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初三化學上冊期末化學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1.gif)
![貴陽市初三化學上冊期末化學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2.gif)
![貴陽市初三化學上冊期末化學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3.gif)
![貴陽市初三化學上冊期末化學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4.gif)
![貴陽市初三化學上冊期末化學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020144b83470863b801ae874001e262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陽市上冊期末化學試卷一、九年級化學上冊選擇題1.我國科學家在水煤氣變換中引入了高效催化體系,使該反應可在120C時進行,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0氫原子O碳原子?氧原子匚二I催化劑III催化劑IIA.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shù)不變B.反應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C.該過程體現(xiàn)了催化劑吸附微粒的選擇性D.反應過程中,每消耗1個甲分子,同時消耗1個乙分子.法拉第曾以《蠟燭的故事》為題為青少年連續(xù)開展了多次報告。下表列舉了報告中涉及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回答,其中“對問題的回答”屬于“設計實驗方案”的是選項問題A吹滅蠟燭時產(chǎn)生的白煙是什么?B火焰為什么向上?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D火焰不同部位溫度高低如何比較?對問題的回答主要成分是燭油蒸氣。熱氣流上升,形成對流。與火焰中有碳顆粒有關,碳顆粒會影響火焰明亮程度。用一張紙在火焰中心一掠,觀察紙上留下的火痕特點。A.AB.BC.CD.D.推理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茖W家已發(fā)現(xiàn)反氫原子。推測出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A.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B.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C.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D.由一個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4.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0克置于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后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為20.4克。將此剩余固體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錳不溶于水)后過濾,濾渣經(jīng)洗滌干燥后稱得質量為5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參加反應的氯酸鉀質量為25克B.停止加熱后剩余固體中含有兩種物質
C.生成氧氣質量為9.6克D.反應過程中固體中二氧化鎰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已知:2KC10=2KC1+30of,下列圖像表示一定質量的KCIO,和MnO,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些量隨加熱時間的變化趨勢,其中不正確的是???二宅ft磕的/里,'s固體質里,"二宅ft磕的/里,'s固體質里,"玩氣感里也體中期矍A.AB.BC.CD.D.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反應條件已省略),根據(jù)該圖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B.乙、丙、丁三種物質都屬于氧化物C.甲物質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個數(shù)比為2:3.往12g鋁和鐵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產(chǎn)生1g氫氣,則混合物中鋁的質量分數(shù)為A.62.3%B.63.2%C.36.8%D.37.7%.將14.6g已部分氧化的鋅粉,加入到196gl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則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鎰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定
C.向碳酸鈣固體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加鹽酸的質量C.向碳酸鈣固體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加鹽酸的質量D.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最早使用的充電電池是鉛蓄電池。已知電動車鉛蓄電池充電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TOC\o"1-5"\h\z2PbS04+2H0==Pb+Pb0+2X,則X的化學式為()A.SO,B.S03C.HSO3D.HSO4.已知FeJ也可以催化匕。?的分解,現(xiàn)向一定量的匕%溶液中滴入幾滴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FeJ溶液,充分反應(忽略水的揮發(fā)).下列圖象正確的是()A.B.C.D.C..純凈物甲是一種可再生綠色能源。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質量的甲與48g乙充分反應,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當乙反應完全時,生成44g丙和27g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有()個①參加反應的甲物質的質量為23g②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為2:3③甲物質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1④參加反應的甲與丙的質量比為48:44⑤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A.1個B.2個C.3個D.4個13.向盛滿二氧化碳的密閉裝置內注人石灰漿(含有氫氧化鈣的白色渾濁液體)并振蕩裝置,測得壓強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曲線由①到②,壓強上升,是因為石灰漿擠壓了瓶內氣體B.曲線由②到③,壓強幾乎不變,是因為未振蕩裝置C.曲線由③到④,壓強迅速下降,是因為振蕩裝置后,二者充分反應D.曲線的變化可以解釋檢驗二氧化碳為什么用氫氧化鈣14.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40g,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0%。使該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灼熱氧化銅充分反應后。再將氣體通入過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質量為()A.30gB.50gC.100gD.150g15.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須科學、嚴謹。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可燃物燃燒時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所以溫度達到著火點時,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燒B.