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月刊 專題4 反應熱和熱化學方程式專題2_第1頁
高考化學月刊 專題4 反應熱和熱化學方程式專題2_第2頁
高考化學月刊 專題4 反應熱和熱化學方程式專題2_第3頁
高考化學月刊 專題4 反應熱和熱化學方程式專題2_第4頁
高考化學月刊 專題4 反應熱和熱化學方程式專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熱化學(2)精選ppt一、化學反應的焓變自我診斷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 B.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下一定能發(fā)生 C.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決定 了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 D.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如常溫、加熱等)也能 發(fā)生精選ppt解析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放熱或吸熱,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取決于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反應開始時需加熱的反應可能是吸熱反應也可能是放熱反應。

答案

B精選ppt2.已知反應: ①101kPa時,2C(s)+O2(g) 2CO(g) Δ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 H2O(l) ΔH=-57.3kJ/mol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 A.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應熱為221kJ/mol C.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 -57.3kJ/mol D.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 57.3kJ熱量精選ppt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燃燒熱、中和熱概念和表示形式的正確理解程度,著重考查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燃燒熱是指1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根據(jù) ①1molC燃燒生成1molCO放出的熱量為 =110.5kJ,則1molC完全燃燒生成CO2時,放出的熱量應大于110.5kJ,故A正確;B項中反應熱存在吸熱、放熱兩種情況,可更正為①的反應熱為ΔH= -221kJ/mol;C項中和熱一定為放熱反應放出的能量,則可表示為中和熱為57.3kJ/mol或中和熱為ΔH=-57.3kJ/mol;D項中稀醋酸為弱酸,反應中繼續(xù)電離吸收一部分熱量,故放出熱量值比57.3kJ要少。

答案

A精選ppt基礎回歸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化學反應中的兩大變化:

變化和

變化。 (2)化學反應中的兩大守恒:

守恒和

守恒。 (3)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形式:

、光能、電 能等。通常主要表現(xiàn)為

的變化。2.焓變反應熱 (1)定義:在

條件下進行的反應的

。 (2)符號:

。 (3)單位:

。ΔH物質能量質量能量熱能恒壓熱效應kJ/molkJ·mol-1熱量精選ppt(4)產(chǎn)生原因:吸收能量E1反應物 生成物舊化學鍵斷裂新化學鍵形成E1>E2,為

反應,ΔH=

-

,ΔH

0。E1<E2,為

反應,ΔH=

-

,ΔH

0。吸熱E1E2>放熱E1E2<釋放能量E2精選ppt

指點迷津 ①吸熱反應完成后體系能量增加,故ΔH>0,為正值。放熱反應完成后體系能量減少,故ΔH<0,為負值。 ②比較反應熱(ΔH)的大小時,不要忽視“+”、“-”號。放熱越多,ΔH就越小。3.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定義

熱量的化學反應

熱量的化學反應放出吸收精選ppt形成原因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_____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與化學鍵的關系生成物分子成鍵時釋放的總能量

反應物分子斷鍵時吸收的總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鍵時釋放的總能量

反應物分子斷鍵時吸收的總能量表示方法ΔH

0ΔH

0<>大于小于大于小于精選ppt圖示常見反應類型①可燃物的燃燒;②酸堿中和反應;③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④金屬跟酸的置換反應;⑤物質的緩慢氧化①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②鹽的水解和弱電解質的電離;③Ba(OH)2·8H2O與NH4Cl反應;④碳和水蒸氣、C和CO2的反應-+精選ppt誤區(qū)警示“放熱反應不需要加熱就可以發(fā)生,而吸熱反應只有加熱后才能發(fā)生。”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放熱和吸熱,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主要取決于反應物、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反應開始時需加熱的反應可能是吸熱反應,也可能是放熱反應。反應的熱量變化與反應發(fā)生是否需要加熱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精選ppt4.中和熱與燃燒熱比較項目燃燒熱中和熱相同點能量變化

反應ΔH

ΔH

0,單位:不同點反應物的量

mol(O2的數(shù)量不限)可能是1mol,也可能是0.5mol生成物的量不限量H2O是

mol反應熱的含義時,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不同反應物,燃燒熱不同

中強酸跟強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

molH2O時所釋放的熱量;不同反應物的中和熱大致相同,均約為

kJ/mol<kJ/mol125℃、101kPa11稀溶液157.3放熱精選ppt特別提醒完全燃燒時穩(wěn)定的燃燒產(chǎn)物必須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如:氮元素轉化為NO2(g),氫元素轉化為H2O(l),碳元素轉化為CO2(g),硫元素轉化為SO2(g)。精選ppt二、熱化學方程式自我診斷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熱化學方程式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不表示分子 個數(shù)只代表物質的量 B.熱化學方程式未注明溫度和壓強時,ΔH表示標 準狀況下的數(shù)據(jù) C.同一化學反應,化學計量數(shù)不同,ΔH值不同, 化學計量數(shù)相同而狀態(tài)不同,ΔH值也不相同 D.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參加反應的 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精選ppt

解析熱化學方程式未注明溫度和壓強時,ΔH表示25°C,101KPa時的數(shù)據(jù)。

答案

B精選ppt4.

