞者的立場說服的意圖說服者的吸引力溝通信息方面

信息差異畏懼信息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接受者方面原有態(tài)度與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個體的心理傾向情境預先警告分心重復態(tài)度轉變的理論海德平衡理論★費力最小原則P(個體)、O(他人)、X(客體);“+”代表肯定、“-”代表否定;三者間,符號運算的結果為肯定(+)時,關系平衡;為否定(-)式,關系不平衡。平衡代表令人愉快、不平衡代表令人不愉快;P-O關系最重要P-O之間肯定:強平衡、強不平衡;P-O之間否定:弱平衡、弱不平衡PO X費斯廷格—認知失調論—認知失調可能原因:邏輯矛盾,文化價值沖突,觀念的矛盾,新舊經驗相悖社會交換論—個體采用何態(tài)度以及態(tài)度轉變的關鍵是誘因的強度逆反心理——超限逆反、自我價值保護逆反、禁果逆反1.海德提出的有關態(tài)度改變的理論,可簡稱為(

A

)模型。A.P-O-X

B.B=f(P,E)C.TIRO

D.A-B-C三、態(tài)度測量態(tài)度測量方法(間接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為反應測量114第三節(jié)社會知覺與歸因第一單元社會知覺第二單元印象形成與印象管理第三單元歸因第三節(jié)社會知覺與歸因

第一單元社會知覺一、基本概念(由各種社會信息所形成的知覺)二、社會知覺的范圍(一)對他人的知覺1、對表情的知覺(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語表情2、對他人人格的知覺(二)對群體的知覺(三)對自己的知覺三、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一)認知者的經驗圖式: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

新事件輸入對此事件有無主動圖式?產生推理-存儲事件-存儲推理長時記憶關于事件的輸出信息尋找相應的圖式圖式是否存在?創(chuàng)造新圖式沒有否是1、你看到一個拿著一把刀在街上跑的人?2、你看到一只非常奇怪的動物圖式的作用:1、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2、影響記憶3、影響自我自覺4、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二)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物以類聚、情人眼里出西施)(三)認知者的情緒(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什么都好)第二單元印象形成與印象管理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個體(認知主體)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二、印象形成的效應(社會知覺偏差)(一)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二)光環(huán)效應(暈輪效應)(三)刻板印象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個體最終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種具體特征上面。(一)加法模式(越被肯定印象越好)(二)平均模式(將各個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三)加權平均模式(權重乘以強度再加以平均)(四)中心品質模式(忽視次要特征,把握中心品質)第三單元歸因一、歸因的概念歸因,指個體對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二、行為原因的分類(三個維度)(一)內因與外因如機遇?能力?(二)穩(wěn)定性與易變性如能力?努力?(三)可控性與不可控性如天氣?努力?三、控制點理論羅特(美國、Rotter,1954)的控制點(lousofcontrol)的概念內控者---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fā)展與結果進行控制。外控者—相信社會的安排、命運和機遇,企求外援及碰運氣。四、歸因原則(一)不變性原則(海德,1958)(尋找因果間的不變關系)(二)折扣原則(凱利,1972)(如有其他原因,則某一原因的作用會打折扣)(三)協(xié)變原則(凱利,三方面因素:刺激客體、行為主體、背景)

五、影響歸因的因素(一)社會視角的影響(因觀察問題的視角不同而異)(二)自我價值保護(向有利于自我價值確立的方向傾斜)(三)觀察位置(因觀察的空間位置而異)(四)時間因素(歸因隨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具有情境性)第四節(jié)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一、社會動機的概念動機是引起、推動、維持與調節(jié)個體行為,使之趨向一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或內在動力。它包括自然動機和社會動機。由人的社會屬性、社會需要引起的動機稱為社會動機。二、動機過程:第一單元社會動機概述需要心理緊張動機行動目標需要滿足、緊張解除新的需要二、主要的社會動機★親合、成就、權力、侵犯、利他掌握要點(定義、特點和影響因素)126三、社交情緒社交情緒的定義幾種基本的社交情緒127羞恥與內疚嫉妒社交焦慮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然,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體驗。1、抑郁2、酗酒3、社交焦慮針對性持續(xù)性對抗性普遍性羞恥:因為缺憾,或不一致,產生痛苦的情緒體驗。內疚:認為自己對實際的或想象的罪行或過失負有責任,產生的強烈的不安、羞愧和負罪的情緒體驗。第五節(jié)態(tài)度態(tài)度形成態(tài)度的概念態(tài)度的特點—內在性、對象性、穩(wěn)定性態(tài)度的ABC模型—認知、情感、行為傾向態(tài)度成分不協(xié)調時,情感成分占主導地位1.態(tài)度的特點包括(