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因此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一定是催化劑C.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則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D.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shù)相同,則質子數(shù)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16.工業(yè)上用甲和乙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X,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質量比為甲:乙:丙=23:17:L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丙屬于單質B.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丙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1:1C.物質X中含三種元素D.甲這種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固體中鉀鎰元素質量比A.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B.將水通電電解一段C.向一定量CaCO3中加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酸鉀制氧氣時間入稀鹽酸入過氧化氫溶液A.AB.BC.CD.D.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其中實驗結論正確的是()①既可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說明了甲烷是由氫元素和碳元素組成②既可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③既可說明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又說明了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2:1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了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⑤既可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一種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就是氧化物B.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種類,所以質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C.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D.純凈物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所以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20.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A.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C.向兩份相等質量的塊狀大理石和粉末狀大理石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等濃度的稀鹽酸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A.AB.BC.CD.D21.把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7.62.00.20(g)反應后的質量3.2X5.80.4(g)A.X=0.4B.T一定是單質C.甲和乙是反應物D.反應中的甲、丙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是11:1422.某化學探究小組在實驗室進行探究研討活動,他們稱量MgCO3和NaHCO3的混合物84g放入自己設計的實驗裝置中,加入某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73g,經(jīng)測定恰好完全反應,共收集到二氧化碳4.4g。查閱資料得知:MgCO3+2HCl=MgCl2+H2O+CO2個,NaHCO3+HCl=NaCl+H2O+CO2個。下列他們對該探究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A.甲同學認為由于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未知,無法計算出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B.乙同學推斷恰好完全反應消耗稀鹽酸的總質量不隨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變C.丙同學推斷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不隨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變D.T同學經(jīng)過計算得出,要完全滿足所給質量,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質量比一
定是上1.從石油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g)、丁烷(C4Hl0)、丙烯(C3H6)、丁烯(C4H8)等。某液化石油氣可能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4種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檢測其成分,取一定量該氣體樣品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將生成物依次通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測得濃硫酸增重45g,氫氧化鈉溶液增重88g,無剩余氣體排出(每步完全吸收)。下列對該液化石油氣的成分判斷正確的是()A.該液化石油氣中一定含有丁烷B.該液化石油氣可能只由丙烷和丙烯混合而成C.該液化石油氣一定是純凈物D.該液化石油氣不可能同時含有4種氣體.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質和功能.納米二氧化鈦(萬口2)參與的光催化反應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質被氧化,降低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正鈦酸在一定條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納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醛對人體健康有害.納米添加到墻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C.納米與普通的的性質、功能完全相同D.制備納米的反應:.下列各項分析正確的是A.在密閉容器中,水的通電分解B.加熱一定量的高鎰酸鉀C.碳在盛有氧氣的密閉集氣瓶內燃燒A.在密閉容器中,水的通電分解B.加熱一定量的高鎰酸鉀C.碳在盛有氧氣的密閉集氣瓶內燃燒成體質名生氣的里成體質名生氣的里時間1使之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M四種物質,使之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物質XYZM反應前的質量/g205328反應后的質量/g待測值3038關于此反應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物質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C.