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及其敘述正確的是( ) A.氫氣的燃燒熱為285.5kJ/mol,則水分解的熱化學 方程式為: 2H2O(l) 2H2(g)+O2(g)ΔH=+285.5kJ/mol B.已知2C(石墨,s)+O2(g) 2CO(g) ΔH=-221kJ/mol,則石墨的燃燒熱為110.5kJ/mol C.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則在一定條件下將1molN2和 3molH2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最多可放出 92.4kJ的熱量 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燒熱分別為1366.8kJ/mol和 1411.0kJ/mol,則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2H4(g)+H2O(l)C2H5OH(l) ΔH=-44.2kJ/mol精選ppt

解析燃燒熱是指1mol可燃物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所以當2mol水分解時吸熱571.0kJ,A項錯;燃燒熱是指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而CO不是穩(wěn)定氧化物,B項錯;合成氨是可逆反應,提供的反應物不會全部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2.4kJ,C項錯;根據(jù)蓋斯定律,將表示乙烯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和表示乙醇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相減可得D項熱化學方程式。

答案

D精選ppt基礎回歸1.概念:表示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的

的關系的化學方程式。2.意義: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的

變化和

變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 表示:

。3.書寫: (1)注明反應條件:反應熱與測定條件(溫度、壓強等)有關。絕大多數(shù)反應是在25℃、101kPa下進行的,可不注明。物質的量反應熱物質能量2mol氫氣和1mol氧氣生成2mol液態(tài)水時放出571.6kJ的熱量精選ppt(2)注明物質狀態(tài):常用

、

、

分別表示固體、液體、氣體、溶液。(3)注意符號單位:ΔH應包括“+”或“-”、數(shù)字和單位(kJ/mol)。(4)注意守恒關系:①原子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②能量守恒。(ΔH與化學計量數(shù)相對應)(5)注意特殊反應:①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產(chǎn)物H2O的系數(shù)必為1。②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可燃物的系數(shù)必為1且燃燒產(chǎn)物應為穩(wěn)定的氧化物。slgaq精選ppt (6)區(qū)別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點燃”、“加熱”等。

ΔH表示反應已完成的熱量變化,與反應是否可逆無關。 如:N2(g)+3H2(g) 2NH3(g)ΔH= -92.4kJ/mol。表示1mol氮氣和3mol氫氣完全反 應生成2mol氨氣時放出92.4kJ的熱量。但實際上 1molN2(g)和3molH2(g)充分反應,不可能生成 2molNH3(g),故實際反應放出的熱量肯定小于 92.4kJ。

誤區(qū)警示精選ppt4.判斷: 判斷熱化學方程式的正誤主要是“四看”: “一看”:化學原理是否正確,如燃燒熱和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燒熱和中和熱的概念。 “二看”:狀態(tài)是否標明。 “三看”:反應熱ΔH的符號是否正確。 “四看”:反應熱的數(shù)值與化學計量數(shù)是否對應。精選ppt三、蓋斯定律自我診斷5.NH3(g)燃燒的產(chǎn)物是NO2(g)和H2O(g)。 已知反應有: (1)H2(g)+O2(g)H2O(g) ΔH=-241.8kJ/mol (2)N2(g)+O2(g) NO2(g)ΔH=+33.9kJ/mol (3)NH3(g) N2(g)+H2(g) ΔH=+46.0kJ/mol 下列關于NH3(g)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正 確的是 ( )精選ppt A.NH3(g)+O2(g) NO2(g)+H2O(g) ΔH=-282.8kJ/mol B.NH3(g)+O2(g) NO2(g)+H2O(g) ΔH=-161.9kJ/mol C.NH3(g)+O2(g) NO2(g)+H2O(g) ΔH=-161.9kJ/mol D.NH3(g)+O2(g) NO2(g)+H2O(g) ΔH=-282.8kJ/mol精選ppt

解析根據(jù)蓋斯定律,將方程式處理:

(1)×+(2)+(3)得:NH3(g)+O2(g) NO2(g)+H2O(g) ΔH=-282.8kJ/mol。

答案

A精選ppt基礎回歸1.內(nèi)容: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

的。 即: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

有關,而與

無關。2.意義:間接計算某些反應的反應熱。3.應用:相同始態(tài)和終態(tài)反應的途徑方程式反應熱間的關系aABAB

ΔH1ΔH2ΔH1=aΔH2精選ppt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ΔH1ΔH2ΔH1=-ΔH2ΔH=ΔH1+ΔH2在應用蓋斯定律時,應注意區(qū)分在熱化學方程式中哪些物質需要保留,哪些物質需要約減,可用不同符號作好標記,然后進行加減。特別提醒精選ppt6.

合理利用燃料減少污染符合“綠色奧運”理念,下列關于燃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燃冰”是將水變?yōu)橛偷男滦腿剂?B.氫氣是具有熱值高、無污染等優(yōu)點的燃料 C.乙醇是比汽油更環(huán)保,不可再生的燃料 D.石油和煤是工廠經(jīng)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解析A項,不符合化學反應原理;C項,乙醇是可再生燃料;D項,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燃料,只有B項正確。B四、能源自我診斷精選ppt7.

能源可劃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中以現(xiàn)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氫氣是一種高效而又沒有污染的二級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來制取,但該反應為吸熱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電能是一級能源 B.水力是二級能源 C.煤、石油、天然氣是一級能源 D.水煤氣、干餾煤氣是一級能源精選ppt (2)關于用水制取二級能源氫氣,以下研究方向不正 確的是 ( ) A.構成水的氫和氧都是可以燃燒的物質,因此可研 究在水不分解的情況下,使氫成為二級能源 B.設法將太陽光聚集,產(chǎn)生高溫,使水分解產(chǎn)生氫氣 C.尋找高效催化劑,使水分解產(chǎn)生氫氣,同時釋放 能量 D.尋找特殊化學物質,用于開發(fā)廉價能源,以分解 水獲得氫能源

答案(1)C(2)C精選ppt基礎回歸1.概念:能提供

的自然資源。2.發(fā)展階段:

時期→

時期→

時期。3.分類 (1)化石燃料 ①種類:

、

、

。 ②特點:蘊藏量有限,且

再生。 (2)新能源 ①種類:

、

、

、

等。能量柴草化石能源多能源結構煤石油天然氣不能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精選ppt ②特點:資源豐富,

再生,沒有污染或污染很小。4.能源問題 (1)我國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它們的蘊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終將會枯竭。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帶來嚴重的

問題。5.解決能源問題的措施 (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①改善開采、運輸、加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梢曰剂檄h(huán)境污染精選ppt ②科學控制燃燒反應,使燃料充分燃燒。 一是保證燃燒時有

,如鼓入空氣、增大O2濃度等。 二是保證燃料與空氣有

,如將固體

,使液體

等。 (2)開發(fā)新的能源 開發(fā)資源豐富、可以再生、沒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的新能源。適當過量的空氣足夠大的接觸面積粉碎成粉末噴成霧狀精選ppt要點精講要點一反應熱大小的比較1.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 吸熱反應ΔH>0,放熱反應ΔH<0,故吸熱反應的反應熱一定大于放熱反應的反應熱。2.反應物或生成物狀態(tài)不同的反應 因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不同,反應熱亦不同。精選ppt3.化學計量數(shù)不同的反應 對于同一反應,化學計量數(shù)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4.不同條件下完成的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實際上都具有不徹底性,條件不同,反應的程度不一定相同,反應熱也不一定相同,要依據(jù)平衡移動原理進行分析比較。另外對于既定反應的反應熱是個定值,平衡移動,能改變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但不會使反應熱(ΔH)發(fā)生改變。精選ppt5.不同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①如果是弱酸或弱堿參加的中和反應,要考慮弱電解質電離過程中要吸收熱量; ②如果是濃H2SO4直接和強堿混合,就要考慮濃H2SO4被稀釋時放出的熱量; ③如果是固體物質直接反應,就要考慮溶解過程中的熱效應; ④如果反應過程中有沉淀、氣體等其它物質生成,則要全面綜合考慮該反應的反應熱等。精選ppt6.燃燒反應的反應熱 比較燃燒反應的反應熱要全面比較,可燃物的物質的量、燃燒是否完全、燃燒產(chǎn)物的狀態(tài)等因素。7.運用蓋斯定律列等式作差比較 對于一些不便于直接比較的反應或過程,可以設計循環(huán)轉化關系圖,然后利用蓋斯定律,列等式,作差比較它們的大小。精選ppt

特別提醒①比較反應熱大小時,要分清是比較 ΔH的大小,還是比較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大小。因 為ΔH中包含“+”、“-”號。 ②能量最低原理:物質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說 明其結構越穩(wěn)定,熱穩(wěn)定性越強,化學鍵越牢固。 因此反應放出的熱量越多,產(chǎn)物也就越穩(wěn)定。 ③應用反應熱的大小可以判斷金屬、非金屬的活潑 性。因為金屬原子失去電子時,會吸收能量,吸熱 越少,越易失去電子,金屬越活潑;非金屬原子得 到電子時,會放出能量,放熱越多,非金屬越活潑。精選ppt【典例導析1】比較下列反應或過程中的熱量或反應熱的相對大小。 (1)已知:①H2(g)+O2(g)H2O(g) ΔH1=akJ/mol ②2H2(g)+O2(g) 2H2O(g) ΔH2=bkJ/mol ③H2(g)+O2(g) H2O(l) ΔH3=ckJ/mol ④2H2(g)+O2(g)

2H2O(l)ΔH4=dkJ/mol 則a、b、c、d間的大小關系為

。精選ppt (2)若向三份等體積0.1000mol/LNaOH溶液中分別加入①稀醋酸,②濃H2SO4,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則上述過程中的焓變ΔH1、ΔH2、ΔH3的大小關系為

。 (3)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則在一定條件下將1molN2和 3molH2分別置于一恒壓容器和一恒容容器中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Q1與Q2、92.4kJ三者間的大小關系為

。精選ppt (4)已知膽礬溶于水時,溶液溫度降低。在室溫下將1mol無水硫酸銅制成溶液時,放出熱量為 Q1kJ,而膽礬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uSO4·5H2O(s)CuSO4(s)+5H2O(1)ΔH=+Q2kJ/mol,則Q1與Q2的大小關系為

。

解析(1)由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且H2O(g) H2O(l)ΔH<0,故有2a=b>2c=d。 (2)由于CH3COOH電離吸熱,濃H2SO4稀釋時放熱,故有ΔH1>ΔH3>ΔH2。 (3)恒壓條件下,合成氨反應進行程度大,放出的熱量多,故有Q2<Q1<92.4kJ。精選ppt (4)根據(jù)題意可得如下轉化關系: 故有:ΔH=+Q2kJ/mol-Q1kJ/mol>0,即:Q2>Q1。

答案(1)2a=b>2c=d(2)ΔH1>ΔH3>ΔH2 (3)Q2<Q1<92.4kJ(4)Q2>Q1精選ppt遷移應用1

已知 (1)H2(g)+O2(g) H2O(g) ΔH=akJ/mol; (2)2H2(g)+O2(g) 2H2O(g)ΔH=bkJ/mol; (3)H2(g)+O2(g) H2O(l)ΔH=ckJ/mol; (4)2H2(g)+O2(g) 2H2O(l) ΔH=dkJ/mol。 關于它們的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a<c<0 B.b>d>0 C.2a=b<0 D.2c=d>0精選ppt

解析氫氣的燃燒是一個放熱過程,所以其ΔH

<0,即a、b、c、d均小于0,水由氣態(tài)到液態(tài)的過程,也是一個放熱過程,b>d,a>c。由(1)、 (2)及(3)、(4)反應中物質的量及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知,b=2a,d=2c。所以答案為C。對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熱量值進行比較時,應注意比較的是ΔH還是僅比較數(shù)值的大小。若比較ΔH,則還應注意該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若為放熱反應,還要考慮ΔH前的負號。