AB

)。A.穩(wěn)定性

B.內在性

C.間接性

D.針對性2.態(tài)度概念的ABC模型中,B指(

D

)。A.認知成分

B.行為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為傾向成分128

態(tài)度轉變的影響因素傳遞者方面?zhèn)鬟f者的威信傳遞者的立場說服的意圖說服者的吸引力溝通信息方面

信息差異畏懼信息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接受者方面原有態(tài)度與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個體的心理傾向情境預先警告分心重復態(tài)度轉變的理論海德平衡理論★費力最小原則P(個體)、O(他人)、X(客體);“+”代表肯定、“-”代表否定;三者間,符號運算的結果為肯定(+)時,關系平衡;為否定(-)式,關系不平衡。平衡代表令人愉快、不平衡代表令人不愉快;P-O關系最重要P-O之間肯定:強平衡、強不平衡;P-O之間否定:弱平衡、弱不平衡PO X費斯廷格—認知失調論—認知失調可能原因:邏輯矛盾,文化價值沖突,觀念的矛盾,新舊經驗相悖社會交換論—個體采用何態(tài)度以及態(tài)度轉變的關鍵是誘因的強度逆反心理——超限逆反、自我價值保護逆反、禁果逆反1.海德提出的有關態(tài)度改變的理論,可簡稱為(

A

)模型。A.P-O-X

B.B=f(P,E)C.TIRO

D.A-B-C三、態(tài)度測量態(tài)度測量方法(間接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為反應測量131第六節(jié)(上)溝通與人際關系第一單元溝通的結構與功能第二單元體語溝通第六節(jié)(下)溝通與人際關系第一單元人際關系的原則和理論第二單元人際吸引第三單元人際互動第六節(jié)溝通與人際關系

第一單元溝通的結構與功能一、溝通的概念(指消息的傳遞和交流的過程)二、溝通的結構(一)信息源(二)信息(三)通道(四)信息接受者(五)反饋(六)障礙(七)背景三、溝通的功能四、人際溝通的分類虛擬溝通OR現(xiàn)實溝通?第二單元體語溝通一、目光與面部表情(一)目光(二)面部表情二、身體運動和觸摸(一)身體運動是個體最易發(fā)現(xiàn)的一種體語(二)觸摸是人際溝通的有力方式三、姿勢與妝飾四、人際距離(4種,重要)第六節(jié)人際關系

第三單元人際關系的原則和理論一、人際關系的概念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一)個體性(二)直接性(三)情感性二、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

自我暴露是情感的探測器、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1、定向階段2、情感探索階段3、情感交流階段4、穩(wěn)定交往階段)四、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相互、交換、自我價值保護、平等)五、六種人際關系取向—2*3,主動或被動(舒茨)群體整合原則—形成過程和解體過程第四單元人際吸引一、人際吸引的概念:親合——喜歡——愛情二、影響喜歡的因素(一)熟悉與鄰近(二)相似性(三)互補(四)外貌吸引力(五)才能(六)人格品質第五單元人際互動一、人際互動的概念(~就是人際相互作用)二、人際互動的形式人際互動主要形式是合作與競爭。三、目標手段相互依賴理論多伊奇提出。(詳見P166)第七節(jié)社會影響第一單元從眾(定義、功能、類型、原因)第二單元社會促進與社會惰化:優(yōu)勢反應強化說第三單元模仿:塔爾德的《模仿律》

暗示:影響因素

社會感染(特點)第八節(jié)愛情、婚姻與家庭第一單元愛情(特點、理論)第二單元婚姻(動機)第三單元離婚第四單元家庭-141-3、發(fā)展心理學知識串講-141-發(fā)展心理學知識概覽遺傳與環(huán)境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各主要學派的心理發(fā)展理論:皮亞杰、艾里克森、班杜拉、柯爾伯格