參加反應的Y、M的質量比為5:4D.待測值為13.下列關于“不一定”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B.質子數(shù)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C.由分子構成的純凈物不一定只含一種分子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圖為改良版的“驗證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用一根鐵絲穿4片紫色石蕊試紙,按圖示將稀硫酸和水滴加到相應的試紙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1、3變?yōu)榧t色,2、4不變色B.若將稀硫酸換成稀醋酸也可以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C.該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能與石蕊發(fā)生反應生成紅色物質D.該實驗的優(yōu)點是將四個實驗改成一個實驗,對比性強29.潔廁靈、84消毒液是兩種常見的清潔、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時會發(fā)生如圖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B.有毒氣體是Cl2C.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不變D.84消毒液、潔廁靈能混合使用.高溫加熱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下列有關物質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中正確的是()C.D.C.二、九年級化學上冊實驗題.⑴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①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②用高鎰酸鉀制取一瓶氧氣,可選用裝置A和(選填序號)組合,裝入藥品前要先;③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鎰制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選填序號),用符號表示該化學反應,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證明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⑵已知澄清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可以和許多物質發(fā)生反應。①下述三個反應的相同點是(多選,填序號)。A.都是化合反應B.都是氧化反應C.生成物都是固體D.都需要點燃E渚B是非金屬與氧氣反應②在做甲實驗時,事先需在集氣瓶底部裝有少量水,其作用是;③將裝置乙改裝為如圖所示裝置,還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經(jīng)測定,集氣瓶的容積為250mL,在此實驗中,觀察到量筒中減少的水的體積為50mL,則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o如果未冷卻到室溫便打開彈簧夾觀察量筒內減少的水的體積,則實驗結果將(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反思此實驗的探究過程,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答一條)。.請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⑴儀器a的名稱是—,儀器b的名稱是—。⑵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用裝置C收集氧氣,證明集滿的方法是。⑶實驗室制取CO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裝置F是小亮制取CO2的氣體發(fā)生裝置,用它代替B裝置的優(yōu)點是(答出一點即可)。⑷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制取NH3,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字母序號)。已知NH3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某同學用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反應生成的NH3,試紙變藍,原因是。.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證明某混合氣體中可能含有CO、CO2、H2(實驗過程中裝置氣密性良好)。溫馨提示:白色硫酸銅粉末遇水變藍色。遣清石灰水濃的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澄清石花水ABCDEF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中含有;B的作用是,寫出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實驗時小明發(fā)現(xiàn)C中黑色固體變紅,D中白色粉末變藍,于是得出混合氣體中含有%,小紅認為小明的結論不嚴密,理由是O(4)如圖所示的裝置被稱作“萬能瓶”,它在化學實驗中有廣泛的應用。除用于洗氣、驗證氣體的功能外,還有功能。(答出一點).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是人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上圖是水通電分解的實驗示意圖,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過程中,與a管相連的電極是極,若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管口處,打開活塞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通過對電解水產(chǎn)物的驗證,說明水是由組成的。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請在上圖的方框內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O.實驗室里現(xiàn)有氯酸鉀、二氧化錳、石灰石、稀鹽酸和稀硫酸,以及以下儀器:(1)請寫出圖中②的儀器名稱:O(2)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可以制取CO2,你選擇的儀器是(填序號),藥品是o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也能生成co2,該方法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C02的原因是o(3)若補充一種儀器(填儀器的名稱),再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還可以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實驗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連接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點燃燃燒匙內足量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整個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到現(xiàn)象是。(2)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壓強的變化為。(3)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填字母序號,下同)。A.紅磷點燃后,燃燒匙緩慢伸入集氣瓶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B.裝置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立即讀數(shù),導致測量結果偏大C.冷卻過程中有空氣進入集氣瓶,導致測量偏小D.