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喪葬禮儀對比_第1頁
中西喪葬禮儀對比_第2頁
中西喪葬禮儀對比_第3頁
中西喪葬禮儀對比_第4頁
中西喪葬禮儀對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西喪葬禮儀對比中西文化比較辛倩影哀悼人死為喪,處理尸體為葬,喪葬禮顯然是與死亡相關的人生禮儀。喪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個人在塵世中的最后禮儀,也體現(xiàn)著生者對死亡、對死者的哀悼。誕生禮在嬰兒未曾出世前已經(jīng)開始,標志著觀念人生對生理人生的前展;喪葬禮正好與之相對,在人已經(jīng)去世后舉行,標志著觀念人生對生理人生的后拓。誕生禮把人接進社會來,喪葬禮把人送出社會去。一頭連著生,一頭連著死。正是在這種生死對照、來去比較的情況下,喪葬禮的種種特點才得以凸顯。喪葬方式受民族特性、地理條件、歷史時代、社會制度、經(jīng)濟狀況等制約,因此,不同地方,喪葬禮俗各不相同。中國傳統(tǒng)的喪祭禮儀形式上表現(xiàn)為重肉身,輕靈魂,認為生者與死者的聯(lián)系始終未斷,缺少對死后圖景的構想;西方宗教性的喪葬禮儀以肅穆、莊嚴和簡約的原則,肯定了個體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靈魂的救贖。下面通過比較中西的喪葬禮儀來進一步了解更多的喪葬文化。[1]一、中國的喪葬禮儀死亡對于人們來說是沒有辦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們在這里誕生、成長,直到最后的死亡。死亡意味著一個人走向生命的終結,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幾千年來人們形成的喪葬禮儀,是中華習俗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葬禮儀式有許多的講究和說法,讓后輩之人去遵守它,以彰顯出死亡的莊嚴肅穆。1、中國喪葬禮儀的形成人們采取喪葬禮俗,最終目的是既要讓死去的人滿意,也要讓活著的人安寧。為了不使死者發(fā)怒,就要按期祭奠,超度亡靈。由此可見,中國的喪葬禮儀,是原始觀念和封建觀念的混合體,千百年來一直在流傳,時至今日,喪葬禮儀仍殘1中西文化比較辛倩影存著不少的舊痕跡。在整個喪葬的過程中,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堅韌的結一一念祖懷親。這個結,表現(xiàn)在生者和死者之間的實體聯(lián)系中,也表現(xiàn)在兩者之間的精神聯(lián)系之中。儒家的倫理色彩、等次觀念、溫情脈脈等,皆融入喪禮的每一細節(jié)?!皢试帷币辉~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了,葬俗多種多樣,喪禮上的物品亦是百態(tài)紛呈,但卻始終作為一個象征系統(tǒng)而存在著。人類早期的喪葬活動只是為了保護尸體,但是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人類智力的逐步增長,產(chǎn)生了靈魂觀念,認為人具有“靈魂”和“肉體”兩個部分。人的死亡是“靈魂”離開了“肉體”所以“肉體”就沒有了知覺,將來,“靈魂”還會回到“肉體”里來。因此,喪祭上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為死者“上路”所準備的物品,只是希望將死者的“肉體”保護好。[2]2、主要的喪葬方式在我國民間,人死后都要葬,因為人們認為只有這樣,死去的人才能夠得到解脫,或重生。由于歷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環(huán)境的不同,葬式也多種多樣,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崖葬、天葬等。比如,最為普及的土葬,人們認為人死后要“入土為安”只有把死者土葬,死者才能夠安息,這也表示“回歸自然”無論哪種方式,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3、喪葬的流程人死之后,就會舉行一系列的喪葬禮儀,它表示一個人完成了他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終脫離了社會。但因為傳統(tǒng)觀念和迷信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中國人向來把死與生看得同等重要,民間普遍認為人死而靈魂不滅,死亡不過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離。人死后,靈魂不但仍能和人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而且能夠投胎轉世。在這種認知下,喪葬禮儀也成為人生一項重要內容,而喪葬的流程也是很有講究的。主要程序是:停尸儀式一一報喪儀式一一吊唁儀式一一入斂儀式一一喪服儀式出喪擇日儀式哭喪儀式下葬儀式做‘七’招魂和送魂。[3]2中西文化比較辛倩影現(xiàn)代喪葬禮儀有下面一些具體禮節(jié):成立治喪組織、發(fā)訃告、贈挽聯(lián)、唱挽歌、獻花圈、戴黑紗白花、守靈、向遺體告別、開追悼會、致悼詞等。4、喪后祭祀,悼念亡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鼻迕饕卜Q“鬼節(jié)”使我們悼念亡魂的日子。也許是天意,也許是迷信,每到人們緬懷已故的親人時,上天或許也感受到了人們的思念,所以和人們一起流淚。中國的死亡觀念有其不同于其他地區(qū)民族的特點:生者與死者的聯(lián)系始終未斷,缺少對死后圖景的構想,這是與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相一致的,事死如生與重生并不矛盾,事死如生的根本目的是要以死庇生。喪葬禮是在為死者服務,更是在為生者服務。中國的喪葬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喪葬習俗是一個社會政治、宗教、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被傳承下去,讓子孫后代也明白中國有這么一種傳統(tǒng)民俗文化。