答案

C精選ppt遷移應用2根據(jù)以下3個熱化學方程式: 2H2S(g)+3O2(g) 2SO2(g)+2H2O(l) ΔH=-Q1kJ/mol 2H2S(g)+O2(g) 2S(s)+2H2O(l) ΔH=-Q2kJ/mol 2H2S(g)+O2(g) 2S(s)+2H2O(g) ΔH=-Q3kJ/mol 對Q1、Q2、Q3三者大小關系的判斷正確的是 ( )精選ppt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解析單質硫燃燒生成SO2是放熱反應,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Q1>Q2,生成液態(tài)水比生成氣態(tài)水放出熱量多,所以Q2>Q3,故A項正確。

答案

A精選ppt要點二反應熱的計算1.主要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鍵能的數(shù)據(jù)、蓋斯定律和燃燒熱的數(shù)據(jù)等。2.主要方法 (1)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反應熱與反應物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 (2)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計算 ΔH=E生成物-E反應物。 (3)依據(jù)反應物化學鍵斷裂與生成物化學鍵形成過程中的能量變化計算精選ppt ΔH=反應物的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學鍵形成釋放的能量 (4)根據(jù)蓋斯定律的計算 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即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時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應用蓋斯定律常用以下兩種方法。 ①熱化學方程式相加或相減,如由

C(s)+O2(g) CO2(g)ΔH1; C(s)+O2(g) CO(g)ΔH2;精選ppt

可得CO(g)+O2(g) CO2(g) ΔH=ΔH1-ΔH2

②合理設計反應途徑如 由圖可得:ΔH=ΔH1+ΔH2。 (5)根據(jù)物質燃燒放熱數(shù)值計算Q(放)=n(可燃物)×|ΔH| (6)根據(jù)比熱公式進行計算。

Q=c·m·ΔT精選ppt

特別提醒計算反應熱時要注意:(1)反應熱與反應物、生成物的物質的量成正比。(2)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相加減時,反應熱也隨之相加減(帶符號)。(3)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逆反應時,ΔH的數(shù)值不變,符號相反。精選ppt【典例導析2】(2009·山東理綜,28改編)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氮、氧等單質及其化合物的反應有重要意義。 已知:O2(g) O(g)+e-

ΔH1=+1175.7kJ/mol PtF6(g)+e-

PtF(g)ΔH2=-771.1kJ/mol OPtF(s) O(g)+PtF ΔH3=+482.2kJ/mol 則反應O2(g)+PtF6(g) OPtF(s)的ΔH=

kJ/mol。精選ppt

解析依據(jù)蓋斯定律知所求反應的 ΔH=ΔH1+ΔH2-ΔH3 =1175.7kJ/mol-771.1kJ/mol-482.2kJ/mol =-77.6kJ/mol

答案

-77.6

蓋斯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的必然反映。解這類題目的關鍵是善于設計合理的反應途徑,列出方程(組),適當加減已知方程式的反應熱,進行求算。在進行化學方程式的數(shù)學運算時,要注意反應熱的符號以及反應熱與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的比例關系。

規(guī)律總結精選ppt遷移應用3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ΔH=-24.8kJ/mol Fe2O3(s)+CO(g)Fe3O4(s)+CO2(g) ΔH=-15.73kJ/mol Fe3O4(s)+CO(g) 3FeO(s)+CO2(g) ΔH=+640.4kJ/mol 則14gCO氣體還原足量FeO固體得到Fe固體和CO2氣體時對應的ΔH約為 ( ) A.-218kJ/mol B.-109kJ/mol C.+218kJ/mol D.+109kJ/mol精選ppt

解析該問題可以轉化為CO(g)+FeO(s) Fe(s)+CO2(g)ΔH=?,所以應用蓋斯定律,若把已知給出的3個熱化學方程式按照順序編號為①、②、③,那么[(①-②)×-③]×即可。

答案

B精選ppt遷移應用4

(1)肼(N2H4)又稱聯(lián)氨,是一種可燃性的液體,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時,32.0gN2H4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放出熱量624kJ(25℃時),N2H4完全燃燒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2)水的電離方程式:H2O+H2OH3O+

+OH-,若液態(tài)肼能夠按照類似方式電離,請寫出電離方程式:

。精選ppt (3)若肼和強氧化劑液態(tài)H2O2反應,產(chǎn)生大量N2和水蒸氣放出大量熱,已知在此條件下0.4mol肼與足量H2O2(l)反應放出256.652kJ的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若H2O(l)H2O(g)ΔH=+44kJ/mol,則16g液態(tài)肼與足量的液態(tài)H2O2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kJ。精選ppt 解析(1)32gN2H4液體恰為1mol,25℃,101kPa時生成液態(tài)水,即可書寫成:N2H4(l)+O2(g) N2(g)+2H2O(l) ΔH=-624kJ/mol。 (2)類比推理,則N2H4+N2H4 N2H +N2H。 (3)生成水蒸氣時0.4mol肼與足量H2O2反應放出256.652kJ的熱量,則同條件下1mol肼與足量H2O2反應放出641.63kJ熱量,故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3kJ/mol,當生成液態(tài)水時,其熱化學精選ppt 方程式為N2H4(l)+2H2O2(l)N2(g) +4H2O(l)ΔH=-817.63kJ/mol,所以16g液態(tài)肼(0.5mol)與足量的液態(tài)H2O2反應,放出817.63×=408.815kJ的熱量。答案(1)N2H4(l)+O2(g) N2(g)+2H2O(l)ΔH=-624kJ/mol(2)N2H4+N2H4 N2H+N2H(3)N2H4(l)+2H2O2(l) N2(g)+4H2O(g)ΔH=-641.63kJ/mol408.815精選ppt對點講練題組一化學反應的反應熱1.