該實驗可以說明空氣是混合物(4)該小組同學嘗試使用其它物質代替紅磷進行上述實驗,并且查閱了相關資料,如下所/示。小資料活潑金屬鎂在空氣中燃燒發(fā)生以下反應:①W'lg十。工一二=4比0(固體)②3Mg+Q;=====MgsOi(固體)下列物質中,不能用于代替紅磷進行該實驗的有o??A.木炭B.鐵絲C.鎂條(5)該小組同學又查閱了以下的資料:資料:SO,和NaOH在常溫下反應生成H0和易溶于水的NaSO^據(jù)此改進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用硫粉代替紅磷進行實驗。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將足量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擠入瓶中,并充分振蕩。之后打開彈簧夾,實驗獲得成功。此實驗能用硫粉代替紅磷的原因是?!緟⒖即鸢浮?**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一、九年級化學上冊選擇題C解析:C【解析】【詳解】由反應的微觀模型圖可知,在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H2O在120℃下發(fā)生反催化劑應,反應方程式為:CO+h2o120cCO2+H2;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2個分子變成了2個分子,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shù)不變,故正確;
B、由方程式可知,甲與丙的質量比是28:44,所以反應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故正確;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該過程不能體現(xiàn)了催化劑吸附微粒的選擇性,故錯誤;D、由方程式可知,反應過程中,每消耗1個甲分子,同時消耗1個乙分子,故正確。故選:C。2.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A選項的回答屬于結論性回答;B選項的回答屬于解釋性的回答;C選項為解釋性的回答;D選項的回答屬于驗證性的回答,故答案選擇D。3.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A、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故A錯;B、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沒說明電荷種類,因為反粒子與正常的質子和電子不同,故B錯;C、氫原子內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且?guī)У碾姾膳c一般說的質子和電子電荷正好相反,故C正確;D、質子沒說帶的電荷種類,故D錯。故選C?!军c睛】解答本題關鍵是要注意題干中的信息: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4.C解析:C【解析】(1)因反應中氧氣為氣體,則氧氣質量為30g-20.4g=9.6g,濾渣經(jīng)洗滌干燥后稱得質量為5克。所以可知二氧化錳的質量為5g,(2)設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x,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y則2KClO32KClO3245氧化錳、加熱2KC1+302T14996yy149/x=96/9.6g解得x=14.9g,x9.6g245/y=96/9.6gy=24.5g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24.5g生成氯化鉀的質量14.9g,則反應后剩余氯酸鉀的質量為0.5g,即反應后有剩余的氯酸鉀、生成的氯化鉀、及催化劑二氧化錳三種物質。反應中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但是固體的質量減少,所以反應過程中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選C5.D解析:D【解析】2KCQMnO,2KCl+302T,所以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反應過程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氧氣是反應的生成物,加熱到一定程度后氯酸鉀分解,生成氧氣,所以開始氧氣的量是零,反應中質量增加,反應結束質量不再改變;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由于氧氣是氣體,所以固體的質量減少,反應結束固體的質量達到一定值,不再改變;由于氯酸鉀中氧元素以氧氣的形式逸出,所以反應中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減少;選D6.D解析:D【解析】A.由題中信息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fā)生變化B.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乙為單質,丁屬于氧化物;C.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二(相對原子質量X原子個數(shù))之比,甲物質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3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不變,生成物中丙、丁分子個數(shù)比為2:3。選D7.B解析:B【解析】設混合物中鋁的質量分數(shù)為x,鋁的質量為12xg,鐵的質量為12g-12xg2Al+3H2SO4=Al2(SO4)3+3H2T54612xgmlm1=6x12xg+54Fe+H2SO4==FeSO4+H2T56212g-12xgm2m2=2x(12g-12xg)+566x12xg+54+2x(12g-12xg)+56=1gx=63.2%故選B。8.C解析:C【解析】由Zn+H2so4=ZnSO4+H2個,ZnO+H2SO4=ZnSO4+H2O可知,H2SO4~~ZnSO4,設所得溶液中硫酸鋅的質量為x,H2SO4~~~~ZnSO498161196gx10%x98_161196gx1000Vx=32.2g故選Co點睛:本題考查學生的轉化能力,即無論14.6g已部分氧化的鋅粉中鋅和氧化鋅的質量是多少,都不影響對生成硫酸鋅的計算,因為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只要根據(jù)稀硫酸計算即可。9.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A、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中作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表現(xiàn)在圖像上應是一橫線,故不符合題意;B、由于高錳酸鉀受熱生成氧氣,固體質量逐漸減少,錳元素質量分數(shù)逐漸變大,反應結束時固體質量恒定,錳元素質量分素也就不變了,圖像應該是從大于零的某位置開始逐漸變大,一段時間后不變,故不符合題意;C、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隨著反應的發(fā)生,二氧化碳逐漸增多直至反應結束,圖像正確,故符合題意;D、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質量比是1:8,故不符合題意?!军c睛】圖像題是考查的難點。圖像題涉及的內容主要有溶解度、溶液稀釋、溶液導電性、沉淀量、化學反應過程等。圖像題的解題技巧有兩個:一是以數(shù)學與化學知識結合為突破口,二是把握好“三點一線”,即起點、拐點、終點和曲線。關注起點、拐點、終點和曲線的變化趨勢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依據(jù)原子守恒,反應物中有10個氧原子,生成物X應該有4個氧原子;反應物中有4個氫原子,生成物X中應該有2個氫原子,反應物中有2個硫原子,生成物X中應該有1個硫原子;故選擇D項。11.B解析:B【解析】【分析】【詳解】A、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幾滴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FeCl3溶液,過氧化氫分解為氧氣和水,完全反應后,氧氣質量不再變化,錯誤;B、過氧化氫分解為氧氣和水,溶劑質量增加,完全反應后,溶劑質量不再變化,正確;C、過氧化氫分解為氧氣和水,過氧化氫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完全反應后,過氧化氫的質量為0,質量分數(shù)為0,錯誤;D、FeJ是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過氧化氫分解為氧氣和水,溶液質量減小,F(xiàn)eC]的質量分數(shù)變大,錯誤。