心理發(fā)展的理論問題階段劃分: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認知、社會性、心理衛(wèi)生等方面各階段的心理發(fā)展心理發(fā)展的基本性質

心理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第一發(fā)展加速期:從出生到幼兒期第二發(fā)展加速期:青春發(fā)育期心理發(fā)展的普遍性和差異性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增長和衰退的辯證統(tǒng)一心理發(fā)展進程中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統(tǒng)一

發(fā)展心理學的紛爭和概念心理發(fā)展的理論問題4遺傳與環(huán)境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1235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艾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八階段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1、皮亞杰的心理發(fā)展觀心理發(fā)展實質上是主體對客體環(huán)境的適應;適應的本質在于主體與環(huán)境的平衡;2.皮亞杰的心理發(fā)展建構說認知結構的發(fā)展: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四個概念3.影響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經驗、社會環(huán)境和平衡4.心理發(fā)展階段說感知運算、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5、道德發(fā)展學說前道德、他律、自律皮亞杰的心理發(fā)展階段說抽象邏輯思維掌握守恒思維具有可逆性具體邏輯思維泛靈論、自我中心、思維的不可逆、未掌握守恒客體永久性(9-12月)(11、12~14、15歲)(6、7~11、12歲)(2~6、7歲)(0~2歲)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形式運算階段艾里克森的八階段理論社會要求在個體心理中引起的緊張和矛盾稱為心理社會危機

(1)嬰兒前期(0―2歲):信任-懷疑;希望品質。(2)嬰兒后期(2―4歲):自主-羞恥;意志品質。(3)幼兒期(4―7歲):主動-內疚;目標品質。(4)童年期(7―12歲):勤奮-自卑;能力品質。(5)青少年期(12―18歲):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誠實品質。(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孤獨;愛的品質。(7)成年中期(25―50歲):繁衍-停滯;關心品質。(8)成年后期(50歲以后):完善-失望;智慧、賢明品質。

艾里克森心理發(fā)展階段理論的主要特點:(1)人格發(fā)展是自我逐漸形成的過程;(2)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統(tǒng)一的觀點,即他將個體一生人格發(fā)展視為連續(xù)的而又具有不同階段特質的統(tǒng)一的過程;(3)人格發(fā)展是連續(xù)一生的發(fā)展進程,他的心理發(fā)展階段劃分包括從出生到衰亡整個人生歷程;(4)二維性的發(fā)展階段說,即他不是一維的縱向發(fā)展觀,而是強調人格發(fā)展成功與否與橫向維度上的兩極內容有關。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新行為主義)1.三元交互決定論:在人的心理機能中,人的內部因素、行為和環(huán)境影響三者之間互為決定因素。2.觀察學習:是一種示范行為學習,是通過替代強化,以間接經驗為基礎的學習。3.主體的自我調節(jié)作用:人不是環(huán)境刺激的消極的反應者,而是具有自我組織、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積極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變自己的動因。行為環(huán)境內部因素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理論三種水平六個定向階段表現(xiàn)特征前習俗水平服從和懲罰的道德階段對成人或規(guī)則采取服從態(tài)度,避免受到懲罰。相對論者的快樂主義階段比較行為和個人的關系,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圖和需要。習俗水平好孩子的階段認識到必須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維護權威和社會秩序階段強調對法律和權威的服從后習俗水平社會契約階段認識到法律不是死板的,可以通過共同協(xié)商和民主程序來改變。普遍道德原則階段認為除了法律外,還有諸如生命的價值、全人類的正義、個人的尊嚴等道德原則。道德兩難故事-列車該往哪開假如你是某列車的司機,在列車行駛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有7個小孩正在使用中的鐵軌上玩,另外有1個小孩在旁邊的廢棄的鐵軌上玩。假設已經來不及剎車,你可以把列車往廢棄的鐵軌上開,這樣可以保住7條命,但會壓死那個在廢棄的鐵軌上玩的小孩。問:你是讓列車繼續(xù)往前行駛,還是把列車往廢棄的鐵軌上開?