二、西方的喪葬禮儀西方國家的喪葬禮儀基本上屬宗教式的喪葬禮儀。葬禮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遺囑、遺言確定是土葬或者火葬。喪葬事務一般由殯儀機構或承辦人具體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時間、地點以及舉行葬禮儀式的時間、地點等。葬禮儀式多在教堂舉行。1、西方喪葬禮儀的形成西方喪葬禮儀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浇虒⒚恳粋€人的靈魂直接與上帝發(fā)生關系,不允許偶像崇拜,崇尚靈魂升華而輕視肉體,因此西方的喪葬風俗是簡喪薄葬?;浇痰膯识Y更多地是為死者祈禱,祝其靈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脫生前痛苦?;浇陶J為人死后靈魂需要安靜,因此喪禮非常肅穆。在基督教文化影響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喪葬基本從簡,即所謂在上帝面前“靈魂平等”的原則。3中西文化比較辛倩影近現(xiàn)代以來,由于崇尚“科學精神”,尤其是實驗科學的興起,使西方人能以一種“科學的眼光”來看待死亡,進一步淡化了社會對殯葬的熱情。西方崇尚“個人本位”主張“以個人為中心”因此在喪禮中,也是以死者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靈魂”2、主要的喪葬方式西方的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兩種。無論采用哪種葬式,均葬于公墓。城鎮(zhèn)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靜幽雅之處,農(nóng)村公墓建在村外較遠的地方。西方公墓園林化程度很高,規(guī)劃也很長遠、劃一、詳細,有公路、紀念、休息、住宿、購物的場所。公墓管理很嚴謹,死者不論何種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種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圍要種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幾乎都是鮮花盛開。整個公墓內無論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見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標志或土堆。它不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們休閑的勝地。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償使用,使用期長短不二,但有最長期限規(guī)定。3、喪葬的流程西方喪葬的主要程序有洗尸一一更衣一一停尸整容一一送葬哭喪一一宴謝一一祭奠等程序,基督教儀式幾乎貫穿其中。現(xiàn)代西方,社會工作興起,對西方喪葬禮俗改革又推進了一步。喪事不再是各自操辦,而是由殯儀館“一條龍〃服務。宗教儀式、紀念儀式均在殯儀館進行。送葬也由殯儀館靈車送。西方社會對死者相當敬重,殯儀館接送尸體時,其它車輛主動讓道,并鳴笛以示哀悼,路人也注目肅立。三、中西喪葬禮儀的主要差異1、宗教文化不同中國:儒家確立了中國喪葬禮儀的大傳統(tǒng)。宗教的融合體現(xiàn)在喪葬禮儀中,那便是以儒家傳統(tǒng)喪禮為主體,融合了佛、道二教的喪葬禮儀的出現(xiàn)。4中西文化比較辛倩影西方:在喪葬中,西方國家基本上屬于宗教式的喪葬禮儀。西方喪葬禮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浇虒⒚恳粋€人的靈魂直接與上帝發(fā)生關系,不允許偶像崇拜,崇尚靈魂升華而輕視肉體,因此西方的喪葬風俗是簡喪薄葬。[4]2、倫理文化不同中國:秦漢以后漢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地位的一種倫理文化。儒家倫理學中以“孝”為核心,并將其提升到最高范疇的地位。西方:西方的倫理道德觀,是宗教倫理、個人本位、利權平等、崇尚親愛等。在西方的喪葬禮儀中,除重視的對上帝的尊崇外,沒有中國的那種濃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殮厚葬,而是簡喪薄葬,重在安葬靈魂。因此在喪葬禮儀中沒有了中國的那些繁文縟節(jié)。3、顏色文化不同在傳統(tǒng)的喪葬中,中西方國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顏色。中國:在中國,喪禮則以白色示悼念。據(jù)說,這是受了佛教的影響,由此,人們把老人的壽終正寢看做“白喜事”西方:西方國家采用的是黑色。美國的喪葬禮儀中,所有的靈車一律為黑色,車窗遮有黑紗。送葬人一律身著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領帶。參加者身著黑色的衣服或佩帶黑紗,以示對逝者的哀悼。人們需要黑色文化來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并將它形象化和實在化,這是人們潛在的需要。4、禮物文化不同中國:在中國,喪禮是沒有人送鮮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嶂,用以表示哀傷。西方:西方國家的葬禮上,親戚朋友悼念死者,鮮花必不可少,參加葬禮的人,一般都要為死者獻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綜上,喪祭禮儀是一種對待臨終和死亡的儀式,也是生者對生命最直接的詮5中西文化比較辛倩影釋。中西方喪葬禮儀差異的根源最終在于:中華文化在根底深處一直沒有擺脫人對自然的依附關系;西方文化則是徹底擺脫了人對自然的依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