故選B。C解析:C【解析】【分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根據(jù)模型圖可知丙為二氧化碳,丁為水,根據(jù)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可求出丙和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根據(jù)元素守恒計算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質量和水中氫元素的質量,求出甲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并確定甲中是否含氧元素?!驹斀狻扛鶕?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為=44g+27g-48g=23g,①正確;由模型圖可知丙為二氧化碳,丁為水,設丙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x,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y,由題可知:田-(X,定條件xCCh+yHiO44x18y44g27g解得x:y=2:3,②正確;根據(jù)元素守恒,甲物質中碳、氫元素質量比就等于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氫元素的質量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為g=12g,水中氫元素質量為g=3g,則甲物質中碳、氫元素質量比=12g:3g=4:1,③正確;由上分析知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為23g,生成的丙質量為44g,則甲:丙=23g:44g=23:44,④不正確;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和上述分析可知,甲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共(12g+3g),但實際上甲物質是23g,所以甲中一定含有氧元素,⑤不正確;故選C。.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A、曲線①到②壓強上升,是因為石灰漿注入裝置時,擠壓了瓶內氣體,故A說法正確;B、曲線②到③壓強幾乎不變是因為沒有振蕩裝置,裝置內二氧化碳氣體沒有來得及和石灰漿反應,故B正確;C、曲線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蕩裝置后,石灰漿和瓶內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的結果,故C正確。D、曲線的變化反映了石灰漿和二氧化碳反應,氫氧化鈣溶液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用石灰漿檢驗二氧化碳現(xiàn)象不明顯或者說根據(jù)壓強判斷麻煩,故D錯誤。故選:D。C
解析:C【解析】【分析】①CuO+CO高溫①CuO+CO高溫Cu+COSCa(OH),+CO尸CaCO4+HO。22232【詳解】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40g,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0%,則該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質量=40gx30%=12g,使該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灼熱氧化銅充分反應后,由于一氧化碳能夠與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則充分反應后,得到的氣體為純凈的二氧化碳,接下來將二氧化碳通入過量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夠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得,整個過程中,碳元素質量守恒,則得到的碳酸鈣中的碳元素的質量為12g,又因為碳酸鈣中的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12Fu,x100%=12%,所以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12g+12%=100g,即得到的白色40+12+16x3沉淀的質量為100g,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以及化學式的計算、質量守恒定律,明確整個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解題的關鍵,從而可得最終生成的白色沉淀具體是哪種物質,然后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均不發(fā)生變化進行分析計算即可。15.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A、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可燃物要燃燒必須要有氧氣且溫度達到著火點,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溫度達到著火點而沒有氧氣,一般可燃物不能燃燒,故選項錯誤;B、催化劑是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的物質,因此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不一定是催化劑,可能什么都不是,故選項錯誤;C、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離子也可以構成物質,比如氯化鈉就是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故選項錯誤;D、元素是質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shù)相同,質子數(shù)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種元素,故選項正確。故選D。16.B解析:B【解析】根據(jù)提供的信息可知,甲是鈉,乙是氨氣,鈉和氨氣反應生成氫氣和X,X中至少含有鈉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化合物。根據(jù)“該反應中甲、乙、丙的質量比為23:17:1”,當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時,消耗鈉、氨氣的質量分別是46份、34份,則X中鈉元素質量為46份,14氮元素質量為34份*17x100%=28份,氫元素的質量為:46份+34份-2份-46份-28份=4份,則X中鈉元素、氮元素、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6份:28份:4份=23:14:2,故物質X中含三種元素;則其化學方程式為2Na+2NH3=H2+2NaNH2,故該反應方程式中乙與丙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1。A、丙是氫氣,屬于單質,正確;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丙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2:1,錯誤;C、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質X中含三種元素,正確;D、甲是鈉,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正確。故選B。17.