常溫常壓下將氫氣和氧氣混合在一起,即使過上幾年,它們也不會化合生成水。然而只要給一個電火花,氫氣就迅速與氧氣反應生成水。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下圖A所示。對比圖B中的情景,漫畫中的羊提供給石頭的“能量”相當于圖A中的( )精選ppt A.E2 B.E2-E1 C.E3-E2 D.E3

解析羊提供給石頭的“能量”相當于化學反應中的 活化能,圖A中表示的活化能為E3-E2,故C項正確。

答案

C精選ppt2.已知H+(aq)+OH-(aq) H2O(l)ΔH=-57.3kJ/mol,下列反應熱ΔH=-57.3kJ/mol的是 ( ) A.H2SO4(aq)+2NaOH(aq)Na2SO4(aq) +2H2O(l) B.H2SO4(aq)+Ba(OH)2(aq) BaSO4(s)+2H2O(l) C.HCl(aq)+NH3·H2O(aq) NH4Cl(aq)+H2O(l) D.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E.HF(aq)+NaOH(aq) NaF(aq)+H2O(l) F.稀HCl與稀Ba(OH)2生成1mol水的反應熱值 G.稀NaOH與95%濃硫酸生成1mol水的反應熱值精選ppt

解析本題要分清反應熱和中和熱的概念,中和熱 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 液態(tài)水,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反應熱指在化 學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中和熱是一類 特殊的反應熱。強酸與強堿在稀溶液中反應生成 1mol水均放出57.3kJ的熱量。A、B的反應熱值應 為2×57.3kJ/mol;C、D的反應熱值(即中和熱)應 略小于57.3kJ/mol,因弱酸、弱堿在水中電離要吸收 一部分熱量,故多數(shù)強酸與弱堿,弱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熱值小精選ppt 于57.3kJ/mol;酸與堿的濃度不能太大,否則會使離子的水合熱大于擴散熱而使總過程放熱,中和反應熱值會偏大,故酸、堿的濃度在0.1mol/L~ 1.0mol/L為宜。故本題選F。

答案

F精選ppt3.甲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的兩種反應原理是 ①CH3OH(g)+H2O(g) CO2(g)+3H2(g) ΔH=+49.0kJ/mol ②CH3OH(g)+O2(g) CO2(g)+2H2(g) ΔH=-192.9kJ/mol精選ppt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CH3OH的燃燒熱為192.9kJ/mol B.反應①中的能量變化如上圖所示 C.CH3OH轉變成H2的過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據(jù)②推知反應CH3OH(l)+O2(g) CO2(g)+2H2(g)的ΔH>-192.9kJ/mol精選ppt

解析A項中192.9kJ/mol是反應②的熱效應,而不是CH3OH的燃燒熱,A錯;B項中根據(jù)反應①的ΔH=+49.0kJ/mol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生成物的總能量應該大,B錯;C項中從反應①和②看,前者是吸熱的,后者是放熱的,C錯;根據(jù)反應②CH3OH為氣態(tài)時ΔH=-192.9kJ/mol,而當CH3OH為液態(tài)時ΔH應大于-192.9kJ/mol,D正確。

答案

D精選ppt題組二反應熱大小的比較4.在同溫同壓下,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Q2>Q1的是 ( ) A.2H2(g)+O2(g) 2H2O(l)ΔH=-Q12H2(g)+O2(g) 2H2O(g) ΔH=-Q2 B.S(g)+O2(g) SO2(g)ΔH=-Q1 S(s)+O2(g) SO2(g)ΔH=-Q2 C.C(s)+O2(g) CO(g)ΔH=-Q1

C(s)+O2(g) CO2(g)ΔH=-Q2

D.H2(g)+Cl2(g) 2HCl(g)ΔH=-Q1 H2(g)+Cl2(g) HCl(g)ΔH=-Q2精選ppt

解析首先分析同一物質不同聚集狀態(tài)下轉化時的能量變化,其次分析不同聚集狀態(tài)在反應物中和在生成物中對反應熱的影響。

答案

C精選ppt5.

已知一定溫度下合成氨反應: N2(g)+3H2(g) 2NH3(g)ΔH=-92.4kJ/mol 在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實驗: ①通入1molN2和3molH2達到平衡時放熱為Q1; ②通入2molN2和6molH2達到平衡時放熱為Q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Q2=2Q1 B.Q1>Q2/2 C.Q1<Q2<184.8kJ D.Q1=Q2<92.4kJ精選ppt

解析熱化學方程式表示已完成的數(shù)量關系,即 1molN2(g)和3molH2(g)完全反應,放出92.4kJ熱量,而①中不完全反應,故Q1<92.4kJ,因②相當于兩個①的容器壓縮而成,平衡正移,故Q2>2Q1,但Q2小于2×92.4kJ,故C正確。

答案

C精選ppt6.已知:H+(aq)+OH-(aq) H2O(l) ΔH=-57.3kJ/mol,計算下列中和反應中放出的熱量: (1)用20gNaOH配成的稀溶液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能放出

kJ的熱量。 (2)用0.1molBa(OH)2配成的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硝酸反應,能放出

kJ的熱量。 (3)用1mol醋酸稀溶液和足量NaOH稀溶液反應,放出的熱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理由是

。精選ppt (4)1L0.1mol/LNaOH溶液分別與①醋酸溶液、②濃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反應時,放出的熱量分別為Q1、Q2、Q3(單位:kJ)。則它們由大至小的順序為

。

解析由于CH3COOH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CH3COOH(aq)與NaOH(aq)中和放熱要少些。濃H2SO4溶解時放出大量熱,所以(4)中Q2最大。