153

4、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考前串講154常見異常心理的癥狀認知障礙情感障礙意志行為障礙第一單元認知障礙一、感知障礙

1、感覺障礙2、知覺障礙3、感知綜合障礙二、思維障礙

1、思維形式障礙2、思維內容障礙三、注意、記憶與智能障礙

1、注意障礙2、記憶障礙3、智能障礙四、自知力障礙一、感知障礙感知障礙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感覺過敏感覺減退內感性不適錯覺幻覺感知綜合障礙視物變形癥幻覺分類二按幻覺體驗的來源,有真性幻覺和假性幻覺兩種(1)真性幻覺患者的幻覺形象清晰、生動,位置精確??陀^事物一樣。相應的情感和行為反應。(2)假性幻覺幻覺形象模糊、不生動、位置不精確,與客觀事物不一樣。它產生于患者的主觀空間(如腦內、牙齒內),敘述幻覺不是通過相應的感覺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說閉上眼睛能看到東西、人像,不用耳朵,腦子也能聽到聲音。幻覺分類三按幻覺產生的特殊條件(1)功能性幻覺在某個感覺器官處于功能活動狀態(tài)的同時出現(xiàn)的幻覺。功能性幻聽與正常知覺同時出現(xiàn)、同時存在、同時消失,兩者互不融合。(2)思維鳴響或思維回響,是特殊形式的幻覺。表現(xiàn)為患者能聽到自己所思考的內容。思維鳴響多見于精神分裂癥。(3)心因性幻覺是強烈的精神刺激引發(fā)的幻覺?;糜X的內容與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聯(lián)系。僅僅見于應激相關精神障礙、癔癥等。二、思維障礙思維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妄想強迫觀念超價觀念贅述、象征新作與倒錯思維云集與插入思維松弛與散漫思維奔逸與遲緩思維形式障礙1.思維奔逸2.思維遲緩3.思維貧乏4.思維松弛或思維散漫5.破裂性思維6.思維不連貫7.思維中斷

思維形式障礙8.思維插入9.思維云集10.病理性贅述11.病理性象征性思維12.語詞新作13.邏輯倒錯性思維妄想類型(1)關系妄想(2)被害妄想(3)特殊意義妄想(4)物理影響妄想(5)夸大妄想(6)自罪妄想妄想類型(7)疑病妄想(8)嫉妒妄想(9)鐘情妄想(10)內心被揭露感其他種類的妄想,如被竊妄想、變獸妄想、非血統(tǒng)妄想等。二、注意、記憶、智能障礙注意記憶智能障礙注意障礙注意減弱注意狹隘記憶障礙記憶增強記憶減退遺忘錯構虛構智力障礙癡呆精神發(fā)育遲滯第二單元情感障礙以程度變化為主以性質改變?yōu)橹髂X器質性損害的情感高漲情感低落焦慮恐怖情感遲鈍情感淡漠情感倒錯情感脆弱易激惹強制性哭笑欣快第三單元意志行為障礙意志增強意志缺乏意志減退精神運動性興奮精神運動性抑制意志行為障礙意向倒錯強迫動作。。。。常見精神障礙第一單元精神分裂癥及其他妄想性障礙第二單元心境障礙第三單元神經癥第四單元應激相關障礙第五單元人格障礙及性心理障礙第六單元心理生理障礙第七單元癔癥三種應激相關障礙的比較項目適應障礙ASDPTSD共同點在嚴重或持久的精神創(chuàng)傷下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礙,其臨床特點和病程經過與創(chuàng)傷性體驗有密切聯(lián)系,并伴有相應的情感反應,容易被人理解。不同點災難性的生活事件無

有有病程>1月、<6月短,通常不超過一周,常一月內緩解≥3月,甚至終身健康心理學

抵御心理壓力的能力與心理健康的水平有顯著的?相關,可以作為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

智力水平高低,與心理健康水平并無顯著的相關。故智力水平?作為心理健康的指標。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必須是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因素。而非種族、性別、財富等衡量一、評估心理健康的三標準:許又新、1988(一)體驗標準:主觀體驗、內心世界。(二)操作標準(三)發(fā)展標準