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A、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還生成了錳酸鉀和二氧化錳,鉀元素和錳元素一直存在于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不變,錳元素的質量不變,則鉀元素和錳元素的質量比也不變,故A正確;通電B、電解水實驗中,2Ho2HT+OT,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質量222比是(2*2):32=1:8,故B錯誤;C、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鹽酸,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碳酸鈣的質量逐漸減小,完全反應后為0,故D錯誤。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質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是一道圖象坐標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結合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分析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進而確定正確的圖象。18.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解:①甲烷的燃燒,冷而干燥的燒杯壁出現(xiàn)的水滴可以反映出甲烷氣體中含H元素,但本實驗因觀察不到二氧化碳氣體的生成,因此要想得出含有C元素的結論還需要進一步實驗驗證,故①錯誤;②蠟燭的熄滅說明了氣體二氧化碳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而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氣體從下到上慢慢充滿燒杯,說明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故②正確;③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了水由H、O所組成,氫氣與氧氣體積比2:1,可以推算出水分子中H、O原子個數(shù)比為2:1,故③正確;④銅片上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了白磷著火點較低,同時也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銅片上白磷與水中白磷相比,可得知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故④正確;⑤向盛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水塞緊瓶蓋,振蕩,塑料瓶變形,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或是與水發(fā)生了反應,但卻無法得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的結論,更無法得出二氧化碳具有酸性的錯誤認識,故⑤錯誤。故選C。19.D解析:D【解析】【詳解】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且只有2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才是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1O3中含有氧元素,它是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選項A不正確;B、元素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質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例如氖原子與水分子中的質子數(shù)都是10,故選項B不正確;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但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例如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是由氧元素組成,故選項C不正確;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故選項D正確。故選:D。20.B解析:B【解析】A、水通電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正確;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過程中錳元素一直在固體中,沒有質量變化,但是過程中產(chǎn)生了氣體,使得剩余固體質量減少,所以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會變大,錯誤;C、粉末狀大理石比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的接觸面積大,因此向兩份相等質量的塊狀大理石和粉末狀大理石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等濃度的稀鹽酸時,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相等,粉末狀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的時間比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的時間短,正確;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過程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質量不會發(fā)生改變,正確。故選B。21.B解析:B【解析】試題分析:A、X=7.6+2+0.2-3.2-5.8-0.4=0.4,正確;B、甲乙質量減少,是反應物,丙丁質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為單質,錯誤;C、甲乙質量減少,是反應物,正確;D、反應中的甲、丙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確;故選B。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22.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A、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已知,氣體質量已知,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是可以計算出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故錯誤;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雖然碳酸氫鈉和碳酸鎂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但是與稀鹽酸反應時的質量比是不同的,則消耗稀鹽酸的總質量隨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變,故錯誤;C、由于碳酸氫鈉和碳酸鎂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且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比是相同的,則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不隨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變,故正確;D、只要混合物的質量不變,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就不變,則混合中MgCO3和NaHCO3的質量比可為任意比,故錯誤。