答案(1)28.65(2)11.46(3)小于醋酸電離需要吸熱(4)Q2>Q3>Q1精選ppt題組三熱化學方程式7.(2009·四川理綜,9)25℃,101kPa時,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辛烷的燃燒熱為5518kJ/mol。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2H+(aq)+SO(aq)+Ba2+(aq)+2OH-(aq) BaSO4(s)+2H2O(l)ΔH=-57.3kJ/mol B.KOH(aq)+H2SO4(aq)K2SO4(aq) +H2O(l)ΔH=-57.3kJ/mol C.C8H18(l)+O2(g) 8CO2(g)+9H2O(g) ΔH=-5518kJ/mol D.2C8H18(g)+25O2(g) 16CO2(g)+18H2O(l) ΔH=-5518kJ/mol精選ppt

解析H2SO4與Ba(OH)2溶液反應,不僅生成了 H2O還有BaSO4生成,因此A項放出的熱量比 57.3kJ×2還多,A項錯誤;辛烷的燃燒熱是 指1mol辛烷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液態(tài)水 時放出的熱量是5518kJ,C、D項均錯誤。

答案

B精選ppt8.

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ΔH的絕對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燒熱的是 ( ) A.H2(g)+Cl2(g) 2HCl(g) ΔH=-184.6kJ/mol B.CH4(g)+2O2(g) CO2(g)+2H2O(g)ΔH=-802.3kJ/mol C.2H2(g)+O2(g)

2H2O(l)ΔH=-571.6kJ/mol D.CO(g)+1/2O2(g) CO2(g)ΔH=-283kJ/mol

解析燃燒熱指1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釋放的能量,生成的水必須是液態(tài),故B、C項錯;A中不是與氧氣的反應,故錯。D精選ppt9.如果1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 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時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這個規(guī)律稱為蓋斯定律。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亞特蘭大奧運會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丙烷脫氫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CH4(g)+HC≡CH(g)+H2(g) ΔH1=+156.6kJ/mol CH3CHCH2(g) CH4(g)+HC≡CH(g) ΔH2=+32.4kJ/mol①②精選ppt 則相同條件下,丙烷脫氫得丙烯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已知:Na2CO3·10H2O(s) Na2CO3(s) +10H2O(g)ΔH1=+532.36kJ/mol① Na2CO3·10H2O(s) Na2CO3·H2O(s)+9H2O(g)ΔH2=+473.63kJ/mol② 寫出Na2CO3·H2O脫水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精選ppt解析(1)由C3H8(g) CH4(g)+HC≡CH(g)+H2(g)ΔH1=+156.6kJ/mol ①CH3CHCH2(g)CH4(g)+HC≡CH(g)ΔH=+32.4kJ/mol ②①-②可以得到C3H8(g)CH3CHCH2(g)+H2(g)ΔH=ΔH1-ΔH2=+156.6kJ/mol-32.4kJ/mol=+124.2kJ/mol(2)根據(jù)蓋斯定律,將題中反應①-②得:Na2CO3·H2O(s) Na2CO3(s)+H2O(g)ΔH=+58.73kJ/mol精選ppt答案(1)C3H8(g)CH3CHCH2(g)+H2(g)ΔH=+124.2kJ/mol(2)Na2CO3·H2O(s) Na2CO3(s)+H2O(g)ΔH=+58.73kJ/mol精選ppt題組四蓋斯定律的應用及反應熱的計算10.有下列五個化學方程式(X、Y、Z均為正值): ①C2H2(g)+H2(g) C2H4(g) ②CH4(g) H2(g)+C2H4(g) ③C(s)+2H2(g) CH4(g)ΔH=-XkJ/mol ④C(s)+H2(g) C2H2(g)ΔH=-YkJ/mol ⑤C(s)+H2(g) C2H4(g)ΔH=-ZkJ/mol 當溫度下降時①式平衡向右移動,②式平衡向左移動。據(jù)此判定③~⑤式中關于X、Y、Z的大小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精選pptA.X>Y>Z B.X>Z>YC.Y>X>Z D.Z>X>Y解析

降溫,①式平衡右移,其ΔH<0,②式平衡左移,其ΔH>0,由蓋斯定律知,⑤-④可得C2H2(g)+H2(g) C2H4(g)ΔH=kJ/mol,即<0,Y<Z;⑤-③可得:CH4(g) H2(g)+C2H4(g)ΔH=(X-Z)mol/L>0,即X-Z>0,Z<X。答案

B精選ppt11.實驗室用4molSO2與2molO2在一定條件下進行下列反應:2SO2(g)+O2(g) 2SO3(g)ΔH= -196.64kJ/mol,當放出314.624kJ熱量時,SO2的轉化率為 ( ) A.40% B.50% C.80% D.90%

解析當放出熱量為314.624kJ時,參加反應的SO2

的物質的量為 ×2mol=3.2mol,故SO2

的轉化率為: ×100%=80%。C精選ppt12.已知下列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2H2(g)+O2(g) 2H2O(l)ΔH=-571.6kJ/mol C3H8(g)+5O2 3CO2(g)+4H2O(l) ΔH=-2220kJ/mol 根據(jù)上面兩個熱化學方程式,試回答下列問題: (1)H2的燃燒熱為

