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遺癥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后遺癥、具體表現、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軀體和精神癥狀、恢復時間和預后、風險因素、疫苗和性別因素影響、最長能持續(xù)時間及再住院概率_第1頁
新冠后遺癥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后遺癥、具體表現、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軀體和精神癥狀、恢復時間和預后、風險因素、疫苗和性別因素影響、最長能持續(xù)時間及再住院概率_第2頁
新冠后遺癥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后遺癥、具體表現、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軀體和精神癥狀、恢復時間和預后、風險因素、疫苗和性別因素影響、最長能持續(xù)時間及再住院概率_第3頁
新冠后遺癥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后遺癥、具體表現、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軀體和精神癥狀、恢復時間和預后、風險因素、疫苗和性別因素影響、最長能持續(xù)時間及再住院概率_第4頁
新冠后遺癥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后遺癥、具體表現、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軀體和精神癥狀、恢復時間和預后、風險因素、疫苗和性別因素影響、最長能持續(xù)時間及再住院概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冠后遺癥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后遺癥、具體表現、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軀體和精神癥狀、恢復時間和預后、風險因素、疫苗和性別因素影響、最長能持續(xù)時間及再住院概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除遷延不愈咳嗽、氣短或胸痛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以外,還有不少人出現頭痛、失眠、抑郁、焦慮、記憶力減退、嗅覺或味覺障礙等癥狀。長新冠綜合征成為不可忽視和難以回避問題。長新冠定義

長新冠或稱急性新冠后綜合征是指發(fā)生在疑似或確診新冠感染個體的一種疾病,在新冠感染發(fā)病后3個月內出現癥狀且持續(xù)存在,無法用替代診斷加以解釋。長新冠發(fā)病率和患病率COVID長期康復的某些方面與其他病毒性疾病、危重癥和膿毒癥的康復模式相似,而其不明原因的持續(xù)趨勢則是獨特的。

歐洲患有COVID人群中,25%出現疲勞、呼吸短促和認知功能障礙等長期癥狀,其中10%在3個月后仍有癥狀。截至2022年6月,長新冠發(fā)病率估計為10%-35%,在住院患者中則高達85%。然而由于新冠病毒變異、疫苗接種率和公共衛(wèi)生措施的變化,管理和評估方法的差異等原因,長新冠流行率和嚴重性的相關數據仍在不斷更新。長新冠心肺后遺癥長新冠所致各種長期心肺并發(fā)癥引起臨床高度關注。在COVID-19急性期后可以進行心肺檢查以監(jiān)測可能的后遺癥,如完整的肺功能測試(如肺活量、肺容積、彌散量、6分鐘步行試驗、心肺運動試驗等)、胸部CT、心電圖、心臟磁共振成像、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和負荷實驗等。

新冠患者可能存在持續(xù)的肺功能異常,如肺彌散功能降低,特別是在初始肺部受累嚴重和肺炎患者。長新冠最常見的心肺問題是肺彌散功能降低、限制性通氣障礙和胸部CT上的持續(xù)性異常。其中,肺彌散功能障礙在新冠嚴重程度為3級(不需吸氧氣)、4級(需要吸氧)和5-6級(需要高流量鼻導管吸氧、無創(chuàng)通氣或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中比例分別為22%、29%和56%,可見新冠患者病情越重,后續(xù)發(fā)生長期彌散障礙的比例越高。長新冠軀體和精神癥狀長新冠最常見表現是持續(xù)性或復發(fā)性的軀體和精神癥狀。盡管大多數長新冠患者的微生物學、生化和放射學異常均已恢復,新冠病毒PCR檢測已轉陰,且軀體或心肺功能測試正常,但其仍會持續(xù)存在一些臨床癥狀(如休息和運動時的呼吸困難等)。

根據最新分析顯示:

①長新冠最常見的身體癥狀是乏力、呼吸困難、胸痛/胸悶和咳嗽。較少見癥狀則包括嗅覺喪失、關節(jié)疼痛、頭痛、干燥綜合征、味覺障礙、食欲不振、眩暈、肌痛、失眠、脫發(fā)、出汗和腹瀉等,這些癥狀可以是一種或多種新冠急性期癥狀的持續(xù)、復發(fā)緩解或再現,也可能較前輕微,趨于好轉。