故選C23.B解析:BD【解析】【分析】取一定量該氣體樣品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將生成物依次通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測得濃硫酸增重45g,說明生成的水的質量為45g,氫氧化鈉溶液增重88g,說明生成2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8g,生成的水中的氫元素的質量為45gxx100%=5g,生成的12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質量為88gx44x100%=24g,則液化石油氣中的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24g:5g=2:5oJL乙JL【詳解】A、將生成物依次通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測得濃硫酸增重45g,說明生成的水的質量為45g,氫氧化鈉溶液增重88g,說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8g,生成的水中的氫元素2的質量為45gxx100%=5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質量為181224g5g88gx-x100%=24g,則液化石油氣中的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ET=2:5,丁烷(C4H10),該液化石油氣中可能含有丁烷,故A不正確;B、丙烷(C3H8)、丙烯(C3H6),當含有3個丙烷分子和1個丙烯分子,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2:5,則該液化石油氣可能只由丙烷和丙烯混合而成,故B正確;C、當含有丁烷(C4Hl0)一種物質時,屬于純凈物,則該液化石油氣可能是純凈物,故C不正確;D、當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烯(C4H8)四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7:L1時,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2:5,丁烷(C4Hl°)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2:5,該液化石油氣可能同時含有4種氣體,故D正確。故選B。C解析:C【解析】A.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礎物質,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對人體健康有害;B.由題中信息可知納米二氧化鈦參與的光催化反應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質被氧化,降低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所以納米添加到墻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C?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質和功能,納米與普通的的性質、功能不完全相同;D.正鈦酸在一定條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納米。制備納米的反應方程式為:一定條件下,選CB解析:B【解析】【分析】【詳解】A、在密閉容器中,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時,每2個水分子生成1個氧氣分子和2個氫氣分子,分子總數(shù)增加,選項錯誤;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質量不變,所以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不變,選項正確;C、碳在盛有氧氣的密閉集氣瓶內燃燒,C+O2點燃CO2,由方程式可知,每32g氧氣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44g,所以反應中氣體的質量增加,選項錯誤;D、電解水時,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選項錯誤。故選B。26.D解析:D【解析】【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驹斀狻緼、物質Z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該選項說法正確;B、待測值=20+5+3+28-30-3-8=15,反應后X、M質量減小,是反應物,Y質量增大,是生成物,該反應是化合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C、參加反應的Y、M的質量比為:(30-5):(28-8)=5:4,該選項說法正確;D、待測值是15,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D?!军c睛】掌握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27.C解析:C【解析】A、單質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比如由氧元素組成的氧氣和臭氧,是混合物,正確;B、質子數(shù)相等的原子是同種元素,而質子數(shù)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比如氫氧根離子和氟原子的質子數(shù)相等,但不是同種元素,正確;C、從微觀的角度來講,純凈物就是指由一種分子構成的,故只含有一種分子,錯誤;D、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可能由三種元素組成,比如硫酸就含有氧元素,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正確。故選C。28.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A、稀硫酸可以使石蕊變紅,故1變紅,3滴上水后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故3變紅,水不能使石蕊變紅,故2不變紅,4只與干燥的二氧化碳接觸,故不變紅,故A正確;B、稀硫酸和稀醋酸都顯酸性,故都能使石蕊變紅,故B正確;C、該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酸性物質,酸性物質可以使石蕊變紅,而不是二氧化碳與石蕊反應,故錯誤;D、該實驗的優(yōu)點是將四個實驗改成一個實驗,對比性強,故正確。故選C?!军c睛】干燥的二氧化碳不顯酸性,不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可以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變紅。29.B解析:B【解析】【詳解】A、由多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作分解反應,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三種物質,不屬于分解反應,錯誤;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氫原子的個數(shù)為2,氯原子的個數(shù)為3,鈉原子的個數(shù)為1,氧原子的個數(shù)為1,反應后氫原子的個數(shù)為2,氯原子的個數(shù)為1,鈉原子的個數(shù)為1,氧原子的個數(shù)為1,所以有毒氣體是酊2,正確;C、反應前H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反應后5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0,所以反應前后有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錯誤;D、84消毒液、潔廁靈能混合會產(chǎn)生有毒氣體,不能混用,錯誤。故選B。.C解析:C【解析】【詳解】在高溫的條件下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為:艾口0c二ZCuYOWA、根據(jù)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可以知道隨著氧化銅的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是不斷增加的,所以直至氧化銅被消耗完全,二氧化碳的質量不再增加,而圖象中質量變化不同步,故A錯誤;B、根據(jù)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可以知道,反應中消耗的碳的質量要小于氧化銅的質量,故B錯誤;C、根據(jù)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可以知道隨著氧化銅的消耗,銅的質量是不斷增加的,所以直至氧化銅被消耗完全,銅的質量不再增加,故C正確;D、根據(jù)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可以知道隨著碳的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是不斷增加的,所以直至碳被消耗完全,二氧化碳的質量不再增加,而圖象中質量變化不同步,故D錯誤。