,C3H8的燃燒熱為

。 (2)1molH2和2molC3H8組成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為

。 (3)現(xiàn)有H2和C3H8的混合氣體共5mol,完全燃燒時放熱3847kJ,則在混合氣體中H2和C3H8的體積比是

。精選ppt 解析(1)根據(jù)燃燒熱的概念知H2、C3H8的燃燒熱分別為285.8kJ/mol、2220kJ/mol。 (2)釋放總熱量的計算式為: Q放=1mol×285.8kJ/mol+2mol×2220kJ/mol =4725.8kJ。 (3)設H2、C3H8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1、n2,則有

n1+n2=5mol

n1×285.8kJ/mol+n2×2220kJ/mol=3847kJ 解得

n1=15/4mol

n2=5/4mol精選ppt 在相同p、T時,

V(H2)∶V(C3H8)=n(H2)∶n(C3H8)=3∶1。 也可采用十字交叉法: 1molH2和C3H8混合氣體完全燃燒放熱769.4kJ答案

(1)285.8kJ/mol2220kJ/mol(2)4725.8kJ(3)3∶1精選ppt定時檢測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2009·上海,19改編)已知氯氣、溴蒸氣分別跟氫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Q1、Q2均為正值): H2(g)+Cl2(g) 2HCl(g)+Q1 H2(g)+Br2(g) 2HBr(g)+Q2 有關上述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Q1<Q2 B.生成物總能量均高于反應物總能量 C.生成1molHCl氣體時放出Q1熱量 D.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 具有的能量精選ppt

解析A項,Cl2比Br2活潑,等量的Cl2、Br2與H2反應,生成的HCl穩(wěn)定性大于HBr,放出熱量多,即Q1>Q2,A錯誤;B項,因為X2與H2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生成物總能量小于反應物總能量,B錯;C項,生成1molHCl氣體放出熱量為 ,C錯;D項,1molHBr(g)變?yōu)?molHBr(l)要放出熱量,所以,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具有的能量,D正確。

答案

D精選ppt2.(2009·重慶理綜,12)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 的是(ΔH的絕對值均正確) ( ) A.C2H5OH(l)+3O2(g) 2CO2(g)+3H2O(g) ΔH=-1367.0kJ/mol(燃燒熱) B.NaOH(aq)+HCl(aq) NaCl(aq)+H2O(l) ΔH=+57.3kJ/mol(中和熱) C.S(s)+O2(g) SO2(g)ΔH=-296.8kJ/mol (反應熱) D.2NO2 O2+2NOΔH=+116.2kJ/mol(反 應熱)精選ppt

解析根據(jù)燃燒熱的概念,生成的水應為液態(tài),A項錯;B項中反應放熱,ΔH應為負值,B項錯;D項中沒表示聚集狀態(tài),D項錯。

答案

C精選ppt3.(2009·天津理綜,6)已知:2CO(g)+O2(g) 2CO2(g)ΔH=-566kJ/mol Na2O2(s)+CO2(g) Na2CO3(s)+O2(g)

ΔH=-226kJ/mol 根據(jù)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精選ppt A.CO的燃燒熱為283kJ B.上圖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

C.2Na2O2(s)+2CO2(s) 2Na2CO3(s)+O2(g)

ΔH>-452kJ/mol D.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kJ熱量時,電 子轉移數(shù)為6.02×1023精選ppt

解析A選項中燃燒熱單位錯誤,應為kJ/mol;B項中圖中沒有表示出ΔH=-566kJ/mol時,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量的關系,B項錯誤;由于2Na2O2 (s) +2CO2(g)2Na2CO3(s)+O2(g)ΔH= -452kJ/mol,所以2Na2O2(s)+2CO2(s) 2Na2CO3(s)+O2(g)ΔH>-452kJ/mol,C正確; 由蓋斯定律得:CO(g)+Na2O2(s)Na2CO3(s) ΔH=-509kJ/mol,可知當放出509kJ熱量時,消耗 1molCO,電子轉移數(shù)為2×6.02×1023,D錯誤。

答案

C精選ppt4.(2008·四川理綜,7)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 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kJ/mol, 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2× (-57.3)kJ/mol B.CO(g)的燃燒熱是283.0kJ/mol,則2CO2(g)2CO(g)+O2(g)反應的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1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 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精選ppt

解析中和熱是以生成1molH2O作為標準的,因此A不正確;燃燒熱是指1mol燃料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因此B正確,D不正確;有些反應需加熱才能發(fā)生,但卻是放熱反應,例如燃料的燃燒需點燃引發(fā)才能發(fā)生,但卻是放熱反應。

答案

B精選ppt5.(2008·寧夏理綜,13)已知H2(g)、C2H4(g) 和C2H5OH(l)的燃燒熱分別是285.8kJ/mol、 1411.0kJ/mol和1366.8kJ/mol,則由C2H4(g) 和H2O(l)反應生成C2H5OH(l)的ΔH為( ) A.-44.2kJ/mol B.+44.2kJ/mol C.-330kJ/mol D.+330kJ/mol

解析根據(jù)燃燒熱的概念,寫出熱化學反應方程 式: ①C2H4(g)+3O2(g) 2CO2(g)+2H2O(l)ΔH=-1411.0kJ/mol精選ppt ②C2H5OH(l)+3O2(g) 2CO2(g)+ 3H2O(l)ΔH=-1366.8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將反應①-②得: C2H4(g)+H2O(l) C2H5OH(l) ΔH=-44.2kJ/mol。

答案

A精選ppt6.(2008·海南,8)白磷與氧氣可發(fā)生如下反應:P4+5O2 P4O10。已知斷裂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 P-PakJ/mol、P—ObkJ/mol、POckJ/mol、 OOdkJ/mol。 根據(jù)圖示的分子結構和有關數(shù)據(jù)估算該反應的ΔH,其中正確的是 ( )精選ppt A.(6a+5d-4c-12b)kJ/mol B.(4c+12b-6a-5d)kJ/mol C.(4c+12b-4a-5d)kJ/mol D.(4a+5d-4c-12b)kJ/mol

