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_第1頁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_第2頁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_第3頁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_第4頁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第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一、耳與臟腑的關系生理關系:腎藏精,腎之精氣上通于耳,腎精充沛,耳竅得以濡養(yǎng),則聽力聰敏,能聞五音。病理關系:腎精虧損,耳竅失于濡養(yǎng),則可致耳鳴耳聾。診斷關系:耳的病證,多與腎臟的病理變化有關治療關系:一些耳病,主要是腎虛者,可以從腎論治。臨床上常有滋腎填精,滋腎降火,溫腎利水等治法。第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第一節(jié)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耳是司聽覺,主平衡的器官。耳位于頭部,是清陽之氣上通之處,屬“清竅”之一,第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一、耳與臟腑的關系

腎所屬關系:腎主耳,耳為腎之竅,為腎之官?!鹅`樞·五閱五使篇》:耳者腎之官也生理關系: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靈樞·脈度篇》病理關系:腎氣不平,則耳為之受病?!稘健ざT》

靈樞·海論篇》:髓海不足,腦轉耳鳴診斷關系:視耳之好惡,得知腎病的性質。《醫(yī)學心悟》:察耳之枯潤,知腎之強弱。治療關系:常用治法有補腎填精、溫補腎陽、滋陰降火

第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心所屬關系:耳為心之客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薄夺t(yī)貫》卷五說:“心為耳竅之客?!鄙黻P系:腎之精氣通于耳,心腎相交則耳聰病理關系:心虛血耗可致耳鳴耳聾。心腎不交可致聽聞擾亂。邪熱上犯耳竅,壅閉心包,可致危證(膿耳變證)治療關系:養(yǎng)心安神,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清心開竅等第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肝膽所屬關系:(1)由經絡而發(fā)生聯(lián)系,肝膽互為表里(2)肝腎同源生理關系:肝膽之氣上通于耳。耳也有賴于肝膽之氣條達和肝血奉養(yǎng)。病理關系:肝膽火熱上犯于耳?!额愖C治裁》“有肝膽火升,常聞蟬鳴”肝氣上逆于耳。肝血虛,耳竅失養(yǎng)。治療關系:常用方法有清肝瀉火、疏利肝膽、鎮(zhèn)肝熄風、滋養(yǎng)肝腎、滋補肝血。第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脾

所屬關系:脾主運化上奉于耳。生理關系: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運化水濕。脾的功能正常,則清氣上升,濁陰下降。耳為清竅,得清氣濡養(yǎng)而健旺。病理關系:(1)脾虛氣血不足,清氣不能上奉,耳竅失養(yǎng)。(2)濕困于脾,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蒙蔽耳竅。治療關系:常用治法有健脾益氣、健脾燥濕、溫中化濕、清熱利濕。第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肺所屬關系:1.由經絡而發(fā)生聯(lián)系?!稖責峤浘暋罚悍谓浿Y穴在籠蔥,專主乎聽。

2.五臟生克關系。為腎之母,而腎主耳?,F(xiàn)代解剖:咽鼓管咽口在鼻咽,與中醫(yī)之肺之絡會于耳中之理論相吻合。組織胚胎學:咽鼓管和中耳粘膜同屬上呼吸道粘膜的一部分,與鼻腔粘膜有連續(xù)性,咽鼓管、鼓室內表面均為呼吸粘膜上皮所覆,咽鼓管的粘膜是由呼吸道粘膜分化而來的真性粘膜。臨床應用:宣肺開竅法治療耳病的報道。第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肺:生理關系:肺主氣,肺氣貫于耳?!峨y經·四十難》說:“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意何也?……腎者北方水,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辈±黻P系:外邪犯肺,肺氣不宣?!端貑枴饨蛔兇笳摗氛f:“肺金受邪,民病瘧,……嗌燥耳聾?!薄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說:“肺病者,……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p>