第八節(jié)壓力與健康第一單元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第二單元壓力的適應第三單元壓力的臨床后果和中介系統(tǒng)第一單元從心理角度看壓力一、壓力的定義二、壓力源的種類三、壓力源的測評四、壓力的內省體驗壓力與健康壓力的定義外部事件引起的一種體驗壓力源的種類生物性、精神性、社會性壓力源的測評知覺壓力的測評壓力的內省體驗雙趨沖突、趨避沖突雙避沖突、雙重趨避沖突壓力的種類一般單一性,疊加性壓力,破壞性壓力壓力的適應警覺階段、搏斗階段、衰竭階段壓力的臨床后果對壓力的響應階段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消解過程臨床相階段壓力邏輯圖

測量心理學1、什么是測量P348參照點單位測量與測量量表測量的定義測量量表命名量表順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測量要素(1)事物;(2)數(shù)字;(3)法則①測量的定義測量就是依據(jù)一定的法則用數(shù)字對事物加以確定。三個主要的元素:(1)事物;(2)數(shù)字;(3)法則。(一)參照點參照點就是確定事物的量時,計算的起點。參照點有兩種:絕對零點人定的參照點,即相對零點(時間、溫度、海拔等)(二)單位好的單位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確定的意義相同的價值四種測量在三個維度上的表現(xiàn)類別等級等距比率絕對零點無無無有相等單位無無有有大小關系無有有有四種量表的運算心理測量表一般屬于哪一類量表?有絕對零點④心理測驗的基本概念和測驗觀錯誤正確萬能論無用論即智力測驗重要的研究方法理論基礎不夠堅實測驗觀⑤心理測驗的分類P3522、心理測驗要素p360群體構成的界定(目標群體)所測群體的代表性樣本樣本的大小適當標準化樣組是時空的產物常模團體性質取樣的方法常模分數(shù)與常模簡單隨機抽樣系統(tǒng)抽樣(也叫?)分組抽樣分層抽樣條件①常模團體常模類型發(fā)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標準分常模(1)發(fā)展常模(年齡量表,置換成一定的順序進行比較,如年齡)(滯后—正?!埃?/p>

發(fā)展順序量表它告訴人們多大的兒童具備什么能力或行為就表明其發(fā)育正常。最早的范例是葛賽爾的發(fā)展順序量表。(看抓爬坐走)智力年齡(重點是計算智力年齡)比內—西蒙首先使用智力年齡概念。每個年齡6道題,通過一道題即得到智齡2個月。一個兒童,6歲組的題目全通過,7歲組通過4題,8歲組通過3題,9歲組通過2題,其智齡為多少?常模類型年級當量處在哪一個年級的水平。(表示方法)你的IQ幾歲?(2)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級—指在常模樣本中低于這個分數(shù)的人數(shù)百分比

“A處在80的百分等級”,即有80%的人比他的分數(shù)低。例:小明的成績是73,但他百分等級是80,那么全部參與測試的同學中有80%在他之下。百分點——百分等級對應的分數(shù)點例5個百分點(百分位數(shù))指95%大于他們四分位數(shù)(25%、50%、75%)和十分位數(shù)標準分數(shù)標準分數(shù)(線性轉換的標準分數(shù))標準分數(shù)又稱z分數(shù),是以標準差為單位表示一個分數(shù)在團體中所處位置的相對位置數(shù)。如何使用標準分數(shù)呢?標準分數(shù)的實質把單位不等距和缺乏明確參照點的分數(shù)轉換成以標準差為單位,以平均數(shù)為參照點的量表分數(shù)。由于Z分數(shù)中經常出現(xiàn)小數(shù)點和負數(shù),所以將其轉換為:當原始分不是常態(tài)分布時,也讓可以通過非線性轉換使之常態(tài)化的,稱常態(tài)化標準分數(shù),先計算百分等級再轉化為Z分數(shù)。標準分常模是將原始分數(shù)與平均數(shù)

的距離以標準差為單位表示出來的量表。常見標準分常模離差智商:100為平均數(shù),15為標準差T分數(shù):50為平均數(shù),10為標準差標準九分:5為平均數(shù),2為標準差標準10分:5.5為平均數(shù),1.5為標準差標準20分:10為平均數(shù),3為標準差常模分數(shù)的表示方法p368一、轉換表法二、剖析圖將測驗分數(shù)的轉換關系用圖形表示出來。信度評估的方法p372一、重測信度---再測法二、復本信度---等價法(AB卷)三、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同質性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