解析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鍵斷裂、新鍵形成,其 中舊化學鍵斷裂吸收能量,新化學鍵形成釋放能 量,反應方程式P4+5O2 P4O10中有6molP-P 鍵和5molOO鍵斷裂,同時生成4molPO鍵 和12molP-O鍵,因此ΔH=(6a+5d-4c-12b)kJ/mol。

答案

A精選ppt7.(2008·重慶理綜,13)化學反應N2+3H2

2NH3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高溫、高壓催化劑精選ppt A.N2(g)+3H2(g) 2NH3(l)ΔH=2(a-b-c)kJ/mol B.N2(g)+3H2(g) 2NH3(g)ΔH=2(b-a)kJ/mol C.N2(g)+H2(g) NH3(l) ΔH=(b+c-a)kJ/mol D.N2(g)+H2(g) NH3(g) ΔH=(a+b)kJ/mol精選ppt

解析通過圖分析起點molN2(g)+molH2(g), 變化三階段為①吸收能量akJ;②放出能量bkJ; ③放出能量ckJ到1molNH3(l)。故可得熱化學方程 式: N2(g)+H2(g) NH3(l) ΔH=(a-b-c)kJ/mol,擴大計量數(shù)后得到A。

答案

A精選ppt8.

下列變化過程,屬于放熱過程的是 ( ) ①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②酸堿中和反應③濃H2SO4稀釋④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燒⑥弱酸電離⑦NH4Cl晶體與Ba(OH)2·8H2O混合攪拌 A.②③④⑤ B.①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⑤

解析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吸熱過程。A精選ppt9.

已知:①2H2(g)+O2(g) 2H2O(l)ΔH= -571.6kJ/mol②H+(aq)+OH-(aq) H2O(l) ΔH=-57.3kJ/mol。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①式表示25℃,101kPa時,2molH2和1molO2完 全燃燒生成2molH2O(l)放熱571.6kJ B.2H2(g)+O2(g) 2H2O(g)中ΔH大于 -571.6kJ/mol C.將含1molNaOH的水溶液與50g98%的硫酸溶液 混合后放出的熱量為57.3kJ D.將含1molNaOH的稀溶液與含1molCH3COOH 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熱量小于57.3kJ精選ppt

解析C項過程在發(fā)生中和反應放出熱量之外,還伴隨著濃H2SO4稀釋所放出的熱量,故該項錯。

答案

C精選ppt10.

單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兩種同素異形體。已知:①S(s,單斜)+O2(g)SO2(g)ΔH1= -297.16kJ/mol ②S(s,正交)+O2(g) SO2(g) ΔH2=-296.83kJ/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S(s,單斜) S(s,正交)ΔH3=+0.33kJ/mol B.正交硫比單斜硫穩(wěn)定 C.相同物質的量的正交硫比單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式表示斷裂1molO2中的共價鍵所吸收的能量 比形成1molSO2中的共價鍵所放出的能量多 297.16kJ精選ppt

解析根據(jù)蓋斯定律,①-②得S(s,單斜) S(s,正交)ΔH3=-0.33kJ/mol,所以正交硫能量低,穩(wěn)定,故A、C項錯,B項對;①為放熱反 應,說明形成新鍵放出的能量大于破壞舊鍵吸收的能量,D項錯。

答案

B精選ppt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0分)11.(14分)(2009·寧夏理綜,28)2SO2(g)+O2(g) 2SO3(g),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 1molSO2(g)氧化為1molSO3(g)的ΔH=-99kJ/mol。精選ppt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C分別表示

、

,E的大小對該反應的反應熱有無影響?

。該反應通常用V2O5作催化劑,加V2O5會使圖中B點升高還是降低?

,理由是

; (2)圖中ΔH=

kJ/mol; (3)V2O5的催化循環(huán)機理可能為:V2O5氧化SO2時,自身被還原為四價釩化合物;四價釩化合物再被氧氣氧化。寫出該催化循環(huán)機理的化學方程式:

;精選ppt (4)如果反應速率v(SO2)為0.05mol/(L·min),則v(O2)=

mol/(L·min)、v(SO3)=

mol/(L·min); (5)已知單質硫的燃燒熱為296kJ/mol,計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ΔH(要求計算過程)。

解析(1)根據(jù)信息判斷SO2催化氧化生成SO3是一個放熱反應,則SO2與O2的總能量高于SO3的總能量,A的能量高,A代表反應物的總能量,C的能量低,C代表生成物的總能量。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不能改變反應熱。精選ppt (2)圖中的ΔH表示的是2molSO2(g)與1mol O2(g)反應生成2molSO3(g)的能量變化,所以ΔH=-99kJ/mol×2=-198kJ/mol。 (3)催化劑參與中間反應,但催化劑在反應前與反應后是不變的,所以V2O5氧化SO2,自身被還原為VO2,VO2再被O2氧化生成V2O5。 (4)v(SO2)∶v(O2)∶v(SO3)=2∶1∶2。當v(SO2)=0.05mol/(L·min)時,v(O2)=v(SO2)= 0.025mol/(L·min)。精選ppt (5)根據(jù)信息知:S(s)+O2(g) SO2(g) ΔH1=-296kJ/mol SO2(g)+O2(g) SO3(g) ΔH2=-99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得:3S(s)+O2(g) 3SO3(g)ΔH=(ΔH1+ΔH2)×3=-1185kJ/mol精選ppt

答案

(1)反應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沒有影響降低因為催化劑改變了反應歷程,使活化能E降低 (2)-198 (3)SO2+V2O5 SO3+2VO2、4VO2+O2

2V2O5 (4)0.025 0.05 (5)S(s)+O2(g) SO2(g)ΔH1=-296kJ/mol① SO2(g)+O2(g) SO3(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