治療關系:常用的治法有疏風清熱、宣肺通竅、補肺斂肺、養(yǎng)陰清肺等。第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二、與經絡的關系耳為宗脈之所聚?!鹅`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與耳而為聽”。第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均從耳后入耳中,走耳前。手太陽小腸經,由目銳眥入耳中。足陽明胃經,從頰車上耳前。足太陽膀胱經,其分支從巔至耳上角。第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第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節(jié)耳病的病因病機概述外因:外感邪毒、外傷、飲食所傷內因:情志所傷、勞倦所傷、臟腑虛損第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耳病的發(fā)生是正邪斗爭的反映,是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的結果。1.急性耳病多屬實證熱證,常與肝膽有熱,或邪毒侵襲相關;2.慢性耳病多為臟腑功能失調,以腎、脾虧虛為主,或肝陽上亢或邪毒滯留有關。第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一、邪毒侵襲多為風、熱、濕三邪。風熱之邪侵襲:首先犯肺,肺失宣降,邪壅于耳,引起耳竅肌膚及耳膜紅腫、疼痛、耳脹、溢膿、耳鳴、耳聾等癥。風熱濕邪侵犯:或直襲耳竅,或遇素有肝膽濕熱內蘊者,則致內外合邪,邪毒循經上犯耳竅,結聚不散而致耳脹、耳痛、耳內堵悶、耳鳴低沉、肌膚糜爛或滲黃水。邪毒熾盛,內犯心包:若耳病治療不當或失治,邪毒久困于里,火熱邪毒熾盛,熱毒橫溢,上犯腦海,或熱入營血,邪犯心包,引動肝風,而致耳膿臭穢,耳痛加重,頭痛發(fā)熱、煩躁不安、神昏譫語、嘔吐、頸項強直、抽搐等重癥。第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二、肝膽功能失調肝膽濕熱上擾:肝膽濕熱內蘊,或兼風熱濕邪侵襲,濕熱上犯,蒸灼耳竅,致耳部紅腫疼痛,肌膚濕爛,耳膿黃稠。肝火上擾:肝主升發(fā)、疏泄,喜條達,暴怒傷肝或肝郁化火,氣火上逆,上擾清竅,則致耳鳴耳聾、耳眩暈。如若肝火燔灼耳竅肌膜,傷及津液,腐肌成膿,致耳內紅腫疼痛劇烈,膿液稠黃。肝陽上亢:若郁怒焦慮,氣郁化火,內耗陰血,陰不制陽,或肝腎陰虛,水不涵木,以致陽亢于上,引起耳鳴耳聾、眩暈第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三、腎臟虛損

腎陰虛:腎陰虧虛,水不制火,虛火上炎,可致耳鳴耳聾、眩暈。腎虛則骨質松脆,易為邪毒灼腐而出現(xiàn)邪毒內陷的重癥。腎陽虛:命門火衰,陽氣虛弱,溫煦生化功能不足,耳竅失于溫養(yǎng),可致耳鳴耳聾,陽衰不能溫化水液,寒水上犯,停聚耳竅,產生耳眩暈。第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心腎不交:耳為腎之竅,為心之客竅。生理上,心陽下降于腎,以溫腎水,腎陰上濟于心,以養(yǎng)心火,心腎相交,則水火既濟,若腎陰不足,心火獨亢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腎,則致水不濟火,心腎不交而致耳鳴耳聾?!侗孀C錄·耳痛門》說:“腎不交于心,與心不交于腎,皆可使聽聞之亂?!钡谑隧摚踩隧?,2022年,8月28日肝腎陰虛:“肝腎同源”、“精血同源”。肝腎病變常互相影響,腎陰不足常致肝陰不足,肝陰不足亦會使腎陰虧虛,陰虛則陽亢,陽亢于上,蒙蔽耳竅而致耳鳴耳聾、耳眩暈。第十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四、脾虛濕困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則耳失濡養(yǎng)而致耳鳴耳聾、耳眩暈。脾虛濕困:脾虛失運,水濕內停,濕困于脾,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濕濁滯留于耳竅而致耳內流膿,耳部肌膚濕爛、耳鳴耳聾、耳眩暈。第二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五、氣血瘀阻耳病日久,邪毒滯留,經脈痞塞,氣血瘀阻,或外傷、創(chuàng)傷、而致脈絡受損,氣血不暢或血溢脈外,導致耳外傷、耳閉、耳鳴耳聾、眩暈。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節(jié)耳病的中醫(yī)辨證要點

(西醫(yī):耳的癥狀學)耳病的辨證是以望、聞、問、切四診,就全身和耳的局部癥狀結合起來,在八綱辨證和臟腑辨證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F(xiàn)將耳病常見的幾個主要癥狀分述如下:(辨病與辨證)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1.