故選:C。二、九年級化學上冊實驗題.分液漏斗C或E檢查裝置氣密性BH202H2O+O2集氣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ABD防止熔化物濺落到瓶底,炸裂瓶底偏小生成物MnO解析:分液漏斗C或E檢查裝置氣密性BH2O22H2O+O2集氣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ABD防止熔化物濺落到瓶底,炸裂瓶底5偏小生成物最好是固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A【解析】【分析】【詳解】(1)①儀器a是分液漏斗;②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為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選用裝置A和C(或E)組合;裝入藥品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氧氣,屬于固液常溫下的反應,所以選擇MnO裝置B來制?。环磻姆柋磉_式為HO2HO+O;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集氣2222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時,證明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⑵①鐵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固體,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這三個反應都是化合反應,都是與氧氣反應,是氧化旻應,反應都需要點燃,都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所以正確的是ABD;②鐵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需在瓶底事先放少量的水,防止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③將裝置乙改裝為如圖2所示裝置,還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經(jīng)測定,集氣瓶的容積為250mL,在此實驗中,觀察到量筒中減少的水的體積為50mL,則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5;如果未冷卻到室溫便打開彈簧夾觀察量筒內減少的水的體積,則實驗結果將偏??;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可燃物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物最好是固體等。32.酒精燈,鐵架臺;2H2022H20+02t;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集滿。CaC03+2HCl=CaC12+H20+C02t;可以控制反應解析:酒精燈,鐵架臺;2H02H0+02f;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集滿。CaC03+2HCl=CaCl2+H0+C02f;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A,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氨氣和水【解析】(1)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儀器b的名稱是鐵架臺;(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O2f;C裝置是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集滿;(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f;F裝置與B裝置比較的優(yōu)點是通過調整銅絲的高度來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4)該反應的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故選固固加熱型裝置A;試紙變藍,原因是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氨氣和水。.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若混合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在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混入了水蒸氣,也能使C中黑色固體變紅,D中白色粉末變藍收集氣解析: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若混合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在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混入了水蒸氣,也能使C中黑色固體變紅,D中白色粉末變藍收集氣體【解析】【詳解】(1)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碳酸鈣和水,由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2)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B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3)由于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水能使白色硫酸銅粉末變藍色,所以實驗時小明發(fā)現(xiàn)C中黑色固體變紅,D中白色粉末變藍,于是得出混合氣體中含有匕,小紅認為小明的結論不嚴密,理由是:若混合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在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混入了水蒸氣,也能使C中黑色固體變紅,D中白色粉末變藍。(4)如圖所示的裝置被稱作“萬能瓶”,它在化學實驗中有廣泛的應用。除用于洗氣、驗證氣體的功能外,還有收集氣體功能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公共樓宇委托管理合同
- 2025山林個人承包合同
- 2025承包合同書(農(nóng)副業(yè)) 承包合同
- 2025銀行外匯商品房抵押貸款合同樣板
- 2025年細菌類生物制品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2025年生物有機肥料類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土建主體勞務承包合同
- 2025年護膚膏霜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文明演講稿(15篇)
- 文明學生倡議書15篇
- 2024年英語高考全國各地完形填空試題及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國餐飲管理及無線自助點單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年服裝門店批發(fā)管理系統(tǒng)軟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體育概論(第二版)課件第三章體育目的
- 《氓》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化學元素周期表注音版
- T-GDASE 0042-2024 固定式液壓升降裝置安全技術規(guī)范
- 香港朗文4B單詞及句子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五章運動中的中樞控制
- 財務部規(guī)范化管理 流程圖
- 斷絕關系協(xié)議書范文參考(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