②長新冠常見的心理癥狀包括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18%)、記憶力喪失(18%)、注意力不集中(16%)、抑郁或焦慮(23%~41%)等,ICU患者的精神疾病癥狀更嚴重。

③長新冠患者存在活動受限,究竟是由長新冠本身、基礎的疾病或是因入住ICU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引起,仍有待確定。

④兒童長新冠相關癥狀。兒童患者此類很少,在感染新冠病毒6-16歲兒童中,一半以上的患者至少有一種癥狀持續(xù)4個月以上,且有43%的人在日?;顒又惺艿竭@些癥狀的影響。瑞士顯示,4%的患者至少存在一種持續(xù)3個月以上的癥狀(最常見的癥狀是疲勞(3%)和注意力不集中(2%))。長新冠恢復時間及預后新冠患者的病情演變變異性大,其預期恢復時間和預后與患者預先存在的危險因素及其新冠急性期的嚴重程度有關。疲勞、呼吸困難、胸悶、認知障礙和心理問題可能持續(xù)1年。持續(xù)性咳嗽通常在3個月內消失,胸痛在新冠感染急性期后可持續(xù)2-3月,注意力和記憶障礙通常能持續(xù)到新冠感染后2個月。

此外,與其他病毒感染者相比較,心理障礙(焦慮、抑郁、PTSD)在急性期新冠患者中更常見,且能持續(xù)6個月以上,其中一些癥狀源于大流行本身不確定性以及大流行壓力因素(如社會隔離)所引起。長新冠風險因素和再住院率風險因素:長新冠的風險因素包括住院、高齡合并基礎疾病、存在并發(fā)癥(如繼發(fā)性細菌性肺炎、靜脈血栓栓塞癥)以及ICU住院時間延長等。入住ICU的50歲以上患者更容易出現殘余癥狀(47%VS26%)。雖然18-35歲患者中有26%的人出現長期癥狀,但是年輕且健康的輕癥患者,比老年或合并多種疾病患者恢復得更快。長期新冠患者患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于非新冠患者。

2.再住院率。常見的再住院原因是持續(xù)的新冠感染(30%)、敗血癥(8.5%)、肺炎(3.1%)和心力衰竭(3.1%)。據報道,男性、65歲以上、出院后進入專業(yè)護理機構或實施家庭保健服務的個體再住院風險較高。再住院的風險因素還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合并并發(fā)癥、慢性腎臟病,以及體重指數≥30kg/m2。疫苗接種對長新冠影響目前公認接種兩劑或兩劑以上疫苗可降低急性新冠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但疫苗接種對于長新冠后續(xù)發(fā)展的影響還不是很清楚。

長新冠患者接種疫苗,可以防止其持續(xù)癥狀的惡化,甚至可使其癥狀完全改善,這是因為多次接種疫苗在預防反復病毒感染方面的保護作用。接種兩劑疫苗的個體,長新冠患病率和嚴重程度降低,且接種疫苗者更可能無癥狀。

接種一劑次疫苗與下列后續(xù)風險降低相關,如:呼吸衰竭、入住ICU、插管或機械通氣、低氧血癥、吸氧需求、高凝狀態(tài)、靜脈血栓栓塞癥、癲癇發(fā)作、精神病性疾病和脫發(fā)等,而接種兩劑次疫苗與更低風險相關。其機制可能是由于疫苗接種降低了二次新冠的風險或嚴重程度性別因素對長新冠影響女性與長新冠的風險增加獨立相關,其原因是新冠感染引發(fā)持續(xù)性自身免疫反應,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fā)生自身免疫(80%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生在女性)。女性和年齡小于50歲是長新冠發(fā)病的危險因素。而且女性更容易因出現疲勞和抑郁(未調整以往的精神病史)等長新冠癥狀。由于長新冠的許多癥狀(疲勞、肌肉酸痛、心悸、認知障礙等)與圍絕經期和更年期癥狀重疊,這在該人群中造成診斷不確定性??傮w而言,10%-35%的新冠肺炎初期幸存者出現了長新冠,常見癥狀為疲勞、呼吸困難、胸痛、咳嗽、抑郁、焦慮、P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