辨耳痛

耳痛:多為炎癥性疾病,余為牽涉性痛或反射性痛初起:風熱耳病已久,耳內微痛不適-多見肝腎不足或脾氣虛弱。耳內深部痛劇,呈跳痛或鉆痛-肝膽火熾,濕熱壅盛釀膿。耳痛加劇,耳膿驟然增多或減少,頭痛?。鸲緝裙ィ胺感陌?。耳痛牽引耳殼或壓迫耳屏時痛更甚-火熱邪毒上攻耳道。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

辨耳膿

(耳溢液)耳漏:或稱耳溢液。漿液性、粘液性、膿性、水樣、血性等。炎癥、創(chuàng)傷、腫瘤等皆可引起。炎癥為多。新病膿液稠黃-肝膽火熱上蒸久病膿液清稀,量多-脾虛有濕膿液中有豆腐渣樣物,臭味-腎元虧虛,邪毒停滯。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3.辨耳鳴耳聾

耳鳴是指病人自覺耳內有響聲,但其體外環(huán)境中并無相應聲源,是聽覺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種常見癥狀。響聲如蟬鳴、鐘鳴、雷鳴等,從其音響的聲調來說有高調與低調之分。有的間歇性出現(xiàn),有的持續(xù)不停;輕者安靜時方覺耳鳴,重者擾人不安,工作和生活皆可受影響。病因: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耳鳴爆發(fā),聲音大,聽力下降-肝膽之火上逆?;蛱祷鹩艚Y,上擾清竅。耳鳴漸發(fā),聲音細,聽力逐漸下降-肝腎陰虛或氣血虧耗。耳鳴如蟬-肝腎或心腎虛損,氣血不足。耳鳴如潮聲、風聲-肝膽熱盛,邪氣壅阻耳竅。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有聽而不清,有全然聽不到音。暴聾多以風熱濕邪壅塞耳竅,或有盯聹堵塞。漸聾多以肝腎脾等臟腑虛損為主。年老聽力不靈,無流膿史,多為肝腎兩虧,氣血不足。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4.辨眩暈

眩暈是一種運動性或位置性錯覺,感自身或外界景物發(fā)生運動。

眩暈伴頭重、耳痛脹悶、口苦咽干,多屬肝陽上亢之證。眩暈伴頭重,頭脹,低調耳鳴,胸悶,倦?。禎褊兆柚C經常頭暈,耳鳴聽力差,遇勞或體位改變突發(fā)眩暈,多屬氣血不足,脾氣虛損。常眩暈,眼前黑花,并有高調耳鳴聽力下降,腰膝酸軟-腎精虧損之證。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5.辨鼓膜異常鼓膜的形態(tài)、色澤變化及鼓膜穿孔的位置分析。鼓膜形態(tài)、色澤:微紅、鮮紅、橘黃、外突、凹陷、增厚、混濁、萎縮等。鼓膜穿孔:穿孔大小、位置、新舊。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四節(jié)耳病的中醫(yī)治療概要

一、內治法二、外治法三、針灸療法四、按摩導引第三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內治法1.祛風法:(1)因于風寒侵耳者,宜祛風散寒,常用方如三拗湯、荊防敗毒散;(2)因于風熱犯耳者,宜祛風散熱,常用方如銀翹散、蔓荊子散等;耳癢者多屬于風,宜祛風止癢,常用方如消風散、四物消風飲;第三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清熱法包括清熱解毒法和清熱利濕法。清熱解毒法用于邪毒傳里,里熱壅盛之耳癥如耳瘡、耳痛流膿黃稠等。清熱利濕法用于肝膽濕熱或脾經濕熱熏耳者,常用方如龍膽瀉肝湯、甘露消毒丹;第三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3.和解法用于邪在少陽,樞機不利所致的耳病,常用方如小柴胡湯;如柴胡、黃芩、青蒿、等。第三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4.祛痰法:(1)因于痰熱擾耳者,宜清熱化痰,常用方如清氣化痰丸或加味二陳湯;藥物如黃芩、膽南星、竹茹、瓜蔞、貝母、半夏等。(2)因于痰濁聚耳者,宜燥濕除痰,常用方如六君子湯合五苓散加減;如白術、黨參、陳皮、澤瀉、半夏、茯苓等。第三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5.活血祛瘀法

用于血瘀耳竅證,常用方如通氣散加味、通竅活血湯、桃紅四物湯等;如丹參、赤芍、桃仁、紅花、葛根、柴胡、香附、石菖蒲、路路通之類。第三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6.補益法:(1)脾虛氣弱者宜益氣健脾,常用方如補中益氣湯、益氣聰明湯;氣血不足或心脾兩虧者,宜益氣養(yǎng)血,常用方如八珍湯、歸脾湯;(2)腎虛精血不足者,宜補腎填精,常用方如六味地黃湯、杞菊地黃湯、知柏地黃湯;(3)腎陽虧虛者,宜溫腎壯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